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地理(全国版)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16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共17张PPT)
- 格式:ppt
- 大小:1.65 MB
- 文档页数:15
读考纲·析考情·明考向考纲解读全国卷五年考题统计题型备考指南考纲下载核心知识点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区域发展农业的条件2016课标Ⅱ,1~2题,8分2014课标Ⅱ,37题,24分选择题综合题命题重点:1。
以等高线地形图和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和布局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结合产业结构变化图,考查区域工业化的进程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
考查形式:选择题与综合题并重,难度系数在0.55左右,分值在8分左右。
热点探究:东北地区、长三角、珠三角。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015课标Ⅰ,36题,22分综合题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2014课标Ⅰ,37题,8分综合题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习目标定位知识体系预览1.识记: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农业布局及发展方向。
2.学会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3.理解区域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理解区域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考点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与农业布局特点[核心知识再现]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1)范围A黑龙江、B吉林、C辽宁三省和D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3)自然条件①气候②地形:E高原、F平原、G山地,利于农业多种经营.③土壤:黑土、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
(4)社会经济条件①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
②交通发达,利于外向型农业发展。
③开发晚,人口密度较低。
2.农业布局特点(1)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划分的依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2)主要农业生产区域农业区分布主要产品类型耕作农业区A松嫩平原,B三江平原,C辽河平原玉米、大豆、小麦和水稻等作物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D大兴安岭,E小兴安岭,F长白山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蒙古栎、白桦等特产主要有:人参、鹿茸、苹果、梨、柞蚕等畜牧业区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三河马、三河牛、东北红牛东北地区大米品质好的原因有哪些?提示①大米生长期长;②夏季白昼长,日照充足;③昼夜温差大;④冬季气温低;害虫不能越冬,作物病虫害少.东北地区春季出现涝灾的原因.提示①冬季积雪量大;②春季气温回升快,积雪融化量大;③地势平坦,积雪融化后地表水流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