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开关培训新讲义
- 格式:pptx
- 大小:6.91 MB
- 文档页数:67
授课教案隔离开关操作培训教案授课教案隔离开关培训前言:隔离开关是将接触网设备在有电压而无负荷情况下切断或闭合线路用的一种电气设备。
隔离开关安装在电分段处,和分段绝缘器配合使用起供电分段的作用,和吸流变压器配置以便于吸流变压器的检修。
一、隔离开关的类型及结构1、类型:接触网采用电力系统中的35kV单级隔离开关和电气化铁道专用耐污型单极隔离开关,按其用途分为带接地刀闸和不带接地刀闸两种。
其型号分别为GW4-35、GW4-35D、GW4-25/630T、GW4-25/630TD。
其中符号的意义:G—隔离开关;W—户外型;4—产品序号;35、25—额定电压为35kV、25kV;D—带接地刀闸;T—铁路专用;630—额定电流(A)接操作次数的多少分为经常操作和不经常操作两种。
经常操作的隔离开关安装在车站货线、机车整备线和库线等处。
选用带接地刀闸的GW4-35D或GW4-25/630TD型开关,当开关打开的同时,接地刀闸将接通停电侧刀闸,以保证装卸货物和检修机车人员的安全。
不经常操作的隔离开关,安装在绝缘锚段关节,分相电分段和馈线等处,采用不带接地刀闸的GW4-35、GW4-25/630T型开关。
2、结构:上述几种开关的主体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带接地刀闸的隔开多了一套接地刀闸的联动装置。
它们是由金属底座、绝缘瓷柱、导电刀闸、接地刀闸和操作机构组成。
开关的分、合过程是操作手动机构,经传动杆转动主轴上的瓷柱,并带动导电刀闸水平转动90°。
图6.1单极隔离开关构造示意图1——导电刀闸;2——瓷柱;3——交叉连杆;4——底座;5——传动杆;6——操动机构;7——4孔O°设备线夹。
对带接地刀闸的隔离开关,当主刀闸打开的同时,接地刀闸闭合,当主刀闸闭合时,接地刀闸打开。
3、隔离开关的操作机构:㈠隔离开关的操作机构分为三种:操作棒操作、摇把手柄操作、电动操作①早期的GW4-35D隔开是采用操作棒操作的。
断路器及隔离开关培训随着电力设备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换代,断路器和隔离开关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它们的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因此,对断路器及隔离开关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断路器及隔离开关的基本原理、类型、工作原理、操作规程以及维护保养等方面展开培训。
第一部分:断路器基础知识1. 定义:断路器是电气设备中的一种用以实现电气设备开路、短路和过载保护的开关。
2. 构成:断路器主要由断路器本体、操作机构和触发器等部件组成。
3. 工作原理:断路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在电路超载或短路时迅速切除故障电流。
4. 类型:常见的断路器主要分为空气断路器、真空断路器和SF6 断路器等。
第二部分:隔离开关基础知识1. 定义:隔离开关是一种用来隔离和切断电气设备的电气开关。
2. 构成:隔离开关主要由隔离刀片、隔离机构和接地开关等部件组成。
3. 工作原理:隔离开关在电气设备维护、检修和分段操作时,能够隔离和切断电气设备与电源之间的电气连接。
4. 类型:根据用途不同,隔离开关主要分为高压隔离开关和负荷隔离开关两种。
第三部分:断路器及隔离开关的操作规程1. 断路器操作规程:包括手动操作、远程操作和自动操作等,操作人员需了解各种操作方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隔离开关操作规程:主要包括隔离开关的手动操作和远程操作,操作人员需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执行操作。
3. 操作安全:操作人员在进行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操作时,应严格遵守电气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设备的安全。
第四部分:断路器及隔离开关的维护保养1. 定期检查:定期对断路器和隔离开关进行检查和试验,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 维护保养:对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各部件进行润滑、清洁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故障处理:对于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出现的故障,需进行及时的处理,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结语断路器及隔离开关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其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隔离开关隔离开关是一种主要用于隔离电源、开关操作、接通和切断小电流回路的开关装置,不具有灭弧功能。
隔离开关在分闸位置时,触头间的绝缘距离符合规定要求,并有明显的分断痕迹;在合闸位置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承受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和非正常情况下(如短路)的电流。
一般用作高压隔离开关,即额定电压1kV以上的隔离开关,其工作原理和结构比较简单。
但由于其使用量大、可靠性要求高,对变电站、电厂的设计、建设和安全运行有很大影响。
隔离开关的主要特点是没有灭弧能力,只能在没有负载电流的情况下开闭电路在继电保护工作中,二次回路的完整性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保证,二次回路的故障是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经常遇到的问题。
结合继电保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二次回路防跳回路故障处理的一些基本思路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防跳回路动作原理和常见故障1.1动作原理断路器跳闸可分为两种情况:1.1.1控制回路不存在因开关机构或辅助触头接触不良、开关触头卡死等原因引起的故障,当控制回路发生故障时,开关闭合至故障点,保护动作使开关跳闸。
此时,KK开关没有返回(或自动装置的触点被卡住等),即通过KK开关的5和8触点(或触点)再次发送闭合脉冲来关闭开关,将导致故障扩大和设备损坏的后果。
安装防跳装置是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当保护动作跳闸时,虽然KK开关5和8有闭合脉冲,但由于防跳继电器(TBJ)在开关跳闸过程中启动,闭合脉冲使TBJ电压线圈通过KK开关TBJ触点5和8的常开触点,当TBJ的常闭触点断开时,闭合电路断开。
1.2.1在某变电站10kV线路保护整组试验中,发现开关多次跳脱(重合闸压板退出),跳脱过程中防跳继电器动作但不保持。
在处理这类问题时,首先要考虑防跳装置是否有故障。
检查防跳继电器后,显示继电器工作正常,说明二次回路接线可能有问题。
检查二次回路后,发现KK开关(5-8)触点卡住,防跳保持电路错误连接到图1虚线1所示位置。
TBJ电流线圈动作后,其电压线圈无法保持自身,导致防跳装置失效,开关多次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