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采后10大病害预防及8种保鲜技术
- 格式:docx
- 大小:356.58 KB
- 文档页数:8
柑桔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柑橘是我国传统主要的水果之一,其种植面积广阔,产量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柑橘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为了有效防治柑橘的病虫害,农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科学的防治工作。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柑橘主要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一、柑橘主要的病害和防治措施1. 柑橘黑斑病柑橘黑斑病是柑橘上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
柑橘黑斑病的发生对果实和叶片造成严重的损害,影响柑橘生长和品质。
防治柑橘黑斑病的措施主要包括:(1)灭菌剂喷洒:在柑橘生长的关键期,可以使用一定浓度的灭菌剂进行喷洒,防止黑斑病的发生和传播。
(2)合理施肥:合理的施肥可以增强柑橘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3)清理病残叶:定期清理果园内的病残叶,减少病菌的存根和传播。
2. 柑橘黄龙病柑橘黄龙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严重病害,对柑橘生长影响极大,严重时会导致树木死亡。
防治柑橘黄龙病的措施主要包括:(1)剪除病枝:发现柑橘树出现黄龙病的症状时,应及时剪除病枝,避免病害的扩散。
(2)严格防治:对于已经感染的柑橘树,应严格使用药剂进行防治,减轻病害对树木的伤害。
(3)加强栽培管理:加强对柑橘树的栽培管理,保持树木的健康生长状态,增强其抗病能力。
二、柑橘主要的虫害和防治措施1. 柑橘凤梨斑跳小蜂柑橘凤梨斑跳小蜂是柑橘上常见的一种害虫,主要危害柑橘的幼嫩叶片。
防治柑橘凤梨斑跳小蜂的措施主要包括:(1)喷洒杀虫剂: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果园的喷洒,有效防治柑橘凤梨斑跳小蜂的危害。
(2)生物防治:适时释放天敌昆虫,如食蚧小蜂等,进行生物防治,降低柑橘凤梨斑跳小蜂的危害程度。
(3)加强管理:加强柑橘树的管理,及时清理虫害,减少害虫的孳生。
以上就是柑橘主要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农民们在种植柑橘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柑橘生长的不同阶段,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保护柑橘的生长和产量。
还需要注意选择适合的防治药剂和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柑橘主要病虫害与绿色防控技术一、柑橘主要病害1. 黄龙病:是由黄龙病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在柑橘叶片上出现黄龙纹,导致叶片凋萎、生长迟缓甚至死亡。
该病害在我国已经造成很大的伤害,并且难以治愈。
绿色防治方法:早采用病害耐性品种,定期采用赤霉素、菌落冻干制剂等农业生物技术制品对土壤进行处理,定期进行消毒,除杂草,利用黄龙病杆菌防治白坑蚜、绿尺蠖等病毒、害虫。
2. 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
病害主要表现在柑橘果实上形成黑色凸起块,破坏果实的美观和口感,严重时会导致果实死亡。
绿色防治方法:通过栽培健康苗,选择病害耐性品种,控制果园内杂草,灌水量适中,及时采摘病果,病树病枝进行正确的处理,给予适当的草木灰、营养素,注重控制病毒、害虫。
3. 黑星病:是由黑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在柑橘叶片和果实上形成黑色的斑点,导致柑橘植株凋萎、生长迟缓,严重时会导致柑橘死亡。
绿色防治方法:通过采用病害耐性品种,定期进行营养管理,及时收集病害果实、落叶及剪修剩余杂枝,消除白粉虱等病虫害的影响,定期喷施生物农药等措施来治疗。
1. 蜡介壳虫:是柑橘树上常见的有害昆虫之一,不利于柑橘果实的正常成长。
绿色防治方法:通过种植有抗虫力的品种,颗粒化泡沫剂,糖饮料等方法来控制。
2. 白粉虱:是柑橘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对于柑橘果实的生长、发育以及柑橘叶片的发育都有一定的影响。
绿色防治方法:定期剪除落叶并烧毁,采用气象控制灭虫,利用生物控制,定期喷施生物制剂等措施进行绿色防治。
3. 绿尺蠖:是柑橘叶片的主要害虫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是柑橘产业的重要问题。
绿色防治方法:通过采用和谐覆土和生物控制等方法来防治。
总之,柑橘产业中的病虫害给果农带来的损失巨大。
采用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治方法会导致果实上残留化学成分,损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因此,绿色防控技术成为目前柑橘产业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旨在致力于对柑橘病虫进行更有效的治疗和管理,为提高柑橘产量和品质,保障果农生产利益和顾客消费安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柑橘果实的贮藏病害与控制措施柑橘是世界上广泛栽培的水果之一,它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然而,在柑橘果实的贮藏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病害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柑橘的质量和销售,还造成了经济损失。
因此,控制柑橘果实的贮藏病害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些常见的柑橘果实贮藏病害。
柑橘果实在贮藏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腐烂、霉变、变软等问题。
其中,最常见的病害是褐斑病和灰霉病。
褐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其特征是果实表面出现黄色或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并变黑。
此外,果肉也会变软甚至腐烂。
褐斑病主要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易发生。
灰霉病是由灰霉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其特征是果实表面出现灰色霉斑,有时还会有黄绿色或橙黄色的孢子凝块。
果肉也会变软并出现腐烂。
灰霉病主要在高湿度条件下发生,并且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病害。
针对柑橘果实贮藏病害的控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 预防病害的发生:预防胜于治疗。
在收获之前,我们可以进行果实的预防性喷洒,使用防霉剂和杀菌剂来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另外,及时清理果园中的枯萎枝条和落叶,减少真菌和病菌的存活和传播。
2. 适宜的贮藏温度和湿度:柑橘果实的贮藏温度和湿度对于病害的控制非常重要。
通常来说,柑橘果实的贮藏温度应在4-7摄氏度之间,湿度控制在85%-95%之间。
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
3. 贮藏期间的定期检查和管理:在柑橘果实的贮藏期间,我们应定期检查果实的质量,并及时处理有问题的果实。
对于有病害斑点的果实,可以将其剔除或进行单独处理,以防病害的扩散。
4. 使用合适的包装材料:选择透气性较好的包装材料,以保持柑橘果实的质量和新鲜度。
同时,避免使用过大或过小的包装容器,以免果实受压或挤压造成病害。
5. 加强消毒措施:在果实贮藏设施中,进行定期的消毒工作,以杀灭可能存在的真菌和病菌。
可以使用漂白粉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但要注意合理使用,避免对果实产生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柑橘果实的贮藏病害是影响柑橘质量和销售的重要因素。
柑桔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柑橘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栽培面积广泛,产量巨大,是我国的主要出口水果之一。
柑橘病虫害一直是困扰柑橘生产者的重要问题,病虫害严重影响柑橘产量和品质,给柑橘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对柑橘生产至关重要。
下面将就柑橘主要的病虫害进行介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柑橘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1. 柑橘黄龙病柑橘黄龙病是由黄龙病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柑橘病害,病原菌通过媒介昆虫传播,导致柑橘叶片发黄、小枝和枝条畸形、果实畸形等症状,严重影响柑橘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防治该病害的主要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进行化学防治等。
在田间管理方面,及时清理果园周围的野生柑橘和其他寄主植物,定期对果树进行修剪和整枝,保持通风透光。
在化学防治方面,可选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喷雾处理,及时清除杂草和果园周围的乱草,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柑橘黑斑病是一种常见的柑橘病害,由真菌引起,病原菌通过雨水、风力等途径传播,致使柑橘叶片出现黑褐色斑点,如果严重的话会导致果实变质腐烂。
预防和控制柑橘黑斑病的措施主要包括:及时清除枯落叶片、剪除枯黄的枝条、对柑橘树进行适当的修剪和整枝以增强通风透光;及时喷洒有效的杀菌剂进行预防治理,防止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柑橘凤蝶是柑橘上的一种常见害虫,它以柑橘叶片为食,使叶片褐化、枯黄并被蛀食,严重时会导致柑橘的叶落、枯黄等现象。
防治柑橘凤蝶的主要措施包括:及时清除果园周围的野生柑橘和其他寄主植物,提高果园的生态环境,增加天敌数量;根据发生情况采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选择有效的杀虫剂进行喷雾处理,也可以引进天敌,控制害虫的数量。
2. 柑橘红蜘蛛3. 柑橘蚧虫以上就是柑橘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加强田间管理,选择抗病虫品种,进行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从而全面有效地保护柑橘的生长和产量,为柑橘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柑桔贮藏期病害的综防技术柑桔采后贮藏期间易受病原微生物侵染而腐烂,常常给广大桔农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现从分析柑桔贮藏期的主要病害及其发生规律入手,提出柑桔贮藏期病害综合防治技术,以指导广大桔农切实做好柑桔采后的防腐保鲜工作。
一、柑桔贮藏期主要病害染性病害1、青绿霉病青、绿霉病的发病过程和症状很相似,发病初期呈水渍状,病斑淡褐色软腐,略凹陷皱缩,病部先长出白色的菌丝层,很快就转为青色或绿色霉素层。
青色粉状霉层为青霉病,出现绿色粉状霉层即为绿霉病。
雨后,重雾或露水未干时采收的果实,果面湿度大,果皮水分较多,又易擦伤,发病较严重。
2、蒂腐病蒂腐病又穿心病,是柑桔贮藏后期出现的主要病害。
其特征为环绕蒂部出现水渍状,开始呈淡褐色,后逐渐变成深褐色,称褐色蒂腐病,病斑呈暗紫褐色,又称黑色蒂腐病。
贮藏期间温度高、湿度大,会加得蒂腐病的发生。
3、炭疽病天气干燥时病斑呈黄褐色,病部呈有规律凹陷,只限于果皮而不侵害果肉称硬腐型炭疽病。
在环境适宜时,病斑发展迅速,发病初期果色变淡,随后渐成微红圈,再发展是稍凹陷,严重时病斑很快布满整个果皮而引起腐烂称软腐型炭疽病。
贮藏期间发生炭疽病,主要是柑桔采摘之前就有病菌侵染。
4、黑腐病黑腐病在柑桔果实上有两种症状类型,一种是果皮先发病,外表症关明显,病菌从果皮侵入果肉引起果肉腐烂。
其症状发病初期在果皮上出现水渍状褐色病斑,扩大后病斑果皮稍凹陷长出灰色菌丝,很快转达变成墨绿色的霉层,果皮腐烂变黑。
前者发病是由于果皮受伤后,病菌从损伤处侵入而引起发病。
后者发病是由于病菌在果实生长期从伤口侵入引起。
生理性病害1、水肿病发病初期,果皮无光泽,颜色变淡,用手按稍觉软绵,风味稍有异味。
随着病情的发展,果皮颜色更为淡白,局部果皮出现不规、半透果水渍状,食之有煤油味。
病情严重后,整个果实为半透明水渍状、松软、易剥皮,有很浓的酒精气味。
如继续贮藏,被其他致病菌侵染而腐烂。
水肿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它的发病与库房内温度低有关,库房密封勇气不好,使库内CO2浓度增高和产生乙烯气体,致使果实内醇和醛积累过多而发病加重;其次与品种有关,甜橙发病少,蕉柑次之,?柑、红桔发病较多。
柑橘常见八大致命病害,如何有效防治?方法都在里面一、炭疽病柑橘炭疽病是柑橘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可引起落叶、落果,枝梢枯死,果实大量腐烂。
为害症状:1、叶片症状:分急性型(叶枯型)和慢性型(叶斑型)两种,慢性型多从叶缘或尖开始,病斑呈半圆形或不规则形,中间灰褐色,边缘褐色或深褐色。
天气干燥时,病斑呈灰白色,上生褐色小点。
急性型多从叶尖开始,初呈淡青色至暗褐色水渍状病斑,病斑迅速扩大,在天气潮湿时,病部长出朱红色粘性小点,病部组织枯死后多呈“V一、炭疽病柑橘炭疽病是柑橘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可引起落叶、落果,枝梢枯死,果实大量腐烂。
为害症状:1、叶片症状:分急性型(叶枯型)和慢性型(叶斑型)两种,慢性型多从叶缘或尖开始,病斑呈半圆形或不规则形,中间灰褐色,边缘褐色或深褐色。
天气干燥时,病斑呈灰白色,上生褐色小点。
急性型多从叶尖开始,初呈淡青色至暗褐色水渍状病斑,病斑迅速扩大,在天气潮湿时,病部长出朱红色粘性小点,病部组织枯死后多呈“V”字形或倒“V”字形斑块,病叶很快脱落。
2、枝梢症状:枝梢发病时,出现淡褐色水渍状病斑,病斑环绕枝梢一周时便引起叶落与梢枯。
枯梢呈灰白或灰褐色,病枝上有时生有黑色小点。
3、花果症状:花期受害,柱头褐色腐烂和落花。
幼果受害,呈暗绿色油渍状、脱落,或干缩成僵果,挂在树上经久不落,膨大期的果实受害,出现泪痕状或圆形干疤状病斑,导致落果。
果柄受害,则发生蒂腐引起大量落果。
柑橘炭疽病危害的果实储藏期果腐,多从果蒂部位发病,初呈淡褐色水渍状,后呈黄褐色,稍凹陷,革质。
初期病变仅限于皮层,果肉未受害,但湿度大量,很快引起全果腐烂。
【前期症状】【中期病状】【枝条病状】【果实病状】发病条件:1、气候因子,该病菌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1-28℃,一般在高温多湿的条件下发生较多,故在夏、秋梢发病较多。
2、栽培管理,该病与栽培管理关系甚为密切。
管理粗放或管理措施不合理,树势衰弱则发病较重。
相反,管理合理,树势健壮,发病较轻。
柑桔贮藏综合防病技术柑桔作为一种广泛种植的果树品种,其栽培历史已经有几千年,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有着广泛的栽培分布。
作为一种受欢迎的水果,柑桔的需求量也非常大,因此也需要有很好的贮藏技术来保证其品质和保质期。
本文就柑桔贮藏综合防病技术进行探讨,以下是文中具体阐述。
一、柑桔贮藏时的病害柑桔在贮藏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的病害是热带和亚热带的灰霉病。
该病一般在贮存的最初几天就能出现,主要表现为柑桔表面出现棕黑色腐烂斑点,病斑会渐渐扩大并逐渐变黑,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柑桔腐烂变质。
此外,柑桔还容易受到青枯病、炭疽病和隔膜腐烂等病害的影响。
二、柑桔贮藏综合防病技术1. 清洗消毒:在柑桔贮藏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一般采用3-5%的过氧化氢浸泡5-10分钟,同时留意是否完整清洗柑桔表面污物。
2. 湿度控制:柑桔喜欢湿润的环境,但是在贮藏过程中却需要保持适当的湿度。
一般情况下,柑桔贮藏室内的湿度控制在85%左右最为适宜。
3. 温度控制:柑桔对温度敏感性很强,贮存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温度。
在贮藏室内保持在10-14℃左右,在该温度下贮存周期长、病害发生率较小。
同时要注意,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引起品质的下降,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水解、冻烂等现象。
4. 透气性控制:由于柑桔含有丰富的水分,因此在贮藏过程中需要注意通风、避免潮气,避免果实呼吸不畅。
贮藏室内的风量应该控制在每小时50-70m³以内。
5. 抗病原微生物处理:经过上述措施后,还要加大含有抗菌物质的气体的浓度,例如:二氧化硫、乙腈和氯化硫酰等。
以此来杀灭柑桔表面的病原微生物,降低其病害发生率。
三、柑桔贮藏综合防病技术的优点采用柑桔贮藏综合防病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柑桔的保质期和贮存环境的卫生程度,并且还可以节约资源,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对冷库等设备的不适当运用,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based on AI.。
优质柑橘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优质柑橘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具有口感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在柑橘的生长过程中,由于气候和环境的因素,极易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袭,进而对果实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科学地防治柑橘的病虫害是保证柑橘健康生长和提高柑橘产量、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重点介绍柑橘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一、柑橘主要病害1、黄龙病:黄龙病是一种病毒性病害,透过蚜虫传播,病情发展迅速,常导致柑橘叶片逐渐变黄,树枝干枯缩,最后死亡。
防治方法:及时移除患病植株,避免病害传播。
对于新的种植区,需注意检测病毒,从源头上杜绝疫病扩散。
2、橘黄龙背病:橘黄龙背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情严重时会导致柑橘叶片变黄变褐,最终落叶。
防治方法:在冬季清理枯叶,割除柑橘树上病害部位,喷洒磷酸三氢钾、红霉素等药剂。
同时,提高柑橘的免病能力,如合理施肥、及时修剪枝叶等。
3、黑斑病:黑斑病是由真菌引起,主要侵袭柑橘树叶片和果实,病情一旦发生较为严重,容易导致果实大面积坏烂。
防治方法:及时发现和删除受感染的植株叶片和果实,每年选择适当的时机,喷洒有效的杀菌剂。
1、柑橘蚜:柑橘蚜是柑橘长势期内的重要害虫,对柑橘生长和品质产生严重影响。
防治方法:在柑橘生长期和易发生害虫的季节,及时进行喷药,如喷施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及拟除虫菊酯等农药。
2、柑橘绿头金钩虫:柑橘绿头金钩虫是柑橘的重要害虫之一,侵袭果实,导致果实受损,制果产业造成经济损失。
防治方法:在柑橘开花至果实扩展期,进行针对柑橘绿头金钩虫的防治,喷洒杀虫剂。
3、柑橘飞虱:柑橘飞虱主要生活在柑橘叶片上,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柑橘的生长和发育。
防治方法:在柑橘生长季节,并结合飞虱危害高峰期的情况,进行定期喷洒杀虫剂。
柑橘常见的10种病害防治措施1、黄龙病柑橘黄龙病全年都能发生,春、夏、秋梢都可以出现症状,其中在秋、冬两季症状格外明显。
该病是柑橘生长中威胁、危害最大的一种病害。
该病目前无药可治,被称为柑橘的“癌症”,该病是从根病开始发病,黄龙病的一个症状是叶片黄化,但是缺素黄化,并不是真的缺素,而是因为黄龙病引起的根部腐烂,造成果树吸收肥料能力降低,进而造成了叶片缺素。
2、柑橘疫病(苗疫病)主要为害柑橘苗的嫩叶、顶芽和新抽的嫩梢,有时也可侵染已老熟的叶片和枝梢。
柑橘苗疫病也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之一,在各地果园中都有发生,易被误认为柑橘炭疽病。
被害枝梢和叶片呈沸水烫状枯死,其上病斑不定形,淡褐色至褐色,潮湿时患部表面现衡疏白霉(病菌孢囊梗和孢子囊)该病在潮湿高温天气发病严重,病菌扩散快。
在春、秋季发病严重,应加强防范。
预防药剂可以使用代森锰锌、异菌脲等治疗药剂可以使用烯酰吗啉或者甲霜灵等喷雾防治,连续使用2-3次。
3、柑橘疫病(褐腐病)该病在高温多雨季节和成熟期易发生,初是叶片染病,呈黄色或褐色斑点,然后慢慢扩散呈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花瓣受害之后,逐渐扩散,整个花瓣变枯;高温高湿条件下,感病茎叶上会有灰色霉层;在叶鞘内,球茎表面或土壤中产生黑色菌核,可连年发生。
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以免造成严重损失。
由于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所以要加强通风,注意开沟排水,以免造成果园积水过多,造成柑橘严重减产!发现病株及时铲除烧毁,消灭病菌。
成熟期以及高温多雨季节要注意喷药防治,在高温高湿季节下雨之后及时喷施代森锰锌,异菌脲等预防;发病初期,可用烯酰吗啉、甲托、多菌灵等喷施防治,连续喷施2-3次。
4、柑橘树脂病柑橘树脂病是一种弱寄生性的真菌病害。
可能说树脂病有些人不熟悉,但是说到流胶病、砂皮病大家就都知道了,这些病是同一病原菌引起的。
一般我们把侵染树枝枝干的病害叫树脂病或流胶病;对果皮和叶片的为害叫黑点病或砂皮病。
发生严重时常造成大面积柑橘毁园,或运输中造成大量烂果。
优质柑橘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优质柑橘是我国重要的水果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
柑橘在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对于柑橘生产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柑橘主要的病虫害及防治技术,希望能够对柑橘的健康生长和优质产量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柑橘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一)柑橘黄龙病柑橘黄龙病是一种由黄龙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病害,主要侵袭柑橘的幼叶和嫩枝。
病叶呈现出黄龙病的典型症状,叶片呈现出黄化变形,叶缘卷曲,严重影响柑橘的正常生长发育。
针对柑橘黄龙病,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技术:1. 选择健康优良的砧木和接穗进行嫁接培育,提高抗病能力;2.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果园通风良好,及时清除病源;3. 喷施抗病剂,如土霉素、链霉素等,进行病害的预防和治疗。
二、柑橘主要虫害及防治技术(一)柑橘潜叶蛾柑橘潜叶蛾是柑橘栽培中的主要害虫之一,以柑橘幼叶为食,严重危害柑橘的正常生长和果实产量。
针对柑橘潜叶蛾,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技术:1. 设置黄板诱捕器,诱捕和监测潜叶蛾的数量,及时采取防治措施;2. 喷施杀虫剂,如氯菊酯、敌敌畏等,进行病害的预防和治疗;3. 适时修剪枝条,清除虫卵和幼虫,减少虫害的数量。
柑橘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是柑橘栽培的关键环节,只有科学有效地进行病虫害防治,才能保证柑橘的健康生长和优质产量。
果农们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病虫害监测和管理,根据不同的病虫害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柑橘的生产质量和经济效益。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对柑橘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柑橘生产的稳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柑橘贮藏期常见病害症状图谱及预防⽅法正⽂引起柑橘果实在贮藏期间腐烂、损耗的病害主要有2⼤类,⼀类是由真菌引起的侵染性病害,常见的有青霉病、绿霉病、酸腐病等,另⼀类是由不良的环境因素引起的⽣理性病害,如褐斑病、枯⽔病、⽔肿病等。
侵染性病害青霉病和绿霉病危害症状图谱青霉病和绿霉病是柑桔贮藏期的主要病害。
这两种病的病状基本相同,即初期为⽔渍状淡褐⾊圆形病斑,病部组织湿润柔软,⽤⼿指按压病部果⽪易破裂。
病部先长出⽩⾊菌丝,很快就转变为青⾊或绿⾊霉层。
以后病部不断扩⼤,致全果腐烂。
⽽不同之处在于:青霉病是蓝⾊,⽩⾊霉层带很窄、腐烂速度较慢,烂果不粘包果纸,有发霉⽓味。
绿霉病是蓝绿⾊、⽩⾊霉层较宽,腐烂速度较快,紧粘包果纸,有芳⾹⽓味。
防治⽅法1.果实采收⼀定要保证成熟度,并且尽量避免伤⼝。
要选择晴天采收,采收后阴凉处通风4~6天,再⼊库。
2.25%咪鲜胺微乳剂500~1000倍液,或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或50%噻菌灵悬浮剂400~600倍液,或50%抑霉唑乳油1000~2000倍液浸果。
3.⽤硫磺粉5~10g/m3熏蒸或福尔马林40倍液30~50 ml/m3喷雾仓库,密闭3~4天,通风透⽓后⽅可⼊库。
⿊腐病危害症状图谱果实多从果蒂开始发病,初时出现⽔渍状淡褐⾊病斑,扩⼤后稍凹陷,⿊褐⾊,病斑边缘不规则。
天⽓潮湿时,病部长出初为⽩⾊,后变为墨绿⾊霉层,腐烂果⼼也长有墨绿⾊霉层。
防治⽅法1:及时修剪、清扫病菌残体,减少病源;加强⽥间栽培管理,在花前。
采果后增施有机肥,做好排⽔⼯作,⾬后排涝,⼲旱时及时浇⽔,保证⽔分均匀供应;合理修剪,改善园圃通透性;及时防⾍,以减少⼈为伤⼝和⾍伤;适时采果、精细采收、提⾼采果质量。
2:发病初期,可喷施下列药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500~1000倍液。
蒂腐病危害症状图谱⿊⾊蒂腐病⼜称柑橘焦腐病,多发⽣在果实采收后,从果柄及蒂部伤⼝侵⼊。
柑橘常见的10种病害柑橘常见病害的防治措施柑橘果肉味道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
但是,在柑橘种植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病害,下面火爆农资招商网小编就为您分享柑橘常见的10种病害该如何防治,供果农朋友们参考,期待对您能有帮助。
1、黄龙病柑橘黄龙病全年都能发生,春、夏、秋梢都可以出现症状,其中在秋、冬两季症状格外明显。
该病是柑橘生长中威胁、危害最大的一种病害。
该病目前无药可治,被称为柑橘的“癌症”,该病是从根病开始发病,黄龙病的一个症状是叶片黄化,但是缺素黄化,并不是真的缺素,而是因为黄龙病引起的根部腐烂,造成果树吸收肥料能力降低,进而造成了叶片缺素。
2、柑橘疫病(苗疫病)主要为害柑橘苗的嫩叶、顶芽和新抽的嫩梢,有时也可侵染已老熟的叶片和枝梢。
柑橘苗疫病也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之一,在各地果园中都有发生,易被误认为柑橘炭疽病。
被害枝梢和叶片呈沸水烫状枯死,其上病斑不定形,淡褐色至褐色,潮湿时患部表面现衡疏白霉(病菌孢囊梗和孢子囊)该病在潮湿高温天气发病严重,病菌扩散快。
在春、秋季发病严重,应加强防范。
预防药剂可以使用代森锰锌、异菌脲等治疗药剂可以使用烯酰吗啉或者甲霜灵等喷雾防治,连续使用2-3次。
3、柑橘疫病(褐腐病)该病在高温多雨季节和成熟期易发生,初是叶片染病,呈黄色或褐色斑点,然后慢慢扩散呈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花瓣受害之后,逐渐扩散,整个花瓣变枯;高温高湿条件下,感病茎叶上会有灰色霉层;在叶鞘内,球茎表面或土壤中产生黑色菌核,可连年发生。
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以免造成严重损失。
由于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所以要加强通风,注意开沟排水,以免造成果园积水过多,造成柑橘严重减产!发现病株及时铲除烧毁,消灭病菌。
成熟期以及高温多雨季节要注意喷药防治,在高温高湿季节下雨之后及时喷施代森锰锌,异菌脲等预防;发病初期,可用烯酰吗啉、甲托、多菌灵等喷施防治,连续喷施2-3次。
4、柑橘树脂病柑橘树脂病是一种弱寄生性的真菌病害。
柑橘主要病虫害与绿色防控技术柑橘是我国主要的果树之一,但是柑橘的病虫害影响着柑橘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传统的病虫害防控方法主要是依靠化学农药,但是这些化学农药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非常严重。
为了保护柑橘果树和人类健康,绿色防控技术逐渐被引入。
1、黄龙病:也称作“龙眼病”、“翠绿病”,是柑橘园中的主要病害之一,是由由“施匪利菌属”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
黄龙病在柑橘生长季节开始时就会出现症状,果实不完全成熟、红斑不明显或无红斑、果皮变薄、质硬、发黑、颗粒饱满或鼓起。
2、柑橘枯萎病:由真菌引起,主要侵袭石榴、柑橘等果树,它的症状是整个树冠枯萎,发芽无生长,新叶呈黄绿色,叶缘卷曲变薄,若叶脉被感染,则会枯萎。
3、柑橘黑斑病:由真菌引起,主要发生在橙、柚、橡皮柑、金环柑等种类的柑橘上。
该病能直接或间接引起柑橘的果实腐烂,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4、柑橘实蝇:柑橘实蝇常发生在柑橘果实上,它的幼虫在果实内部开洞,会导致水分蒸发、碳水化合物流失,导致果实变黄、掉落。
5、红蜘蛛:这种昆虫是柑橘园里的一种常见害虫,可以导致柑橘树叶发黄、失去光泽,直到死亡,导致柑橘产量下降。
二、绿色防控技术1、休耕轮作:柑橘树种患病后,土壤中的病菌会积累一定量,休耕轮作能够将土壤中的病毒、病菌彻底清除,让土地休息一段时间,以恢复营养,提高柑橘的抗病性。
2、植株调理:柑橘病虫害的发生和柑橘树的健康状况有很大的关系。
在柑橘生长季节,应该定时给予柑橘树适量的肥料、修剪枝叶、湿度等来促进柑橘树的健康成长,提高抵抗力。
3、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然敌害生物来控制柑橘园里的害虫。
这些天然敌害生物可以对付柑橘园内的害虫,但它们不会危害到柑橘树。
4、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由天然物质制成的,能够提高土壤生态环境,提供天然养分,并且增强柑橘的健康水平。
由于有机肥料对柑橘树的影响很缓慢,但是效果很长久。
5、自然养护:自然养护目的在于维护柑橘树生态平衡,保护有利昆虫的生存环境,减少农药使用,避免农药污染,同时提升生态效益。
柑橘主要病虫害防治历柑橘主要病虫害防治历柑橘是我国重要的水果之一,但其生长过程中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保障柑橘产量和质量,需要进行有效的病虫害防治。
本文将介绍柑橘主要的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一、柑橘病害防治⒈柑橘黄龙病柑橘黄龙病是柑橘生产中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由食管内杆菌引起。
病害初期,叶片出现黄化,后期叶片枯萎。
防治方法包括病株清除、病原菌灭活、药剂喷雾等。
⒉柑橘炭疽病柑橘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侵害果实。
病害初期,在果实表面形成黑色病斑,并逐渐扩大。
防治方法包括清除病枝、喷洒防治药剂等。
⒊柑橘溃疡病柑橘溃疡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侵害柑橘果实。
感染后,果实表面出现褐色病斑,并逐渐腐烂。
防治方法包括清除病害果实、喷洒防治药剂等。
二、柑橘虫害防治⒈柑橘蜡蝉柑橘蜡蝉是柑橘的主要害虫之一,对柑橘采食叶汁造成危害。
防治方法包括粘捕剂困杀、喷洒防治药剂等。
⒉柑橘黄条蚜柑橘黄条蚜会吸食柑橘叶片的汁液,导致叶片干瘪、变黄。
防治方法包括引入天敌、喷洒防治药剂等。
⒊柑橘红蜘蛛柑橘红蜘蛛是一种常见的柑橘害虫,会导致叶片出现褪绿和干枯现象。
防治方法包括喷洒防治药剂、提高湿度等。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柑橘病虫害防治实施方案、药剂使用说明等。
如需查阅相关资料,请联系文末提供的。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防治药剂:指专门用于病虫害防治的农药类产品,必须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使用。
⒉病株清除:指清除感染病害的柑橘植株,以防止病原菌扩散传播。
⒊病害果实:指感染病害的柑橘果实,应及时清除,以减少病源传播。
柑橘储存期怎么防治病害对于大部分的功能来说,在对柑橘进行采收以后,就觉得已经完成一年当中的忙碌工作,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因为在对柑橘进行储存的过程当中,看似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可是大多数的可能却不知道在储存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些病害侵入,这样就会导致过失,在储存的过程当中出现腐烂损耗的症状,这也是很多果农比较担心的一个问题,那么柑橘储存期怎么防治病害?一起来看下吧!柑橘储存期怎么防治病害:柑橘绿霉病:它一般是在柑橘储存的过程当中主要常见的病害之一,而且这种病的症状基本初期为水泽状淡褐色圆形病斑并不得组织,温润柔软,用手指轻轻按压并不得果皮就会破裂。
而且并不也会先长出白色的菌丝,慢慢的就会变为青色或者是绿色的霉层,如果长时间的不采取防御措施,并不就会不断的有所扩大,甚至导致整个果实腐烂。
防治措施:在对果实进行采收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它的成熟度,尽量避免果实不要出现任何的伤口,而且在采摘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晴朗的天气,采收以后需要把它储存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大约一个星期,然后再进行入库。
黑腐病:一般是从果蒂开始发病,刚开始会出现水泽状淡褐色的病斑,慢慢的就会扩大,以后稍微出现凹陷,成为黑褐色并把边缘是不规则的,如果遇到天气是潮湿的时候并不也会长出,白色慢慢的会变为墨绿色,每一层腐烂的果心也会有一些墨绿色霉一层。
防治方法:在种植柑橘树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对果园加强管理,如果遇到一些病虫知或者是过于密集的枝条需要及时的修剪,并带出果园当中进行烧毁,如果遇到干旱的季节需要及时的做好浇水工作。
如果遇到连续的降水,需要做好排水工作,而且在种植的过程当中离不开中耕培土工作,需要适当的对土壤进行翻新,才有利于提高果实的质量。
以上就是关于柑橘储存期怎么防治病害的内容讲述,建议果农在对柑橘进行储存的时候,不妨可以采用以上这些方法,预防一些病害的发生,从而延长果实的储存时间,不会降低它的产量和品质,所以在对果实进行储存的时候也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要疏忽它的管理哦。
柑橘采后10大病害预防及8种保鲜技术
10
1、柑橘青霉病
初期为水渍状淡褐色圆形病斑,病部组织湿润柔软,用手指按压病部果皮易破裂。
病部先长出白色菌丝,才反决就转变为青色或绿色霉层,以后病部不断扩大,致全果腐烂。
青霉病症状蓝色,白色霉层制良窄、腐烂速度较慢,烂果不粘包果纸,有发霉气味。
2、柑橘绿霉病
初期为水渍状淡褐色圆形病斑,病部组织湿润柔软,用手指按压病部果皮易破裂。
病部先长出白色菌丝,很快就转变为青色或绿色霉层。
绿霉病症状蓝绿色、白色霉层较宽,腐烂速度较快,紧粘包果纸,有芳香气味。
3、柑橘黑腐病
柑橘黑腐病主要发生于贮藏期,属于贮藏病害。
其症状特点是:有的病果外表看不出任何症状,剖检果实内部,则见果自和果肉已发生黑褐色腐烂,在果心空隙处长墨绿色绒状霉(病菌分生抱子梗及分生抱子);有的病果在近蒂部出现褐色至黑褐色近圆形病斑,稍凹陷,边缘整齐或不整齐,剖开果实,亦见其果合及果肉变黑褐色腐烂果肉味苦,不堪食用。
果实多从果蒂开始发病,初时出现水渍状淡褐色病斑,扩大后稍凹陷,黑褐色,病肠塑缘不规则。
天气潮湿时,病部长出初为白色,后变为墨绿色霉层,腐烂果心也长有墨绿色霉层,有些果实外表不表现症状,而果心和果肉已发生腐烂。
腐烂果心也长有墨绿色霉层。
4、柑橘焦腐病
又称黑色蒂腐病。
多发生在果实采收后贮藏前,发病初期果蒂周围的果皮出现水渍状淡褐色软腐病斑,后病斑迅速向外扩展,边缘波浪状,病部果皮呈暗紫褐色、极软,果皮易被压破,病部从果蒂腐烂至脐部,造成“穿心烂”,病果肉黑色,味苦。
5、柑橘褐腐病
甜橙果实发生较多,发病初期,果皮上出现淡褐色斑,扩展迅速,几天内可引起全果腐烂,高湿条件下,病部长出稀疏的白色霉层,有一种芳香气味。
6、柑橘水肿病
此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多发生在贮藏期的甜橙等果实上,其特征是整个果皮及果肉组织呈浅褐色水溃状浮肿,后转为深褐色,果肉产生酒精气味,完全失去商品价值,病果不表现软腐症状。
7、柑橘褐斑病
初发病仅在果皮油胞层显出褐色革质病斑,最后达到果肉,使果肉变质发生异味,褐色,在果皮上出现网状、片状、点状等不规则褐斑,该病是甜橙果实在贮藏后期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
8、柑橘炭疽病
炭疽病是柑橘最常见的病害,它具有为害广和为害时间长的特点,主要为害叶片、枝条、花、果实和果柄,常造成蜜橘和橙类等柑橘品种大量落叶、枝条枯死、大量落花、落果和果实腐烂。
在条件适宜的地区,可常年为害柑橘。
在柑橘贮藏期发病,多从果蒂部位发病,初呈淡褐色水渍状,后呈
黄褐色,稍凹陷,革质。
初期病变仅限于皮层,果肉未受害,但湿度大时,很快引起全果腐烂。
9、柑橘酸腐病
病菌从伤口或果蒂部入侵,病部首先发软,变色为水渍状,极柔软,易压破,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患部迅速扩大,侵及全果。
果实发病腐败后,产生酸臭味,表现长出白色、致密的薄霉层,略皱褶,为病菌的气生菌丝及分生抱子,烂果最后成为一堆溃不成形的胶粘物。
10、柑橘蒂腐病
又名褐色蒂腐病。
此病症状特征为环绕蒂部出现水渍状,淡褐色病斑,逐渐变成深褐色,病部渐击脐部扩展,边缘呈波纹状,最后可使全果腐烂。
患病果皮较坚韧,手指按压有革质柔韧感。
由于病果内部腐烂较果皮腐烂快,因此当外果皮变色扩大到果面1/3—2/3时,果心已全部腐烂,故有穿心烂之称。
二、柑橘8种保鲜技术
1、室内缸藏法
先用清水将缸洗净,再用1%的福尔马林液消毒,缸底铺一层松针,然后放一层果,再一层松针,到缸要满时,再在上面盖一层松针。
后期气温转冷后,再加盖。
室内温度要保持在5℃以上,相对温度保持在80%以上(可在室内放置水盆增加温度)。
贮藏70~90天,好果率达85%以上。
此法适用少量贮藏。
2、室内沙藏法
将消毒后的湿润河沙(手握成团,和松即散),在室内铺一层约5厘米,然后一层果,一层沙,果间留有空隙,果蒂向下,进行排列(8~10层为宜),最上一层盖上5厘米河沙即可。
室内温湿度同上,贮藏70~90天。
好果率达85%以上。
3、窖藏法
在农村可利用原来的红苕窖,先行清理窖壁,用1%的福尔马林液消毒,然后采摘橘果入窖贮藏。
注意前期入窖口通风换气。
4、竹筐或纸箱法
将采摘的橘果用保鲜纸或塑料袋包果装人竹筐或纸箱,堆码在室内(注意堆码层数以5~6层为宜),室内温湿度同上。
同样可以达到一定的贮藏保鲜效果。
5、药剂处理法
采用低毒或无毒药剂浸果后贮藏保鲜。
宜用50%甲基托布津胶悬剂1000毫克/千克加2,4-D200毫克/千克药液浸果即捞出,然后采用上述方法贮藏保鲜,效果更好。
6、空气放电贮藏保鲜法
利用空气放电保鲜机使空气产生臭氧的氧化剂,其杀菌力是氯的35倍,不但能杀死抑制橘果表面的病菌,而且能净化整个贮藏环境。
具体就是用KFB-1型空气放电保鲜机,对贮藏橘果房室内前期(头一个月)每2~3天放电通风1次,每次放电半小时,中后期(后两个月)每5~7天放电通风1次,每次放电半小时。
此法适用于大量橘果贮藏保鲜,每台保鲜机可贮藏保鲜橘果10万千克。
7、机械冷藏
在相对湿度85%~90%条件下,橙类在3.5~9℃可贮藏8~12周;宽皮橘在0~3.5℃下可贮藏2~4周。
冷藏有利于减少腐烂和失重,但长期低温贮藏
必须注意避免冷害,防止柑橘产生褐斑病和水肿病,因为柑橘类果实对低温十分敏感,采收过早和长期贮藏都会增加柑橘对低温的敏感程度。
8、气调贮藏
大量的试验表明,气调贮藏可减轻柑橘果实的低温伤害,目前气调贮藏在柑橘上的应用,特别是商业性贮藏还十分有限。
在柑橘气调贮藏方面,报道一致,有试验发现,柑橘果实的气调贮藏与其它贮藏方式相比,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
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因为柑橘类果实无呼吸高峰,故气调所产生的效果是有限的。
总而言之,在柑橘果实气调贮藏方面,到目前为止没有重大的突破,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小结】展望柑橘作为我国大宗水果,减少其腐损、延缓成熟衰老、保持品质、降低贮藏损失,对柑橘产业保值、增值具有重要意义。
柑橘是适宜中低温贮藏的水果,易受真菌侵害、发生腐烂,柑橘真菌性贮藏病害需要综合技术控制;柑橘枯水、褐斑病等生理病害还缺乏有效控制手段措施,需要进一步研究其发病机制和控制技术;柑橘贮藏期间的各种生理生化变化规律有待深入研究;柑橘贮藏由于贮期长且品种众多,一些优质新品种的贮藏技术需要研发。
制冷贮藏、生物保鲜将建作为柑橘贮藏重要的研发和应用技术,柑橘采后生物技术也将成为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