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第四次作业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3
产大量物品与劳务,才能使本国居民享有在国际贸易环境下的高生活水平。
2.假定社会决定减少消费并增加投资。
A.这种变化会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答:当社会决定减少消费并增加投资时,会使社会的储蓄增加,更多的资源用于生产资本品,结果,资本存量增加,引起生产率提高和 GDP 增长得更为迅速。
B.哪些社会群体会从这种变化中获益?哪些集团会受到损害?答:拥有资本品的人会从这种变化中获益,如拥有较多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人。
而那些依靠政府援助的人将从这种变化中受损,因为社会减少了现期物品与劳务的消费。
3.社会选择把多少资源用于消费和把多少资源用于投资。
这些决策中的一部分涉及私人支出;另一些涉及政府支出。
A.说明代表消费的一些私人支出形式,以及代表投资的一些私人支出形式。
国民收入账户把学费作为消费支出的一部分。
按你的看法,把资源用于教育是一种消费的形式,还是一种投资的形式。
答:如家庭购买食物和服装是消费的私人支出形式,而个人购买新住房、企业对厂房和设备的投资是代表投资的私人支出形式。
资源用于教育即可以看作是一种消费的形式,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投资的形式。
B.说明代表消费的一些政府支出形式,以及代表投资的一些政府支出形式。
按你的看法,我们应该把政府用于医疗计划的支出作为一种消费的形式,还是投资的形式?你能区分青年人的医疗计划和老年人的医疗计划吗?答:社会保险、国防和退伍军人津贴等是代表消费的一些政府支出形式,政府修筑铁路、核电站是代表投资的一些政府支出形式。
政府用于医疗计划的支出是一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与老年人的医疗计划相比,青年人的医疗计划更接近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4.投资于资本的机会成本是什么?你认为一国有可能对资本“过度投资”吗?人力资本投资的机会成本是什么?你认为一国可能对人力资本“过度投资”吗?解释之。
答:投资于资本的机会成本是牺牲现期的物品和劳务的消费。
一国有可能对资本“过度投资”。
人力资本投资也有机会成本。
当学生上学时.他们放弃了他们本可以赚到的收入。
曼昆经济学原理-习题答案第一篇导言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1(列举三个你在生活中面临的重要权衡取合的例子。
答:?大学毕业后(面临着是否继续深造的选择,选择继续上学攻读研究生学位,就意味着在今后三年中放弃参加工作、赚工资和积累社会经验的机会;2、在学习为什么各国之间的贸易不像竞赛一样有赢家和输家呢?答:因为贸易使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话动,并从中享有更多的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
通过贸易使每个国家可供消费的物质财富增加,经济状况变得更好。
因此,各个贸易国之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经济合作伙伴。
在公平的贸易中是“双赢”或者“多赢”的结果。
6(市场巾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在做什么呢,答: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商品价格,价格反映商品自身的价值和社会成本,市场中的企业和家庭在作出买卖决策时都要关注价格。
因此(他们也会不自觉地考虑自己行为的(社会)收益和成本。
从而,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干百万个体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社会福利趋向最大化。
7 解释市场失灵的两个主要原因,并各举出一个例子。
答: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外部性和市场势力。
外部性是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棉利的影响。
当一个人小完全承担(或享受)他的行为所造成的成本(或收益)时,就会产生外部性。
举例:如果一个人不承担他在公共场所吸烟的全部成本,他就会毫无顾忌地吸烟。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的规章制度来增加经济福利。
市场势力是指一个人(或一小群人)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
例如:某种商品的垄断生产者由于几乎不受市场竞争的影响,可以向消费者收取过高的垄断价格。
在这种情况下,规定垄断者收取的价格有可能提高经济效率。
8(为什么生产率是重要的?答:因为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而对这种能力的最重要的衡量度就是生产率。
生产率越高,一国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就越多。
9什么是通货膨胀,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答:通货膨胀是流通中货币量的增加而造成的货币贬值生活中价格总水平上升。
四一、名词解释1.边际成本:是指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
这个概念表明每一单位的产品的成本与总产品量有关。
2.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市场商品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动做出反应的敏感程度。
通常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对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比值,即以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来表示。
3.边际效用递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当一个人连续消费某种物品时,随着所消费的该物品的数量增加,其总效用(total utility)虽然相应增加,但物品的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即每消费一个单位的该物品,其所带来的效用的增加量)有递减的趋势。
4.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或两组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提供的效用是相同的,无差异曲线符合这样一个要求:如果听任消费者对曲线上的点作选择,那么,所有的点对他都是同样可取的,因为任一点所代表的组合给他所带来的满足都是无差异的。
5. GNP: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是一定时期内本国的生产要素所有者所占有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二、选择题CCBBC BDDCC DAACB AACAC三、简答题1.如果考虑到提高生产者的收入,那么对农产品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办法?对旅游产品呢?为什么?对农产品提价,对旅游产品降价。
因为农产品是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提高价格会使需求数量减少的幅度小于价格提高的幅度,可以使总收入增加。
旅游产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会使总收益增加。
2.成本既定产量最大化,产量既定成本最小化四、论述题(20分)李先生经营一家炸鸡店,每块炸鸡的平均成本为10元。
如果售价为每块12元,每块炸鸡可赚2元。
如果售价为每块10元,不赔不赚,我们称为收支相抵。
尽管利润为零,但可得会计利润。
若每块售价降到8元。
四五六经济学原理习题解答经济学原理习题解答第四章市场经济中的居民习题⼀、概念题⼯资计件⼯资计时⼯资利润利息地租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转移收⼊消费结构恩格尔定律效⽤边际效⽤边际效⽤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居民储蓄⼆、判断题(判断些列说法是否正确)1、同样⼀种商品的效⽤将因⼈、因地、因时的不同⽽不同。
2.只要总效⽤是正数,边际效⽤就不可能是负数。
3.当消费某种物品的边际效⽤为负时,则总效⽤达极⼤值。
4.当边际效⽤减少时,总效⽤也是减少的。
5.如果消费者从每⼀种商品中得到的总效⽤与他们的价格之⽐分别相等,他将获得最⼤利润。
6.⼀般来说,恩格尔系数越⼩,它所反映的收⼊⽔平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消费⽔平越⾼。
7. 若MUx/Px>MUy/Py,消费者应增加X商品的购买,减少Y商品的购买,最终可实现效⽤最⼤化。
8.在居民进⾏储蓄时往往只受⼀种动机⽀配。
9.收⼊分配越平均,洛伦茨曲线弯曲程度越⼤。
10.如果A、B两国的基尼系数分别是1\10和1\5,那么A国收⼊不平等的程度要⾼于B国。
三、选择题1、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实现了消费者均衡的是A、MUX /PX<MUY/PYB、MUX/PX>MUY/PYC、MUX/PX=MUY/PYD、B和C 都是2、当总效⽤达到最⾼点时A 边际效⽤曲线达到最⼤点B 边际效⽤为零C 边际效⽤为正 D.边际效⽤为负3、以下哪⼀项指的是边际效⽤A、张某吃第⼆个⾯包,满⾜程度从10个效⽤单位增加到15个效⽤单位,增加了5个效⽤单位B、张某吃了两个⾯包,共获得满⾜15个效⽤单位C、张某吃了四个⾯包后再不想吃了D 、张某吃两个⾯包,平均每个⾯包带给张某的满⾜程度7.5个效⽤单位 4、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达到了效⽤最⼤化。
在这个过程中,这种商品A.总效⽤和边际效⽤不断增加B. 总效⽤不断下降,边际效⽤不断增加C. 总效⽤不断增加和,边际效⽤不断下降D. 效⽤达到最⼤时,边际效⽤为最⼤5、随着收⼊和价格的变化,消费者的均衡也发⽣变化。
经济学原理第四章课后题答案(总1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复习题:1、什么是市场竞争简单描述除了完全竞争市场之外的市场类型。
答:竞争市场是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除了完全竞争市场之外,还有垄断市场。
在这个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他决定价格。
这个卖者被称为垄断者。
还有寡头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有几个并不总是主动竞争的卖者,他们提供相似或相同的产品。
通常情况下,寡头们会尽力联合起来,避免激烈的竞争,收取较高的市场价格。
还有垄断竞争市场,这是一个有许多提供相似但不相同产品的企业的市场结构。
由于各自提供的产品不同,每个企业对产品的价格有一定的影响力。
2、什么因素决定买者对一种物品的需求量答:物品的价格、买者的收入、相关物品的价格、买者的嗜好、预期决定买者对一种物品的需求量。
3、什么是需求表和需求曲线它们如何相关联为什么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答:需求表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需求曲线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需求曲线将需求表用图形的形式表现出来,需求表是需求曲线上若干个点的坐标的数字表格排列。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价格上升,需求量会减少。
4.消费者嗜好的变化引起了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还是需求曲线的移动价格的变化引起了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还是需求曲线的移动答:消费者嗜好的变化引起了需求曲线的移动,价格的变化引起了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
5、波匹的收入减少了,结果他买了更多的菠菜。
菠菜是低档物品还是正常物品波匹菠菜的需求曲线是什么样的答:菠菜对波匹来说是低档物品。
因为波匹的收入减少了,他对菠菜的需求量反而增大。
波匹菠菜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6、什么因素决定了卖者对一种物品的供给量答:价格、投入价格、技术、预期决定了卖者对一种物品的供给量。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姓名所在教学点沛县开放大学课程代码110139课程名称经济学基础评阅教师第四次任务共四次任务【第四次形成性考核】(理论教学)第一部分习题一、填空题(10*3=30分)1.IS曲线是描述商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对应关系的曲线。
2.在商品市场上,投资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因此,利率上升,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减少。
3.IS—LM模型是说明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对应关系。
4.流动性陷阱是指由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在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弹性无穷大。
5.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表明总需求与物价水平成反方向变动。
6.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以自然失业率为出发点的一条垂线。
7.经济周期是国民收入以及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
8.在经济萧条时期,应该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9.在经济繁荣时期,应该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10.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存款准备金。
二、单项选择题(10*3=30分)1.下列哪一种效应使物价水平的变动对投资产生反方向的影响( B )A.财富效应B.利率效应C.汇率效应D.乘数效应2.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当总需求不变时,预期的物价水平上升会引起( C )A.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价格水平上升B.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不变C.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上升D.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不变,价格水平下降3.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支出减少会引起( D )A.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B.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不变C.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D.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4.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会导致( B )A.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利率提高B.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率提高C.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利率降低D.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率降低5.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 C )A.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6.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所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A )A.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B.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C.提高准备率D.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7.经济增长的源泉有(ABCD )。
经济学原理课后参考答案经济学基础第⼀章1、什么是经济学? 如何理解资源的有限性和⼈类欲望的⽆限性?答:(1)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门社会科学,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稀缺的资源以⽣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
(2)资源的有限性和⼈类欲望的⽆限性是对⽴统⼀的关系,对⽴性表现在:相对于⼈类⽆限多样性的欲望⽽⾔,经济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种类总是不⾜的。
统⼀性表现在:⼈类欲望的⽆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同时存在,要求⼈们在有限的资源的多种⽤途中进⾏权衡⽐较,有效地利⽤资源,更好地满⾜⼈们的欲望。
2、试举例说明学习经济学和现实⽣活的意义。
答:(1)学习经济学能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
例如,今年的苹果、⾹蕉等外来⽔果价格出现了显著上涨,并且持续到现在。
⽔果价格上涨是什么因素引起的?它对⼈们的⽣活会产⽣什么影响?学习了经济学就能合理解释这⼀现象----由于西南地区出现严重⼲旱,导致外来⽔果供应量骤减,使之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2)理解和评价政府的经济政策。
例如,2008年底国家决定投资4万亿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有多⼤?2009年号召全国搞低碳经济,低碳经济将如何展开?(3)指导企业经济决策。
例如,企业在不同时期会⾯临不同决定。
当市场不景⽓,企业遭受亏损,是停⽌⽣产还是继续⽣产?是否要做⼴告?做什么样的⼴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现代管理决策⼯具,⽽经济学是现代决策⼯具的理论基础。
(4)能避免运⽤经济理论是常见的错误倾向。
例如,合成谬误的例⼦,只有⼀个家庭购买轿车会⼤⼤⽅便出⾏,⽽当所有的家庭都拥有了⾃⼰的私家车之后,道路、停车场可能车满为患,反⽽不如⼤家都乘坐公交⽅便。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既相互区别⼜相互联系。
区别表现在:(1)从研究对象上看,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元,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国民经济的活动;(2)从解决问题上看,微观经济学解决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解决资源的充分利⽤问题;(3)从中⼼理论上看,微观经济学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是国民收⼊决定理论;(4)从研究⽅法上看,微观经济学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是总量分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四)(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劳动从社会分工看是A.具体劳动 B.社会劳动 C.复杂劳动 D.生产劳动A.B. √C.D.2.私人垄断形成的物质基础是A.产业革命 B.固定资本更新C.生产集中 D.资本积累A.B.C. √D.3.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按照平均利润规律的要求,商品按A.社会生产价格出售 B.个别生产价格出售C.社会价值出售 D.垄断价格出售A. √B.C.D.4.我国现阶段的外资经济A.是一般的资本主义经济 B.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是合作经济 D.是公私合营经济A.B. √C.D.5.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其中心是调节货币供应量。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这叫A.公开市场业务 B.调整有价证券C.调整再贴现率 D.调整法定准备金率A. √B.C.D.6.商业资本是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形式,其职能是A.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 B.生产产品并创造剩余价值C.销售商品,实现包括剩余价值在内的商品价值D.销售商品、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A.B.C. √D.7.分析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前提是A.资本积累 B.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C.资本划分为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 D.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A.B.C.D. √8.把社会总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其根据是A.资本的不同部分价值周转的不同方式B.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循环中的不同职能C.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中的不同作用D.社会总产品在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的最终用途A.B.C.D. √9.战后,随着垄断统治的加强、垄断资本跨部门发展,出现的国内垄断组织的新形式是A.托拉斯 B.康采恩 C.跨国公司 D.混合联合公司A.B.C.D. √10.超额剩余价值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这是因为它们A.都绝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 B.都延长了必要劳动时间C.都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D.都延长了工作日长度A.B.C. √D.11.经济规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是指A.社会经济规律 B.社会经济形态C.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状况D.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A.B.C. √D.12.能够发生价值增殖的资本是产业资本,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A.B. √C.D.13.平均利润率趋势下降的根本原因是A.不变资本的节省 B.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C.资本总量的减少D.社会生产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A.B.C.D. √14.A.50%和100 B.10%和130 C.20%和120 D.30%和140A.B.C. √D.15.资本家加速资本周转的目的是A.加速固定资本磨损 B.提高剩余价值率C.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D.加速资本集中A.B.C. √D.16.我国现阶段,国家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劳动而获得的收入是A.按劳分配收入 B.经营收入C.风险收入 D.劳动收入A.B.C.D. √17.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 D.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的比例A. √B.C.D.18.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经济学原理习题及答案1 引论一、选择正确答案1.经济学可定义为()。
A.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B.研究人们如何依靠收入生活的问题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D.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2.“资源是稀缺”指的是()。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将被消耗尽B.资源是不可再生的C.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3.一个经济体系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是()。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B. 如何生产C.为谁生产D.以上都包括4.下列属于规范分析表述的是()。
A.鼓励私人购买汽车有利于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B.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拥有汽车的人会越来越多C.由于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低,大多数人还买不起汽车D.个人汽车拥有量的增多,给我国居民的出行带来交通隐患5.下列属于实证分析表述的是()。
A.治理通货膨胀比减少失业更重要B.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利C.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不利D.只有控制货币量才能抑制通货膨胀答案:1.C; 2.D; 3.D; 4.B; 5.A。
二、分析讨论1.如何理解西方经济学是一门考察稀缺的资源合理配置的科学。
答:西方经济学认为,人类的欲望和由此引起的对物品和劳务的需要是无限多样的,可是用来满足这些无限需要的手段即用来提供这些物品和劳务的生产资源是稀缺的。
这样,就产生了如何分配使用这些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需要的问题,这就是“选择”,也就是“配置”资源的问题。
人类社会面临的经济问题就是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地和有效率地分配使用于各种途径以满足人类无限多样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来实现的。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都是由市场价格决定的。
假若人类能无限量地生产出各种物品,或者人类的欲望能够完全得到满足,即在这样一个丰裕的伊甸园里,不存在稀缺物品,所有的物品都是免费的,像沙漠中的沙和海岸边的海水,价格和市场互不相关,那么经济学就无须存在了。
正是由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生产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才引起了人类的经济活动,西方经济学也就成为一门考察稀缺资源的配置的科学。
经济学与生活第4次平时作业一、配伍题(将名词解释的标号填在名词前的括号里。
每小题1分,共10分)( )1.贸易保护 ( )2.名义汇率 ( )3.真实汇率 ( )4.自由浮动 ( )5.管理浮动 ( )6.外贸依存度 ( )7.碳金融 ( )8.国家竞争力 ( )9.低碳经济 ( )10.公共物品A .为了保护本国制造业免受国外竞争压力而对进口产品设定极高关税、限定进口配额或其它减少进口额的经济政策。
B .一国中央银行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官方汇率,央行通过外汇买卖来影响汇率的波动。
C .用一国通货交换另一国通货的比率,是随外汇市场上外汇供求变动而变动的外汇买卖价格。
D .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进行任何干预,汇率完全由市场供求自发地决定。
E .用一国的货物与服务交换另一国的货物与服务的比率,它不是现实的汇率,必须经过计算得到,它是两国价格水平调整后的汇率。
F .最普遍的计算方法是进出口总额/GDP ,它是衡量一个经济体对外开放程度大小的指标之一。
G .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金融解决方案,包含了市场、机构、产品和服务等要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低成本途径,是低碳发展的核心经济手段。
H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进行产业创新和升级并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系统能力,即国家获得生产力高水平及持续提高生产力的能力。
I .不论个人是否愿意购买,都能使整个社会每一成员获益的物品。
J.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国际收支所记载的必须是该国的居民和非居民之间所发生的经济交易。
居民是指在一国或地区居住期限达()以上的经济单位。
A.1年B.半年C.2年D.9个月2.经常账户包括货物、()、收益和经常转移四个项目,各项目都要列出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
《经济学原理》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经济周期中的萧条阶段的特征是()。
A、国民收入与经济活动高于正常水平B、国民收入与经济活动等于正常水平C、国民收入与经济活动低于正常水平D、生产迅速增加,投资增加,信用扩张正确答案:C2、财政政策是指()。
A、周期性变动的预算B、为使政府收支相抵的手段C、政府管理价格的手段D、利用税收、支出和债务管理等政策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正确答案:D3、按货币单位衡量的变量()。
A、名义GDPB、名义汇率C、名义利率D、名义变量正确答案:D4、按实物单位衡量的变量()。
A、真实GDPB、真实利率C、真实汇率D、真实变量正确答案:D5、在以下四种情况下,可称为通货膨胀的是()。
A、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的价格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定时期B、物价总水平的上升持续了一个星期后又下降了C、物价总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定时期D、物价总水平下降而且持续了一定时期正确答案:C6、当消费者对商品X的消费达到饱和点时,则边际效用MUx为()。
A、正值B、不确定C、零D、负值正确答案:C7、要缓和结构性失业,应该实行()。
A、人力政策B、财政政策C、收入政策D、货币政策正确答案:A8、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
A、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B、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C、通过买卖债券获得差价利益D、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正确答案:D9、公共产品具有以下哪个特征()。
A、排他性B、竞争性C、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D、以上全对正确答案:C10、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 ( )。
A、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D、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正确答案:D11、投资乘数等于()。
A、收入变化除以投资变化B、投资变化除以收入变化C、MPC的倒数D、1-MPS的倒数正确答案:D12、下面哪一项不是政府职能()A、在市场上决定产品的价格B、提供公共物品C、用行政与法律手段解决市场失灵D、对自然垄断实行价格管制正确答案:A13、货币数量论认为,可得到的()决定物价水平。
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经济学原理课是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培养经济分析和决策能力。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老师通常会布置一些习题作为课后作业,以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下面是一些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的示例。
1. 供给和需求习题:假设某种商品的市场供给曲线为Qs = 100 + 2P,市场需求曲线为Qd = 200 - P,求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
答案: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可以通过供给和需求曲线的交点来确定。
将供给和需求方程联立,得到100 + 2P = 200 - P,解得P = 33.33。
将P代入供给或需求方程中,得到Qs = 100 + 2 * 33.33 = 166.67,Qd = 200 - 33.33 = 166.67。
因此,市场均衡价格为33.33,市场均衡数量为166.67。
2. 边际效用习题:某人消费3个苹果的总效用为20,消费4个苹果的总效用为25,求第4个苹果的边际效用。
答案:边际效用是指消费一单位商品所带来的额外效用。
根据题意,当消费3个苹果时,总效用为20;当消费4个苹果时,总效用为25。
因此,第4个苹果带来的额外效用为25 - 20 = 5。
3. 机会成本习题:某人有两个选择:A和B。
选择A可以获得100元,但放弃选择B可以获得200元。
求选择A的机会成本。
答案:机会成本是指选择某个方案所放弃的最高价值的替代方案。
在这个例子中,选择A可以获得100元,但放弃选择B可以获得200元。
因此,选择A的机会成本为200元。
4. 生产可能性边界习题:某国家只生产两种商品:A和B。
生产一个单位的A需要消耗2个单位的劳动力,生产一个单位的B需要消耗3个单位的劳动力。
该国家有100个单位的劳动力。
画出该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答案:生产可能性边界是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或企业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组合。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1篇导言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自从凯恩斯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于1936年发表之后,西方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的研究便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生产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四次作业+答案中级微观经济学第四次作业一、选择题1、(杨)如果一项投入品的平均产量高于其边际产量,则(B)A.随着投入的增加,平均产量将上升B.随着投入的增加,平均产量下降C.随着投入的增加,边际产量上升D.随着投入的增加平均产量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说明:每增加投入增加的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所以平均产量下降。
2、(杨)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及边际产量曲线下降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D)A.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B.边际产量曲线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C.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总产量曲线D.边际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总产量曲线说明:边际产量一直下降,低过平均产量后平均产量开始下降,当边际产量小于0之后总产量开始下降3、(杨)假设企业在维持产量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单位劳动投入量能减少4单位资本投入量,则边际替代率为(B)A.-0.25B.-4C.-0.5D.-2说明:根据公式计算4、(杨)假设规模报酬不变,单位时间内增加5%的劳动使用量,但资本保持不变,则产出将(C)A.增加5%B.增加大于5%C.增加小于5%D.减少5%说明:边际产量下降。
5、(崔)考虑生产函数f(x1,x2)=x12x22,该生产函数属于规模报酬(B)A.不变B.递增C.递减D.不确定说明:由规模报酬公式。
6、(崔)两种生产要素x1和x2的技术替代率为-4。
如果你想继续生产原来的产量,而且你将x1减少了3单位,那么你需要多少单位的x2?(C)A.16B.8C.12D.0说明:技术替代率7、(崔)在短期,可变要素1的最优数量和固定要素2的价格(B)A.有关B.无关C.不确定D.以上都不对说明:固定要素是沉没成本。
8、(崔)如果pMP1>w1,企业会增加还是减少要素1的投入量(A)。
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先增加再减少说明:利润最大化条件。
9、(刘)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厂商选择(A)以使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差额最大,即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可以使利润达到最大。
经济学与生活第1次平时作业一、配伍题(将名词解释的标号填在名词前的括号里。
每小题1分,共10分)(B)1.国内生产总值(F)2.实际GDP(H)3.名义GDP(E)4.生产可能性曲线(D)5.价格上限(G)6.价格下限(A)7.需求收入弹性(C)8.需求交叉弹性(J)9.需求(I)10.需求量A. 衡量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变动1%的需求量的变动百分比。
B. 在某一既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C. 指某种其他物品的价格每变化1%,会使该物品的需求量变化百分之几。
D.政府对某种商品所规定的一个低于均衡价格的最大价格。
E.最优产出量的集合的几何表示,表示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时,同时进行两种或者更多的商品、服务的生产时,所能得到的最大产量的组合。
F. 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 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它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
H.用当前的价格来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I.在某一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某一货物的总数量。
J.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C )。
A.欲望的无限性B.资源的绝对稀缺性C.资源的相对有限性D.欲望的相对有限性2.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A)A.决策者必须作出选择B.政府必须干预经济C.不能让自由市场来作重要的决策D.一个人不应该把今天能买到3.机会成本是指(C)。
A.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B.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出C.作现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最好的一种D.作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任何一种可能的选择4.由政府来回答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经济学基本问题的经济制度属于(B)。
A.混合经济B.计划经济C.市场经济D.有计划的商品经济5.市场失灵指的是(C)。
SOLUTIONS TO TEXT PROBLEMS:Quick Quizzes1. Farmer McDonald’s opportunity cost is $300, consisting of 10 hours of lessons at $20 an hour thathe could have been earning plus $100 in seeds. His accountant would not count the lostbanjo-lesson money, only the seeds, worth $100. If McDonald earns $200 from selling the crops, then McDonald earns a $100 accounting profit ($200 sales minus $100 cost of seeds) but makes an economic loss of $100 ($200 sales minus $300 opportunity cost).2. Farmer Jones’s product ion function is shown in Figure 1 and his total-cost curve is shown in Figure2.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is concave because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product. As the numberof bags of seeds increases, the marginal product declines, and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becomes flatter. The total-cost curve is convex, as the curve gets steeper as the amount of productionincreases. That is also a feature that arises because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product, since each additional bag of seeds has lower marginal product and thus the cost of producing additionalbushels of wheat goes up.Figure 1 Figure 23. The average total cost of producing 5 cars is $250,000/5 = $50,000. Since total cost rose from$225,000 to $250,000 when output increased from 4 to 5, the marginal cost of the fifth car is$25,000.The marginal-cost curve and the average-total-cost curve for a typical firm are shown in Figure 3.They cross at the efficient scale because at low levels of output, marginal cost is below average total cost, so average total cost is falling. But after the two curves cross, marginal cost rises above average total cost, and average total cost starts to rise. So the point of intersection must be the minimum of average total cost.Figure 34. The long-run average total cost of producing 9 planes is $9 million/9 = $1 million. The long-runaverage total cost of producing 10 planes is $9.5 million/10 = $0.95 million. Since the long-run average total cost declines as the number of planes increases, Boeing exhibits economies of scale. Questions for Review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firm's total revenue, profit, and total cost is profit equals total revenueminus total costs.2. An accountant would not count the owner’s opportunity cost of alternative employment as anaccounting cost. An example is given in the text in which Helen runs a cookie business, but she could instead work as a computer programmer. Because she's working in her cookie factory, she gives up the opportunity to earn $100 per hour as a computer programmer. The accountantignores this opportunity cost because no money flow occurs. But the cost is relevant to Helen's decision to run the cookie factory.3. Marginal product is the increase in output that arises from an additional unit of input. Diminishingmarginal product means that the marginal product of an input declines as the quantity of the input increases.4. Figure 4 shows a production function that exhibits diminishing marginal product of labor. Figure 5shows the associated total-cost curve.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is concave because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product, while the total-cost curve is convex for the same reason.Figure 4 Figure 55. Total cost consists of the costs of all inputs needed to produce a given quantity of output. Itincludes fixed costs and variable costs. Average total cost is the cost of a typical unit of output and is equal to total cost divided by the quantity produced. Marginal cost is the cost of producing an additional unit of output and is equal to the change in total cost divided by the change inquantity. An additional relation between average total cost and marginal cost is that whenever marginal cost is less than average total cost, average total cost is declining; whenever marginal cost is greater than average total cost, average total cost is rising.6. Figure 6 shows the marginal-cost curve and the average-total-cost curve for a typical firm. It hasthree main features: (1) marginal cost is rising; (2) average total cost is U-shaped; and (3)whenever marginal cost is less than average total cost, average total cost is declining; whenevermarginal cost is greater than average total cost, average total cost is rising. Marginal cost is rising for output greater than a certain quantity because in the short run the firm must hire additional labor to produce more output without being able to buy additional equipment. The average totalcost curve is U-shaped because the firm initially is able to spread out fixed costs over additional units, but as quantity increases, it costs more to increase quantity further because some important input is limited. Marginal cost and average total cost have the relationship they do becausemarginal cost pulls average total cost in the same direction. The marginal cost and average total cost curves intersect at the minimum of average total cost; that quantity is the efficient scale.Figure 67. In the long run, a firm can adjust the factors of production that are fixed in the short run; forexample, it can increase the size of its factory. As a result, the long-run average-total-cost curve has a much flatter U-shape than the short-run average-total-cost curve. In addition, the long-run curve lies along the lower envelope of the short-run curves.8. Economies of scale exist when long-run average total cost falls as the quantity of output increases,which occurs because of specialization among workers. Diseconomies of scale exist whenlong-run average total cost rises as the quantity of output increases, which occurs because ofcoordination problems inherent in a large organization.Problems and Applications1. a. opportunity cost; b. average total cost; c. fixed cost; d. variable cost; e. total cost;f. marginal cost.2. a.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must be forgone to acquire it.b.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running the hardware store is $550,000, consisting of $500,000 torent the store and buy the stock and a $50,000 opportunity cost, since your aunt wouldquit her job as an accountant to run the store. Since the total opportunity cost of$550,000 exceeds revenue of $510,000, your aunt should not open the store, as her profitwould be negative−she would lose money.3. a. Since you would have to pay for room and board whether you went to college or not, thatportion of your college payment is not an opportunity cost.b. The explicit opportunity cost is the cost of tuition and books.c. An implicit opportunity cost is the cost of your time. You could work at a job for payrather than attend college. The wages you give up represent an opportunity cost ofattending college.flatter as the number of hours spent fishing increases, illustrating diminishing marginalproduct.Figure 7c. The table shows the fixed cost, variable cost, and total cost of fishing. Figure 8 shows thefisherman's total-cost curve. It slopes up because catching additional fish takesadditional time. The curve is convex because there are diminishing returns to fishingtime−each additional hour spent fishing yields fewer additional fish.Figure 85.a.diminishing marginal product.b. See table for total cost.c. See table for average total cost. Average total cost is U-shaped. When quantity is low,average total cost declines as quantity rises; when quantity is high, average total cost risesas quantity rises.d. See table for marginal cost. Marginal cost is also U-shaped, but rises steeply as outputincreases. This is due to diminishing marginal product.e. When marginal product is rising, marginal cost is falling, and vice versa.f. When marginal cost is less than average total cost, average total cost is falling; the cost ofthe last unit produced pulls the average down. When marginal cost is greater thanaverage total cost, average total cost is rising; the cost of the last unit produced pushes theaverage up.6. Fixed costs include the cost of owning or renting a car to deliver the bagels and the cost ofadvertising; they are fixed costs because they do not vary with output. Variable costs include the cost of the bagels and gas for the car, since those costs will increase as output increases.7. a. The fixed cost is $300, since fixed cost equals total cost minus variable cost.b.because total cost equals variable cost plus fixed cost and fixed cost does not change asthe quantity changes. So as quantity increases, the increase in total cost equals theincrease in variable cost and both are equal to marginal cost.8. a. The fixed cost of setting up the lemonade stand is $200. The variable cost per cup is 50cents.Figure 9b. The following table shows total cost, average total cost, and marginal cost. These are。
《经济学原理》作业本课程作业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部分”,由20个选择题组成,每题0.5分,共10分。
第二部分为“填空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
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最正确的,10分,每题0.5分)( D )1.人类社会面临的基本矛盾是A.生产力和先进技术之间的矛盾B.人的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C.人口众多与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A )2.石油、天然气、矿藏、森林、海水等资源在经济学分析中都用A.自然作代表B.土地作代表C.资本作代表D.管理作代表( C )3.经济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包括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等B.投入与产出C.资源配置D.经济增长( C )4.提出“看不见的手”的人是A.凯恩斯B.马歇尔C.亚当·斯密D.萨缪尔森( B )5.资源稀缺是指A、世界上大多数人处于贫困之中B、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资源是不足的C、资源要保留给我们的未来D、资源最终会被耗光( C )6.低挡物品是收入增加引起哪一种变动的物品A、供给增加B、供给减少C、需求增加D、需求减少( D )7.下面哪一种关于约束性价格上限的表述是正确的A、由于价格上限引起的过剩在短期中大于在长期中B、由于价格上限引起的过剩在长期中大于在短期中C、由于价格上限引起的短缺在短期中大于在长期中D、由于价格上限引起的短缺在长期中大于在短期中( B )8.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互补品的价格下降( C )9.若某商品价格上升2%,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A、单位弹性B、无限弹性C、富有弹性D、缺乏弹性( C )10.如果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则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将会A、大大增加B、稍有增加C、下降D、不变( A )11.如果牛仔裤价格上升引起网球鞋需求增加,那么,牛仔裤和网球鞋是A、替代品B、互补品C、正常物品D、抵挡物品( D )12.下列哪一种情况会引起一种物品的需求曲线是价格缺乏弹性的A、该物品有大量替代品B、该物品是抵挡物品C、该物品是奢侈品D、该物品是必需品( C )13.市场的哪一方更可能为价格下限而游说政府A、想要价格下限的既不是买者也不是卖者B、卖者与买者都想要价格下限C、卖者D、买者( A )14.假如厂商生产的产量从1000单位增加到1002单位,总成本从2000美元上升2020美元,那么它的边际成本等于A、10美元B、20美元C、2020美元D、2美元( A )15.已知产量为500时,平均成本为2元,当产量增加到550时,平均总成本等于2.5元。
1.为什么政府购买乘数大于税收乘数的绝对值?
政府购买支出直接影响总需求,所以政府支出乘数=1/(1-MPC)。
而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需求,它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再影响总需求。
税收的变化和总需求的变化是反方向的,所以税收乘数=-MPC/(1-MPC)。
因此政府购买乘数大于税收乘数的绝对值。
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它是市场需求曲线的水平相加,这个说法对吗?为什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原因如下:
首先,从微观经济学角度来说,我们有个人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没有总需求曲线。
某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水平相加,而不是总需求曲线是个别物品需求曲线的水平相加。
因为不同种类的商品是不能简单加总的。
其次,宏观经济学部分,我们有了总需求曲线这个概念。
总需求曲线横坐标是实际GDP(或总收入),纵坐标是一般物价水平。
总需求曲线不是个别物品需求曲线的水平相加,因为一个社会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是多种多样的,衣食住行样样包括,不同种类的产品当然不能直接相加,在宏观部分我能们研究的是整体经济运行,就要先把总产出转化成可以计量的单位,那就是把最终产品和服务都统一用货币价值来衡量。
衣食住行等等转化成货币价值后就可以加总在一起,就形成了GDP这个总量的概念。
那么在价格上同样也不能以某商品价格来表示,而是要反映整体物价水平,那就要用到一般价格水平(即平均价格水平),比如消费物价指数(CPI,CPI的计算公式是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生产物价指数(PPI)、GDP紧缩指数等。
所以总需求曲线反映的是整体物价水平变动对实际GDP的影响。
而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横坐标是单个商品的数量,纵坐标是该商品的价格,并假定其他商品价格和消费者的总收入保持不变。
需求曲线反映的是某商品价格的变化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最后,宏观经济学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真实余额效应、对外贸易效应和利率效应,导致物价水平下降(或上升)会引起人们对物品和劳务的需求量增加(或减少)。
而微观经济学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如果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消费者就要多消费该商品(或用其他商品来替代该商品),所以需求曲线向下方倾斜。
3、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和收入变动量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量和该收入量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平均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大于零小于1,因为一般来说,收入增加后,既不会一点消费不增加,也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部用于增加消费。
一般情况是一部分增加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储蓄,即△y=△c+△s,因此,△c/△y+△s/△y=1,所以∆c/∆y=1-∆s/∆y。
只要∆s/∆y不等于1或0,就有0<∆c/∆y<1。
可是,平均消费倾向就不一定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当人们收入很低甚至是零时,也必须消费,借钱也要消费,这时平均消费倾向就会
大于1。
4、在低于充分就业经济中,为什么均衡收入水平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变动?在收入的变动过程中,一般价格水平为什么常常保持不变?
低于充分就业的经济,就是指存在非自愿性失业,有大量的资源闲置的经济状况。
在这种经济情况下,当社会总需求增加时,企业可以使闲置的资源得到重新利用,没有工资、原材料价格上升的压力,反映在图形上则是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就决定了均衡收入水平,那么均衡收入水平就由总需求来决定。
同样的,在资源闲置的状态下,总需求发生变化时,企业首先改变的是产量,而不是价格。
因为当人们的总需求增加时,在资源闲置状态下,企业要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增加产量的话,只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这就不会引起工人、原材料、机器、厂房、设备等方面的供应的紧张,那么企业成本就不会上升,企业成本不变的话,产品价格也保持不变。
5.“即使政府花费数十亿美元用于浪费性的军备,这一行为在衰退时期也能够创造就业。
从全社会的观点来看这样做是值得的。
”,请对这句话加以评论这句话是片面的。
不同的政府支出项目具有不同的就业含义和社会副产品,因此不能够仅仅为了就业这个目标而牺牲了其他的社会目标。
政府花费数十亿美元用于浪费性的军备来创造就业,其影响多方面的,根据乘数模型,固然在短期内可以使就业增加,但是还要考虑这样做的社会机会成本。
政府或许存在从长远来看更为理想的支出项目,而不是用于军备。
另外,不同的支出项目也会对经济产生不同的乘数效应,政府决策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6.假设支票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是10%,而且银行没有持有任何超额准备金。
如果美联储卖出100万美元的政府债券,这对经济中的准备金和货币供给有什么影响?
美联储卖出100万美元的政府债券,会使准备金减少100万美元,因为银行不持有超额准备金,货币乘数为1/0.1=10,所以货币供给会减少1000万美元。
7.假设所有的银行都保持100%的准备金。
将1000美元加入到一个保持100%准备金的银行系统之中,请问准备金的增加对货币供应量有什么影响?银行“创造”货币了吗?
如果将1000美元加入到一个持有100%准备金的银行系统,意味着1000美元的存款全部作为银行的库存现金,而没有任何存款贷出去,银行就不能利用存款创造出新的货币供给。
所以既没有增加货币量,也没有创造出新的货币。
8.下面每项对总供给或总需求将会产生什么影响?(假定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a.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的大幅度削减
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大幅度削减会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和公司税后利润,这会使个人消费和企业投资增加,从而使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AD向右上方移动。
b.一项削减国防开支的裁军协议
一项削减国防开支的裁军协议会使政府购买这块支出减少,则将减少一国的总需求水平,从而使总需求曲线AD向左下方移动。
c.潜在产出水平的增加
潜在产出水平的增加,将有效提高一国所能生产出的商品和劳务水平,从而使总供给曲线AS向右下方移动。
d.放松银根使得利率降低
放松银根使得利率降低,这将有效刺激经济中的投资需求等,从而使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AD向右上方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