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概论(周达飞)(二版) 第1章
- 格式:ppt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14
《材料学概论》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2024914课程名称:材料学概论[无"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Science学分:2学时:32 (课内实验(践):0 上机:0 课外实践:0 )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先修课程:大学物理、材料化学基础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总评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上课听讲等,占20 %)和小论文考查(占80 %)综合评定。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1.教材:许并社主编.材料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2.主要参考书目:[1]冯端,师昌绪,刘治国主编.材料科学导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2]周达飞主编.材料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3]徐晓虹主编.材料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美)史密斯(Winiam ESmith),哈希米OaVad Hashemi)著.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英文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L内容概述:本课程主要介绍常用的各类工程材料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及在三者基础之上发展的复合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生产工艺、性能和应用。
通过分析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大量有关使用“材料”实例以及对“材料”逐步深入认识的过程,让学生自我总结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形成历程;授课过程中贯穿材料科学与工程“四要素''主线,通过大量实例,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不同类型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存在的共性规律及核心本质,让学生自然形成与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四要素”原则,让学生自觉提高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接受科学作风、科学素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This course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mposition, microstructure, processing,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including metals, inorganic materials, polymer materials and composite material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bove three materials. This course enables students to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disciplin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y analyzing a number of materials examples in socioeconomic life. This course makes a deep analysis in the common character and core essence of various types of materials from various angles. This course also enables students to grasp the “four essences of the materials”, enhance the basic abilities and professionalism as a student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andaccept the education on the scientific attitude, scientific literacy,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材料学概论》[无]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24914课程名称:材料学概论[无"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Science学分:2学时:32 (课内实验(践):0 上机:0 课外实践:0 )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建议修读学期:3先修课程:大学物理、材料化学基础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第一门专业课。
《材料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1A32101课程名称:材料概论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课程类型: □通识必修课□通识核心课□通识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环节总学时:48 讲课学时:48 实验学时:0学分:3适用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材料力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基础、金属学与热处理等课程课程负责人:周国荣本课程为双语教学课程,使用英文原版教材。
主要内容包括材料概念、材料分类与材料性能,金属材料、陶瓷与玻璃材料、聚合物材料、复合材料、电子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与应用的基本概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与材料有关的最基本概念和知识,同时通过双语教学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一些材料专业常用的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为日后深入学习专业课程和参加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材料概论》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任务用双语教学形式阐明各种材料结构、性能、设计和使用的知识。
使学生从英文角度上了解和掌握材料概念、材料分类与材料性能,金属材料、陶瓷与玻璃材料、聚合物材料、复合材料、电子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与应用的基本概况。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通过双语教学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与材料结构、性质和服役性能有关的最基本概念和知识,使学生掌握一些材料专业常用的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为日后深入学习专业课程和参加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 Materials for Engineering主要内容(1) The materials world(2)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3) Six materials that changed your world(4) Processing and selecting materials(5) Looking at materials by powers of ten要求(1) 了解材料与人类文明阶段的命名;(2) 熟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词的内涵与课程知识体系;(3) 掌握金属、陶瓷、玻璃、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半导体材料的组成、特点及基本性能与应用;(4) 了解材料加工与材料选择概念;(5) 熟悉选择材料的尺度。
材料概论1《材料概论》1.简述材料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答: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材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支柱。
纵观人类利用材料的历史,可以清楚的看到,每一种重要材料的发现和应用,都是人类支配自然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材料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技术的革命,大大加速社会发展的进程,并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材料对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活动的影响面大、带动力强,既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也是当代科技创新的前沿,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里程碑,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当今社会公认,材料、能源和信息技术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
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中可以看到,每一项重大的新技术文明,往往都有赖于新材料的发展。
所以材料是人类文明大厦的基石,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简述材料的分类及其性能特点答:(1)材料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
(2)性能特点:金属材料:工艺性能有铸造性、锻造性、深冲性、弯曲性、切削性、焊接性、淬透性等。
使用性能有力学性能、抗腐蚀性能、电磁性能、耐热性能等。
无机非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有刚度、硬度、强度、塑性韧性等。
物理、化学性能有热性能、电性能、磁性能、光学性能、化学稳定性等。
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为低强度和高比强度、高弹性和低弹性模量、高耐磨性、塑性和韧性、蠕变。
物理化学性能有高绝缘性、高化学稳定性、高热膨胀性、低耐热性、低导热性、燃烧性。
复合材料:比强度和比模量高、良好的抗疲劳性、破损安全性好、减摩、耐磨和自润滑性好、工艺性和可设计性好。
此外还有高温性能和减震性能,化学稳定性好,具有隔热、耐烧蚀、光、磁等特殊性能。
3简述合成与加工、组成与结构、性质、使用性能四要素之间的关系。
答:合成与加工、组成与结构、性质和使用性能四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紧密联系的。
材料学概论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30311Z10课程名称:材料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Science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学时/学分:16/1先修课程:物理化学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教材、教学参考书:(1)周达飞, 陆冲, 宋鹂编,材料概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2)Shu Zhonghe,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Wuhan: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ess, 2007;(3)杜丕一, 潘颐编著. 材料科学基础,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年。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材料是人类技术进步的标志。
材料科学与工程所探讨的是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联,涉及的领域宽广。
本课程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学生在系统学习基础课程后,对材料的概念、性质和应用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了解材料科学的内涵、所要研究的基本科学问题,及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并了解材料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现代技术对材料性能的基本要求,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本范畴和专业特点,了解学科的发展前沿。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了解材料与材料科学的基础概念,掌握晶体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包括晶体学基础、晶体化学原理等),了解材料的基本性能及表征方法,掌握无机材料合成的原则和材料计算的基本思路。
了解新材料的设计原则、思路与发展方向。
能力:掌握材料科学的研究方法,能结合所学的基础知识认识材料科学中的基本科学问题,了解材料的基本性能,制备的共性技术等。
能综合应用已学的物理化学、力学、机械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加深对材料科学的理解。
素质:具备解析晶体结构的基本素质,具备掌握一般的材料制备技术,材料改性与新型无机材料合成技术的素质。
具备根据材料的性能要求设计新材料的专业素质。
具备判断高新技术材料发展趋势的基本素质。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无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教学过程中采取课堂讲授、分析讨论、课堂测试、辅导交流的方式进行,注重过程考核,包括课程考勤、专题讨论、课堂测试、课外阅读等多种考核方式;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材料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MMEN2032课程类别:学科根底课程授课对象: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课学期:秋季学分:2 学分指定教材:许并社《材料科学概论》,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23年一、教学目的:材料学概论是一门专业的根底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把握确定的根本概念,初步生疏材料世界的概貌,对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的组成、构造、合成加工与性能特点有确定的生疏,为后面的专业根底课及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1、教学内容一、材料的定义材料与物质的关系二、材料的重要性材料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材料的进展概况、材料是高技术的基石三、材料的分类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2、教学要点材料定义,材料按化学组成、构造及性能特点分类其次章材料学纲要1、教学内容第一节材料的成分与组织构造一、成分与构造结合键、固溶体与化合物二、材料的组织材料组织、组织构造分析工具其次节材料的合成与加工材料的成型方法、自由流淌成型、受力流淌成型、受力塑性成型等第三节材料的性质与使用性能一、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其使用性能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二、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的静载力学性能、材料的动载力学性能第四节构造材料的失效脆性断裂、韧性断裂2、教学要点(1)材料成分、材料构造、材料组织的定义。
(2)材料的性质与使用性能如金属晶体可以经受较大的塑性形变的缘由。
第三章金属材料1、教学内容第一节铁及铁基合金概述一、纯铁纯铁特点、铁的同素异构体二、碳钢碳在铁碳合金中的作用〔共晶转变线、共析转变线、珠光体〕、碳钢分类、碳钢的牌号及用途其次节钢的热处理一、钢的热处理根本原理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钢冷却时的组织转变二、钢的常规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第三节合金钢一、概述合金钢的分类、合金钢的编号、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二、工程构件用钢工程构件用钢的化学成分特点三、合金渗碳钢钢的渗碳、渗碳钢应具有的性能、渗碳钢的化学成分特点四、不锈钢合金化〔成分〕的特点第四节铸铁一、概述铸铁的石墨化过程、影响铸铁石墨化的因素、铸铁的组织和分类、铸铁的性能特点二、灰(口)铸铁灰(口)铸铁的成分三、球墨铸铁球墨铸铁的成分和球化处理、球墨铸铁的组织与性能四、蠕墨铸铁、可锻铸铁蠕墨铸铁的组织与性能、黑心可锻铸铁第五节非铁金属及其合金一、铝及其合金纯铝、铝合金二、钛及钛合金纯钛、钛合金、钛合金的进展三、轴承合金轴承合金的性能、常用轴承合金2、教学要点(1)了解铁碳合金相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