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氧乙烯型
HLB值=
皂化值不易得到的
离子型
HLB=∑(亲水基团HLB)+∑(亲油基团HLB)+7
混合型 HLB混合=∑(HLBi ×qi)
2.3.1.2 HLB与表面活性剂应用关系
亲油 | 亲水
HLB值 0 1 3 6 7 8 10 12 13 15 18 | |消泡| — | | 润湿剂 |—增溶剂——|
2.2 表面活性剂胶束
2.2.1 胶束的形成
胶束结构示意图
2.2.2 临界胶束浓度 CMC Critical Micell Concentration
表面活性剂在水中随着浓度增大,表面上聚集的活性剂分 子形成定向排列的紧密单分子层,多余的分子在体相内部 也三三两两的以憎水基互相靠拢,聚集在一起形成胶束, 这开始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原理
2.1 表面张力与表面活性
当任意两相接触时, 两相之间决非是一个没有厚 度的纯几何面,而是一个具有相当厚度的过渡区体,这种界面通常称为表面。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 这两个概念常常混用。 常见的界面有:气-液界面,气-固界面,液-液 界面,液-固界面,固-固界面。
表面活性剂的碳氢链长 碳氢链分支 极性基团的位置 碳氢链中其它取代基的影响 疏水链的性质 亲水基团的种类 温度 离子型 Krafft point 非离子型 浊点 cloud point
2.2.3 胶束的形状和大小
球 状
2.2.4 胶束的作用
乳化作用 泡沫作用 分散作用 增溶作用
催化作用
2.3 表面活性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气-液界面
气-固界面
液-液界面
液-固界面
固-固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