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中知识点规律大全(13)——《糖类 油脂 蛋白质》
- 格式:doc
- 大小:581.00 KB
- 文档页数:5
《糖、油脂和蛋白质》知识清单一、糖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命活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1、分类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
葡萄糖是细胞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在血液中被称为血糖,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果糖常见于水果中,甜度较高。
半乳糖一般与葡萄糖结合形成乳糖存在于奶类中。
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和乳糖。
蔗糖就是我们平常吃的白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组成。
麦芽糖多存在于发芽的谷物中,由两分子葡萄糖组成。
乳糖如前文所说,是奶类中的主要糖类。
多糖:淀粉、糖原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
淀粉是植物中储存能量的主要形式,我们吃的米饭、面食等主食中富含淀粉。
糖原分为肝糖原和肌糖原,分别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当身体需要能量时,糖原可以分解为葡萄糖供能。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人体无法消化吸收,但对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等具有重要作用。
2、功能提供能量:这是糖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当我们摄入糖类后,经过消化吸收,糖被分解为葡萄糖,然后通过细胞呼吸作用产生能量,为我们的身体活动、新陈代谢等提供动力。
构成细胞结构:例如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信息传递等功能。
节约蛋白质:当体内有足够的糖类时,就不会过多地消耗蛋白质来提供能量,从而保证蛋白质能够发挥其更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构成组织、调节生理活动等。
3、代谢糖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唾液中的淀粉酶可以初步分解淀粉。
在胃中,由于胃酸的作用,消化作用较弱。
主要的消化场所是小肠,在这里,各种糖类被进一步分解为单糖,然后被吸收进入血液。
血糖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当血糖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血糖进入细胞,合成糖原、转化为脂肪等,从而降低血糖。
当血糖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升高血糖。
4、摄入量过多摄入糖可能导致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控制糖的摄入量,尤其是减少添加糖的摄入,如饮料、糕点中的糖。
《糖、油脂和蛋白质》知识清单一、糖糖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在生物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糖的分类1、单糖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类,如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
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在血液中被称为血糖。
果糖存在于水果和蜂蜜中,甜度较高。
半乳糖通常与葡萄糖结合形成乳糖。
2、双糖双糖由两个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常见的有蔗糖、麦芽糖和乳糖。
蔗糖是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主要来源于甘蔗和甜菜。
麦芽糖由两个葡萄糖分子组成,在发芽的谷物中含量较高。
乳糖则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存在于乳汁中。
3、多糖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淀粉是植物中储存能量的多糖,存在于谷类、薯类等食物中。
糖原是动物体内储存能量的多糖,主要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人体无法消化吸收,但对肠道健康有益。
(二)糖的功能1、提供能量糖是人体和生物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
葡萄糖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产生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2、构成细胞结构某些糖与蛋白质或脂质结合,形成糖蛋白或糖脂,参与细胞的识别、免疫等过程,构成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调节生理功能血糖水平的稳定对于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通过调节糖的代谢,维持血糖的平衡。
(三)糖的代谢1、糖的消化食物中的多糖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单糖,然后被吸收进入血液。
2、糖的分解代谢在细胞内,葡萄糖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分解,产生能量。
有氧呼吸是一种高效的产能方式,产生大量的 ATP;无氧呼吸在缺氧条件下进行,产生少量的 ATP 和乳酸等代谢产物。
3、糖的合成代谢当体内能量充足时,多余的葡萄糖可以转化为糖原或脂肪储存起来。
二、油脂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类化合物。
(一)油脂的分类1、植物油植物油通常在常温下为液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大豆油、玉米油等。
不饱和脂肪酸对健康有益,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
2、动物油动物油在常温下一般为固态,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如猪油、牛油等。
7.4 糖、油脂与蛋白质学习聚焦知识精讲知识点01 糖【糖类的结构和组成】(1)糖类的结构: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醛基的多羟基醛,以及水解后能生成多羟基醛的由C、H、O组成的有机物.糖类根据其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的多少,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2)糖类的组成:糖类的通式为C n(H2O)m,对此通式,要注意掌握以下两点:①该通式只能说明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并不能反映糖类的结构;②少数属于糖类的物质不一定符合此通式,如鼠李糖的分子式为C6H12O5;反之,符合这一通式的有机物不一定属于糖类,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等.1、葡萄糖和果糖-----单糖的典型代表(1)葡萄糖①分子式C6H12O6②结构简式CH2OH—(CHOH)4—CHO③④结构特点:属多羟基醛。
含有羟基(—OH)、醛基(—CHO)两种官能团⑤性质:通常为无色晶体,有甜味,易溶于水,广泛存在于各种水果中。
A、还原性,具有醛类性质a.银镜反应:与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产生光亮的银镜(制镜、生产热水瓶胆)b.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产生红色沉淀(应用于检查糖尿病)2NaOH+CuSO4→ Cu(OH)2↓+Na2SO4 (NaOH过量)CH2OH(CHOH)4CHO+2Cu(OH)2 CH2OH(CHOH)4COOH+Cu2O↓+2H2OB、加成反应:加氢时还原为六元醇C、具有醇羟基,能起酯化反应D、发酵生成酒精C6H12O6 2CH3CH2OH+2CO2↑E、生理氧化:C6H12O6+6O2→6CO2+6H2O+热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⑥制法:淀粉水解⑦用途:a、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组织中进行氧化反应,放出热量,以供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b、用于制镜业、糖果制造业;c、用于医药工业.体弱多病和血糖过低的患者可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来迅速补充营养.(2)果糖分子式:C6H12O6,无色晶体,比葡萄糖甜,存在于多种水果中,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1.如何区分单糖、二糖、多糖?
主要是从它们的类别、结构特征、性质、用途上来区分,如下表所示:
2.酯和油脂的联系与区别?
酯和油脂的联系与区别如下表:
3.蛋白质的盐析、变性与胶体凝胶的比较。
蛋白质的盐析、变性与胶体的凝聚比较如下表:
4.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哪些基本性质?三大合成材料指的是什么?
(1)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性质有:
a.溶解性
b.热塑性和热固性
c.强度(高分子材料的强度一般都比较大)
d.电绝缘性(通常是很好的电绝缘材料)
(2)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定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
它们是用人工方法,由低分子化合物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又叫高聚物,相对分子量可在10000以上。
天然高聚物有淀粉、纤维素、天然橡胶和蛋白质等。
三大合成材料则是人工合成的高聚物。
高聚物正在越来越多地取代金属,成为现代社会使用的重要材料。
化学选修5期末第四章复习【本章重点】1.掌握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及应用。
2.掌握常见的有机物的检验和鉴别方法。
【考点归纳】考点一糖类、油脂和蛋白质1.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种类元素组成代表物代表物分子备注糖类单糖C、 H、 O 葡萄糖C6H12O6 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果糖双糖 C 、H、 O 蔗糖C12H22O11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能发生水解反应麦芽糖多糖C、 H、 O 淀粉(C6H10O5) n淀粉、纤维素由于n值不同,所以分子式不同,不能互称同分异构体,能发生水解反应纤维素油脂油C、 H、 O 植物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含有C=C键,能发生加成反应,能发生水解反应脂 C 、H、 O 动物脂肪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C-C键,能发生水解反应蛋白质 C 、H 、O、N、 S、 P等酶、肌肉、毛发等氨基酸连接成的高分子能发生水解反应2.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化学性质有机物主要化学性质葡萄糖醛基:使新制的Cu(OH)2产生砖红色沉淀-测定糖尿病患者病情;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工业制镜和玻璃瓶瓶胆羟基: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蔗糖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果糖淀粉纤维素淀粉、纤维素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淀粉特性:淀粉遇碘单质变蓝油脂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或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蛋白质水解反应:最终产物为氨基酸颜色反应: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鉴别部分蛋白质)灼烧:灼烧蛋白质有烧焦羽毛的味道(鉴别蛋白质)3. 油脂和矿物油的比较油脂矿物油油脂肪组成高级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高级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多种烃(石油及其分馏产品)状态液态固态液态性质酯的性质,能水解,兼有烯烃的性质酯的性质,能水解具有烃的性质,不能水解存在油料作物中动物脂肪石油联系油和脂肪统称油脂,均属于酯类烃类4. 淀粉水解程度的检验:淀粉在酸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反应物淀粉遇碘变蓝色,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产物葡萄糖遇碘不变蓝,能发生银镜反应。
糖类油脂蛋白质知识总结-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糖类油脂蛋白质单元知识总结1.糖类2、油脂3、蛋白质【部分方程式】1.612661262112212O H C O H C O H O H C +−−→−+催化剂 (蔗糖) (葡萄糖) (果糖)2.612625106)(O H nC O nH O H C n −−−→−+∆稀硫酸 (淀粉) (葡萄糖)3.↑+−−→−252612622CO OH H C O H C 催化剂 (葡萄糖)4、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5、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皂化【规律总结】一、实验室检验糖类水解产物应注意的问题实验室中蔗糖、淀粉、纤维素等常在无机酸(如稀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有葡萄糖生成,欲检验水解产物葡萄糖的生成,必须先加入NaOH 溶液中和作催化剂的硫酸,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进行检验,因为这两个反应都是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发生的。
二、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淀粉在酸的作用下能够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
反应物淀粉遇碘能变蓝色,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产物葡萄糖遇碘不能变蓝色,能发生银镜反应。
依据这一性质可以判断淀粉在水溶液中是否已发生了水解和水解是否已进行完全。
如果淀粉还没有水解,其溶液中没有葡萄糖,则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如果淀粉已完全水解,其溶液中没有淀粉,遇碘则不能变蓝色;如果淀粉仅部分水解,其溶液中有淀粉,还有葡萄糖,则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遇碘变成蓝色。
三、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银镜反应是检验有机物分子中是否存在醛基的反应。
在中学化学中含有醛基的有机物有:(1)醛:如 、 、 等。
(2)甲酸和甲酸的酯:如、 等。
(3)部分糖:如葡萄糖、麦芽糖等。
四、有机物的检验与鉴别常用的方法(1)根据有机物的溶解性:通常是加入水振荡,观察其是否能溶于水。
例如,用此法可鉴别乙酸(乙醇)与乙酸乙酯、乙醇与氯乙烷、甘油与油脂、硝基苯与混酸(浓42SO H 和3HNO 的混合物)等。
糖类油脂蛋白质小结CH 3CH 2OHCO 2+H 2O C 6H 12O 6 C 12H 22O 11 (C 6H 10O 5)n 葡萄糖 麦芽糖 淀粉(C 6H 10O 5)n纤维素 蛋白质 氨基酸重点知识梳理1、关于糖类水解产物的检验实验室中,淀粉、纤维素水解水解常在无机酸(一般为稀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欲检验水解产物葡萄糖的生成,必须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作催化剂的硫酸,使之显碱性,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进行检验。
2、关于淀粉水解过程的判断淀粉在酸的作用下能够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
反应物淀粉遇碘能变蓝色,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产物葡萄糖遇碘不能变蓝色,但能发生银镜反应。
依据此性质可判断淀粉在水溶液中是否发生水解和水解是否已进行完全。
3、氨缩合反应 (1)、两分子氨基酸缩水形成二肽光合 水解 水解水解 水解 水解缩合(2)、两分子氨基酸缩水成环(3)、单分子氨基酸分子内缩水成环(4)、同种氨基酸缩聚成高分子化合物能力测试1.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强,衣服的汗渍、血渍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渍遇到它,皆能水解而除去,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1棉织品○2毛织品○3腈纶织品○4蚕丝织品○5涤纶织品○6锦伦织品A 、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 C、③④⑤ D、③⑤⑥2.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糯米中的淀粉一经发生水解反应,就酿造成酒B、福尔马林是一种良好的杀菌剂,但不可用来消毒饮用水C、棉花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D、室内装饰材料中缓慢释放出甲醛、甲苯等有机物会污染空气3.用石灰水保存鲜蛋是一中化学保鲜法。
石灰水能保存鲜蛋的原理是○1石灰具有强碱性,杀菌能力强;○2石灰水能与鲜蛋呼出的CO2反应,生成碳酸钙薄膜起保护作用;○3石灰水是电解质溶液,能使蛋白质凝聚;○4石灰水能渗透入蛋内中和酸性物质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4.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的正确方法是A、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B、加氢氧化钠溶液,煮沸C、加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煮沸D、加溴水,振荡5.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肥皂B、油脂C、纤维素D、蛋白质答案1.B 2.A 3.A 4.BD 5.CD。
高中化学知识点规律大全——糖类油脂蛋白质1.糖类[糖类的结构和组成](1)糖类的结构: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醛基的多羟基醛,以及水解后能生成多羟基醛的由C、H、O组成的有机物.糖类根据其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的多少,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2)糖类的组成:糖类的通式为Cn(H2O)m,对此通式,要注意掌握以下两点:①该通式只能说明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并不能反映糖类的结构;②少数属于糖类的物质不一定符合此通式,如鼠李糖的分子式为C6H12O5;反之,符合这一通式的有机物不一定属于糖类,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等.[单糖——葡萄糖](1)自然界中的存在:葡萄和其他带甜味的水果中,以及蜂蜜和人的血液里.(2)结构:分子式为C6H12O6(与甲醛、乙酸、乙酸乙酯等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2O),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是一种多羟基醛.(3)化学性质:兼有醇和醛的化学性质.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与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共热生成红色沉淀.③能被H2还原:CH2OH-(CHOH)4-CHO + H2CH2OH-(CHOH)4-CH2OH(己六醇) ④酯化反应:CH2OH-(CHOH)4-CHO+5CH3COOHCH2-(CH):--CHO(五乙酸葡萄糖酯)OOCCH3(4)用途:①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组织中进行氧化反应,放出热量,以供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②用于制镜业、糖果制造业;③用于医药工业.体弱多病和血糖过低的患者可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来迅速补充营养.[多糖——淀粉和纤维素](1)多糖:由许多个单糖分子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分子间脱水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淀粉和纤维素是最重要的多糖.(2)高分子化合物;即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化合物.从结构上来说,高分子化合物通过加聚或缩聚而成.判断是否为高分子化合物的方法是看其化学式中是否有n值(叫做聚合度),如聚乙烯卡CH:一CH2头、淀粉(C6H10O5)n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通过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而淀粉、纤维素等则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说明在用稀H2SO4作催化剂使蔗糖、淀粉或纤维素水解而进行银镜反应实验前,必须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中和稀H2SO4,使溶液呈碱性,才能再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2.油脂[油脂](1)油脂的组成和结构:油脂属于酯类,是脂肪和油的统称.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等)与甘油生成的甘油酯.它的结构式表示如下:在结构式中,R1、R2、R3代表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若R l=R2=R3,叫单甘油酯;若R1、R2、R3不相同,则称为混甘油酯.天然油脂大多数是混甘油酯.(2)油脂的物理性质:①状态:由不饱和的油酸形成的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熔点较低,常温下呈液态,称为油;而由饱和的软脂酸或硬脂酸生成的甘油酯(软脂酸甘油酯、硬脂酸甘油酯)熔点较高,常温下呈固态,称为脂肪.油脂是油和脂肪的混合物.②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工业上根据这一性质,常用有机溶剂来提取植物种子里的油).(3)油脂的化学性质:①油脂的氢化(又叫做油脂的硬化).油酸甘油酯分子中含C=C键,具有烯烃的性质.例如,油脂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脂肪:油酸甘油酯(油)硬脂酸甘油酯(脂肪)说明工业上常利用油脂的氢化反应把多种植物油转变成硬化油(人造脂肪).硬化油性质稳定,不易变质,便于运输,可用作制造肥皂、脂肪酸、甘油、人造奶油等的原料.②油脂的水解.油脂属于酯类的一种,具有酯的通性.a.在无机酸做催化剂的条件下,油脂能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工业制取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的原理).例如:(C17H35COO)3C3H5 + 3H2O3C17H35COOH + C3H5(OH)3硬脂酸甘油酯b.皂化反应.在碱性条件下,油脂水解彻底,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肥皂的有效成分).例如:(C17H35COO)3C3H5 + 3NaOH —→3C17H35COONa + C3H5(OH)3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钠甘油[肥皂和合成洗涤剂](1)肥皂的生产流程:动物脂肪或植物油+NaOH溶液高级脂肪酸盐、甘油和水·盐析(上层:高级脂肪酸钠;下层:甘油、水的混合液):高级脂肪酸钠·肥皂3.蛋白质[蛋白质](1)存在: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动物的肌肉、皮肤、发、毛、蹄、角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植物的种子、茎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酶、激素、细菌、抵抗疾病的抗体等,都含有蛋白质.(2)组成元素:C、H、O、N、S等.蛋白质是由不同的氨基酸通过发生缩聚反应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3)性质:①水解.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②盐析.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盐(如铵盐、钠盐等)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说明a.蛋白质的盐析是物理变化.b.蛋白质发生盐析后,性质不改变,析出的蛋白质加水后又可重新溶解.因此,盐析是可逆的.例如,向鸡蛋白溶液中加入(NH4)2SO4的饱和溶液,有沉淀生成,再加入水,生成的沉淀又溶解.c.利用蛋白质的盐析,可分离、提纯蛋白质.③变性.在热、酸、碱、重金属盐、紫外线、有机溶剂的作用下,蛋白质的性质发生改变而凝结.说明蛋白质的变性是化学变化.蛋白质变性后,不仅丧失了原有的可溶性,同时也失去了生理活性.因此,蛋白质的变性是不可逆的,经变性析出的蛋白质,加水后不能再重新溶解.④颜色反应.含苯环的蛋白质与浓HNO3作用后,呈黄色.例如,在使用浓HNO3时,不慎将浓HNO3溅到皮肤上而使皮肤呈现黄色.⑤灼烧蛋白质时,有烧焦羽毛的味.利用此性质,可用来鉴别蛋白质与纤维素(纤维素燃烧后,产生的是无味的CO2和H2O).[酶催化作用的特点](1)条件温和,不需加热.在接近体温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酶就可以起作用.在30℃~50C 之间酶的活性最强,超过适宜的温度时,酶将失去活性.(2)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如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反应;淀粉酶只对淀粉起催化作用;等等.(3)具有高效催化作用.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比普通催化剂高107~1013倍.。
专题 糖类、油脂、蛋白质一、知识整理 (加粗部分 为考点, 红色部分 为必记 内容) 1.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糖类、油脂、无机盐和水。
2.重要营养物质的性质表 (1)油脂173N a O H3C H ∆−−→(2)糖类判断淀粉发生了水解反应的依据:淀粉遇碘能变蓝色,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产物葡萄糖遇碘不能变蓝色,能发生银镜反应。
注意:欲检验水解产物葡萄糖的生成,必须先加入N a O H溶液中和作催化剂的硫酸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进行检验。
(3)氨基酸和蛋白质(4).蛋白质盐析和变性的区别(5)维生素①维生素的作用:参与生物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在体内有特殊生理功能,或作为辅酶催化某些特殊的化学反应;②维生素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溶解性,把它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③维生素C:设计基本思路:选择反应前后具有颜色变化等特殊现象的强氧化剂与之反应,如:④常见的其他几种维生素:3.酸性食物与碱性食物(1)食物成酸性或成碱性的定义角度:根据食物在体内代谢最终产物的性质来分类。
蛋白质体内最终代谢产物为酸,使体液呈弱酸性,因而此类食物称为酸性食物。
蔬菜水果多含盐类物质,体内代谢生成碱性物质,因而此类食物称为碱性食物。
柠檬汁具有显著的酸性,但是其在人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为碱性的钾盐,因此属于碱性食物。
(2)常见的酸性与碱性食物4.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5.人工合成药物(1)解热镇痛药——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2)抗生素(消炎药)——青霉素①青霉素是弱酸性物质。
③青霉素G的钠盐俗名盘尼西林,是良效广谱抗生素,与原子弹、雷达并称二战三大发明。
6.天然药物的开发——麻黄碱。
高中化学知识点规律大全
——糖类油脂蛋白质
1.糖类
[糖类的结构和组成]
(1)糖类的结构: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醛基的多羟基醛,以及水解后能生成多羟基醛的由C、
H、O组成的有机物.糖类根据其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的多少,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2)糖类的组成:糖类的通式为Cn(H2O)m,对此通式,要注意掌握以下两点:①该通式只能说明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并不能反映糖类的结构;②少数属于糖类的物质不一定符合此通式,如鼠李糖的分子式为C6H12O5;反之,符合这一通式的有机物不一定属于糖类,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等.
[单糖——葡萄糖]
(1)自然界中的存在:葡萄和其他带甜味的水果中,以及蜂蜜和人的血液里.
(2)结构:分子式为C6H12O6(与甲醛、乙酸、乙酸乙酯等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2O),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是一种多羟基醛.
(3)化学性质:兼有醇和醛的化学性质.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与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共热生成红色沉淀.
③能被H2还原:
CH2OH-(CHOH)4-CHO + H
2
CH2OH-(CHOH)4-CH2OH(己六醇) ④酯化反应:
CH2OH-(CHOH)4-CHO+5CH3COOH
CH2-(CH):--CHO(五乙酸葡萄糖酯)
OOCCH3
(4)用途:①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组织中进行氧化反应,放出热量,以供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②用于制镜业、糖果制造业;③用于医药工业.体弱多病和血糖过低的患者可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来迅速补充营养.
[多糖——淀粉和纤维素]
(1)多糖:由许多个单糖分子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分子间脱水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淀粉和纤维素是最重要的多糖.
(2)高分子化合物;即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化合物.从结构上来说,高分子化合物通过加聚或缩聚而成.判断是否为高分子化合物的方法是看其化学式中是否有n值(叫做聚合度),如聚乙烯卡CH:一CH2头、淀粉(C6H10O5)n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通过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而淀粉、纤维素等则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说明在用稀H2SO4作催化剂使蔗糖、淀粉或纤维素水解而进行银镜反应实验前,必须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中和稀H2SO4,使溶液呈碱性,才能再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2.油脂
[油脂]
(1)油脂的组成和结构:油脂属于酯类,是脂肪和油的统称.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等)与甘油生成的甘油酯.它的结构式表示如下:
在结构式中,R1、R2、R3代表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若R l=R2=R3,叫单甘油酯;若R1、R2、R3不相同,则称为混甘油酯.天然油脂大多数是混甘油酯.
(2)油脂的物理性质:
①状态:由不饱和的油酸形成的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熔点较低,常温下呈液态,称为油;而由饱和的软脂酸或硬脂酸生成的甘油酯(软脂酸甘油酯、硬脂酸甘油酯)熔点较高,常温下呈固态,称为脂肪.油脂是油和脂肪的混合物.
②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工业上根据这一性质,常用有机溶剂来提取植物种子里的油).
(3)油脂的化学性质:
①油脂的氢化(又叫做油脂的硬化).油酸甘油酯分子中含C=C键,具有烯烃的性质.例如,油脂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脂肪:
油酸甘油酯(油)硬脂酸甘油酯(脂肪)
说明工业上常利用油脂的氢化反应把多种植物油转变成硬化油(人造脂肪).硬化油性质稳定,不易变质,便于运输,可用作制造肥皂、脂肪酸、甘油、人造奶油等的原料.
②油脂的水解.油脂属于酯类的一种,具有酯的通性.
a.在无机酸做催化剂的条件下,油脂能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工业制取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的原理).例如:
(C17H35COO)3C3H5 + 3H2O3C17H35COOH + C3H5(OH)3
硬脂酸甘油酯
b.皂化反应.在碱性条件下,油脂水解彻底,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肥皂的有效成分).例如:
(C17H35COO)3C3H5 + 3NaOH —→3C17H35COONa + C3H5(OH)3
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钠甘油
[肥皂和合成洗涤剂]
(1)肥皂的生产流程:动物脂肪或植物油+NaOH溶液
高级脂肪酸盐、甘油和水·盐析(上层:高级脂肪酸钠;下层:甘油、水的混合液):
高级脂肪酸钠·肥皂
3.蛋白质
[蛋白质]
(1)存在: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动物的肌肉、皮肤、发、毛、蹄、角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植物的种子、茎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酶、激素、细菌、抵抗疾病的抗体等,都含有蛋白质.
(2)组成元素:C、H、O、N、S等.蛋白质是由不同的氨基酸通过发生缩聚反应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3)性质:
①水解.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②盐析.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盐(如铵盐、钠盐等)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
说明a.蛋白质的盐析是物理变化.b.蛋白质发生盐析后,性质不改变,析出的蛋白质加水后又可重新溶解.因此,盐析是可逆的.例如,向鸡蛋白溶液中加入(NH4)2SO4的饱和溶液,有沉淀生成,再加入水,生成的沉淀又溶解.c.利用蛋白质的盐析,可分离、提纯蛋白质.
③变性.在热、酸、碱、重金属盐、紫外线、有机溶剂的作用下,蛋白质的性质发生改变而凝结.
说明蛋白质的变性是化学变化.蛋白质变性后,不仅丧失了原有的可溶性,同时也失去了生理活性.因此,蛋白质的变性是不可逆的,经变性析出的蛋白质,加水后不能再重新溶解.④颜色反应.含苯环的蛋白质与浓HNO3作用后,呈黄色.例如,在使用浓HNO3时,不慎将浓HNO3溅到皮肤上而使皮肤呈现黄色.
⑤灼烧蛋白质时,有烧焦羽毛的味.利用此性质,可用来鉴别蛋白质与纤维素(纤维素燃烧后,产生的是无味的CO2和H2O).
[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1)条件温和,不需加热.在接近体温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酶就可以起作用.在30℃~50C 之间酶的活性最强,超过适宜的温度时,酶将失去活性.
(2)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如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反应;淀粉酶只对淀粉起催化作用;等等.
(3)具有高效催化作用.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比普通催化剂高107~101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