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40万元家庭二胎理财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338.00 KB
- 文档页数:4
年收入45万元家庭二胎教育金规划作者:陈玉罡来源:《大众理财顾问》2016年第06期如今,二胎政策全面放开,但不少家庭却在“生不生二胎”这个问题上更加纠结。
毫无疑问,过高的养育和教育成本成了年轻夫妇面临的最大压力。
最近,刚刚生育了二胎的黄先生夫妇就正在为两个孩子的教育金规划发愁。
黄先生,35岁,月收入2.5万元,年终奖3万元,月生活支出4000元;黄太太,32岁,月收入1万元,年终奖1万元,月生活支出4000元;黄先生夫妇的第一个孩子4岁,月生活支出2500元。
黄先生和黄太太均有社保,还各自购买了保额20万元的商业保险,每年各交纳保费6000元。
黄先生每月为孩子定投5000元基金,希望在孩子18岁时为其筹备100万元教育金,目前基金市值为16.3万元。
黄先生和黄太太有自住房1套,市值280万元,尚余84.8万元贷款未偿还,每月还款5500元,房贷由黄先生一人承担。
现金和活期存款4.5万元,定期存款20万元。
黄先生家庭每年用于旅游、赡养父母等费用共计5万元。
如今,黄先生和黄太太的第二个孩子刚刚诞生,每月新增2500元生活支出,黄太太希望在前期请一位保姆帮忙照顾孩子,预计每月支出6000元。
黄先生夫妇同样希望为第二个孩子筹备100万元教育金。
根据家庭目前的财务状况,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家庭财务状况诊断黄先生家庭资产负债及收入支出情况分别见表1、表2。
从表1来看,黄先生家庭负债占资产的比重为24.88%,家庭财务较为安全,风险评级为中等风险。
黄先生家庭处于成长期,家庭中最大开支是保健医疗、学前教育、智力开发等费用。
由于家中增添了一位成员,在养育和教育上的开支也在增加。
目前,黄先生夫妇二人的月总收入为3.5万元,其中,男方的月收入为2.5万元,占比71.43%;女方的月收入为1万元,占比28.57%。
目前家庭的月总支出为2.5万元,其中,日常生活支出1.3万元,占比52%;月房贷还款支出0.55万元,占比22%。
【最新】年入40万的家庭理财建议-实用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年入40万的家庭理财建议年入40万的家庭对我们大部分工薪族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财务状况了。
如果没有大的疾病意外,这些钱足够维持一个家庭高品质的生活。
那么,年入40万的家庭怎么理财呢?下面jy135小编来告诉大家吧!年入40万的家庭理财建议案例分析王先生和王太太都已年近40岁。
王先生是一家大型民营企业的部门经理,每月到手薪资2.1万;王太太则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每月到手薪资是1.3万,加上两人的年终奖,家庭年收入在40多万。
两人育有一个儿子,读小学5年级。
为了让儿子从小接受到较好的教育,夫妇俩在孩子身上没少花钱。
除了每年7万的学费外,夫妇俩还给儿子额外报了培训班,每月也要201X元。
此外,由于两人前几年刚换了房,现在还有房贷没还清,每月需还5000元,再加上平时的基本生活开支、养车费用及给父母的钱等,家庭的年支出基本在25万左右。
虽然每年有15万左右的结余,但夫妇俩也有很多问题要考虑:一方面,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将来可能需要支出更多的医疗费;另一方面,儿子成长过程的教育费也肯定不会少,尤其是将来还要送他去国外读书,这将是一大笔支出。
此外,两人也考虑到都已经年近40,等退休后支出将大幅减少,不得不早点为将来的养老生活做打算。
事实上,王先生和王太太觉得,本来两人就赚得不少,且现在还有约80万的存款,如果将来真有较大的支出,应该还能应付。
但最怕的就是,在自己收入难增涨的情况下,家庭财富会随着通货膨胀而缩水,别说养老了,万一中间出了什么意外,应对起来也不一定容易。
为此,两人决定向理财师咨询,希望找到避免财富缩水的方案。
理财师在了解了相关情况后,认为目前家庭的资产情况存在以下4个特点:。
三口之家理财案例:三口之家医生职业年入40万如何理财三口之家理财案例:三口之家医生职业年入40万如何理财理财案例王先生,现年39岁,医生,年收入40万元;王太太,现年37岁,护士,年收入6万元;儿子10岁。
家庭年支出15万元(含房贷月供每月1616元),保险费年支出约2万元(均用于购买寿险:王先生20万元保额,太太5万元保额,儿子8万元保额)。
王先生家庭现有存款40万元,一套按揭房产,房贷余额15万元。
无其他投资和负债。
理财目标1、准备儿子8年后出国留学6年的费用。
2、准备足够的养老金,王先生60岁退休后家庭能保持现有的生活品质。
3、退休后希望能够通过合理理财获得每月两万的收入或收。
家庭财务分析王先生家庭年收入46万元,年支出17万元,年结余比率63.04%,远高于常值30%。
属于高收入高结余家庭,短期偿债能力较强,财务状况较好。
目前按揭贷款是唯一负债。
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资金的合理利用,家庭成员的风险保障的完善,儿子的留学费用和退休养老金的储备。
理财方案1、现金规划王先生家庭收入比较稳定,建议预留家庭日常生活备用金,额度为家庭月均支出的3倍左右,约3.5万元;预留家庭应急储备金1.5万元,共计5万元。
其中现金和活期存款2万元,3万元用于购买货币型基金。
另夫妇可各办理一张贷记信用卡,以备不时之需。
2、保险规划从家庭的财务安排中,可看出王先生家庭有较好的保险意识,但保障不够完善。
建议在已有寿险的基础上,考虑投保健康险(重大疾病保险、附加住院医疗费用保险)和意外险。
商业保险的费用应控制在年收入的10%左右为宜,保额以年收入的10倍左右为宜,家庭年总保险费支出控制在4万元左右。
3、儿子留学费用规划现在一般标准的留学费用为每年20万元,费用增长率按4%计算,8年后约需准备留学费用164万元,建议以现有存款25万元作为儿子留学帐户的启动资金,每月1.01万元定投于年预期回报率为6%的平衡型基金,届时可累计164万元用于儿子的留学开支。
新两孩家庭理财规划方案新两孩家庭理财规划方案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四口之家越来越多。
两孩家庭经济压力无疑也更大,你真的做好准备了吗?应该如何规划家庭财富呢?一个合理的家庭资产配置,理财规划和保险组合缺一不可,这涉及一个家庭的稳定和幸福。
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新两孩家庭理财规划方案,欢迎阅读。
二孩家庭需注重保险保障保险是基石,不管是富裕家庭还是普通家庭,不管是一个孩子还是两个孩子,购买保险是对于家庭财产安全、生活基本保障的基础配置,家长一定要有这个意识。
先给家庭顶梁柱投保对于二孩家庭来说,生活支出倍增,保险就更显重要。
以一个中等收入家庭(如年收入25万-30万元为例),全家成员每年的保险费用应该以家庭可支配收入的15%-20%为宜。
在普通人印象里,儿童出生就需要购买大额保险的观念不同,实际上,在中产家庭,特别是二孩家庭,保险更应该以保障成年人为主。
因为成年人才是家庭收入的来源,父母二人工作能力和收入状况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家庭的经济状态,直接关系到对子女的养育能力。
因此,成人才是家庭中风险最大也应该尽多资源去参与保险的对象。
就我国国情而言,养老、医疗和意外险可能是中产家庭最需要配置的几大险种。
医疗和人身意外险是基础组成二孩家庭,医疗和人身意外险是基础中的基础,不可或缺。
购买的标准,则应该尽量按照即便成人失去劳动能力,但仍可获得与目前收入相匹配的保险赔付作为保额标准。
真正做到安心保障。
另外,二孩妈妈如果是高龄产妇,生育风险也会随之增高。
因此家庭适合购买一些覆盖妊娠期疾病的女性健康险和妇婴健康险。
这类保险有些保费比较高,但年限不长,度过一两年危险期就可以解除。
儿童保险应医保先行,保障型儿童险跟进从风险角度而言,小宝宝从出生起就可能遭受疾病、意外的威胁,新生宝宝的疾病支出也同样需要保险来获取补偿。
首先要多参与有政府背景或者由政府发起的一些保险。
如在北京有“一老一小”社保,只需50元一年,住院报销比例大概70%;上海也有一些政府组织的医疗保险,比如小孩方面,有医保卡、住院基金等,每年缴纳的保费从几十元到100来元,门诊和住院都可以报销,范围在50~80%左右。
二胎家庭如何管理日常开销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家庭迎来了二胎宝宝。
二胎的到来给家庭带来了更多欢乐和幸福的同时,也意味着家庭经济负担的加重。
如何合理管理日常开销,成为了二胎家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二胎家庭开销增加的主要方面。
孩子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费用都会大幅增加。
比如,两个孩子的衣物需要经常购置,而且随着孩子的成长,尺码也在不断变化;食品方面,孩子们的食量增加,营养需求也更高;住房可能需要更大的空间,或者考虑换房,这都会带来额外的支出;教育方面,两个孩子的学费、兴趣班费用等累加起来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医疗方面,孩子生病就医的次数可能增多,费用也相应增加。
制定预算是管理家庭日常开销的重要第一步。
每个月先列出家庭的固定支出,如房贷、车贷、水电费、物业费等。
然后,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实际需求,预估出孩子的各项费用,如奶粉钱、尿布钱、学费、课外辅导班费用等。
再加上家庭的生活费用,如食品、日用品、交通费等。
将所有的预计支出相加,得出一个月的总预算。
在制定预算时,要尽量做到详细和准确,并且要预留一定的弹性资金,以应对突发情况。
在购物方面,二胎家庭可以多关注一些促销活动。
比如,各大电商平台的“618”“双11”等购物节,很多商品都会有较大的折扣。
超市、商场也会定期推出打折活动,这时可以集中采购一些生活必需品。
对于孩子的衣物,可以选择反季节购买,或者购买一些品牌的折扣款,既能保证质量,又能节省开支。
在食品方面,合理规划饮食可以节省不少费用。
尽量自己在家做饭,不仅健康卫生,而且成本相对较低。
可以根据市场的价格波动,选择当季的蔬菜和水果,既能保证新鲜,又能降低成本。
购买食材时,可以选择去批发市场或者团购,往往能拿到更优惠的价格。
在孩子的教育支出方面,要理性消费。
不要盲目跟风给孩子报过多的兴趣班和辅导班,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
同时,可以多关注一些免费的教育资源,如图书馆的讲座、社区的公益课程等。
二胎家庭理财规划篇:“顶梁柱”保险要跟上想生二胎,并不是很容易的事,父母除了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外,更需要对自己的财务状况进行全盘梳理,从细节做起,为打赢这场漫长的二胎理财攻坚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财务规划篇】如何打赢二胎理财攻坚战就像前文所叙述的,生二胎容易,养二胎难。
对于有生二胎打算的父母们,务必要在二胎孩子出生前就要对今后的家庭财务规划做好各项调整工作。
攻略1:应急准备金比例要提高对于一般工薪家庭来说,将家庭3~6 个月的月支出作为应急准备金,足以应对家庭的意外支出。
但针对两个孩子的家庭,应将紧急备用金增加至6~12 个月支出,提高整体资金的流动性。
假如一个家庭在只有一个孩子下每月的支出为6000元。
那么生了二胎后,家庭支出很可能会增加到9000 元甚至更高,因此在二胎出生前,这样的家庭就应该提早将应急准备金从18000~36000 元提高到36000~72000 元。
如果考虑到第二个宝宝出生后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意外支出(如出现较严重的先天性疾病或遭遇意外事故),最好再申请1~2 张拥有3 万元以上额度的信用卡,以备不时之需。
当然,在流动性偏紧的市场环境中,这部分应急准备金放在活期账户里就太可惜,临近年末,目前不少货币基金的7 日年化收益率已突破7%,虽然这是种不可持续的短期现象,但长期看,优秀的货币基金其长期年化收益率依然能达到4%~5%,收益比活期存款高出10 倍以上。
而且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搅局,如今像易方达货币(正式名字正在征集中)、华夏“活期通”、汇添富“现金宝”、南方基金与平安银行合作的“平安盈”等均已实现了1 元(1分)起存,7X24小时实时到账,周末和晚间也能随时提取使用,反倒是如日中天的余额宝在赎回至银行卡时还无法做到实时到账。
攻略2:“顶梁柱”保险要跟上生了二胎后,意味着父母养育子女的经济负担和责任进一步提高了,如果父母中的任何一方不幸出现重大疾病或发生意外,都意味着子女未来的成长和教育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巨大风险。
家庭年收入40万怎么理财增值家庭年收入40万怎么理财增值家庭年收入40万怎么理财?黄先生30岁,在一家外企从事技术研发工作,月收入在2万左右,家庭年收入40万。
今年3月,黄先生刚得了一对双胞胎,孩子都很健康,他和太太都非常高兴。
目前,太太也恢复了上班。
不过,问题也接踵而来,养育二个孩子的花费也比原先预计的要高出了一倍。
目前,如何理财成为一个问题。
为了多赚一些“奶粉钱”,他们想投资理财让手上的钱增值。
请问家庭年收入40万怎么理财增值?【理财建议】对此,理财师建议黄先生,现阶段进行家庭理财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1、设立备用资金账户现在,黄先生一下拥有了两个孩子,在孩子的成长阶段,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花费,并且家庭也要保留一定的应急资金,故在投资理财前,应预留出一部分资金出来,用作备用。
建议预留出10-12万左右的资金。
2、20万资金进行短期的理财此外,建议黄先生先进行一些短期的理财,这部分理财可以使家庭资金有较大的流动性。
配置的品种,如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在4.5%-5.5%左右,投资期限1个月至12个月都有,短期理财可选1个月至6个月的投资区间。
此外,黄先生也可以配置一些有固定收益的.产品,如稳利精选基金,收益率7%-14%,投资期限也有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等。
不过后者的投资门槛比银行理财产品要高一些,需要20万,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门槛,则大多只需5万,当然,后者的收益率也高一些。
3、20-40万资金进行长期理财长期理财,一般是12个月以上的投资。
长期理财通常有收益比较短期投资要高的特点。
以流行的众星拱月mom证券投资计划为例,其优先级有8%的固定收益外加浮动收益,是证券市场投资中比较稳健的投资品种,也是长期理财中比较适合家庭来投资的品种。
除了固定的收益部分,还可能拿到高额的潜在收益,对于长期投资来说,比较值得。
配置的金额,建议可维持在总投资资金的40%-60%左右。
4、其他的理财建议理财师建议黄先生在平时的理财中也要加以注意。
二胎家庭如何规划长期的家庭发展目标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家庭迎来了二胎宝宝。
二胎家庭在带来更多欢乐和温馨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责任。
为了确保家庭的稳定、幸福和可持续发展,规划长期的家庭发展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一、经济规划经济基础是家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对于二胎家庭来说,经济压力往往会更大。
因此,制定合理的经济规划是首要任务。
首先,要做好家庭财务预算。
明确家庭的收入来源和固定支出,如房贷、车贷、水电费、食品杂货等。
同时,考虑到两个孩子的教育、医疗、生活等费用,预留出足够的资金。
可以制定一个每月或每年的详细预算表,以便清晰地了解家庭的财务状况。
其次,增加家庭收入。
夫妻双方可以通过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争取升职加薪的机会。
也可以在业余时间开展一些副业,如兼职工作、投资理财等。
但要注意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关系,避免过度劳累影响家庭生活。
再者,做好储蓄和保险规划。
为了应对突发的经济状况,如家庭成员生病、失业等,要定期储蓄一定比例的资金。
同时,为家庭成员购买必要的保险,如医疗保险、意外保险、重大疾病保险等,为家庭的经济安全提供保障。
二、教育规划孩子的教育是家庭发展的核心之一。
对于二胎家庭来说,要根据两个孩子的年龄、性格和兴趣,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规划。
早期教育不容忽视。
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可以通过亲子阅读、游戏等方式,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当孩子到了入学年龄,要选择合适的学校。
考虑学校的教育质量、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因素。
同时,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与老师沟通,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除了学校教育,课外培训和兴趣培养也很重要。
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课外培训班,如音乐、绘画、体育等,培养孩子的特长。
但要注意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对于两个孩子的教育,要注重公平和平衡。
不要因为年龄、性别等因素而有所偏颇,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支持。
初生二胎家庭理财规划前言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二孩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家庭将面临二胎生育的选择。
对于初生二胎家庭来说,如何规划家庭财务,保证家庭生活稳定和孩子的未来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生二胎家庭的理财规划。
确定家庭生活预算和规划对于初生二胎家庭来说,首先需要确定家庭的生活预算和规划。
首先,需要把家庭的固定支出算清楚,如房租(或房贷)、水电费、网费、生活保障支出等等。
这些支出的确定可以依据家庭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其次,需要根据家庭的收入情况确定家庭的生活预算。
家庭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工资收入、理财投资收益、家族支持等方面。
需要计算出家庭可支配收入之后,可以将家庭预算纳入日常生活,确保家庭生活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并留出一部分预算作为储蓄和投资。
学会理财储蓄理财储蓄是每个家庭都需要学会的一项基本技能。
对于初生二胎家庭来说,合理地进行理财储蓄显得尤为重要。
可以选择开立多个储蓄账户,将每个账户分别用于不同目的的储蓄。
比如,可以开立一个储蓄账户用于家庭日常支出,开立一个储蓄账户用于孩子的教育和未来规划,再开立一个储蓄账户用于家庭紧急备用金等等。
此外,还可以利用银行理财产品、基金、股票等投资方式,增加理财收益,提高家庭储蓄效益。
但是,在进行理财投资之前,需要了解投资产品的特点和风险,谨慎决策。
注意家庭负债管理在进行家庭理财规划的过程中,家庭负债管理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首先,需要合理安排家庭的自身负债,比如房贷、车贷等,避免过度负债。
其次,需要谨慎对待信用卡等短期借款工具,避免由于高额利息导致家庭负担过重。
注意保险规划对于初生二胎家庭来说,保险规划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家庭可以通过购买医疗保险、意外险、人寿保险、教育保险等多种保险方式,实现家庭成员的全面保障。
尤其是在二胎出生后,需要为孩子另外购买儿童意外险和重疾保险,以保证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总结初生二胎家庭的理财规划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调整。
浅谈二胎家庭如何做理财规划
浅谈二胎家庭如何做理财规划
首先是提高紧急备用金的储备比例。
一般家庭可将3-6个月的.月支出作为紧急备用金,足以应对家庭的意外支出。
但针对二胎家庭,应该将紧急备用金增加至6-12个月支出,提高整体资金的流动性。
可购买各种;宝宝类;货币型基金,申购赎回都非常便捷,在保证流动性的前提下获得更高收益。
三联阅读配图
其次是做好中长期资产的配置。
养育孩子的费用主要集中在教育开支上,而生育二胎意味着教育开支至少翻一倍。
对此,可以将家庭结余资金合理配置于中长期资产中,如定期存款、国债、债券基金等。
多生一个孩子,就需要多一份保障来应对家庭成员的人身和财务安全。
对此,应该适度增加保费投入,在配置商业保险种类时,优先考虑保障性较高的产品。
年收入40万元家庭二胎理财规划
作者:陈玉罡
来源:《大众理财顾问》2016年第10期
处于成长期的家庭,最大的开支是医疗保健、学前教育、智力开发费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子女自理能力的增强,父母精力充沛,又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投资经验,投资能力大大增强。
范先生,39岁,月收入1.8万元;范太太,36岁,月收入1.3万元,夫妻二人年底均为双薪。
范先生每月生活支出约4000元,范太太每月生活支出约3000元。
范先生夫妇有两个孩子,一个9岁,另一个1岁,两个孩子的月生活支出共5000元。
家庭拥有一套住房,市值240万元,尚有67万元贷款未还清,每月还款4800元;自驾车一辆,价值28万元,每月用车支出约3000元。
每月定投基金2000元,目前已积累资产24万元。
现金和活期账户存款35万元,定期存款账户80万元。
夫妻二人各自购买了保额为20万元的重疾险,男方每年支付保费5500元,女方每年支付保费6500元。
赡养老人、旅游费用等其他支出每年约2万元。
范先生希望为两个孩子各准备100万元教育金,并安排好夫妻二人的养老生活。
家庭财务诊断
范先生家庭的资产负债及收入支出情况分别见表1、表2。
从表1来看,范先生家庭负债占资产的比重为16.46%,家庭财务很安全,风险评级为低风险。
范先生家庭处于成长期,随着子女自理能力的增强,父母精力充沛,又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投资经验,投资能力大大增强。
从表2来看,夫妻二人每月总收入3.1万元,其中,男方月收入为1.8万元,占比
58.06%;女方月收入为1.3万元,占比41.94%。
目前,范先生家庭每月的总支出为2.18万元,其中,日常生活支出1.2万元,占比55.05%;月房贷还款支出4800元,占比22.02%。
家庭日常支出占月收入的比重为38.71%,低于50%,家庭控制开支的能力较强;月房贷还款占月收入的比重为15.48%,低于40%,家庭财务风险较低,处于较为安全的水平。
从年结余来看,家庭每年可结余13.34万元,留存比例为33.1%,家庭储蓄能力较好。
家庭理财规划
范先生家庭理财规划可从以下4方面入手。
应急规划
范先生家庭的月生活支出约为1.2万元,每月偿还房贷4800元。
对于有房贷的家庭来说,建议准备6个月的应急资金,并且应覆盖6个月的房贷支出。
按此测算,范先生家庭应准备应急资金10.08万元,这笔资金中的1/6以活期存款方式保留,5/6用于购买货币基金。
长期保障
范先生的年收入为23.4万元,有社保,并购买了保额20万元的商业保险,但目前的保额尚不能覆盖其1年的收入,说明保障不足。
如果希望保障范先生未来5年的收入,则保额缺口为97万元;如果考虑房贷风险,则保额缺口为164万元。
按照保费支出占年收入10%~15%的比例,范先生可增加1.79万~2.96万元的保费支出。
范太太和范先生对家庭收入的贡献基本相当,均为家庭中重要的经济支柱。
范太太购买的商业保险保额同样为20万元,可覆盖其1年的收入。
如果希望保障未来5年的收入,则保额缺口为64.5万元,范太太可增加1.04万~1.89万元的保费支出。
子女教育规划
范先生已通过基金定投的方式储备了24万元教育资金,距离给两个孩子各筹备100万元教育金的目标还有176万元的缺口。
因此,范先生家庭需动用其他财务资源作为教育金储备。
范先生可将80万元定期存款中的26万元作为第一个孩子的教育基金补充,另外50万元作为第二个孩子的教育基金补充。
至此,还需为两个孩子各筹备50万元教育金。
若筹备期限为孩子18岁,按照通胀率3%、收益率7%的标准计算,为第一个孩子筹备50万元教育金,需每月投资3336元;为第二个孩子筹备50万元教育金,需每月投资1282元。
养老规划
范先生39岁,距60岁退休还有21年;范太太36岁,距55岁退休还有19年。
由于范太太退休时间早,则以范太太退休时间测算夫妻二人退休后所需的养老费用。
目前,夫妻二人每月的生活费用为7000元,按3%的通胀率计算,至范太太退休时,夫妻二人每月所需的生活费用为12275元。
假设筹备时间为25年,则养老所需的费用共计368万元。
如果其中的50%可由社保满足,另外50%自行筹备,在7%的年投资收益率下,需每月定投3882元。
基本规划的调整
基本规划完成后,范先生家庭的月结余为2699元,但年结余为-17059元,说明家庭财务资源不足以支撑上述规划,需做出适当调整。
从范先生家庭现有的财务资源来看,现金和活期存款共计35万元,而经过测算后范先生仅需保留10万元应急资金即可,其余的25万元可作为第一个孩子的教育金补充。
另外,80万元定期存款中的26万元用于补充第一个孩子的教育基金、50万元用于补充第二个孩子的教育基金后,还有4万元没有对应的用途。
因此,可将活期存款中的25万元与定期存款中的4万元一并用于补充第一个孩子的教育基金储备,这样,只需再为第一个孩子筹备21万元的教育基金即可。
也就是说,从活期存款中拿出25万元,从定期存款中拿出30万元,并加上基金账户中的资金24万元作为第一个孩子的教育资金账户,其中活期存款可转为定期存款或购买债券,再通过定投方式筹备剩余的21万元资金。
经过调整后,范先生家庭的月结余为4634元,年结余为0.62万元,足以满足上述基本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