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疆高考语文试题pdf
- 格式:pdf
- 大小:841.26 KB
- 文档页数:10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2018年高考试题真题——语文(新课标全国卷Ⅰ(1)) Word版含详细答案解析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请考生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座位号。
2.选择题请用铅笔将正确答案涂黑,如需更改,请先用橡皮擦干净。
3.非选择题请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要在试卷上作答。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起源于先秦时期,当时涌现出一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形成了思想史上的奇观。
狭义上,诸子之学仅限于先秦时代;广义上,诸子之学则贯穿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历程,至今仍未结束。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作为现代诸子之学,也应该具备这些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经典作品进行实证性研究,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
这方面的研究不仅需要回顾、反思历史上的思想家所说的内容,还需要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为当今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和诸子之学的关系来看,“接着讲”接近于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
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中西思想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思想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思想的交融,从更深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现为世界文化的建构和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和西方思想传统都是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世界文化的发展以这两者的互动为前提。
这种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创造性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获得了新的内涵和新的形态。
___女士是一位瘦秀成熟的女性,身上散发着文人气质和军人风度。
她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进行,那里的钟声传得很远,给她留下了清晰的回忆。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2018年新疆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对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题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以往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背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
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
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
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被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
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
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疆卷)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对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学·科网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题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以往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背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附详细参考答案)(I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I文科数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做答,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2(i i ( D )A 、i 23-B 、i 23+C 、i 23--D 、i 23+- 2.已知集合}7531{,,,=A ,}5432{,,,=B ,则=B A( C)A 、}3{B 、}5{C 、}53{,D 、}754321{,,,,,3.函数2)(e e xf x x --=的图像大致为( B )A 、B 、C 、D 、 4.已知向量a ,b 满足1=a ,1-=⋅b a ,则=-⋅)2(b a a( B)A 、4B 、3C 、2D 、05.从2名男同学和3名女同学中任选2人参加社区服务,则选中的2人都是女同学的概率为( D)A 、0.6B 、0.5C 、0.4D 、0.36.双曲线)00(12222>>=-b a by a x ,的离心率为 3,则其渐近线方程为( A)A 、x y 2±=B 、x y 3±=C 、x y 22±= D 、x y 23±= 7.在ABC ∆中,552cos=C ,1=BC ,5=AC ,则=AB( A)A 、24B 、30C 、29D 、528.为了计算100199********-++-+-= S , 设计了右侧的程序框图,则在空白框中应填入( B)A 、1+=i iB 、2+=i iC 、3+=i iD 、4+=i i9.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E 为棱1C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E 与CD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C )A 、22B 、23 C 、25 D 、27 10.若x x x f sin cos )(-=在]0[a ,是减函数,则a 的最大值是( C)A 、4π B 、2π C 、43πD 、π11.已知点1F ,2F 是椭圆C 的两个焦点,P 是C 上的一点,若21PF PF ⊥,且o F PF 6012=∠,则C 的离心率为( D)A 、231-B 、32-C 、213-D 、13-12.已知)(x f 是定义域为)(∞+-∞,的奇函数,满足)1()1(x f x f +=-,若2)1(=f ,则=++++)50()3((2) )1(f f f f( C)A 、50-B 、0C 、2D 、50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曲线x y ln 2=在点)01(,的切线方程为.022=--y x14.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05032052x y x y x ,则y x z +=的最大值为.915.已知51)45tan(=-πα,则=αtan .2316.已知圆锥的顶点为S ,母线SA ,SB 互相垂直,SA 与圆锥底面所成角为o 30,若SAB ∆的面积为8,则该圆锥的体积为.π8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记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已知71-=a ,153-=S . (1)求}{n a 的通项公式; (2) 求n S ,并求n S 的最小值. 解:(1)设}{n a 的公差为d ,由153213313-=+-=+=d d a S ,得2=d , ∴}{n a 的通项公式为:92-=n a n . (2) 16)4(822--=-=n n n S n , 当4=n 时,n S 取得最小值16-.18.(本小题满分12分)下图是某地区2000年至2016年环境基础设施投资额y (单位:亿元)的折线图.为了预测该地区2018年的环境基础设施投资额,建立了y 与时间变量t 的两个线形回归模型.根据2000年至2016年的数据(时间变量的值依次为1,2,……,17)建立模型①:t y5.134.30ˆ+-=;根据2010年至2016年的数据(时间变量的值依次为1,2,……,7)建立模型②:t y5.1799ˆ+=. (1)分别利用这两个模型,求该地区2018年的环境基础设施投资额的预测值; (2)你认为用哪个模型得到的预测值更可靠?并说明理由.解:(1) 模型①:2018年对应的19=t ,1.226ˆ=y , 模型②:2018年对应的9=t ,5.256ˆ=y. (2)用模型②得到的预测值更可靠.从折线图看2010年投资额比2009年增加了很多,之后又稳步增加,即2010年前后差异很大,所以用2010年后的数据建立模型得到的预测值更可靠.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三棱锥ABC P -中,22==BC AB ,4====AC PC PB PA ,O 为AC 的中点. (1)证明:⊥PO 平面ABC ;(2)若点M 在棱BC 上,且MB MC 2=,求点C 到平面POM 的距离. 解:(1)连接BO ,∵BC AB =,PC PA =,O 为AC 的中点,∴AC BO ⊥,AC PO ⊥,∵4====AC PC PB PA ,22==BC AB , ∴2==OC OB ,32=PO , ∴222PB PO BO =+,∴OB PO ⊥, 又∵O AC BO = ,∴⊥PO 平面ABC .(2)由(1)知,AC BO ⊥,2==OC OB ,∴oOCB 45=∠, ∵22=BC ,MB MC 2=,∴324=MC , 在MOC ∆中,由余弦定理得352=MO , 由正弦定理得3445cos 21=⋅⋅=∆o MOC MC OC S , 又∵⊥PO 平面ABC ,∴MO PO ⊥,∴315221=⋅=∆MO OP S MOP 设点C 到平面POM 的距离为h , ∵MOP C MOC P V V --=,∴h ⨯⨯=⨯⨯315231323431,解得554=h ,∴点C 到平面POM 的距离为554.20.(本小题满分12分)设抛物线C :x y 42=的焦点为F ,过F 且斜率为)0(>k k 的直线l 与C 交于A ,B 两点,8=AB .(1)求l 的方程;(2)求过点A ,B 且与C 的准线相切的圆的方程.OPACBM解:(1) )01(,F ,设l 的方程为)1(-=x k y , 由⎩⎨⎧=-=xy x k y 4)1(2,得0)42(2222=++-k x k x k , 设)(11y x A ,,)(22y x B ,,则222142kk x x +=+, ∴8442221=+=++=k x x AB ,解得:1±=k , ∴设l 的方程为:01=-+y x 或01=--y x . (2) 设圆心为)(b a ,,则半径1+=a r ,当l 的方程为:01=-+y x 时,AB 中点为)23(-,, ∴AB 中垂线为05=--y x ,∵圆心在AB 中垂线上,∴05=--b a ①又∵圆心)(b a ,到l 的距离21-+=b a d ,8=AB由垂径定理得:222)21(r AB d =+,即22)1(162)1(+=+-+a b a ②, 由①②解得:⎩⎨⎧-==23b a 或⎩⎨⎧==611b a ,∴圆的方程为:16)2()3(22=++-y x 或144)6()11(22=-+-y x , 同理可得,当l 的方程为:01=--y x 时,圆的方程为:16)2()3(22=-+-y x 或144)6()11(22=++-y x .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1(31)(23++-=x x a x x f . (1)若3=a ,求)(x f 的单调区间; (2)证明:)(x f 只有一个零点. 解:(1)当3=a 时,33331)(23---=x x x x f ,36)('2--=x x x f , 由0)('<x f 得323323+<<-x ,由0)('>x f 得323-<x 或323+>x ,∴)(x f 在)323(--∞,单调递减,在)323323(+-,单调递增,在)323(∞++,单调递减. (2)∵012>++x x ,由0)(=x f ,得13123++=x x x a ,设131)(23++=x x xx g ,0)1(]2)1[(31)1()12(31)1()('222222322≥++++=+++-++=x x x x x x x x x x x x g ,∴)(x g 在R 上单调递增, 又∵-∞→x 时,-∞→)(x g ,+∞→x 时,+∞→)(x g ,∴R x g ∈)(, ∴R a ∈∀,方程a x g =)(有且只有一个根,即)(x f 只且只有一个零点.请考生在第22、23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写清题号.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θθsin 4cos 2y x (θ为参数),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ααsin 2cos 1t y t x (t 为参数). (1)求C 和l 的直角坐标方程;(2)若曲线C 截直线l 所得线段的中点坐标为)21(,,求l 的斜率.解:(1) 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116422=+y x , 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1(tan 2-=-x y α. (2)设C 和l 的交点为)(11y x A ,,)(22y x B ,,则11642121=+y x ,11642222=+y x , 两式作差得:016))((4))((21212121=+-++-y y y y x x x x ,∵AB 的中点为)21(,,∴221=+x x ,421=+y y , ∴l 的斜率248)(421212121-=-=++-=--=y y x x x x y y k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设函数25)(--+-=x a x x f .(1)当1=a 时,求不等式0)(≥x f 的解集;(2)若0)(≤x f ,求a 的取值范围.解:(1) 当1=a 时,0215)(≥--+-=x x x f ,即521≤-++x x ,由绝对值得几何意义可得解集为]32[,-. (2) 025)(≤--+-=x a x x f ,即52≥-++x a x ,∵2)2()(2+=--+≥-++x x a x x a x ,52≥+x ,解得:7-≤x 或3≥x ,即a 的取值范围是)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