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保2.0测评项基本要求(物联网安全扩展要求二级 三级对比)
- 格式:xlsx
- 大小:12.76 KB
- 文档页数:2
等保2.0测评详细指标(1-3级)PS:一级指标没有整理成表格,二三级整理成表格,看的会清晰一点。
一级测评要求指标一.技术安全大类1.安全的物理环境物理访问控制: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或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防盗窃和破坏: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识。
防雷击:应将各类机柜,设施和设备等通过基地系统安全接地。
防火:机房应该设置灭火设备。
防水和防潮: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
温湿度控制:应设置必要的温湿度调节设施,使机房温湿度的变化在设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电力供应:应在机房供电线路上配置稳压器和过电压防护设备。
2.安全的通信网络通信传输:应采用检验技术保证通信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
可信验证:可给予可信根对通信设备的系统引导程序,系统程序等进行可信验证,并在检测到其可信性受到破坏后进行报警。
3.安全的计算环境身份鉴别:1.应对登录的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身份标识具有唯一性,身份辨别信息具有复杂度要求并定期更换。
2.应具有登陆失败处理功能,应配置并启用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挡登录连接超时自动退出等相关措施。
访问控制:1.应对登录的用户分配账户和权限2.应重命名或删除默认账户,修改默认账户的默认口令。
3.应及时删除或停用多余的,过期的账户,避免共享账户的存在。
入侵防范:1.应遵循最小安装的原则,仅安装需要的组件和应用程序。
2.应关闭不需要的系统服务,默认共享和高危端口。
恶意代码防范:应安装放恶意代码软件或配置具有相应功能的软件,并定期进行升级和更新防恶意代码库。
可信验证:可基于可信根对计算机设备的系统引导程序,系统程序等进行可信验证,并在检测到其可信性受到破坏后进行报警。
数据完整性:应采用检验技术保证重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
数据备份恢复:应提供重要数据的本地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
4.安全的区域边界边界防护:应保证跨越边界的访问和数据流通过边界设备提供的受控接口进行通信。
等保2.0是指信息安全等级保护2.0的简称,是中国政府为了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和保护国家关键信息系统而提出的一项标准。
根据等保2.0标准,不同级别的关键信息系统需要满足相应的等级保护指标。
等保2.0标准将关键信息系统分为五个等级,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
每个等级都有相应的保护要求和技术措施。
以下是等保2.0不同等级的保护指标的一些示例:
1. 一级保护:要求采取严格的安全技术措施,能够应对高级威胁和攻击。
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和入侵防护系统、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
2. 二级保护:要求采用较高的安全技术措施,能够应对较高级别的威胁和攻击。
包括数据加密、网络隔离、安全监测与响应、灾备恢复等。
3. 三级保护:要求采用适当的安全技术措施,能够应对中级威胁和攻击。
包括访问控制、恶意代码防范、安全培训教育等。
4. 四级保护:要求基本的安全技术措施,能够应对一般威胁和攻击。
包括密码安全、基础设施保护、安全漏洞管理等。
5. 五级保护:要求最基本的安全措施,能够应对低级威胁和攻击。
包括安全策略制定、安全事件响应等。
需要注意的是,等保2.0的具体保护指标是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系统的特点而确定的,上述只是一些示例,并不包括所有的保护要求。
对于具体的等级保护指标,建议参考相关的政府发布的相关文件以获取更准确和详细的信息。
等保二级和三级测评项对比等保二级和三级测评项对比,这话一说出来,很多人都会想:“这到底是个什么鬼?”别急,今天咱就慢慢聊聊。
等保啊,咱们简单来说,就是国家针对信息安全做的一个分级保护体系。
这就像你去餐馆吃饭,菜的分级从小炒到大菜一样,等保也是有高低之分的。
二级和三级,那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差别可大着呢!二级和三级,虽然都归在一个大框架下,但它们的侧重点可大不相同。
二级的要求,差不多就像是你家门口装个门锁,防个小偷,安心就行。
不是说防不住高级黑客,而是觉得对付一般的网络入侵者已经够用了。
你看,二级的测评项基本上就围绕着基础的安全防护展开,像是身份认证、数据加密、日志管理这种,这些就像你家门口的监控,时刻注意有没有可疑的人物接近,守好自己的“家门”。
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有点懂了?但是等保三级就不一样了,它的要求可高了去了。
三级就像你家有了大金库,里面存着不少贵重物品,得用更高等级的保护措施来守护。
要不然,你说黑客们多聪明,偷个钱包、偷个数据,轻松得很。
等保三级更注重对数据的全方位保护,特别是对业务系统的防护,系统出现问题的损失可是无法估量的。
你要是看不懂这些高深的安全术语,没关系,简单来说,三级就比二级要更严密、更全面,它对安全的每个环节都会要求更加细致的措施。
比如说,二级和三级在网络安全的设置上就大有不同。
二级说实话,它的网络边界防护是比较宽松的,适合一些小型的、没有特别敏感信息的企业。
而三级呢,它就不允许有任何一个“漏洞”,因为一旦网络被攻击,可能影响的可不仅仅是你自己,还有更多的人。
所以它要求你的网络架构必须设计得更加安全,像什么防火墙、入侵检测、流量分析这些都得搞得很到位。
你要是不想把自己公司“门”搞得太脆弱,三级的这些要求必须到位。
接着说到数据加密,二级和三级对这块的要求也是天差地别。
二级对数据加密的要求并不那么严格,基本是满足常规的数据保护,像传输过程中加个密,避免数据泄露。
可到了三级,要求就高了,尤其是在重要数据的存储、备份这些方面,得做得滴水不漏。
等保2.0二级、三级区别与测评项详细对比
基于等保2.0标准体系,详细对比等保二级、三级之前的区别,包含:评定要求对比、测评周期对比、详细测评项对比、安全产品对比与落地实施建议等内容。
一、评定要求对比
等保二级:等保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 ;
等保三级:等保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
二、测评周期对比
等保二级:一般两年进行一次测评;
等保三级: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等级测评;
三、详细测评项对比
通用部分等保二级测评和三级测评项数量如下:
标记注释:是否适用:No-不适用
注意:以下所有测评项全部适用于三级系统,最后一列仅标识哪些项二级不适用。
四、安全产品对与落地实施建议
等级保护2.0差异变化。
关键指标与应对产品。
等级保护2.0通用要求相关产品和措施(三级)。
安全等级保护2级和3级等保要求-蓝色为区别概述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保证信息系统安全性,国家发布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和《关于印发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通知》,规定了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的要求和级别。
其中,2级和3级等保要求是较为重要的等级保护,本文将围绕这两个等级保护要求进行介绍,并深入分析它们的区别。
2级等保要求2级等保要求是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保护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安全审计要求涉密信息系统应当开展安全审计,对系统的合法性、有效性、安全性进行检测和评估。
认证和授权要求采用单点登录、多重认证、身份鉴别和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确保系统内部人员的身份信息准确、权限合理、访问受控。
加密保护要求在系统设计和实现过程中,采用加密技术保护系统的数据传输、数据存储等安全需求。
恶意攻击检测要求系统应当在实现过程中采用攻击检测和防御技术,随时对恶意攻击进行识别并进行有效的应对。
灾难恢复要求对涉密信息系统进行灾难恢复规划,确保在系统出现灾难性故障时能够正常快速恢复。
3级等保要求3级等保要求是对国家重点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等级保护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全网监测要求采用网络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全方位实时监测网络和信息安全事件。
多重防御要求系统应当在实现过程中采用多层次防御和多重安全检测机制,确保系统受到攻击时能够起到有效的防御作用。
安全管控要求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流程,对系统的操作和访问进行精细化管控。
协同应对要求组建应对恶意攻击和紧急事件的应急响应组,对系统安全事件进行最快速的应对和处置。
联合演练要求定期进行联合演练,对应急响应能力进行检测和提升。
蓝色为区别2级等保要求和3级等保要求的区别在于安全保障范围的不同。
2级等保要求主要是对信息系统层面的保护,对于涉密信息的保护需求进行细致化的管理和保障,而3级等保要求则是在2级等保要求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主要是对国家重点信息基础设施进行保护。
等级保护测评项目测评方案-2级和3级标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项目测评方案广州华南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二〇一六年目录第一章概述 (3)第二章测评基本原则 (4)一、客观性和公正性原则 (4)二、经济性和可重用性原则 (4)三、可重复性和可再现性原则 (4)四、结果完善性原则 (4)第三章测评安全目标(2级) (5)一、技术目标 (5)二、管理目标 (6)第四章测评内容 (9)一、资料审查 (10)二、核查测试 (10)三、综合评估 (10)第五章项目实施 (12)一、实施流程 (12)二、测评工具 (13)2.1 调查问卷 (13)2.2 系统安全性技术检查工具 (13)2.3 测评工具使用原则 (13)三、测评方法 (14)第六章项目管理 (15)一、项目组织计划 (15)二、项目成员组成与职责划分 (15)三、项目沟通 (16)3.1 日常沟通,记录和备忘录 (16)3.2 报告 (16)3.3 正式会议 (16)第七章附录:等级保护评测准则 (19)一、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 2 级测评准则 (19)1.1 基本要求 (19)1.2 评估测评准则 (31)二、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 3 级测评准则 (88)基本要求 (88)评估测评准则 (108)第一章概述2003 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7 号)以及2004 年 9 月四部委局联合签发的《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文件明确指出,“要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系统,抓紧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制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管理办法和技术指南。
”2009 年 4 月广东省公安厅、省保密局、密码管理局和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发文《广东省深化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方案》(粤公通字[2009]45 号)中又再次指出,“通过深化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全面推动重要信息系统安全整改和测评工作,增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整体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更加突出重点、统一规范、科学合理,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保障和促进信息化建设”。
类
控制点要求项安全物理环境1022安全通信网络38安全区域边界620安全计算环境1134安全管理中心
4
12
安全管理制度47安全管理机构514安全管理人员412安全建设管理1034安全运维管理
1448(总计)71211安全物理环境21安全通信网络15安全区域边界38安全计算环境719安全管理中心14安全建设管理28安全运维管理
11(总计)1746安全物理环境11安全区域边界38安全计算环境25安全建设管理24安全运维管理
11(总计)919安全物理环境14安全区域边界23安全计算环境410安全运维管理
13(总计)820安全物理环境12安全通信网络24安全区域边界38安全计算环境15安全建设管理
22(总计)
9
21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扩
展要求
说明:
此文档为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基本要求绿色部分为比二级增加的要求项版本:
v0.1 完成基本要求的填充v0.1.1 添加与二级要求的对比
安全通用要求
云计算安全扩展要求
移动互联安全扩展要
求
物联网安全扩展要求。
等保测评标准2.0
等保测评标准2.0是网络安全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评估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级别和安全性。
该标准由国家相关部门联合制定,是信息安全保护工作的基础。
相较于之前的等保测评标准,等保测评标准2.0更加注重信息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在评估过程中,该标准不仅考虑了信息系统的技术层面,还涵盖了安全管理、安全审计、安全控制等多个方面。
此外,等保测评标准2.0还增加了一些新的安全要求和指标,例如对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备份等方面的要求。
在等保测评标准2.0中,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级别被划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一级(基本安全)、二级(较为安全)、三级(安全)、四级(高级安全)和五级(最安全)。
每个等级都有相应的安全要求和指标,以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评估过程中,等保测评标准2.0采用了多种方法和工具,包括漏洞扫描、渗透测试、安全审计等。
评估结果将被记录在测评报告中,该报告将详细说明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总之,等保测评标准2.0是信息安全保护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有助于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对于企业和组织来说,开展等保测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风险。
SYSTEM INTEGRATION物理位置选择物理访问控制防盗窃和防破坏防雷击防火防水和防潮防静电温湿度控制电力供应电磁防护本项要求包括:a)机房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b)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顶层或地下室,否则应加强防水和防潮措施。
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或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本项要求包括:a)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识;b)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安全处a)应将各类机柜、设施和设备等通过接地系统安全接地。
本项要求包括:a)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消防系统,能够自动检测火情、自动报警,并自动灭火;b)机房及相关的工作房间和辅助房应采用具有耐火等级的建筑材料。
本项要求包括:a)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b)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
a)应采用防静电地板或地面并采用必要的接地防静电措施。
应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使机房温湿度的变化在设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本项要求包括:a)应在机房供电线路上配置稳压器和过电压防护设备;b)应提供短期的备用电力供应,至少满足设备在断电情况下的正常运行要求。
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铺设,避免互相干扰。
机房出入口应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c)应设置机房防盗报警系统或设置有专人值守的视频监控系统。
b)应采取措施防止感应雷,例如设置防雷保安器或过压保护装置等c)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域之间设置隔离防火措施。
c)应安装对水敏感的检测仪表或元件,对机房进行防水检测和报警。
b)应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的产生,例如采用静电消除器、佩戴防静电手环等。
c)应设置冗余或并行的电力电缆线路为计算机系统供电。
b)应对关键设备实施电磁屏蔽。
网络架构通信传输可信验证二级本项要求包括:a)应划分不同的网络区域,并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网络区域分配地址;b)应避免将重要网络区域部署在边界处,重要网络区域与其他网络区域之间应采取可靠的技术隔离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