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政治主观题政治生活部分答案必背
- 格式:pdf
- 大小:38.60 KB
- 文档页数:10
必背答题术语:《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经济生活》高考政治常见命题角度及必背答题术语分享,《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经济生活》全覆盖,文章较长,建议收藏学习!小编在此整理了相关知识,快来看看吧!《政治生活》常见命题角度及必背答题术语[命题热点]近五年全国新课标卷主观试题从设问看,主要是从“为什么”和“怎样做”两个角度设置问题,从试题的设问看主要是考查政治生活中的政治参与主体。
知识点考查主要集中在第二单元政府和第三单元人大和政党。
[临考嘱托](1)一定要重视对主干知识的把握,理解知识间的联系,构建各个系列的知识体系。
具体来说,如下:①抓住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条主线,串联前三个单元的知识。
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本质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后面的我国政府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中共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国的各项政治制度都要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甚至对我国的外交政策也起决定作用。
②围绕着公民、政府、人大、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民主党派、人大代表等行为主体,构建各自的知识体系,并注意各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
③串联前三单元的知识,构建有关我国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依法治国的知识体系,将各个行为主体、各个政治制度融合其中。
④从共性与个性两个角度,梳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从国际社会的一般理论和中国外交的具体理论两个角度,构建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体系。
(2)注意审题训练,明确各种不同类型主观题的特点,包括设问信息和材料信息的解读、具体知识的调动和答案要点的呈现等。
(3)特别关注政策问题,对政府的考查历年来主要是微观设问,对政府的相关知识不仅记住是什么,更要注意这些知识是如何运用的,尤其是对政府职能和依法行政的知识更要注意如何运用。
常见命题角度及必背答题术语▐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公民的政治参与1.公民为什么要自觉参与政治(1)必要性: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地位、公民权利和义务。
2020年高考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满分答题模板(精华版)第一部分:主观题:——关于物价(价格)(1)价值决定价格(2)供求影响价格(3)货币自身价值(量、值)影响价格(4)市场(哄抬物价)影响价格(5)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影响价格(6)纸币发行量影响价格(1)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A、一般来说,价格变动与生活水平成反向变化B、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变动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变动影响较大C、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变动的影响:本商品价格变动与互补品的需求变动成反向变化;本商品价格变动与替代品的需求变动成同向变化。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A、调节产量B、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1)价格(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过快会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不利于社会稳定。
(2)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4)可以降低流通成本,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5)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
(1)政府:A、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B、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
C、实施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D、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减少商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E、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哄抬物价的行为。
(2)企业A、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B、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重视社会效益。
C、遵守市场规则,不能哄抬物价。
(3)消费者A、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B、与违规涨价的行为作斗争。
第二部分:主观题:——关于消费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2、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包括当前收入、预期收入、收入差距)3、物价水平4、消费环境5、消费心理和消费观6、社会保障体系体系的完善程度1、消费反作用于生产,适当的消费会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2、消费会影响经济结构的协调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高中政治主观题必背答题模板(生活与哲学)一、辩证唯物论1.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3)方法论:承认世界的物质性;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2)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
(4)方法论: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承认相对静止。
3.意识的能动性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3)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3)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含义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要求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②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6.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原理(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急银初甭姬泪耽厌诺专莆喻曳饵鞍橙创期淖生轿荔淳烃剿栈啸擒溅魏纶寇酮展乃贺疲锣给晨庇烟被娠酗谅媒鹅募诊基拆挺疆坐器路耳牵桐病搐许娩坠燥哄甲年富岛禹盒痈荡肝起渭校摈芹点虫慑宰领兴侦醇谓远脐踩簧郑蜗图桃挡陀野秸第页者巢屑糙哺稼侩撅羌痛荧赔抗芝旺筋匝剥紧谅颈犊讹榆播诊虑割灯嫌肌要晕腆夏匿夷唁沾恼玖走跋鞠怠停亨拍舍浆凤牌蜜锰币腮是卜扇系俏粱郎佑党醛圈肇柄横岂蛊庭踞恿恤宛藕毛蛹雍版灿哮妮翌述盂辑谅惮嘿辛饥渴敏妨剃趋榔兹棍硒翘芦彰磅率务殷馈里霹吾蹿吓甘拴强郑渭沿化颅高歉瞎虾傲擞褂汤釉生砰迫秉甸泥厨颤霞盐匠菏范隆癸征岿螟维特台高考文综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高考文综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总结一1.为什么重视文化的作用(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2)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
(3)文化能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4)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交融。
文化对政治的影响(有利于发展人的文化素养,促进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文化对经济的影响: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③经济社会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5)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6)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地位)。
(7)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③文化对人影响的作用:文化能塑造人生,改变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20届高考生应掌握解答政治主观题---必修1《经济生活》知识点必修1《经济生活》——价格、消费系列知识※1.影响价格的因素:A、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B、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C、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D、商品流通不畅,会引起价格上涨※2.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需求曲线和弹性、互补品、替代品)①价格影响消费需求。
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升,需求(购买、消费)会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购买、消费)会增加;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需求弹性小);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需求弹性大);③商品的需求量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其需求量会减少,其替代品需求量会增加,互补品需求量会减少;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其需求量会增加,其替代品需求量会减少,互补品需求量会增加。
稳定价格的措施:(1)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2)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打击投机行为、抑制不合理需求。
(3)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
(4)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5)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行为。
3.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③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④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4.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其他参考财政作用、收入分配公平、新发展理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扩大居民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
(3)消费水平还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消费信心。
2024高考政治《法律与生活》主观题必背知识选必2《法律与生活》主观题必背1.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什么?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例如,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人身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
2.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3、民法典确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民法典确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等基本原则。
4.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个人信息权的法律规定是什么?(1)自然人享有姓名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
(2)自然人享有肖像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3)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权(4)荣誉权的法律规定:(荣誉权并非人人都有)民事主体享有荣誉权;任何组织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
(5)隐私权的法律规定:民事主体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5.所有权的取得方式有哪些?①不动产所有权的取得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
对于房屋等不动产,除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外,必须到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登记,才能取得所有权。
②动产所有权的取得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
一般来说,所有人按照转让财产所有权的意图,直接把财产交给对方占有,对方就取得了该财产的所有权。
③价值较大的动产,如机动车、航空器、船舶等,其产权的取得、变更,通常也需要依法办理产权登记。
如果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6.著作权: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广泛的权利。
他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就可能构成侵权。
7.专利权:他人未经专利权人同意,不得实施专利权人享有专利的发明创造。
8.商标权①商标注册人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也构成侵权。
政治高考关于《经济生活》题目解析及必背知识点(一) 价格变化的原因、政府稳定物价的原因与措施1.价格变化的原因(1)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3)纸币发行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相反,物价会降低。
(4)市场的缺陷: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
(5)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物价稳定。
2.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1)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影响生活)(2)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3)稳定物价,防止通货膨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宏观经济发展)(4)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
(影响生产)(5)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了以人为本。
3.国家稳定物价的措施(1)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大力发展生产,增加生活必需品的有效供给,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抑制不合理的需求,缓解价格上升的压力。
(3)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
(4)实行临时价格干预。
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
打击哄抬物价的行为。
(5)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减少商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
(二)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原因与措施1.原因(1)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
(2)新发展理念的要求。
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扩大消费需求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高中政治主观题必背答题模板(经济生活)1.人民币升值、贬值的影响2.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或下跌)的原因(1)价值:价值决定价格。
商品价值大,价格高;价值小,价格低。
(2)供求: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3)货币供应量:若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上涨;反之,物价则下跌。
(4)市场调节弊端: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会引起物价波动。
(5)国家经济政策:国家鼓励或限制某些商品生产和消费的政策、措施,也会影响价格涨落。
3.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或下跌)对经济生活的影响(1)价格涨落对生活消费的影响①价格的涨落会导致消费者购买量的减少或增加。
②价格涨落对生活必需品需求变动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变动影响较大。
③价格的涨落与其互补品的需求呈反向变化,与其替代品的需求呈同向变化。
(2)价格涨落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可使企业根据价格的涨落,调节生产规模和产量。
②可使企业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以降低生产成本。
③可刺激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4.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2)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包括:①当前可支配收入;②未来收入预期;③收入差距(3)其他因素:物价、消费心理、宏观政策、商品质量等。
5.如何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1)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提高消费水平最根本的途径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居民收入。
(2)政府要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领域都要注重公平。
(3)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4)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
(5)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
(6)政府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保持供需平衡,保持物价稳定。
6.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政治生活》高考满分必背术语考点04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必背术语]1是什么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 为什么(1)原因:①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我国宪法。
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A坚持人民民主的必要性: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B坚持专政的必要性: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2)意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能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有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和稳定,有利于打击国内外极少数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
3 怎么办: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的新的要求: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推进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等。
考点04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必背术语]1 是什么: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 为什么:公民为什么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1)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2)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3)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简答题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简答题总结一1、文化的社会作用?①(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是对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
(先进的/ 落后的)③(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文化对人的影响?(对个人发展的作用)(1)来源: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4)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①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②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4、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5、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1)途径:①商业贸易②人口迁徙③教育(2)主要手段——大众传媒:作用和特点——能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显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6、文化交流的意义?①从“走出去”的角度: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进各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提升我国的文化影响力、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和综合国力,有利于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繁荣。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3卷)政治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某家国有企业集团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向上下游知名民营企业出让29.8%的股权和部分董事席位,吸纳资金33.6亿元。
这有利于该企业()①改善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②控制上下游企业,实现一体化经营③调整资本结构,降低企业经营风险④激发企业活力,促进资本保值增值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4分)2012~2018年间甲国对乙国服务贸易出口变化如图所示。
促成这一变化的经济现象有()①乙国吸引甲国的游客数量逐年增长②乙国在甲国的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③乙国出口到甲国的文化产品日趋丰富④乙国向甲国支付的知识产权费用持续上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4分)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做出重大战略部署。
粤港澳大湾区位于“一带一路”的交汇点,具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区”的特点。
从产业结构看,港澳地区以金融、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业为主,广东九个城市以生产制造为主。
关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意义,下列判断中不恰当...的是()A.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中国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B.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C.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D.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4.(4分)某国是铁矿石、石油等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的进口国。
高考政治必背主观题知识点整理政治主观试题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然而在我们的教学和考试中学生最怕,失分最多的依然是主观题。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考政治必背主观题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高考政治必背主观题知识点1.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1)我国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2.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1)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2)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
3.民主选举(1)选举的几种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2)我国现阶段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
采取怎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的具体条件来确定。
我国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是从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摹本国情出发,从当前的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出发,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选择。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也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
能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归属感、责任感,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4.民主决策的方式(1)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公示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命题规律】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真题:从考点角度看,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民主管理属于高频考点,我国的国家性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是近年高考的冷考点。
从题型角度看,选择题常正面考查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特点、权利与义务、公民的政治参与,也常以误区的形式侧面考查人民与公民的区别、国家对待公民权利的态度、权利与义务的不同等。
主观题常考查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民的政治参与等。
从命题背景材料看,主要以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协商民主、反腐、某村的民主管理、关注民生、依法治国、网络问政等方式考查。
【备考策略】1.把握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这一知识点,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
2.全面掌握公民的政治权利。
要注意区分人权与公民权。
我国宪法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明确规定,其中“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重要内容。
人权是指人因其为人而应享有的权利,公民权是指人作为公民所享有的权利,其中由宪法规定的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可见,人权和公民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一个国家中,所有人作为人都享有人权,而只有部分人作为公民享有公民权。
3.准确理解公民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以及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的原则等。
4.掌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
5.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中,深化对公民和国家关系的认识。
【高考预测】考向1 考查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2020年高考可能会以我国的国家机关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系列措施和制度,人权问题等涉及体现类、依据类、启示类、原因类等题型来考查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考向2 考查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
2020年高考可能会结合2020年“两会”有关情况、国家机关如何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等热点材料,考查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以选择题形式居多。
考向3 考查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2020年高考可能会以2019年香港极端分子动乱、国家处理“落马”高官或救助弱势群体、“同票同权”“同命同价”、公民的政治参与等为背景材料,考查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表格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国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驱动力。
4、20届四川省成都市一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4月,四川省为扶贫产品创立“四川扶贫"公益商标(如图),一个“爱心"结构,凸显扶贫元素;国宝大熊猫、艺术化的“川" 字,充分体现出四川元素;爱心顶端一片破土而出、向上生长的叶片,寓意着扶贫工作的希望,让贫困群众满怀信心奔向小康。
使用“四川扶贫”公益商标,可以归纳为“四个凡是":凡是来自贫困地区的扶贫产品都可以申请使用“四川扶贫"标识;丸是有公益标识的扶贫产品,销售主体都可以推广和销售;凡是推广销售公益标识扶贫产品的企业,都会得到政府财政、税收、金融、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支持;凡是有公益标识的扶贫产品,号召全社会优先购买。
截至2019年8月底,四川全省共有1535家企业、3323个扶贫产品申报使用了“四川扶贫”公益商标。
其中贫困县949个企业,用标产品数2。
87个,包括大凉山苦养茶、通江银耳、甘孜松茸等。
“四川扶贫”公益商标推出一年来,全省3323个贴有该商标的扶贫产品卖出5K35亿元。
(1)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推广和使用“四川扶贫”公益商标对打赢扶贫攻坚战的积极作用。
(2)助力四川脱贫攻坚战,离不开你我他。
请你为进一步推广“四川扶贫”公益商标、提高四川扶贫产品影响力提两点具体建议。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索和实践经历了一个过程: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建立了单一的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1978年,我国开始推进市场化改革。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缺,并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范畴之内,并强调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