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年先锋队发展历程及少年英雄人物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64.00 KB
- 文档页数:32
中国少先队建队日的来历:1949年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2009年是少先队建队60周年。
中国少年先锋队前身为中国少年儿童队,成立于1949年10月13日。
但中国少年儿童的革命组织,从本世纪初的劳动童子团算起,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
革命战争时期的少年儿童组织在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都有革命的儿童组织活跃在父兄身边,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贡献。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党就十分重视儿童组织的建设。
在中国少年儿童运动发展的历史上,不同的革命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革命儿童组织。
队礼1949年10月13日,中国共产党委托共青团建立全国统一的少年儿童组织——中国少年儿童队。
1953年6月,改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
少先队继承了革命战争年代儿童团的优良传统,与过去的儿童团一样,用红领巾作为自己的标志。
红领巾是用中国人民的鲜血染红的,它代表着无数英雄的心血。
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象征着革命的胜利。
行少先队队礼要立正站直,右手五指并拢,(左手也要五指并拢,自然下垂,贴裤缝),手腕自然挺直,前肘弯曲,掌心向里,经前胸高举头上,距前额上一拳。
掌心向左前,眼睛注视受礼者,表情庄重严肃。
在升旗仪式时,队旗进、退场时,集会前列队、行进时,见到师长时和在烈士墓前扫墓时需要行队礼。
少先队的敬礼是右手五指并紧,高举过头,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因为,人民最伟大,人民创造财富,人民创造文明,人民创造历史。
我们党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
组织机构少先队在学校,建立大队或中队,通过评委评选定成队员。
依次颁发委员获得队长的标志。
一、各级队长和队委会委员应在左衣袖外侧中上部佩戴队长或委员级别标志。
二、正副小队长为一道杠,中队委员为二道杠,大队委员为三道杠。
如果镇、县、地、省建立了少支队委、少总队委、理事会等组织机构,则在三道杠的中间那道杠上分别增加一、二、三、四颗0.8厘米大小的金色的五角星。
身兼数职的小干部要戴所任最高级别的臂章。
中国少年儿童队成长历程
国少年先锋队(原名中国少年儿童队)简称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1931年4月28日《目前苏维埃区域少年先锋队工作大纲》建立的苏联模式的共产主义儿童组织1949年10月13日,中国共产党缔造的、全国统一的少年儿童组织中国少年儿童队成立。
1953年6月,中国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
1950年,团中央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干部大会。
建国初期的少先队,响应党的号召,在共青团的领导下,积极参加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抗美援朝三大运动。
在“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反行贿、反盗窃、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中,少先队员开展了“三要三不要”(要爱护公物,要爱惜时间,要艰苦朴素;不要损人利己,不要浪费,不要贪小便宜和拿别人东西)的活动。
1953年开始,少先队遵照毛泽东同志关于“好好学习”的教导,开展了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
2。
中国少年先锋队发展历程及少年英雄人物介绍前言: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
在我们少先队光荣的历史丰碑上,镌刻着一批少年英雄的名字,他们的英雄事迹闪烁着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芒,成为我们永远学习的光辉榜样。
一、北伐战争时期(1924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北伐战争时期,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在上海、武汉、广州、天津、唐山等儿童组织,称为劳动童子团。
这是我国最早的革命儿童组织,在该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儿童们参加革命斗争,主要从事张贴革命标语,散发传单,在街头卖革命报纸等活动。
(二)少年英雄 1.朱长林朱长林,籍贯不详,上海祥生船厂的劳动童子团员。
1927年2武装起义。
为了宣传工人罢工和武装起义的重大意义,根据上级指示,朱长林和小伙伴们在英美烟厂门口贴标语、撒宣传单和演讲宣传时不幸被捕。
露半点党的机密。
第二天被敌人杀害并悬头示众。
朱长林是我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少年英雄。
2.罗志群、邓金娣罗志群、邓金娣(19101927),女,广东省广州市人,是劳动童子团团员,北伐战争时期的小英雄。
1927年4月12日,叛革命,许多共产党人遭逮捕和杀害。
而对白色恐怖的环境,罗志群和邓金娣临危不惧,在与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仍不忘自己的革命重任,继续做宣传工作,揭露敌人,唤醒民众。
她们买来纸笔,书写标语,把传单藏进藤篮,偷偷四处散发,在艰苦的环境中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志。
一次,她们在广州市中心散发传单时不幸被捕,路上,她们视死如归,沿途不断向群众做革命宣传,高喊口号。
反动军警疯狂地向她们开枪,她俩中弹倒下又站起来高喊“中国共产党万岁”,最终,她俩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从1927年到1937年这十年期间,在江西瑞金和一些革命根这个儿童组织很有影响,在党的领导下,少年儿童们开展了斗土豪,宣传革命道理的活动,成为影响力很强的儿童团组织。
少先队队史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先进组织,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关怀下建立起来的,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
少年儿童革命组织的发展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而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1924年到1927年北伐战争时期的劳动童子军;1927年到1936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共产主义儿童团;1937年到1 945年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儿童团;1946年到1949年建立的少年先锋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组织棗中国少年儿童队,后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
在这70多年中,我们的少年儿童组织为中国革命和国家的建设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有用之材,发挥了巨大作用。
下面批们就对她的光荣历史分阶段加以介绍:劳动童子团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忧外患,人民过着穷困不堪的生活,大部分少年儿童连饭都吃不饱,更不要说上学了。
他们小小年纪就去种地、做工,或者给有钱人当奴婢,过着非人的生活。
1924年,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进行北伐战争,要把不合理的制度推翻。
在领导工农大众闹革命的同时,党在武汉、上海、天津、唐山、广东、湖南、江西、海南等许多地方建立了劳动童子团,吸收了大批重工、学徒、贫苦儿童和小学生加入进来。
共青团受党的委托领导劳动重于团的工作。
1926年,共青团第三次扩大会议上所做的决议中明确规定:教育儿童,养成他们勇敢牺牲的精神和团体生活的习惯,训练他们将来成为继续革命的战士,是共青团的重要使命。
在共青团的直接领导下,劳动童子团发展很快,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在城市,劳动童子团员们跟随父兄参加反抗资本家剥削的罢工斗争,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的示威斗争。
他们的口号是:“准备着打倒帝国主义!准备着打倒军阀!准备着做全世界的主人!”在乡村,劳动童子团在斗土豪、查赌博、破迷信等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正当劳动童子团蓬勃发展时,1927年,背叛了革命的蒋介石发动了血腥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批革命志上、共产党人惨遭杀害,革命遭到极大破坏,劳动童子团的发展也被迫转入低潮。
中国少年先锋队光辉的历程第一篇:中国少年先锋队光辉的历程中国少年先锋队光辉的历程一、劳动童子团 1924——1927我国最早的革命儿童组织,叫劳动童子团。
它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上海、广州、武汉、天津、唐山等城市里建立起来的。
它的主成员是工人、农民子弟,工厂的童工,商店的学徒,也有小学生和城市贫苦儿童。
他们的任务:学习文化,学习政治和进行操练。
标志是系一条红领带;团礼是五指并拢,举至平额;呼号是:“准备着,打倒帝国主义!”“准备着,打倒军阀!”“准备着,做全世界的小主人!” 1925年5月30日,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我们党领导上海工人罢工时,劳动童子团员们纷纷上街募捐,积极支待罢工斗争。
二、共产主义儿童团 1927——1937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们革命儿童的组织叫共产主义儿童团(简称共产儿童团)。
它是在中华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江西瑞金)和其它各革命根据地建立起来的。
它的任务:团结一切劳苦儿童到革命队伍中来,学习做革命的接班人。
标志也是系一条红领带;团礼是五指并拢高举过头;呼号:“时时刻刻准备着!”共产儿童团的工作特别活跃,团员们都积极地参加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
他们写标语、到集市上去讲演、揭露土豪劣绅的罪行,鼓动群众起来革命和保卫革命根据地。
三、抗日儿童团1937——1945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年代里,凡是我们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都建立了抗日儿童团。
抗日儿童团的任务:向大家宣传打日本,侦察敌情捉汉轩;站岗放哨送书信,尊敬抗战官和兵;帮助抗属来做事,学习生产不稍停。
团礼是右手五指并拢,齐额举起;口号是:“时刻准备着!”抗日儿童团在党的领导下,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工作。
他们白天放哨,夜间巡查,使汉奸特务寸步难行,为保卫抗日根据地的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儿童团和地下少先队 1946——1949三年解放战争时期,我国革命儿童的组织,在抗日儿童团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发展。
不仅在解放区建立了儿童团,战斗在敌人心脏里的地下党,还在上海等大城市里,建立了地下少先队。
中国少先队发展史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先进组织,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关怀下建立起来的,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
少年儿童革命组织的发展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而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1924年到1927年北伐战争时期的劳动童子军;1927年到1936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共产主义儿童团;1937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儿童团;1946年到1949年建立的少年先锋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组织中国少年儿童队,后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
在这70多年中,我们的少年儿童组织为中国革命和国家的建设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有用之材,发挥了巨大作用。
下面我们就对她的光荣历史分阶段加以介绍:(一)劳动童子团: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忧外患,人民过着穷困不堪的生活,大部分少年儿童连饭都吃不饱,更不要说上学了。
他们小小年纪就去种地、做工,或者给有钱人当奴婢,过着非人的生活。
1924年,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进行北伐战争,要把不合理的制度推翻。
在领导工农大众闹革命的同时,党在武汉、上海、天津、唐山、广东、湖南、江西、海南等许多地方建立了劳动童子团,吸收了大批童工、学徒、贫苦儿童和小学生加入进来。
共青团受党的委托领导劳动童子团的工作。
1926年,共青团第三次扩大会议上所做的决议中明确规定:教育儿童,养成他们勇敢牺牲的精神和团体生活的习惯,训练他们将来成为继续革命的战士,是共青团的重要使命。
在共青团的直接领导下,劳动童子团发展很快,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在城市,劳动童子团员们跟随父兄参加反抗资本家剥削的罢工斗争,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的示威斗争。
他们的口号是:"准备着打倒帝国主义!准备着打倒军阀!准备着做全世界的主人!"在乡村,劳动童子团在斗土豪、查赌博、破迷信等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正当劳动童子团蓬勃发展时,1927年,背叛了革命的蒋介石发动了血腥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批革命志上、共产党人惨遭杀害,革命遭到极大破坏,劳动童子团的发展也被迫转入低潮。
少先队英雄榜样人物事迹
少先队英雄榜样人物有很多,他们以各种方式展现出了卓越的品质和勇气,成为了孩子们学习的楷模。
其中最著名的包括:
1. 红军小英雄刘胡兰,刘胡兰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杰出女兵,她在抗日战争期间,英勇抗击日军,并最终牺牲,成为了少先队的榜样人物。
2. 少先队员王宁,王宁是中国少先队的优秀代表,他在抗洪抢险中英勇无畏,成为了全国少先队员学习的榜样。
3. 少先队员杨振宁,杨振宁是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曾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在少先队时期就展现出了超凡的才华和勇气,是少先队的杰出代表。
这些英雄榜样人物的事迹激励着无数少先队员,他们的奋斗精神和高尚品德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只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成功。
这些榜样人物的事迹不仅激励着少先队员,也影响着更广泛的社会,成为了我们
学习的典范。
希望这些英雄榜样人物的事迹可以激励更多的人,传播正能量,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少先队发展历史中国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性儿童组织,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
以下是中国少先队发展历史的详细介绍:一、前身与创立中国少先队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22年,当时中国共产党创建了一个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的组织,目的是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意识。
这个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参预革命斗争,为实现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25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将“中国少年先锋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团”,并制定了相应的章程和纲领。
这标志着中国少先队正式成立。
二、发展与壮大中国少先队在成立后的几十年里,经历了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
它逐渐扩大了组织范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
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少先队发挥了重要作用。
少先队员们积极参预了抗日救亡运动,他们勇敢地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贡献。
这一时期,中国少先队的组织架构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各级组织相继成立,使得队伍更加有力量、有凝结力。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少先队成为了全国性的群众性组织。
它的任务是培养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思想,引导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并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三、组织结构与活动中国少先队的组织结构由中央少先队、省级少先队和地方少先队组成。
中央少先队是最高领导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全国性的政策和计划。
省级少先队和地方少先队则负责具体的组织工作和活动安排。
中国少先队的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学习、劳动、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等。
学习是中国少先队的基本任务之一,队员们通过学习党的理论和知识,培养自己的思想品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劳动是中国少先队的传统活动之一,队员们参预各类劳动实践,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
社会实践是中国少先队的重要组成部份,队员们通过参观学习、社区服务等方式,了解社会,锻炼自己。
此外,文体活动也是中国少先队的重要内容,队员们通过参预各类文艺、体育活动,培养自己的艺术和体育兴趣。
四、成就与荣誉中国少先队在发展历史中取得了许多成就和荣誉。
少年先锋队发展史少年先锋队是每个中国孩子成长过程中绕不开的一部分。
说到少年先锋队,很多人脑海中可能就浮现出那一身蓝色的制服,那个鲜艳的红领巾,和那些在操场上活力四射的小伙伴们。
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组织,更是一个陪伴我们成长的记忆。
想想看,咱们当时被选上时那份骄傲和自豪感,估计至今还记得吧?毕竟那时候能戴上红领巾就感觉自己是大人一样,背后像是有了支撑的小翅膀一样,风风火火地跑,充满了勇气和力量。
要说少年先锋队的历史,那还真是有点“岁月如歌”的味道呢。
1953年,少年先锋队就悄悄地在中国的土地上诞生了。
那时候的中国正处于建设的起步阶段,国家对年轻一代的培养也愈发重视。
少年先锋队就像是那个时代的“萌芽”,在当时的背景下,它不仅是个儿童组织,更是国家对未来希望的寄托。
当时很多小朋友跟着队旗和鼓声走,仿佛自己也变成了英雄,那个时候,红领巾真的是象征着“勇敢、正义、团结”三大精神。
每当我想起自己加入少年先锋队的那一刻,脑海里就浮现出一个场景——那是在学校的操场上,大家排着整齐的队伍,校领导大人庄重地给我们佩戴红领巾,然后大家齐声高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那时候心里真的特别激动,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小孩子,而是“先锋队员”,一种来自未来的责任感就这么悄然降临。
那红领巾一挂上,整个人似乎都变得不一样了,简直是“风云人物”的感觉。
不过,那个年代的少年先锋队,不像现在的学生那样,主要是活动和比赛,咱们那会儿可忙得很。
记得我们会组织到乡村去做公益活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老人和小朋友,也会举办一些传统的文艺汇演,唱唱歌、跳跳舞,最开心的时光就是和小伙伴们一起搞集体活动,一起讨论怎么做好事,怎么提高自己的团队精神。
每当看到大家齐心协力做事的样子,心里就特别暖,简直就是一种“心有灵犀”的默契。
那个时候,大伙儿都怀揣着一颗纯真的心,没什么杂念,纯粹的只想为集体出点力,做点事情。
少年先锋队的意义可不仅仅是这些活动。
它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了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少先队的光辉历程中国少年先锋队前身为中国少年儿童队,成立于1949年10月13日。
但中国少年儿童的革命组织,从本世纪初的劳动童子团算起,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
革命战争时期的少年儿童组织在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都有革命的儿童组织活跃在父兄身边,为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贡献。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党就十分重视儿童组织的建设。
在中国少年儿童运动发展的历史上,不同的革命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革命儿童组织。
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劳动童子团我国最早的革命儿童组织叫劳动童子团,成立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1921年~1927年)。
劳动童子团是由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武汉、上海、广州、天津、唐山等大城市建立起来的。
从党的儿童组织成立的第一天起,共青团就受党的委托直接领导儿童组织,围绕党的工作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共产儿童团和少年先锋队劳动童子团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在农村革命根据地,至1930年劳动童子团已达70万人。
在白区,也出现了赤色儿童团、山海儿童社会等革命少儿组织。
共产儿童团的建立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六大"对革命低潮时期如何坚持劳动童子团工作做出指示,共青团"五大"制定了"儿童运动工作决议案",提出恢复、发展劳动童子团的方针,以团结童工、学徒和工农子弟。
劳动童子团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在农村革命根据地,至1930年劳动童子团已达70万人。
在白区,也出现了赤色儿童团、山海儿童社会等革命少儿组织。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儿童团尽管与敌人的斗争非常艰苦,广大抗日根据地仍处处成立了抗日儿童团,把儿童纳入组织的关怀。
毛泽东和朱德曾多次题词勉励儿童团员。
儿童团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产,同时也担负着“宣传抗日”“侦察敌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等任务。
抗日儿童团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抗日救国的少年儿童革命组织。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儿童团和少先队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的儿童团基本上是在抗日儿童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中国少年先锋队发展历程及少年英雄人物介绍前言: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
在我们少先队光荣的历史丰碑上,镌刻着一批少年英雄的名字,他们的英雄事迹闪烁着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芒,成为我们永远学习的光辉榜样。
一、北伐战争时期(1924年——1927年)(一)少年儿童革命组织——劳动童子团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北伐战争时期,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在上海、武汉、广州、天津、唐山等大中城市相继建立了革命儿童组织,称为劳动童子团。
这是我国最早的革命儿童组织,在该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儿童们参加革命斗争,主要从事张贴革命标语,散发传单,在街头卖革命报纸等活动。
(二)少年英雄1.朱长林朱长林,籍贯不详,上海祥生船厂的劳动童子团员。
1927年2月中旬,北伐军占领杭州逼近上海,上海工人决定举行第二次武装起义。
为了宣传工人罢工和武装起义的重大意义,根据上级指示,朱长林和小伙伴们在英美烟厂门口贴标语、撒宣传单和演讲宣传时不幸被捕。
在敌人严刑拷打下他没有透露半点党的机密。
第二天被敌人杀害并悬头示众。
朱长林是我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少年英雄。
2.罗志群、邓金娣罗志群、邓金娣(1910——1927),女,广东省广州市人,是劳动童子团团员,北伐战争时期的小英雄。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背叛革命,许多共产党人遭逮捕和杀害。
而对白色恐怖的环境,罗志群和邓金娣临危不惧,在与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仍不忘自己的革命重任,继续做宣传工作,揭露敌人,唤醒民众。
她们买来纸笔,书写标语,把传单藏进藤篮,偷偷四处散发,在艰苦的环境中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志。
一次,她们在广州市中心散发传单时不幸被捕,在赴刑场的路上,她们视死如归,沿途不断向群众做革命宣传,高喊口号。
反动军警疯狂地向她们开枪,她俩中弹倒下又站起来高喊“中国共产党万岁”,最终,她俩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1937年)(一)少年儿童革命组织——共产儿童团从1927年到1937年这十年期间,在江西瑞金和一些革命根据地相继建立了革命儿童组织——共产主义儿童团。
这个儿童组织很有影响,在党的领导下,少年儿童们开展了斗土豪,宣传革命道理的活动,成为影响力很强的儿童团组织。
抗日儿童团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根据地党组织的指导下,为配合游击战争,根据地组织起了抗日儿童团。
儿童们给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掩护交通员,为抗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少年英雄1.张锦辉张锦辉(1915年——1930年),女,福建省永定县人,土地革命时期的共产儿童团员,宣传革命的红色小歌手。
她13岁参加了共产儿童团,打土豪分田地,站岗放哨,给红军家属干活。
她参加了溪南苏维埃政府领导的宣传队,用歌声唱出穷人的仇、地主的狠,用歌声告诉乡亲红军和赤卫队打胜仗的消息。
1930年初春,一次群众大会遭到敌人偷袭,她不幸被捕,受尽了各种刑罚,仍然坚强不屈。
农历4月18日,敌人把她押到集市示众,她毫不畏惧,毅然高声唱道:“共产党万年坐天下,反动派总是不久长。
”敌人要对她下毒手,她高唱《国际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15岁的张锦辉光荣牺牲了。
2.欧阳立安欧阳立安(1914年——1931年),湖南省长沙人。
他的爸爸妈妈都是共产党员,所以他从小接受革命熏陶。
1926年北伐军打到长沙时,12岁的欧阳立安担任了儿童第一纠察队队长,带领队员们在大街小巷放哨,维护社会秩序,散发革命传单,禁止赌博,募捐救济灾民等,工作特别积极。
1927年,由于革命形势的变化,经组织安排,欧阳立安随母亲到了武汉,担任汉阳县委的小交通员,肩负着党的机密文件和秘密报纸《大江报》的传递工作。
1928年,根据组织需要,欧阳立安到上海申新五厂当童工,同时还在浦东、沪西、闸北、南市一带的纱厂、烟厂之间传递文件、散发传单、因为她工作认真积极,15岁便加入了共青团并担任了沪东区委委员,专门负责儿童工作。
193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欧阳立安带领500名儿童,参加了沪东区委在华德路跑马场举行的纪念集会,他在集会上发表演说,演唱自己编写的《劳动儿童团歌》。
不久,欧阳立安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8月作为中国工会代表团的青年代表随刘少奇同志参加了“赤色职工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第五次代表大会。
接着,又在莫斯科参加了“少共”国际执委会扩大会议。
回国后,同时还担任了上海总工会的青工部长,此时年仅16岁。
1931年1月,欧阳立安不幸被捕,在敌人的监狱中表现得十分坚强,同年4月,被反动派杀害。
3.郭滴海郭滴海,男,福建省龙岩市人,共产儿童团员,闽西革命根据地出名的侦察小英雄。
1930年红军战略转移,他留在村子里,在白匪占据的地方要饭吃,夜晚在草堆上睡觉,同时悄悄地搞侦察,把敌情报告给红军。
一次,他侦察到敌人一个据点情况,报告了县政府。
首长决定让他把敌人引出来,他连夜跑到白匪军营部,机智地把白匪军引了出来,到了红军埋伏圈时,他一阵风似地钻进岩石和密林中去,大声喊道:“打呀!打呀!”战斗胜利结束后,人们找到了受伤的他,当他听到胜利消息时,高兴地笑了。
4.严锡祥严锡祥,福建省上杭县虎岗村人。
1930年,13岁的他担任闽西革命根据地虎岗村共产主义儿童团团长。
他工作负责,机灵勇敢。
1931年春天,红军转移到外线去作战时,虎岗村被国民党军占领,严锡祥率领儿童团员组成少年游击队,配合少年先锋队模范队上山打游击。
一天晚上,严锡祥带领少年游击队去偷袭虎岗之敌,他令队员们在四周的山上点起火把边呐喊、边放枪,又带几名精干的队员摸到了敌人炮楼眼前,用土炮消灭了炮楼里一个班的敌人。
敌人“围剿”时,严锡祥命令少年游击队用滚木雷石阻击敌人,成功地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一天深夜,严锡祥带领小分队摸进了敌人营部进行偷袭,他们刺死睡觉的卫兵,摘下挂在墙上的手提式冲锋枪,消灭了敌人的警卫班。
巧妙杀敌的严锡祥很快就在闽西苏区出了名。
5.钟强钟强(1918年——1935年),湖南省浏阳县人。
1930年,年仅12岁的他随妈妈到了红军部队,在组织的安排下担任了浏阳县第16区的儿童团长。
他组织儿童团员们演戏、游行、散传单、贴标语,红军一到,到各村去为红军募集青菜、猪肉、鸡蛋等食品,有时还组织儿童团员们去给红军洗衣服,样样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1931年,他正式参加红军,首次参战就消灭了三个敌人,收到了部队表扬。
一次,他随一个游击小组到浏阳西乡的一个敌占区活动时不幸被俘,在敌营里,他凭着自己的机灵当上了敌团长的勤务兵。
钟强很快取得了敌团长的信任,摸清了敌情,向红军报告了敌人布防和火力配备等情况,协助部队打了一个大胜仗。
不久他调到湘鄂赣省保密局工作。
1935年10月,因叛徒出卖,钟强不幸被害,时年仅17岁。
三、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一)少年儿童革命组织——抗日儿童团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根据地党组织的指导下,为配合游击战争,根据地组织起了抗日儿童团。
儿童们给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掩护交通员,为抗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少年英雄1.姜墨林姜墨林(1921年——1940年),黑龙江省人。
1931年刚满10岁就参加了秘密儿童团。
由于他大胆机灵,领导上经常派他到部队上去送信。
不管条件多么复杂,他总能顺利完成任务。
1935年春天组织上把他送到部队。
1936年春天,姜墨林加入了青年团。
由于部队迅速扩大,领导上决定让他当班长,班上的二十多个战士都比他大。
可是,因为他打仗时表现出色,平时又特别关心战友,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
1937年冬天,为了解决部队冬装问题,指挥部派姜墨林小队到鬼子占领的依兰县城去搞棉花和布匹。
姜墨林换了一身破衣服装成傻里傻气的样子骗过敌人哨卡,闯进了县城。
在地下党的动员下,城里的群众通过抗日救国会的秘密动员,不分老少,一起行动,你买点,他买点,然后巧妙地带出城来,送到指定地点。
不出七八天,就汇集了上千斤棉花、一百多匹布。
路上虽然遇上了敌人的追击,但姜墨林沉着应战,巧妙指挥,小分队终于把布匹和棉花安全地送到了山里,首长称赞他创造了一个奇迹。
1938年组织上派他去苏联学习,回国后率小部队活跃在绥芬河大青山一带。
1940年秋,他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
2.李克元李克元,山西省武乡县王家峪村人。
12岁被选为抗日儿童团长。
1939年初冬的一天,李克元放哨时帮助民兵队长捉住了大汉奸乔克荣,朱德总司令为此代表八路军总司令部表扬了王家峪儿童团。
1940年秋天的一天,鬼子来“扫荡”,李克元在哨位上放倒“消息树”向乡亲们鸣枪报了警,等民兵李丙彦和李二丑来接他岗时,鬼子已到山顶,他亲眼看到了民兵与鬼子的激战。
二丑牺牲后,李丙彦手上跳下土崖钻进了一个隐蔽的洞里,接着鬼子也跟了下来到处搜查。
当鬼子的刺刀刚刚挑到洞前的蒿草时,李克元突然大喊一声:“小鬼子!老子在这儿哪!”转身就往山上跑。
可惜,没跑多远便被鬼子抓住。
鬼子把洋刀架在李克元的脖子上,问他八路在什么地方。
李克元昂头挺胸一声不吭,英勇地牺牲在鬼子的屠刀下。
3.王朴王朴(1929——1943),男,河北省完县人,儿童团长,抗日民族小英雄。
他从小参加抗日斗争,站岗放哨,送信带路,拥军优属,11岁被选为儿童团长。
1943年5月7日那天,日本鬼子进山扫荡,他和乡亲们被围,鬼子威逼群众说出八路军的机器、枪弹埋在什么地方,还说:“谁说出来有重赏。
”王朴放声高喊:“爷爷、奶奶、婶娘、大娘、儿童团员们,咱们宁死也不当亡国奴,千万不能告诉敌人。
”并带领儿童团员们背诵起“抗日公约”。
当敌人下毒手时,他带头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枪响了,他和100多名群众英勇地牺牲了。
4.李爱民李爱民(1930——1943年),陕西省武乡县白家庄人,1938年9岁参加儿童团。
一次,李爱民放哨时,捉到一个没有路条的补锅匠,经村公所审问,这个补锅匠是被敌人收买到根据地来探听情报的密探。
为此,李爱民得到区里表扬,大家选他当了儿童团长。
1941年夏初的一天,八路军交给李爱民一封鸡毛信,要他通过敌人的封锁线送到东沟的民兵队长手里。
李爱民收好信赶上毛驴就出发了。
不巧,路上被鬼子的两个巡逻哨抓住,说他是八路的探子,踢他、打他,还贴他脑皮开了一枪,李爱民始终一口咬定是放驴的,鬼子没办法只好放了他。
李爱民忍痛爬起来,把信按时送到东沟。
东沟的民兵按李爱民送来的信,第二天夜里配合八路军,除掉了鬼子为了抢手麦子建起的临时据点。
1943年深秋的一天夜里,村民到敌人据点附近去抢收庄家,回来的路上,李爱民走在最前面探哨,就在离开敌战区的时候,碰上了鬼子的巡逻队,李爱民大声给后面的人传了信号后,乡亲们安全地转移了,李爱民却落入了敌人魔掌。
鬼子威胁他、毒打他都没有使这个13岁的少年屈服。
为了乡亲们的安全,他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