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物种质资源调查表
- 格式:doc
- 大小:117.50 KB
- 文档页数:5
有关生物物种资源保护现状的调查报告有关生物物种资源保护现状的调査报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是保护生物种质资源”,并以具体事例说明“一个物种能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一个基因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生物种质资源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然而,中国目前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己有200种植物灭绝,5000 种植物处于濒危状态,野生动物处境更加恶劣,加强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已成为我国政府部门的一项紧迫任务。
具体提出农作物、林木、野生植物、药物植物、家养动物、水生生物、农业微生物等7个方而种质资源保护行动计划,并建议建立国家生物种质资源委员会,设立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专项基金,制定•中国生物资源保护法”,建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加大生物资源保护和研究的力度。
2. xx是我国惟一的全热带陆海域省份,气候条件优越,拥有丰富的热带陆地海洋生物资源和生境多样性,是我国发展热带生物产业和研究热带生物资源的重要区域,也是引进国外热带生物物种和品种资源非常成功的区域,因而具有雄厚的以热带生物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如何在热带生物资源合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将xx的生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尽早改变xx拾(生物)资源强盛经济弱时的局面,是xx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前提和必由之路,也是xx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从国家考虑,在国际上把未来同人类生活和健康有密切关系的新药、新生物制品、新食品和新材料的开发寄希望于热带生物资源的今天, 必须把热带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放在国家和xx科技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高度来考虑。
一、XX热带生物资源及其保护开发现状(1) XX热带生物资源极为丰富,本底情况仍不够清楚。
建国以来,XX省的热带经济林木、农作物、特种经济作物、药材、水果的种植开发都有极大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开发规模和力度还不够。
生物资源木底不清是影响XX省生物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以及建设生态盛发展经济和改善环境的重要障碍。
表1 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信息登记表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调查单位:柳州市林木种质资源调查队;种质编号:鹿寨1010目的树种:中文名:福建柏,柏科,福建柏属,俗名:拉丁名:Fokienia hodginsii照片编号:IMG_1021生活型:●常绿针叶乔木○落叶针叶乔木○常绿阔叶乔木○落叶阔叶乔木○常绿灌木○落叶灌木○散生竹类○丛生竹类○藤本○其它主要用途:●用材树种○经济树种○生态防护树种○观赏树种○其它树种种质类型:○野生群体●野生个体○地方品种○选育品种○遗传材料○其他○引进树种(品种)来源:引进树种、品种要填写详细的来源地种质归类:国家重点保护植物(○Ⅰ级●Ⅱ级)○广西重点保护植物○主要造林树种○有开发利用潜力树种●我国特有树种○其他树种(此项可多选)调查地点:鹿寨县(市、区)拉沟乡、镇木龙村林场小地名(或基地、森林公园、植物园、树木园等):五家屯六王沟地理坐标:经度110.05987°;纬度24.65516°土壤类型:黄壤地形:地貌:中山;海拔:1100 m;坡向:东南坡;坡位:脊部;坡度级:陡坡调查地种群面积: 1.0公顷;种群数量(株):○1-10 ●11-50 ○51-100 ○101-1000 ○>1000人为活动:○频繁●不频繁;动物活动情况:主要动物种类啮齿类、鸟类数量较多目的树种分布方式:○集中分布○片状分布○散生●零星分布物候期:结实年龄:20年;花期:4月;种子(果实)成熟期:10月;采种期:10月。
优良性状:○速生○高产●优质○早熟○抗病虫○耐寒○耐旱○耐盐碱○其他:耐瘠薄主要特性指标:1)用材树种:平均树龄40年;平均树高14.5 m,最高18.2 m,年均生长量0.4m;平均胸径:20.5cm,最大胸径:30.8cm,年均生长量0.5cm;平均单株材积 0.25m3,年均生长量0.006m3。
2)经济树种:目的产物:干八角,单株年均产量20.1kg,单株最高产量28.2kg,公顷年均产量9045kg。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调查表——粮食、油料、蔬菜及其它一年生作物□未收集的一般性资源□特有和特异资源1.样品编号:,日期:年月日采集地点:,样品类型:,采集者及联系方式:2.生物学:物种拉丁名:,作物名称:,品种名称:俗名:,生长发育及繁殖习性,其他:3.品种类别:□野生品种,□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引进品种4.品种来源:□前人留下,□换种,□市场购买,□其它途径:5.该品种已种植了大约年,在当地大约有____ __农户种植该品种该品种在当地的种植面积大约有亩6.该品种的生长环境:GPS定位:海拔:米,经度:°,纬度:°土壤类型: ,分布区域: 伴生、套种或周围种植的作物种类:7.种植该品种的原因:□自家食用,□市场出售,□饲料用,□药用,□观赏□其它用途: 8.该品种若具有高效(低投入,高产出)、保健、药用、工艺品、宗教等特殊用途:具体表现:具体利用方式与途径:9.该品种突出的特点(具体化):优质: 抗病: 抗虫:抗寒: 抗旱:耐贫瘠: 产量:平均单产_ ___ 公斤/亩,最高单产___ __ 公斤/亩其它:10.利用该品种的部位:□种子,□茎,□叶,□根,□其它:__________ ___11.该品种株高厘米,穗长厘米,籽粒:□大,□中,□小品质:□优,□中,□差12.该品种大概的播种期:________ __,收获期:__ _________13.该品种栽种的前茬作物:__ ______,后茬作物:14.该品种栽培管理要求(病虫害防治、施肥、灌溉等):15.留种方法及种子保存方式:16.样品提供者:姓名:,性别:,民族: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口:人,联系方式:。
17.照相:样品照片编号:注:照片编号与样品编号一致,若有多张照片,用“样品编号”加“-”加序号,样品提供者、生境、伴生物种、土壤等照片的编号与样品编号一致。
18.标本:标本编号:注:在无特殊情况下,每份野生资源样品都必须制作1~2个相应材料的典型、完整的标本,标本编号与样品编号一致,若有多个标本,用“样品编号”加“-”加序号。
全国生物种质资源调查填报说明一、填报目的全国生物种质资源调查填报旨在全面了解我国境内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种质资源的分布情况,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提供数据支持。
本文档将介绍填报调查表格的内容和填报要求,帮助填报人员准确、完整地填写相关信息。
二、填报内容和要求2.1 填报表格全国生物种质资源调查采用的填报表格为《生物种质资源调查表》。
填报人员需要下载并打印该表格,然后按照下面的要求进行填写。
2.2 填报要求在填写表格时,请注意以下要求:1.填报人员需认真核对表格中的各项信息,确保准确性。
2.全国生物种质资源调查涉及生物多样性的各个方面,填报人员需要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以便准确填写相关信息。
3.表格中的各个字段都要填写完整,不留空白。
4.若某一项信息不适用于填报人员所在地区,则填写“不适用”。
5.对于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问题,填报人员需提供详细的描述,包括相关政策、措施等。
6.表格中可能涉及到数量、面积等具体数值的填写,填报人员需进行准确测量和估算,尽量避免主观臆测。
7.对于涉及到调查样本的字段,填报人员需要提供样本编号,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和管理。
三、填报方法3.1 下载表格填报人员可以在相关部门的网站上下载《生物种质资源调查表》,并将其打印出来。
3.2 填写表格填报人员应使用黑色或蓝色的签字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填写:1.在表格的顶部填写调查单位的名称。
2.在相应的字段中填写相关信息,包括调查地点、生物资源名称、分布范围等。
3.在需要提供描述的字段中,写清楚相关情况,确保描述准确、完整。
4.在需要填写样本编号的字段中,填写相应的编号。
若涉及多个样本,可以使用编号的序列号进行标识,区分不同的样本。
5.填写人员需在表格底部签字,并注明填写日期。
3.3 提交填报表格填报人员完成填写后,需将填报表格交由相关部门进行归档和审核。
填报表格应尽快提交,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四、数据保密措施全国生物种质资源调查涉及到大量的生物资源数据,为了保护填报人员的隐私和相关数据的安全性,相关部门将采取以下保密措施:1.填报表格上的个人和机构信息仅用于调查和数据管理方面,不会用于其他用途。
种质资源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探讨种质资源的可行性,并提供相应的建议。
为此,我们对当前种质资源的潜在优势、挑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分析。
调查显示,种质资源在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抗逆性。
然而,由于一些问题,如资源获取不易、管理困难等,种质资源的利用及其价值的实现面临一定困难。
针对这些问题,本报告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以期为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引言]种质资源是指作物、畜禽和微生物等生物体在自然界和人为选育的过程中所固有的遗传状况,其包括了不同品种、品系、群体的遗传变异。
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及稳定性,对于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品质性和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对于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研究目的]本报告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当前我国种质资源的可行性,分析其优势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我国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研究方法]本报告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专家访谈、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以全面了解当前我国种质资源的状况及面临的问题。
[种质资源的优势]种质资源具有以下优势:1. 遗传多样性丰富。
种质资源汇集了各种不同遗传特性的物种和品种,具有更大的遗传多样性,有助于提高作物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2. 抗逆性强。
种质资源中存在的各种抗性基因,可以为作物提供更好的抗病虫、逆境胁迫等能力,提高农作物的生产力和稳定性。
3. 遗传信息丰富。
种质资源中蕴含了大量的遗传信息,包括了株型、品质、产量等方面的遗传变异,可以为作物的品种改良提供重要的基因资源。
[种质资源的挑战]尽管种质资源具有诸多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1. 资源获取不易。
一些珍稀的种质资源分布地域有限,获取受到一定限制,需要加强资源的收集保护工作。
2. 管理困难。
大规模的种质资源的管理和维护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管理工作复杂。
3. 科研资金不足。
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相应的科研经费支持,但当前我国的科研资金分配不均,导致资源的利用受到限制。
种质资源调查与利用研究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生产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唯一不会变的就是农作物品种的基因。
种质资源作为农作物的遗传基础,是农业发展的基石,对于农作物品种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种质资源的调查与利用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种质资源的调查方法种质资源调查是指对某一物种多样性中所有可供利用的遗传资料进行系统性调查,并汇总编制出相关数据库。
种质资源的调查方法主要有两种:传统调查和现代调查。
传统调查是指通过人口调查、田野调查、文献调查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获取种质资源相关数据。
这种方法虽然费时费力,但由于其涉及的面广,可以收集到许多不同来源的数据,包括物种分布范围、生态环境、种质特征和表现等。
同时传统调查所收集的数据采集方式简单,属于无损伤性,对研究对象不会产生任何干扰。
现代调查是指通过对种质资源进行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调查,包括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理生化学等。
现代调查可以更准确地确定物种的遗传基础,能够从遗传角度更好地研究种质资源的变异、构成、品质等规律,并在实践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质量。
现代调查具有操作简便、速度快、效率高的优点,但也需要有现代科学技术和设备的支持,同时也有一定的破坏性,对研究对象会有一定损伤。
综合来看,传统调查和现代调查既有利又不利,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二、种质资源的利用研究种质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对于提高农作物的品质、提高产量、增强抗病虫害能力、适应性,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因此,种质资源的利用研究也具有非常的意义。
1. 利用种质资源优化发展高产、高质农作物品种种质资源在农作物育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种质资源进行各种方式的探究,可以发掘种质资源中的大量优质基因,进而通过杂交育种等方式将这些基因转移到其他品种中,并培育出更具优良性状、更适应环境、更具抗逆性的新品种。
2. 保护与提高传统农作物传统农作物是人类长期以来发展起来的,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全国生物种质资源调查的意义说明引言生物种质资源是指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所有具有遗传信息的生物材料,在农业、医药、工业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国的生物种质资源,全国生物种质资源调查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
本文将探讨全国生物种质资源调查的意义,并分析其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
1. 保护生物多样性全国生物种质资源调查通过对我国各地生物资源的调查和收集,能够全面了解我国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分布情况,进而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
在调查过程中,可以发现和记录各类野生动植物的分布范围、数量和分布密度等信息,为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促进科学研究全国生物种质资源调查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
通过对生物种质资源的调查,可以获得大量的样本和数据,为科学家们的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源。
这些研究对于解决各种生物学问题、推动科学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3. 促进农业发展农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全国生物种质资源调查能够为农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通过对农作物和家禽家畜等农业生物的调查,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遗传资源,进而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品种适应性和产量,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4. 促进生物技术创新全国生物种质资源调查为生物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
生物种质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遗传信息和生理特性,在生物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生物种质资源的调查和利用,可以开展新品种培育、基因编辑等技术创新,推动农业、医药、工业等领域的发展。
5. 推动可持续发展全国生物种质资源调查有助于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生物种质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利用和保护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持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生物种质资源的调查和保护,可以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结论全国生物种质资源调查的意义重大且多样化,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科学研究、促进农业发展、促进生物技术创新和推动可持续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调查表——粮食、油料、蔬菜及其它一年生作物□未收集的一般性资源□特有和特异资源1.样品编号:,日期:年月日采集地点:,样品类型:,采集者及联系方式:2.生物学:物种拉丁名:,作物名称:,品种名称:俗名:,生长发育及繁殖习性,其他:3.品种类别:□野生品种,□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引进品种4.品种来源:□前人留下,□换种,□市场购买,□其它途径:5.该品种已种植了大约年,在当地大约有____ __农户种植该品种该品种在当地的种植面积大约有亩6.该品种的生长环境:GPS定位:海拔:米,经度:°,纬度:°土壤类型: ,分布区域: 伴生、套种或周围种植的作物种类:7.种植该品种的原因:□自家食用,□市场出售,□饲料用,□药用,□观赏□其它用途: 8.该品种若具有高效(低投入,高产出)、保健、药用、工艺品、宗教等特殊用途:具体表现:具体利用方式与途径:9.该品种突出的特点(具体化):优质: 抗病: 抗虫:抗寒: 抗旱:耐贫瘠: 产量:平均单产_ ___ 公斤/亩,最高单产___ __ 公斤/亩其它:10.利用该品种的部位:□种子,□茎,□叶,□根,□其它:__________ ___11.该品种株高厘米,穗长厘米,籽粒:□大,□中,□小品质:□优,□中,□差12.该品种大概的播种期:________ __,收获期:__ _________13.该品种栽种的前茬作物:__ ______,后茬作物:14.该品种栽培管理要求(病虫害防治、施肥、灌溉等):15.留种方法及种子保存方式:16.样品提供者:姓名:,性别:,民族: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口:人,联系方式:。
17.照相:样品照片编号:注:照片编号与样品编号一致,若有多张照片,用“样品编号”加“-”加序号,样品提供者、生境、伴生物种、土壤等照片的编号与样品编号一致。
18.标本:标本编号:注:在无特殊情况下,每份野生资源样品都必须制作1~2个相应材料的典型、完整的标本,标本编号与样品编号一致,若有多个标本,用“样品编号”加“-”加序号。
农业种质资源调查方案一、调查目的农业种质资源是指农业生产中用于育种繁殖的种质基础资源,包括传统品种、改良品种、野生种及其野生近缘种、非传统种质等多个方面。
保障农业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和完整性对于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查旨在收集和整理当地农业种质资源的现状,建立和完善资源调查数据库,保障农业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调查内容1.资源类型:调查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果树、药材、特色农产品等不同类型的农业种质资源;2.资源分布:调查不同农业种质资源在当地的分布情况,包括分布范围、种植面积、主要栽培区域等;3.资源数量:调查当地不同农业种质资源的收藏数量、品种数量和变种数量等;4.资源保存:调查当地农业种质资源的保存情况,包括保存机构、保存方式、保存条件、保存人员等;5.资源利用:调查当地农业种质资源的利用现状和潜力,包括育种应用、商品化利用、生态环境修复等方面。
三、调查方法1.参考现有文献,了解当地农业种质资源的基本情况;2.列出调查问题清单,制定调查表格;3.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查和采访等方法,深入了解当地农民对农业种质资源的认知和运用情况;4.整理调查数据,并按照资源类型、分布、数量、保存、利用等方面进行分类汇总,并绘制调查地图;5.与当地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收集资源保存的相关管理政策。
四、调查结果1.建立统一的农业种质资源调查数据库;2.分类收集和整理不同农业种质资源数量和分布的数据;3.分析当地农业种质资源保存现状和利用潜力;4.发现候备农业种质资源的挖掘和收集,促进资源多样性和完整性。
五、调查注意事项1.保障调查涉及到的信息保密和隐私;2.尊重当地农民的习惯和地方特色,尽量简化调查问题,避免给当地农民带来不必要的困扰;3.保障调查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反映当地农业种质资源的真实状况;4.确保调查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六、总结本次农业种质资源调查是保障农业种质资源多样性和完整性的重要举措,调查结果将为推动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障民生福祉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农业种质资源调查方案背景种质资源是指农业生产中能够利用的农作物、畜禽和微生物的遗传资源,也被称为“生物遗传资源”。
随着农业发展和人口增长,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尤其对于我国这样的农业大国来说,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保护和利用更是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种质资源调查和保护工作得到了重视,但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包括种质资源类型广泛、地域分布不均、基础数据缺乏等问题。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种质资源调查方案至关重要。
目的本文旨在制定一份农业种质资源调查方案,以便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种质资源调查工作。
具体目的如下:•调查和收集全国各地的种质资源信息;•建立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对种质资源进行分类、鉴定、保存和利用,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推动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
调查内容本次种质资源调查内容包括:农作物1.食用作物:包括小麦、玉米、水稻、高粱、大麦、燕麦、谷子、小米、薯类等;2.作油作物:包括大豆、花生、油菜、芝麻、亚麻、葵花等;3.饲料作物:包括玉米、谷子、大豆、豌豆、甜菜、饲草等;4.蔬菜:包括番茄、辣椒、茄子、黄瓜、豆角、西红柿、花菜、白菜等;5.果树:包括苹果、梨、桃、李子、葡萄、柑桔等。
畜禽1.牲畜:包括猪、牛、羊、马等;2.家禽:包括鸡、鸭、鹅等。
微生物1.细菌:包括大肠杆菌、乳酸菌、乙酰化杆菌等;2.真菌:包括酵母、霉菌等。
调查方法本次种质资源调查采用以下调查方法:田间调查在各个地区进行田间调查,了解当地农民栽培的构成和品种。
调查内容包括:1.农民栽培的作物品种及数量;2.农民种植作物的土地和肥料管理;3.农民主要的作物种质资源来源和利用情况。
藏品调查以农业科学研究机构或农民的品种收藏为对象,对目标作物的种质资源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1.藏品中目标作物的品种数量和分类;2.藏品中目标作物的遗传多样性保持情况;3.藏品种质资源的利用和交换情况。
表1 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登记表表1 填写说明(一)适用调查对象调查对象规定的4种类型种质资源,均应填写表1《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登记表》。
对于已经保存的林木种质资源可以根据现有档案数据并现场核查确认后填写。
(二)表格各项填写说明(1)编号:外业调查阶段由各调查单位自行编号,汇总后由技术组负责统一编号,或由系统生成资源编号。
(2)省份:填写省级行政区域的全称。
(3)县(市):填写县级行政区域的全称。
(4)调查地点:填写调查的具体地点,如XXX乡XXX村,XXX良种基地,XXX林场等。
(5)调查者:填写调查队的名称或调查人员,如XX县林木种质资源调查I组。
(6)填表人:填写调查填表人员的姓名。
(7)调查日期:采用年月日格式,例如20160405。
(8)种质名称:每份林木种质资源的中文名称,示例:杉木融水种源、毛白杨001无性系、金枝槐等。
(9)种中文名:种质资源在植物分类学上的中文种名或亚种名。
统一选用《中国树木志》及其所采用郑万均分类系统和哈钦松分类系统的种名(下同)。
示例:油松。
(10)种拉丁名:种质资源在植物分类学上的拉丁文,示例:Pinustabuliformis,外业阶段可不填。
(11)属中文名:种质资源在植物分类学上的中文属名。
示例:松属。
(12)属拉丁名:种质资源在植物分类学上的拉丁文属名。
示例:Pinus,外业阶段可不填。
(13)科中文名:种质资源在植物分类学上的中文科名。
示例:松科。
(14)科拉丁名:种质资源在植物分类学上的拉丁文科名。
示例:Pinaceae,外业阶段可不填。
(15)树种类别:根据树种属性选填,打“√”表示,可多选。
(16)保存场所:收集保存的林木种质资源根据保存场所选填,其他类资源不填。
打“√”表示,单选。
(17)生活型:选择乔木、灌木、竹类、木质藤木、其他填写,打“√”,单选。
(18)落叶特性:选择常绿、落叶、半常绿、不确定填写,打“√”,单选。
(19)资源类别:分为收集保存种质资源,野生种质资源,栽培种质资源,古树名木,按实际情况选填,打“√”,单选。
地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管理信息系统简介、公共操作用户手册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科技统计中心2009年5月目录1简介 (1)1.1项目背景 (1)1.2参考文件 (1)1.3系统概述 (1)1.4软件环境 (5)2公共操作 (6)2.1登录系统 (6)2.2退出系统 (6)2.3菜单与导航 (6)2.4公共栏目 (7)2.4.1 我的账号 (7)2.4.2 公共信息 (8)2.4.3 在线咨询 (10)2.5通用操作 (12)2.5.1图标按钮 (12)2.5.2弹出窗口 (13)1简介1.1项目背景“地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管理信息系统”是一套用于科技部、财政部开展地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的管理信息系统。
本系统由江苏省科技厅条件处负责在本省开展资源调查工作中使用,主要用户为各级科技局、行政主管部门用户、此次调查范围内的法人单位用户及其下属机构用户(包括研究实验基地、生物种质资源保存机构(设施)、相关职能管理部门等)。
本系统的开发目的旨在了解我省、国家主要科技资源分布状况并建立科技资源动态管理信息系统,为全省、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科技资源战略布局和总体建设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1.2参考文件1)《地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管理信息系统》需求说明书2)《国家重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表》及其填表说明3)《全国生物种质资源调查表》及其填表说明4)《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GB/T 2659-2000)5)《最新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截止2007年12月31日)6)《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 11714-1997)7)《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代码》(GB/T 4657-2002)8)《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02)9)《学科分类与代码》(GB/T 13745-1992)10)《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分类标准与编码规则(试用)》11)《研究实验基地编码规则(试用)》12)《专业技术职称分类》13)《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国统字〔1998〕200号)1.3系统概述本系统主要有下列四个子系统:本系统主要实现如下功能:调查表填报子系统功能如下图所示:调查表审核子系统功能如下图所示:综合管理子系统功能如下图所示:统计分析子系统功能如下图所示:上报流程如下图所示:退回流程有两种情况,如下图所示:1.4软件环境建议使用中文WINDOWS XP或以上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