国内外旅游地理学发展概述
- 格式:pptx
- 大小:2.12 MB
- 文档页数:67
浅谈近十年国内外旅游地理学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社会以及高新技术的发展,旅游业迅速成长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兴产业,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朝阳产业之一。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旅游地理学教育和研究的兴旺发达。
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而旅游地理学是处于这三者之间的一门综合性部门地理学。
从研究对象上看,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游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任务也不再像发展初期仅限在小尺度的空间研究,而是扩展到与旅游相关的一切环境因素。
然而,我国旅游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旅游业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而国内外的旅游地理学的发展也不相同。
进入21世纪之后,国外旅游地理学取得了快速地发展。
霍尔等从空间性的解释,旅游规划与地方,开发极其不协调三个方面回顾了国外旅游地理学的近十年的发展脉络。
(1)旅游地理学者在解释旅游的空间性和游客流动行为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旅游地理学的“流动转向”包括了对散居和迁移的研究。
在当代全球化,跨民族和流动性的背景下,意识到旅游和迁移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是旅游地理学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最大成就。
此外,研究者将其对旅游模式和旅游流的关注扩展为对整个国家旅游系统复杂性的揭示。
(2)旅游规划成为地理学者在研究旅游中的最应用性工作。
近年来不仅有一些优秀的规划教材出版,而且旅游规划也因受到城市和区域规划,商业规划的理论发展的启发而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作为地理研究的关注之一,城市旅游从最初的经济重构和转变,特殊旅游产品扩展到重视少数民族和遗产区域,门户功能,旅游在内城或滨水区的城市更新等方面。
同时,近十年来,旅游和郊区的关系,郊野的第二居所等逐渐成为地理学者的兴趣点。
很多欧洲地理学者尤以北欧地理学者在研究旅游在偏远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成果最为突出。
(3)国外地理学者多年的兴趣也转向开发研究,尤其是旅游与贫困关系的探索。
近十年来国内外旅游地理学的研究现状摘要:旅游地理学是出于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之间的综合性分支地理学科。
旅游地理学经过了萌芽阶段、探索阶段和发展阶段三个时期,已初步奠定自己的学科地位。
近十年来,国内外旅游地理均有着不同程度和方向的发展研究。
研究主题拓宽,内容多样化,从过去的局部转向全局性的一系列卓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学科研究方法不断创新,学科队伍不断壮大,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增多;在实用主义下注重理性主义的回归。
关键字:旅游地理、中国、国外、发展旅游,关乎地理,地理则阐明旅游。
这是两者间的一种普遍联系。
旅游,游于各地之间,这便产生了旅游中的地理问题。
旅游地理学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而形成发展起来。
随着20世纪30年代,美国地理学家克·麦克莫里发表的《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一文,正式拉开了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序幕。
在此之后,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给学者和决策者提出了大量仍需解决的问题,旅游地理学的研究也逐渐开拓新的思路。
近十年来,国内外旅游地理学均有着长足的发展,开拓思路、延伸领域、多元手段,下面就近十年来的国内外旅游地理学的研究现状进行阐释。
一.国外旅游地理学研究现状1、研究主题扩宽作为一门边缘科学的学科属性,决定了其研究领域相当广阔。
在地理学者参与旅游研究过程中,逐渐积累了宏观研究的能力,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要求地理学者从更广阔的角度研究问题。
世界旅游业方兴未艾,不断有新的待研究的课题涌现。
因此,世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也是极其多样化的,包括人们的旅游行为,旅游流的宏观空间格局、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产品的开发等。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便从过去的着眼于局部转向把握全局,也保留和发展了解剖性的小区域和专题研究,并以T R E D为一条研究主线。
贯穿于整个旅游地理研究领域,并持续下去。
总而言之,从之前的以资源、旅游开发的区域社会经济条件研究为主,拓展到从相互联系的角度对资源、时长、环境的系统研究。
旅游地理学近十年来的发展状况2011221108110006蒋鸣摘要:旅游地理学是处于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之间的综合性分支地理学科。
中国旅游地理学在20世纪80年代的地理学大发展中应运而生,经过30年的发展壮大,旅游地理学逐渐成为中国地理学中发展最快,成果最丰,思想活跃的分支学科之一。
近10年来,国内外旅游地理学研究规范的讨论到问题意识的强调,学科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在社区旅游、事件旅游、遗产旅游、城市旅游和旅游流与空间结构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卓有特色的研究成果,学科涉及领域趋于多元化,研究方法不断创新,学科队伍不断壮大,学科平台不断扩大,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逐渐与国际接轨。
展望未来,旅游地理学一方面将继续发挥理论结合实际的学科传统优势,不断壮大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力量;另一方面需不断加强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进一步提升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理论深度和国际化水平。
关键词:旅游地理学国外中国发展趋势旅游业是当今世界的一大产业,也是近些年中国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最具发展活力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2002年,全球仅跨国旅游人数就达7.15亿人次,国际旅游收入达4636亿美元;其中中国接待入境过夜游客3680.26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达203.85亿美元,均居世界第5位。
2004年,中国旅游业更一举走出2003年“非典”影响的阴影,接待入境过夜游客和国际旅游收入分别达到了创纪录的4176.14万人次和257.39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达8.78亿人次,全年旅游业总收入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中国公民出国旅游也成为一种时尚。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又称娱乐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系指观光旅游而言,娱乐地理学则包括康乐在内,是广义的旅游地理学,二者均为人为地理学的分支。
旅游地理学不仅同地理学的许多分支关系密切,而且与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园林学、经济学彼此渗透,因此它又是一门边缘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