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美术下册欣赏第1课真实动人的艺术形象西方传统绘画
- 格式:ppt
- 大小:3.82 MB
- 文档页数:24
2015至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教案本科目:美术班级:七年级教师:名师教案菏泽市开发区广州路中学2016年3月1日广州路中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表广州路中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表广州路中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表广州路中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表春:黄、黄绿、粉红夏:深绿、翠绿,墨绿秋:桔黄、桔红、深红冬:白、紫灰、蓝灰·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色相:指色彩的相貌。
每一种色彩相貌都有自己的名称,如红、黄、蓝、紫。
明度:指色彩的深浅明暗程度。
接近白色的明度高,接近黑色的明度低。
纯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和纯净程度,也就是色彩的饱和度。
纯度高的色彩鲜艳夺目,纯度低的色彩沉着灰暗。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三间色:橙﹑绿﹑紫·十二色相环:色相环是研究色彩的重要手段和重要方式之一。
·色相推移·明度推移·纯度推移三、过关检测本课中列举的大师的作品,它们分别运用了哪些色彩知识?1、东山魁夷《湖》——同类色2、卢梭《异国风情》——邻近色3、马蒂斯《红色的和谐》霍克尼《尼科尔斯峡谷》——互补色4、克利《靠近突尼斯的圣热门》——对比色5、莫奈《打伞的女人》6、霍夫曼《曙光》四﹑我的收获广州路中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表一、教学回顾根据上节课所学,了解了:·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十二色相环·色相推移·明度推移·纯度推移二、自主探究·色彩对比两种以上的颜色在构图中的面积、形状、位置和色相、纯度、明度、冷暖,以为心理刺激而产生的差别构成了色彩之间的对比。
·色彩调和两种以上的色彩有序地组织在一起,从而使整体色彩形成和谐统一的美感。
色彩调和的目的就是使色彩关系获得美的和谐。
·对比调和是以强调色彩的变化从而达到和谐的一种色彩调和方式。
·类似调和是强调色彩要素中的一致性关系,追求色彩关系的统一感。
初中美术赣美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真实动人的艺术形象教学设
计
初中美术赣美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真实动人的艺术形象
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初步了解西方写实主义绘画作品的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理解所表达的创作思想。
2、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和多元文化的态度,养成珍惜人的生命价值和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的人文精神。
培养丰富的情感。
2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上个学期的培养,初步学会了一些简单的美术鉴赏,并能简单谈自己的看法。
3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西方各种题材的油画作品在不同方面体现的不同特点。
难点:西方传统绘画的主要特点。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演示
课件演示两幅油画作品:
《马蒂斯夫人像》马蒂斯——抽象(现代抽象绘画)
《蒙娜丽莎》达芬奇——写实(传统具象绘画)
学生根据题材、绘画语言、绘画风格三方面分析两幅作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教师总结:一幅抽象,一幅写实。
我们这节课就一起研究一下“传统具象绘画”。
(引出课题)(板书) 活动2【讲授】新授
1、进一步欣赏作品《蒙娜丽莎》
根据三方面分析:⑴色彩:明暗渐进法;。
《真实动人的艺术形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到文艺复兴时期至19世纪晚期西方传统绘画的基本特征、发展过程,以及重要的作品和画家。
2.通过欣赏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欣赏西方传统绘画的方法。
3.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使他们进一步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和品位。
教学重点:了解三个重要阶段的绘画特点,记住主要流派的画家及代表作,学会欣赏评述一幅作品。
教学难点:对三个时期作品的所呈现的“真实”的理解。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课件展示法,比较法等。
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西方名作赏析》课时目标:通过“看思评悟”四个环节对文艺复兴以来印象派之前的9幅作品进行赏析,从而学会欣赏绘画作品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欢迎同学们进入艺术殿堂,请大家跟随我进入时空隧道,时间倒退600年,这里是意大利的美丽小城“弗罗伦萨”,在这里西方美术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此后的几百年时间里涌现了大批著名的画家,创造了大量举世瞩目的作品。
今天咱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些“真实动人的艺术形象”(板书)二、新授(一)丰收季节的回忆这个场景大家都不陌生吧,刚刚过去了一年中第一个收获的季节——麦收,看到此景,又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1.每当这个季节,空气中弥漫着新麦的清香,人们像呵护幼儿一样抚摸着沉甸甸的麦穗,喜悦之情不自觉的从脸上流露。
2.那时候没有现在的联合收割机,都是人拿着镰刀一把一把割下来的。
3.我们小的时候还有模有样的学着割麦子呢。
4.麦秸垛更是我们的游乐场,藏猫猫,在上面滚打,偶尔还有意外的收获鸡蛋呢。
5.麦收是非常辛苦的,但是农民们却是最喜悦的,因为收获的是一年的希望!6.他们不会舍弃一粒麦子,遗落在麦田里的麦穗,会一棵一棵的捡回家。
(二)赏析《拾穗者》——《拾穗者》,咱们来欣赏一下。
1.观:仔细观察画面看看画家都表现了那些形象?(1)三个人物。
在做什么动作?拾麦穗。
猜想一下这三人的关系。
祖母、母亲、姐姐(2)远处有麦垛、马车、劳作的人群、骑马的人。
《真实动人的艺术形象》教学设计计划学时:1学时教材分析:本课提供了西方传统绘画中风俗画、肖像画、静物画、风景画、历史画等画种的典范,让学生从不同题材的作品欣赏中感受真实动人的艺术形象。
学生分析:处在农村初一年级阶段的学生在欣赏能力上比较欠缺,思想上还处在懵懂期!所以欣赏课还是需要简单明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了解西方传统绘画的总体风格,掌握欣赏写实性绘画作品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对外国绘画作品的欣赏水平,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等形式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直观欣赏法,运用图片、幻灯等多媒体手段认识作品的风貌,给学生以全身心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采取课前预习、课堂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概括西方古典绘画的特点。
针对不同程度的班级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艺术巨匠们勤奋、刻苦和钻研的精神,领悟大师们的情感和心灵的表达。
教学重点:了解西方传统绘画的主要特点教学难点:说出西方传统绘画的主要特点教学准备:1、课前学生通过阅读书籍、上网查找相关西方传统绘画的资料问题参考。
2、教师课前做好PPT教学设计思路: 先布置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画作,查找该画的相关资料,做到对作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将收集的资料在课堂参与讨论,力求学生能运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西方古典绘画的特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归纳综述的能力。
最后老师总结归纳,使学生对西方传统绘画的特点有更明晰的了解。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课本上这些画都画了什么?你觉得这些画好看吗?为什么觉得好看?画面表现出来的效果有什么共同特点?(从直观上领略西方古典绘画以描绘逼真、表现细腻为首要的特点追求视觉的真实效果)二、选择三幅画围绕“真实”这一特点展开讨论:画家如何创造真实动人的艺术形象?三、1、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并尽量说出他们所能看得出的东西的名称,这些东西画得逼真吗?2、边看边思考,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讨论、进行归纳。
真实动人的艺术形象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初步了解西方写实主义绘画作品的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理解所表达的创作思想。
2、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和多元文化的态度,养成珍惜人的生命价值和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的人文精神。
培养丰富的情感。
重点:欣赏西方各种题材的油画作品在不同方面体现的不同特点。
难点:西方传统绘画的主要特点。
教学方法:讨论法、欣赏法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课件演示几幅作品:比一比:中国画和西洋画有哪些不同之处?学生根据题材、绘画语言、绘画风格三方面分析几幅作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教师总结:西洋画重写实,中国画重意境。
看中国画时,重在似与非似之间,去感觉体现在画中的人文精神和意趣追求。
而西洋画则去追求人体解剖、几何构成之类的内容,画面类似摄影,在后现代派的作品中则融入意识流的思想。
我们这节课就一起研究一下“西方传统绘画”。
(引出课题)二、新授1、介绍西方绘画史,油画的特点西方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尤其是油画艺术更可以说是世界绘画艺术中最有影响的画种。
油画是西洋画的主要画种,它是用油质颜料在布、木板或厚纸板上画成,其特点是油画颜料色彩丰富鲜艳,能够充分表现物体的质感,使描绘对象显得逼真可信,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同时,油画颜料又有较强的覆盖力,易于修改,为画家提供了艺术创作的便利条件。
西方绘画的审美趣味,在于真和美。
西洋画追求对象的真实和环境的真实。
为了达到逼真的艺术效果,十分讲究比例、明暗、解剖、色度等科学法则,运用光学、几何学、解剖学、色彩学等作为科学依据。
2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文艺复兴始于13世纪末的意大利,佛罗伦萨画家乔托率先吹响了文艺复兴的美术号角。
反映在美术上,艺术家创造了许多歌颂人,歌颂生活和自然的画卷,他们或借圣经题材或神话题材,或直接面对现实来表现对生活的乐观与信心。
3、文艺复兴时期三杰和画家绘画作品欣赏至15世纪末,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登台亮相时,意大利的美术已成鼎盛之势。
第一课:另一种选择·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二)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另一种选择: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该课禀承上册第一课内容,都是赏析外国的风景画、静物画。
但和上册那些16、17世纪笔法细腻精致且让人喜爱的风景画、静物画不同,本课出现的现代主义作品,风格“怪异”,笔法“粗糙”“随意”,寓意“晦涩”,难以叫人亲近。
然而随着深入学习了解,知道了他们的生平、追求,我们可以理解欣赏他们的作品,了解他们的成就。
印象主义绘画是19世纪60年代在法国出现的艺术流派。
在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启发下,他们对绘画的光线、色彩的表现进行了独到的探索,并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本课向学生介绍了印象主义绘画的许多作品,其中包括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画。
从欣赏中,使学生知道印象主义绘画探索的艺术原则和表现形式的独特风格,以及印象主义绘画尤其是后印象主义绘画在主观与客观艺术与自然的关系的革新及重大意义。
本课要讲清楚各个派系的画家、作品的名称、观念和形态的共同点和差异是什么?并重点分析画面色与光的千变万化的科学依据是什么?使学生听后感到多而不繁,杂而不乱,达到教学目的。
1.艺术流派与13册有不同的特点1.13册:16、17世纪贴近生活“再现”自然的风格2.14册:19、20世纪传统与现代的转型期,现代艺术的开端2.主要流派的特点:印象派:舍弃了严谨的“形”,追求光、影、色之间的和谐美新印象派(点彩派):致力于色点的混合,色彩幻象的研究后印象派:蓄意抛弃把绘画作为“模仿自然”的目的上跨出了重大的一步,成为现代艺术的起点。
引领20世纪众多艺术流派的发展。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风景画、静物画,了解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
2、通过欣赏、评述、交流、尝试等多种教学活动,发现和理解艺术作品的美感,并能用语言赏析作品。
能用自己的语言评述和交流自己的认识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