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摄像基础》 (9)
- 格式:pdf
- 大小:5.67 MB
- 文档页数:119
摄影摄像基础知识.txt我这辈子只有两件事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人家有的是背景,而我有的是背影。
肉的理想,白菜的命。
肉的理想,白菜的命。
白马啊你死去哪了!是不是你把王子弄丢了不敢来见我了。
一、摄影摄影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摄制人员。
摄制人员是一部电影造型艺术的体现者。
一部电影——全体创作人员的劳动结晶,都是通过摄影人员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拍摄出来的。
他与导演一起进行“创作”,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摄影人员,职责就是在导演的创作思想指导下,用摄影手段、技巧去实现导演的创作意图和艺术构思。
二是用电影摄影机摄取景物影像的过程。
通常包括三个步骤:首先使景物形态通过透镜在感光片上曝光,构成潜影;其次将曝光后的感光片经显影和定影等化学处理,得到明暗程度与景物相反或色彩与景物互成补色的负象,即底片;最后,使另一感光片通过底片曝光,再经显影和定影等化学处理而得到明暗程度或色彩与被摄景物一致的正象,即透明正片。
也有使用反转感光片拍摄的,经过显影和定影等化学处理,直接得到透明正片。
二、摄像摄像有两种含义:一指摄像人员。
摄像人员是一部电视教材造型艺术的体现者。
其职责是在导演创作思想指导下,用摄像手段、技巧去实现导演的创作意图和艺术构思。
另外,指用电视摄像机摄取景物影像的过程。
三、录像录像有两种含义:指使用录像机的人员。
将电视摄像机摄取的景物影像用录像机记录在录像磁带上的过程。
四、曝光感光材料受光作用的过程。
曝光量的大小取决于感光材料受光的照度与曝光时间,即:曝光量= 照度×时间。
照度可用光圈大小来调节,曝光时间可用遮光器(铱烀庞)速度来控制。
电影摄影机中的胶片是恒速连续运转的,一般除使用光圈外,有时也配合使用装在机身内部的俗称乙蹲影逵的遮光器的开角度大小调节曝光量。
1.曝光点电影底片上获得中级密度的景物亮度控制点,也是曝光组合选择的基准点。
在电影生产中,对它的选择受如下相互关系的制约:中级反光率的景物亮度产生底片中级密度,经过标准光号印片而获得银幕最佳视觉效果。
第一章照相机(10分)1.照相机的基本结构:镜头、快门、暗箱、输片装置、机身、取景器、测距系统等2.MC:多层加膜3.什么是焦距镜头中心到焦片的垂直距离无限远的景物在焦平面截成清晰影像时凸镜的第二节点到焦平面的垂直距离焦距的变化范围6mm~2000mm4.焦距与视角的关系:成反比焦距与景深的关系:成反比5.光圈用f表示6.光圈的作用a.调节景深(景深和光圈成反比)b.调节进光量c.影响画面质量7.标准镜头:指镜头的焦距长度接近相机画幅对角线长度的镜头135相机的标准镜头50mm8.快门速度和标记的关系:标记数字越大,速度越快9.片速用ISO表示,片速的选择宜低不宜高10.什么是曝光组合光圈和快门速度的搭配11.曝光的原则:宁多不少第二章.摄影构图(29分)1.拍摄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景别).(方向).(高度).2.景别景别的类型: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以人为例来划分:远:人在整个画面中占的比例较小,大部分是关于环境的刻画.全:人物从头到脚都占据了画面,上下有少许的留白.中:膝盖以上部分近:腰部以上特:肩部以上,甚至是某一部分的特写,如眼睛,手部,脚部等等3.远景画面应该怎样构图?A.以宏观态势与规模为主的远景,更应讲究画面的“单纯”与简单,尤其在拍摄自然风光的时候更是如此。
B从大处着眼,选择、提炼、确定画面中大的线条的走向,形成画面的自然结构。
Eg: 河流、道路等等。
C.光线配合构图,利用光线的穿越的方向来达到升画面表现力的作用。
D适当选用前景。
4.中景:拍摄范围介于全景与近景之间,擅长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以及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并且它是以情节取胜,在电视电影中,中景是用得比较多。
5.近景:是突出表现被摄对象的主要部分,主要面貌,对人物的神态进行细腻的刻画的景别。
6.方向:(正面)(斜侧)(正侧)(背面)7.高度:(平拍)(仰拍)(俯拍)8.组成一个画面的因素有这样几个:主体,陪体,环境(前景和后景),空白等等。
《摄影与摄像基础》题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哪项是摄影的基本要素之一?A. 光线B. 画笔C. 乐器D. 食材2.摄像机的哪个部件用于控制光线进入镜头?A. 取景器B. 光圈C. 快门D. 闪光灯3.下列哪种光线条件最适合拍摄人像?A. 强烈的直射阳光B. 阴天的柔和光线C. 夜晚的昏暗环境D. 强烈的舞台灯光4.摄影中的“黄金时刻”指的是什么时候?A. 日出和日落时分B. 正午时分C. 午夜时分D. 阴天全天5.摄像时,为了获得稳定的画面,常使用哪种设备?A. 三脚架B. 滤镜C. 快门线D. 闪光灯6.下列哪种文件格式常用于保存原始图像数据?A. JPEGB. RAWC. PNGD. GIF7.在摄影中,增加ISO值会导致什么变化?A. 画面更亮B. 画面更暗C. 色彩更鲜艳D. 噪点增多8.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摄像机的三种基本曝光模式之一?A. 光圈优先B. 快门优先C. 程序自动曝光D. 手动对焦9.摄影构图中的“三分法”原则是指什么?A. 将画面分为三等分,主体位于其中一份的交点或线上B. 将画面分为上下两半,主体位于上半部分C. 将画面分为左右两半,主体位于右侧D. 将画面分为四个象限,主体位于中心10.下列哪种镜头最适合拍摄广阔的风景?A. 标准镜头B. 长焦镜头C. 广角镜头D. 微距镜头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摄影中,______、快门速度和ISO是控制曝光的三个关键因素。
2.在摄像中,______用于稳定摄像机,减少拍摄时的抖动。
3.摄影构图时,利用______可以引导观众的目光,增强画面的层次感。
4.光线的方向对摄影有很大影响,______光能够产生柔和的阴影和丰富的纹理。
5.摄像机的______用于调节进入镜头的光线量,影响画面的亮度和景深。
6.在低光环境下拍摄,为了保持画面亮度,可以尝试增大______或开启闪光灯。
7.摄影中的______原则是指通过对比和差异来突出主体,使画面更具吸引力。
烟台南山学院2010学年度下期《摄影摄像基础》期末复习题课程类别:选修课题目一二三四五总分满分2020202020100得分得分评卷人一. 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从下面4个选项中选择1个正确选择,并直接在选择上打√1. 在摄像中,镜头是摄像的基本单位,是画面语言的基本元素。
这里的镜头是指__B_。
A 摄像的一幅画面B 摄像的一个片段C 摄像机的镜头D 以上都对2. 在传统暗房中不能对照片进行__D__处理。
A 明暗B 反差C 剪裁D 抠图3. 下面的照相机中__D__。
A 有内置闪光灯B 可以通过热靴插座与闪光灯连接C 可以通过连接架和连接线与闪光灯连接D 以上都对4. 下面画面是用__C__模式拍摄的。
A 阶段B 多段C 连拍D 以上都对5. __C__是伞灯。
A B C D6. 下列照片第__C__张和其它照片在拍摄方向上有很明显的区别。
A B C D7. 描写雨雾笼罩的作品是__C__。
A B C D8. 关于照相机拍摄的影像,正确的叙述是__A__。
A 数码照相机拍摄动作结束,在液晶显示器上就可以显示拍照的图像B 传统照相机拍摄动作结束,即可在胶卷上看到拍照的图像C 数码照相机拍摄动作结束,在电子取景器上就可以显示拍照的图像D 以上都对9. 数码变焦_B___。
A 通过光学结构把图像内的每个像素面积增大,从而达到放大的目的B 把原来CCD影像感应器上的一部份像素使用插值算法放大到整个画面C 焦距发生了变化D 影像质量基本没有影响10. 数码照相机不能使用的存储设备是__A__。
A DVD光盘B CF卡C SD卡D 微型硬盘11. 曝光时间是_C___。
A 光线通过镜头的时间B 光线通过镜头到达感光片的时间C 光线通过镜头照射感光片的时间D 以上都对12. 与F11、1/60等量曝光的组合是_B___。
A F5.5、1/120B F16、1/30C F8、1/30D F22、1/12513. 需要进行增加曝光量曝光补偿的画面是__D__。
轴线及轴线规则【教学目标】Ⅰ . 能力(技能)目标1.会利用轴线进行机位布置2.会确定不同类型的轴线3.能够做到“平、稳、实”进行固定画面拍摄4.利用轴线规则,分别拍摄三种不同类型的轴线视频短片II.知识目标1.掌握三种类型轴线2.掌握三种类型轴线的造型特点3.掌握轴线规则4.掌握越轴的概念与如何越轴III.情感目标1.培养对细节的观察能力2.理解轴线在摄像中的重要作用3.提高镜头的审美能力与艺术创造能力【教学设计】Ⅰ . 告知教学内容与目的( 5m approx. )本环节告诉学生本节教学的内容是以以前的实践为基础,有了镜头,但是镜头的拍摄不是盲目的,有一定的规则需要遵循。
以例子来引出来次实践内容。
实例:请两个同学演示一个新闻采访的场景提出问题,如何安排机位?根据回答情况引出本次实践内容——轴线。
所谓轴线,是指在对摄像机场面调度的过程中与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条无形的动作线。
是指一条假想的“线” 、虚拟的“线”。
本节课程主要完成三种不同类型轴线的系列视频短片,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的进行拍摄。
本次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拍摄,每个组完成所一部自己创作的视频短片。
II. 探索与发现( 20m approx. )让学生自己探索摄像机的机位布置基础之上,本次课进行提问:1.摄像机的机位由哪些因素决定?选择摄像机位(拍摄三坐标)拍摄距离:拍摄高度:平拍、俯拍、仰拍拍摄方位:正拍、斜侧拍、正侧拍、背拍摄像机位——摄影机拍摄时的观察点/ 视点。
(Point ofview, POV ) 即:构图时运用摄影机取景器观察、选择而确定的画面的拍摄位置。
由:拍摄距离拍摄方向决定拍摄高度(画面造型三要素) 2.有哪些拍摄方向(位)?正面方向、侧面方向、斜侧方向、背面方向3.有哪些拍摄角度?平视、俯视、仰视4.机位的布置是否有一定的规则?根据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确定。
摄影摄像基础练习答案1.2 例题解答【例 1.1 】(单选题)照片可以保存_____ 拍摄的影像。
①传统摄影② 数码摄影③ 只能是前者④ 前 2 项均可解答:不管是传统摄影拍摄的底片,还是数码摄影拍摄的图像文件,都可以冲洗成照片进行保存。
所以,①和②是正确的,③是错误的。
但④叙述的更全面。
故选择④。
答案:④【例 1.2 】(单选题)关于照相机拍摄的影像,正确的叙述是 _______ 。
①数码照相机拍摄动作结束,在液晶显示器上就可以显示拍照的图像②传统照相机拍摄动作结束,即可在胶卷上看到拍照的图像③数码照相机拍摄动作结束,在电子取景器上就可以显示拍照的图像④以上都对解答:数码照相机拍摄动作结束,只能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拍照的图像,①是对的。
传统照相机拍摄动作结束,即可在胶卷上产生潜影,看不到,也不允许看,因为一看就会使整个胶卷曝光作废,②是错误的。
在电子取景器上只能进行取景,不能显示拍照的图像,③是错误的。
④的叙述错误。
故选择①答案:①【例1.3(填空题)在DV带数码摄像机中,DV带存储的是_____ 信号,它需要通过______ 卡进行转换,将视频信息输入。
解答:传统摄像机和数码摄像机都使用磁带。
但传统摄像机使用的磁带存储的是模拟信号,它只能用带AV输入端子的电视卡或者电视盒将摄像传输到计算机中。
而数码摄像机使用的磁带存储的是数字信号,不是模拟信号。
它可以通过IEEE 1394卡传输到计算机中。
故第1空填:数字,第2空填:1394。
数字信号的特点【例 1.4】(填空题)不需要进行后期视频采集所使用的存储介质是___________ 、 _____ 、______ 。
答:使用DV带拍摄的影片需要用“会声会影”软件的影像捕获功能,将视频信息进行捕获,进而存储为视频文件。
而DVD光盘、闪存卡和微型硬盘存储的视频信息是以文件形式存放的,也就是直接存储为视频文件。
它像计算机中的各种视频文件一样直接进行各种操作。
摄影摄像技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以下哪种镜头焦距适合拍摄人像?()A. 18mmB. 50mmC. 200mmD. 8mm答案:B解析:50mm 镜头的视角与人眼接近,适合拍摄人像,能呈现自然的透视效果。
2. 快门速度的单位是()A. 秒B. 分C. 时D. 毫秒答案:A解析:快门速度通常以秒为单位来表示。
3. 光圈越大,景深()A. 越大B. 越小C. 不变D. 先大后小答案:B解析:光圈越大,景深越小,背景虚化效果越明显。
4. 在摄影中,“黄金分割”比例约为()A. 1:1B. 2:1C. 1.618:1D. 3:1答案:C解析:黄金分割比例约为1.618:1 ,在构图中常被应用。
5. 以下哪种光线方向能产生强烈的明暗对比?()A. 顺光B. 侧光C. 逆光D. 顶光答案:B解析:侧光会使被摄物体产生明显的明暗对比。
6. 拍摄夜景时,为避免手抖造成模糊,应使用()A. 高速快门B. 低速快门C. 三脚架D. 闪光灯答案:C解析:使用三脚架可以稳定相机,避免手抖。
7. 以下哪种感光度(ISO)设置适合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使用?()A. 100B. 800C. 3200D. 6400答案:A解析:光线充足时,选择低感光度如100 可获得较好的画质。
8. 白平衡的作用是()A. 调整色彩饱和度B. 调整画面亮度C. 校正色彩偏差D. 调整对比度答案:C解析:白平衡用于校正不同光源下的色彩偏差。
9. 广角镜头的特点是()A. 视角窄B. 变形小C. 夸大前景D. 压缩空间答案:C解析:广角镜头会夸大前景,增强画面的纵深感。
10. 以下哪种构图方式强调画面的对称与平衡?()A. 对角线构图B. 对称构图C. 三分法构图D. 框架构图答案:B解析:对称构图能展现出对称与平衡的美感。
11. 拍摄运动物体时,应选择()A. 手动对焦B. 自动对焦C. 单次对焦D. 连续对焦答案:D解析:连续对焦适合拍摄运动物体,能实时跟踪对焦。
摄影摄像基础教案摄影摄像基础教案第一章:摄影摄像基础知识教学目的:了解摄影摄像的基础知识,掌握摄影摄像的基本原理。
教学重点:光圈、快门、感光度、曝光等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曝光的控制和调节。
一、光圈光圈是指镜头的光线通过的孔径大小。
光圈大小的变化会影响到照片的深度和清晰度。
光圈大小的表示方法为f/数,f/数越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大,景深越浅。
二、快门快门是指相机的快门速度,即每次快门打开的时间长短。
快门速度的变化会影响到照片的清晰度和运动的呈现效果。
快门速度的单位为秒或分之一秒,快门速度越快,运动的呈现效果越好,但照片的清晰度会受到影响。
三、感光度感光度是指相机底片或传感器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感光度的变化会影响到照片的曝光量和噪点程度。
感光度的单位为ISO,ISO值越高,相机的感光度越高,但噪点也会越明显。
四、曝光曝光是指相机光线照射到底片或传感器上的时间长短。
曝光的控制和调节是摄影摄像中最重要的基本技巧之一。
正确的曝光能够保证照片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度。
曝光的控制和调节需要根据光圈、快门和感光度三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五、摄影摄像的基本原理摄影摄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线的投射和记录,将景物的影像记录在底片或传感器上,再通过放大或投影的方式展示出来。
摄影摄像的基本原理包括光学原理、化学原理和电子原理等。
通过研究摄影摄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可以更好地掌握摄影摄像的技巧和方法,提高摄影摄像的水平。
2-1 光和彩色的基本知识加色法与减色法的对比加色法和减色法是两种产生彩色的方法。
加色法是通过混合三原色(红、绿、蓝)来产生彩色,而减色法是通过混合三原色的互补色(青、品红、黄)来产生彩色。
加色法主要应用于电视和计算机显示器等领域,而减色法则主要应用于印刷和绘画等领域。
人眼对彩色细节的分辨力人眼对彩色细节的分辨力远低于对亮度(黑白)细节的分辨力。
例如,在白色背景上,可以分辨出黑色细节直径为1毫米,但在相同条件下,在红色背景下,绿色细节的直径要增大到2.5毫米,而蓝绿色则需要5毫米。
摄影摄像基础知识目录一、摄影摄像概述 (2)1.1 定义与分类 (3)1.2 发展历程及趋势 (3)二、摄影摄像基础设备 (5)2.1 照相机种类与特点 (6)2.1.1 传统胶片相机 (8)2.1.2 数字相机 (9)2.1.3 手机摄影摄像功能 (11)2.2 镜头及配件选择指南 (13)2.2.1 镜头种类与特性 (14)2.2.2 滤镜作用及种类 (15)2.2.3 三脚架、摄影包等其他配件 (17)三、摄影摄像技术基础 (17)3.1 光线与构图 (19)3.1.1 光线类型及作用 (21)3.1.2 构图原则与技巧 (22)3.2 曝光控制 (23)3.2.1 曝光概念及影响因素 (25)3.2.2 曝光技巧与实例分析 (25)四、摄影摄像实践技巧 (26)4.1 拍摄角度与时机把握 (28)4.1.1 不同拍摄角度运用 (29)4.1.2 最佳拍摄时机判断 (31)4.2 风景摄影技巧 (32)4.2.1 山水风光拍摄要点 (33)4.2.2 日出日落拍摄技巧 (34)五、摄像技巧进阶篇 (36)一、摄影摄像概述摄影摄像是一种记录视觉形象的技术手段,它不仅能够捕捉到现实的瞬间,还能够在时间维度上展现动态的变化。
摄影摄像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静态到动态、从模拟到数字的漫长历程,并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向前发展。
摄影摄像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光学系统(如镜头)将光线引导至成像传感器或胶片上,从而形成图像。
这些图像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连续的帧率视频,对应于静态摄影和动态摄影(通常指视频)。
摄影摄像的基本要素包括光圈、快门速度、ISO感光度、焦距、景深、构图、色彩平衡、音频记录等,都是摄影摄像工作中需要精细调整的重要参数。
摄影摄像的应用非常广泛,从专业新闻报道、电影电视制作,到普通人的记录生活、艺术创作等领域,都有摄影摄像技术的身影。
随着智能手机和数码相机设备的普及,摄影摄像的技术门槛降低,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轻松地参与到这一创作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