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期末复习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57.00 KB
- 文档页数:19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a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描述数据B. 推断数据C. 描述数据和推断数据D. 预测数据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A. 总体B. 样本C. 变量D. 函数答案:D3. 以下哪种图形不适合表示分类数据?A. 条形图B. 饼图C. 直方图D. 散点图答案:D4. 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中,哪个不受极端值影响?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所有选项答案:B5. 以下哪个统计量用于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所有选项答案:D6.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到1B. 0到1C. 0到2D. -2到2答案:A7. 以下哪个测试用于检验两个独立样本均值的差异?A. t检验B. 方差分析C. 卡方检验D. 回归分析答案:A8. 以下哪个统计图用于展示变量之间的关系?A. 直方图B. 饼图C. 散点图D. 条形图答案:C9. 以下哪个是时间序列分析的目的?A. 描述数据B. 预测未来C. 推断数据D. 所有选项答案:B10. 以下哪个是统计学中假设检验的步骤?A. 提出假设B. 收集数据C. 计算检验统计量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描述数据分布形状的图形?A. 直方图B. 箱线图C. 散点图D. 饼图答案:A, B2.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参数估计方法?A. 点估计B. 区间估计C. 回归分析D. 假设检验答案:A, B3. 以下哪些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A, B, C4. 以下哪些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A. 方差B. 标准差C. 极差D. 均值答案:A, B, C5.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A. 移动平均B. 指数平滑C. 回归分析D. 季节性分解答案:A, B,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什么是统计学中的总体和样本?答案: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样本是总体中的一部分个体,用于代表总体进行研究。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的主要区别在于:A. 数值大小B. 是否具有确定性C. 是否可测量D. 是否随机2. 下列哪个不是描述性统计的内容?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抽样3. 正态分布的特点是:A. 均值、中位数、众数相等B. 均值、方差、标准差相等C. 均值、方差、众数相等D. 中位数、方差、众数相等4. 以下哪个是参数估计中的点估计?A. 置信区间B. 标准误差C. 样本均值D. 样本方差5.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不包括:A. 建立假设B. 选择检验统计量C. 计算P值D. 确定样本容量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统计学中,数据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7.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8. 统计学中的“大数定律”指的是________。
9. 抽样分布中的t分布适用于________。
10. 回归分析中,决定系数(R²)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中心极限定理的含义。
12. 解释什么是标准正态分布,并说明其特点。
13. 说明什么是置信区间,并解释其在统计推断中的作用。
14. 描述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5. 给定一组数据:2, 3, 5, 7, 11,请计算其均值、中位数和标准差。
16. 假设某工厂产品的重量服从正态分布,均值为50克,标准差为2克。
如果从该工厂随机抽取100个产品,求这100个产品的平均重量的95%置信区间。
17. 已知两组数据X和Y的相关系数为0.8,X的样本均值为10,样本标准差为2,Y的样本均值为15,样本标准差为3。
请计算线性回归方程。
18. 假设进行一项实验,得到以下数据:组1平均值为5,标准差为1;组2平均值为7,标准差为2。
如果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求t值和P值。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19. 论述在实际研究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并举例说明。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中,数据的收集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推理法答案:D2. 以下哪一项不是统计数据的类型?A. 定量数据B. 定性数据C. 时间序列数据D. 空间数据答案:D3. 在统计分析中,以下哪一项不是描述性统计的内容?A. 数据的集中趋势B. 数据的离散程度C. 数据的分布形态D. 数据的预测分析答案:D4. 以下哪个统计量用于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标准差答案:D5.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到1之间B. 0到1之间C. -1到0之间D. 0到正无穷答案:A6. 以下哪一项是统计推断的主要内容?A. 描述性统计B. 概率论C. 假设检验D. 数据收集答案:C7. 以下哪一项不是非参数统计分析的方法?A. 卡方检验B. 秩和检验C. 符号检验D. t检验答案:D8. 在回归分析中,以下哪一项不是回归模型的基本组成部分?A. 因变量B. 自变量C. 误差项D. 常数项答案:D9. 以下哪一项不是时间序列分析的主要方法?A. 移动平均法B. 指数平滑法C. 回归分析D. 聚类分析答案:D10. 以下哪一项不是多元统计分析的内容?A. 聚类分析B. 判别分析C. 因子分析D. 描述性统计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的主要分支?A. 描述性统计B. 推断性统计C. 应用统计学D. 理论统计学答案:A, B, C, D12. 在统计学中,以下哪些是常见的概率分布?A. 正态分布B. 二项分布C. 泊松分布D. 均匀分布答案:A, B, C, D13.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A, B, C14.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A. 极差B. 标准差C. 方差D. 变异系数答案:A, B, C, D15.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形态的统计量?A. 偏度B. 峰度C. 标准差D. 四分位数间距答案:A, B, D16. 在统计推断中,以下哪些是常见的假设检验方法?A. Z检验B. t检验C. F检验D. 卡方检验答案:A, B, C, D17. 以下哪些是时间序列分析中常用的方法?A. 移动平均法B. 指数平滑法C. 自回归模型D. 季节性分解答案:A, B, C, D18. 在多元统计分析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方法?A. 聚类分析B. 判别分析C. 主成分分析D. 因子分析答案:A, B, C, D19.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用于数据可视化的方法?A. 条形图B. 折线图C. 散点图D. 饼图答案:A, B, C, D20.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用于数据预处理的方法?A. 数据清洗B. 数据转换C. 数据归一化D. 数据降维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21. 统计学中的样本量越大,估计的准确性就越高。
统计学期末考试卷试题库题集及标准答案.doc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标志是说明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数量特征的。
2.标志可以分为标志和标志。
3.变量按变量值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变量和变量。
4.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显示、统计资料的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5.配第在他的代表作《》中;用数字来描述;用数字、重量和尺度来计量;为统计学的创立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二、判断题1.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是连续型变量。
()2.学生年龄是离散型变量。
()3.学习成绩是数量标志。
()4.政治算术学派的创始人是比利时的科学家凯特勒;他把概率论正式引进统计学。
()5.指标是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的。
()6.对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7.总体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而变化。
()8.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总体单位是该企业的每一位职工。
()9.数量指标数值大小与总体的范围大小有直接关系。
()10.某班平均成绩是质量指标。
()三、单项选择题1. 考察全国的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A. 产业分类B.劳动生产率C.所有制形式D.企业名称2. 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
A. 全国所有居民户B.全国的住宅C.各省市自治区D.某一居民户3. 若要了解全国石油企业采油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全国所有油田B.每一个油田C.每一台采油设备D.所有采油设备4. 关于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B.指标都是用数字表示的C. 数量指标用数字表示;质量指标用文字表示D.指标都是用文字表示的5. 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 英国人威廉·配第B.德国人康令C. 德国人阿亨瓦尔D. 比利时人凯特勒6. 关于总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总体中的单位数都是有限的B. 对于无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C. 对于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D. 对于无限总体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7. 关于总体和总体单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1.(2.5分)在销售量综合指数中,表示( )A. 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C.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D. 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答案】B2.(2.5分)标准差的大小取决与( )A. 平均水平的高低B. 各标志值与平均水平离差的大小C. 标志值水平的高低D. 各标志值与平均水平离差的大小和平均水平的高低【答案】B3.(2.5分)把两个地区同年的粮食总产量进行对比所得的指标是( )。
A. 比较相对指标B. 动态相对指标C. 结构相对指标D. 强度相对指标【答案】A4.(2.5分)增长量指标就是( )A. 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B. 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C. 动态相对指标D. 发展速度-1【答案】A5.(2.5分)动态相对指标是指( )。
A. 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上的对比B. 同一现象在同时间不同空间上的对比C. 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同空间上的对比D. 不同现象在不同时间同空间上的对比【答案】C6.(2.5分)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A. q1p1B. q0p1C. q1p0D. q0p0【答案】D7.(2.5分)下列相对指标中,可以用有名数表示的有( )。
A.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B. 结构相对指标C. 动态相对指标D. 强度相对指标【答案】D8.(2.5分)下列指标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有( )。
A. 人均钢产量B. 价格C. 劳动生产率D. 平均工资【答案】A9.(2.5分)分配数列中,当标志值较小的一组权数较大时,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 )。
A. 接近标志值大的一方B. 接近标志值小的一方C. 不受权数的影响D. 不能确定其移动方向【答案】B10.(2.5分)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 )A. 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B. 价格不变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C. 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D. 正方形面积和它的边长之间的关系【答案】C11.(2.5分)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B.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差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C.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和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D.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答案】A12.(2.5分)相关系数( )A. 只适用于直线相关B. 只适用于曲线相关C. 既适用于直线相关,又适用于曲线相关D. 既不适于直线相关,又不适于曲线相关【答案】A13.(2.5分)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
统计原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社会经济现象B. 自然现象C.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D. 社会经济现象的质的方面2. 统计调查中,调查对象是()。
A. 总体B. 个体C. 样本D. 总体和样本3. 统计数据的搜集方法不包括()。
A. 直接观察法B. 报告法C. 抽样调查法D. 理论推导法4. 统计学中,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A. 总体中的个体在所研究的属性上完全相同B. 总体中的个体在所研究的属性上完全不相同C. 总体中的个体在所研究的属性上基本相同D. 总体中的个体在所研究的属性上完全不同5. 统计数据的整理过程中,编制分组表的目的是为了()。
A. 便于计算平均数B. 便于计算中位数C. 便于计算众数D. 便于计算方差6. 统计分析中,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不包括()。
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7. 标准差是衡量数据()的指标。
A. 集中趋势B. 离散程度C. 相关关系D. 偏态分布8.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A. (-∞, +∞)B. (-1, 1)C. [0, 1]D. [-1, 1]9. 统计指数中,综合指数的特点是()。
A. 可以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B. 可以消除数量变动的影响C. 可以消除基期的影响D. 可以消除个体因素的影响10. 统计分析中,时间序列分析的主要目的是()。
A. 描述现象的变化趋势B. 预测现象的未来变化C. 分析现象的周期性D. 以上都是答案:1. C2. B3. D4. C5. C6. D7. B8. D9. B 10. 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属于统计数据的有()。
A. 某市2023年的GDPB. 某市2023年的人口总数C. 某市2023年的降雨量D. 某市2023年的最高气温12. 统计调查的类型包括()。
A. 全面调查B. 抽样调查C. 重点调查D. 非全面调查13. 统计数据的整理方法包括()。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在统计学的学习中,考试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重要环节。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统计学知识,本文为大家准备了一份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希望能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基本统计学概念与原理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样本和总体。
答案:在统计学中,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而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出的部分个体或观察值。
2. 请解释什么是均值、中位数和众数,并比较它们的特点。
答案:均值是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是各数据值之和除以数据个数;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按照大小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的值;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值。
均值对于异常值比较敏感,中位数对异常值较为稳健,众数适用于分类数据。
3. 请简要描述正态分布的特征与重要性。
答案:正态分布是一种对称的概率分布,在统计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正态分布的特征包括均值等于中位数等于众数,呈钟形曲线,具有68-95-99.7原则等特点。
正态分布在众多领域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有助于揭示事物间的规律和关系。
第二部分:统计描述与推断4. 什么是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答案:参数估计是利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常用的参数估计方法有点估计和区间估计;假设检验是为了检验总体参数假设,通过判断样本数据是否支持或拒绝参数假设来得出结论。
5. 请简要阐述相关系数和回归分析的应用。
答案:相关系数是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强度和方向,常用的是皮尔逊相关系数。
回归分析是一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探索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可以用来预测和解释变量间的相互影响。
6. 请解释抽样方法中的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
答案:简单随机抽样是从总体中随机地抽取样本的方法,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相等;分层抽样是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层次,再从各层中分别抽取样本,以保证各层都有代表性。
第三部分:统计推断的方法与应用7. 请解释什么是假设检验的原理和步骤。
答案:假设检验是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推断的方法。
统计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分值: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正确答案)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2.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
(分值:A.信息职能(正确答案)B.咨询职能C.反映职能D.监督职能3.“统计” 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分值:A.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和统计学(正确答案)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C.统计设计.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D.统计方法.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4.统计活动过程一般由四个环节构成,即()。
(分值: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和统计决策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汁分析和统计预测C.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审核和统计分析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正确答案)5.调查某市职工家庭的生活状况时,统计总体是()0 (分值:A.该市全部职工家庭(正确答案)B.该市每个职工家庭C.该市全部职工D.该市职工家庭户数7.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手工汇总已没有必要使用了。
对错(正确答案)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对(正确答案)错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对(正确答案)错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对(正确答案)错11.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对错(正确答案)12.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对(正确答案)错13.全面调查包拈普查和统计报表。
对错(正确答案)14.由《中国统计年鉴》获得的数据属于直接的统计数据。
对错(正确答案)15.普查具有调查费用低,时效性高,适应面广,准确性高等特点。
对错(正确答案)16.普查一般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以避免调查数据的重复和遗漏。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数学的学科,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来揭示事物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统计学在各个领域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习统计学的过程中,期末考试是一个评估学生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提供一份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帮助大家进行复习和备考。
题库一:基础概念与原理1. 什么是样本均值?如何计算样本均值?2. 请解释什么是正态分布,并列举正态分布的特点。
3. 请描述一下统计推断的概念和过程。
4. 什么是假设检验?请简要描述假设检验的步骤。
5. 解释相关性和回归分析之间的关系。
题库二:抽样与估计1. 请解释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的概念,并列举它们的优缺点。
2. 什么是置信区间?请描述如何计算置信区间。
3. 解释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的区别。
4. 请解释抽样分布的概念,并说明中心极限定理的含义。
5. 什么是样本量?为什么样本量对估计结果的可靠性很重要?题库三:假设检验1. 请解释什么是零假设和备择假设。
2. 什么是显著性水平?为什么在假设检验中很重要?3. 请描述一下单样本t检验和双样本t检验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4. 什么是卡方检验?请说明卡方检验的步骤和应用。
5. 解释ANOVA(方差分析)的概念和用途。
答案一:基础概念与原理1. 样本均值是指从总体中取得的一组观察值的平均数。
计算样本均值的方法是将观察值相加,然后除以观察值的总数。
2. 正态分布是一种对称的连续概率分布,其特点包括: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相等;曲线呈钟形,两侧尾部逐渐降低;分布的参数由均值和标准差决定。
3. 统计推断是根据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过程。
它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个主要步骤。
4. 假设检验是一种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陈述进行推断的方法。
它的步骤包括: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选择适当的检验统计量;计算检验统计量的观察值;根据观察值和显著性水平进行决策,并得出结论。
5. 相关性是指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存在的关系,而回归分析则是研究因变量与一个或多个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解释这种关系。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统计学的基本概念?A. 样本容量B. 样本平均C. 总体方差D. 置信区间答案:B. 样本平均2. 统计学中常用的描述总体分布形状的指标是?A. 中位数B. 众数C. 峰度D. 方差答案:C. 峰度3. 在假设检验中,第Ⅰ类错误是指?A. 做出了拒绝原假设的错误决定B. 接受了原假设的错误决定C. 拒绝原假设并接受备择假设的错误决定D. 未能拒绝原假设的错误决定答案:A. 做出了拒绝原假设的错误决定4. 下列哪个检验方法适用于两个总体均值相等的假设检验?A. 单样本t检验B. 独立样本t检验C. 配对样本t检验D. 单因素方差分析答案:B. 独立样本t检验5. 下列哪个指标不能用于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性?A. 相关系数B. 斯皮尔曼秩相关系数C. 判定系数D. 残差图答案:D. 残差图二、判断题1. 方差分析用于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总体均值是否相等。
答案:对2. 皮尔逊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1,1]之间。
答案:对3. 正态分布是一种特殊的均匀分布。
答案:错4. 置信水平越高,置信区间的宽度越窄。
答案:错5. 当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时,拒绝原假设。
答案:对三、简答题1. 请解释什么是中心极限定理。
答:中心极限定理是指在任何总体的样本大小足够大时,样本均值的分布将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2. 简要说明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及优缺点。
答:简单随机抽样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相等。
优点是样本代表性强,缺点是抽样过程繁琐。
四、计算题1. 某市学生体重数据如下(kg):60,65,70,75,80,85,90,95。
求这组数据的均值和标准差。
答:均值 = (60+65+70+75+80+85+90+95) / 8 = 77.5kg标准差= √[((60-77.5)²+(65-77.5)²+...+(95-77.5)²] / 8 ≈ 10.825kg2. 某项研究中,两组学生进行数学考试,成绩如下:组A:60,65,70,75,80组B:65,70,75,80,85请根据给定数据,判断这两组成绩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根据统计方法的构成,可将统计学分为___描述统计_____和_推断统计__________。
2、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___分类数据______、__顺序数据______和__数值型数据______。
3、按照数据的收集方法的不同,可将统计数据分为__观测数据______和_实验数据_______。
4、按照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可将统计数据分为_截面数据_______和_时间序列数据_______。
5、总体可分为____有限总体____和__无限总体______两种。
6、从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称为__样本______。
7、参数是用来描述_总体特征_______的概括性数字度量;而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_统计量_______。
8、按取值的不同,数值型变量可分为_离散型变量_______和_连续型变量_______。
9、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之一就是指标是说明__总体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特征,而标志则是说明___总体单位______________特征。
10、变量按其取值是否连续,有_离散型_______变量和_连续型________变量之分。
11、统计分析方法有描述统计方法和推断统计两种。
12、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___数值型数据_________。
13、数据分析是通过统计方法研究数据,其所有的方法可分为_描述统计___________方法和_____推断统计________方法。
14、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统计量。
15、根据样本计算的用与推断总体特征的概括性度量称作指标。
16、若要研究某班学生的成绩,则统计总体是该班所有学生。
17、通过调查或观察得到的数据称为观测数据数据。
18、在不同时间上搜集到的数据称为时间序列数据。
19、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称为参数。
统计学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学是一门关于研究客观事物数量方面和数量关系的(C )A、社会科学B、自然科学C、方法论科学D、实质性科学2、“统计”一词的基本涵义是(D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B、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计算C、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计算D、统计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3、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C)。
A、抽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4、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A )。
A、调查单位B、标志值C、品质标志D、总体单位5、对某城市工业企业已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D )。
A、工业企业全部设备B、每一个工业企业C、每个工业企业的已安装设备D、工业企业每一台已安装设备6、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D )。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7、研究东部地区农村居民生活状况,则“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属于:( A )A、质量指标B、数量指标C、数量标志D、标志标现8、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B)。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9、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B、”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10、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B )。
A、社会总产值B、产品合格率C、产品总成本D、人口总数1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B )。
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12、长期计划若规定了若干期的总量水平,则检查计划完成程度应采用( D )A、水平法B、进度法C、总和法D、累计法13、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统计学中总体的特征?A. 样本B. 总体C. 个体D. 总体单位答案:B2. 在统计学中,中位数是将数据集按大小顺序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如果数据集有偶数个数值,中位数是:A. 最小值B. 最大值C. 第一个数值D. 两个中间数值的平均值答案:D3. 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中,方差和标准差的关系是:A. 方差是标准差的平方B.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C. 方差是标准差的平方根D.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答案:A4. 以下哪种图形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A. 饼图B. 条形图C. 折线图D. 散点图答案:D5.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到1B. -2到2C. 0到1D. 0到2答案:A6.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统计学中样本的特征?A. 总体B. 总体单位C. 样本单位D. 样本容量答案:C7.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统计学中样本容量的特征?A. 总体B. 总体单位C. 样本单位D. 样本容量答案:D8. 在统计学中,众数是指:A. 数据集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B. 数据集中的最小值C. 数据集中的中位数D. 数据集中的平均值答案:A9.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统计学中变量的特征?A. 总体B. 总体单位C. 样本单位D. 变量答案:D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统计学中数据收集的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在统计学中,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收集数据?A. 实验B. 观察C. 调查D. 模拟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描述统计学中数据的集中趋势的度量?A. 平均值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描述统计学中数据的离散程度的度量?A. 方差B. 标准差C. 极差D. 变异系数答案:ABCD4. 以下哪些图形可以用来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A. 条形图B. 折线图C. 散点图D. 箱线图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相关系数的特点?A. 取值范围在-1到1之间B. 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C. 值越接近1,表示关系越强D. 值越接近-1,表示关系越强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解释什么是统计学中的总体和样本,并给出一个例子。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社会经济统计的数量特点表现在它是(). A 一种纯数量的研究B 从事物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事物的质C 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D 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并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2、欲使数量指标算术平均法指数的计算结果、经济内容与数量指标综合法指数相同,权数应是().A 00p qB 11p qC 01p qD 10pq3、如果你的业务是销售运动衫,哪一种运动衫号码的度量对你更为有用().A 均值B 中位数C 众数D 四分位数4、某年末某地区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20平方米,标准差为8.4平方米,乡村人均居住面积为30平方米,标准差为11.6平方米,则该地区城市和乡村居民居住面积的离散程度().A 乡村较大B 城市较大C 城市和乡村一样D 不能比较5、某厂某种产品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各月计划任务有很大差异,今年1月超额完成计划3%,2月刚好完成计划,3月超额完成12%,则该厂该年一季度超额完成计划().A 3%B 4%C 5%D 无法计算6、基期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70件和50件,若报告期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乙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上升,则报告期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A 上升B 下降C 不变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7、同一数量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90%,是因为物价(). A 上涨10.0% B 上涨11.1% C 下跌11.1% D 下跌10.0% 8、为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而计算的发展速度指标为().A 环比发展速度B 年距发展速度C 定基发展速度D 平均发展速度9、计算无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的抽样误差,一般采用().A 简单随机抽样的误差公式B 分层抽样的误差公式C 等距抽样的误差公式D 整群抽样的误差公式 10、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以()为主体.A 抽样调查B 普查C 统计报表D 重点调查11、设总体分布形式和总体方差都未知,对总体均值进行假设检验时,若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则可采用().A Z 检验法B t 检验法C 2检验法 D F 检验法 12、要通过移动平均法消除季节变动得到趋势值,则移动平均项数().A 应选择奇数B 应和季节周期长度一致C 应选择偶数D 可取4或12 13、回归估计标准差的值越小,说明().A 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好B 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差C 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好D 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差14、某企业最近几批同种产品的合格率分别为90%、95.5%、96%,为了对下一批产品的合格率进行抽样检验,确定抽样数目时P 应选().A 90%B 95.5%C 96%D 3%96%5.95%90++ 15、假设检验中,第二类错误的概率β表示().A 0H 为真时拒绝0H 的概率B 0H 为真时接受0H 的概率C 0H 不真时拒绝0H 的概率D 0H 不真时接受0H 的概率16、有三批同种产品,废品率分别为1.5%、2%、1%,废品量相应为25件、30件、45件,则产品平均废品率为().A 3%1%2%5.1++ B 3%1%2%5.1??C 453025%1%2%5.1++++ D%145%230%5.125453025++++ 17、调查50个房地产公司,房屋销售面积与广告费用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6,这说明().A 二者之间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B 平均看来,销售面积的76%归因于其广告费用C 如要多销售1万平方米的房屋,则要增加广告费用7600元D 如果广告费用增加1万元,可以多销售7600平方米的房屋18、按最优值距离法计算的综合评价指数的数值().A.越大越好B.反映的是评价指标值与平均值的最短距离C.反映的是评价指标值与最优值的绝对距离D.反映的是评价指标值与最优值的相对距离19、两个不同时期按可比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属于().A 主要比例关系分析B 经济效益分析C 经济速度分析D 社会总供需平衡分析20、国内生产总值2000亿元,其中农业200亿元,工业600亿元,建筑业220亿元,运输邮电商业320亿元,则第三次产业的比重为().A 33%B 40%C 49%D 51%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对某地区200个家庭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按家庭收入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中().A 分组标志是数量标志B 分组标志是品质标志C 分组标志是连续变量D 家庭收入是定比变量E 组限可以按重叠方式表示2、某企业计划使本月产品的单位成本比上月降低5%,实际降低了10%,则该企业产品的单位成本().A.计划完成百分比为200.0%B.计划完成百分比为94.7%C.计划完成百分比为104.8%D.超额完成了计划 E 未完成计划 3、根据某样本资料所求得的居民月收入(元)与某种商品销售量(千克)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 120+0.78x ,并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这意味着().A居民月收入与该商品销售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C 居民月收入与该商品销售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B 居民月收入与该商品销售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D由于居民月收入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该商品销售量平均为120千克E 居民月收入每增加1元,该商品销售量平均增加0.78千克4、若国外净要素收入为正数,则以下数量关系中正确的有().A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C国内生产净值>国民净收入 D国民净收入>国内生产净值E国内生产总值>国民可支配收入5、对任意一个变量数列都必定存在的集中趋势指标有().A算术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C平均差 D标准差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三个同学的成绩不同,因此存在三个变量.()2、全面调查仅限于有限总体.()3、组中值与各组的实际平均水平有一定差距,它只是各组实际平均值的近似代表值,因此,用组中值计算总平均值,只是近似值.()4、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无关.()5、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6、抽样平均误差是表明抽样估计的准确度,抽样极限误差则是表明抽样估计准确程度的范围;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7、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8、如果生活费用指数上涨了20%,则现在1元钱只值原来0.8元.()9、正态分布总体有现金两个参数,一个是均值X,一个是均方差,这两个参数确定以后,一个正态分布也就确定了.()10、若各期的增长量相等,则各期的环比增长速度也相等.()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什么是同度量因素?试述同度量因素的固定方法?2、试述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五、计算题(每个小题10分,共40分)1、某快餐厅连续3个星期抽查49位顾客,以调查顾客的平均消费额,得样本平均消费额为25元,并假设总体的标准差为10.5元,要求:(1)以95.45%概率保证程度(t=2)对总体平均消费额进行区间估计.(2)如果要求极限误差不超过2,则在同样的概率保证程度下,至少要抽多少顾客?2要求:(1)计算三种产品的价格总指数以及由于价格变动使销售总额变动的绝对额(2)计算三种产品的销售量总指数以及由于销售量变动而使销售总额变动的绝对额(3)利用指数体系分析说明销售总额(相对程度和绝对额)变动的情况3、某地区历年粮食产量资料如下:要求:(1)计算各年的逐期增长量、累积增长量、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2)计算2011年—2015年该地区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量和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3)如果从2015年以后该地区的粮食产量按8%的增长速度发展,2021年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将达到什么水平?4、对X与Y两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由EXCEL得到如下输出结果:回归统计Multiple R 0.64434R Square 0.41517Adjusted RSquare 0.36201标准误差 1.59749观测值13df SS MS F SignificanceF回归分析 1 19.9283 19.9283 7.8089 0.017447残差11 28.0717 2.55198总计12 48Coefficien标准误t Stat P-valuets 差Intercept 53.804 1.43155 37.58455.71E-13X 0.246 0.08804 2.7945 0.017447要求:(1)根据以上输出结果将下列指标的数值或式子填写在其下对应的空格中.样本量相关系数判定系数回归方程回归估计标准误差(2)指出X与Y的相关方向,并说明显著性水平多大时就可认为两个变量总体的线性相关是显著的.《统计学》期末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C B D B B B A A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B C A D D A D C C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题号 1 2 3 4 5答案ACDE BD ACDE BC AD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10、×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答:同度量因素是使不能直接加总的现象转让化为同度量、可以加总的现象的媒介因素,也称权数.一个现象的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互为同度量因素.(4分)在利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时,基于指数研究的任务及指数体系成立的需要,一般按如下方法固定同度量因素:计算数量指标指数时,以相应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并固定在基期(3分)计算质量指标指数时,以相应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并固定在报告期.(3分)2、答:(1)进行相关分析时可以不分两个变量的关系是因果关系还是共变关系,不必区分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而回归分析必须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4分)(2)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而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只有因变量是随机变量,而自变量是可以控制的量.(3分)(3)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是对等的,而回归分析时,对一种没有明显因果关系的两个变量,可以求得两个回归方程,一个为y倚x的回归,另一个是x倚y的回归.(3分)五、计算题(每个小题10分,共40分)1、(1)t=2,σ=10.5元,25=x ,n=49 所以抽样平均误差5.1495.10===n σμ元抽样极限误差35.1*2===?μt 元置信区间为μμ**t x X t x +≤≤- 即325325+≤≤-X即2822≤≤X(2)此时t=2,极限误差≤2,即2*2≤nσ所以??≥22σn 2=110.25即至少要抽取111个. 2、(1)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总指数:%33.11526100301002009500451201520075005512010111==+?+??+?+?==∑∑q p q p k p由于单位成本而增加的总成本:元)(400026100301001011=-=-∑∑q p q p(2)三种产品的产量总指数:%96.10225350261001509500451001520095004512015010==+?+??+?+?===∑∑qp q p k q 由于产量变动而增加的总成本:元)(75025350261000010=-=-∑∑q p q p(3)指数体系分析如下:总成本指数=产量总指数*单位成本总指数%33.115%96.102%7.118261003010025350261002535030100111111==?===∑∑∑∑∑∑qp q p q p q p q p q p总成本变动绝对额=产量变动绝对额+单位成本变动绝对额40007504750)2610030100()2535026100(2535030100)()(111111+=-+-=-=-+-=-∑∑∑∑∑∑q p q p q p q pqp q p可见,三种产品的总成本增加了18.7%, 增加了4750元;其中由于产量增加了2.96%, 而使总成本增加了750元,由于单位成本增加了15.33%, 而使总成本增加了4000元. 3、(1)(2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量=( 700-300)÷4=100(万斤)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124.1130070014-=-=-n 0n a a =24%(3) 2021年该地区的粮食产量: ==+%)81(6700x 1586.87(万斤)4、样本量相关系数判定系数回归方程回归估计标准误差 130.644340.41517Y=53.804+0.246X1.59749X与Y呈正相关,显著性水平不低于0.017447(P值)就可认为两个变量总体的线性相关是显著的.。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一)1、一个统计总体( d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A 、2000名学生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b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C )。
A、工业普查B、工业设备调查C、职工调查D、未安装设备调查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b )。
A、调查时间B、调查期限C、标准时间D、登记期限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B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a )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加权调和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B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
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C )。
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发展水平指标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b )。
A、相对数时间序列B、时期数列C、间断时点数列D、平均数时间序列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b )。
【统计学复习资料】(一)一、单选题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C )。
A.调查总体 B.调查单位 C.总体单位 D.标志值2、某市工业企业200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B )。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3、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B )。
A、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B、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C、最后取得的调查资料是否全面D、调查时间是否连续4、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 )。
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5、抽样误差是指( C )A、调查中所产生的登记性误差 B 调查中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C、随机的代表性误差 D 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6.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的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C ).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7、物价上涨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只能购买原有商品的80%,则物价上涨了(A )A 25% B20% C23% D125%8.反映总体标志差异程度大小的指标是( D ).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9.对某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C )A 各工业企业B 一个工业企业C 各种未安装设备D 一台安装设备10、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D )A 这些单位是工作中的重点B 这些单位在全局工作中处于重要位置C 这些单位的单位数量占总体单位数量的很大比重D 这些单位的标志值在标志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11、下列哪个属于数量指标( D )A 劳动生产率B 废品率C 成本利润率D 上缴利润额12、经常性调查要随着被研究对象的变化,连续不断的进行登记以取得资料,下述调查中属于经常性调查的是( D)A 每隔若干年进行一次工业普查B 对2001级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C 对近年来物价变动情况进行一次摸底D 按旬上报钢铁产量13、某企业的某月产品销售额为20万元,月末库存商品为30万元,这两个总量指标是( C )A时期指标 B时点指标 C前者为时期指标,后者为时点指标 D前者为时点指标,后者为时期指标14、在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B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B. 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C. 将此值归入两组均可D.另立一组15、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 C )。
一填空题1、统计调查的方式包括、、、、五种。
2、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的内容是:确定、确定、拟定、制定。
3、统计报表的资料来源主要是和。
4、统计分组同时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将总体划分为性质的若干组,二是将性质的单位合并在一起。
5、在组距数列中,用来代表各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它是假设各组中变量值是分布的。
6、统计表从内容上看包括和两部分。
7、在人中总体中,男性人口数与女性人口数之比计算的是相对指标。
8、算术平均数是除以所得的商,简单算术平均数是根据计算的,加权算术平均数是根据计算的。
9、加权算术平均数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因素是,另一个因素是。
10、在两个总体平均数不等的情况下,用来测定平均数的代表性。
11、样本总体又称为,样本总体的单位数称为。
12、抽样平均误差就是所有可能的样本的与的平均误差。
13、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可分为和。
14、如果产量指数公式为,则其算术平均数指数公式为;如果成本指数公式为,则其调和平均数指数公式为。
15、因素分析法的基本特点是:假定,测定。
16、时间数列是将在的数值按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
17、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和两种。
18、时间数列影响因素的加法模型是:,乘法模型是:。
二、是非题1、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2、年龄、身高、体重是用数量来表示的,是指标。
()3、品质标志能用数值表示,例如用1代表男,0代表女。
()4、指标与标志之间存在变换关系。
()5、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是一致的。
()6、统计报表是一种定期的统计报告制度。
()7、重点单位的选择带有主观因素。
()8、按一个标志进行的分组是简单分组,按多外标志进行的分组是复合分组。
()9、所谓“上限不在其内”原则,是指当某单位的标志值恰好等于某组上限时,就把该单位归入该组。
()10、手工汇总中的点线法只能汇总单位数,不能汇总标志值。
()11、时点指标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成正比。
()12、强度相对指标的计算单位必用复名数来表示。
复习思考题( 本复习题仅供引导看书用,绝不可死背,决不是考题 )一、 填空题:1. 统计学是 一门认识方法论科学,具体说它是研究如何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并分析数据,以便从中作出正确推断的认识方法论科学2. 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 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3. 统计研究对象的主要特点是 数量性、大量性、变异性 ;4. 量的尺度可分为 定类尺度 定序尺度 定距尺度 定比尺度5. 将职工工资水平从低到高排列,这表明量的 定序 尺度;6. 标志是 说明单位属性或数量特征的名称7. 标志可分为 品质标志 数量标志 ; 或 可变标志 不变标志 ; 8. 指标是 反映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 9. 指标是说明总体 总体数量特征的 标志是说明 单位属性或数量特征的;10. 调查某市各商店洗衣机销售情况,调查单位是 每台洗衣机 ,报告单位是 商店 ; 11. 举例说明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职称、性别、工种 ;12. 指标可分为 数量指标 质量指标 表现形式为 绝对数 相对数 平均数 13. 举例说明单位总量的有 在工人工资调查中工人总数 ; 14. 举例说明标志总量的有 工业产值调查中工业总产值 ;15. 举例说明质量指标的有 人口密度、利润率、平均工资 、人口出生率 16.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有 科学实验、大量观察法、统计描述、统计推断;17. 统计表的主词是说明 总体或其分组 宾词说明 总体数量特征的各个统计指标 P22 ; 18. 说明统计分布的统计图一般分为 直方图 折线图 曲线图19. 统计调查方法有 直接调查(凭证调查) 、报告法、采访法 、登记法 、卫星遥感 、网络调查等20.21. 就是运用一定方法在调查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并通过观察样本的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 22. 重点调查指 专门组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在总体中选择个别或者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以此来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 ,重点单位是 是指在总体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个或者若干个单位。
23. 统计总体是由 许许多多具有某种共同性质 的各单位组成的;24. 连续三场考试通过率为80%、85%、90%,则平均每场考试通过率为39.085.08.0⨯⨯25. 算术平均数的性质f c x f x x 22)()(∑∑-≤- 0)(=-∑f x x ;26. nx x ∑-=2)(σ=σ =s27. xs V orxV ==σ28. 方差、标准差具有的性质 22)(x x x D -= )()(2x D a b ax D =+ ; 29. 成数的标准差 )1(P P -=σ 其性质 当P=0.5时σ 最大30. 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 标志值x 频数f(或频率) 的影响;31. 仅知某公司各季度计划完成为85%、115%、95%、100%,当年该公司季度平均计划完成程度指标无法计算,仅当各季度计划数相同时可简单算术平均;32. 将变量x 的所有值扩大10倍后,其平均数等于原平均数的 10倍 ;33. A 单位职工平均工资比B 单位的高20%,两单位工资的标准差相同, B 单位的工资差异大; 34. 总体分布数列频率具有0>∑ff∑∑=1ff35. 数值平均数包括算术平均数 调和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等; 36. 位置平均数包括分位数 众数 中位数 等; 37. 正态分布的 x o m e m 相等;38. 在总体分布正偏(右偏)情况下,则 x m m e o <<;左偏 x m m e o >> 39. 离散型变量能采用 单项式 分组,还能采用 组距式 分组40. 41. 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公式 )()1()(22不重复抽样重复抽样Nn nn-==σμσμ;42. 优良估计量的标准 无偏性 一致性 有效性43. 重置抽样下要使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一半,n 应 是原来的 4倍 ;44. 是指根据研究的目的和要求,按某个标志(或者若干个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性质的组,使组内的差异尽可能小,组间的差异尽可能大?从而使大量无序的、零乱的数据变成有序的、层次分明的数据的过程45. 即指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抽成样本,在一定的可靠程度下,根据样本的数量特征对总体的数量特征加以推断的方法46. 统计分组应做到: 互斥,穷尽 ; 47. 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分组标志, 分组标志 不同,分组的结果不同; 48. 开口组的组中值22相邻组组距下限无上限组组距相邻组组距上限无下限组组中值+=-=;49. 相同样本容量下不重置抽样的抽样误差 小 于重置抽样的误差;50. 调查资料所属时间称为 调查时间 ,调查工作起始至终了的时间称为 调查时限 ; 51. 在年龄分组中有20-40、40-60的组,前组的组中值是 30 ,某人40岁,应列入 后面 的组; 52. 简单重置抽样时,已知原总体的方差为100,要求置信度为95.45%,极限误差为2,则应抽取单位数为 100 ;53. 重复抽样条件下样本必要单位数的计算公式 222∆=z n σ54. t 检验的条件是 样本来自正态总体,方差 未知且为小样本 ; 55. 样本平均数的计算公式nx x ∑=自由度为 n56. 回归估计标准误差 2-=n Qs 自由度为 n-2 57. 正态检验时双侧检验按 α-=1)(z F 单侧检验按 α21)(-=z F 查表;58. 统计抽样估计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合适的统计量,合理的允许误差范围,可接受的置信度 ; 59. 根据考察的范围不同指数分为 个体指数 总指数 ; 60. 总指数的表现形式 综合指数,平均指数 ;61. 统计指数分析的前提条件是各因素在数量上必须存在 一个总指数等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指数的乘积 关系 62. 各商品销售额=()∑⨯价格销售量,分析销售量变动时,用 拉氏 数量 指标指数,分析价格变动时,用 帕氏 质量指标指数。
63. 计算加权综合指数时,帕氏指数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 报告 期;而拉氏指数则固定在 基 期 64. 算术平均指数的权数是 00q p 调和平均指数的权数是 11q p65. 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指数体系由狭义的指标体系各指标所对应的指数构成66. 综合指数体系法的指数体系是∑∑∑∑∑∑⋅=10110010011qp q p p q p q qp q p ;67. 平均数指数的指数体系是∑∑∑∑∑∑======⨯=1111000110101ff x x ff x x ff x x x x I x x I x x I I I I 假定假定固定假定结构可变固定结构可变;68. 相关系数与可决系数的关系是 相关系数的平方为可决系数 ; 69. 回归直线的总离差平方和可表示为 U Q y y y y y y l yy +=-+-=-=∑∑∑ΛΛ222)()()(;70. 若回归方程式 x y ˆ105+-=, 可判断现象的相关方向是 正 相关; 71. 若相关系数r < 0,说明现象之间存在 负相关 ; 72.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样本方差 =2S 2-n Q; 73. 一元线性相关系数r 的值在 11≤≤-r 之间;74. 相关分析是 用一个指标(相关系数)来表明现象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密切程度 ,75. 回归分析是 根据相关关系的具体形态,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来近似地描述变量间的平均变化关系 ;76. 两变量只有存在较密切的相关关系时,才能建立有意义的 回归方程 ;77. 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78. 79. 编制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是 被研究现象所属时间的排列 、 反映该现象一定时间条件下与时间排列相对应的数量特征的指标值 ;80. 举例说明时点指标 存款余额、库存量 时期指标 产量 、 产值 ;81. 时期序列的序时平均数 na a ∑=;82. 时间间隔相等的时点序列的序时平均数 122121-++++=-n a a a a a nn 83. 相对数的序时平均数 ba C ba C ==则若84. 定基发展速度=201a a a a a a n; 85. 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 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各期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 相应的累积增长量86. 两国同年环比经济增长均为5%,看哪国增长量多,应比较两国的 逐期增长量(or 比较两国增长 1%的绝对数)P19687.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有两种方法,一种只考虑末期水平,采用 几何平均;另一种则考虑各期水平,采用 代数平均 。
88. 几何平均法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公式 ∑∏==∏=iif f innnib b y y b b b 089. 高次方程法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公式 012y yb b b ni in∑==+++90. 几何平均法与高次方程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它们两者的区别 按几何平均法计算的平均速度指标数值的大小只与最末水平和最初水平有关,而与数列中间水平无关;按累计法计算的平均速度指标的数值大小则反映了整个数列各期水平的影响。
二、 计算分析题:1. 样本平均数 标准差得计算;样本平均数:n x x ∑=∑∑=fxfx样本标准差:1)(2--=∑n x x s ∑∑--=1)(2f fx x s2. 区间估计:总体平均数、总体成数(四套模式)(全过程);※ 练习1.采用简单随机重置抽样的方法,从2000件产品中抽查200件,其中合格品190件。
要求:(1) 计算合格品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
(2) 以95.45%概率保证程度,对合格品率和合格品数目进行区间估计。
(3) 如果合格品率的极限误差为2.31%,则其概率保证程度是多少? 解:已知 ()()()% %Z F n N 31.245.952000002=∆===件件()%p 952001901==样本合格频率为:()()% n P P p 54.120095.0195.01=-=-=μ()()()()()()()件%%:合格产品数估计区间:%%,%%::产品合格率的估计区间 , NP % , % P %%Z Z %Z F 9611838108.98000292.91000208.9892.9108.39508.39508.354.1229546.02=⨯⨯=+-=⨯=⋅=∆∴==μ()()()% F Z F %%Z Z 64.865.15.154.131.23====∆=⋅=∆μμ 练习2.某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在3000小时以下为次品,现在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5000个产品中抽取100个对其使用寿命进行测试,其结果如下:电子产品使用寿命表根据以上资料,要求:(1)按重置抽样和不重置抽样计算该产品平均寿命的抽样平均误差。
(2)按重置抽样和不重置抽样计算该产品次品率的抽样平均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