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机如何拍摄红外照片专篇
- 格式:docx
- 大小:293.43 KB
- 文档页数:2
如何玩转红外摄影红外摄影因其超现实的氛围而倍受珍视–它可使树木辐射成粉红色或白色,天空呈暗色或具有不寻常的偏色。
这种超凡脱俗的品质可以将你的风景变成美丽的梦境–红外摄影绝对值得您的努力!这种类型的摄影涉及捕获人类眼睛无法检测到的光线,该光范围在700到1200纳米之间,需要使用对红外光敏感的图像传感器或红外滤光片。
在本文中,将介绍它的历史以及如何拍摄和处理由红外摄影捕获的梦幻图像。
红外摄影简史红外摄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类照片非常有价值,因为它们不受大气雾度的影响比普通照片好很多,并且可以显示植被和建筑物之间的区别。
这对于识别潜在的敌人目标很有用。
在1930年代,红外摄影开始吸引各种电影摄制者及摄影师。
这在1960年代达到高潮,当时诸如Grateful Dead,Frank Zappa和Jimmy Hendrix等重要音乐人通过他们的专辑来推广其使用。
随着1990年代数码相机的到来,业余和专业摄影师都可以使用红外摄影,而在执法人员中更变得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开始依靠红外照相来查找无法通过人眼获得的法医证据。
红外摄影选项相机转换现代数码相机的传感器上装有红外滤光片,这些滤光片会阻挡红外信息。
如果要使用普通的数码相机拍摄红外照片,则可能必须卸下该滤镜,但相机将失去捕获正常图像的能力。
不建议使用此选项,但是如果你有几个相机机身,并且你确实想玩红外摄影,则可以进行这种类型的相机转换。
转换相机的代价可能有些昂贵,因为必须将其送到专业实验室–你无法自行转换!红外转换中最重要的名称是LifePixel。
红外滤光片使用红外滤镜是进行红外摄影的最便宜、最简单的操作方法,这些过滤器与其他任何旋入式过滤镜一样,易于安装和拆卸。
但是,它们不能在具有内置红外滤镜的相机上使用,该滤镜会阻止所有红外光到达传感器,在这种情况下,相机转换将是必要的。
使用红外滤镜的第二个缺点是每个图像都是长时间曝光,这极大地影响了创作自由。
红外线相机操作方法
操作红外线相机的方法如下:
1. 打开相机:按下相机上的电源按钮或拨动开关,等待相机启动。
2. 设置参数:使用相机上的菜单按钮或触摸屏幕,进入相机设置界面。
在设置界面中,可以调整拍摄模式、白平衡、快门速度等参数,以适应不同的拍摄场景。
3. 对焦:使用相机上的对焦按钮或触摸屏幕,对焦在被拍摄物体上。
红外线相机通常使用自动对焦功能,但也可以手动调整对焦点。
4. 拍摄照片:按下相机上的快门按钮,拍摄照片。
红外线相机的快门按钮通常是拇指触达的位置,方便单手操作。
5. 查看照片:使用相机上的浏览按钮或触摸屏幕,浏览刚才拍摄的照片。
红外线相机通常具有内置的显示屏,可直接查看照片。
6. 下载照片:将相机连接到电脑或其他设备上,使用相应的连接线(如USB线)将相机与设备连接。
然后,打开设备上的照片管理软件,将照片从相机下载到设备中。
7. 存储照片:将照片存储到相机的存储卡中,以便以后查看和编辑。
红外线相
机通常支持使用SD卡、CF卡等存储卡。
8. 关闭相机:按下相机上的电源按钮或拨动开关,关闭相机。
注意,关闭相机之前要确保所有操作已保存并完成。
请注意,不同型号和品牌的红外线相机操作略有差异,具体的操作方法还需参考相应的相机使用说明书。
数码红外摄影攻略——器材篇数码时代拍摄红外照片其实非常方便——简单来说只要在数码相机的镜头前加上一块红外线滤镜就可以了,当然要求高的发烧友可以选择改制一台红外专用相机。
数码相机拍摄红外照片有两种方法:其一,直接在镜头前加装一块红外滤镜,好处是对数码相机不造成任何影响,就像用偏振镜等滤镜一样方便,缺点是曝光时间很长,通常曝光时间在5-30秒之间,需要使用三脚架,适合只有一台数码相机或者不想改机的朋友。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相机曝光时间都非常长,比如尼康的D100、D70、D70s、D50都堪称不改机,直接使用外加红外滤镜的良机,曝光时间能够达到1/8 秒(使用720nm外加红外滤镜)左右。
而宾得早期的数码相机,如ist D、ist DS、ist DL,直接使用外加红外滤镜效果也是不错的。
而佳能的所有型号的单反数码相机,曝光时间都要在5-30秒之间。
简单来说,凡是比较早期的单反数码相机,曝光时间都较短,最近的一些机型曝光时间都较长。
另外,大多数使用CMOS传感器的机型,曝光时间都较长,使用CCD传感器的机型,曝光时间都较短一些。
小数码普遍要比单反数码相机曝光时间短一些。
各位朋友可以根据上面的一些规律,自己判断一下。
描述:直接使用720nm红外滤镜拍摄其二,对数码相机进行改造,将传感器前的ICF低通滤镜去掉,换上一块红外玻璃,就成了一台专业的红外相机,好处是曝光时间比前一种缩短很多,手持就可以拍摄,自动对焦等功能不受影响。
缺点是拍摄正常照片时色彩不正常,需要较高的动手能力,或者另外花费改造的费用。
适合相机多,对影像品质要求较高的红外发烧友。
描述:改机拍摄的红外照片对于改机的朋友,我个人建议他们选择较低的波段,例如630nm、680 nm,这样的特点是比较灵活,兼顾性好一些,如果喜欢720 nm 或者850 nm的效果,还可以通过镜头前外加红外滤镜来解决(这时相当于改机为外加红外滤镜的波段),虽然也丧失了一些取景时的便利,但是毕竟多了几种选择,对于经常使用三脚架拍摄风光的朋友来说,这就更不是什么难题了。
谈红外摄影的拍摄有一位红外摄影爱好者这样说过:“一旦你拍下了第一张红外照片,就会被这种如梦如幻的效果所魅惑。
你会迷上它,无以自拔。
” 可我还没有自己拍摄过红外照片,只是看了看其他人的红外作品就无以自拔了。
我喜欢红外摄影那种诡异的色彩和意境,毒发之后立刻到二手店买了一台尼康D60单反,然后找人帮我改成了红外专用机。
在我改机前后,为了对红外摄影有更多的了解,我首先进行了一番恶补,对红外摄影大致有了一个了解。
现在把我恶补的结果整理一下,贴到这里,希望对那些有兴趣玩红外的人能够有所帮助。
本贴中的有些说法是在恶补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搜集而成,非100%原创,特此说明。
一、什么是红外线?人们所能见到的光线由7种色彩组成,即红、橙、黄.绿. 青、蓝、紫等各色单色光。
比红色更长的光波加你是红外线,比紫色更短的光线加你紫外线。
红外线的波长在780nm -3000nm 之间,按波长的范围可分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极远红外四类。
它在电磁波连续频谱中的位置是处于无线电波与可见光之间的区域。
利用红外线感光产生的影像,是与可见光有很大差异的,所以红外线摄影作品才会呈现独特的视觉效果。
二、数码相机红外摄影是怎么回事?以往要利用传统相机拍摄红外照片,是件很麻烦的事,因为一般胶片的化学材料根本无法对红外线产生反应,所以要进行红外摄影,除了要使用红外胶片外.还要搭配红外滤镜阻挡掉所有可见光,只让红外线进入,才能拍出红外线照片。
到了数字时代,红外影像拍摄流程变得容易多了,因为一般数码相机的CCD或者CMOS本身感光组件就具有红外线接收能力,能感应较短波长的近红外线780-1200nm。
但由于近红外线会影响正常影像的色彩与清晰度.所以多数相机厂商都会在感光组件前方加装一组低通滤镜(Infrared Cut Filter)来阻挡红外线进入,但这个滤镜一般无法100%拦截红外线光线渗透,所以为我们进行红外摄影创造了机会。
三、用数码相机拍摄红外照片有哪些方法?1. 在镜头前面直接加一块红外滤镜最简单的方法是直接在镜头前加装一块红外滤镜,小DC也行,数码单反也行,只要你到淘宝上搜索一下,就会找到这个规格的红外滤镜。
使用SONY707或717数码相机拍摄红外照片的两种方法(转)使用SONY 707或717数码相机拍摄红外照片的两种方法由于sony 707和717红外能力很强,那么就有两种方式,这里就做简单介绍。
两种方法: NightShot模式:和普通模式: Nightshot模式就是SONY自己说的夜视模式,其实是瞎扯。
我们在白天拍摄红外最好的方式就两种方法:NightShot模式:Nightshot模式就是SONY自己说的夜视模式,其实是瞎扯。
我们在白天拍摄红外最好的方式就是这个模式。
SONY说白天用NightShot模式会损坏CCD,对,没错。
不过我们不是有红外滤镜了么,而且是套镜,有三个呢:)如果你拍摄时间常了,你自然就知道用那个合适了。
但如果你是个刚入门的菜鸟,那没有关系。
这里介绍一个简单的方法:正确用滤镜的方法是:先上最深的IRD,然后把相机放置在NightShot和自动曝光档上。
然后你看看你的曝光时间,如果在1/30-1/60之间。
那么你就可以拍摄了。
如果时间低于1/30,说明这块滤镜相对现在的场合比较深,请换一块IRC的,同理,可以换到IRB,如果再不可以,说明当前的环境已经很暗了。
这个情况通常只有在阴天下雨才会遇到。
当然,有没有可能用了IRD,曝光还是多,画面还是亮的时候。
一般是没有这个情况,但极端情况,比如您拿着相机用Nightshot模式拍摄夏天的太阳。
普通模式:普通模式中的M和S方式都可以。
在外界日光好的情况下,大约的需要4”光圈F2.5,一定要用三脚架,最好用自拍方式防止震动。
S方式设定速度在4”就可以。
然后根据拍摄效果调整。
这个模式很容易拍摄出,树木在风中飘动和,水流的情况。
注意:拍摄红外照片,707/717必须,将镜头前发射红外的灯关闭。
关闭方法没有好的办法,只能用遮盖的方式。
遮盖最好的方式就是选择,软磁盘的芯,用双面胶进行粘贴。
M358X系列在SONY707 Nightshot模式下的使用技巧M358X系列包括M358、M358A和M358B等,特点都是包含多种红外滤镜,如何在SONY707、717中使用?先说说SONY 707和717,它们对在Nightshot的曝光有严格要求,曝光量区域很窄,而且不能手动调节,只能任由机器自动曝光。
红外摄影入门技巧上学的时候,就常常凝视着照相器材商店的橱窗,宛如一个孩子驻足于玩具商店门前。
还喜欢看网友和摄影同伴们比镜头等等,体验着“我的比你的大”那种自我满足的心情。
摄影家们常有这样一句话“开始我们不过迷上了单反相机这个尤物,而结果却爱上了摄影这门艺术。
”下面就让店铺带大家一起了解下吧。
光圈优先大多用在拍人像以及风景时。
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相机会根据这个光圈值确定快门速度。
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摄中此模式使用最为广泛。
在拍摄人像时,我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而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浅景深的作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
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较快的快门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的稳定。
在拍摄风景这一类的照片时,我往往采用较小的光圈,这样景深的范围比较广,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同样这一点在拍摄夜景时也适用。
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例如体育运动、行使中的车辆、瀑布、飞行中的物体、烟花、水滴等等。
与光圈优先相反,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
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
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
并且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1/1000秒。
人像拍摄首先,要用到长焦,3――4倍的长焦非常适合拍人像,广角端会使得人像有些变形,不好看,超过4倍甚至更长焦会使得人脸过于扁平,不够生动。
其次,光圈优先,选择大光圈,大光圈可以使得快门变快,减少晃动,并且使得背景尽可能的虚化。
最好选择点测光,对人脸点测光,并使用曝光锁定。
因为其他测光方式容易受到衣服颜色的影响,使得人脸曝光不正常。
最后,构图。
技巧|红外拍摄、制作秘籍在了解红外摄影之前,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红外线?这要先从光线的构成开始。
我们都知道,光是电磁波的一种,而我们往往用波长来区分不同的电磁波。
波长的单位通常用nm(纳米)表示。
我们通常说的光线(太阳光)中,肉眼可以看见的一部分称为“可见光”,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大约是380-780nm。
而此之外的部分是肉眼不可见的,被习惯的称为“线”,比如红外线、紫外线。
本文即探讨红外摄影相关技巧及后期。
《玉树山影》金汀摄680红外波段,光圈F8,14-24mm镜头后期:红蓝通道转换,自动颜色,曲线适当压暗天空1光线的光谱构成可见光的波长:380nm-780nm之间近红外光波长:780nm-1200nm(摄影用)远红外光波长:1200nm-3000nm热红外光波长:3000nm-1,000,000nm我们这里所说的红外摄影,实际上利用的是近红外波段中的一部分,也就是大约780-1200nm这部分红外线。
《山间小屋》金汀摄680红外波段,光圈F8,14-24mm镜头后期:红蓝通道转换,自动颜色,再用Camera Raw 滤镜,微调色调2什么是红外摄影?红外摄影即利用红外光谱段在780~1200纳米范围内红外线作为光源或红外线加部份可见光进行感光的技术。
基本原理其实跟一般摄影是一样的,都是利用光线照在物体上反射经过镜片到相机内成像,区别只是在可见光与红外光的不同罢了。
《湖色》金汀摄680红外波段,光圈F8,24-85mm镜头后期:红蓝通道转换,自动颜色。
3红外摄影器材数码红外摄影的器材主要包括:数码相机,红外滤镜及合适的镜头。
数码相机几乎所有的数码相机加上红外滤镜后都可以进行红外摄影,区别在于不同的相机由于低通滤镜阻止红外线能力的不同,造成曝光时间上有差异。
同一块红外滤镜在不同的机身上使用,得到的效果也有可能不同。
红外摄影滤镜波长光谱成分效果590nm,630nm 红外光可见光彩色680nm,720nm 红外光少量可见光少量彩色850nm,950nm 红外光单色《北国风光》金汀摄680红外波段,光圈F8,14-24mm镜头后期:红蓝通道转换,自动颜色,再用Camera Raw滤镜,微调色调数码相机拍摄红外照片有两种方法:1直接在镜头前加装一块红外滤镜好处是对数码相机不造成任何影响,就像用偏振镜等滤镜一样方便,缺点是曝光时间很长,通常曝光时间在5-30秒之间,并且相机的自动对焦有影响,需要使用三脚架,适合只有一台数码相机或者不想改机的摄影爱好者。
红外摄影应用技巧的教学红外摄影应用技巧的教学什么是红外摄影红外摄影是一种利用红外线特性进行的摄影模式。
红外线在不同材料上的反射与吸收及不同于可见光,并对部分材料有穿透能力,可通过红外感光设备与红外滤镜进行拍摄,别于常见彩色、黑色拍摄模式,红外摄影拍摄画面对比强烈、效果独特,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让人爱不释手。
这效果不是后期做出来的,而是利用一定的摄影手段实实在在拍摄出来的。
一、红外线摄影原理数码相机采用的CCD/CMOS感光元件能感应到红外线,相机厂商为保证正常拍摄不会因红外线干扰而产生色偏,都在CCD前都装有ICF来阻拦红外线,通过可见光。
与ICF正好相反,红外滤镜的作用是阻挡可见光而让红外光通过。
有红外功能的相机就是通过机械装置将这片ICF移开,使CCD能充分接收红外线罢了,没有红外功能的单反机可以用红外滤镜来解决。
二、红外滤镜的作用红外滤镜可以过滤、截止可见光,同时允许通过红外线。
通过它,在可见光、红外线并存的环境中把红外效果分离出来。
白天日光中有大量的红外线,但可见光的并存,干扰了红外拍摄,使画面曝光过度变白,所以需要加红外滤镜过滤可见光,从而得到纯真的红外效果。
三、红外滤镜的选择1、没有红外功能的单反相机一般可以用常见的680nm、720nm、760nm(按照室外光线有弱到强)这三种波长的镜片。
(1)720nm:主要针对无红外功能数码相机(或者红外相机非红外拍摄模式时),因为720通过较多可见光,红外效果与可见光色彩并存,通过拍摄技巧及后期处理,可获得“半红外”彩色画面,相对于高波长滤镜的纯红外画面另有一番奇景。
(2)760nm:有红外功能机型用于阴天室外、室内场馆;无红外功能相机长时间曝光拍摄,可相对720获得更为纯正的红外风光。
2、红外滤镜的口径从25MM到95MM都有,需要根据自己镜头的'口径选择购买。
3、品牌国产、合资、进口的都有,价格从几十到几百,建议买合资以上产品,因为好多国产的不仅有灰尘杂质,还会有直径超过0.5毫米的气泡。
红外线摄影教程红外摄影在现在会成为了广大摄影人的新宠,由于红外摄影所带来的独特色彩表现,这种作品往往都散发着一丝鬼魅和奇幻的味道。
也正是这种独特的味道,让红外摄影爱好者们所痴迷。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红外线摄影教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红外线摄影教程一、红外摄影的原理红外摄影之所以跟肉眼所看到的不同,主要是因为人眼是看不见红外线的。
人眼可以看到的光仅为光谱中的一小部分(即可见光),其波长在400-700nm这个范围内。
而红外线的波长是700nm-1mm。
(严格的说,一般所见的红外线照片都属于“半红外线”720-750nm,因为纯红外线摄影只有黑白,并没有其他颜色。
)红外线摄影教程二、拍出红外线的方法虽然人眼无法看到红外线,但是相机的传感器是可以将红外线记录下来的,所以为了保持所记录的影像跟我们肉眼所见的一样,一般相机都内置了滤镜自动滤掉了的红外线。
那么想要“看见”红外线,就得由滤镜入手。
方法一:加上外置滤镜这是既简单又便宜的方法!购买一块720nm红外线滤镜装在镜头前即可,成本十分低,但不足之处就是拍摄时比较费力。
装上滤镜后,镜头变成全黑,因为滤镜阻隔了所有能见的光线,只允许波长为720nm的红外线通过,你看不见任何东西也不能对焦。
每一次拍摄前,你必先摘下滤镜构好图对好焦,再装回滤镜拍摄。
另一方面,由于相机内置的滤镜(就是阻挡了红外线的那块)还在,所以只有少量红外线能进入相机,为了效果明显,需要长时间曝光,一般需要15-20秒以上,因此必须配合脚架拍摄。
换言之,拍摄题材上也有所限制,所以这种方法多数情况下只能应用在静物和风景的拍摄中。
方法二:内部改装相机比起购买外置滤镜,此方法比较麻烦,而且需要懂得一定的相机构造知识才能拆卸内部零件。
成本也较高,因为改装后就不能再拍摄正常照片了。
具体方法是拆开相机,取掉感光元件前的低通滤镜,换成相同厚度的红外线滤镜。
经过改装后的相机对快门速度的影响不是特别大,因此手持拍摄也可以,同时也可以通过取景器直接取景,直接拍摄。
拍照技巧:红外摄影技法入门由于红外摄影所带来的独特色彩表现,这种作品往往都散发着一丝鬼魅和奇幻的味道。
也正是这种独特的味道,让红外摄影爱好者们所痴迷。
红外摄影的原理在说红外摄影的主角——红外线之前,先让我们来复习一下以前说过的光是怎么回事。
光是电磁光波的一个部分,它是一种连续性的类似于波状的能量(从伽马射线,可见光到电波)。
所有的这些光波都是可被测量的,既可以测量伽马射线的一个顶点到另一顶点(两个顶点之间的距离仅为0.000 000 001mm),也可以测量一些电波,(其两个顶点之间的距离大约为6km长)。
人类的肉眼只对光谱中间的一小段光波具有反应(400纳米-700纳米之间)。
当这一部范围中的光线触击到人类的眼睛时,我们的大脑就能够感知出光与色彩。
大部分影像传感器与胶片对光线的感光与人类的眼睛几乎是相同的。
但是,它们还能够对一些人眼看不到的光波也产生反应,例如紫外线与我们本篇文章的主角——红外线。
而红外摄影的原理,就是只让红外线到达传感器,而同时阻止可见光进入。
这样就能让传感器产生只由红外线曝光而带来的图像。
红外摄影的器材构成红外摄影的器材并没有很多人想的那样神器和高端,其实只是在传统的相机传感器或者镜头前加上了一块红外滤镜而已。
下面我们就来分开说说这两种方式的区别。
首先是最简单的在镜头前添加一块红外滤镜的方法:现在只要我们去一个卖3C用品的网站或者去器材市场逛一圈,就会发现基本各家都会有红外滤镜出售。
常见的红外摄影滤镜有590nm、630nm、680nm、720nm、760nm、850nm、950nm几种。
这些标为不同波长的滤镜是什么含义呢?例如:850nm红外滤镜意思就是这个滤镜阻止的是850nm波段以下的光线进入,只允许比850nm波段高的红外光进入,这样就阻挡了可见光和低于850nm波长部分的红外线。
而630nm、680nm、720nm的红外滤镜可以允许一部份可见光进入,与红外光混合成像,因此可以拍摄有趣的彩色半红外照片。
红外相机正确操作方法
1. 准备好红外相机。
2. 打开红外相机,调整设置。
根据拍摄目的、环境条件和拍摄对象不同,需要进行不同的设置调整。
例如:调整时间、温度和色彩等。
3. 找到拍摄的目标。
可以使用裸眼观察、红外摄影机的屏幕和镜头朝向等方式找到目标。
4. 调整镜头。
根据目标的大小、远近、方向等不同要求,调整镜头角度、放大倍数等设置。
5. 调整光圈和快门速度。
根据目标的位置、移动速度、亮度等要素,调整光圈和快门速度。
6. 拍摄。
将目标聚焦,按下快门按钮进行拍摄。
7. 预览和保存。
拍摄后可以使用红外相机的屏幕预览照片,确认是否符合要求并保存。
红外摄影浅谈红外摄影应用于摄影艺术门类中,就是利用技术手段,使肉眼看不到的红外线照射到被摄物体上反射后,经过镜头到达数码相机的传感器,而同时阻止可见光进入,在相机内成相形成影像。
在胶片摄影时代,早期的黑白胶片有分色胶片,全色胶片。
分色胶片只能对某种特定颜色的光谱感光,全色胶片则对所有可见光感光。
而拍摄红外照片需要使用专门的红外胶片,而红外胶片就对特定波长范围的红外线特别敏感,使用红外胶片的拍摄、冲印的技术难度较大,成本也高,多用于科研、刑侦、军事等领域,在现在数码时代,红外胶片已经几乎停产。
光是电磁波的一种,而我们往往用波长来区分不同的电磁波。
波长单位通常用nm(纳米)表示。
我们通常所说的光线中,肉眼可看见的一部分称为“可见光”,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大约380--780nm,而此之外的部分是肉眼不可见的,被习惯的称为“线”。
比如红外线,紫外线。
我们这里说的红外摄影,实际上利用的是近红外波波段中的一部分,也就是大于780nm这部分的光线被称为红外线。
虽然人眼无法直接看到红外线,但是数码相机的CCD/CMOS感光元件却是能感到近红外线波长,对数码相机的成像起到干扰作用。
为获取正常影像,数码相机在设计上都在CCD/CMOS传感器前加了地块低通滤镜来阻拦红外线的进入。
要实现红外线摄影就是要让红外线到达相机的传感器,而同时阻止可见光进入,数码界所说的红外摄影由此而来。
一般我们通过在数码相机镜头前加装红外滤镜来实现。
与低通滤镜原理相反,红外滤镜的作用是阻止可见光,允许红外光进入。
拍摄红外照片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在数码相机镜头前加装一片红外滤镜,另一种方法是改造数码单反相机的感光元件。
在数码相机镜头前添加的常见的红外摄影滤镜有590nm、630nm、680nm、760nm、850nm、950nm几种。
这些标为不同波长的滤镜是什么意思呢?例如850nm的红外滤镜能阻止850nm波段以下的光线进入,允许850nm波段的红外光进入,这样就阻挡了可见光和低于850nm波长部分的红外线。
数码红外摄影攻略——拍摄篇好了,了解了红外摄影的原理和所需要的器材,下面我们就开始数码红外摄影之旅。
你需要准备的有:数码相机(或者改造过的数码相机)、红外滤镜、三脚架、快门线或遥控器。
1、拍摄时间的选择——晴天、夏天、午后、无风拍摄红外照片,当然要选择红外线充足的时间。
一般来说,晴天的红外线最为充足,日光中有大量的红外线,是拍摄红外照片的好时候。
一天中红外线最为充足的时段是中午到午后,大概11点到16点这一段时间。
一年四季里又以夏天的红外线最为强烈,而南方地区的红外辐射比北方要强烈。
拍摄时间的选择对于直接使用红外滤镜进行拍摄的朋友比较重要,因为强烈的红外线不仅可以缩短曝光时间,而且可以增强红外效果。
对于改机的朋友来说,拍摄时间的选择影响不是很大,甚至夜晚也可以进行红外拍摄。
但是不同的拍摄时间同样会影响红外拍摄的效果,正午时分拍摄的红外照片就要比早晨拍摄的照片,红外效果更强烈一些,简单来说就是正午时分拍摄的红外照片中的植物叶子要比早晨拍摄的白一些。
当然这个规律也适合于阴天和傍晚。
描述:晴天的午后拍摄,使用720nm滤镜,植物的叶子变成了白色如果拍摄的是数码红外风光作品,正好与普通题材的风光创作强调的一早一晚的最佳拍摄时间错开,日头最强烈,别人蒙头睡午觉的时候恰好正是你创作的大好时间,全天都没有浪费的时间。
所以爱好风光摄影的朋友尝试一下红外题材还是很有必要的。
不过夏天午后进行数码红外题材创作时,要注意做好防晒、防中暑的准备工作,即使相机也不要让它一直曝晒在阳光下,最好随身携带一把遮阳伞。
另外,直接使用红外滤镜的话,因为曝光时间比较长,如果风比较大的话,拍摄的植物成像会非常模糊,所以要尽量挑选无风、风小的时间拍摄。
2、拍摄地点的选择——绿树、碧水、蓝天红外摄影最适合表现的题材就是蓝天、绿树、碧水,当然蓝天中如果还有朵朵白云就更加锦上添花了。
其实阴云密布的情景也非常适合用红外来表现,红外拍云能够拉开反差,使云层得到很好的表现。
红外摄影教程所谓红外摄影,就是使相机通过滤镜只让红外线通过,导致照片形成了与肉眼所见不同的影像。
红外摄影多应用于拍摄风光,白色的树叶和异常湛蓝的天空是最常见的题材。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红外摄影教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红外摄影教程一、器材的选择一、相机款式选择虽然理论上卡片机和单反都可应用于红外线拍摄议题上,但若以现阶滤镜套用或改机方式来说,仍以单反会较为适合;那怎样的单反才符合红外线的拍摄需求?其实没有强制限定,只要该机种具备手动曝光与自定义白平衡两大功能即可。
另外,若考虑以改机方式踏入红外线领域的话,最好能以二手机或现有淘汰机为优先选择,因为改机过后,该款相机仅能拍摄红外线影像,若贸然添购新机进行改装,确实有些冒险,所以我会建议初学者刚开始入门时不要花费太多金钱在器材上,应着重于拍摄技巧与流程的学习,待玩出兴趣及心得后,再追加预算升级器材可能会较为恰当。
二、镜头款式选择虽然每款镜头都能运用于红外线影像拍摄,但以我过去拍摄经验来说,大多只会用到一颗广角或超广角镜头,因为红外线拍摄多以风景议题为主,所以除非要远眺拍摄,不然使用单颗广角镜已可满足多数场景的拍摄需求,只不过由于拍摄环境多处户外强光下,且红外线对于光斑反应特别敏感,所以拍摄时最好能搭配遮光罩使用,才能避免杂光干扰而影响成影像画质。
若拍摄机种为全幅机,使用广角端为16-17mm镜头即可,至于APS-C机种,镜头广角端则以10-12mm 款式为佳。
三、滤镜的选择若不考虑改机,滤镜套用方式将是拍摄红外线影像的唯一选择。
以目前市售红外线滤镜来说,除了常见的B+W 092、B+W 093及HOYA R72等三种款式外,现阶段还有CokinP007红外线滤片可供选择,虽然其套用方式比起上述三种滤镜稍嫌繁琐,但至少在价格上是优惠的,会比较符合初学者的选购需求。
四、三脚架、快门线若采滤镜套用方式进行拍摄,脚架及快门线将是必备的辅助配件,因为红外线滤镜几乎不透光,所以若要进行成像,仅能透过长时间曝光。
专家指导作者:来源:《影像视觉》2015年第06期如何拍摄红外照片?单反相机的感应器外装有红外阻隔滤镜,为什么还要增加一片滤镜才能拍摄红外摄影作品?Rodney CollierAndrew的回答:数字单反相机在感应器前装有红外阻隔滤镜。
在早期的相机上过滤效果并不明显,但目前已经得到改进。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阻隔仍无法达到100%,长时间曝光时部分红外线仍然可以穿过。
红外滤镜,如上图所示的Hoya R72,实际上是用来截断可见光的。
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长时间曝光让部分红外光透过滤镜到达感应器。
因此尽管从效果上来说使用了2片滤镜阻隔光线,但它们工作在不同的波长,其中1片用于阻隔可见光并允许红外光线穿过。
当你安装了HOYA R72红外滤镜,720nm以下的光线将被阻隔,而波长在此之上的红外线就可以给你提供一切“趣味”所在啦。
在大多数数字单反上,都可以通过使用HOYA R72红外滤镜实现经典的黑白红外拍摄效果。
当然,为了让光线能够在感应器上成像,需要较长的曝光时间。
我的佳能EOS 5D Mark Ⅲ算是非常现代的机型了,使用R72滤镜可以获得非常满意的效果。
它使用起来并不像我手头已经改成红外成像的相机那么方便,因为后者在曝光时间方面与普通相机几乎没有明显的区别——除了最终的成像是红外效果以外。
在我的示例图片中,彩色照片未使用滤镜拍摄。
我用手动对焦对准树木,使用f/8光圈,ISO 100感光度。
在明亮的光线下,这样的参数组合需要1/200秒的快门速度来实现正确的曝光。
使用三脚架保持相机位置和对焦点不变,将HOYA R72滤镜安装到镜头前端。
切换至实时取景模式并调整快门速度(我使用的是手动曝光模式)直到屏幕上显示出影像。
在当时的光线条件下,快门速度需要6秒。
使用遥控快门线释放快门,得到的是一片“红彤彤”的场景。
我将RAW文件导入Lightroom,将最终图像转换为单色效果。
新手指南如何使用长曝光?什么是长曝光?当你初试摄影的时候,最基本的目标是手持相机拍摄出1张曝光正确的照片。
单镜头反光机如何拍摄红外照片专篇
DSLR拍红外比胶片方便很多, 效果和曝光也相对容易控制. 但是。
由于不能和普通家用机器一样,不能在拍摄前通过照相机的显示屏预览。
这样就造成对焦和暴光的失误。
比如NIKON D70 + 17-35AFS + IR720NM 77mm 滤镜+ 脚架拍摄, 该镜片也许720纳米以上波长的光线通过,比IR900NM透过性高,提供了一种看似非完全红外的特殊红外效果
拍摄步骤:
首先对红外摄影来说白平衡至关重要,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RAW处理软件都能够正确矫正红外相片的白平衡。
即使手动可能也无能为力, 因此有必要在拍摄时尽量预置好。
1:拍摄前先把红外滤镜装到镜头上, 把设置白平衡放到custom档, 机器会提示你拍摄一张参照物。
因为红外摄影中主题多是花草树木, 我们希望草和树叶的颜色表现为接近中性, 所以以D70为例, 此时应对准一片颜色均匀的草地按下快门取白平衡。
Canon用户可以对准草地/绿树先拍一张(让绿色尽量充满画面), 然后选择自定义白平衡, 选择刚拍摄的绿色为参照图片。
2:白平衡设置好后应摘下红外滤镜, 把相机装在脚架上对准要拍摄的景物构图。
尽量使用脚架是因为拍摄时间可能比较长, 不宜手持。
因为红外线成像合焦点和可见光不同, 如果镜头距离窗上有红外线焦距标识, 最好按照标识手动对焦。
然后收缩光圈至F8左右拍摄, 以保证足够景深, 获得清晰的主体。
构图对焦都完成后把红外滤镜拧到镜头上, 把测光放到手动档。
此时相机虽然仍然是TTL测光, 由于红外光和可见光暴光数据不一样,测光值可能会有较大偏差. 请采用包围暴光多拍几张不同曝光值, 不断根据LCD显示的直方图做补偿, 得到自己满意的效果。
3:拍摄之后如果想获得蓝色天空, 淡红色树木的效果, 可以在通道混合器(channel mixer)中做红/蓝通道互换, 再稍微调整饱和度/反差即可获得想达到的效果。
如果只需要蓝色天空, 其他画面为单色, 可以把R/M色的饱和度降低到0即可。
几点注意:
1:尽量使用定焦/镜片数量少的镜头(最好老式手动镜头,老式镜头在可见光对焦基线边上都有IR或者R标志的基线,这个就是红外线对焦基线)。
减少镜内反射,提高反差。
2: 滤镜根据需要的效果选购,可以在可见光全阻挡和部分阻挡的产品中选择。
3: 拍前正确选择白平衡至关重要。
单反数码机器怎么样做红外线对焦基线:
由于红外光光波比可见光光波长,红外摄影时候,镜头中心到焦平面距离比平时可见光要长。
光学单反机器属于可见光取景。
要是按照屋脊取景器会造成模糊的对焦。
所以要求做对焦补偿。
以下根据本人经验,讲述红外线对焦补偿具体做法:
1:用一根竹子或者其他明显的参照物放在1.5米处,全开光圈。
这个是镜头的标尺1.5米。
然后装张红外线镜片,以1.5米为基准。
每隔10厘米拍一张照片,一直能拍到最满意的清晰度。
最后在最满意的 2 张之间,再次做重复细调测距摄影。
取得一张最满意的清晰度最高的照片。
记住这个时候镜头的对焦标记假如是X米。
然后把镜头调到1.5米处,再在找出镜头X米对应环上做一个标记,(采用油漆,刻刀,色笔都可以)。
以后红外线摄影时候你就先按照正常对焦的距离取得数据以后,在把这个数据手动放到对应红外线红外线标记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