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腔内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6.89 MB
- 文档页数:35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年2月第21卷第3期・123・探讨改良激光静脉腔内闭合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短期疗效梁斌(河南省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九龙医院外科郑州451482)摘要:目的:探析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应用改良激光静脉腔内闭合术洽疗的短期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6月收洽的60例大隐静脉曲张并符合手术洽疗指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对照&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观察组接受改良激光静脉腔内闭合术。
比较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恢复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生活质量。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 V0.05);观察组临床洽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V0.05);术后随访观察组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V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V0.05)。
结论: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应用改良激光静脉腔内闭合术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大隐静脉曲张;改良激光静脉腔内闭合术;疼痛程度中图分类号:R654.4文献标识码:B以往对单纯大隐静脉曲张仍然应用传统方式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在病情控制方面有令人满意的效果,但该术式在切口多、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影响美观性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1~2]o随着微创理念的推广和完善激光静脉腔内闭合手段被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其具备微创、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质量高等优势[3~5]o本研究旨在更系统探讨改良激光静脉腔内闭合术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4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并符合手术治疗指征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观察组男8例,女22例;年龄38~84岁,平均(61.54±7.91)岁;病程6~38年,平均(18.94±3.84)年。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0年7月 第6卷 第4期Journal of Vascular and Endovascular Surgery Vol.6, No.4, Jul 2020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frequency closure of intracavitary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varicose veins of lower limbs. Method From May 2018 to April 2019, 58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receive RF closure of the great saphenous vein, with 64 limbs in total. During the operation, the main femoral saphenous vein was closed by intracavitary injection, and the relevant data were recorded. After 1, 3, 6 and 12 months, the patients were re diagnosed. Result Two patients had thrombophlebitis of the main femoral saphenous vein, one patient had thrombosis of the intermuscular vein, and three patients had recanalization of the femoral saphenous vein. Conclusion Intracavitary radiofrequency closure is an effective minimally invasive operation. With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operation,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and complications will continue to decrease.Key words: varicose veins of lower limbs; radiofrequency closure; curative effect analysis腔内射频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疗效李涵泊 王 彬 许永楷 陈柏楠 王雁南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病科,山东 济南 250014摘要:目的 探讨腔内射频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疗效。
经皮静脉腔内激光成形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效果观察1. 引言1.1 背景经皮静脉腔内激光成形术是一种微创的介入治疗方法,通过将激光光纤导入静脉内,利用激光的热效应作用于静脉壁,达到闭塞和缩小静脉的目的。
相比传统的手术治疗,这种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等优势,因此备受青睐。
对于经皮静脉腔内激光成形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该方法的治疗效果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和决策支持。
【200字】1.2 目的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经皮静脉腔内激光成形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长期的随访观察,评估该术式对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分析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优势。
比较该术式与传统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差异,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讨经皮静脉腔内激光成形术在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方面的临床疗效,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提供参考依据。
2. 正文2.1 方法经皮静脉腔内激光成形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麻醉:患者在手术前接受局部麻醉,确保手术部位麻木,减轻疼痛感。
2. 确定病灶:通过超声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技术,确定大隐静脉曲张的具体位置和范围。
3. 穿刺:在确定位置后,医生将穿刺针插入患者的皮肤并引导至曲张静脉处。
4. 导丝:在成功穿刺后,医生通过穿刺针导入导丝,确保导丝顺利通过静脉。
5. 激光治疗:将激光探头沿着导丝引导入体内,通过激光能量照射在血管内壁,使其收缩闭塞。
6. 观察效果: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可通过超声等影像学技术观察治疗效果,确认曲张静脉闭塞情况。
7. 结束手术:确认治疗效果满意后,医生拔除导丝和激光探头,处理好手术伤口。
以上就是经皮静脉腔内激光成形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方法步骤,该方法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对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作用。
2.2 结果### 结果通过对XX例患者进行经皮静脉腔内激光成形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观察,我们发现以下结果:1. 手术成功率高:在本研究中,经皮静脉腔内激光成形术的手术成功率达到XX%,表明该技术在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方面具有较高的有效性。
EVLT腔内激光微创技术1、EVLT腔内激光微创技术背景自20世纪90年代末,西班牙静脉学家Carlos Bone率先应用腔内激光治疗静脉曲张,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展开对该技术的临床治疗研究,伴随着激光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临床研究的长足进步,激光技术最终突破其它临床技术治疗局限,开创性的突破了下肢静脉曲张临床治疗“难治疗、易复发”的医学难题,成为国际临床静脉曲张微创治疗的“金标准”先进技术。
2、EVLT腔内激光微创技术应用随着激光微创技术在多个发达国家先进医疗机构的成功应用,我国少数几家大型医院率先引进该技术,从而揭开了我国激光微创技术治疗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研究历史。
河南省省直第二医院(以下简称省直二院)周围血管科,是国内首批开展激光技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几家医院之一,引进当时国内第三台、省内首台腔内激光治疗技术设备,填补了省内周围血管医学无腔内激光临床治疗研究的技术空白。
多年来,河南省省直第二医院周围血管科在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医学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治疗理论与技术精髓,坚持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多元综合个性化治疗模式,在推动省内及国内周围血管病事业发展和学术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微创技术治疗方面,科室去年再次引进国际最新临床微创技术设备——美国(endovenouslaser treatment)EVLT腔内激光治疗技术设备,在多年激光微创治疗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EVLT腔内激光、超声介入微波、皮下旋切、电凝技术及小切口(点剥)等国内外临床先进的多样化微创治疗技术。
3、EVLT腔内激光微创技术原理EVLT腔内激光治疗技术,是目前下肢静脉曲张临床最新的激光微创技术,该技术一般只需要局部麻醉,激光切口更小,不遗留手术疤痕,患者痛苦较小,住院时间较短,恢复时间较快。
EVLT腔内激光原理:将纤细的光纤植入静脉腔内直达病灶,精准调节激光的输出功率和发射模式,光纤末端发射激光作用于病灶组织产生热效应,导致内皮细胞和静脉壁损伤,最后形成纤维化,从而闭合静脉主管和其属支。
静脉腔内激光消融术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中的临床应用郭永川;帅磊渊;许建利【摘要】目的评价静脉腔内激光消融术(EVLA)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VVLE)中的应用优势,并与传统的手术疗效进行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5年7月在该院手术治疗的143例VVLE患者资料,其中行EVLA治疗的患者74例(EVLA 组),行传统手术治疗的患者69例(时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12个月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基本情况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LA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48.0士21.7 vs.115.0±28.8)min]、术中出血[(9.3士5.3 vs.48.0±11.6)mL]、手术切口长度[(1.4±0.8vs.10.7±2.2)cm]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7% vs.73.9%)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12个月内静脉曲张的复发率(6.8%vs.7.2%、9.5% vs.1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VLA治疗VVLE的手术效果优于传统手术,值得临床推广.【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8(047)006【总页数】3页(P827-829)【关键词】静脉激光消融术;下肢静脉曲张;手术;预后【作者】郭永川;帅磊渊;许建利【作者单位】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普通外科 402260;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普通外科 402260;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普通外科 4022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05下肢静脉曲张(varicose veins of lower extremity,VVLE)是临床上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多数患者是因为交通静脉瓣功能不全引起,致使下肢静脉系统的血液回流障碍,静脉腔内的压力增高,浅静脉逐渐扩张、迂曲成团[1-3]。
经皮静脉腔内激光成形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效果观察一、经皮静脉腔内激光成形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原理经皮静脉腔内激光成形术是一种微创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技术,其治疗原理是通过导丝将激光纤维导入患者受损的静脉内,利用激光的热能作用于静脉内皮细胞,使其受热收缩,最终实现闭塞、消融曲张静脉的目的。
相比传统手术切除、激光治疗等方法,经皮静脉腔内激光成形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已经成为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首选方法之一。
二、经皮静脉腔内激光成形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观察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经皮静脉腔内激光成形术治疗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共100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60例,年龄范围25-70岁,平均年龄45岁。
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经皮静脉腔内激光成形术治疗,手术前均进行了超声引导下的穿刺置管、导丝置入和激光导丝置入。
手术后患者均按照医嘱规范用药和定期复查。
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主要包括手术后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下肢静脉血管超声检查结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等。
4. 结果观察经过术后6个月的随访观察,所有患者的下肢静脉疼痛、肿胀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或消失,术后下肢静脉血管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曲张静脉均有明显的闭塞、消融,术后并发症以轻度疼痛和色素沉着为主,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5. 讨论经皮静脉腔内激光成形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在本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术后的症状改善明显,下肢静脉血管的超声检查结果也证实了该技术的疗效,术后并发症较轻。
我们认为该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方法。
静脉曲张的腔内治疗方法(完整版)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影响了世界上三分之一人口的生活质量。
在我国,静脉曲张患者约1亿以上,发病率为15%左右,每年新发病率为0.5%~3.0%,其中静脉性溃疡占1.5%。
目前,静脉剥脱术是治疗静脉曲张的金标准,但这种开放性手术通常需要腰麻,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并且患者术后需承受换药的疼痛。
为了满足静脉曲张微创化治疗的需要,目前已经开发出了腔内射频消融术(RFA)和激光消融术(EVLA)。
与传统开放式手术相比,腔内手术术后疼痛少、创伤回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明显改善患者就诊体验。
本文将回顾并总结静脉曲张的腔内治疗方法。
1 腔内热消融腔内热消融其作用机制包括利用热的作用使静脉壁损伤,从而闭合病变静脉达到治疗目的。
自1999年以来,腔内热消融主要以RFA和EVLA 为主。
最近,还引入了蒸汽静脉硬化术(SVS)和腔内微波消融术(EMA)。
1.1 腔内射频消融术(RFA)RFA 实际上是利用射频波产生热能致使内皮损伤以及封闭无功能的静脉血管。
1999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RFA用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
早在2000 年,美国首次报告了临床上使用RFA 的早期经验。
这项初步试验收集了10名患有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并分别在3个月和6个月时评估了所有的患者复发情况。
结果显示大隐静脉曲张完全消失,没有复发的病例。
因此他们得出结论RFA可以有效地治疗大隐静脉曲张。
自2007年以后,随着射频消融装置的更新换代,以及一系列多中心前瞻性的长期研究开展,腔内射频消融术在大隐静脉曲张治疗效果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并逐步取代传统的静脉剥脱手术。
研究结果证实腔内射频消融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确切,创伤小,临床上获益巨大。
尽管国际上腔内热消融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但该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
随着该技术的应用增加,临床上已取得显著成效,有关国内的临床应用成果还有待大型的临床数据进一步证实。
传统抽剥与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对照摘要:目的:总结激光腔内治疗较传统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优势。
方法:对照传统方法与激光腔内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
结果:激光腔内治疗的微创手术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比传统方法,患者术后恢复较快,痛苦小,术后瘢痕小等优点;结论:激光腔内治疗较传统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有较明显的优势,尤其在曲张较轻的患者,有取代传统方法的可能。
关键词: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疗效对比。
大隐静脉曲张是普外科常见疾病,我国人群中约25%的女性和15%的男性罹此病(1),传统手术方法主要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抽剥术,传统手术创伤大、手术切口多、手术时间长,且恢复慢。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患者对治疗后下肢美观要求的不断提高,普外科医生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以期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腔内激光治疗因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逐渐广泛用于临床。
本文通过状其与传统抽剥术相比较,探讨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6年8月至今,选取92例我科住院手术患者,均为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
分为传统抽剥组35例(在不使用激光前)和激光治疗组5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临床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手术经过及围手术期处理:术前均常规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如常规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行下肢深静脉造影以了解深静脉通畅情况等。
常规备皮、站立位用记号笔标记出曲张浅静脉走行方向。
抽剥组:患者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患侧腹股沟搏动点内侧作一长约6cm斜形切口,显露大隐静脉,离断并结扎5属支,于近卵圆处离断大隐静脉主干,结扎+缝扎;后于内踝稍上方作一长约1cm切口,游离大隐静脉起始处,切断、结扎远端,从近端插入抽剥器至腹股沟,根据主干直径选择合适的剥离子,从近端往远端抽剥大隐静脉主干,局部曲张明显静脉行点式抽剥。
202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腔内治疗专家共识随着腔内技术的快速发展、介入器械的不断革新以及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p ost-thrombotic s y ndrome, PTS )转归的深入认识,传统的下肢深静脉PTS诊治理念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趋势。
由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发起并组织下肢静脉腔内治疗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拟定关键问题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腔内治疗专家共识》的提纲,经专家组组织全国该领域相关专家进行先后3次公开讨论和修改,最终确定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及其控制、诊断措施、治疗流程、外科治疗和随访措施等6个临床问题和推荐意见。
本共识的证据等级和推荐强度参考GRADE分类方法,详细内容见表1、表2.、流行病学—证拊等级内容A 数据諒于多个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或芬萃分析,未来研究几乎不可能改交现h 疗效评价结果的可伯度B数据说于单个勍机对照临床研究或大If 本从飞恸饥对照研究未衣研究可能对现有疗效il ,价有市要影晌,可能改变评估结果的可信度C 专寂观点和I或小样本社或回顾性研究、注册登记研究:未米研究很可能对现有疗效评价有前妥影晌.改变评估结荣可信度的可能性较大— 推荐强度内容证据和成齐迫认同某一持定治疗或操作有益.有用.有效u\t·.特定治疗或操作的f1用性.{i效性的证据和I 或意见有分歧Oa证据,,召见的权重偏向h 用和I或有效Ilb有用性和I有效住还没有很好的证诏m 某一特定治疗或操作无效.且在某些案例中付吝1.1下肢深静脉PTS的定义下肢深静脉PTS—般是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 VT)病史超过6个月且表现为患肢的肿胀、疼痛、沉重、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甚至溃疡等一系列漫性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症候群1]。
静脉间歇性跋行通常是轻中度下肢深静脉PTS患者的主诉之—,即站立或活动时下肢疼痛、肿胀,休息尤其是抬高下肢时症状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