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学)第七章老年人合理用药
- 格式:ppt
- 大小:810.00 KB
- 文档页数:54
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原则
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个体化原则: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状况、疾病情况、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等与年轻人不同,因此在用药时应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2. 小剂量原则:老年人的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肝脏和肾脏功能减弱,因此用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以避免药物在体内蓄积。
3. 简化用药原则:老年人常同时患有多种疾病,需要服用多种药物。
为了减少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尽量简化用药方案,减少用药种类。
4. 择时原则:根据药物的作用特点和老年人的生理节律,选择合适的给药时间,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5. 用药依从性原则:老年人由于记忆力下降等原因,容易出现漏服或错服药物的情况。
因此,在用药过程中,要向老年人详细说明药物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提高其用药依从性。
6. 定期监测原则:老年人在用药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7. 避免滥用药物原则:老年人应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物,以免造成药物滥用和不良反应。
总之,老年人合理用药需要综合考虑个体差异、药物特点、疾病情况等因素,遵循上述原则,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在用药过程中,如有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老年人的合理用药由于老年人身体结构成份和多种器官功能的变化,所以药物的代谢与年青人有许多不同的地方。
为了充分发辉药物的治疗作用,避免用药不当,引起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因此提醒我们对老年人服药后体内的药物代谢不同,药物与药物之间可能发生相互作用,我们应有较深入的理解。
这对老年人是有帮助的。
一药物的吸收和体内分布:1由于老年人胃酸降低和胃肠濡动减弱,口服药物在胃肠停时间延长,使血药浓度不能在预期时间内达到。
虽然老年人胃肠上皮细胞数量减少,但药物的吸收是被动的扩散过程。
对口服药物的吸收影响不大。
2血浆白蛋白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少与蛋白结合的部份即减少,使游离的有活性部份药物浓度增加如:水杨酸类皮质酮等在血浆白蛋白降低的老年人,即使总体药物浓度在治疗范围内。
3由于老年人总体水和肌细胞减少,脂肪比例相对增加,一些亲脂性药物如:安定等可能在脂肪组织中沉积产生持久的作用。
水溶性药物的血浆浓度增高。
二、药物代谢:1老年人由肝血流量减少影响到药物在肝内代谢和分解,使药物在体内的存留时间延长,钙通道阻滞剂β肾上腺能受体拮抗剂等类药物都一样使药物的半衰期延20一50%。
2老年人肾单位数量减少如:肾血流量的下降,药物的排泄明显受限。
同时液可延长药物在体内的贮存时间。
所以对老年人可能出现的超量效应和毒副作用,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同时也影响泌尿系統,当泌尿系統感染时,达到理想药物浓度。
三、药物的疗效:由于药物作用的靶器官结或功能变化,引起的药物效能的改变,老年人随年龄增加,机体对某些药物的感受性可能增强如:甲状腺素等而对另一些药物如:心脏对异丙肾上腺素等的作用不敏感,这可能与随年龄增加和体内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密度下降有关。
老年人压力感受器的反射活动降低,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等作用。
这就加大老年人用药反应的个体差异性。
四、药物的相互作用:有些老年人有几种慢性病共存。
因此老年人常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这就增加了药物与药物间的反应,或不良相互作用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