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拉缸故障的分析与维修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276.80 KB
- 文档页数:2
柴油机拉缸现象及分析摘要:主要介绍了柴油机拉缸现象及其产生的机理、影响因素、预防措施等情况。
关键词:柴油机拉缸;机理;对策拉缸是柴油机一种不为常见的故障,它是发动机活塞与缸套之间或活塞环与缸套之间发生的一种严重磨损损伤,属于粘着磨损的一种。
拉缸产生磨损量很大,可达正常磨损的几十倍之多。
拉缸一般多发生在柴油机试车磨合阶段,在正常工作时也偶有发生。
1 拉缸表象1.1 声音-异常。
柴油机振动突然加剧,有嗒嗒嗒或吭吭吭地异常声响。
1.2 温度-异常。
排气、冷却水及润滑油温度都有明显升高。
1.3 排烟-异常。
打开曲轴箱盖板等地方出现冒白烟或黑烟现象。
1.4 转速-不稳。
常表现为转速自动下降,严重时可使柴油机停车,此时气缸可能咬死。
柴油机拉缸后,在气缸表面可发现其表面有片状或条状兰色条纹,并形成一定面积的拉毛,其表面硬度比原基体组织有所增高,这是由于在拉缸瞬间产生的局部高温引起奥氏体转变而形成的。
值得说明的是,气缸产生磨粒磨损时其表面也会产生拉伤条纹,但其颜色仍与原基体组织相同。
2 柴油机产生拉缸的机理中小型柴油机,气缸壁与活塞之间的润滑是靠飞溅来实现的,工作条件不够理想,故有时不能形成油膜保护其摩擦表面,易产生干摩擦。
由于摩擦副表面的高速运动,又产生很高的摩擦热,这种热量积累使其局部温升高,当达到金属熔点时,在两接触处产生金属显微熔接,相当于焊熔在一起。
因活塞运动又会被该力拉开随之冷却,这样就出现了一个表面的材料转移粘附在另一滑动面上,形成坚硬层或脱落为磨料。
若形成的是坚硬层时,其表面的粗糙组织会继续刮伤其摩擦表面,使拉伤范围继续扩大,深度也加深,当发展一定程度时至使柴油机停车,两摩擦表面金属烧熔到一起,就形成咬缸现象。
拉缸从金属微观形态上分析,可认为是摩擦副双方原子键的熔接和分离过程。
如果摩擦副之间没有产生油膜,势必发生金属与金属直接接触,在界面上会形成粘着结点。
当摩擦副运动时,这种原子键的联接又会脱开,其结果使材料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上去,形成材料转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也会形成磨粒脱落。
柴油机拉缸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摘要了解和掌握柴油机各系统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对分析和排除柴油机综合性故障有重大意义。
总结了柴油机拉缸的主要征兆,分析了发生拉缸的原因,提出了防止拉缸的工艺措施及发生拉缸故障时的应急措施与维修排除。
关键词柴油机拉缸;征兆;原因;防止;排除中图分类号s219.0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4-0199-01随着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了用柴油机作动力的农用机具,如拖拉机等。
柴油机由不同的系统所组成,柴油机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各系统功能的正常及各系统的有机联系。
某一系统出现故障,必然对整机功能的发挥造成影响,而整机出现综合性故障,也必然是某一系统或多系统不正常所致。
因此,了解和掌握各系统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对分析和排除整机综合性故障有重大意义。
现就柴油机拉缸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谈谈认识和体会。
拉缸是柴油机活塞组件与缸套配合工作面相互剧烈的作用(干摩擦),在工作表面产生拉毛、划痕、擦伤、裂纹或咬死的损伤现象。
它是在有润滑条件下的程度不同的粘着磨损。
拉缸轻时使缸套、活塞组件受损,严重时造成恶性机损事故。
近年来,随着柴油机增压压力和单缸功率的提高,缸套和活塞组件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荷大增,再加上高粘度劣质燃油的使用等,使拉缸更易发生。
1拉缸的征兆拉缸故障的主要征象是:缸筒与活塞表面有严重划痕、刮伤或烧伤,严重时活塞卡死在汽缸套内,导致柴油机突然熄火。
具体表现如下:(1)柴油机转速下降,功率减小,严重时会自行停车;停车后摇车困难或摇不动车。
(2)柴油机运转声音不正常,发出“吭吭”声或“嗒嗒”声。
(3)排烟温度、冷却水温度和润滑油温度显著升高。
(4)曲柄箱或扫气箱冒烟或着火,可嗅到油焦味。
(5)吊缸检查,可以发现气缸套和活塞环、活塞工作表面呈蓝色或暗红色,有纵向拉痕;缸套、活塞环,甚至活塞裙异常磨损,磨损量和磨损率很高,远远超过正常值。
设备管理与维修2021№3(下)1故障现象一台配备六缸柴油机、采用传统柱塞泵燃油系统的ZL50C 型装载机,在连续作业5h 后发动机突然熄火,再次启动发动机无反应。
打开飞轮壳检查孔,检查发现飞轮不能转动。
2故障部位检查飞轮不能转动的可能原因:①曲轴与连杆轴承或主轴承抱死;②活塞与汽缸发生了严重拉缸而卡死;③有异物落入汽缸将活塞顶死;④发动机与起动机卡死。
为了确定故障的具体部位,对发动机进行拆检。
根据故障检查“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的基本原则进行排查。
(1)检查起动机。
拆下起动机,检查小驱动齿轮伸缩情况良好,起动机空载试验运转正常。
(2)检查汽缸盖。
拆下发动机汽缸盖,检查缸盖上气门完好。
(3)检查汽缸。
放掉机油,拆下油底壳,从汽缸上、下两个方向目测和手感汽缸内壁磨损情况,发现第三、四、五缸均有“拉缸”现象。
(4)检查连杆轴承和主轴承。
如果有烧瓦、抱轴情况,轴承盖表面颜色会有改变,还有可能是轴瓦粘在曲轴上,轴瓦与轴承盖发生相对转动。
因此,先观察轴承盖的颜色,然后拆下所有轴承检查,未发现烧瓦、抱轴现象。
通过以上检查,确定故障是活塞与汽缸发生严重“拉缸”。
3故障分析在日常应用中,柴油机“拉缸”故障并不常见。
从摩擦学的角度分析,“拉缸”是汽缸与活塞间发生干摩擦,干摩擦导致“粘附与熔着磨损”,磨损机理如图1所示。
零件发生干摩擦时,两个摩擦面在载荷作用下挤压在一起,相对运动又会使摩擦面间产生大量热量,两摩擦面间的分子会在压力和高温的作用下粘接或熔焊在一起,又会在相对运动中被撕裂而造成零件表面的破坏。
撕裂过程中还会产生小的金属颗粒,金属颗粒又会在两摩擦面间充当磨料,造成磨料磨损。
严重的粘附与熔着磨损会造成运动副咬死,发生在活塞与汽缸间的“粘附与熔着磨损”通常称为“拉缸”。
引起“粘附与熔着磨损”的根本原因是摩擦副间缺少持续且强度足够的油膜。
原因有以下4个方面:(1)机油品质问题。
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由于机油受到高温和燃烧产物等作用,机油性能会逐渐劣化;同时,机油中的杂质,如积炭、冷却液、燃油、磨损下来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等,也会使机油性能劣化。
船用柴油机机组拉缸故障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摘要:柴油机发生拉缸故障时,其振动信号较为复杂,而且伴有较强的背景噪声。
因此文章结合实例,就某船用柴油机机组拉缸故障原因展开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船用柴油机;拉缸故障;原因;解决方案随着船舶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船舶设备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由于船舶作业大多在恶劣工作中进行,受到施工地点限制,无法提供有效作业方案。
因此在这种殊条件下只能采用柴油机进行发电、带泵等动力工作。
船舶柴油机是一种利用热能作功的动力机械,设备系统结构较为复杂,而柴油机在长时间的工作中机组各部件经常会发生故障,如活塞、连杆、曲轴及其轴承等在运转过程中,受外界因素、内部件磨损以及受力运动状态等各种情况影响,引起柴油机产生各种各样的故障。
船舶作业时一旦发生柴油机拉缸故障现象,就会影响船舶作业的正常工作,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还造成了经济损失。
因此对船舶用拉缸故障展开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十分必要。
1船舶用柴油机拉缸故障及原因分析船舶用柴油机发生拉缸现象时,就会降低柴油机的动力性,严重的还会造成活塞环卡死在缸内,高温气体窜入曲轴箱,造成机油温度升高粘度降低,影响柴油机的正常工作。
导致拉缸故障的原因较多,由于使用不规范、产品质量差、活塞装配不合理造成间隙过小、缸套选组不当、机油粘度过大或过小等问题,都会造成柴油机发生拉缸现象。
发生拉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发动机水温过高。
如果散热器脏污或缸体水套内沉积的水垢过多,冷却系统循环不通畅,使散热功能下降,冷却系统水泵机件磨损严重出现漏水,叶片发生损坏或折断,泵水量严重不足,冷却液流动缓慢,热量不能及时被散发,导致发动机水温过高。
(2)活塞选择不当。
要使活塞在气缸中保持正常的运动,又要有良好的气密性,则要求活塞与气缸有一个合理的配合间隙。
由于柴油机是处于在高温下工作,在温度的影响下活塞的几何尺寸也在不断地变化,温度愈高,活塞比气缸的膨胀越厉害,工作状态时的间隙也愈小,润滑油膜的形成条件也愈差,产生的摩擦热量也愈大,膨胀量会进一步增大;如此恶性循环就会造成拉缸,甚至抱死而烧毁活塞,特别是对新机和大修后在行驶里程不长的阶段内,上述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柴油发动机拉缸原因与解决方法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4年第4期孙志强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常常遇到发动机拉缸现象,所谓拉缸,就是发动机的活塞环或活塞与缸套的工作表面出现拉伤、拉毛、拉成沟槽的现象。
拉缸具有相当的危害,拉缸时缸套的的磨损率很高,最高可达正常的几百倍,使活塞、活塞环及缸套的寿命大为降低,使活塞与缸套咬死,造成发动机损坏。
一、发动机拉缸的原因1. 超负荷:新机械或刚大修出厂的机械都存在一个合理的磨合期,由于磨合期各配合面最最有利的工作表面和润滑油膜还未形成,因此磨合期内发动机转速不应大于标定转速的80%大负荷工作将造成摩擦面局部过热产生高温熔蚀粘附形成拉缸。
2.机油不足:不按规定检查机油量或在工作过程因机油管松动造成机油外漏,均可造成润滑油膜中断活塞与缸套表面失油,造成严重磨损发生拉缸、烧连杆轴承等严重事故。
造成活塞与缸套表面机油供油不足的原因还有润滑油路堵塞、活塞环与活塞边缘刮油能力太强,把润滑油刮掉造成润滑油不足等。
3. 活塞环折断:活塞环折断卡死在环槽内将使环失去弹性,加速缸套的磨损引起拉缸。
环折断卡死的原因主要是环的开口间隙过小、活塞在缸套中偏斜、燃烧不良,使发动机经常处于爆燃的状况下运行。
爆燃的高压振动冲击力超过了环的材料的抗冲击强度引起活塞环折断。
其折断一般发生在第一道环,其次是第二道环。
活塞环卡死是由于燃烧时生成的积碳,尤其是窜机油或尘土、磨屑等堵塞在活塞环与环槽之间,是活塞环卡死在环槽中所致。
4.发动机温度过高:适宜的工作温度是柴油发动机高效运行的重要条件,发动机温度过高将使活塞膨胀减小配合间隙,从而极易造成拉缸。
4.1长时间超负荷使用。
发动机长时间超负荷使用,将使发动机产生大量的热能,冷却系统不能散去多余的热量,这样就维持不了发动机正常的工作温度,使发动机产生高温。
4.2冷却系统漏水、缺水。
汽缸垫水道口冲坏或湿式缸套突出量不符合要求,以及湿式缸套水封圈老化或损坏都会造成冷水内泄漏。
发动机拉缸故障的原因及维修保养方法拉缸故障是汽车发动机的常见故障之一,拉缸就是指气缸内壁被拉成很深的沟纹,活塞、活塞环与气缸壁摩擦副丧失密封性,从而导致气缸压缩压力降低,动力性丧失。
下面就为大家讲解发动机拉缸故障的原因及维修保养方法。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发动机拉缸故障的原因及维修保养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发动机拉缸的表现1、润滑油上窜到气缸内引起烧机油;2、排气管冒烟严重;3、发动机噪声异常;4、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甚至熄火。
怎样预防发动机拉缸1、对新机和大修后的发动机,一定要先经过磨合在保持良好润滑的条件下,按照转速由低到高,负荷从小到大的原则,认真按磨合规程操作,然后才能投入正式的负荷运转。
2、维修发动机方法要得当要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正确选配活塞裙部与气缸套之间的间隙、活塞环的开口间隙和边间隙。
另外,在修理上还要把住活塞偏缸这一关,同时要保证气缸套的尺寸精度。
3、行驶时注意观察发动机水温保持冷却水正常温度70℃~95℃,避免发动机过热。
冬季启动前应采取预热措施。
4、仔细呵护发动机合理操作使用发动机,不要超负荷作业,不要乱轰油门,不要缺水启动。
5、按期更换空气滤清器加强空气滤清器的维护保养,严防灰尘吸入气缸内。
6、保证润滑系统正常工作维护好润滑系统,防止机械杂质和积炭混入机油内而加剧气缸套的磨损。
7、确保不缺机油,机油质量要好适时检查发动机机油油面高度,亏油时添加。
温馨提示作为车主应该好好呵护爱车,不要让它出现拉缸这种“罢工”的情况,如果发现发动机启动困难或者突然自己熄火,就要提高警惕了。
拉缸故障是什么由原因引起的1、发动机冷却系因泄漏、缺水,未能及时补充而造成发动机过热;2、发动机机油压力过低,导致气缸密封性和润滑功能丧失;3、活塞环断裂,刮伤缸壁;4、活塞销卡圈脱落,刮伤缸壁;5、活塞环因积碳卡死在环槽内,丧失密封作用;6、活塞销外出,刮伤缸壁;7、气缸内进入异物;8、活塞与缸壁配合间隙过小;9、活塞销装配过紧,引起活塞变形;10、活塞热变形严重或烧顶熔化;11、发动机长时间高速或超负荷运转等。
船舶柴油机拉缸及其应急处理措施
1 拉缸由于设备的运行长时间,拉缸损坏常常发生在船舶柴
油机,从而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行。
拉缸损坏有以下几种原因:
-燃油质量不均。
-由于发动机的技术不合格,油泵,喷油嘴等的设计、制造和安装
质量不合格,因而燃油供应更加复杂。
-油泵抽泵空载转速低,发动机空载运行超时间燃油不足,设备压
力不足,导致抽泵停运。
-低压力导致抽泵和引射装置失灵。
-拉缸磨损严重,润滑油供应量不足。
-发动机运行久不拆解检查,发动机拉缸磨损严重,润滑功能下降。
2 应急处理措施拉缸损坏时,应立即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以减轻后果,有以下几点:
-立即停止发动机工作,应给发动机切断燃油、气的供应,拉断发
动机焊接断路器,以防火大火风险。
-确定原,搜查和检查发动机本身,油泵、喷油嘴以及相关地方是
否存在可能引起拉缸损坏的问题。
-换用高可靠性的原厂配件,如果原件无法搜购,可根据实用贴近的件来更换,但质量必须达到的原装的水平。
-使抽泵和引射泵处于轻负荷或者空载运行时间限制工作,按运行规定增加更换润滑油厂家汽油频率,加强发动机油和空气滤清器的清理检查。
-船舶发动机使用中,执行定期及时检查。
结束上述处理后应根据原因分析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出现类似故障再次出现。
以上就是船舶柴油机拉缸及其应急处理措施的相关内容,此类情况的发生影响会很大,所以拉缸的损坏必须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失,并及时给予解决。
柴油机拉缸原因分析
柴油机是一种高效、经济、环保的发动机,但在使用过程中也会遇到故障。
其中一种常见的故障就是拉缸现象。
本文将对柴油机拉缸原因进行分析。
一、什么是拉缸现象?
所谓拉缸现象,指的是某个气缸的工作能力下降或停止,导致失去动力和提速慢,发动机转速不稳定等。
通常来说,呈现拉缸现象的柴油机的动力和响应都会减弱,其燃油消耗也会增加,同时也会破坏柴油机的工作状态和性能表现。
二、拉缸现象的原因
1. 活塞环的磨损活塞环的磨损可能导致其中的某些环完
全松脱或旋转,从而失去密封性。
这时气缸内就会出现压缩不足的情况,这也是导致拉缸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2. 活塞、连杆的变形两者不仅可以分别受到各自的损伤,还可能会出现弯曲等变形情况,导致气缸失去正常工作状态。
3. 油门位置调节不当如果油门位置调节不当,就会影响
到柴油机系统的燃油喷射量和压缩比,因此导致一个或多个气缸无法正常工作,发生拉缸现象。
4. 燃油不足柴油机在燃油不足的情况下,会失去动力和
加速缓慢,导致拉缸现象。
在此情况下可以检查燃油泵的压力和燃油滤清器的过滤效果。
5. 空气滤清器堵塞柴油机在工作中需要足够的空气和燃油,但空气滤清器堵塞,不足供应,就会导致混合气的比例不合适,从而影响柴油机的工作。
6. 管路堵塞管路堵塞可能会导致燃油和空气的流量过小时,产生拉缸现象。
这些管路包括燃料油路,进气道,以及润滑油路等等都可能会出现堵塞情况。
以上总结了柴油机拉缸的原因,所以在日常使用柴油机时,要定期对其进行保养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避免拉缸现象的发生。
一、拉缸现象和形成机理1、常见的柴油机拉缸现象拉缸是指活塞裙、环、缸套三者往复运动而形成的表面摩擦损坏。
此时,运动部位的润滑油膜受到局部破坏,柴油机多会出现划伤、拉缸和咬缸等现象。
从广义看,三者均属于拉缸故障。
船用柴油机出现拉缸现象时,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都会有一些异常的迹象,人们可以通过听、触、嗅、看等方法来观察。
例如,气缸冷却水出口温度和活塞冷却液出口温度明显升高;可以听到活塞环与气缸壁间干摩擦的异常声响,发动机声音闷沉,有嗒嗒或吭吭的异常响声;曲轴箱和扫气箱的温度会升高,严重的甚至会有烟气产生。
压缩和做功的行程中会发生串气或串机油的现象,使得耗油量增加;排气温度和润滑油的温度明显提高,转速不稳定,功率下降。
2、发生拉缸现象的机理活塞、气缸、气缸盖等部件组成封闭的燃烧室。
其工作环境极为恶劣,受到高温、高压、化学腐蚀和烧蚀的作用,高速运转,承受着燃气压力和往复力所带来的负荷。
如果保养不好,拉缸故障的出现可能没有预兆。
研究表明,在混合润滑模型的状态下,柴油发动机的活塞和气缸有时处在流体润滑状态,有时处在边界润滑状态。
拉缸故障的内部成因是活塞环、壁和环三者互相作用,受某种因素影响,润滑油膜变稀薄或受到破坏,如果润滑条件不好,其会出现干摩擦或半干摩擦,将会形成高温黏着磨损。
气缸套和活塞两者间的润滑油膜恶化断绝是形成拉缸的必要条件。
气缸套和活塞间的油膜万一断绝,二者间表层的金属由原本的液体摩擦变为固体干摩擦或半干摩擦,这是因为摩擦副表面的快速运转产生热量,这些热量不断累积,形成的温度会高出金属熔点,引发三者表面产生细微熔化,划落并最后连接在一块。
假如油膜能及时修复,进行清洗和冷却,温度下降后,细小的部分熔着不会因脱落而扩展。
假如油膜恢复缓慢,那扩展的部分将导致大规模的异常磨损,而缸壁、活塞、活塞环迅速遭受严重损坏,缸体表面出现流动形态的熔融,呈现不均匀、又无规律的边缘纹痕和褶皱,如果不加以控制而任其继续发展,将会产生拉缸。
柴油机作为船舶动力和电力供应的关键装备,被称为船舶的“心脏”。
但由于工作负荷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等原因,使得柴油机在船舶运行中的故障率较高,其中拉缸故障出现最为频繁。
拉缸是柴油机运行中的严重故障之一,是活塞、活塞环或活塞销在缸套中运动时,因某种原因造成零件损坏形成干摩擦,使缸套表面或者活塞因相互作用被拉伤、拉毛或划出沟纹而影响柴油机正常运转的严重磨损损伤现象[1]。
造成拉缸的可能原因主要有:汽缸润滑故障、冷却和排气故障、活塞环或活塞销卡环故障、活塞或缸套单体故障、柴油机设计缺陷以及其他运行维护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以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某船用柴油机拉缸故障为例,分析了故障产生的原因机理,并对事故背后潜在的装备管理问题进行了剖析,就装备管理方法的优化改进谈几点思考意见。
一、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1、装备基本情况柴油机型号为16V396TE54,其维修频次采取W等级修理模式,总共分为W1~W6的6个等级。
故障发生时柴油机工作时间16000h左右,距离上一次等级修理时间(W5,12000h)间隔4000h,距离规定的W6等级修理时间相差2000h。
日常监测方面,柴油机主要采取油水气温度、压力等参数在线监测与滑油定期取样离线监测相结合的模式,截止故障发生前,滑油、淡水以及排气的温度压力变化均无明显异常。
柴油机滑油主要磨损元素历史监测数据如表1所示。
2、故障现象柴油机在使用过程中润滑油压力突然下降,触发报警装置后机器自动停机,拆检后发现柴油机B7缸出现严重拉缸故障,柴油机B7缸现场故障图如图1所示。
根据现场勘察情况,了解到该缸故障为:①活塞在活塞销孔位置大致沿横向断裂;②两活塞销孔铜衬套外表面有明显咬合磨损痕迹,且靠近缸壁外端有明显的撞击变形;③气缸套内壁有严重的拉痕且底部出现撞击缺损;④机体上活塞冷却油喷嘴及主油道被连杆打坏。
由于机体损坏的润滑油道难以修复,该柴油机修理将采取整机更换的措施。
3、故障原因分析经专家组初步分析判断,认为该机出现拉缸故障具有2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活塞铸造中活塞销孔位置具有先天缺陷,该缺陷在持续交变的机械载荷和热载荷作用下逐步扩展出现疲劳裂纹,导致活塞销孔尺寸逐渐增大,造成活塞销孔铜衬套松动;第二种可能是活塞销孔铜衬套与活塞装配过程中的过盈量偏大,在使用中出现铜衬套松动。
船舶柴油机拉缸故障分析及预防陈玉琦发布时间:2021-10-13T07:11:14.196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18期作者:陈玉琦[导读] 柴油机冷却水量不足。
冷却系统缺水,使冷却水不能循环散热,造成柴油机温度过高。
武警部队海警总队第六支队山东青岛 266000摘要:内燃机是使燃料在燃烧室中进行燃烧,释放化学能,通过曲柄连杆机构把高温高压燃气携带的热能转化成机械能而对外做功的原动机【1】。
拉缸是柴油机活塞组件与气缸套配合工作面相互剧烈运动,在工作表面上产生的过度磨损、拉毛、划痕、擦伤、裂纹或咬死的现象。
船舶柴油机燃烧室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它是柴油燃烧和工质膨胀的场所,高温、高压且带化学腐蚀性的燃气直接作用于燃室组件。
近年来,随着柴油机增压压力和单缸功率的提高,气缸套和活塞组件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荷的增加,再加上超长行程的发展和柴油机燃用高黏度劣质燃油等使拉缸事故更容易发生。
本文通过对拉缸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止拉缸产生的措施,对保证船舶正常航行,延长柴油机吊缸周期,减少船上工作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船舶柴油机,拉缸,故障原因,预防措施一、拉缸原因分析(一)冷却系统工作不良引起的拉缸原因分析(1)柴油机冷却水量不足。
冷却系统缺水,使冷却水不能循环散热,造成柴油机温度过高。
(2)淡水冷却器冷却效果差。
冷却器如果脏堵,冷却海水压力低,或者控制淡水进入冷却器的温控三通阀工作失灵,都会影响冷却效果而导致淡水温度过高,从而造成柴油机过热。
(3)冷却水水质差。
冷却水中若含有钙、镁或硫酸盐,容易在冷却系统热传导的装置表面上沉积成水垢,特别是缸套外表面,若形成一层水垢,因其导热系数急剧下降,柴油机气缸的热量不能迅速传递到循环水中去,缸壁表面温度便会急剧上升,润滑油在高温下粘度下降使活塞环与气缸壁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大,表面粗糙度受到破坏而拉缸。
(4)水温表、温度传感器失灵。
若水温表与温度传感器失灵,或反应情况不准确,柴油机实际高温,而表上指针却指示温度正常,且轮机员又没能及时发现并予以正确处理,致使柴油机承受高温。
柴油发动机拉缸故障分析与预防排除方法1. 引言1.1 柴油发动机拉缸故障概述柴油发动机拉缸故障是指在柴油机工作时,发动机气缸因各种原因而出现失火、不工作的现象。
在柴油发动机工作中,拉缸故障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故障,不仅会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还有可能导致发动机无法正常工作,甚至造成损坏。
拉缸故障的主要原因包括:缸套磨损、活塞环损坏、活塞杆弯曲、气门间隙过大、气缸垫片老化等。
这些原因可能导致气缸内的气压异常,从而影响气缸内气体的燃烧,进而引起拉缸现象。
拉缸故障不仅会影响柴油发动机的正常工作,还会增加维修成本,降低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及时了解拉缸故障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排除方法,对于延长发动机寿命、提高发动机性能至关重要。
的内容到此结束。
1.2 拉缸故障的危害性柴油发动机拉缸故障是指柴油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导致某个气缸无法正常工作,失去工作能力,无法向活塞提供足够的推力,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拉缸故障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引擎失去动力:拉缸故障会导致柴油机失去某个气缸的工作,使得整体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受到影响,造成引擎功率下降,加速性能减弱,影响车辆的行驶性能和稳定性。
2. 燃烧不完全:由于某个气缸的工作能力受损,燃烧过程不充分,导致燃油在燃烧过程中未完全燃烧,产生废气排放过多,影响环境保护。
3. 发动机振动增加:拉缸故障会导致柴油机工作不平衡,引起发动机振动增加,造成车辆抖动,增加零部件的磨损和破坏,降低车辆的使用寿命。
4. 油耗增加:拉缸故障会使发动机工作效率降低,造成油耗增加,增加车辆运营成本,影响经济性和环保性。
5. 对发动机零部件的损害:拉缸故障会导致发动机零部件工作受力不均匀,容易造成活塞、气缸壁、连杆等零部件的磨损和损坏,进一步扩大损失。
对柴油发动机来说,拉缸故障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及时排除。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深入探讨柴油发动机拉缸故障的成因及危害,分析拉缸故障的预防措施和排除方法,以及对柴油发动机定期维护保养和使用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和展望。
Z12V190B型柴油机的拉缸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摘要:柴油机的运行实际上可以看作是活塞做功的过程,运行中存在很多可能导致拉缸问题的因素。
分析原因,通常是因为活塞组间隙过小、气缸套装配问题以及使用不当等导致了运行摩擦力的增加。
文章从柴油机拉缸的原因出发,以Z12V190B型柴油机为例,对其拉缸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柴油机;拉缸故障;解决策略前言:柴油机使用中,拉缸问题比较常见,而在出现拉缸问题时,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对此,技术人员应该做好对于柴油机拉缸故障的识别与判断,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处理工作,对拉缸问题进行解决,以确保柴油机能够实现稳定可靠运行。
1柴油机拉缸的原因拉缸指气缸内壁在活塞环的运动范围内,产生了较为明显的纵向划痕或者刮伤现象,会导致活塞、活塞环及气缸壁在摩擦时出现密封性丧失的情况,降低气缸压缩的压力以及发动机的动力,严重时可能引发熔着性磨损,造成发动机启动困难或者自动熄火的问题。
在发动机出现拉缸问题后,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否则问题只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柴油机拉缸的根本原因,是气缸内壁和活塞环以及活塞之间没有能够形成全面覆盖的油膜,在润滑不良乃至干摩的情况下,拉缸问题自然就会形成。
而导致柴油机拉缸的原因有很多,大致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活塞组相关的原因[1]。
如果活塞环开口间隙、边间隙过小,柴油机在工作中,活塞受热膨胀,会出现卡死的情况,严重时活塞环可能被折断,在气缸壁上拉出划痕。
如果活塞本身的材质存在缺陷,或者尺寸误差超标,在活塞销装配后,活塞可能发生变形,缩小活塞和气缸的配合间隙。
过多的积碳可能导致活塞环粘结或者在环槽内咬死,而且积碳本身的材质偏硬,同样可能引发气缸壁的损坏。
二是气缸套相关的原因。
若气缸套的圆度或者圆柱度超出允许范围,会降低活塞和缸套的密封性,柴油机运行中产生的高温气体会在气缸内下窜,造成油膜的破坏。
另外,气缸套在装配环节,可能出现变形的问题,在变形量超出规定数值的情况下,就会引发拉缸问题。
柴油机拉缸原因分析柴油机拉缸是指在柴油机正常运转的时候,某个气缸在燃烧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导致该气缸无法正常工作,也就是说,在该气缸内无法完成正常燃烧四行程,其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机械原因、燃油质量问题、喷油器堵塞、进气道问题等等,因此,对于柴油机拉缸的原因分析和排查十分重要,下面本文将对柴油机拉缸原因进行详细分析。
一、机械原因柴油机中,腔室顶部的进气活塞和燃油喷射的柱塞相向而行,工作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磨损,不可避免的,活塞环也会出现裂口。
当裂缝很大时,导致活塞环错位或扭曲等问题,形成油圈重叠或对顶,由此,引起了气缸的抽缸。
二、燃油问题当燃油的质量较差时,少量的油滴打进气缸内,没完全燃烧,残留的油会形成沉积物,长期积累下来,会影响该气缸的正常工作,影响了气缸壁的正常燃烧,可能会导致抽缸现象的发生。
三、喷油器故障1.喷油器堵塞导致缸号拉缸柴油喷油器是喷油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如果喷油器堵塞,就会影响燃油进入气缸,导致某个气缸的燃烧效率降低,同时,喷油器严重堵塞还会导致燃烧、冷却排气门的积碳较大。
2.喷油器外泄导致缸号拉缸如果喷油器密封不好,导致燃油不断地泄漏,会导致某个气缸内压力不足,从而发生抽缸现象。
四、进气系统问题如果进气道阻塞或堵塞,或者进气阀关闭,将影响空气的流动,因此无法充分混合燃油,影响了某个气缸的正常工作,可能会导致抽缸现象。
五、缸头密封问题柴油机正常的燃烧过程会产生高压,而发动机达到正常工作状态后,减压环将遮盖大部分缸头孔,减少气缸漏气。
然而,由于密封不良,如减压环丢失,密封圈老化等问题会导致缸头与喷嘴之间的密封不良,导致抽缸现象。
在搞清楚柴油机拉缸原因后,针对性地对柴油机进行合理的维修和检测,可以有效地避免和解决拉缸问题的发生。
为了延长柴油机的使用寿命,正确维护检修柴油机,才是解决拉缸问题的根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