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碱罐泄露应急预案
- 格式:docx
- 大小:17.54 KB
- 文档页数:2
一、预案背景为提高应对液碱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人员安全和环境保护,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液碱泄漏应急演练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液碱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泄漏事故,以及周边环境可能受到污染的情况。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演练指挥部(1)指挥长: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负责全面指挥演练工作。
(2)副指挥长:由单位分管安全、生产、环保的负责人担任,协助指挥长开展工作。
(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部门人员。
2. 演练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指挥、协调、调度。
(2)应急处置组:负责事故现场处置、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工作。
(3)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调拨、供应。
(4)信息宣传组:负责演练信息发布、舆论引导。
(5)后勤保障组:负责演练现场的后勤保障工作。
四、预警与报告1. 预警(1)发现液碱泄漏迹象时,立即启动预警机制。
(2)预警信号分为四级,根据泄漏程度和影响范围确定。
2. 报告(1)发现液碱泄漏后,立即向演练指挥部报告。
(2)演练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向上级单位报告。
五、应急处置1. 现场处置(1)立即关闭泄漏源,切断泄漏管道。
(2)对泄漏区域进行隔离,设置警示标志。
(3)对泄漏物质进行收集、转运。
(4)对泄漏区域进行消毒处理。
2. 人员疏散(1)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迅速组织人员疏散。
(2)确保疏散路线畅通,避免拥挤。
(3)对疏散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醒注意事项。
3. 医疗救护(1)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治。
(2)将伤员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4. 环境监测(1)对泄漏区域进行环境监测,评估污染程度。
(2)对受污染区域进行治理,消除污染隐患。
六、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1. 信息发布(1)及时向公众发布事故信息,包括事故原因、影响范围、处置措施等。
(2)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信息。
2. 舆论引导(1)加强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应对液碱储罐泄漏事故的能力,确保人员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液碱储罐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企业液碱储罐泄漏事故的应急响应、处置和恢复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领导和指挥液碱储罐泄漏事故的应急响应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1)确定事故等级,启动应急预案;(2)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救援工作;(3)协调各部门、单位共同参与救援;(4)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5)组织事故调查和处理。
2. 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由以下小组组成:(1)抢险救援组:负责现场抢险、救援和事故处置;(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和转运;(3)警戒保卫组:负责现场警戒、人员疏散和交通管制;(4)环境监测组:负责监测泄漏区域的环境污染情况;(5)信息联络组:负责信息收集、上报和发布。
四、应急响应程序1. 发现事故(1)发现液碱储罐泄漏事故的员工应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相关部门、单位。
2. 初步判断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初步判断事故等级,并采取相应措施。
3. 应急处置(1)抢险救援组迅速赶赴现场,进行抢险救援和事故处置;(2)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救治和转运;(3)警戒保卫组对泄漏区域进行警戒,疏散周边人员,并实施交通管制;(4)环境监测组对泄漏区域进行环境监测,评估污染情况。
4. 信息报告应急指挥部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根据需要发布信息。
5. 应急结束事故得到有效控制,现场环境恢复正常,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
五、后期处置1. 事故调查应急指挥部组织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责任等进行调查。
2. 后期恢复(1)对泄漏区域进行清理、修复;(2)对受影响的人员和单位进行赔偿。
3. 总结经验教训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单位总结事故应急响应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应对和处置液碱泄漏事故的能力,确保人员安全、环境安全和财产安全,保障企业稳定运行,特制定本液碱泄漏专项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液碱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包括泄漏、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液碱泄漏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协调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2. 应急指挥部成员(1)指挥长:公司总经理或其授权代表;(2)副指挥长: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3)成员: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
3. 应急指挥部职责(1)组织制定和实施液碱泄漏事故应急预案;(2)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处理工作;(3)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协调相关部门支持;(4)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四、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报告(1)发现液碱泄漏事故时,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事故现场处置(1)隔离泄漏区域,设置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2)应急处理人员佩戴防护装备,进行泄漏物质的收集和处理;(3)对泄漏物质进行稀释、中和等处理,防止环境污染;(4)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恢复正常生产。
3. 人员救护(1)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护,及时送往医院治疗;(2)对接触泄漏物质的人员进行隔离观察,必要时送往医院治疗。
4. 事故调查与处理(1)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事故调查组,查明事故原因;(2)根据事故原因,采取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3)对事故责任人和责任单位进行追责。
五、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处理人员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2. 装备保障: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3. 信息保障:建立健全事故信息报告、传递和处理机制;4. 技术保障:引进先进的液碱泄漏检测、处理技术,提高应急处理效率。
六、预案演练定期组织液碱泄漏事故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液碱罐发生泄漏处理预案液碱罐是一种储存强碱性液体的容器,常常使用于化工、制药、食品等领域。
由于其液体具有强腐蚀性和刺激性,一旦发生泄漏,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极大的危害。
因此,建立液碱罐泄漏处理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对液碱罐泄漏处理预案进行详细阐述,以保障人员和环境安全。
一、液碱罐泄漏的原因及影响1.1泄漏原因液碱罐泄漏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1)容器老化、疲劳、腐蚀等造成的机械损伤;(2)管道破裂、阀门失效等设备故障;(3)操作人员疏忽导致误操作;(4)外部因素,如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
1.2影响液碱罐泄漏会导致以下严重后果:(1)液体蒸发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对人员造成危害;(2)液体流出污染土地和地下水,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3)液体接触到皮肤和眼睛会造成刺激和灼伤;(4)液体接触到可燃物会引起火灾或爆炸。
二、液碱罐泄漏处理预案2.1预案启动当液碱罐发生泄漏时,应立即启动泄漏处理预案。
作为预案的负责人,要保证应急救援人员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处理。
同时,应通知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安全疏散,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2.2现场处置(1)立即戴好防护装备和呼吸器,进入泄漏现场;(2)采取适当的措施将液体阻止外泄,并尽快清理泄漏物;(3)在泄漏现场设置警戒线,防止人员接近;(4)将泄漏液体收集到防泄池中,避免危害扩散;(5)用流动自来水冲洗泄漏部位,将泄漏物稀释,减少危害;(6)将稀释后的液体送至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公司处理;(7)对环境进行监测,及时调整处置方案。
2.3风险评估在液碱罐泄漏处理过程中,必须对现场的危险情况进行评估。
预案负责人应针对泄漏液体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对现场人员和环境的安全提出风险评估,并且针对不同危险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方案,减小后续的损失。
2.4事后处理液碱罐泄漏处理结束后,需对现场进行全面清理,对液碱罐进行检查和维护,排除故障和安全隐患,确保容器正常运行。
同时,应对液碱罐泄漏事件进行全面记录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现有预案的不足,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和水平。
一、预案背景液碱,化学名称氢氧化钠,是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无机化合物。
在工业生产、科研实验、实验室使用等过程中,液碱泄漏事件时有发生。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液碱泄漏事故,确保人员安全、环境保护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1. 明确液碱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和措施,确保事故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2. 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减少液碱泄漏事故对人员、环境、财产的损害。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涉及液碱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以及液碱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指挥长:由公司总经理担任,负责全面领导、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2)副指挥长:由公司副总经理担任,协助指挥长开展工作。
(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员、环保员、应急小组成员等。
2. 应急小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泄漏物的收集、处理和人员疏散。
(2)医疗救护组:负责受伤人员的救治和医疗救护。
(3)环境监测组:负责泄漏区域的环境监测和评估。
(4)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调配和保障。
(5)信息报送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报送。
五、应急处置措施1. 初步判断(1)发现液碱泄漏时,立即停止泄漏源,防止泄漏扩大。
(2)迅速上报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救援(1)现场救援组迅速赶到泄漏现场,设立警戒线,疏散无关人员。
(2)采用应急物资对泄漏区域进行围堵,防止泄漏物扩散。
(3)使用防腐蚀工具和设备进行泄漏物的收集、处理。
3. 医疗救护(1)医疗救护组迅速赶到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2)根据受伤人员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4. 环境监测(1)环境监测组对泄漏区域进行环境监测,评估泄漏物对环境的影响。
(2)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环境治理措施。
5. 物资保障(1)物资保障组根据应急指挥部的要求,调配应急物资。
(2)确保应急物资的供应,满足应急处置需要。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液碱泄漏事故,确保人员安全、环境安全,降低事故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液碱应急泄漏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液碱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包括泄漏、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
三、应急组织机构1.成立液碱泄漏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液碱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2.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泄漏物质的控制、收集、处理和现场安全防护。
(2)医疗救护组:负责事故现场受伤人员的救治、转运和伤情评估。
(3)疏散警戒组:负责现场周边人员的疏散和警戒。
(4)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调配和供应。
(5)通讯联络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报告和传达。
四、应急响应程序1.泄漏发现(1)现场人员发现液碱泄漏时,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本预案,并通知相关小组。
2.现场处置(1)现场处置组立即采取措施,控制泄漏源,防止泄漏扩散。
(2)对泄漏区域进行警戒,设置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3)收集泄漏物质,采取稀释、中和等方法进行处理。
3.医疗救护(1)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治,必要时进行转运。
(2)对受伤人员进行伤情评估,采取相应救治措施。
4.疏散警戒(1)疏散警戒组对现场周边人员进行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2)设置警戒区域,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5.物资保障(1)物资保障组及时调配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应急物资包括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毒面具、急救药品等。
6.通讯联络(1)通讯联络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报告和传达。
(2)确保应急指挥部与现场处置组、医疗救护组、疏散警戒组、物资保障组等各小组的通讯畅通。
五、后期处置1.事故调查(1)应急指挥部组织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
(2)根据调查结果,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事故处理(1)对泄漏物质进行彻底清理,消除事故隐患。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应对和处置罐区液碱装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泄露事故的能力,确保人员安全、环境不受污染,保障企业生产秩序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罐区液碱装车过程中发生的泄露事故,包括但不限于液碱泄漏、火灾、爆炸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 组长:企业主要负责人- 副组长: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部门人员职责:负责事故的统一指挥、协调和决策,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应急救援小组- 组长:安全环保部经理- 成员:安全员、消防员、医护人员、技术员等职责: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人员疏散、医疗救护、消防灭火等工作。
3. 现场指挥组- 组长:应急救援小组组长-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职责:负责现场指挥、协调、调度和现场安全保卫工作。
四、应急处置措施1. 事故报告- 发生液碱泄露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并启动应急预案。
-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并启动应急救援程序。
2. 现场应急处置- 确保泄漏区域安全,设置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 应急救援小组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置。
- 采取以下措施:- 关闭泄漏源,防止泄漏扩大。
- 使用吸油毡、沙土等材料吸附泄漏物。
- 使用消防水枪稀释泄漏物,降低浓度。
- 对泄漏区域进行喷淋,降低空气中的浓度。
3. 人员疏散与救护- 确保泄漏区域人员安全疏散,避免人员伤亡。
- 对受伤人员实施现场救护,并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 对可能受到污染的人员进行清洗和监测。
4. 环境保护- 对泄漏物进行收集、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 对泄漏区域进行清理,恢复环境原状。
五、后期处置1. 事故调查-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
- 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2. 事故总结- 对事故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六、附则1. 本预案由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解释。
盐酸、液碱、硫酸储罐泄漏专项应急预案2.1环境风险及预防措施危险源:①盐酸、液碱、硫酸储罐及输送管线出现漏点导致物料泄漏。
泄漏事故起因:①储罐、输送管道、阀门长时间使用导致垫片老化、焊缝腐蚀或受碰撞损坏等;预防措施:①加强对设备、管线的检测,做好设备及管线的定期保养维护;②对损坏的垫片、阀门及时进行更换;③设置备用储罐预防设施:堵漏工具、消防沙、消防铲、正压式呼吸器、事故水管网、事故水池。
2.2应急小组本公司应急小组联系方式见综合应急预案4.2章节。
2.3盐酸、液碱泄漏应急处置措施(1)盐酸储罐应急处理措施①事故发现者马上采取封堵措施,减少盐酸外流,同时通知值班经理;②一般少量盐酸泄漏(如法兰处渗漏,阀门盘根处泄漏、管线砂眼、等):现场的工作人员穿戴好专用防毒面具、耐酸碱胶鞋、耐酸碱手套、耐酸碱工作服充分做好个体防护,利用扳手等工具对泄漏点的法兰螺栓或螺母小心、匀力、对称紧固,管线砂眼可先切断储罐根部阀门,用专用卡具包裹在管线外进行堵漏,直至漏点消除。
对于少量泄漏处的盐酸使用沙土覆盖,将污染的沙土存放在贴有标签的密闭容器中,委托危废处置单位处理。
③大量盐酸泄漏(如法兰、焊缝处喷射状泄漏、储罐进出口阀门阀前发生大量泄漏、储罐人孔盲板发生大量泄漏):1)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的物料,用沙袋封堵储罐附近污水管道、下水井,防止泄漏物流出厂界对外环境造成污染;2)现场人员首先做好个体防护,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通过抽水泵将泄漏罐内盐酸倒入备用罐;如储罐根部切断阀前砂眼可用木塞或使用螺丝加粘合剂旋进堵漏;漏袋,待储罐置换合格后进行补焊;3)喷雾状水,抑制盐酸挥发或改变蒸汽云的流向,但要禁止用压力高的水流直接冲击泄漏的盐酸,将稀释后的盐酸收集在围堰内并倒入事故水池;4)如物料已泄漏至围堰外,立即用沙袋对附近雨、污水管线入口进行封堵,同时切断雨、污水总排口阀门或用沙袋封堵总排口;4)泄漏点较大时,污染控制组应立即疏散泄漏区域人员至上风处;5)根据泄漏现场的实际情况总指挥确定隔离区域范围,严格限值人员出入、通行,以防挥发的盐酸造成人员中毒;6)如半小时内泄漏源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总指挥应及时通知相邻企业或村庄、社区人员做好应急疏散;7)洗消后剩余的物料用沙土等惰性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收集的泄漏物应放在贴有标签,委托危废处置单位处理。
液碱泄漏应急救援预案一、事故概述液碱泄漏是一种常见的化工事故,可能会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液碱通常用于清洗和腐蚀控制,但在不正常的情况下,如泄漏或泄露,其腐蚀性和刺激性会引起火灾、爆炸和化学灼伤等危险。
二、应急救援组织1. 应急指挥部:负责制定和指导应急救援工作,由相关部门的主管领导负责。
2. 现场指挥部:负责组织和协调现场救援工作,由指挥部指定负责人。
3. 应急救援队伍:由专业救援人员组成,包括消防、急救、抢险队伍等。
三、应急救援流程1. 发现泄漏:一旦发现液碱泄漏,立即采取紧急措施,迅速向指挥部报告。
2. 防护措施:在泄漏源周围设立警戒线,阻止人员进入泄漏区域,确保工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3. 分隔隔离:将泄漏区域与其他区域隔离,避免泄漏物扩散。
4. 围堵封堵:采取适当措施封堵泄漏源,如使用沙袋、防渗膜等材料,防止液碱继续泄漏。
5. 排水处理:将泄漏物转移到安全容器中,避免污染环境。
采取措施防止泄漏物进入水源或地下水。
6. 治疗救援:对事故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保证其生命安全。
7. 环境监测:对泄漏区域进行环境监测,确保泄漏物已经清除干净,没有二次污染风险。
8. 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救援经验,提出改进措施。
四、应急救援措施1. 紧急疏散:在泄漏区域周围设立警戒线,并通知周围人员进行紧急疏散。
2. 抢救伤员: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保证其生命安全。
3. 物质隔离:将泄漏物从非泄漏区域分隔开,避免扩散。
4. 液碱中和:在泄漏源附近设置中和设备,将泄漏的液碱中和至安全标准。
5. 污染处置:按照环境保护标准和规定,对污染区域进行污染源治理和清理。
6. 事后处置:事故发生后,及时启动事故报告和记录,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并提出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应急救援装备1. 个体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保护救援人员的安全。
2. 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泡沫剂等,用于控制和扑灭火灾。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性液碱泄漏事故的能力,及时、有序、科学、有效地组织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企业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液碱泄漏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企业内部液碱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包括液碱储罐、输送管道、使用设备等液碱泄漏事故。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指挥长:企业主要负责人(2)副指挥长:分管安全生产的副职领导(3)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职责:负责全面指挥、协调、调度应急工作,决定应急处置方案,确保应急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2. 应急救援小组(1)组长:应急指挥部副指挥长(2)成员:安全生产、设备管理、环境保护、医疗救护、消防、保卫等部门人员职责:负责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具体实施,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共同应对液碱泄漏事故。
3. 应急救援队伍(1)灭火救援组:负责现场火灾扑救、泄漏物质控制、事故现场灭火等。
(2)医疗救护组:负责受伤人员的现场急救、转运、救治等。
(3)环境保护组:负责现场环境污染的监测、处理和消除。
(4)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供应。
四、应急处置措施1. 事故报告(1)发现液碱泄漏事故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2. 现场处置(1)灭火救援组:立即赶赴现场,进行火灾扑救、泄漏物质控制、事故现场灭火等。
(2)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将伤员送往医院救治。
(3)环境保护组:对现场环境污染进行监测、处理和消除。
(4)物资保障组:提供必要的应急物资,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3. 现场隔离(1)设置警戒线,隔离事故现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2)对泄漏物质进行围堵、吸附、收集,防止扩散。
4. 人员疏散(1)组织事故现场附近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2)对疏散人员进行安抚、引导,防止恐慌。
5. 事故调查(1)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性液碱泄漏事故的能力,及时、有序、科学、有效地组织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证企业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液碱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企业内部液碱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泄漏事故,包括但不限于液碱罐体、管道、设备等泄漏。
三、应急指挥组织机构1. 成立液碱泄漏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应急响应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指挥、调度、协调和救援工作。
(2)抢险救援组:负责现场抢险、抢修或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3)医疗救护组:负责及时抢救受害人员,负责联系伤员的现场医疗及运送。
(4)现场警戒组:负责现场隔离警戒、人员疏散、交通管制等工作。
(5)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装备、车辆、通讯等后勤保障工作。
四、应急救援机构职责1. 应急指挥部:(1)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以及善后处理的组织指挥工作。
(2)根据事态发展,启动应急预案,并协助组织行动。
(3)组织此类事故应急演练。
2. 抢险救援组:(1)负责现场抢险、抢修或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2)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相应的抢险措施,如切断泄漏源、修复泄漏点等。
(3)负责现场污染物的清理、回收和处置。
3. 医疗救护组:(1)及时抢救受害人员,负责联系伤员的现场医疗及运送。
(2)根据事故情况,提供相应的医疗救护措施。
4. 现场警戒组:(1)负责现场隔离警戒、人员疏散、交通管制等工作。
(2)根据事故情况,发布警报,引导人员安全撤离。
5. 后勤保障组:(1)负责应急物资、装备、车辆、通讯等后勤保障工作。
(2)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五、应急处置措施1. 事故报告:发现液碱泄漏事故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警戒:设置警戒区域,隔离泄漏区域,防止事故扩大。
3. 抢险救援:切断泄漏源,修复泄漏点,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液碱泄露应急处置方案一、液碱危害特性及泄露危害液碱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
液碱泄露时,若接触到皮肤,尤其是黏膜,会导致软痂形成,甚至渗透破坏深层组织;若接触到眼睛,会损伤角膜,甚至造成眼部深层组织损伤导致失明;若误服,会灼伤消化道、黏膜糜烂、出血,严重时可能导致休克。
二、成立应急指挥小组1.小组成员组长(车间主任):负责统筹安排所有小组成员工作,与相关部门联系协商解决问题,事故发生时尽可能在现场指挥。
副组长(车间副主任):辅助组长工作,当组长不在时接替组长工作。
组员(车间办公室人员):与岗位联系获取现场信息并告于组长、副组长,积极配合组长、副组长工作。
2.小组成员职责分工组长:负责统筹安排所有小组成员工作,与相关部门联系协商解决问题,事故发生时尽可能在现场指挥。
副组长:辅助组长工作,当组长不在时接替组长工作。
组员:与岗位联系获取现场信息并告于组长、副组长,积极配合组长、副组长工作。
3.需要紧急救援时,小组成员组成救援小组,成员职责分工不变。
4.接到事故或险情发生信息,小组成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三、事故或险情报告事故或险情报告程序如图:四、现场应急处置措施现场人员必须穿戴完整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毒面具MP型、防护眼镜、耐酸碱雨鞋、耐酸碱手套、防静电工作服、耐酸碱围裙等。
严禁个人防护装备穿戴不齐全的人员或无关人员靠近或进入现场。
1.发现液碱泄露时,现场人员应立即用对讲机报告班长。
2.班长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并指挥现场应急处置。
3.员工甲应立即确认泄漏点的位置,并关闭前后阀门(罐体泄漏时可采取引流、倒罐等方法防止事故扩大)。
4.员工乙按班长指挥停止周围设备的运行,并在30米以外区域设立设备防爆隔离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5.员工丙应立即赶到现场用沙土、生石灰混合和拦截,防止泄漏扩散或流入雨水井。
6.上级领导通知公司应急救援小组待命。
7.班长联系机修人员维修设备。
8.故障排除后,现场人员应收集地面液碱或用消防水稀释清理现场,并将清理废水专门收集至污水池等后续处理。
碱罐泄露应急预案1、当车间巡检人员或其他人员发现碱罐泄露时,应在第一时间通知当班班长或车间领导,班长去现场确认泄露情况后,根据生产情况制定相应措施。
2、碱属于危化品,相关作业人员应佩戴相应防护用品,包括防护眼镜、防化服、雨靴等。
在碱罐周围拉警戒绳并制作警戒标识。
碱泄露在地沟里存在安全隐患,造成地沟废水pH值过高,应该用沙袋堵住地沟排放口,用清水稀释后再缓慢排入地沟。
3、如果碱罐泄露不严重,可用刷干净的空化工桶接住泄露的碱或用气泵打到空桶内,根据实际情况再回收利用;如果泄露较为严重,相关作业人员应佩戴好相应防护用品,迅速用沙袋控制泄露区域,防止扩散,同时用气泵将泄露碱液转移到空桶或碱车内,根据实际情况再回收利用。
4、根据生产情况,如果继续生产,待碱泵出口流量波动时,切换白液罐,用白液罐的碱继续生产;如果可以停机,在碱泵出口流量波动之前停止碱泵。
如果碱罐液位较高,可打开碱罐与白液罐连通管道,通过管道压入白液罐中,联系碱车,开白液泵将碱打入车中,转移到其它车间。
5、注意观察碱罐液位,待液位到10%以下时,安排作业人员穿戴好劳保用品并开具登高作业票,打开碱罐上方通风口,密切观察碱罐液位。
等到碱罐液位在人孔以下时,安排人员打开人孔,开人孔时人要站在一侧,防止人孔上残留的碱烧伤皮肤。
6、作业人员佩戴好劳保用品,用气泵把罐内剩余的碱液转移到白液罐内。
抽完碱后气泵应用清水串洗。
7、用消防水在碱罐上方通风口处清理罐壁上残留的碱,在人孔处清理罐底存放的碱。
待清理干净后,安排作业人员对泄露部位进行修补。
8、工作完毕后,用水把碱罐液位补高,观察原泄露处是否修补好,其它地方有无泄露,待确认一切正常后即可恢复碱罐阀门,使用碱罐。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应对和处置液碱泄漏突发性安全事故的能力,及时、有序、科学、有效地组织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证企业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液碱专项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企业内部液碱泄漏事故,包括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发生的液碱泄漏事故。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液碱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事故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应急指挥、协调和调度。
(2)抢险救援组:负责现场抢险、抢修和消除事故隐患。
(3)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和转运。
(4)警戒疏散组:负责现场警戒、人员疏散和隔离。
(5)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器材的保障和调配。
四、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报告(1)发现液碱泄漏事故的员工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2)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上级报告。
2. 应急处置(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应急指挥、协调和调度。
(2)抢险救援组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抢险、抢修和消除事故隐患。
(3)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救治和转运。
(4)警戒疏散组对现场进行警戒、人员疏散和隔离。
(5)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器材的保障和调配。
3. 应急结束(1)事故得到有效控制,险情解除,经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后,宣布应急结束。
(2)应急救援指挥部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提出整改措施。
五、应急保障措施1. 应急物资储备:企业应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包括防护用品、抢险工具、医疗救护用品等。
2. 应急演练:定期开展液碱泄漏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事故的能力。
3. 应急培训:对员工进行液碱泄漏事故应急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
4. 应急信息发布:事故发生后,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公众发布事故信息,确保信息畅通。
六、附则1. 本预案由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制定本液碱专项应急预案,旨在提高企业应对液碱泄漏事故的能力,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我公司应对液碱泄漏事故的能力,确保在发生液碱泄漏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保障人员安全,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背景某化工企业储存液碱的仓库发生泄漏,泄漏物质沿地面流入周边下水道,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威胁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演练组织1. 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的组织、协调和指挥工作。
组长:企业总经理副组长:企业副总经理成员:各相关部门负责人2. 演练指挥部:负责演练的具体实施和现场指挥。
指挥长:安全总监副指挥长:生产部经理、安全部经理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应急队员3. 演练实施小组:负责演练的具体操作和实施工作。
成员:各部门工作人员、应急队员四、演练时间2023年X月X日,上午9:00-11:00五、演练地点某化工企业液碱仓库及周边区域六、演练内容1. 演练场景设定:液碱储存罐发生泄漏,泄漏物质沿地面流入周边下水道,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2. 演练流程:(1)发现泄漏:仓库工作人员发现液碱储存罐泄漏,立即报告给值班领导。
(2)启动应急预案:值班领导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3)应急响应:各部门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到达现场,进行应急处置。
(4)泄漏控制:应急队员使用泡沫灭火器对泄漏点进行灭火,并设置警戒线,防止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5)环境监测:环保部门对泄漏区域进行环境监测,评估污染情况。
(6)人员疏散:对周边居民进行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7)泄漏物质处理:使用吸污车将泄漏物质吸走,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8)演练总结:演练结束后,召开总结会议,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
七、演练准备1. 物资准备:泡沫灭火器、警戒线、吸污车、防护服、口罩、手套等。
2. 人员准备:组织应急队员进行培训,确保其熟悉应急处置流程和操作方法。
3. 场地准备:提前布置演练场地,设置泄漏点、警戒线、应急指挥中心等。
八、演练评估1. 评估小组:由演练领导小组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1.罐区液碱泄漏应急处置方案步骤发现 /识别报警关断 /隔离启动应急预案警戒人员疏散急救应急处置清理维修环境保护注意处置负责人1.中控通过画面发现液碱储槽液位或输送流量异常,通知现场操班长作员确认状况。
中控操作员2.班长现场操作员发现液碱泄漏,立即向班长和中控操作员报告。
现场操作员1.向中控室报告:液碱泄漏位置、泄漏量,现场是否有人员受现场操作员伤。
2.根据泄漏量及影响范围,通过对讲机或广播系统通知现场人员班长远离泄漏区域。
中控操作员3.向生产经理及厂长报告。
若现场有人员受伤,拨打电话XXX通知值班护士救助;必要时,拨打医疗急救电话:120;班长1.若泄漏点为液碱卸料管线:条件允许时,应立即停运液碱卸料现场操作员泵,并关闭槽车出口阀门。
2.若泄漏点为液碱输送管线:停止去生产装置的液碱进料,同时中控操作员关闭切断阀将泄漏点隔离。
3.若泄漏点为液碱储槽:停止罐区卸料操作,关闭围堰出口阀现场操作员门,保持泄漏的液碱收集在围堰内。
1.启动危险化学品泄漏专项应急预案,组织班组人员开展事故应现场应急指挥急处置工作。
班长2.若大量泄漏,工厂内部力量无法处置,报告应急总指挥,请求现场应急指挥厂外支援。
班长3.依灾情发展决定是否启动第二阶段应急处置方案,或请求厂应急总指挥外支援。
将液碱泄漏区域设定为危险区,在此范围内,对通往该区域的各现场应急小组道路设立安全警戒区,禁止非救援人员、车辆来往。
撤离警戒区内非救援人员。
现场应急小组对烧伤人员用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敌腐特灵冲洗,配合医医疗组务人员将伤员送往医院急救。
1.液碱输送管线或法兰泄漏:可以通过停泵、关阀等措施将泄漏点隔离。
泄漏液碱量较少时,可以采用大量水冲洗,稀释排入工现场应急小组厂废水系统。
2. 液碱储罐发生泄漏,在无法实施堵漏时,可采取倒罐的方法处现场应急指挥置。
通过液碱输送泵P-121 出口旁路阀,连接临时管线,转移到工艺工程师供应商提供的罐车,或IBC 中。
一、演练背景某化工企业生产车间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故障,导致液碱罐阀门损坏,造成液碱泄露。
液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如不及时处理,将对周边环境和人员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提高应对液碱泄露事故的能力,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特组织此次液碱泄露应急预案演练。
二、演练目的1. 提高员工对液碱泄露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2. 验证液碱泄露应急预案的可行性;3. 检验应急物资、设备、人员的配备情况;4.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三、演练时间2022年X月X日,上午9:00-11:00四、演练地点某化工企业生产车间液碱罐区五、参演人员1. 企业应急指挥部成员;2. 生产车间全体员工;3. 安全生产部、设备部、环保部等相关人员;4. 医疗救护人员;5. 消防救援人员。
六、演练流程1. 紧急启动应急预案(1)液碱泄露事故发生后,车间值班人员立即报告企业应急指挥部。
(2)应急指挥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
2. 现场处置(1)安全警戒:设立警戒区域,疏散周边人员,确保事故区域安全。
(2)泄漏控制:组织人员进行泄漏控制,防止液碱进一步扩散。
(3)应急物资使用:根据泄漏情况,合理使用应急物资,如堵漏材料、吸附剂等。
(4)设备检查:对泄漏设备进行检查,确认设备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3. 环境监测(1)对事故区域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污染物质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2)如发现超标情况,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降低污染风险。
4. 医疗救护(1)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伤员安全。
(2)对接触过泄漏物质的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救治措施。
5. 消防救援(1)对事故现场进行灭火,防止火灾发生。
(2)对泄漏物质进行稀释,降低火灾风险。
6. 后期处置(1)对泄漏物质进行收集、处理,消除环境污染。
(2)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七、演练总结1. 应急指挥部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应急预案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措施。
液碱罐泄露应急预案
一、液碱性质:
二、液碱罐参数:高:3.8m,底面积:11.34㎡,容积:43.07m³。
三、液碱罐泄露应急处置:
1、发生事故,事故现场操作人员或最先发现着应当立即向当班班长报告当班长应立即组织抢救伤员,同时向车间主任、及当班生产调度汇报。
2、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域,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应急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全套化学防化服,检查泄露点,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清洁、有盖子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通过清污分流系统排入事故水池。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