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学期北京市东直门中学九年级期中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817.73 KB
- 文档页数:8
人教版2019学年九年级语文上期期中试卷(一)亲爱的同学们,漂亮的书写,既能陶冶人的情操,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你在答题中努力做到书写得准确、工整、美观。
A卷 (共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刚刚结束的CCTV举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上主考官曾读出过这样的词,并给出了解释,相信我们的同学也能写得出,请同学们工整书写(4分)Chán yú (匈奴首领) liú zhì(停留不流通)bì yú (破车) yuān chú (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2分)自然景色,美不胜收。
翠绿的春天,小草萌发,百花盛开,美丽的自然勃发出生机与朝气;火红的夏天,娇阳似火,万物茂盛,热烈的自然绽放出活力和激情;金黄的秋天,天高云淡,果熟稻香,成熟的自然收获着自豪与容光。
____ _改为_____ __ ___ __改为__ __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民族,应该有气吞斗牛....的表现才行。
B“勤学好问”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不二法门....。
C上帝在创造世界时,把一切生物分散安置并教会他们传宗接代....,繁衍自己的子孙。
D你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重蹈覆辙....,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拾荒老娘”于化玲,9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拾荒,供儿子读书。
(删除“独自”)B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
(把“他的晚年”改为“晚年的他”)C由于长江流域连续干旱,导致洞庭湖、鄱阳湖水面大面积缩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删除“给”)D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把“研究和了解”改为“了解和研究”)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A《陈涉世家》—《史记》—司马迁—西汉人B《夜》—诗歌—叶赛宁—前苏联诗人C《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刘向—西汉末年人D《公输》—《墨子》——墨翟—春秋战国之际人6.根据提示完成对联(2分)提示句子:江上飘着一片片白帆,像一幅画,又像一首诗。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北京市东直门中学初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出题人:王雪红赵庆梅审核人:陈可芳考试时间:2020.04.06 8:30—11:00 共计150分钟一、基础·运用(共16分)学校开展了以“春意盎然”为主题的网络互动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下面是一位同学推介的与“春”有关的诗歌和散文的评介。
阅读这几段文字,完成1-3题。
(共6分)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春的意象,是多彩感兴的母题。
春天的每一刻都是美好的,“春①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惜春成了传统的母题。
就连春天夜里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细雨都被杜甫表现得那么精彩【甲】就连早春远望则有、近观则无的春草都成为韩愈的审美发现。
在不同的②裁中,春天有不同的美。
诗歌有诗歌的美,散文有散文的美。
林斤澜在散文《春风》中这样写:“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
清早,着.大靸①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
好不痛快人也。
”大靸鞋、老羊皮背心、带冰碴的羊粪:铺排的意象,充满了激情,但是,和我们习惯了的诗情画意,是不是差异很大【乙】这是不是透露出散文的表现力的优越?是不是可以说,完全是古典诗歌中的想象境界以外的?注:①读:sǎ。
拖鞋的意思。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着(zhuó)背(bēi)B. 着(zháo)背(bēi)C.着(zhuó)背(bèi)D. 着(zháo)背(bèi)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霄②题B.①宵②题C.①霄②体D.①宵②体3.在文中【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逗号【乙】逗号B.【甲】逗号【乙】问号C.【甲】分号【乙】问号D.【甲】分号【乙】逗号4.一位同学发现,古人对夏日的赞颂较少,甚至常常带着负面的情感。
北京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II )卷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2019·天台模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射者中,弈者胜”中的“射”,指投壶,与“六艺”中的“射”含义不同。
B . “君与家君期日中”中“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常用的谦辞还有:家父、舍弟、鄙人、劳驾、赐教、寒舍、见谅等。
C . 《桃花源记》中“具答之”的“具”是“详细”之意。
D . 成语“趋之若鹜”中的“趋”与《送东阳马生序》“尝趋百里外”的“趋”意思相同,都是疾走、快走的意思。
二、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2. (6分) (2019九上·宁波期末) 古诗文名句填空与选择。
(1)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
(李商隐《无题》)(2)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3)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 ________,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5)一样的贬谪困境,不一样的诗人情思。
诗人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其中颔联“________,________”即景生惆怅之情;诗人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即景抒情,“________?________”道尽英雄失路的感慨。
(6)最近,新闻报道时常出现“中美贸易摩擦”专题。
一位做外贸生意的朋友感到自己事业可能会受到影响。
下列哪句诗文最适合描述这位朋友的处境?()A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B .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C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D .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三、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3分)3. (8分)(2019·河北)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语文版2019届九年级上册期中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书写1. 字词积累——阅读下列文段,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xuán xū( )起来了。
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 )máng( ),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lài( )它的不可靠。
二、名句名篇2. 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无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风无力百花残。
(3)《浣溪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似曾相识燕归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事古难全。
(5)《桃花源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6)读到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就让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篇段积累——默写《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
明日,徐公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海淀区2019-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海淀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语文2019.11学校:班级:姓名:成绩:考生须知1. 本试卷共8 页,六道大题,23 道小题,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2. 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 分。
每小题2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惬意(qiè) 祈祷(q 1 )避讳(huì) 装模作样(mú)B. 自诩(x u )倔强(jué) 负载(zài) 刚正不阿(e)C. 邮戳(chu o )惩罚(chéng) 游弋(yì) 脍炙人口(zhì)D. 联袂(mèi) 字帖(tiè) 脊梁(j 1 )不屑置辩(xuè)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恻隐掂记分歧眼花缭乱B.镂空蔓延闲暇断壁残垣C.毕竟斟酌真谛破斧沉舟D.秘诀谦逊修茸各行其是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 经过十几天的追踪调查,原本扑朔迷离的案件现在终于水落石出。
B. 经过三年的危房改造及环境配套建设,全市老旧小区居住环境豁然开朗。
C. 随着“嫦娥二号”的顺利升空,围坐在大屏幕前观看的大学生们情不自禁地欢呼雀跃。
D. 灾难可以毁掉家园,但摧不垮我们的意志,因为我们知道这世上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4. 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京剧是国之瑰宝,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倾倒和折服了无数热爱它的人们。
2019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初三(上)期中语文命题人:任君审稿人:陈可芳 2019.10考试时间:150 分钟总分:100 分班级姓名学号一、基础运用(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 题。
(每小题 2 分,共 6 分)中国人口味之杂,堪称世界之冠,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
有人说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山西人能吃醋,可谓“西酸”之首。
他们吃饭前,往往先把醋瓶子拿过来,每人喝三调羮.醋用以“解馋”。
改革开放前,每逢春节,别处都供.应一点好酒,太原的油盐店却都贴出一个条子:“供应老陈醋,每户一斤。
”有人来给姑娘说亲,当妈的先问:“他家有几口酸菜缸?”酸菜缸多,说明这家底子厚。
另外,福建人、广西人爱吃酸笋,越酸越能显出制作者的水平。
傣族人也爱吃酸,酸笋炖鸡可是一道传统名莱。
山西等地的西方人何以爱吃酸打开中国地图,可知这些地区,特别是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水土中含有大量的钙。
因而他们的食物中钙的含量也相应较多。
这样,通过饮食,易在体内引起钙质淀.积,形成结石。
这一带的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发现多吃酸性食物有利于减少结石等疾病。
久而久之,他们也就渐渐养成了爱吃酸的习惯。
1.文段中加点字注音及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调羮.(g ēng)供.应(g ōng)淀.积(diàn)“这”字是半包围结构,书写时先写“文”,再写“辶”。
B.调羮.(g ěng)供.应(g ōng)淀.积(dìng)“这”字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先写“文”,再写“辶”。
C.调羮.(g ēng)供.应(gòng)淀.积(diàn)“这”字是半包围结构,书写时先写“文”,再写“辶”。
D.调羮.(g ěng)供.应(g ōng)淀.积(dìng)“这”字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先写“辶”,再写“文”。
北京市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一、基础运用(共13分)1.在给同学讲述下面这段关于“结绳记事”的文字之前,你要先确定读音、书写、用词、标点使用的准确性。
请认真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3)题。
(共6分)“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人类最初的历史以绳索串连,“结”就是最早的史记。
我们无法得知,在没有文字的漫长岁月中,人们如何以①(简要/简单)的绳结存留纷繁复杂的事件内容。
据说,那些绳结只记录②(性命攸关/朝不保夕)的大事,例如地震、洪灾、日食、月食以及星辰.的陨落等等。
如果是这样,那么一个个绳结留下的,就是一次次关乎生死存亡、吉凶祸福的记忆。
事实上,绳子很难保存数十万年,现在我们只能看到存留在上古片上的绳文”し那是编索的纹理拓.印在湿教的陶表面,经过火烧面固化下来的印迹。
那些常常被认为是装饰的“绳文”,也许就是人类最初的记事符号。
凹凸的绳结痕迹,仿佛是数十万年前人类的心事,它饱含着后来者越来越读不懂的惊慌、恐惧、渴望,饱含着后来者越来越读不懂的祈.求平安的巨大祝祷。
读不懂,但是我们感觉得到它的美丽。
(1)对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笔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拓印(tuò)祈求(qǐ)“辰”字的第二笔是“丿”B.拓印(tà)祈求(qí)“辰”字的第二笔是“一”C.拓印(tà)祈求(qí)“辰”字的第二笔是“丿”D.拓印(tuò)祈求(qǐ)“辰”字的第二笔是“一”(2)根据语意,语段中①②处应填入的词语是(2分)A.①简要②性命攸关B.①简单②性命攸关C.①简要②朝不保夕D.①简单②朝不保夕(3)画线句方框内应填入的标点及其理由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分)A.破折号,用以表示语意的转换,句意由说明绳文难以保存转换到介绍绳文印迹的保存方法。
B.冒号,用以提示下文,引出对“我们只能看到存留在上古陶片上的‘绳文’”这句话的句意解说。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九年级监测卷语文(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友情提醒:此卷为试题卷,答案写在此卷上无效。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 26分)1.按要求填写古诗文原句。
(8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2)莫愁前路无知己,▲?(高适《别董大》)(3)▲,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5)范仲淹曾探究“古仁人”“▲,▲”的心境(填《岳阳楼记》中的文句),韩愈的“▲,▲”也表达过这样忠于国家不计个人得失的情怀(填《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诗句)。
9月底,学校拟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活动,请结合情境回答问题。
校学生会就活动主题向同学们征求意见,下面是参会学生代表讨论的会议记录。
2.给加点字注音或按拼音写汉字。
(4分)jí▲取天之jiāo ▲子窜.(▲)出矫.(▲)揉造作3.关于这场主题讨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分)A.甲、乙、丙、丁四人各抒己见,在讨论中都能明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B.主持人能有效地组织讨论,并充分尊重发言人的意见,且能够保持中立。
C.甲同学虽然能说会道,但在讨论中表达语带讥讽,不够文明,不够谦和。
D.丙同学分析得合情合理,且重点突出,但他的发言却没有围绕议题展开。
4.联系语境,运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写一两句话补充丁同学的发言。
(3分)▲。
5.任选一种字体临写此次活动主题。
(3分)立身尚志述红心立身尚志述红心伞艾青早上,我问伞:“你喜欢太阳晒还是喜欢雨淋?”伞笑了,它说:“我考虑的不是这些。
”我追问它:“你考虑些什么?”伞说:“我想的是——雨天,不让大家衣服淋湿;晴天,我是大家头上的云。
”1978年6.比赛间隙,一位观众与评委进行了短暂交流,请补全对话。
(2分)观众:我觉得《伞》与“立身尚志述红心”的主题不相符,会不会扣分?评委:▲,所以《伞》是符合主题的,不应该扣分。
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5分)学校开展“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位同学找的一段介绍“丝绸之路”的文字。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共3分)公元前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率300多人的使团,带着牛羊、丝绸等物品出使西域。
此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
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漆器等货物,从长安(今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
这条①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载.入史册的“丝绸之路”。
后,汉朝又开辟多条海上航线,逐渐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
二者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人类交融互鉴、共同发展的历史篇章。
近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②续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开创灿烂未而贡献的卓越智慧。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A.载(ǎi)载(ài)B.载(ài)载(ài)C.载(ài)载(ǎi)D.载(ǎi)载(ǎi)(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勾②沿B.①勾②延C.①沟②沿D.①沟②延2.同学们参观“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看到一件蜀锦展品,它自四川成都。
成都又名“锦官城”,我国朝诗人杜甫就有“花重锦官城”的诗句。
(1分)3.一位同学准备去做“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志愿讲解员,他拟写了下面的一段讲解词。
2019北京市东直门中学初三(上)期中语文2019.10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姓名学号一、基础运用(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每小题2分,共6分)中国人口味之杂,堪称世界之冠,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
有人说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山西人能吃醋,可谓“西酸”之首。
他们吃饭前,往往先把醋瓶子拿过来,每人喝三调羮.醋用以“解馋”。
改革开放前,每逢春节,别处都供.应一点好酒,太原的油盐店却都贴出一个条子:“供应老陈醋,每户一斤。
”有人来给姑娘说亲,当妈的先问:“他家有几口酸菜缸?”酸菜缸多,说明家底子厚。
另外,福建人、广西人爱吃酸笋,越酸越能显出制作者的水平。
傣族人也爱吃酸,酸笋炖鸡可是一道传统名莱。
山西等地的西方人何以爱吃酸打开中国地图,可知这些地区,特别是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水土中含有大量的钙。
因而他们的食物中钙的含量也相应较多。
这样,通过饮食,易在体内引起钙质淀.积,形成结石。
这一带的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发现多吃酸性食物有利于减少结石等疾病。
久而久之,他们也就渐渐养成了爱吃酸的习惯。
1.文段中加点字注音及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调羮.(gēng)供.应(gōng)淀.积(diàn)“这”字是半包围结构,书写时先写“文”,再写“辶”。
B.调羮.(gěng)供.应(gōng)淀.积(dìng)“这”字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先写“文”,再写“辶”。
C.调羮.(gēng)供.应(gòng)淀.积(diàn)“这”字是半包围结构,书写时先写“文”,再写“辶”。
D.调羮.(gěng)供.应(gōng)淀.积(dìng)“这”字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先写“辶”,再写“文”。
2.文中划曲线句“酸菜缸多,说明家底子厚”,其中“底子”含义与下面各句中的“底子”意思最相近的一项是()(2分)A.她重重盯了我一眼,似乎把我底子..全估计出来了。
(沈从文《新湘西行》)B.她穿着一件白底子..小红花的衬衫。
C.每逢写计划,我只是打个底子..,叫工人再补充。
(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D.国家在经济建设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物质条件还是困难,因为以前底子..太坏。
(谢觉哉《要永远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3.根据上下文,给文中划横线句加上标点,使其表意更清楚。
山西等地的西方人何以爱吃酸4.根据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
有些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往往观其形而得其意。
如“门”(門)字,观其形,则明其意为左右对开的两扇门。
因此,学习、使用汉字时,我们要注意形与意的紧密结合。
①“休息”的“休”字,由“人”和“木”两部分组成,就是“人”靠着“树”歇息②其实,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也是表意的③不仅象形字如此,会意字也是如此④如“文盲”的“盲”字,声旁“亡”既表音也表意,“盲”就是“亡”了“目”A.②④③①B.③①②④C.③④①②D.②①③④5.学校书法社团举办以“中国梦”为主题的书法展览。
对以下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作品由楷书、行书两种书体书写,既典雅端庄,又刚劲有力,笔墨在枯瘦和圆润中变化,似乎象征着人们呼唤改革的强烈的逐梦之心。
B.乙作品属于行书,同时带有草书笔意,笔走龙蛇,真如百川灌海般奔腾前进。
C.丙作品采用隶书的书体,笔画平直,稳健古朴,蚕头燕尾,优雅动人。
D.丁作品是一枚雕刻的图章,采用隶书书体,棱角分明,笔画繁复,正如内容一样,镌刻出一步一个脚印的“实践”。
6.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前仆.后继pū断壁残垣.yuánB.强.聒不舍qiǎng牵强.附会qiǎngC.瞥.见piě脊.梁jǐD.一碧万顷.qǐng一见倾.心qīng二、古诗文阅读(17分)(一)古诗文默写。
(4分)7.我欲乘风归去,,高处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8.从今若许闲乘月,。
(陆游《游山西村》)9.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10.政通人和,。
(范仲淹《岳阳楼记》)(二)阅读《望岳》,完成第11-12题。
(4分)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中的“钟”“割”都做到了一字传神,请任选其一作简要赏析。
(2分)答:12.你读过的古诗中还有借登高抒写心绪的诗句吗?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2分)(原创)答:,。
(2分)(三)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3-15题。
(9分)【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
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
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文正患无隙以规之。
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
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13.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A、或异二者之为.为.众忌疾B、不以.物喜子京忽以.书抵文正C、滕子京负.大才负.者歌于途D、把酒临.风执策而临.之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文正患无隙以规之:15.联系甲乙两文谈谈你对“微斯人,吾谁与归”的理解。
(3分)答:三、名著阅读(8分)16.阅读下面的连环面,完成后面的填空。
(1)船过了赤道,突然来了一股飓风,一连十二天,我们被狂风卷来卷去,随时面临着船毁人亡的危险。
(2)别人都葬身海底了我在海浪中拼命挣扎,最后侥幸抱住一块岩石,死死不放,才保住了性命。
(3)上岸后,一夜醒来,我发现那艘坏掉搁浅了的大船被冲到离我不到一里的一堆礁石上,我决心把船上的东西找来度日。
(4)在整理东西的时候,我把塑料口袋里的土随意抖落在围墙边。
过了一个月,使我惊奇的是那里竟然长出几棵绿苗,仔细辨认,原来竟是和。
(5)为了吃上粮食,我摸清了岛上只有旱季和雨季,从失败中知道了下种的时间。
没有工具,我就砍倒了一棵铁树,削成一把木铲,掘地下种。
(6)庄稼成熟了,我用水手用的腰刀代替镰刀收割。
我一点都不舍得吃,全部留作种子,我为总有一天能吃到面包感到高兴。
上面连环画选自《鲁滨逊漂流记》,这是鲁滨逊第四次航海的经历。
第四幅图他在岛上种植了①和②,这得益于他曾经有过在巴西做③的经历。
(3分)17.下面是小华和小明两名同学的对话,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补全对话内容。
(5分)小华:最近我迷上了京剧脸谱,发现鲁智深和李逵这两个人物的脸谱很有趣。
你看这两张图(甲图、乙图),就是他们俩的,他俩的脸谱颇有几分相似。
小明;是的,他们二人性格也比较相似,除了都有刚正、耿直的特点之外,还具有①的特点,所以脸谱都以深色为主色调。
小华:但是我看小说《水浒传》,发现他们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
小明:没错,因为出身和地位的不一样,所以他们性格中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比如,鲁智深拳打镇关西,为了躲避缉捕出家。
但他不遵守出家人的规矩,喝酒吃肉,甚至常常大打出手,因此绰号“②”。
从③(事件)可以看出鲁智深对待兄弟林冲——看中的是一个“情”字。
小华:哦,我知道了,李逵出身贫寒,心更粗些。
他虽然对宋江言听计从,但当他得知宋江强抢民女时却大怒,砍倒杏黄旗,可见他心中更重一个“④”字。
小明:我查阅过资料,李逵的京剧脸谱叫“黑十字门脸”,就是从额顶到鼻尖画一通天立柱纹,两眼窝之间以黑横线相连,立柱纹与横线交叉形成十字形。
另外,李逵脸谱的眼、眉、嘴都勾出了笑意,把眉心两个圆点勾得更近,用以表现紧皱双眉的怒容。
小华:那我知道了,这两张京剧脸谱中,⑤图是李逵的!四、现代文阅读(共23分)(一)阅读文章,完成第18-20题。
(共9分)书房花木深冯骥才①有一天,我突发奇想,用一堆木头在阳台上搭一座木屋,还将剩余的板条钉了几只方形的木桶,盛满泥土,栽上植物,分别放在房间四角。
鲜花罕有,绿叶为多。
再摆上几把藤椅、竹几、小桌,两只木纹裸露的老柜子,各类艺术品随心所欲地放置其间。
还有一些老摆设,如古钟、钢剑以及拆除老城时从地上捡起的铁皮门牌高高矮矮挂在壁上……最初是想把它作为一间新辟的书房,期待从中获得新的灵感。
谁料坐在里边竟写不出东西来。
白天,阳光进来一晒,没有涂油漆的松木的味道浓浓地冒出来,与植物的清香混在一起,一种享受生活的欲望被强烈地诱惑出来。
享受对于写作人来说是一种腐蚀,它使心灵松弛,握不住手里沉重的笔了。
②到了夜间,偏偏我在这书房各个角落装了一些灯。
这些灯使所有事物全都陷入半明半暗。
明处很美,暗处神秘。
如果再打开音响,根本不可能再写作了。
写作是一种与世隔绝的想象之旅,是钻到白己心里的一种生活,是精神孤独者的文字放纵。
在这样的被各种美迷乱了心智的房子里怎么写作呢?因此,我没在房里写过一行字。
每有“写”的欲望,仍然回到原先那间胡乱堆满书卷与文稿的书房伏案写作。
③渐渐地,这间搭在阳台上的木屋成了花房,但得不到我的照顾。
我只是在想起给那些植物浇水时才提着水壶进去,没时间修葺与收拾。
房内四处的花草便自由自在、毫无约束地疯长起来。
从云南带回来的田七,张着耳朵大的碧绿的圆叶子,沿着墙面向上爬,像是攀岩;几棵年轻又生命力旺盛的绿萝已经蹿到房顶,一直钻进灯罩里;最具生气的是窗台那些泥槽里生出的野草,已经把窗子下边一半遮住,上边一半又被蒲扇状的葵叶黑糊糊地捂住。
由窗外射入的日光便给这些浓密的枝叶撕成一束束,静静地斜在屋子当中。
一天,两只小麻雀误以为这里是一片天然的树丛,从敞着的窗子唧唧喳喳地飞了进来,我欣喜之极,怕吓坏它们,不走进去,它们居然在里边快乐地鸣唱起来了。
④一下子,我感受到大自然野性的气质,并感受到大自然的本性乃是绝对的自由自在。
我便顺从这个逻辑,只给它们浇水,甚至还浇点营养液,却从不人为地改变它们。
于是它们开始创造奇迹——⑤首先是那些长长的枝蔓在屋子上端织成一道绿色的幔帐。
常春藤像长长的瀑布直垂地面,然后在地上愈堆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