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工法编写及申报要求(PPT)
- 格式:ppt
- 大小:423.50 KB
- 文档页数:24
施工工法及其申报要求1 工法定义和分类1.1 工法的定义是指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一定的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
工法是具有指导工程施工与管理作用的一种规范化的技术文件,是对先进的施工方法的提炼与总结提高。
也是企业技术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工法的分类根据建设部2005年颁布的《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建质[2005]145号)。
工法分为房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工业安装工程三个类别。
同时,我国工法分为三级,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级。
其相应要求见下表:工法的分级及标准2 工法的基本内容一项技术从形成到进行规范,不仅体现了技术的成熟,同时也体现了管理的成熟。
工法作为一种类似于规范、规程的特殊文体。
其内容组成、编写格式和语言结构都有进行严格的规范。
一篇完整的工法必须按照以下的顺序展开:0) 前言:简述本工法的形成过程和关键技术的鉴定和获奖的情况等内容。
1) 工法特点:说明本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
2) 适用范围:说明最适宜采用本工法的工程对象或者工程部位。
3) 工艺原理:说明本工法的工艺核心部分的原理和理论依据。
4)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说明本工法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 材料与设备:说明本工法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施工机械等的名称和要求。
6) 劳动组织:说明本工法所需的工种及其构成、人员数量以及技术要求。
7) 质量控制:说明对最终产品的质量验收要求。
8) 安全措施:说明应该遵循的安全规定和在现场所采取的主要安全措施。
9) 环保措施:说明应该遵循的环境法规和在现场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0) 效益分析: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分析,说明应用工法所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1) 应用实例:说明采用了本工法的具体工程的名称、实物工程量和应用效果。
3 工法的编写要点3.0 前言“前言”两字可以不写。
前言包含三项内容:1) 工法的形成过程:企业通过开发创新,推广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过程,通过局部创新或技术改进对原有工法修改修订的过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