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让员工动起来 》有感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让员工动起来——我们是如何利用克劳士比管理哲学激励员工参与质量改进的-------------------------------------------------------------------------------- 案例赏析Wednesday, August 07, 2002罗氏(中亚)柠檬酸无锡有限公司质量部诸琳英经理听完杨钢老师的讲课以后我们大家把一些感想写下来。
脑子已经洗过了,大家很明白质量,大家知道了质量就是符合要求。
全公司成立了21个质量改进行动小组,办公室一个,维修部三个,动力分厂有三个,生产部有几个,××培训有两个,一共21个。
质量改进行动小组成立后,老总亲自颁发任命,命名小组,与小组合影,并跟他们说哪个组质量改进活动开展得最好,公司可以奖励这个组的人员到海南旅游。
当初我们公司开展质量改进活动的另外一个目的是,他们觉得我们有很多的知识都是从上面下去的,就是说底下的人没有主动性。
我们谈到的企业文化中提到主动性,而我们平时感觉都是上面给指示,上面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
后来我们把流程图倒过来,21个组是最主要的,管理层有几十种支持,就是说所有的东西,杨老师说了不要给他任何压力,要让他自我改进,所以碰到问题需要管理层人员给予支持,他可能想不出办法的时候,管理层可以给予帮助,所以我们这个工作另外一个问题是从下而上,不是从上而下。
我们这个工作起动后,一些部门的经理进行培训,接下来他们给自己部门的员工培训。
培训的时候我在旁边,万一觉得有什么东西不对,就上去补充一下,把概念理清些。
我们先成立了质量改进小组,在这边做培训,然后大家开始做自己的过程模式,就是说你这个小组的范围。
但这个小组不一定只有一个过程,因为把整个小组的过程多分析一下,一个小组一般都要六、七个过程,十来个人,每个人分工非常细致。
然后把要求写出来,有些事以前不一定按标准程序写,但也有个人的一点小技巧在里面。
让员工跑起来—授权与激励的艺术阅读此书,助您提升领导力!如果有这样的组织成员该多好啊!他们精力充沛、全力奉献、始终掌握主动,他们乐于承担责任,他们积极提供想法,他们主动解决问题,他们不怕说出自己的想法,他们总是为组织竭尽全力……总之,他们自动自发地跑起来。
管理培训专家岳阳用生动的案例、朴实的文字教您——激发人的动机、挖掘人的潜能……提升领导力!华人管理大师、名仕领袖学院院长余世维联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主编刘戈袂著名文化战略学者、博士生导师吴声怡推荐以案说理,汲取经营精蕴;旁征博引,感悟管理哲学。
——华人管理大师、名仕领袖学院院长余世维所选案例时间上纵横古今,空间上包罗中外;写作风格朴实无华、通俗易懂。
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作品。
——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主编刘戈阅读本书真是一件乐事,它就像一幅绚丽多彩的织锦,以深刻和智慧精心织成,每个读者都会从中得到启发。
——著名文化战略学者、博士生导师吴声怡《让员工跑起来》内容简介让员工自动自发地跑起来,这是很多领导者梦寐以求的境界。
本书作者以此为出发点,选择了授权与激励这两个重要能力为突破口,以基本理论为经、以案例为纬,探索了授权与激励的目的、机理和真谛,介绍了授权与激励的常规方法及误区。
通过有效授权与激励,优秀的领导者得以用简约的、低成本的方法让员工自动自发、创造性地工作。
在任何存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单纯地依靠技术因素、资金实力或其他资源都无法决定组织的成功,真正的成功必然有赖于领导者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真正做到维护人的尊严、激发人的热情、挖掘人的潜能、尊重人的个性、重视人的智慧、承认人的价值、珍惜人的感情,进而回归到对生命的敬重,这是本书探讨的核心。
本书是作者十多年管理实践的心得与总结,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操作性。
《让员工跑起来》作者简介-阳文化战略专家、资深管理培训导师、管理专栏作家。
兼任多家商学院教授、集团公司顾问,在某世界500强企业有近十年的管理实践。
树立三种理念,让工会组织“实起来、动起来、亲起来”作者:王黎洪来源:《大东方》2018年第07期摘要:为不断创新工会工作思路,适应新时代尤其是十九大后企业的发展,实现既能满足员工精神物质文化生活新需求,为员工维权谋福利,又能相得益彰去实现员工凝心聚力全身心围绕企业改革发展这个中心投入生产工作的目标。
通过树立“全面服务”理念,思想引领、责任明晰;树立“职业发展”理念,载体活动、宣传发动;树立“终身关爱”理念,服务创新、精准扶贫等途径让工会组织“实起来”、“动起来”、“亲起来”。
本文从工会基础建制为出发,以创新工会工作内容、培训学习为延伸,以贴近群众,暖心关爱为落脚点,结合企业工会工作特点和实质,详细阐述了如何在新时期下更有力的开展工会工作。
关键词:“全面服务”;“职业发展”;“终身关爱”日前全总就工会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下发通知,要求广大工会干部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推进工会工作,切实履行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的使命和担当,以新时代的新作为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国有企业改革创新的步伐在不断加快,作为企业工会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适应企业发展,既能满足员工精神物质文化生活新需求,为员工维权谋福利,又能相得益彰去实现员工凝心聚力全身心围绕企业改革发展这个中心投入生产工作的目标。
作为一名基层工会干部,倍感责任重大。
根据笔者所在具有3000余名会员的企业工会工作实践经历,我认为,必须树立“三种理念”,让工会组织工作“实起来”,让员工围绕企业发展中心任务“动起来”,让工会成为员工的娘家人“亲起来”,是当前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自身工作经历浅谈几点工作思路。
一、树立“全面服务”理念,思想引领、责任明晰,让工会组织“实起来”所谓“全面服务”理念。
《让员工跑起来》读后感第一篇:《让员工跑起来》读后感《让员工跑起来》读后感本月读了《让员工跑起来》,该书主要包括两部分:授权和激励。
书中详细介绍了授权和激励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目的都是让员工提高主动性,在工作中能够自动自发。
下面就书中一些精彩部分谈一下感悟。
一、授权概述授权,是指领导者根据工作的需要,将自己所拥有的部分权利和责任授予下属去行使,使下属在一定制约机制下放手工作的一种领导方法和艺术。
领导没有必要将所有事情包揽一身,如果一个部门的领导事必躬亲,一方面自己会越来越累,另一方面,下属会对领导产生严重的依赖感,失去自己的创造性、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这个部门就会退步,跟不上公司发展的步伐。
因此,合理的授权是必要的,合理授权让领导将精力关注于决策本身。
因为领导=决策+授权,通俗地讲就是说领导要制定决策并找到合适的人来完成。
但是要注意的是,授权并不是放任不管,亦不可朝令夕改。
正确的授权需要在有效监控、有效督导之下,并且人事权、财务权等重要权利一般不轻易授权出去。
二、拒绝“逆向授权”并非是指领导听命于下属,而是说下属的负担通过有意或无意的行动转移给了领导,成为领导的负担。
这里要先探讨一下“管理时间”。
具体而言,有四种管理时间:1、受老板制约的时间2、3、4、受公司制约的时间受下属制约的时间自由支配时间领导者应该尽量减少受下属制约的时间,以此来提高自由支配时间部分,然后利用这部分时间更好地处理来自老板和公司规定的任务。
书中通过案例,介绍了下属的问题如何演变成领导的问题,压力如何由下属转移到领导身上。
下属不思考问题、不习惯做决定的根源一般是自己不想承担责任或者领导习惯代替下属作决定。
解决的方法在于领导者要清楚,该下属作决定的事情,一定要让他们自己学着作决定,并且要训练下属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用于承担责任的做事风格。
三、激励概述一直以为激励就是鼓励啊、奖励之类的,真是胸无点墨。
激励,分两层含义。
“激”,原是形声词,本义:水势受阻遏后腾涌或飞溅。
读《让员工动起来》有感当下,管理类书籍能够屡屡亮相畅销书排行榜,我想这是中国企业努力追求管理现代化的一个表现。
这些书籍不仅为中国企业家修炼管理水平提供了借鉴,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
最近,我阅读了《让员工动起来》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虽然不是什么世界名著,但是其中通俗的语言,并配以有针对性且比较有特色的案例,还有这本书标榜的“让员工主动创新,而不是被动接受管理”理念更是让我折服。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一定是秉承“带人更是带心”的管理原则,这是得益于几百年来的历史教训“得人心者,得天下”。
从古至今,没有什么时候比这个时代对财富的追求更疯狂了。
毋庸置疑,企业对财富的孜孜追求最大的生力军是企业的广大员工。
所以说员工是企业最大的主体,当然也是最大的客体。
在现代企业中,人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因素,企业是否能成功地对员工实施现代化激励机制,是否能充分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直接决定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伏建全的《让员工动起来》,顾名思义就是想方设法让员工变得更加积极、有活力,更加有拼搏精神。
这就是所谓的科学的激励方法。
我觉得,科学的、有效的激励方法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直接达到企业的目的。
我大致将其分为内激和外激两种方法,并相应地说下我的想法。
1、内激方法。
(1)“用银弹征服员工”这绝对是妙招,因为员工积极工作很大部分的动力来源于薪资福利。
薪酬福利,不应该被企业认为只是单纯的数字,而是一个员工对自己对企业而言的价值、地位以及自身能力期望值实现的最直接的体现。
可以说,平衡的薪资是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那他们还能有什么借口不为企业打拼呢?企业设下一定的奖金、红包,我觉得很有必要,效果也很明显,这样做是直接将奖励和激励一起推动起来,最终只会是双赢的。
企业的目的达到,员工的自我价值也得到实现,这不是两全其美吗?何乐而不为呢?(2)股权激励。
利用企业利润的共享“套住”员工,也让员工一定形式上成为企业的“主人”,这样的地位,他们只会更加努力工作,创造更多的价值,更加懂得创新,讲企业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让员工跑起来读后感导读: 让员工跑起来读后感(一)每个人多数时间都是生活在一个团队中,尤其是上班一族,在工作中,总会和各种角色的人打交道,有自己的上司、上司的上司、自己的下属、客户、同事等等,那么,就有一个问题了,怎么让周围的人都开心地配合我的工作呢?回答这个问题也许只要两个字即可,“激励”。
即使没有在团体中,把“激励”用在自己身上也同样重要。
有一些“激励”相关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激励”。
马斯洛需求理论。
这个是最出名的,很多人知道,最着名例子的就是把《西游记》中的人物与这个理论中的五层需求结构相对应。
猪八戒处于生理需要的层次,所以他偷懒;沙僧处于安全需要的层次,所以他撮合,希望和为贵;白龙马处于社会需要(归属和爱需要)的层次,所以他沉默,无闻;唐僧处于尊重需要的层次,所以他有时哭啼,不过是为了获得大家的尊重;孙悟空处于自我实现需要的层次,所以他才拼命。
所以,对于处在不同需要层次所表现的行为差别是很大的,也就是在激励时,对于不需要层次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
要想激励猪八戒,夸他骂他都没用,要给他吃的才行;要想激励孙悟空,给他吃的就没什么用了,要给他“画饼”,让他想信未来有多么美好,他可以实现多么大的成就才行。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这个我比较感兴趣,两个原因,一是简单,二是它确实能解决我实际中的问题。
这个理论基本的内容就是把所有能对员工做的激励分成两个部分:激励因素、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是那些做了无所谓,而没做就会让员工感到不满意的做法,比如,工作不加班、除了工资还有五险一金等等;激励因素,是那些没做无所谓,而做了会让员工感觉到满意的做法,比如,发奖金、公费出游等等。
现实中,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即使针对同一个人,这两个因素也可能会发生转变,所以,在运用这个理论分析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时,一定要结合当时的环境来处理,这在心理学里有一个术语:权变。
书中还提到了其它几个和激励相关的理论:X、Y理论,亚当斯公平的理论,罗森塔尔期望定律。
让员工跑起来学习心得3篇关于公司员工的学习心得让自己跑起来脚步终是向前,水滴总会石穿。
令人难耐的假期!漫漫长假,不知如何消遣。
一天,爸却对我说:“后天单位去杭州旅游,我带你去转转,整理整理东西,做好预备!”惊喜从天而降,而面对考试失利的我,却不能打起劲来,有气无力地同意了声,然后慢吞吞地整理东西……出行的第一天,只是纯粹地绕了杭州市境内外一圈,望向窗外,高楼林立,时不时几辆名车从车旁穿梭而过,嘈杂的都市环境却丝毫未让我从低迷的心情中走出来,而是越陷越深……就这样,呆滞地望着风光从眼前利益穿逝去……坐在身旁的爸爸好像观察我闷闷不乐的样子,望子成龙了几眼,想说什么却又欲言而止。
草草吃过晚饭,就一头扎进了客房,没开灯,就在黑暗中摸索着走到阳台,阳台外灯火辉煌,喧嚣喧闹,而阳台内,黑暗寂静,落得一地苦闷烦燥……为什么?为什么我总是失利?我明明努力过,却总不如人意?我苦恼,更难过……突然,几声敲门声,是爸爸。
开门后,我连续在黑暗中寂静,“今日玩得怎样?”我不语,蜷缩着坐在阳台。
“失利难免,难过必定,但永久不要拿颓废当难过,用将来为过去的失利陪葬!”他一边说一边将灯翻开。
立刻,黑暗被取代,他走后,留得一片光亮,我注视那束光,将来吗?我会有吗?其次天,我们到达了杭州闻名的瑶琳仙境,巡游的路上,心情依旧不佳……低着头闲逛,却观察前面的一处岩石上有一个很深的洞,走近,才发觉洞顶的钟乳石,总有源源不断的水滴滑下,撕扯着潮湿的空气,落进已蓄了浅浅的水的石洞,溅起水花,就这样不停地敲击着岩石,犹如人的心房不竭地有力舞动,厚重而朴实,几千年如一日的动作,只为换来石穿!我敬畏起水滴来,只因它们勇往直前的魄力与坚决的脚步!水滴们不放弃,一次又一次的接力,一圈又一圈的坚持,日日夜夜的奔驰,只为了自己不大的幻想:我要把石头滴穿!连水都不轻言颓废,我又何必用颓废葬送我的将来!原来,奔驰才是获得胜利的最正确途径,勿须拐弯抹角,只要靠着信念向前迈进,足矣!以前我总说尽力了,努力了,可是,我真正努力奔驰了吗?我真正尽力奔驰了吗?没有!而现在,我想奔驰,我要奔驰,我必需奔驰!拉住走在前头的爸爸,坚守地说:“爸,我会奔驰,我会跑出美妙的将来!”爸看着我们,欣慰的笑了……如今,我在人生的赛道上努力奔驰,只为明天的辉煌,更为美妙的将来!让员工跑起来学习心得2让自己跑起来在全部的过错中,人们最易于原谅的就是懒散。
读《让员工动起来》有感
当下,管理类书籍能够屡屡亮相畅销书排行榜,我想这是中国企业努力追求管理现代化的一个表现。
这些书籍不仅为中国企业家修炼管理水平提供了借鉴,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
最近,我阅读了《让员工动起来》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虽然不是什么世界名著,但是其中通俗的语言,并配以有针对性且比较有特色的案例,还有这本书标榜的“让员工主动创新,而不是被动接受管理”理念更是让我折服。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一定是秉承“带人更是带心”的管理原则,这是得益于几百年来的历史教训“得人心者,得天下”。
从古至今,没有什么时候比这个时代对财富的追求更疯狂了。
毋庸置疑,企业对财富的孜孜追求最大的生力军是企业的广大员工。
所以说员工是企业最大的主体,当然也是最大的客体。
在现代企业中,人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因素,企业是否能成功地对员工实施现代化激励机制,是否能充分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直接决定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伏建全的《让员工动起来》,顾名思义就是想方设法让员工变得更加积极、有活力,更加有拼搏精神。
这就是所谓的科学的激励方法。
我觉得,科学的、有效的激励方法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直接达到企业的目的。
我大致将其分为内激和外激两种方法,并相应地说下我的想法。
1、内激方法。
(1)“用银弹征服员工”这绝对是妙招,因为员工积极工作很大部分的动力来源于薪资福利。
薪酬福利,不应该被企业认为只是单纯的数字,而是一个员工对自己对企业而言的价值、地位以及自身能力期望值实现的最
直接的体现。
可以说,平衡的薪资是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那他们还能有什么借口不为企业打拼呢?企业设下一定的奖金、红包,我觉得很有必要,效果也很明显,这样做是直接将奖励和激励一起推动起来,最终只会是双赢的。
企业的目的达到,员工的自我价值也得到实现,这不是两全其美吗?何乐而不为呢?(2)股权激励。
利用企业利润的共享“套住”员工,也让员工一定形式上成为企业的“主人”,这样的地位,他们只会更加努力工作,创造更多的价值,更加懂得创新,讲企业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3)情感激励。
用情“锁”住员工,大家都知道情感激励是零成本的,让企业成为一个大家庭,员工是家庭成员,这样浓厚企业氛围、文化,这样的“血缘”关系,员工的归属感更是浓重。
加上领导者总是适当的赞美和信任、尊重,这样的工作氛围,我相信每个员工百分百愿意留下的,愿意努力让它变得更好的。
(4)培训激励。
舍得花钱,给予员工这些花朵充足的“养料”,那满园的花朵才会争相绽放,清香四溢。
正如,一个战场如果没有全副武装的战士,这场战赢的几率很低,反之就截然不同。
2、外激方法。
(1)授权激励。
如果企业领导者果敢地懂得授权,这样很容易让你的员工在最大程度上动起来,干劲十足。
一个人被派到的工作重要程度越大,相对地他的工作热情也越大,或者是他被提拔到一个较高的级别职务,自然他的热情也会相对高涨的。
这是授权带来的利益,领导者应该不要吝啬这项权利。
(2)事业和竞争激励。
让员工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发展空间的,并能使他们将工作变成事业。
这样他们的动力将会是很足的,做什么事情也是信心满满。
最重要的,我觉得是竞争激励。
将员工放在一个充满良性竞争的企业中,他们自身会有危机意识,于是会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不断地创新,想方设法让自己变得突出。
这不仅是帮助了自己,更是帮助了企业,企业会越来越有活动,蓬勃发展。
反之,如果不居安思危,安逸地沉溺于平淡的工作环境中,很快就会尝到苦果。
不仅帮不了自己,更是害了企业。
这些,足以见得企业良性竞争带来的利益。
我觉得,这本书是将激励从无形变为有形,将领导者的激励艺术描述、概括得相当精致。
我相信不论领导者所在的企业的规模多大、职位的高低、经验的多少,都能汲取到营养。
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从中学到自己需要的理论,并把这项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我相信这书的魅力,相信它带给读者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