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技术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22
医学影像技术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X射线的发现者是:A. 爱因斯坦B. 居里夫人C. 伦琴D. 牛顿2. CT扫描的全称是:A. 计算机断层扫描B. 计算机断层成像C. 计算机断层显像D. 计算机断层摄影3. MRI代表的是:A. 磁共振成像B. 磁共振显像C. 核磁共振成像D. 核磁共振显像4. 下列哪项不是医学影像学的主要功能:A. 诊断B. 治疗C. 预防D. 随访5. 以下哪个参数不是影响X射线穿透力的因素:A. 能量B. 原子序数C. 电子数D. 密度6. 以下哪种影像技术不使用放射性同位素:A. PETB. SPECTC. MRID. 骨扫描7. 以下哪种设备不是医学影像设备:A. X光机B. CT机C. 超声波机D. 心电图机8. 医学影像中,分辨率最高的是:A. X光平片B. CTC. MRID. 超声波9. 以下哪个不是医学影像学中的对比剂:A. 碘B. 钡C. 二氧化碳D. 氧气10. 以下哪种情况不适合进行MRI检查:A. 骨折B. 心脏病C. 体内有金属植入物D. 孕妇答案:1. C2. A3. A4. C5. C6. C7. D8. B9. D10. 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医学影像学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手段,对人体结构和功能进行观察、分析和诊断的学科。
2. 医学影像技术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 医学影像学中的“窗宽”是指_______,而“窗位”是指_______。
4. 在X射线成像中,_______是影响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5. 医学影像学中,_______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在体内的分布情况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6. 医学影像学中,_______是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反射和散射来获取图像的技术。
7. 医学影像学中,_______是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来获取人体内部结构图像的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临床考试题库一、单选题1. 医学影像技术中,X射线的发现者是:A. 爱因斯坦B. 贝克勒尔C. 伦琴D. 居里夫人2. 下列哪项不是数字X线摄影(DR)的优点:A. 辐射剂量低B. 图像分辨率高C. 可以进行多幅图像的拼接D. 需要使用胶片3. CT扫描中,层厚越薄,以下哪项指标会降低:A. 空间分辨率B. 信噪比C. 对比度D. 扫描时间4. MRI成像中,T1加权成像主要反映的是:A. 组织的质子密度B. 组织的T1弛豫时间C. 组织的T2弛豫时间D. 组织的流动特性5. 以下哪种情况不适合进行MRI检查:A. 骨折B. 脑出血C. 金属植入物D. 脑肿瘤二、多选题6. 医学影像技术包括以下哪些类型:A. X射线摄影B. 计算机断层扫描(CT)C. 磁共振成像(MRI)D. 超声检查E. 核素扫描7. 影响X射线图像质量的因素包括:A. 曝光时间B. 焦点大小C. 散射光D. 胶片质量E. 患者体位8. 在MRI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图像的对比度:A. 磁场强度B. 脉冲序列C. 重复时间(TR)D. 回波时间(TE)E. 患者呼吸9. CT扫描中,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A. 减少曝光时间B. 使用更低的管电压C. 增加层间距D. 使用自动曝光控制(AEC)E. 增加层厚10. 超声检查的优点包括:A. 无辐射B. 实时成像C. 便携性D. 可以进行多平面成像E. 成本低廉三、判断题11. 数字X线摄影(DR)比传统的胶片摄影具有更高的图像质量。
(对/错)12. MRI对金属敏感,因此在MRI检查前需要移除所有金属物品。
(对/错)13. 所有类型的CT扫描都使用X射线。
(对/错)14. 超声检查不能用于肺部疾病的诊断。
(对/错)15. 所有MRI成像都使用强磁场。
(对/错)四、简答题16. 简述X射线摄影的基本原理。
17. 解释CT扫描中的“窗宽”和“窗位”是什么,并说明它们如何影响图像的显示。
医学影像技术试题X线试题一、选择题1.变动管电压法计算管电压的公式为(A)。
A.V=2d+cB.V=d+cC.V=3d+cD.V=2d-cE.以上都不是2.透视和摄影都要利用的X线特性是(A)。
A.穿透性B.荧光作用C.感光作用D.电离作用 E生物效应3.手正位的中心线经下面哪个部位垂直射入暗盒中心(A)。
A.第三掌指关节B.第二掌指关节C.第三指间关节D.第三掌腕关节E、都不是4.用于显示手舟骨最佳摄影体位(E)。
A.手正位B.手侧位C.手斜位D.腕关节正位 E、腕关节尺偏位5.踝关节正位中心线经内外踝连线上多少垂直射入暗盒中心(C)。
A.3cmB.4cmC.1cmD.2cm E、都不是6.踝关节侧位中心线经内踝上多少垂直射入暗盒中心(A)。
A.1cm B、2cm C、3cm D、4cm E、5cm7、髋关节正位中心线经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垂线向外多少cm处垂直射入暗盒中心(D)。
A.1B.1.5C.2D.2.5 E、38、头颅正位(后前位)中心线经以下哪个部位垂直射入暗盒(A)。
A.枕外隆突B.外耳孔C.乳突D.鼻尖 E、都不是9、头颅侧位中心线经以下哪个部位垂直射入暗盒中心(D)。
A.外耳孔B.外耳孔前2.5cmC.外耳孔上2.5cmD外耳孔前、上各2.5cm E、以上都不是10、汤氏位中心线向足侧倾斜多少度角, 由前额部经两外耳孔连线中点相应高度射入(D)。
A.15度B.20度C.25度D.30度 E、以上都不是11、副鼻窦柯氏位中心线向足侧倾斜多少度角, 经鼻根射入(D)。
A.10度B.15度C.20度D.23度 E、30度12.副鼻窦瓦氏位摄影体位要求听眦线与暗盒成多少度角(D)。
A.20度B.25度C.30度D.37度 E、45度13、乳突许氏位中心线向足侧倾斜多少度角, 经被检侧乳突射入暗盒中心(C)。
A.15度B.20度C.25度D.30度 E、以上都不是14、乳突梅氏位中心线向足侧倾斜多少度角, 经被检侧乳突射入暗盒中心(E)。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考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采用软组织数学算法重建的器官A、内耳B、骨盆C、肝脏D、脑E、肺正确答案:C2、关于喉部CT增强扫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增强的目的是显示颈部大血管B、增强可了解肿物与大血管关系C、增强可鉴别是否是淋巴结肿大D、增强可了解声带有无麻痹E、增强可了解肿物与周围组织关系正确答案:D3、不属于中耳结构的部位是A、乳突小房B、乳突窦C、听小骨D、前庭E、鼓室正确答案:D4、耳部扫描哪条线垂直于床面A、瞳间线B、听鼻线C、听眦线D、听口线E、听眶线正确答案:E5、肺动脉CT增强扫描的图像层厚为A、5mmB、0.625mmC、2mmD、7mmE、1cm正确答案:A6、关于CT颅脑血管成像后处理,不正确的是A、动脉瘤以VR后处理为主B、了解肿瘤与血管关系时,以VR后处理技术为主C、主要运用MIP和VR进行显示D、颅底段颈内动脉,要用去骨方法加以显示E、血管畸形以MIP后处理为主正确答案:B7、肱骨穿胸侧位,适用的病变是A、肱骨骨髓炎B、肱骨骨折C、肱骨骨疣D、肱骨成骨肉瘤E、肱骨外科颈骨折正确答案:E8、CT薄层扫描的优点A、提高密度分辨率B、减少患者辐射剂量C、提高时间分辨率D、减少部分容积效应E、降低设备损耗正确答案:D9、DSA检查的适应证不包括A、肿瘤性疾病B、血管闭塞C、心脏、冠状动脉疾病D、血管外伤并高热E、血管性疾病正确答案:D10、患者,男性,35岁,主诉左耳耳鸣,头晕,听力下降,颧骨隆突处感觉麻木,初步诊断听神经瘤可能性大,最佳的检查方法是A、直接增强CT扫描B、普通螺旋CT扫描C、高分辨CT扫描D、普通平扫加强化扫描E、普通CT扫描正确答案:A11、不是右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是A、回旋支B、右房支C、后降支D、左室后支E、右室支正确答案:A12、女25岁,腰痛2年。
CT示L4右侧椎旁有一2x3cm软组织密度肿块,呈哑铃形,L4、L5右侧椎间孔扩大,诊断为A、椎间盘突出B、神经源肿瘤C、巨细胞瘤D、淋巴瘤E、转移瘤正确答案:B13、多层螺旋CT的特点不包括A、提高了X线利用率B、图像分辨率高C、多参数成像D、扫描速度快E、可以进行更薄层扫描正确答案:C14、颅脑CT灌注扫描碘对比剂注射速率A、3. 0~4. 0ml/sB、4. 0~6. 0ml/sC、1. 0~3. 0ml/sD、1. 0ml/sE、6. 0~8. 0ml/s正确答案:B15、下面不属于特殊扫描的是A、平扫B、靶扫描C、加层扫描D、薄层扫描E、高分辨力扫描正确答案:A16、颞骨内细小结构发生病变时首选的检查是A、高分辨CTB、MR功能成像C、X线平片D、MRIE、B超正确答案:A17、包含听小骨的骨骼是A、颞骨B、蝶骨C、筛骨D、鼻骨E、额骨正确答案:A18、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由于肺部含气体,MRI在肺的成像可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B、MRI具有软组织高分辨率的特点及血管流空效应C、MRI可对心脏大血管行血流定量分析D、MRI在纵隔的成像可获得良好的信号对比E、MRI可对心脏大血管进行形态学及功能学诊断正确答案:A19、LAO45°+CRAN15°表示A、左前斜45°,足位15°B、左前斜45°,头位15°C、右前斜15°,头位45°D、左前斜45°,足位15°E、右前斜45°,头位15°正确答案:B20、下列关于眼眶后前位摄影的描述,错误的是A、正中矢状面对准探测器中线B、头颅正中矢状面与听眦线垂直于探测器C、中心线经两外耳孔连线中点垂直射入D、受检者俯卧于摄影台上,双肘弯曲,两手放于头两侧E、额部与鼻尖贴近摄影台面正确答案:C21、颅脑常规螺旋扫描单/双层CT准直宽度A、5. 0~8. 0mmB、3. 0~5. 0mmC、8. 0~10mmD、0. 5~1. 0mmE、1. 0~3. 0mm正确答案:B22、先心病检查的适应证不包括A、房间隔缺损B、先天性主动脉缩窄C、冠心病D、法洛氏四联症、动脉导管未闭E、室间隔缺损正确答案:C23、运动负荷试验后,正常冠状动脉血流会增加A、6~10倍B、1~3倍C、2~3倍D、3~5倍E、1~2倍正确答案:D24、双手及腕关节的CT扫描常规采用A、管电流110~120mA,2~3mm层厚,2~3mm层间距B、管电流80~100mA,5mm层厚,5mm层间距C、管电流110~120mA,5mm层厚,5mm层间距D、管电流110~120mA,10mm层厚,10mm层间距E、管电流80~100mA,2~3mm层厚,2~3mm层间距正确答案:E25、探测器转至受检者头部的摄影方向为A、斜位B、头足位C、足头位D、轴位E、颅底位正确答案:B26、观察小儿发育情况,需摄取A、腕关节正位B、双腕关节侧位C、双腕关节斜位D、双腕关节正位E、腕关节侧位正确答案:D27、成人的心脏左心室、主动脉造影注射对比剂的速率应大于A、18ml/sB、3ml/sC、9ml/sD、12ml/sE、6ml/s正确答案:A28、以下用于脑血流灌注显像的显像剂是A、99mTc-ECDB、99mTc-硫胶C、99mTc-DTPAD、99mFc-MIBIE、99mTc-MDP正确答案:A29、密度分辨率表示方法A、标准差B、线对数C、百分数D、自然对数E、极限值正确答案:C30、男性28岁,腹痛呕吐3天,血尿淀粉酶增高,临床拟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2023年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分子影像学主要涉及的影像技术领域是A、普通X 线成像和DSAB、DSA和 CTC、DSA和PETD、CT和 MRE、MR和 PET答案: E2、下肢CTA 扫描范围A、自腹主动脉下端至足尖B、自腹主动脉上端至足尖C、自腹主动脉下端至足跟D、自腹主动脉上端至足跟E、自胸主动脉至足尖答案: A3、喉部横断面CT 扫描的呼吸要求是A、自然呼吸B、深吸气屏气C、深呼气屏气D、瓦式呼吸E、腹式呼吸答案: A4、时间飞跃法 (TOF)磁共振血管造影的理论是A、基于流体饱和效应中的相位增强效应B、基于流体饱和效应中的流入相关增强效应C、对比剂的增强效应D、组织信号差别的增强效应E、拉莫尔频率差的增强效应5、磁共振功能成像 (fMRI) 是在常规磁共振成像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成像技术。
理论上讲,以反映器官功能为成像目标的磁共振成像技术都称之为 IMRI,下面哪项不是脑功能成像A、扩散成像B、灌注成像C、皮层活动功能成像D、波谱分析E、水成像答案: E6、数字 X 线检查和传统X 线检查相同点是A、成像方式B、成像依据C、影像诊断D、图像存储E、图像传输答案: C7、颈椎横突孔基底部骨折, CT 可表现为横突孔A、变小B、增大C、分隔D、完整E、闭塞答案: B8、可以用于先心病CT 的后处理方法是A 、VRB 、MIPC 、MPRD 、VEE、以上都是答案: E9、CT对于肝脏钝性外伤的检查目不正确的是A、发现有无撕裂和出血B、确定损伤程度并分级C、提供手术或保守治疗的依据D、观察治疗的动态变化E、确定破裂血管答案: E10、下列关于内外斜位的影像显示要求,错误的是A、乳腺整体显示在照片内,左右乳腺影像对称,乳导管轮廓可见B、胸大肌显示充分,延伸至乳头基线附近,胸壁组织必须包进来,乳腺下部折叠处的组织伸展,皮肤无皱褶C、清晰显示腺体组织和病灶;清晰显示乳房皮肤,无皱褶,清晰显示乳房皮下脂肪组织D、乳腺后方的脂肪组织能很好地显示,内下角不能被切掉E、乳腺无下垂,乳头呈切线位显示答案: A11、鼻咽部CT 扫描范围正确的是A、从鞍底到硬腭平面B、从硬腭到会厌游离缘C、从会厌游离缘或舌骨平面至环状软骨下缘D、舌骨平面至环状软骨下1cmE、从硬腭至蝶窦答案: A12、垂体瘤CT 图像表现不正确的是A、鞍底下陷B、瘤周水肿C、鞍区增大D、瘤内有强化E、垂体柄偏移答案: B13、耳部扫描采用哪种扫描方式A、普通CT 扫描B、普通螺旋扫描C、高分辨力扫描D、直接增强扫描E、平扫加增强扫描答案: C14、不属于眼部组织结构的是A、眼外斜肌B、眼内斜肌C、颧骨D、筛骨E、腭骨答案: C15、判断颈椎张口位,摄影体位是否标准的依据是A、上门齿与枕骨下缘是否重合一致B、上门齿与枕骨下缘影像分离C、上门齿投影在枕骨边缘的下方D、上门齿投影在枕骨边缘的上方E、上门齿与枕骨下缘分离约2.5cm答案: A16、膈上肋骨摄影,采用的呼吸方式为A、浅呼吸屏气B、深呼气屏气C、深吸气屏气D、平静呼吸屏气E、腹式呼吸屏气答案: C17、临床怀疑为鼻咽癌患者行鼻期部MR1 检查,下列有关检查叙述不正确的是A、频率抑脂(化学抑脂)时通常需附加局部容积匀场技术B、反转抑脂 (STIR 序列由于图像信噪比低,不能获得理想图像而不建议采用,特别是有金属假牙时C、弥散是鼻咽癌检查的一个重要序列,表观弥散系数的测定有助于病灶性质的判断D、冠状位扫描时包括颈部以观察淋巴结的情况E、对比增强前至少先行一个体位的频率抑脂T1WI 扫描18、有关常规喉部CT 扫描体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仰卧位B、俯卧位C、左侧位D、右侧位E、斜位答案: A19、眼部斜矢状位扫描时A、以横轴位为定位参考像,扫描基线在横轴位像上平行干该侧视神经眶内段B、以冠状位为定位参考像,扫描基线在冠状位像上平行于该侧视神经眶内段C、以横轴位为定位参考像,扫描基线在横轴位像上垂直于该侧视神经眶内段D、以冠状位为定位参考像,扫描基线在冠状位像上平行于该侧视神经眶内段E、以横轴位为定位参考像,扫描基线在冠状位像上平行于该侧视神经眶内段20、静脉肾盂造影中引起迷走神经反应综合征的原因是A、腹部加压过度B、注入对比剂C、碘过敏试验D、解除腹部压迫E、对比剂浓度大答案: A21、人体组织CT 值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骨皮质>钙质B、凝血>血液C、脑灰质>脑白质D、脂肪>水E、血液>水答案: D22、胸部高电压摄影,滤线栅的栅比不应小于A 、8:1B 、10:1C 、12:1D 、16:1E 、18:123、头颅侧位的中心线入射点是A、外耳孔前、上各2.5cm 处B、外耳孔前、上各1cm 处C、外耳孔D、外耳孔前2.5cmE、外耳孔上2.5cm答案: A24、盆腔CT 扫描优势是A、解剖图像清晰,易为临床医生接受B、扫描时间短,接受辐射剂量较X 线检查低C、盆腔常规检查首选CTD、检查费用低廉E、空间分辨率较X 线平片高答案: A25、四肢关节及软组织MRI 成像适应证不正确的是A、退行性骨关节病B、外伤导致的各种急性骨折C、感染性病变D、肿瘤性病变E、早期骨软骨缺血性坏死2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扫描长骨时不应包括相邻关节B、扫描定位像时应包括关节及相邻长骨C、股骨扫描范围自髋关节上缘至膝关节下缘D、骨盆扫描范围自髂嵴至小转子平面E、腕关节扫描范围自桡骨远端至掌骨体答案: A27、有关同相位与反相位成像,错误的是A、因为水质子与脂肪质子共振频率不同B、水质子的横向磁化矢量与脂肪质子的横向磁化矢量的相位关系不断变化C、同相位成像时,水与脂肪信号相加D、反相位成像时,水与脂肪信号相减E、反相位成像时可用于脂肪抑制,鉴别诊断脂肪瘤答案: A28、以下哪些物品靠近磁体时不会产生投射或导弹效应A、钛金属梯子B、不锈钢轮椅C、金属急救设备D、钥匙E、硬币答案: A29、经静脉内注入对比剂后的CT 扫描方法是A、平扫B、增强扫描C、螺旋扫描D、高分辨力扫描E、造影CT答案:B30、下面不是脂肪抑制成像技术的是A、化学位移频率选择饱和技术B、化学位移水一脂反相位饱和成像技术C、幅度选择饱和法D、化学位移成像技术E、水激励技术答案: D31、最适用VR 图像后处理技术的是A、脑出血B、脑萎缩C、听小骨D、耳部外伤E、球内异物答案: C32、用于MR 的对比剂物质是A、钡B、钼C、钆D、碘E、葡萄糖答案: C33、CT扫描通常使用较高的kVp,其主要原因是A、缩短扫描时间B、减少重建时间C、减少部分容积效应D、减少光子能的吸收衰减系数E、增加图像的宽容度答案: D34、手及手指和之间关节相对较小且结构复杂,为达到足够的空间分辨率最好中高场的设备进行。
1、在X射线摄影中,影响影像清晰度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 焦点的尺寸B. 被照体的移动C. 胶片的感光速度D. X射线的管电压(答案)C2、关于CR(计算机X射线摄影)与DR(数字X射线摄影)的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CR使用可重复使用的成像板,而DR使用直接数字化探测器B. DR的图像分辨率通常高于CRC. CR的图像获取速度比DR快D. DR系统不需要额外的图像读取装置(答案)C3、在进行胸部后前位摄影时,中心线应对准:A. 第4胸椎B. 第5胸椎C. 第6胸椎D. 第7胸椎(答案)C4、关于CT扫描中的窗宽与窗位,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窗宽增大,图像对比度增加B. 窗位提高,图像中低密度组织显示更清晰C. 窗宽与窗位是调节图像显示范围与亮度的参数D. 窗位降低,图像中高密度组织显示更暗(答案)C5、MRI(磁共振成像)中,T1加权像与T2加权像的主要区别在于:A. 扫描时间不同B. 使用的射频脉冲频率不同C. 组织的信号强度对比不同D. 磁场强度不同(答案)C6、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中,为了获得清晰的血管影像,通常需要:A. 增加曝光时间B. 使用高浓度造影剂C. 进行图像后处理,消除骨骼与软组织影D. 提高X射线管电压(答案)C7、关于超声波检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超声波频率越高,分辨率越好B. 超声波检查对人体完全无害C. 超声波可以穿透骨骼成像D. 多普勒超声可用于检测血流速度(答案)C8、在核医学成像中,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与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的主要区别在于:A. 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不同B. 图像重建方式不同C. 检测的辐射类型不同D. 空间分辨率不同(答案)A(注:虽然两者在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上有所重叠,但PET主要利用正电子湮灭产生的伽马射线,而SPECT则利用单光子辐射,这是它们的核心区别之一,但考虑到题目要求简化,故选A作为最接近的答案)。
医学影像技术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医学影像技术中,X线摄影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 光的折射B. 光的反射C. 光的衍射D. X线的吸收和散射2. CT扫描中,层厚是指什么?A. 扫描的深度B. 扫描的宽度C. 扫描的层数D. 扫描的密度3. MRI成像中,T1加权成像主要反映的是:A. 组织密度B. 组织含水量C. 组织血流D. 组织T1弛豫时间4. 以下哪项不是超声检查的常用模式?A. B模式B. M模式C. S模式D. D模式5. 放射治疗中,常用的能量类型不包括:A. X射线B. 伽马射线C. 紫外线D. 质子束6. 以下哪种设备不是数字X线摄影(DR)设备?A. 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B. 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C. 胶片相机D. 计算机断层扫描(CT)7. 以下哪种情况不适合进行MRI检查?A. 骨折B. 金属植入物C. 脑出血D. 肿瘤8. 在X线摄影中,使用滤线栅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图像对比度B. 减少散射射线C. 增加曝光时间D. 减少X线剂量9. 以下哪种X线摄影技术主要用于观察软组织结构?A. 常规X线摄影B. 断层摄影C. 放大摄影D. 荧光摄影10. 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 时间防护B. 距离防护C. 屏蔽防护D. 增加辐射剂量答案:1-5 D, B, D, C, C 6-10 C, B, B, A, 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CT扫描的基本原理。
答:CT扫描利用X线穿透人体后,由探测器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计算机重建出人体内部的横断面图像。
CT扫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X线的穿透能力和不同组织对X线吸收的差异,通过计算机算法重建出高分辨率的图像。
2. 描述MRI成像的基本原理。
答:MRI成像利用强磁场和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的氢原子核,当射频脉冲停止后,氢原子核回到基态并释放出能量,这些能量被接收器检测并转化为电信号,最后通过计算机处理生成图像。
医学影像技术试题及答案### 医学影像技术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医学影像技术中,X射线的发现者是:A. 爱因斯坦B. 伦琴C. 牛顿D. 爱迪生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CT扫描的优点?A. 分辨率高B. 速度快C. 辐射剂量低D. 多平面重建答案:C3. MRI成像中,T1加权成像主要反映的是:A. 水分含量B. 脂肪含量C. 蛋白质含量D. 矿物质含量答案:B#### 二、填空题1. 医学影像技术包括______、CT、MRI、PET等。
答案:X射线成像2. 医学影像技术中,______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原理进行的成像技术。
答案:核医学成像3. 在MRI成像中,______是利用氢原子核的磁共振现象进行成像。
答案:磁共振成像#### 三、简答题1. 简述X射线成像的基本原理。
答案:X射线成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X射线穿透人体不同组织的能力不同,通过X射线源发出的射线穿透人体后,被检测器接收并转换为图像。
由于不同组织的密度和原子序数不同,X射线的吸收程度也不同,因此在成像上形成对比。
2. 说明CT扫描与常规X射线成像的主要区别。
答案:CT扫描与常规X射线成像的主要区别在于,CT扫描是利用X 射线围绕人体进行旋转扫描,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到横断面图像。
而常规X射线成像是直接将X射线投射到胶片或数字探测器上,形成二维图像。
CT扫描能够提供更详细的内部结构信息,并且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
#### 四、论述题1. 论述MRI成像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答案:MRI成像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肿瘤学等领域。
其优势在于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软组织图像,无需使用辐射,并且能够进行多参数成像,如T1加权、T2加权和扩散加权成像等。
此外,MRI成像对活体组织的功能状态也能提供信息,如血流动态和代谢活动,这使得MRI 成为诊断和治疗计划制定的重要工具。
《医学影像技术》模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与图像显示上下位置偏移有关的操作是A、扫描机架倾角过大B、床面进出调节有误C、床面升降调节有误D、病人摆位左右偏移E、扫描野选择有误正确答案:C2、下列错误的叙述是A、不同的重建方法,重建后的图像质量不一样B、线性内插法包括全扫描和半扫描内插法C、可以真实的反应被测体层的解剖结构信息D、迭代法是目前CT图像重建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E、CT图像形成方式是数据重建正确答案:D3、乳腺摄影中,青春期期间的摄影电压为多少A、28~34B、25~30C、32~34D、28~32E、32~40正确答案:C4、MR信号采集用A、线圈B、探测器C、胶片D、影像增强器E、IP板正确答案:A5、眼眶内常见良性肿瘤中早期就引起视神经孔扩大的是A、血管瘤B、视神经瘤C、泪腺肿瘤D、眶内脑膜瘤E、炎性假瘤正确答案:B6、下例脊柱的体表投影,不正确的是A、胸骨颈切迹对第3胸椎B、脐孔对第3腰椎C、甲状软骨对第5颈椎D、剑突对第9胸椎E、脐上3cm对第3腰椎正确答案:B7、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钙化不足属于:A、骨质疏松B、骨膜增生C、死骨D、骨质软化E、骨与软骨钙化正确答案:D8、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典型CT表现A、颅板下方梭形或双凸透镜形高密度影,范围广泛B、以上都不是C、颅板下方梭形或双凸透镜形高密度影,范围局限D、颅板下方新月形或弧形高密度影,范围局限E、颅板下方新月形或弧形高密度影,范围广泛正确答案:E9、AVM在MRI上的特征性表现是A、局部脑萎缩B、不均匀高信号C、蜂窝状血管流空影D、脑软化灶E、病变周围水肿明显正确答案:C10、下面哪种血管造影方法可以评估Willis环A、3D-TOFB、3D-PCC、2D-TOFD、黑血法E、2D-PC正确答案:A11、相位编码导致质子A、相位不同频率相同B、相位相同频率相同C、以上都错D、相位不同频率不同E、相位相同频率不同正确答案:A12、在X线管灯丝,由热放射的全部电子,都离开阴极向阳极运动,这种情况是A、空间电荷效应B、饱和电流C、热电放散效应D、受激态E、温度描记效应正确答案:B13、脑梗死是按什么分布的A、脑叶B、脑实质C、脑沟D、脑血管分布区E、脑白质正确答案:D14、胰腺癌好发部位为为A、无特异部位B、胰体C、以上都不对D、胰尾E、胰头正确答案:E15、下列哪项不属于鼻咽癌典型CT表现:A、增强扫描不强化B、鼻咽腔内软组织肿块C、咽隐窝变浅D、鼻咽侧壁增厚E、颅底骨质破坏正确答案:A16、正常颅脑CT增强扫描时,以下哪项描述正确A、蛛网膜不强化B、脑实质不强化C、松果体和垂体不强化D、脑血管不强化E、硬脑膜不强化正确答案:A17、下列中晚期胃癌分型中,不包括:()A、表浅型B、增生型C、溃疡型D、浸润型E、髓质型正确答案:A18、下列X线机维护的部分要领中,哪一组不需要考虑?A、机器曝光前,应有1~2分钟后预热时间B、要经常注意控制台各调节器的位置是否松动C、摄影时,不允许调运各种调节器;D、透视踩下脚开关,摄影按下手开关E、透视时,禁止调节电源电压和千伏值正确答案:D19、射频脉冲产生单元中频率合成器的作用是A、进行混频B、产生稳定的频率C、产生特定的波形D、功率放大E、起开关作用正确答案:A20、诊断眼眶爆裂骨折,最好的检查方法A、CT横断扫描B、矢状面重建C、MRID、CT冠状扫描E、X线平片正确答案:D21、23岁男性,因进食困难,加重半年就诊。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医学影像学中,以下哪种技术是利用电磁波原理进行成像的?A. X射线成像B. CT成像C. MRI成像D. 超声波成像答案:D2. 下列关于CT成像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 CT成像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B. CT成像对骨骼结构的显示优于软组织C. CT成像对软组织的对比度较高D. CT成像常用于头部和腹部疾病的诊断答案:C3. MRI成像的主要优点不包括以下哪点?A. 无辐射B. 多参数成像C. 可进行功能成像D. 成像速度快答案:D4. 下列关于X射线成像的描述,正确的是:A. X射线成像对软组织的显示优于骨骼B. X射线成像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C. X射线成像常用于胸部和腹部的检查D. X射线成像对患者的辐射剂量较高答案:C5. 超声波成像在临床上不适用于以下哪种情况?A. 肝脏疾病的检查B. 妇科疾病的检查C. 胃肠道疾病的检查D. 心血管疾病的检查答案:C二、填空题1.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技术手段,为临床提供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的依据。
答案:影像诊断、介入治疗2. 在MRI成像中,________是影响图像对比度的重要因素,它能够反映组织中水分子的含量。
答案:T2弛豫时间3. CT成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X射线穿透人体后,不同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程度不同,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技术重建出人体断层图像。
答案:扫描、计算机断层4. X射线成像时,为了减少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通常会采用________技术进行曝光控制。
答案:自动曝光控制(AEC)5. 超声波成像中,________是指超声波在组织中传播时,由于组织密度和弹性的不同而产生的反射波。
答案:回声三、简答题1. 请简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基本原理及其临床应用。
答: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一种利用X射线成像技术对血管进行成像的方法。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题试1]。
观察小儿发育情况,需摄取A、腕关节正位B、腕关节侧位C、双腕关节斜位D、双腕关节正位E、双腕关节侧位[答案]:D[题解]:摄取双腕关节正位的目的,主要对照观察腕关节诸骨(骨令)的发育情况。
[题试2]。
肩关节正位摄影,中心线正确射入点A、锁骨的中点B、关节盂C、肩峰D、肩胛骨喙突E、肱骨头[答案]:D[题解]:肩关节正位摄影,要求中心线经肩胛骨喙突垂直射于胶片中心。
[题试3]。
锁骨正位片:锁骨显示为“∽”形弯曲为A、肩关节旋转所致B、肩关节抬高所致C、肩关节外展所致D、肩关节内收所致E、肩关节倾斜所致[答案]:A[题解]:锁骨正位摄影。
若照片显示锁骨影像为“∽”形弯曲,为肩关节旋转所致。
[题试4]。
膝关节侧位摄影,关节需屈曲A、1050B、1150C、1250D、1350E、1450[答案]:D[题解]:膝关节侧位摄影,病人呈侧卧位姿势于摄影台上,腓侧在下,关节屈曲135°角。
[题试5]。
类风湿性关节炎,正确的摄影体位是A、双手正位B、单侧腕关节正位C、双侧腕关节正位D、单手正位,包括腕关节E、双手正位,包括腕关节[答案]:E[题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胶原系统疾病,累及全身的结缔组织,应摄取双手标准正位,包括腕关节。
[题试6]。
先天性肩胛骨高位症,正确的摄影体位是A、双侧腕关节正位B、双侧踝关节正位C、双侧肩关节正位D、双侧肩胛骨正位E、双肩锁关节正位[答案]:D[题解]:先天性肩胛骨高位症,又称Sprengel氏畸型,系胚态时期肩胛骨下降不全所致,摄取双侧肩胛骨正位(一次曝光法),是特殊需要位。
胶片应包括双侧肩胛骨,上缘齐枕骨粗隆,下缘包括双侧肩胛骨下角。
[题试7]。
扁平足,正确的摄影体位是A、单足水平侧位B、双足水平侧位C、单足倾斜侧位D、单足负重水平侧位E、双足负重水平侧位[答案]:D[题解]:扁平足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足内侧弓下陷,应摄取单侧足负重水平侧位,中心线水平向,经患侧跟骰关节射入胶片。
[题试8]。
附图中的(1略),显示的影像是A、拇指第一指骨B、拇指第二指骨C、第二指骨末节D、第一掌骨E、第二掌骨[答案]:B[题解]:拇指共2节指骨,从近端数向远端,附图⑴所示,应为拇指第二指骨。
[题试9]附图中的(1略),显示的影像是A、跟骨B、踝关节C、距骨D、腓骨E、胫骨[答案]:A[题解]:附图中的⑴,显示的是跟骨的侧位像。
跟骨是足部最大的骨骼,位于足部的后方。
在跟骨侧位片中,跟骨投影在跟距关节的后方。
同时,跟距关节、跟骰关节可清晰显示。
[题试10]。
附图中的股骨颈,处于(1略)的位置表示[A、正常 B、额外翻 C、骸内翻 D、骸外旋 E、骸内旋[答案]:A[题解]:股骨颈处于⑵和⑶位置时均为异常。
[题试11]、胸部摄影,FFD选用180cm的原因是避免因[A、左右径较窄、前后径较薄引起的影像放大 B、左右径较厚、前后径较宽引起的影像放大 C、左右径较短、前后径较长引起的影像放大 D、左右径较扁、前后径较窄引起的影像放大 E、左右径较宽、前后径较厚引起的影像放大[答案]:E[题解]:正常人的胸部左右径较宽,前后径较厚,为尽量减少因左右径较宽、前后径较厚引起的肺内组织结构的影像放大,所以规定FFD成人一般选用180~200cm、儿童选用100cm.[题试12]。
膈上肋骨摄影,采用的呼吸方式为[A、浅呼吸屏气 B、深呼气屏气 C、深吸气屏气 D、平静呼吸屏气 E、腹式呼吸屏气[答案]:C[题解]:膈上肋骨和膈下肋骨分别与肺组织、腹腔脏器重叠,两者对X线的吸收差异很大。
膈上肋骨摄影,为使膈肌与肺组织尽量重叠的多些,可采用深吸气屏气使膈肌下降,按膈上肋骨的摄影技术选用曝光条件,尽量减少肺和肋骨对X线的吸收差异,求得适当的光学密度差。
[题试13]。
幼儿胸部正位摄影,中心线经[A、第5胸椎 B、第6胸椎 C、第7胸椎 D、胸骨角水平 E、腋中线前5cm水平[答案]、D[题解]:幼儿体躯短小,胸部横径大于纵径,需认真确定中心线入射点。
一般为经胸骨角水平(第2前肋切迹)垂直入射。
中心线过低,胸部影像呈前凸斜位。
[题试14]。
心脏右前斜位,摄影的角度是[A、45~550 B、56~650 C、66~700 D、71~800 E、81~850[答案]:A[题解]:根据心脏右前斜位的摄影目的,摄影体位要求身体冠状面与片盒呈45°~55°角的目的是:使心脏投影在胸廓的前2/3处。
可清晰的显示心后缘上段的主动脉弓、下部上端的左心房、下端的右心房及后心膈角处三角形的下腔静脉影像。
心前缘自上而下可显示升主动脉、肺动脉干和右心室漏斗部影像。
下部的下端大部分为右心室。
下部两室的比例与身体倾斜角度有关,身体倾斜度增大,可使左心室减小。
[题试15]。
肋骨斜位摄影,目的是观察[A、腋中线,肋骨上斜部骨质情况 B、腋中线,肋骨直线部骨质情况 C、腋后线,肋骨弯曲部骨质情况 D、腋前线,肋骨弯曲部骨质情况 E、腋中线,肋骨弯曲部骨质情况[答案]:E[题解]:肋骨斜位摄影,主要观察腋中线区肋骨弯曲部的骨质情况。
肋骨斜位,可使肋骨弯曲部靠近胶片,前后斜位肋骨后部展平,肋骨颈部显示清晰。
后前斜位,肋骨前端与肋软骨相接部,因避开心脏对比度较大,可清晰显示。
[题试16]。
8 7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7 8 8 7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7 8 书写方式,代表的是[A、乳牙 B、磨牙 C、恒牙 D、切牙 E、乳尖牙[答案]:C[题解]:恒牙:乳牙自6岁开始逐渐自然脱落,到12~13岁在原乳牙位置上逐渐由新的恒牙代替。
恒牙共32个,对称性的分布在上、下颌骨的齿槽骨上,左右两侧各8个。
恒牙用阿拉伯数字代表,名称从中线开始,依次排列为: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1双尖牙、第2双尖牙、第1磨牙、第2磨牙、第3磨牙。
[题试17]。
不能显示内听道影像的摄影体位,是[A、乳突侧位 B、汤氏位 C、斯氏位 D、颅底位 E、经眶位[答案]:A[题解]:汤氏位、斯氏位、颅底位、经眶位均是能显示内听道的摄影体位。
[题试18]。
正确选择乳突梅氏位的摄影角度,应是[A、双250 B、双350 C、双450 D、双550 E、双650[答案]:C[题解]:梅氏位(Mayer…s),又称双侧岩骨轴位,摄影角度应选择双45°,即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呈45°角,听眶线与台面垂直、中心线向足侧倾斜45°角,对准对侧眼眶上方,经被检侧乳突尖部射入胶片下1/3处。
[题试19]。
下面组合,正确的是[A、视神经孔一Rhees…s B、岩骨半轴位—ToWne‟s C、鼻窦瓦氏位—Water…s D、鼻窦柯氏位—Caldweell‟s E、以上都是[答案]:E[题解]:视神经孔轴位英文为“Rhees′s”。
岩骨半轴位英文为“Towne…s”。
鼻窦瓦氏位英文为“Water‟s”。
鼻窦柯氏位英文为“Caldweell…s”。
对照以上位置的英文应选都对。
[题试20]。
头颅经眶位可检查[A、内听道 B、枕骨 C、枕大孔 D、岩骨 E、蝶鞍[答案]:A[题解]:头颅经眶位,内耳道光密度呈外高、内低的细长管形显示在岩骨内,投影在两侧眼眶中。
[题试21]。
外伤性颅底骨折,禁止使用的摄影体位是[A、颅底侧位 B、颅底颌顶位 C、头颅汤氏位 D、头颅半轴位 E、高颈椎颅底侧位[答案]:B[题解]:颅底颌顶位,一是很难诊断颅底骨折,二是因摄影体位的复杂性,摄影中可加重颅内合并症或引起病人突然死亡。
因此,颅底颌顶位是外伤性颅底骨折,禁止使用的摄影体位。
[题试22]。
诊断颅底凹陷症,影像学依据是[A、齿突超出钱泊林氏线1mm B、齿突超出钱泊林氏线3mm C、齿突超出钱泊林氏线5mm D、齿突超出钱泊林氏线7mm E、齿突超出钱泊林氏线10mm[答案]:B[题解]:钱伯林氏线为“硬腭后缘到枕骨大孔后唇的连线”。
正常人齿突不超过此线。
若超过3mm可诊断为颅底凹陷症。
[题试23]、颈椎张口位摄影,中心线经[A、上颌切牙咬合面中点 B、下颌切牙咬合面中点 C、上颌磨牙咬合面中点 D、下颌磨牙咬合面中点 E、上颌尖牙咬合面中点[答案]:A[题解]:中心线经上颌切牙咬合面中点垂直射入,上颌切牙咬合面与枕骨重叠,才能最大限度显示第1、2 颈椎,齿突投影于寰椎两侧块之间,寰椎横突位于侧块的外侧。
若上颌牙齿突与寰椎重叠,为头仰角度小或中心线偏上,若枕骨与寰椎重叠,则为头过仰或中心线偏下。
[题试24]。
颈椎左前斜位摄影,观察的是[A、右侧椎间孔 B、左侧椎间孔 C、近片侧椎弓峡部 D、远片侧椎弓峡部 E、以上都能观察[答案]:A[题解]:颈椎斜位标准片:左前斜位显示右侧椎间孔。
右前斜位显示左侧椎间孔。
[题试25]。
肾区前后位摄影,中心线经[A、肚脐 B、脐下3cm C、剑突与肚脐连线中点 D、肚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 E、剑突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答案]:C[题解]:肾脏居腹膜后,体表投影位于第12胸椎至第2腰椎之间,距中线约5cm处。
所以,肾区前后位摄影,中心线应经剑突与肚脐连线中点垂直入射。
[题试26]。
附图中的(1略),表示的是[A、矢状轴 B、正中矢状线*(应将线改为面) C、冠状面 D、冠状轴 E、矢状面[答案]:B[题解]:前、后方向,将人体左、右等分,且居正中的面称“正中矢状面”。
[题试27]。
下列造影组合,错误的是A、膝关节-空气B、心血管—碘油C、消化道—钡剂D、椎管—碘苯酯E、膀胱—双重对比[答案]:B[题解]:碘油在血液中不溶,滴状碘油会形成血栓。
[题试28]。
附图表示的体位是A、汤氏位B、侧位C、水平侧位D、切线位E、前后正位[答案]:D[题解]:中心线与被照体病灶边缘相切的方向为切线向,相应的体位为切线位。
[题试2]。
有关静脉肾盂造影腹部压迫的叙述,错误的是A、防止对比剂流入膀胱B、压迫点为脐下方两侧C、压迫球呈正八字形放置D、压力为5.3~8.0kPa E、观察全尿路时解除压迫[答案]:C[题解]:压迫球倒八字形放置,利于阻断输尿管。
[题试30]。
静脉肾盂造影中腹部压迫点,正确的是A、脐水平两侧B、第一腰椎水平两侧C、耻骨联合上方3cmD、两侧髂可上棘连线水平E、脐下两侧,骶骨岬水平[答案]:D*(应为E)[题解]:在脐下两侧,骶骨岬水平,输尿管向外下侧行走,压迫球与形成对输尿管的压迫。
[题试31]。
关于肾盂造影的叙述,错误的是A、静脉法简单易行B、静脉法必须行碘过敏试验C、能显示肾盂、肾盏的形态变化D、肾功能丧失时尽量采用静脉法E、静脉法可了解肾脏的排泄功能[答案]:D[题解]:肾功能丧失时,静脉法肾盂不能显影,且对比剂的使用会加重肾功能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