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仓库厂商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57.50 KB
- 文档页数:5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市场份额和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已经成为企业数据管理的重要工具。
在企业中,DBMS的普及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使用DBMS来管理数据。
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各个厂商都在争夺市场份额。
本文将对DBMS的市场份额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市场份额据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发布的数据,全球关系型DBMS的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厂商分别是Oracle、IBM、Microsoft、SAP和Teradata,市场份额分别为27.4%、17.9%、16.9%、5.3%和3.0%。
1. OracleOracle是世界上最大的关系型DBMS厂商之一,其市场份额在全球范围内位居首位。
Oracle的DBMS产品系列包括Oracle Database、MySQL和TimesTen。
在全球范围内,Oracle的数据库能够支持各种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包括Windows、Linux、Unix等。
2. IBMIBM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企业之一,在DBMS领域也占据了重要地位。
IBM的DBMS产品系列包括DB2、Informix和Big SQL等多个产品。
IBM的DB2产品是目前全球使用最广泛的企业级DBMS之一,在安全性、可靠性和数据一致性等方面都表现优异。
3. MicrosoftMicrosoft是全球领先的软件厂商之一,在DBMS领域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Microsoft的DBMS产品系列包括SQL Server、Azure SQL Database等多个产品。
SQL Server是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关系型数据库之一,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
4. SAPSAP是全球领先的企业应用软件厂商之一,在DBMS领域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SAP的DBMS产品系列包括MaxDB和SAP HANA等多个产品。
⼏款分布式数据库的对⽐1 概述随着海量数据问题的出现,海量管理能⼒,多类型,变化快,⾼可⽤性,低成本,⾼端可扩展性等需求给企业数据战略带来了巨⼤的挑战。
企业数据仓库、数据中⼼的技术选型变得尤其重要!所以在选型之前,有必要对⽬前市场上各种⼤数据量的解决⽅案进⾏分析。
2 主流分布式并⾏处理数据库产品介绍2.1 Greenplum 2.1.1 基础架构Greenplum 是基于Hadoop 的⼀款分布式数据库产品,在处理海量数据⽅⾯相⽐传统数据库有着较⼤的优势。
Greenplum 整体架构如下图:数据库由Master Severs 和Segment Severs 通过Interconnect 互联组成。
Master 主机负责:建⽴与客户端的连接和管理;SQL 的解析并形成执⾏计划;执⾏计划向Segment 的分发收集Segment 的执⾏结果;Master 不存储业务数据,只存储数据字典。
Segment 主机负责:业务数据的存储和存取;⽤户查询SQL 的执⾏。
2.1.2 主要特性Greenplum 整体有如下技术特点: Shared-nothing 架构Network Interconnect...Master Severs 查询解析、优化、分发Segment Severs 查询处理、数据存储ExternalSources 数据加载海量数据库采⽤最易于扩展的Shared-nothing架构,每个节点都有⾃⼰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硬件资源,节点之间通过⽹络来通信。
◆基于gNet Software Interconnect数据库的内部通信通过基于超级计算的―软件Switch‖内部连接层,基于通⽤的gNet (GigE,10GigE) NICs/switches在节点间传递消息和数据,采⽤⾼扩展协议,⽀持扩展到1000个以上节点。
◆并⾏加载技术利⽤并⾏数据流引擎,数据加载完全并⾏,加载数据可达到4。
5T/⼩时(理想配置)。
IBM、Oracle产品对比目录IBM、Oracle产品对比 (1)IBM BPM产品 (3)产品介绍 (3)平台组件 (4)特点介绍 (4)周边支持 (6)安装计划 (6)培训计划 (6)Oracle BPM产品 (6)产品介绍 (6)平台组件 (8)特点介绍 (8)周边支持 (9)安装计划 (10)培训计划 (10)IBM SOA产品 (10)产品介绍 (10)平台组件 (11)功能介绍 (11)特点介绍 (11)周边支持 (11)安装计划 (11)培训计划 (11)Oracle SOA产品 (11)产品介绍 (11)平台组件 (15)特点介绍 (17)周边支持 (19)安装计划 (19)培训计划 (19)Oracle 与IBM产品对比 (19)IBM BPM产品产品介绍IBM Business Process Manager 是一个综合性的消耗性 BPM 平台,提供了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全面可视性和管理。
该平台为流程改进和 BPM 生命周期治理提供了共用软件平台,还提供了关键任务企业解决方案所要求的强大性及健壮性,并组合了深层业务参与所要求的简单性和易用性。
内置的可视性和分析功能旨在帮助企业改善和优化其业务流程。
IBM Business Process Manager 提供了一整套高级 BPM 功能,并为业务流程自动化和改进的各个方面提供了一个集成、可扩展的平台,它具有以下先进功能:● 工具简单、易用,所有业务用户均可参与。
● 运行环境统一、由模式驱动,因此提高了业务和 IT 的协作性。
● 用户界面 (UI) 动态、“智能”,由此可以更为高效和有效地管理用户任务。
● 内置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 (SOA) 组件,因此编排与整合高度集成。
● 内置监视和分析功能,因此实现了细致的流程可视性。
● 采用嵌入式IBM® 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扩展性及可用性较高。
国产数据库竞品分析报告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库作为信息存储和管理的核心组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国内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产数据库逐渐崭露头角,在市场上与传统的国际数据库产品展开竞争。
为了更好地了解国产数据库的竞争态势,本文将对几款主流的国产数据库进行详细的竞品分析。
一、竞品选择本次竞品分析选取了以下几款具有代表性的国产数据库:达梦数据库、人大金仓数据库、南大通用数据库。
二、产品概述(一)达梦数据库达梦数据库是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通用关系型数据库,提供了多种数据存储和管理功能,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
其特点包括高效的查询处理能力、强大的事务处理机制以及良好的安全性能。
(二)人大金仓数据库人大金仓数据库是一款面向事务处理的关系型数据库,具备高可靠、高性能、高安全等特性。
在数据一致性和稳定性方面表现出色,适用于企业级关键业务应用。
(三)南大通用数据库南大通用数据库是一款专注于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数据库产品,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分析工具和算法,能够满足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复杂分析的需求。
三、功能对比(一)数据存储和管理在数据存储方面,这几款数据库都支持常见的数据类型,如整数、浮点数、字符串等。
但在存储容量和扩展性上,达梦数据库和南大通用数据库相对更具优势,能够处理大规模的数据存储需求。
(二)查询性能达梦数据库在查询优化方面表现突出,能够快速处理复杂的查询语句。
人大金仓数据库在小数据量的查询中响应速度较快,而南大通用数据库在大数据分析场景下的查询性能较为出色。
(三)事务处理事务处理是数据库的关键功能之一。
达梦数据库和人大金仓数据库都提供了强大的事务隔离级别和并发控制机制,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南大通用数据库在事务处理方面相对较弱,更侧重于数据分析功能。
(四)安全机制所有三款数据库都具备基本的用户认证和授权功能。
达梦数据库提供了更精细的访问控制策略和数据加密功能,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人大金仓数据库在安全审计方面较为完善,能够对数据库操作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监控。
一份全面的企业数据产品选型对比(含数仓、报表、BI、中台、数据治理)编辑导语:在如今这个数据化时代,数据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其重要性都不可小觑。
因此,有不少企业强化了数据工作,加强企业数据建设。
接下来,本文作者整理了一份超全面的企业数据产品的选型对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前言:这个从上至下都在强调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越来越多公司重视数据,也越来越多的企业有数据建设的需求。
企业无论做任何数据工作,必然要有一定的信息化基础,也要有数据化建设的基础,少不了数据平台、数据应用工具,数据管理工具等。
关于企业数据建设这块,本人从事了近7年,从技术到项目管理,做过乙方也做过甲方,也有多年和各乙方厂商打交道的经验,遂来分享选型“内幕”。
涉及到的产品有:数仓、大数据平台、报表、BI、数据中台、数据治理等。
数据仓库算是一个解决方案,视企业需求有不同架构(传统数仓、数据集市、大数据平台等),架构下有很多分层和组件,比起工具更需要架构师能力,具体原理就不讲了。
关于数仓的选型主要涉及:数据存储方案、ETL、还有前端应用。
底层的数据仓库服务器通常是一个关系数据库系统,常用的方案有Oracle、db2、还有greenplum、teredata等数据仓库专业解决方案。
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有:oracle、mysql、DB2。
大规模并行处理数据库:Vertica、Teradata(商业)、Greenplum (开源)。
Teradata老江湖了,银行业使用较多,但成本也是真的贵,目前我们做项目较多的是用Greenplum,算是业界最快和最高性价比的高端数据仓库解决方案,Greenplum是基于PostgreSQL的,于2022年开源。
我知道的国内四大行有3家在用,5大物流公司有4家在用,不少公司在从Teradata迁移到GP。
大数据平台主流的是:Hadoop+Hive。
这套方案有多通用不用多说了,后面说到的大数据平台厂商也大多基于这个来设计平台产品。
云计算知名厂商及其产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云计算已经成为了许多企业和组织不可或缺的技术。
在这个领域中,有许多知名的厂商提供了各种高质量的云计算产品,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一些知名的云计算厂商以及他们的主要产品。
1、亚马逊网络服务(AWS)亚马逊网络服务(AWS)是全球最大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之一,其产品线涵盖了基础设施、数据存储、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
其中,AWS的EC2(弹性计算云)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虚拟私有服务器,为用户提供了高度可扩展的计算能力。
另外,AWS S3(简单存储服务)是一种可靠的云存储服务,可用于存储和保护数据。
2、谷歌云(Google Cloud)谷歌云是谷歌提供的云计算服务,其产品包括基础设施、数据存储、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等。
其中,Google Kubernetes Engine是一种开源的容器编排系统,可帮助用户自动化容器镜像的构建和部署。
另外,Google Cloud Dataflow是一种数据管道服务,可用于处理和分析大规模数据。
3、微软Azure微软Azure是微软提供的云计算服务,其产品涵盖了基础设施、数据存储、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
其中,Azure Virtual Machines 是一种虚拟机服务,可用于在云中创建和管理虚拟机。
另外,Azure Cosmos DB是一种全球分布的数据库服务,可用于存储和查询大规模数据。
4、阿里云(Alibaba Cloud)阿里云是阿里巴巴集团提供的云计算服务,其产品线包括了基础设施、数据存储、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
其中,Alibaba Cloud ECS (弹性计算服务)是一种高度可扩展的计算服务,为用户提供了按需使用计算资源的能力。
另外,Alibaba Cloud OSS(对象存储服务)是一种可靠的云存储服务,可用于存储和保护数据。
5、腾讯云(Tencent Cloud)腾讯云是腾讯提供的云计算服务,其产品线包括了基础设施、数据存储、数据处理等多个领域。
数据库选型:MySQL、Oracle和MongoDB随着互联网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的规模和复杂度不断增大,如何实现高效、稳定、安全的数据存储和处理成为了企业数据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在数据库中,MySQL、Oracle和MongoDB等数据库成为了各个领域最为常用的数据库系统。
本文将分别从MySQL、Oracle和MongoDB三个方面来探讨它们的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以期为企业数据库选型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MySQL:开源数据库MySQL是一种开源数据库,根据MySQL官方网站统计,全球用户数量已超过1亿。
MySQL是一款基于SQL语言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适用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以及各种互联网应用程序等领域。
MySQL作为一种开源产品,具有以下优点:1.免费、开源。
MySQL以GPL(通用公共许可证)的方式发布,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地获取、拷贝、修改和分发MySQL源代码,这使得用户可以在没有额外软件费用的情况下使用MySQL,为企业降低了成本。
2.易于学习,支持SQL语言。
MySQL采用标准化的SQL语言,操作简单、易学易用,使得用户快速掌握MySQL的使用技巧。
3.安全、可靠、稳定。
MySQL的安全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短短几年内,已成为众多项目和应用程序的首选数据库系统,实时性高、支持高并发、可靠性高,受到了各种规模的企业用户及互联网应用、网站的广泛使用。
4.支持多个平台。
开源免费的MySQL支持多个平台,包括Linux、Unix、Windows等主流操作系统,兼容性强,易于部署。
但是,MySQL也存在一些缺点:1.对于高负载、高并发的应用,MySQL的性能和稳定性没有Oracle好,需要进行优化。
2. MySQL在处理大数据时,容易因为表锁定、索引失效等问题而卡住,导致系统的响应能力降低。
3. MySQL不支持XML和JSON数据类型,不适用于需要处理复杂数据结构的应用。
适用场景:MySQL适用于中小企业及互联网应用领域,如网站、博客、论坛等。
数据仓库产品分析报告目录内容摘要 (2)关键字 (2)正文 (2)一、知名的数据仓库厂商介绍 (2)二、数据仓库产品对比 (2)2.1各数据产品家族对比 (2)2.2各厂商数据仓库产品列表 (3)2.3各产品优点对比 (6)2.4各产品应用提示 (8)三、DB2与Oracle的数据仓库技术对比 (9)3.1前言: (9)3.2技术对比: (10)四.结论: (12)五.参考文献: (12)内容摘要数据仓库的实施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包括:数据仓库的设计建模、数据转换与集成、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的分析和展现及数据仓库的维护和管理)。
并且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运行特点,都有自己特定的业务范围,都有自己特定的历史数据,所以企业在制定实施数据仓库解决方案时,不能盲目的选择产品供应商。
在建立数据仓库时,必须紧密结合本行业的特点和本企业的业务发展需求,参考产品提供商的技术特点和他们的成功案例,认真比较后再做出恰当的选择。
在这里主要给出了一些知名厂家的数据仓库产品。
通过对这些厂家的数据仓库产品的对比分析,找出适合我们应用的产品,对今后的学习和项目实践有着深刻的意义。
本文首先对大部分数据仓库产品进行套件和基本功能的介绍,然后根据数据仓库的任务、特点和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重点对其中的两个产品Orcale和DB2的数据仓库技术在索引能力、数据分区、仓库管理器方面研究。
关键字数据仓库,Business Objects、Oracle、IBM、Sybase、Informix、NCR、Microsoft、SAS、CA,DB2,索引能力、数据分区、仓库管理器正文一、知名的数据仓库厂商介绍Business Objects, Oracle, IBM, Sybase, Informix, NCR, Microsoft, SAS, CA 二、数据仓库产品对比2.1各数据产品家族对比前言:数据仓库产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1.单点产品:所谓单点产品是指仅局限于数据仓库方案实施中的一部分或某一特定功能,主要是作为第三方产品或者和其它公司的产品结合起来进行使用。
海波龙Hyperion,CognosTM1,SAPBPC的区别和发展历史海波龙Hyperion,Cognos TM1,SAP BPC的区别和发展历史海波龙Hyperion,Cognos TM1和SAP BPC都是国际主流的基于多维数据仓库的全⾯预算软件。
在市场占有率上,海波龙和Cognos TM1最⾼,⽽SAP BPC由于技术积淀历史短,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
1991年,美国东部康涅狄格州Stamford市的EPM管理软件公司IMRS公司成功上市并发布了新产品“Hyperion”。
CEO Jim Perakis选择以希腊神话中泰坦巨⼈的名字作为产品名称,原因是“这个词在字典中最接近Hypertext”。
随后Perakis把公司名称也改成了Hyperion Software。
但Hyperion的合并报表软件Hyperion Enterprise,也就是后来的HFM,最早是由Samford团队开发的,由于产品来源于不同的研发团队,HFM跟Hyperion同公司内由硅⾕团队开发的产品Hyperion Planning,Essbase等⼀直存在整合不好的问题。
1992年,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硅⾕的软件公司Arbor Software发布了第⼀版数据仓库软件产品-Essbase,这个产品在随后的多年⾥⼀直是多维数据仓库全球销量冠军。
1998年,Hyperion Software与Arbor合并,并改名为Hyperion Solutions,总部设在Arbor硅⾕总部。
1969年,Alan Rushforth 与Peter Gleniste在加拿⼤创建了咨询公司Cognos。
名字取⾃拉丁语“cognosco”。
1980年代加拿⼤经济萧条期间,Cognos转型成了软件公司。
2007年10⽉25⽇,Cognos宣布收购Applix,并获得了TM1的全部技术和产品。
2000年前后,全球企业绩效管理(EPM)市场,基本上就是Hyperion和Cognos两家在厮杀,没别⼈什么事⼉。
2021年5⽉国产数据库排⾏榜:“华为⾼斯模式”取得成功,阿⾥OPA持续攀升2021年5⽉已经出炉,前⼗中TiDB依然以612分稳坐榜⾸,分数较上⽉降低8分;阿⾥系OceanBase上涨34分位列第⼆,为本⽉最⼤涨幅,阿⾥云PolarDB上涨28分,排在第三,阿⾥云AnalyticDB排在第九,位置不变。
武汉达梦以及南⼤通⽤分别排在第4、5位,两者差距缩⼩到仅27分;华为GaussDB上升⼀位,openGauss也是增长20分排在第⼋,腾讯云TDSQL则下降50分,排名下跌⼀位;中兴GoldenDB近三⽉排名不变⼀直排在第⼗。
紧随GoldenDB排在第⼗⼀名的⼈⼤⾦仓Kingbase连续两⽉上涨18分,与第⼗名仅7分的差距。
另外排名第⼗三的神⾈通⽤数据库两⽉连续增加41分,排名上升了6位。
巨杉SequoiaDB、易鲸捷数据库以及万⾥开源GreatDB也都经受了市场长时间的打磨,各⾃都有典型的成功案例,实⼒同样不容⼩觑。
⽬录导读TiDB 5.0 发布,PingCAP 上榜独⾓兽企业名单第⼀名TiDB: PingCAP作为国内最早布局分布式数据库的独⽴创业公司,2015年创⽴半年后就发布了TiDB并开源,通过6年时间不断的更新迭代,逐步迈向企业级核⼼场景,近期PingCAP⼊选 “2020 年中国独⾓兽企业榜单”,以开源之⼒引领变⾰,探索分布式云的未来。
4⽉发布的 5.0 版本通过引⼊MPP架构,成为具备完整HTAP能⼒的分布式数据库,TiDB向业务提供统⼀的⼊⼝,TiDB-Server能够⾃动选择单机执⾏或MPP模式,并且将事务型和分析型的负载隔离,使得双⽅在⾼并发量压⼒下互不⼲扰,为企业提供⼀站式数据服务平台。
4 ⽉ 7 ⽇ 2021 GDCC 全球分布式云⼤会在北京举⾏,PingCAP 获得分布式数据库领导⼒奖。
同时 PingCAP 联合创始⼈兼 CTO 黄东旭受邀参会发表了以「站在数据库变⾰前夜」为主题的演讲。
一、数据仓库厂商简介1、IBMIBM,即国际商业机器公司,1911 年创立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目前拥有全球雇员31 万多人,业务遍及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4 年,IBM 公司的全球营业收入达到九百六十五亿美元.在过去的九十多年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现代科学日新月异,IBM 始终以超前的技术、出色的管理和独树一帜的产品领导着全球信息工业的发展,保证了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行业用户对信息处理的全方位需求。
众所周知,早在1969 年,阿波罗宇宙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肩负着人类的使命,首次登上了月球;1981 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又成功地飞上了太空。
这两次历史性的太空飞行都凝聚着IBM 无与伦比的智慧。
IBM 与中国的业务关系源远流长。
早在1934 年,IBM 公司就为北京协和医院安装了第一台商用处理机。
1979 年,在中断联系近30 年之后,IBM 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再次来到中国。
同年在沈阳鼓风机厂安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台IBM 中型计算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IBM 在华业务日益扩大。
80 年代中后期,IBM 先后在北京、上海设立了办事处。
1992 年IBM 在北京正式宣布成立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这是IBM 在中国的独资企业。
此举使IBM 在实施其在华战略中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掀开了在华业务的新篇章。
随后的1993 年,IBM 中国有限公司又在广州和上海建立了分公司。
到目前为止,IBM 在中国的办事机构进一步扩展至哈尔滨、沈阳、深圳、南京、杭州、成都、西安、武汉、福州、重庆、长沙、昆明和乌鲁木齐等16 个城市,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在华业务覆盖面。
伴随着IBM 在中国的发展,IBM 中国员工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已超过5000 人。
除此之外,IBM 还成立了8 家合资和独资公司,分别负责制造、软件开发、服务和租赁的业务。
IBM 非常注重对技术研发的投入。
全球顶尖大数据公司一览2013-07-04 11:06 佚名国脉物联网我要评论(0)字号:T | T“大数据”近几年来可谓蓬勃发展,它不仅是企业趋势,也是一个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技术创新。
在大数据的帮助下,警察可以通过犯罪数据和社会信息来预测犯罪率,部分科学家通过遗传数据预测疾病的早期迹象。
可以说,现在整个行业都非常看好大数据。
以下是小编为您搜罗的全球顶尖大数据公司。
AD:2013云计算架构师峰会精彩课程曝光“大数据”近几年来可谓蓬勃发展,它不仅是企业趋势,也是一个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技术创新。
在大数据的帮助下,警察可以通过犯罪数据和社会信息来预测犯罪率,部分科学家通过遗传数据预测疾病的早期迹象。
可以说,现在整个行业都非常看好大数据。
以下是小编为您搜罗的全球顶尖大数据公司。
企业名称:IBM2011年5月,IBM正式推出InfoSphere大数据分析平台。
InfoSphere大数据分析平台包括 BigInsights和Streams,二者互补,Biglnsights基于Hadoop,对大规模的静态数据进行分析,它提供多节点的分布式计算,可以随时增加节点,提升数据处理能力。
Streams 采用内存计算方式分析实时数据。
InfoSphere大数据分析平台还集成了数据仓库、数据库、数据集成、业务流程管理等组件。
企业名称:亚马逊对于云计算和大数据,亚马逊绝对具有先见之明,早在2009年就推出了亚马逊弹性MapReduce(Amazon Elastic MapReduce),亚马逊对Hadoop的需求和应用可谓了若指掌,无论是中小型企业还是大型组织。
弹性MapReduce是一项能够迅速扩展的Web服务,运行在亚马逊弹性计算云(Amazon EC2)和亚马逊简单存储服务(Amazon S3)上。
这可是货真价实的云:面对数据密集型任务,比如互联网索引、数据挖掘、日志文件分析、机器学习、金融分析、科学模拟和生物信息学研究,用户需要多大容量,立即就能配置到多大容量。
四款数据库的简介人大金仓:Kingbase 包含多款子产品,按应用场景细分为事务型数据库系统 KES、分析性数据库系统KADB、面向 HTAP 场景的 KSone、大数据平台 KDP、以及图像视频数据库KDVDB。
其产品客户主要是政府、教育、国防、电力、金融等政企单位。
武汉达梦:达梦数据库产品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最新版本为 DM8,其分布式、多架构并存特性使得其能有效处理大数据下的 HTAP 应用场景。
其产品在诸多行业都有应用,在金融行业大多数应用于数据查询系统,仅湖北银行将其应用于核心业务系统。
华为GaussDB:华为2011年成立了高斯实验室并着手 Gauss DB 的研发,经过多年的产品打磨。
其分布式数据库产品有 Gauss100、Gauss200 和 Gauss300,分别对应事务型、分析型和混合型场景。
其中前两款产品在招行和工行已经得到大规模运用,运用场景遍布数据仓库到核心应用类系统。
中兴GoldenDB:中兴GoldenDB。
目前,已在多家银行的业务系统中有所应用。
中信银行将其应用在信用卡业务上,并在近期所有传统核心业务迁移至该数据库上。
这意味着GoldenDB 具有较可靠度混合应用能力。
Oracle和这几款数据库的最大的区别就是,oracle是传统的数据库,其他都是分布式数据库,传统数据库的扩展性没有分布式数据库的优。
Oracle数据库的扩展是瓶颈,访问瓶颈都在数据库上,实例可以扩展,但是多实例对应一个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原则上可以无限扩展。
并行是在各个服务器之间的并行,而oracle的并行是多进程。
四款数据库和oracle的对比1.人大金仓kingbase数据库和Oracle数据库对比(人大金仓有专门的迁移工具,可2.达梦数据库和oracle数据库的对比。
3.GaussDB和oracle的区别华为非合作伙伴,非客户,下载不了文档,以下对比查看网络后自己整理,可能不太准4.GoldenDB和oracle的区别没有帮助文档,信息来自网络•管理节点管理节点包含四个主要的功能模块:1.MetaDataServer主要功能是管理分布式数据库的元数据信息,对外提供操作接口;持久化数据以及进行相应的任务管理工作。
云计算知名厂商及其产品.云计算知名厂商及其产品一、亚马逊(Amazon)1.亚马逊弹性计算云(EC2):提供可扩展的虚拟服务器,适用于各种应用程序的部署和扩展。
2.亚马逊简单存储服务(S3):提供可靠的对象存储服务,用于存储和检索大量数据。
3.亚马逊云端数据库服务(RDS):提供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的托管服务,支持多种数据库引擎。
二、微软(Microsoft)1.微软Azure:为企业提供一系列云服务,包括虚拟机、存储、数据库、等,支持混合云和多云部署。
2.微软Office 365:基于云平台的办公软件套件,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等常用工具,支持团队协作。
3.微软Azure SQL数据库:基于SQL Server技术的托管关系数据库服务,提供高可用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
三、谷歌(Google)1.谷歌云计算引擎(GCE):提供可扩展的虚拟机实例,支持自定义配置和自动负载均衡,适用于大规模计算任务。
2.谷歌云存储(GCS):提供可靠的对象存储服务,具有低延迟和高吞吐量,适用于多媒体内容和大数据分析。
3.谷歌Cloud Spanner:全球分布式关系数据库服务,具有ACID事务和水平可扩展性,适用于全球化应用程序。
四、阿里云(Alibaba)1.阿里云ECS:提供弹性计算服务,包括虚拟机实例和容器实例,支持按需扩展和自动伸缩。
2.阿里云OSS:提供安全、稳定的对象存储服务,适用于各种数据类型和访问模式。
3.阿里云RDS:提供稳定可靠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主从复制和自动备份,适用于线上业务。
附件:2.云计算安全指南:介绍云计算安全的基本原理和策略,帮助用户保护数据和系统的安全性。
法律名词及注释:1.服务级别协议(SLA):是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与客户之间达成的协议,规定了服务的可用性、性能和支持等方面的要求。
2.隐私政策:是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政策,说明了如何处理客户的个人信息和数据,并保护客户的隐私。
一、数据仓库厂商简介1、IBMIBM,即国际商业机器公司,1911 年创立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目前拥有全球雇员31 万多人,业务遍及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4 年,IBM 公司的全球营业收入达到九百六十五亿美元.在过去的九十多年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现代科学日新月异,IBM 始终以超前的技术、出色的管理和独树一帜的产品领导着全球信息工业的发展,保证了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行业用户对信息处理的全方位需求。
众所周知,早在1969 年,阿波罗宇宙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肩负着人类的使命,首次登上了月球;1981 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又成功地飞上了太空。
这两次历史性的太空飞行都凝聚着IBM 无与伦比的智慧。
IBM 与中国的业务关系源远流长。
早在1934 年,IBM 公司就为北京协和医院安装了第一台商用处理机。
1979 年,在中断联系近30 年之后,IBM 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再次来到中国。
同年在沈阳鼓风机厂安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台IBM 中型计算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IBM 在华业务日益扩大。
80 年代中后期,IBM 先后在北京、上海设立了办事处。
1992 年IBM 在北京正式宣布成立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这是IBM 在中国的独资企业。
此举使IBM 在实施其在华战略中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掀开了在华业务的新篇章。
随后的1993 年,IBM 中国有限公司又在广州和上海建立了分公司。
到目前为止,IBM 在中国的办事机构进一步扩展至哈尔滨、沈阳、深圳、南京、杭州、成都、西安、武汉、福州、重庆、长沙、昆明和乌鲁木齐等16 个城市,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在华业务覆盖面。
伴随着IBM 在中国的发展,IBM 中国员工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已超过5000 人。
除此之外,IBM 还成立了8 家合资和独资公司,分别负责制造、软件开发、服务和租赁的业务。
IBM 非常注重对技术研发的投入。
1995 年,IBM 在中国成立了中国研究中心,是IBM 全球八大研究中心之一,现有150 多位中国的计算机专家。
随后在1999 年又率先在中国成立了软件开发中心,现有近2000 位中国软件工程师专攻整合中间件,数据库,Linux 等领域的产品开发。
二十多年来,IBM 的各类信息系统已成为中国金融、电信、冶金、石化、交通、商品流通、政府和教育等许多重要业务领域中最可靠的信息技术手段。
IBM 的客户遍及中国经济的各条战线。
与此同时,IBM 在多个重要领域占据着领先的市场份额,包括:服务器、存储、服务、软件和笔记本电脑等。
取诸社会,回馈社会,造福人类,是IBM 一贯奉行的原则。
IBM 积极支持中国的教育事业并在社区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
IBM 与中国高校合作关系的开始可追溯到1984 年,当年IBM 为中国高校作了一系列计算机设备硬件和软件的捐赠。
1995 年 3 月,以IBM 与中国国家教委(现教育部)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为标志,“IBM 中国高校合作项目”正式启动,这一长期全面合作关系的基本宗旨是致力于加强中国高校在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10 年来,IBM 中国高校合作项目不断向着更高的水平、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领域发展,对中国高校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自1995 年以来,IBM 已向中国高校捐赠了价值人民币10.1 亿元的计算机设备、软件及服务。
此外,通过与教育部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合作,IBM 向中国教育机构捐赠的设备总价值达人民币3177 万元。
迄今为止,IBM 对中国教育机构的捐赠已高达人民币10.4 亿元。
在高校合作项目方面,目前IBM 已与50 多所中国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30 万人次学生参加了IBM 技术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培训,3.7 万人次学生获得IBM 全球专业技术认证证书,3000 人次教师参加了IBM 组织的不同形式的师资培训。
除了在高等教育领域与中国教育界进行合作之外,IBM 还将合作范围积极拓展到基础教育领域。
继2001 年IBM KidSmart“小小探索者”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工程引入中国以来,IBM 已经连续4 年在中国开展了这一项目。
目前IBM 已与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共38 个城市的近400 所幼教机构进行合作,捐赠了1600 套KidSmart 儿童电脑学习中心。
自2003 年起,IBM 与教育部进一步合作,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的12 所小学开展了Reinventing Education“基础教育创新教学项目”,采取更多、更有价值的支持方式,把国外成熟的经验和资源引入中国,并充分结合中国的现状和需求,更好地帮助学校借助IT 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上述两个项目,共有6000 多名基础教育领域的骨干教师接受了IBM 的免费培训,10 万名儿童受益。
2003 年,IBM TryScience Around the World“放眼看科学”青少年科普项目在中国正式启动。
通过这个项目,IBM 向中国的科技馆捐赠电脑终端,终端通过高速网络与异地服务器相连并将服务器上的丰富内容呈现给科技馆的访问者。
“放眼看科学”内容涵盖了生态考古、太空探索、极限运动、海洋生物等多个方面,为青少年打开了一道接触科普知识、了解科学概念的全新大门。
目前,IBM 已向 6 个城市的科技馆捐赠了25 套IBM TryScience Kiosk 多媒体终端。
对于IBM 在中国的出色表现和突出贡献,媒体给予了IBM 十分的肯定。
IBM 先后被评为“中国最受尊敬企业”、“中国最受尊敬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国最具有价值的品牌”、“中国最佳雇主”等。
IBM 大中华地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总裁周伟焜先生从2001 年到2004 年连续被评为年度IT 财富人物。
2004 年,IBM 中国公司被《财富》杂志中文版评选为“中国最受赞赏的公司”,并荣居榜首。
IBM 的前任CEO 郭士纳先生在谈到IBM 中国公司的时候,曾经深情地说:“I BM 怀着对中国的承诺,为中国建立一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信息技术公司。
它设在中国,为中国人服务,有朝一日也为全世界服务。
IBM 中国公司必将会成为…中国的IBM 公司‟,成为中国经济的一部分。
” 回顾IBM 在中国的成长历程,从最初的战略尝试阶段,到中期的战略投资阶段,再到全面融入阶段,IBM 始终怀着对中国的深切承诺。
2004 年,IBM 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加强:IBM 在上海成立了亚太总部;与联想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共同发展个人电脑业务;长城公司共同组建了长城国际系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从事服务器生产。
面向2005 年,IBM 在中国发布了三大战略方向,即:保持快速成长;加强以解决方案和服务为核心的高价值业务和用创新帮助中国客户成功转型并提升其执行力、生产力和竞争力。
今天,新时代的IBM 中国公司,正秉承“成就客户、创新为要、诚信负责”的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国客户共同走向随需应变的转型之路。
2、Oracle甲骨文公司(Oracle)是世界上最大的企业软件公司,向遍及145多个国家的用户提供数据库、工具和应用软件以及相关的咨询、培训和支持服务。
甲骨文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红木城,,2003财年收入达到95亿美元,是《财富全球500强》企业。
自1977年在全球率先推出关系型数踞库以来,甲骨文公司已经在利用技术革命来改变现代商业模式中发挥关键作用。
甲骨文公司同时还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对客户关系管理―操作应用―平台设施进行全球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实施的公司。
甲骨文公司1989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成为第一家进入中国的世界软件巨头,标志着刚刚起飞的中国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得到了甲骨文公司的积极响应,甲骨文首创的关系型数据库技术也从此开始服务于中国用户。
1991年7月,经过了近两年时间的努力开拓,为了更好地与迅速发展的业务相适应,甲骨文公司在北京建立独资公司——北京甲骨文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2000年8月8日,甲骨文公司正式启用位于北京国贸大厦的办公新址,成为公司立足于长期服务中国市场的又一里程碑,也是长期扎根中国市场的新起点。
目前,甲骨文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均设立了分支机构,向中国市场全面提供Oracle9i电子商务平台、Oracle电子商务应用软件以及相关的顾问咨询服务、教育培训服务和技术支持服务。
甲骨文公司在中国的员工达483人。
2002年10月,甲骨文公司在深圳成立甲骨文中国研发中心,服务于技术开发、产品认证和本地化、技术支持等关键领域。
第二个研发中心也于2003年10月在北京揭幕。
甲骨文公司在中国的目标是:通过提供并传授领先技术,帮助中国软件企业在快速增长的经济大潮中取得成功,促进中国软件业的发展,同时也为中国的广大用户提供性价比高、可靠、安全的企业软件,为他们的业务增长作出贡献。
我们的策略是:推进本地化建设、建立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对中国市场实现承诺。
目前,公司在中国91%的业务都是通过本地合作伙伴进行的。
我们还与中国人才交流基金会合作,每年为4,000名中国软件工程师进行培训,以满足市场对软件专业人员的上升需求。
3、Sybase成立于1984 年,总部设在美国加州的Sybase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专注于信息管理和信息移动技术的企业级软件公司,其业界领先的技术及解决方案将数据从数据中心传递到任何所需的地方。
作为全球最大的独立软件厂商之一,Sybase 不仅拥有业界最完整的企业数据管理系统、领先的企业门户产品以及移动与无线解决方案,还致力于整合各种应用平台、数据库和应用软件,协助客户和合作伙伴成就企业信息无限化。
Sybase 拥有分布在全球60 个国家的4000 多名员工,为实现其"每时每刻满足用户需求"的承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二十多年的奋斗与开拓,Sybase 公司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Sybase 占据着移动数据库、移动中间件及企业级移动设备管理软件领域第一的市场份额;并拥有世界最大的数据仓库,业界领先的信息建模解决方案以及Linux 平台上性能优异的数据库。
Sybase 共拥有四万多家企业级客户,主要集中在金融服务业、电信业、医疗保健业、政府部门、媒体服务业和零售业,其中《财富》杂志排名前1000 家企业中900 家和排名前100 家企业中的95 家均为Sybase 的客户。
此外,全球125 家主要电讯公司、75个重要的股票交易所、华尔街56% 的金融机构都是Sybase 的客户。
同时,Sybase 广结天下盟友,与业界领先的应用、设备及服务供应商一起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拥有包括EDS、HP、Intel、Microsoft、SAP 和Sun Microsystems 在内的一万多家合作伙伴,并与Nokia、Toshiba 等OEM 伙伴及增值服务商保持着良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