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2014
- 格式:ppt
- 大小:1.63 MB
- 文档页数:21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主要贡献(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经济学界的最高荣誉。
本文收集了自开始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的1969年至201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主要贡献,可以在需要时进行查阅和学习。
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彼得·戴蒙德(Peter A. Diamond、戴尔·莫滕森(Dale T. Mortensen、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Pissarides“市场大部分交易都是为贸易而进行的,当然会出现一些贸易摩擦,买者很难得到想要买的买品,而卖者很难找到消费者。
在劳动力市场上许多公司也发现会有许多工作空缺,而一些失业人员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岗位。
” 彼特-戴蒙德等人所开发的理论是解释了市场上这种冲突,他们的理论是基于微观经济学理论的,也就是市场合理产出,他们的工作也就是意味着雇佣工人要更加合理,在招聘人员和需求工作应该提供合理的机制。
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奥利弗·威廉森威廉森是"新制度经济学"的著名学者。
他的研究表明,市场和诸如公司等层级组织代表着不同的治理结构,在解决利益冲突方面采取不同的方法。
艾利诺·奥斯特罗姆奥斯特罗姆是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性。
她因为“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别是对公共资源管理上的分析”获奖。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分析国际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的地域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莱昂尼德·赫维奇埃里克·马斯金罗杰·迈尔森这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因为他们为机制设计理论奠定基础而共同分享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在加深人们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预期关系的理解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名单(值得敬仰,值得珍藏)诺贝尔经济学奖也称瑞典银行经济学奖,是为了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先生而颁发的。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授予那些在经济科学研究领域作出重大价值贡献的人。
经济学奖的评选标准与其他诺贝尔奖的奖项是相同的,获奖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于每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纪念日)举行颁奖仪式,奖品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09年约为140万美元)。
以下即为历年获奖情况:#1969年(第六十九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拉格纳·福李希(挪威)、简·丁伯根(荷兰)#1970年(第七十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保罗·萨缪尔森(美国)#1971年(第七十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西蒙·库兹涅茨(美籍俄国人)#1972年(第七十二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约翰·希克斯(英国)、肯尼斯·阿罗(美国)#1973年(第七十三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华西里列昂惕夫(美籍俄国人)#1974年(第七十四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奥地利)、刚纳·缪达尔(瑞典)#1975年(第七十五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列奥尼德·康托罗维奇(前苏联)、加林·库普曼斯(美国)#1976年(第七十六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弥尔顿·弗里德曼(美国)#1977年(第七十七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哥特哈德·俄林(瑞典)、詹姆斯·米德(英国)#1978年(第七十八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赫伯特·西蒙(美国)#1979年(第七十九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威廉·刘易斯(美籍英国人)、西奥多·舒尔茨(美国)#1980年(第八十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劳伦斯·克莱因(美国)#1981年(第八十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詹姆斯·托宾(美国)#1982年(第八十二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乔治·斯蒂格勒(美国)#1983年(第八十三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罗拉尔·得布鲁(美国)#1984年(第八十四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理查德·斯通(英国)#1985年(第八十五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弗兰克·莫迪利安尼(意大利)#1986年(第八十六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詹姆斯·布坎南(美国)#1987年(第八十七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罗伯特·索罗(美国)获奖者:莫里斯·阿莱斯(法国)#1989年(第八十九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特里夫·哈维莫(挪威)#1990年(第九十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莫顿·米勒(美国)、哈利·马克维茨(美国)、威廉·夏普(美国)#1991年(第九十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罗纳德·科斯(英国)#1992年(第九十二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盖瑞·贝克(美国)#1993年(第九十三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道格拉斯·诺斯(美国)、罗伯特·福格尔(美国)#1994年(第九十四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约翰·纳什(美国)、约翰·海萨尼(美国)、莱英哈德·泽尔腾(德国)#1995年(第九十五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小罗伯特·卢卡斯(美国)#1996年(第九十六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詹姆斯·莫里斯(英国)、威廉·维克瑞(美国)#1997年(第九十七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罗伯特·莫顿(美国)、麦伦·斯科尔斯(美国)#1998年(第九十八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阿玛蒂亚·森(印度)#1999年(第九十九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罗伯特·蒙代尔(加拿大)#2000年(第一百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詹姆斯·赫克曼(美国)、丹尼尔·麦克法登(美国)#2001年(第一百零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乔治·阿科洛夫(美国)、迈克尔·斯宾塞(美国)、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国)#2002年(第一百零二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丹尼尔·卡纳曼(美国)、复农·史密斯(美国)#2003年(第一百零三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克莱夫·格兰杰(英国)、罗伯特·恩格尔(美国)#2004年(第一百零四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芬恩·基德兰德(挪威)、爱德华·普雷斯科特(美国)#2005年(第一百零五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托马斯·谢林(美国)、罗伯特·奥曼(以色列)#2006年(第一百零六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埃德蒙·菲尔普斯(美国)#2007年(第一百零七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莱昂尼德·赫维奇(美籍俄国人)、埃里克·马斯金(美国)、罗杰·迈尔森(美国)#2008年(第一百零八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保罗·克鲁格曼(美国)获奖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美国)、奥利弗·威廉姆森(美国)。
1969-1980 ▪拉格纳·弗里希挪威 ( 1969 ) ▪简·丁伯根荷兰 ( 1969 )▪保罗·萨缪尔森美国 ( 1970 ) ▪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美国( 1971 )▪约翰·希克斯美国( 1972 ) ▪肯尼斯·约瑟夫·阿罗美国( 1972 )▪华西里·列昂惕夫美国( 1973 )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英国( 1974 ) ▪纲纳·缪达尔瑞典 ( 1974 ) ▪列奥尼德·康托罗维奇苏联( 1975 )▪佳林·库普曼斯美国( 1975 ) ▪米尔顿·弗里德曼美国( 1976 )▪戈特哈德·贝蒂·俄林瑞典( 1977 ) ▪詹姆斯·爱德华·米德英国( 1977 )▪赫伯特·西蒙美国( 1978 ) ▪威廉·阿瑟·刘易斯美国( 1979 )▪西奥多·舒尔茨美国( 1979 ) ▪劳伦斯·克莱因美国( 1980 )1981-1999 ▪詹姆斯·托宾美国( 1981 ) ▪乔治·斯蒂格勒美国( 1982 )▪罗拉尔·德布鲁美国( 1983 ) ▪理查德·约翰·斯通英国( 1984 )▪弗兰科·莫迪利安尼美国( 1985 ) ▪詹姆斯·麦基尔·布坎南美国( 1986 ) ▪罗伯特·索洛美国( 1987 ) ▪莫里斯·阿莱斯法国( 1988 )▪特里夫·哈维默挪威( 1989 ) ▪默顿·米勒美国( 1990 )▪哈里·马科维茨美国( 1990 ) ▪威廉·夏普美国( 1990 )▪罗纳德·科斯美国( 1991 ) ▪加里·贝克尔美国( 1992 )▪道格拉斯·诺斯美国( 1993 ) ▪罗伯特·福格尔美国( 1993 )2000-2011 ▪约翰·福布斯·纳什美国( 1994 ) ▪约翰·海萨尼美国( 1994 )▪莱因哈德·泽尔腾德国( 1994 ) ▪小罗伯特·卢卡斯美国( 1995 )▪詹姆斯·莫里斯英国(苏格兰)( 1996 ) ▪威廉·维克瑞美国( 1996 )▪罗伯特·默顿美国( 1997 ) ▪迈伦·斯科尔斯美国( 1997 )▪阿马蒂亚·森印度( 1998 )▪罗伯特·蒙代尔美国?(加拿大出生,好像没有改国籍)( 1999 )▪詹姆斯·赫克曼美国( 2000 ) ▪丹尼尔·麦克法登美国( 2000 )▪乔治·阿克尔洛夫美国( 2001 ) ▪迈克尔·斯宾塞美国( 2001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国( 2001 ) ▪丹尼尔·卡纳曼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 2002 )▪弗农·史密斯美国( 2002 ) ▪克莱夫·格兰杰英国( 2003 )▪罗伯特·恩格尔美国( 2003 ) ▪芬恩·基德兰德挪威(2004)▪爱德华·普雷斯科特美国( 2004 ) ▪托马斯·克罗姆比·谢林美国(2005 )▪罗伯特·约翰·奥曼美国和以色列(双重国籍)(2005)▪埃德蒙德·菲尔普斯美国( 2006 )▪埃里克·马斯金美国( 2007 ) ▪罗杰·迈尔森美国( 2007 )▪莱昂尼德·赫维奇美国(俄罗斯莫斯科出生)( 2007 ) ▪保罗·克鲁格曼美国( 2008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美国( 2009 ) ▪奥利弗·E·威廉姆森美国( 2009 )▪戴尔·莫滕森美国( 2010 ) ▪彼得·戴蒙德美国( 2010 )▪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英裔、塞浦路斯籍( 2010 ) ▪托马斯·萨金特美国( 2011 )▪克里斯托弗·西姆斯美国( 2011 )。
2014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Jean Tirole 对于经济学的发展做出哪些贡献?【张健的回答(52票)】:谢邀。
先转一段新浪的旧文:“欧洲大陆自上世纪80年代兴起经济学复兴运动以来,最成功的当属法国图卢兹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IDEI)。
它被公认为世界第一的产业经济学研究中心,也是欧洲的经济学学术中心。
图卢兹有两位镇殿之宝:创办者为拉丰和让·梯若尔(Jean Tirole)。
在法国推行经济学改革的过程中,二人并肩作战,在学术研究上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通过他们的影响和团队合作的扩展,学术界开始将其称为“图卢兹学派”。
2004年,天妒拉丰,巨星陨落。
梯若尔独撑起图卢兹的天空,维系了其强劲的上升势头,2005年在顶级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数目比欧洲其他所有的学校加起来还多。
”梯若尔发文章的本事确实是让人佩服的,在目前的IDEAS RePEc经济学家排名中,他目前是第8,在他前面的诸如Robert Barro、Joseph Stiglitz等等都是各个领域的大牛,而前八名中除了他和Andrei Shleifer之外,就没有一个50后了。
当然,IDEAS 的排名纯粹是基于论文发表数量和引用程度的,所以这个排名其实看看也罢,事实上第一和第八没什么差别。
也就是说,单看论文的话,梯若尔就已经算是世界最顶尖的几个经济学家了。
包括笃信IDEAS排名最甚的“狂人”邹恒甫先生,看看他今天的微博吧:“梯若尔的勤奋努力是我和所有中国经济学人可望不可及的。
大家永远不可能像他一样。
大家也永远不可能学到跟他一样。
他好像还没有培养任何一个中国博士。
为了不影响他写论文,我就不给梯若尔写无聊的祝贺了。
为了不影响我自己的休息,我把我的手机和座机都关了。
”当然,论文刷子是应该受到鄙视的,不过,这话可是不敢用在梯若尔的身上的。
梯若尔确实是个天才,正如前面几个答案说的,他写了很多教材,都是经典,比较出名的就是《产业组织理论》(不知道这个算不算教材了)、和弗登伯格合著的《博弈论》以及《公司金融理论》。
1.1课程介绍1【单选题】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是()。
答案:让·梯若尔•A、阿比吉特班纳吉•B、让梯若尔•C、保罗罗默•D、拉尔斯皮特·汉森2【单选题】经济学的研究在很长时间内与()学科紧密结合。
答案:数学•A、数学•B、哲学•C、物理•D、化学3【判断题】著名经济学家让·梯若尔先生认为,有什么样的民众不一定有什么样的政策,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答案:错误1.2经济分析范式:约束最优化1【单选题】()是指以往发生的,但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
() 答案:沉淀成本•A、机会成本•B、时间成本•C、沉默成本•D、沉淀成本2【多选题】通常经济学中所说的约束是()。
ACD•A、预算约束•B、财富约束•C、时间约束•D、有限理性1.3经济理性:凡事皆可定价1【多选题】经济学的分析可以应用于()。
ABCD•A、婚姻•B、家庭•C、选举•D、歧视2【判断题】经济学的本质是定价理论。
() 答案:正确3【判断题】自愿交易是双赢的。
() 答案:√1.4个人理性vs集体理性1【判断题】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有一个基本的假设:人都是“自私自利”的经济人。
() 答案:正确2【判断题】“看不见的手”搞不定的事情,“看得见的手”一定可以搞定。
() 答案:错误3【判断题】看得见的手是指市场的调节作用。
() 答案:错误1.5分类的经济学思维1【单选题】理性人不会以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指的是()。
答案:激励效应•A、激励效应•B、外溢效应•C、内化效应•D、动态效益2【单选题】根据斯蒂芬·考维在《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理论,重要但不紧急属于第()等级。
答案:二•A、一•B、二•C、三•D、四1.6知行合一的经济思维1【单选题】《中国的经济制度》一书出自()。
D•A、郎咸平•B、吴敬琏•C、厉以宁•D、张五常2【判断题】学习经济学需要具备企业家精神。
() 答案:√1.7无处不在的非理性行为1【多选题】以下属于非理性行为的有()。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获奖原因(1969~2011)1969。
1。
31)1903。
4.12~1994.6.9),因发展和应用了动态模型来分析经济进程而共同获得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0因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萨缪尔森的研究涉及经济学的全部领域。
1971因在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及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1972年~1989.5。
20)和经济学家。
8.23~)因“在一般经济均衡理论和福利理论上的贡献”而共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3。
5~1999.2.5)因在投入产出方法及其应用上的贡献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4年。
6~1987。
5。
17);新自由主。
8~1992.3.23).因对货币理论和经济波动理论的研究以及对经济、社会和制度现象互相依赖性的敏锐分析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5(1912.1。
19~1986.4.7斯(1910.8。
28~1985。
2.26)。
他们因在资源的最优配置理论方面的贡献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6年,。
31~2006。
11。
16)。
因在消费分析、货币史、货币理论以及稳定性政策方面的贡献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1977年,1899。
4。
23~1979.8.31907.6。
23~1995.12.22)。
因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资本流动方面的开创性贡献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8。
15~2001.2.9)。
1979年, 。
4。
30~1998。
2.26)。
1.23~1991。
6.15)。
因在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研究,特别是深入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80)因以经济学说为基础,根据现实经济中实有数据所作的经验性估计建立起经济模型,并将这些模型应用于经济波动、经济政策的分析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811918.3.5~2002.3.11)阐述和发展了凯恩斯的系列理论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宏观模型。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主要贡献【截至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共75人,其中美国53人,英国5人,挪威3人,法国、瑞典和前苏联各2人,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印度、荷兰、以色列、塞浦路斯各1人。
】诺奖简介诺贝尔经济学奖,全称是“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并非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
诺贝尔奖最初的五大奖项是物理学奖、化学奖、医学或生理学奖、文学奖以及和平奖,而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其评选标准与其它奖项相同,获奖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
诺贝尔经济学奖于1969年第一次颁发,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兰人丁伯根共同获得,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弗里德曼等人均获得过此奖。
2013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马(Eugene F. Fama)、拉尔斯·皮特·汉森(Lars Peter Hansen )和罗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获得,以“表彰他们在资产价格经验分析方面的贡献”,他们将分享_800万瑞典克朗(约合753万元)奖金。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回顾(1969-2014):1969年简·丁伯根(荷兰)、拉格纳·弗里希(挪威)贡献:发展了动态模型来分析经济进程。
拉格纳·弗里希是经济计量学的奠基人,简·丁伯根是经济计量学模式之父。
1970年保罗·安·萨默尔森(美国)贡献: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
他的研究涉及经济学的全部领域。
1971年西蒙·库兹列茨(美国)贡献:在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及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1972年约翰·希克斯(英国)、肯尼斯·约瑟夫·阿罗(美国)贡献:深入研究了经济均衡理论和福利理论。
2014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让·梯若尔贡献简介2014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让·梯若尔贡献简介据诺贝尔官方网站消息,2014年“瑞典国家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当地时间10月13日下午揭晓,让·梯若尔(Jean Tirole)教授获奖,让·梯若尔是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大师(1990-2000年世界经济学家排名第二。
现担任法国图卢兹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科研所长,同时在巴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担任兼职教授,并先后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担任客座教授。
1984年至今担任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a)杂志副主编。
同时还是普纳思经济管理研究院学术委员。
梯若尔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公司财务、国际金融、企业理论、规制与激励、博弈论、宏观经济学。
纵观其20多年学术生涯中所作出的贡献,足令任何经济学家瞠目:300多篇高水平论文,11部专著,内容涉及经济学的任何重要领域———从宏观经济学到产业组织理论,从博弈论到激励理论,到国际金融,再到经济学与心理学的交叉研究,梯若尔都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欧洲大陆自上世纪80年代兴起经济学复兴运动以来,最成功的当属法国图卢兹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IDEI)。
1988年,梯若尔从美国回到法国,和著名经济学家让·雅克·拉丰(已故)教授一起创办了享誉全球的法国产业经济研究所(IDEI),担任科研主任。
并最终辞去了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职位。
他为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经济学的振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如今的IDEI已经成为经济学界公认的世界第一的产业经济学研究中心,也是欧洲的经济学学术中心。
2014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让·梯若尔贡献简介自90年代中期起,梯若尔开始以一个开拓者的姿态征服经济学的新领域:经济组织中的串谋问题(1992), 不完全契约理论(1999),公司治理结构(2001) ,公司金融理论(2002),国际金融理论(2002),以及最近完成的经济心理学(2002)。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及主要成就∙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奥利弗·威廉姆森两人因在经济治理领域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奥斯特罗姆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诞生以来首位女性获奖者。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保罗·克鲁格曼美国学者、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表彰他在分析国际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地域所作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赫维茨、马斯金与罗杰·B.迈尔森因奠定机制设计理论基础而分享该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埃德蒙·费尔普斯菲尔普斯教授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经济增长理论。
他继罗伯特·索洛之后,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最优化路径进行了分析∙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罗伯特·奥曼与托马斯·谢林通过博弈论分析促进了对冲突与合作的理解。
∙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芬恩·基德兰德与爱德华·普雷斯科特因他们在动态宏观经济学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而共同分享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罗伯特·恩格尔与莱夫·格兰杰他们分别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易变性”和“共同趋势”两种新方法分析经济时间序列,从而给经济学研究和经济发∙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丹尼尔·卡恩曼和弗农·史密斯丹尼尔·卡纳曼是因为“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特别是与在不确定状况下的决策制定有关的研究∙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阿克尔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为不对称信息市场的一般理论奠定了基石。
他们的理论迅速得到了应用,从传统的农业市场到现代的金融市场。
∙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丹尼尔-L-麦克法登和詹姆斯-J-赫克曼在微观计量经济学领域,他们发展了广泛应用于个体和家庭行为实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罗伯特·蒙代尔他对不同汇率体制下货币与财政政策以及最适宜的货币流通区域所做的分析使他获得这一殊荣。
盘点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盘点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969-2017)【2017年经济学诺奖得主理查德·塞勒】⾏为⾦融学奠基者,芝加哥⼤学教授,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塞勒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为经济学、⾏为⾦融学与决策⼼理学。
在⾏为⾦融学⽅⾯,塞勒研究⼈的有限理性⾏为对⾦融市场的影响,并作出了很多重要贡献。
【2016年经济学诺奖得主哈特】Oliver Simon Arcy Hart,美国经济学家,他关注契约理论、企业理论、公司⾦融和法律经济学等研究领域,是合同理论、现代⼚商理论和公司财务理论的创⽴者之⼀。
专著《企业、合同与财务结构》是其代表作,书中他进⼀步发展了产权理论,提出了“不完全合同”理论。
【2016年经济学诺奖得主霍姆斯特罗姆】霍姆斯特罗姆现任⿇省理⼯学院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教授,是⼀位知名的微观经济学家,他最知名研究领域为契约和激励理论,特别是将相关理论⽤于公司,企业治理及⾦融危机期间流动性问题的研究。
【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安格斯·迪顿】安格斯·迪顿因研究消费、贫困和福利⽽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的主要观点是:贫困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效。
【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梯若尔】让·梯若尔(JeanTirole)教授,1953年8⽉9⽇出⽣于法国,获美国⿇省理⼯学院经济学博⼠学位,现担任法国图卢兹⼤学产业经济研究所科研所长,同时在巴黎⼤学,⿇省理⼯学院担任兼职教授,并先后在哈佛⼤学、斯坦福⼤学担任客座教授。
1984年⾄今担任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a)杂志副主编。
因为他在“市场⼒量及管制”的分析⽅⾯取得的成就⽽被授予诺贝尔奖。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尤⾦·法马、拉尔斯·彼得·汉森和罗伯特·席勒】他们因对资产价格的实证分析取得显著成就⽽获此殊荣。
【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尔⽂·罗斯及罗伊德·沙普利】阿尔⽂·罗斯及罗伊德·沙普利因在稳定配置理论及市场设计实践上所作出的贡献⽽获奖。
201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奖日期:10月6日获奖者3:【美&英】科学家约翰·奥基夫、【挪威】科学家梅-布里特·莫泽和爱德华·莫泽夫妇俩获奖理由:发现了大脑中的“内置GPS”——定位和导航系统,从而解答了“我们如何得知我们在哪里”“我们怎样找到路径从一个地点到达另一个地点”以及“我们如何储存这些信息,从而下次需要寻找相同路径时可以立刻获得它们”这几个问题。
这是大脑科学领域重大的基础性突破。
颁奖词节选:“为了解记忆、思维和计划等大脑认知功能拓展了新的空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日期:10月7日获奖者3:【日】科学家赤崎勇、【日】天野浩和、【美籍日裔】中村修二获奖理由:表彰他们发明蓝色发光二极管(LED),并因此带来新型的节能光源。
颁奖词节选:“白炽灯照亮20世纪,而LED灯将照亮21世纪”诺贝尔化学奖:颁奖日期:10月8日获奖者3:物理学家:【美】艾力克·贝齐格、【美】W·E·莫纳、【德】斯特凡·W·赫尔获奖理由:表彰他们对于发展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做出的卓越贡献。
他们的突破性工作使光学显微技术进入了纳米尺度,从而使科学家们能够观察到活细胞中不同分子在纳米尺度上的运动。
颁奖词节选:“为复杂化学系统创立了多尺度模型”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日期:10月9日获奖者1:【法】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代表作:《暗店街》、《八月的星期天》、《青春咖啡馆》、《拉孔布·吕西安》等。
颁奖词节选:“用回忆的艺术唤起了最难以触摸的人类之命运,揭示了作家这项职业的生命世界”诺贝尔和平奖:颁奖日期:10月10日获奖者2:【印度】遗传学家斯瓦米纳坦、【巴基斯坦】人权活动家马拉拉·优素福颁奖词节选:“反抗针对儿童和年轻人的压迫,捍卫了儿童受教育的权利”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日期:10月13日获奖者1:【法】经济学大师让·梯若尔获奖理由:表彰他对市场力量与调控领域研究的贡献颁奖词节选:“阐明了如何理解和监管由数家公司巨头主导的行业”2014 Nobel Prize in Physics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2014 was awarded jointly to Isamu Akasaki, Hiroshi Amano and Shuji Nakamura"for the invention of efficient blue light-emitting diodes which has enabled bright and energy-saving white light sources".2014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14 was awarded jointly to Eric Betzig,Stefan W. Hell and William E. Moerner"for the development of super-resolved fluorescence microscopy".2014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14 was awarded with one half to John O'Keefe and the other half jointly to May-Britt Moser and Edvard I. Moser "for their discoveries of cells that constitute a positioning system in the brain".2014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4 was awarded to Patrick Modiano"for the art of memory with which he has evoked the most ungraspable human destinies and uncovered the life-world of the occupation".2014 Nobel Peace PrizeThe Nobel Peace Prize 2014 was awarded jointly to Kailash Satyarthi and Malala Yousafzai "for their struggle against the suppression of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and for the right of all children to education2014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2014 was awarded to Jean Tirole "for his analysis of market power and regulation".。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969-2007)诺贝尔奖 (Nobel Prize) 创立于1901年,它是根据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 1833.10.21--1896.12.10) 的遗嘱以其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
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
诺贝尔经济学奖并非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物理、化学、生理与医学、文学及和平)领域之一,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全称应为“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其评选标准与其他奖项相同。
该奖的获奖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产生,1969年第一次颁奖。
下面是1969年以来历年诺贝经济学奖获得者名单及其贡献。
1969拉格纳·弗里希(RAGNAR FRISCH)挪威人 (1895-1973)简·丁伯根(JAN TINBERGEN)荷兰人 (1903-1994)他们发展了动态模型来分析经济进程。
前者是经济计量学的奠基人,后者经济计量学模式建造者之父。
1970保罗·安·萨默尔森(PAUL A SAMUELSON )美国人 (1915- )他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
他的研究涉及经济学的全部领域。
1971西蒙·库兹列茨(SIMON KUZNETS )美国人 (1901-1985)在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及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1972约翰·希克斯(JOHN R. HICKS)英国人 (1904-1989)肯尼斯·约瑟夫·阿罗(KENNETH J. ARROW)美国人 (1921- )他们深入研究了经济均衡理论和福利理论。
1973华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苏联人 (1916- )发展了投入产出方法,该方法在许多重要的经济问题中得到运用。
系统工程学报告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简介第二组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让-梯若尔(Jean Tirole)让-梯若尔简介♦1953年出生的梯若尔教授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经济学家,他1976年以班级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拿破仑亲手创办的培养理工界精英的巴黎理工大学,法国著名经济学家、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莱也毕业于此。
随即又先后获得了巴黎大学决策数学博士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博士学位,在麻省的导师则是机制设计理论大家马斯金教授。
让-梯若尔著作介绍♦让-梯若尔写了超过180篇经济学和金融领域的论文,以及8本专著,包括《产业组织理论》、《博弈论》(与德鲁-弗登伯格合著)、《政府采购与规制中的激励理论》(与让-雅克-拉丰合著)、《银行审慎监管》(与马赛厄斯·德瓦特里彭特合著)、《电信竞争》(与让-雅克-拉丰合著)、《金融危机、流动性与国际货币体制》和《公司金融理论》。
♦观让·梯若尔20多年学术生涯中所作出的贡献,足令任何经济学家瞠目:300多篇高水平论文,11部专著,智慧的光芒和热量洒向经济学每一个研究领域。
仅让·梯若尔2005年在顶级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数目比欧洲其他所有的学校加起来还多。
获奖原因被称为“天才”的梯若尔在博弈论、国际金融、宏观经济、新规制经济学等领域均有建树。
而瑞典皇家科学院表示,此次授予梯若尔经济学奖,主要是因为他阐明了如何理解和监管垄断企业。
学术研究与贡献凭天赋三年成权威梯若尔继承了法国学者重视人文学科的传统,再加上深厚的数学功底,很快就显示出研究经济学的卓越天赋。
他当时主要研究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并于1982年和1985年在最权威Econometrica(经济计量学杂志)发表了两篇经典论文:《理性预期下投机行为的可能性》和《资产泡沫和世代交叠模型》,这两篇论文奠定了他在该领域的权威地位。
出新著创金融新论2002年,梯若尔出版著作《金融危机、流动性与国际货币体制》,在国际金融学界引起巨大反响。
诺贝尔经济学奖历年名单及作品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全球经济学界最高荣誉,是为了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而设立的。
自1969年设立以来,已经颁发了60多个奖项,包括单人获奖和多人共同获奖。
这些经济学家通过其杰出的研究和贡献,为我们的世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69年,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了挪威经济学家里加-贝里特·弗里斯滕兰德(Ragnar Frisch)和荷兰经济学家廷贝尔斯(Simon Kuznets)。
他们都是经济学方面的巨匠,对经济学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其中,弗里斯滕兰德提出了多元统计方法,并为宏观经济学奠定了基础,而廷贝尔斯则提出了一种计算国民经济总产出的方法,这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970年,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是第一个获奖的美国经济学家。
萨缪尔森对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曾经在《经济学》这本教科书上写道:“经济学是一种研究稀缺资源的分配的科学”。
他的这本经典教材为整个经济学领域提供了指导,并对许多经济学家的思考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8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弗朗索瓦·莫迪利安(Franco Modigliani),他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市场的理论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莫迪利安提出了“生命周期假说”(Life-Cycle Hypothesis),该假说被广泛用于研究个人储蓄和消费行为。
此外,他还对“蒙代尔-弗兰克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l)做出了贡献,该模型是研究货币政策和汇率的重要工具。
1992年,美国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Gary Becker)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是第一个从微观角度来研究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家。
他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Human Capital Theory),即将教育、技能和健康等人力资本视为一种投资,进而促进了人力资本的发展。
201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生理学或医学奖约翰·奥基夫梅-布里特·莫泽爱德华·莫泽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拥有美国和英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约翰·奥基夫以及两位挪威科学家梅-布里特·莫泽和爱德华·莫泽,以表彰他们发现大脑定位系统细胞的研究。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在声明中说:“我们如何知道自己在哪里?我们如何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我们如何在大脑中储存信息,以便下一次能够找到相同的路径?”今年获奖者的研究成就展示了较高认知功能的细胞基础。
他们发现了大脑的定位系统,即“内部的GPS”,从而使人类能够在空间中定位自我。
物理学奖赤崎勇天野浩中村修二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学家中村修二,以表彰他们发明蓝色发光二极管(LED),并因此带来新型的节能光源。
皇家科学院在授奖声明中说,根据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精神,诺贝尔奖要奖励那些对人类福祉作出重大成就的发明。
LED光源与传统光源相比具有节能等优势。
红光LED和绿光LED早已发明,但长期以来制造蓝光LED成为一个难题,缺少了三原色中的蓝色,就无法获得可用于照明的白色LED光源。
此次获奖成果解决了这个问题,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新闻公报中说:“随着LED灯的问世,我们现在有更持久和更高效的替代光源。
”化学奖埃里克·贝齐格斯特凡·黑尔威廉·莫纳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埃里克·贝齐格、威廉·莫纳和德国科学家斯特凡·黑尔,以表彰他们为发展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所作的贡献。
诺贝尔化学奖评选委员会声明说,长期以来,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被认为不会超过光波波长的一半,这被称为“阿贝分辨率”。
借助荧光分子的帮助,今年获奖者们的研究成果巧妙地绕过了经典光学的这一“束缚”,他们开创性的成就使光学显微镜能够窥探纳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