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中国------海南篇
- 格式:pptx
- 大小:3.53 MB
- 文档页数:15
【航拍中国】地理知识点笔记汇总第三集海南一、简介海南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南海上的岛屿,是我国最南端的一块陆地。
海南省的首府是海口。
海南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连接了中国与东南亚的海上交通。
二、地理特点1. 地理位置:海南位于北纬18°10′至20°17′、东经108°37′至111°03′之间。
2. 岛屿数量:海南拥有一串众多的岛屿,其中主岛就是海南岛,周围还有很多大小岛屿。
3. 地貌特点:海南岛地势较为平坦,最高峰为万宁的棋子山,海拔约为1141米。
4. 气候条件: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常年较高,多雨,湿度较大。
5. 优美的海岸线:海南拥有绵延数千公里的海岸线,有很多美丽的沙滩和海湾。
三、地理景观1. 五指山:位于海南的西部,是中国最险峻的山脉之一,有五座巍峨挺拔的山峰,形状如手指伸展的样子。
2. 鳄鱼洲:位于海口附近的海域,是一个以岩石和礁石组成的小岛,形状像一只躺在水面上的鳄鱼。
3. 天涯海角:位于三亚市区的最南端,是中国最南端的地理标志,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海角,象征着航海者的终点和梦想的起点。
四、经济发展1. 旅游业: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是中国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
2. 农业:海南的气候条件适合种植水果和蔬菜等农产品,农业也是海南的支柱产业之一。
3. 海洋产业:由于海南地处南海,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渔业和海洋经济也在海南得到持续发展。
五、结语综上所述,海南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省份,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它不仅具有优美的地理景观,还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和经济发展地区之一。
1.琼州海峡的成因琼州海峡部分断裂下陷(填运动形式),导致海南岛形成,在这一过程中,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来自地球内部(内力作用)2.火车轮渡优势问:凭借巨型轮渡,铁轨直接和轮渡仓对接,将整列车厢运过江河湖海的火车,就是火车轮渡。
火车轮渡有哪些优势?答:火车车厢直接上船,节省港口建设成本;无需在码头装卸货物,避免货品损耗,节省装卸费用;缩短工作作业时间,加速货物周转,提高运输效率。
3.海口城市形成的自然区位条件问:结合海口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背景,分析海南骑楼建筑的优点。
答:海南纬度较低,夏季高温天气较多,可为行人遮阴。
冬无严寒、沙尘,店铺无需做封闭式门面处理;热带季风气候,受夏季风影响时间长,春夏降水较多,可为行人挡雨;夏秋季台风活动频繁,可使行人免受楼上坠物伤害;海口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作为沿海城市,对外开放程度高,商业活动频繁,这种海外建筑风格有利于吸引顾客。
4.风能问:分析海南岛适合大力开发风能的原因。
答:煤等常规能源储量产量不多,风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对环境影响小;沿海地区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有明显的海陆风;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时间长,大风日多,风力强;夏季多气旋活动,只要不是台风正面登陆,风能可利用;海面风受到的摩擦力小,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对风力削弱也小,风力强。
6.人口迁移1988年,海南建省,并成立了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自由与梦想激励十万闯海人横跨海峡,从海口登陆,踏上这座充满无限可能的岛屿。
如同闯关的,走西口,当年的闯海人用于冒险,走在了开放的前沿,下海是它贡献给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流行词。
”问:引起10万人闯海南的因素是经济因素(城市化的推进,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区域的大规模开发同属经济因素)7.湿地列举海南沿海地区的湿地资源类型:红树林、沿海滩涂等问:分析沿海红树林在经济、生态方面的功能答:形成稳定、特殊的生态系统,成为鱼类、水鸟等动物的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能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工业原料、药材等资源;削弱台风,保护附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净化海水和空气,淡化海水,滞留入海河流泥沙;保护海岸,防止海浪侵蚀。
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结果超乎你的想象,前往平时无法到达的地方,看见专属于高空的奇观,俯瞰这片朝夕相处的大地,再熟悉的景象也变了一副模样,从身边的世界,到远方的家园,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历史,50分钟的空中旅程,前所未有的极致体验,从现在开始,和我们一起天际遨游。
海南省位于中国版图的最南端,它带着南海众多岛屿贡献了相当于中国陆地面积四分之一的广阔海域。
南部的南沙群岛,界定了中国最南的国界;北部的琼州海峡,隔开了海南岛与内陆。
我们的旅程从北部开始,探索火山如何塑造岛屿,前往一座洋溢着闯荡精神的城市。
沿着北部海岸线,邂逅三座风格迥异的灯塔。
这是一条30公里宽的海峡,它的南岸是中国第二大岛——海南岛。
海南岛本来是内陆的一部分,6000万年前,地壳运动让部分陆地下陷,海水淹没了这里,形成了古琼州海峡。
伴随着塌陷和海峡形成,火山开始喷发。
火山喷发物不断堆积,海南岛北部的面积随之扩大。
在海南岛的北部,火山运动的痕迹随处可见。
这片面积仅有1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坐落着40多座火山。
马鞍岭火山是其中的明星,它由一座主火山、一座副火山和两座小巧的寄生火山组合而成。
就像父母带着自己的一双儿女。
如今,植被已经把火山层层覆盖,人们在这里建造了公园,沿着火山缺口处的步行通道,可以一直走到69米深的底部。
大约在13000年前,马鞍岭火山完成了最后一次喷发,随后陷入沉寂。
但不能小看它的威力,这是一座休眠火山,没有人知道它会在什么时候醒来。
轮渡是往返于内陆和海南岛之间的班车,只需要50分钟就能横渡琼州海峡。
这是一艘载重量超过4000吨的轮船,除了汽车和旅客,船舱之中还有一列跟随它渡海的火车。
跨海前,火车被拆分开装入船舱。
轮渡靠岸后,首先完成铁轨的对接,接着列车车厢被拉出船舱,重新组接成完整的火车。
海口是它们在海南岛旅程的第一站。
【航拍中国】地理知识点笔记汇总第一集海南1.琼州海峡的成因琼州海峡部分断裂下陷(填运动形式),导致海南岛形成,在这一过程中,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来自地球内部(内力作用)2.火车轮渡优势问:凭借巨型轮渡,铁轨直接和轮渡仓对接,将整列车厢运过江河湖海的火车,就是火车轮渡。
火车轮渡有哪些优势?答:火车车厢直接上船,节省港口建设成本;无需在码头装卸货物,避免货品损耗,节省装卸费用;缩短工作作业时间,加速货物周转,提高运输效率。
3.海口城市形成的自然区位条件问:结合海口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背景,分析海南骑楼建筑的优点。
答:海南纬度较低,夏季高温天气较多,可为行人遮阴。
冬无严寒、沙尘,店铺无需做封闭式门面处理;热带季风气候,受夏季风影响时间长,春夏降水较多,可为行人挡雨;夏秋季台风活动频繁,可使行人免受楼上坠物伤害;海口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作为沿海城市,对外开放程度高,商业活动频繁,这种海外建筑风格有利于吸引顾客。
4.风能问:阐发海南岛适合大力开发风能的原因。
答:煤等常规能源储量产量不多,风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对环境影响小;沿海地区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有明显的海陆风;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时间长,大风日多,风力强;夏季多气旋活动,只要不是台风正面登陆,风能可利用;海面风受到的摩擦力小,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对风力削弱也小,风力强。
6.人口迁移1988年,海南建省,并成立了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自由与梦想激励十万闯海人横跨海峡,从海口登陆,踏上这座充满无限可能的岛屿。
好像闯关的,走西口,当年的闯海人用于冒险,走在了开放的前沿,下海是它进献给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风行词。
”问:引起10万人闯海南的因素是经济因素(城市化的推进,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区域的大规模开发同属经济因素)7.湿地罗列海南沿海地区的湿地资源类型:红树林、沿海滩涂等问:分析沿海红树林在经济、生态方面的功能答:形成不乱、特殊的生态系统,成为鱼类、水鸟等动物的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能产出人类所需求的工业原料、药材等资源;削弱台风,保护附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净化海水和氛围,淡化海水,滞留入海河道泥沙;保护海岸,防止海浪侵蚀。
《航拍中国——海南》知识点1.简述海南岛的成因。
受地壳运动的影响,琼州海峡部分地壳断裂下陷,海水淹没这里形成海峡,从而使海峡南部的陆地形成岛屿,即为海南岛。
2.描述海南岛的地形、气候特征,根据海南的地形推测:①该岛7月份气温分布特点和该岛降水分布特点;②该岛的水系和水文特征;③交通线多分布情况。
地形:海南岛的中部为山地,沿海分布狭小的平原;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①7月气温分布为中间低,四周高。
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降水空间分布不均,东多西少②河流自中部流向四周,呈放射状;流程短;地形起伏较大,导致河流中上游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
③交通线沿着海岛边缘呈环状分布。
3.马鞍岭火山的类型和形态,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于哪个圈层?休眠火山。
火山口常呈漏斗状。
上地幔的软流层。
4.简述海南岛北部的火山群喷发对海南岛形成的影响。
火山喷发物冷却凝固、不断堆积,使海南岛北部的面积不断扩大。
5.凭借巨型轮渡,铁轨直接和轮渡仓对接,将整列车厢运过江河湖海的火车,就是火车轮渡。
火车轮渡有哪些优势?一是不必像轮船运输那样在码头上倒装货物,避免了货物的破损、污染、丢失,节省了装卸费用;二是火车车厢直接上船,无需建设大规模的码头装卸设备,从而节省了建设资金;三是在港口的作业时间短,加速了车船周转和货物传送,可大大提高港口的吞吐能力。
6.说出有利于海口市形成的自然条件。
位于河流入海口,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光热充足,受海洋影响强,雨量充沛;南渡江为海口的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7.结合海口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背景,分析海南骑楼建筑的优点。
海南纬度较低,夏季高温天气较多,可为行人遮阴。
冬无严寒、沙尘,店铺无需做封闭式门面处理;热带季风气候,受夏季风影响时间长,春夏降水较多,可为行人挡雨;夏秋季台风活动频繁,可使行人免受楼上坠物伤害;海口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作为沿海城市,对外开放程度高,商业活动频繁,这种海外建筑风格有利于吸引顾客。
航拍中国第一季第一集海南第一篇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当你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前往平时无法到达的空中,你会看见专属于空中的奇观……春节期间,央视1套和9套播出了纪录片《航拍中国·海南》,让观众惊奇于空中海南的美丽。
1月31日至2月2日,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多个频道重播该片,本报今日刊发该片解说词,以帮读者进一步领略片中海南风采。
海南省位于中国版图的最南端,它带着南海众多岛屿贡献了相当于中国陆地面积四分之一的广阔海域。
南部的南沙群岛,界定了中国最南的国界;北部的琼州海峡,隔开了海南岛与内陆。
我们的旅程从北部开始,探索火山如何塑造岛屿,前往一座洋溢着闯荡精神的城市。
沿着北部海岸线,邂逅三座风格迥异的灯塔。
琼州海峡这是一条30公里宽的海峡,它的南岸是中国第二大岛——海南岛。
海南岛本来是内陆的一部分,6000万年前,地壳运动让部分陆地下陷,海水淹没了这里,形成了古琼州海峡。
伴随着塌陷和海峡形成,火山开始喷发。
火山喷发物不断堆积,海南岛北部的面积随之扩大。
在海南岛的北部,火山运动的痕迹随处可见。
这片面积仅有1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坐落着40多座火山。
马鞍岭火山是其中的明星,它由一座主火山、一座副火山和两座小巧的寄生火山组合而成。
就像父母带着自己的一双儿女。
如今,植被已经把火山层层覆盖,人们在这里建造了公园,沿着火山缺口处的步行通道,可以一直走到69米深的底部。
大约在13000年前,马鞍岭火山完成了最后一次喷发,随后陷入沉寂。
但不能小看它的威力,这是一座休眠火山,没有人知道它会在什么时候醒来。
轮渡是往返于内陆和海南岛之间的班车,只需要50分钟就能横渡琼州海峡。
这是一艘载重量超过4000吨的轮船,除了汽车和旅客,船舱之中还有一列跟随它渡海的火车。
跨海前,火车被拆分开装入船舱。
轮渡靠岸后,首先完成铁轨的对接,接着列车车厢被拉出船舱,重新组接成完整的火车。
“航拍中国”第一季海南篇对应练习海南岛中已知的最早的地层年龄是18亿年,但海南岛的形成却在6 500万年前。
海南岛的形成与琼州海峡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而且说法不一。
海南岛本与大陆相连,6 500万年前,也有的说是100万年前,还有的说是50万年前,由于在北部发生断陷形成琼州海峡,与大陆分离,屹立南海,成为我国第二大岛。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海南岛的成因是A. 因构造作用,断层或地壳下沉,致使沿岸地区一部分陆地与大陆相隔成岛B. 由一系列海底火山喷发而成,露出水面后呈长长的直线形。
C. 是由活着的或已死亡的一种腔肠动物——珊瑚虫的礁体构成的一种岛。
D. 因海蚀作用使其与大陆分离而成的称冲蚀岛2.在海南岛及琼州海峡形成过程中,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属于A.内力作用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流水堆积1988年,海南建省,并成立了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自由与梦想激励十万闯海人横跨海峡,从海口登陆,踏上这座充满无限可能的岛屿。
如同闯关的,走西口,当年的闯海人用于冒险,走在了开放的前沿,下海是它贡献给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流行词。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第3题。
3.引起10万人闯海南的因素是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文化因素"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第4题。
4.海南沿海地区的湿地资源类型包括A.沼泽地B.红树林和沿海滩涂C. 湿草甸D.河流、湖泊5.海南的猕猴个头较小,体重一般不超过10公斤,小个头更容易散热。
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中整体性的A.地形要素对生物的影响B.水资源要素对生物的影响C.气候要素对生物的影响D.生物要素对气候的影响6.海南一年可以种植三季稻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水分B.土壤C.地形D.热量7.影响海南环岛高铁分布的因素是A.地形B.气候C.科技D.经济发展8.海洋蓝洞是海底突然下沉的巨大“深洞”,它们之所以被叫做蓝洞,就是因为它们海面上的水,要比周围的水看起来更深。
航拍中国的题目列表第一集:海南拍摄的旅程从海南北部开始,探索火山如何塑造岛屿。
从古老的渔村到度假天堂博鳌镇,不断变化的风景里,蕴藏着海南更新迭代的故事。
离开现代都市,进入中部山区,除了蓝天碧海,海南还有现代的色彩……第二集:陕西这一集展示了华山、渭河、乾陵、大雁塔、大明宫、古城墙的风貌,更介绍了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许多珍稀动植物。
有意思的是,由于视角够高,摄制组竟然拍到了一群野生羚牛——当地向导20多年都没有见过的动物。
第三集:新疆该集的空中旅程从海拔超过5000米的天山开启,然后向西飞进新疆最大的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
从乌鲁木齐到石河子,飞越一片色彩丰富的土地;在峡谷地带,看河流如何在大地上绘画;进入卡拉麦里,追踪比狼跑得还快的蒙古野驴,寻找地球上仅存的野马种群;从空中一探传说中水怪生活的喀纳斯湖,也前往福海见识了渔民高超的捕捞技术,更跟随哈萨克牧民踏上转场的旅途……第四集:黑龙江该集展示了黑龙江亿万年地质变化,火山运动塑造出镜泊湖、五大连池等独特景观。
在700多万公顷的大、小兴安岭上,见证了东北虎、梅花鹿等动物的广阔家园,也展示了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的生存之地。
此外,该集还有充满极光惊喜的北极村、“九曲十八弯”的漠河、有着最肥沃黑土的三江平原,等等。
第五集:江西节目组带观众飞越庐山,1600多座岛屿散落湖面;婺源古镇里,油菜花和粉墙黛瓦格外古朴。
三清山上,品味奇峰怪林;铅山之中,见证竹子生长的奇迹。
而在鄱阳湖上,碰上了一场70多万只候鸟汇聚的盛大派对。
第六集:上海从空中俯瞰拥有20多栋西式建筑的外滩,以及入夜后灯火璀璨的滨江路、南京路。
摄制组还从全新角度拍下了东方明珠、证券交易所、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把这座大家熟悉的城市拍出了不一样的风韵。
“航拍中国”第一季海南篇基础知识资料编印高一()班姓名:【海南省概况】海南省,中国23个省之一,位于中国最南端,简称琼,省会海口。
海南省是中国的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港)。
位于中国华南地区,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广西、越南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对望,东南和南部在南海与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为邻。
海南岛岛屿轮廓形似一个椭圆形大雪梨,地势四周低平,中间高耸,呈穹隆山地形,以五指山、鹦哥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等地貌构成。
海南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暖热,雨量充沛。
海南省陆地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南岛3.3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
辖4个地级市,5个县级市、4个县、6个自治县。
截至2018年末,海南省常住人口934.32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32.0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2万元。
【海南岛概况】海南岛是中国南方的热带岛屿,陆地平面呈雪梨状椭圆形,长轴作东北-西南走向,长240千米,宽210千米,面积3.39万平方公里,为国内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
岛上热带雨林茂密,海水清澈蔚蓝,一年中分有旱季和雨季两个季节。
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呈穹隆山地形,以五指山、鹦哥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
海南岛是一个历史不长、但风景优美的沿海岛屿,为中国第二大岛。
在地质时期,海南岛原与华夏大陆相联,后断陷形成的岛屿。
从平面上看,海南岛就像一只雪梨横卧在碧波万顷的南海上。
在《大清一统舆图》上, 中国最大的岛屿是东北隅的库页岛, 比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加在一起还要大.,海南岛原为中国第三大岛。
1860年,沙皇俄国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割让该岛,从此, 中国第一大岛变成台湾岛,第二大岛变成海南岛。
早古生代时(距今5.7亿年前~4.4亿年前),雷州半岛与海南岛地区是一个沉降带。
加里东造山运动使雷琼地区上升成陆,形成以东北方向为主的一系列断裂褶皱带,使早古生代沉积的地层发生了质变。
[航拍中国海南观后感]航拍中国海南航拍中国海南篇一:观航拍中国有感800字篇一:观航拍中国有感800字正所谓,“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在茫茫的西北边疆土地上,停留在目光深处的似乎只剩下苍茫戈壁和漫天风沙,似乎只弥留了几座高耸入云令人望而生畏的雪峰。
而在观看了《航拍中国——新疆》之后,却明白了,何为:“万木长毫开丽境,一池浓墨壮河山。
”随着自天空之上俯瞰而下的镜头,目光在那一个个瞬间流转,新疆这个“塞外江南”的风姿渐渐展现了出来。
虽不是亲身所及,可那美景,确实让人身临其境。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勇敢奔放。
新疆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地方,她未曾拥有浩瀚无边的海洋,可金黄的沙漠之上却有着比海更壮阔的绵延: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浩浩沙丘,积蓄的是祖国北疆那种勇敢而不退缩的磅礴气魄。
自高空望去,那抹绝望与希冀交错的黄色,在脑海中深深地镌刻。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澄澈明朗。
那五彩斑斓而蕴藏着诡秘水怪传说的喀纳斯湖,那波光潋滟的博斯腾湖和天池,想必苍穹之上的云翳也因之而驻足了吧。
哦,还有那广袤无垠的大草原,绿浪滚滚,承载着牧民们的辛劳。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风姿迷离。
壁画连绵的高昌古镇,“神鹰猎隼冲霄汉的“魔鬼城,还有那蕴藏着古文明的楼兰古国。
一处处,一景景,无不展示着新疆的独特的风姿。
难忘,她的瓜果飘香;难忘,她的荡气回肠,而那,却更难忘。
记住了她的芬芳,记住了她的明朗,更记住这片辽阔土地为我们带来的力量,记忆中,守住了每一片繁花似锦,守住了每一寸沃土芬芳,更守住了西北边陲那天镜浮空的模样。
166万平方公里的辽阔,166万平方公里的不羁与明媚,一寸寸土地,一丈丈江山,回荡着的是幅员辽阔的祖国永不磨灭的历史和辉煌。
这部纪录片中,我读懂了来自祖国边疆的魅力与感动,更读懂了让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潋滟于世的光荣。
新疆是我们一抹充满绮丽的颜色,激励着我们心怀感激地面对祖国大地辽阔的江山。
新疆的帧帧流影,让我们学会继往开来,学会为了祖国的万古流芳而努力的决心。
航拍中国题目和答案
2017年3月3日至8日,《航拍中国》第一季共6集在央视纪录频道完整推出(包括上海、新疆、黑龙江、江西、陕西、海南篇)。
在很多网友心里,这是“把中国拍得最美的一部神作”。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上述省级行政区中,不是省的个数为( )A.1个B.2个C.3个D.4个(2)新疆具有“三山夹两盆”的地势特点,“三山夹两盆”自北向南依次是( )A.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B.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祁连山C.昆仑山、塔里木盆地、天山、准噶尔盆地、阿尔泰山 D.阿尔泰山、塔里木盆地、天山、柴达木盆地、昆仑山(3)上述材料的省份中都属于地势第二阶梯的省份是( )A.上海、江西B.陕西、新疆C.江西、黑龙江
D.黑龙江、海南
⑴根据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划分,我国共划分为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
上述省区中,新疆是自治区,上海是直辖市。
所以根据题意B正确。
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根据地形区的分布可知,自北向南分别是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
故A正确。
⑶根据我国三级阶梯和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可知,上海、江西、黑龙江、海南都在我国第三级阶梯上,新疆和陕西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所以B正确。
所以答案是:(1)B;(2)A;(3)B。
航拍中国第一季第二集海南金句摘抄1.海南省位于中国版图的最南端,它带着南海众多岛屿贡献了相当于中国陆地面积四分之一的广阔海域。
南部的南沙群岛,界定了中国最南的国界;北部的琼州海峡,隔开了海南岛与内陆。
我们的旅程从北部开始,探索火山如何塑造岛屿,前往一座洋溢着闯荡精神的城市。
沿着北部海岸线,邂逅三座风格迥异的灯塔。
2.马鞍岭火山是其中的明星,它由一座主火山、一座副火山和两座小巧的寄生火山组合而成。
就像父母带着自己的一双儿女。
如今,植被已经把火山层层覆盖,人们在这里建造了公园,沿着火山缺口处的步行通道,可以一直走到69米深的底部。
大约在13000年前,马鞍岭火山完成了最后一次喷发,随后陷入沉寂。
但不能小看它的威力,这是一座休眠火山,没有人知道它会在什么时候醒来。
3.灯塔成为航海人最愿意看到的老朋友。
4.木兰头灯塔守卫着一片危险的水域。
因为水流速度极快,不少船只在这里遇险。
破损的木板被冲到海岸上堆积起来,这片水域被称为“木烂头”,后来人们将其改名为“米兰头”,期望海难不再发生。
真正发挥作用的,是这座74米高的亚洲第一灯塔,它如同茫茫大海中的路牌,为远道而来的船只指引方向。
5.告别椰林,继续向前,海水逐渐接管陆地,我们惊诧地发现,一片树林生长在海水之中。
这片树林聚集了不同品种的红树科植物。
它们或许是自然界最名不副实的树木,明明是绿色,却叫做红树林。
其实,这些树木富含一种叫做单宁酸的特殊成分,树干或树枝断裂以后,便会氧化成红色。
更不可思议的是,红树林已经习惯了海水的包围,为了活下来,它们进化成一座座海水淡化器,除了树根能从咸水中过滤出淡水,它们还能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
对人类来说,红树林是最好的海岸卫士,当台风来袭,它们消解了风浪的力量,保护着身后的农田和村庄。
6.大海在每一次涨落之间将大自然的礼物馈赠给海边的人们。
落潮时分,到海滩上就可以捡拾最新鲜的海产。
潮水退得越远,留给赶海人的沙滩就越多。
熟悉地形的渔民,甚至可以下到数百米外的海滩上采贝。
1欧阳歌谷(2021.02.01)海南省位于中国版图的最南端,它带着南海众多岛屿贡献了相当于中国陆地面积四分之一的广阔海域。
南部的南沙群岛,界定了中国最南的国界;北部的琼州海峡,隔开了海南岛与内陆。
我们的旅程从北部开始,探索火山如何塑造岛屿,前往一座洋溢着闯荡精神的城市。
沿着北部海岸线,邂逅三座风格迥异的灯塔。
这是一条30公里宽的海峡,它的南岸是中国第二大岛——海南岛。
海南岛本来是内陆的一部分,6000万年前,地壳运动让部分陆地下陷,海水淹没了这里,形成了古琼州海峡。
伴随着塌陷和海峡形成,火山开始喷发。
火山喷发物不断堆积,海南岛北部的面积随之扩大。
在海南岛的北部,火山运动的痕迹随处可见。
这片面积仅有1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坐落着40多座火山。
马鞍岭火山是其中的明星,它由一座主火山、一座副火山和两座小巧的寄生火山组合而成。
就像父母带着自己的一双儿女。
如今,植被已经把火山层层覆盖,人们在这里建造了公园,沿着火山缺口处的步行通道,可以一直走到69米深的底部。
大约在13000年前,马鞍岭火山完成了最后一次喷发,随后陷入沉寂。
但不能小看它的威力,这是一座休眠火山,没有人知道它会在什么时候醒来。
轮渡是往返于内陆和海南岛之间的班车,只需要50分钟就能横渡琼州海峡。
这是一艘载重量超过4000吨的轮船,除了汽车和旅客,船舱之中还有一列跟随它渡海的火车。
跨海前,火车被拆分开装入船舱。
轮渡靠岸后,首先完成铁轨的对接,接着列车车厢被拉出船舱,重新组接成完整的火车。
海口是它们在海南岛旅程的第一站。
海口是海南岛离内陆最近的城市,90%的进出岛货物都在海口中转。
全岛最大的淡水河南渡江从这里入海,“海口”因此得名。
在海口,有一条盛极一时的骑楼商业街。
一楼是店铺,二楼以上是人们居住的地方,一部分向外探出,就像骑跨在人行道上,所以叫做“骑楼”。
这是海南人从东南亚带回来的建筑样式。
对于他们来说,大海并不意味着阻隔,而是通往远方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