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面的自锁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93.00 KB
- 文档页数:11
机械原理自锁现象的原理
机械原理中的自锁现象是指在一些机械系统中,当某个部件达到一定位置或角度时,会自动阻止其他部件的运动,从而保持系统的状态稳定。
自锁现象的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1. 摩擦力的作用:当机械系统中存在摩擦力时,当某个部件达到一定位置或角度时,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会使其他部件受到阻力而停止运动。
例如,螺丝或螺母的螺纹结构可以提供摩擦力,当螺丝拧入螺母时,螺丝和螺母之间的摩擦力会使它们自动锁定。
2. 斜面原理的应用:在倾斜平面上,当物体向下移动时,斜面的角度可以使物体受到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从而阻止物体继续下滑。
这种原理在一些自锁装置中得到应用,例如倾斜平面上的坡销。
3. 锁死装置的设计:有些机械系统中设计了锁死装置,通过一个可移动或可固定的机构,在某个位置或角度上锁定其他部件。
比如,一个有摆线门齿的机构可以在特定位置上锁定其他部件的运动。
总体来说,机械原理中的自锁现象是通过合理设计和利用力学原理,使得机械系统在特定位置或角度时自动锁定,从而实现系统的稳定状态。
斜面上的自锁现象作者:马光明来源:《中学物理·高中》2014年第12期有这样一道题:如图1所示,在固定斜面上放小物体A,物体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因数为μ0,求斜面倾角α的最大值αmax,当α≤αmax无论铅直压力F多么大,A也不会滑下.解析要使A不会下滑,A处于平衡状态,如图2对A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FN=Fcosα+mgcosα(1)f=Fsinα+mgsinα(2)A不会下滑,则需满足f≤fmax,其中fmax=μ0FN(4)(1)、(2)、(3)、(4)得(F+mg)sinα≤μ0cosα(F+mg),无论F多大,由于左右两边(F+mg)消掉了,只要满足tanα≤μ,A就不会下滑,μ是定值,当tanα=μ0时α有最大值αmax=arctanμ0,即当α≤αmax无论铅直压力F多么大,A也不会滑下.上题中的这种现象叫做自锁.在实际中有它的应用:有一种起重装置叫做“千斤顶”如图3所示,转动手柄G就可以将重物顶起,将重物顶起后,松开手柄,螺杆并不会再重压下反向旋转而掉下来,利用螺旋举起重物,在外力撤消后还不滑下来的现象,叫做螺旋的自锁.把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卷起来,就成为螺旋,如图4所示,螺旋倾角就是三角形斜边的倾角,千斤顶的螺杆在支座的螺纹内螺旋上升,相当于一物体沿斜面向上滑动.与例题比较,螺杆相当于物体A,支座相当于斜面,重物对千斤顶的压力相当于F,螺旋自锁相当于物体A在力F作用下不下滑,由例题可知,螺旋自锁则螺旋倾角应满足tanα≤μ,这叫做螺旋的自锁条件.在2012年高考理综试题(宁夏卷)第24题就以自锁现象为背景考查平衡问题.题目如下:拖把是由拖杆和拖把头构成的擦地工具(如图5).设拖把头的质量为m,拖杆质量可以忽略;拖把头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μ,重力加速度为g,某同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时,沿拖杆方向推拖把,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1)若拖把头在地板上匀速移动,求推拖把的力的大小.(2)设能使该拖把在地板上从静止刚好开始运动的水平推力与此时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的比值为λ.已知存在一临界角θ0,若θ≤θ0,则不管沿拖杆方向的推力多大,都不可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求这一临界角的正切tanθ0.解析(1)设该同学沿拖杆方向用大小为F的力推拖把.对拖把进行受力分析,如图6所示由平衡条件得Fcosθ+mg=FN(1)Fsinθ=f(2)又因为f=μFN(3)联立(1)、(2)、(3)式得F=μmgsinθ-μcosθ.(2)若不管沿拖杆方向用多大的力都不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应有f 静≤λFN(1)又由平衡条件得Fcosθ+mg=FN(2)Fsinθ=f 静(3)(2)、(3)代入(1)式得sinθ-λcosθ≤λmg/F.注意到上式右边总是大于零,且当F无限大时极限为零,有sinθ-λcosθ≤0,即tanθ≤λ,λ是定值,θ0是最大值tanθ0=λ.当θ≤θ0时,tanθ≤λ 成立,不管沿拖杆方向用多大的力都推不动拖把.故临界角的正切为tanθ0=λ.。
生活中的自锁现象及其意义摘要:力学中有一类现象,当物体的某一物理量满足一定条件时,无论施以多大的力都不可能让它与另一个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物理上称这种现象为“自锁”。
生活中存在大量的自锁现象,例如维修汽车时所用的千斤顶就是根据自锁原理设计的,但首先我们必须先研究其发生的条件,然后根据不同需要来运用自锁原理,自锁现象是力学中的一种特有现象,当自锁条件满足时,外力越大,物体保持静止的能力越强,不论该力多大,物块都不会滑动。
关键字:自锁现象、自锁条件、摩擦角、应用1、引言生活中很多的技术都运用到了自锁,但自锁有利也有弊,必须了解发生自锁或不自锁的条件,以便利用自锁,所以需要通过研究自锁的原理来应用在生活中。
自锁的定义:仅在驱动力或驱动力矩作用下,由于摩擦使机构不能产生运动的现象。
2、自锁现象产生条件一、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水平面上的自锁现象如图(1a ),重力为G 的物体,放置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用适当大小的水平力F 1推它时,物块总会运动。
但当用竖直向下的力F 2去推,物块则不会运动。
既使F 2的方向旋转一个小角度变成F 3来推,物块也不一定会运动。
只有当力的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超过一定角度变成F 4时,用适当的力推动,物块才可能运动,而小于这一角度,无论用多大的力都不可能推动它。
当物体与支持面之间粗糙,一旦存在相对运动趋势,就会受静摩擦力作用,设最大静摩擦因数为μ,则最大静摩擦力为N M F f μ=。
如图(1b )中,水平面对物体的作用力F '(支持力与静摩擦力的矢量和)与竖直方向的夹角a ,满足μα==N F f tan 。
a 称为摩擦角,无论支持力F N 如何变,a 保持不变,其大小仅由摩擦因数决定。
现讨论发生自锁的条件。
设用斜向下的推力F 作用于物体,方向与竖直方向成θ时,如果满足)cos (sin mg F F +≤θμθ,无论用多大的力也推不动物体。
若重力mg 的影响无关紧要,有αμθtan tan =≤,即αθ≤,这是物体发生自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