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尿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尿培养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用于检测尿中是否存在细菌、真菌或其他病原体的感染。
正确的尿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以及要点说明对于获得准确的结果非常关键。
以下是尿培养标本采集的详细操作流程及相关要点说明:1.获取适当的尿样:尿样的采集应尽量在清洁干净的环境下进行。
首先,患者应接受适当的清洁步骤,包括清洁外阴部和尿道口。
推荐女性患者使用清洁的纸巾将阴部外壁从前至后擦拭,而男性患者应提起包皮,将阴茎头部擦拭干净。
然后,将第一次排尿排出,这是因为尿道口可能存在的细菌数量最多。
2.采集中段尿:接下来,用无菌容器收集中段尿。
中段尿是指尿道开口区域的尿液,它可以代表患者体内泌尿道的状况。
在接尿过程中,注意避免容器触碰到外界物体,以防止细菌污染。
3.适量尿样:尿培养所需的尿样量通常在5-10毫升之间。
太少的尿样可能导致结果不准确,而太多的尿样则可能稀释了细菌的浓度,降低培养阳性率。
因此,尽量确保尿样量适当。
4.快速送样:收集完尿样后,尽快将尿样送到实验室进行处理。
因为尿样中的细菌会在一段时间后开始滋生,导致结果不准确。
通常建议在采集完尿样后的2小时内送到实验室,或者根据实验室要求进行保存。
5.标记尿样:在送到实验室之前,务必在尿样容器上标记患者的相关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和采样日期。
这有助于实验室对尿样进行正确的鉴定和处理。
6.保护尿液:尿液在送样之前需要保持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
通常要求储存于2-8摄氏度的冷藏环境中,以防止细菌增殖或其他异常改变。
7.注意卫生:在尿样采集过程中,注意卫生特别重要。
避免尿样污染,源于尿路感染的细菌可能会附着在尿道、生殖器或肛门周围区域,采样时要特别小心。
8.避免使用抗菌剂:在采集尿样之前,避免患者使用任何抗菌剂,因为这些药物可能对细菌的培养结果产生干扰,降低阳性率。
9.全面记录:除了标记尿样容器,还需要完整地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例如病史、症状和用药情况等。
尿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尿液标本的采集是临床诊断过程中常用的一项检验方法,它可以为医生提供大量有关患者体内疾病情况的重要信息。
尿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对于保证尿液标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尿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
1.采集时间尿液标本的采集要在早上第一次排尿后进行,这样可以保证尿液更为集中,其中的物质成分含量更加稳定。
2.采集容器使用干净、无菌、可密封的容器进行采集。
最好使用专用尿杯,避免与其他物质接触或污染。
3.个人卫生事先确保个人卫生,清洁外阴部及其周围皮肤。
女性在排尿前应将阴道用无菌纱布擦干净,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尿液中。
4.采集方法将容器的开口对准排尿位置,同时进行排尿。
排尿过程中要保持尿液容器与外阴部或其他物体不接触,以避免污染。
5.采集量与保存尽量采集30-50毫升的尿液标本,尿液采集后要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以免尿液标本的成分发生变化。
6.特殊标本的采集若需要采集24小时尿标本,则需在第一次排尿后放置容器收集尿液,接下来的24小时内尽量将所有排尿收集到同一个容器中。
7.长时间保存若尿液标本无法及时送到实验室,可以将其保存在4摄氏度的冰箱中,但保存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以免尿液成分的改变影响后续检验结果。
8.特殊情况的注意事项对于某些需要特殊处理的标本,比如尿蛋白定量检测,需晨起第一次排尿时排尿作为标本,此后24小时内所有尿液均需要收集,最终将所有尿液混合均匀后取一部分样本进行检测。
以上是关于尿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的介绍。
正确采集尿液标本对于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在采集尿液标本时,保持个人卫生,使用干净的容器,及时送达实验室都是非常关键的。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和患者都需要对尿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有一定的了解,以充分保证尿液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尿培养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尿培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实验,用于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致病菌。
正确采集尿培养标本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和可靠的重要步骤。
以下是关于尿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的详细解释。
一、标本采集方法:1.收集首次晨尿标本:清晨最好是第一次尿液,因为此时尿液中的细菌浓度较高。
2.进行外阴清洁:使用肥皂和温水清洗外阴区域,然后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
女性需将阴唇手动分开,确保清洁彻底。
3.收集中段尿标本:开始排尿后稍停一下,然后收集中段尿液,即尿液绝大部分已排出时。
避免采集开头或结束的尿液,因为这些尿液可能含有细菌或其他污染物。
4.使用尿杯收集尿液:选择干净、无菌的尿杯,以容纳20-30毫升的尿液。
尽量避免用其他容器,如塑料袋或纸杯。
5.避免污染:避免将尿液与尿杯外部或任何其他物体接触,以防止细菌污染。
6.确保标本完整:尽量采集足够多的尿液,以便于后续实验室进行必要的培养和检测。
二、注意事项:1.尽量保持尿液无菌:在采集尿液之前,应提前清洁双手,并选择干净的尿杯。
尽可能避免尿液与手部或尿道开放部位接触,以防止细菌污染。
2.避免采集污染:尽量避免将尿液与尿杯外部或其他物体接触,以防止细菌污染。
同时,避免将尿液滴入马桶或便池中,以阻止其他细菌的混入。
3.不要使用含有抗菌成分的清洁剂:在清洁外阴区域时,不要使用含有抗菌成分的清洁剂,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最好使用温水和肥皂进行外阴清洁。
4.避免尿液污染:女性在清洁外阴后,使用纸巾或干净的毛巾等清洁自下而上,以避免将尿道口处的细菌带入尿液中。
5.尽快送交实验室:尿液标本应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处理,通常在2小时内。
如果无法立即送达实验室,应将标本存放在冰箱内冷藏,但不要冷冻。
尿液培养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实验,能够识别尿液中是否存在致病菌,有助于及早发现尿路感染等疾病。
通过正确和规范的尿培养标本采集方法以及严格遵守注意事项,可以有效提高尿培养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医务人员和患者都应了解和遵循这些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尿培养结果的准确性。
尿培养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尿培养是用于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的一种常见方法。
采集尿培养标本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对确保尿培养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下面是尿培养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
1.准备工作-先准备一个干净的尿容器。
避免使用已经使用过的容器,因为容器中可能还有残留物,可能会干扰培养结果。
-注意保持尿容器的密封性,以防止细菌的污染。
-可以携带手套、纸巾等辅助物品。
2.采集方法-首先,用温水和肥皂清洗双手,彻底洗净后干燥手部。
-然后,将尿容器的盖子打开。
-进行清洁外阴的步骤。
首先,将外阴用温水清洗,从前往后移动,以避免将肠道细菌带入尿液中。
然后用干净的纸巾将外阴擦干。
-趁一次性合理药店购来尿容器(尽量避免使用其他容器替代),用于尿液的收集。
-开始排尿后,第一部分的尿液不应收集,这是因为尿道口处的细菌可能会污染尿液样本。
所以,应该丢掉第一部分的尿液,然后收集中段的尿液。
-在尿液排尽之前,将尿容器慢慢地放置在中段尿液的流入位置,确保收集足够的尿液量进行检测。
-紧闭尿容器的盖子,并确保尿容器的密封性。
3.注意事项-尽量在清晨采集尿液样本,因为此时尿液中的细菌浓度较高。
-在取样过程中,避免将手指或任何其他物品接触到尿液或尿液容器的内部,以防止细菌污染。
-确保容器的盖子紧闭,以防止空气中的细菌进入尿液样本。
-注重个人卫生,如反复洗手等,以减少细菌污染的风险。
-尽量避免采集过量的尿液,一般10-15毫升即可,过多的样本可能会降低细菌的浓度,从而影响培养结果的准确性。
-快速将采集到的尿培养标本送往实验室。
尿液在采集后尽快送检有助于减少细菌生长的时间,从而提高培养结果的准确性。
以上是关于尿培养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
正确地采集尿培养标本可以确保准确的检测结果,从而指导医生进行相应的治疗。
因此,在采集尿培养标本时需谨慎并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
尿培养留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尿培养留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方法
1、直接尿检
护士将采集器中的液体采集容器倒入陶瓷培养基(含有5~7特异的抗生素)、培养液瓶中,其采集器中素有液体都要采集,保持全面采集,以防留取不全;
2、尿量太少时,可以用消毒棉纱或棉球蘸取尿液,蘸取尿液时,不要触摸尿液,以免细菌污染;
3、两种保存培养液的方法:
(1)用试剂盒:将尿液置于指定位置后,把试剂盒的空瓶及培养基一并放入,用橡皮堵住试剂瓶口,以免液体流出;
(2)用液体室:将尿液置于指定位置后,把培养液瓶及培养基放入液体室,用橡皮堵住液体室口,以免液体流出。
二、注意事项
1、留取尿液前,必须做手消毒,并戴一次性口罩、手套及面罩;
2、尿量不宜太大,一次留取于小容积的容器中,以免搅拌液体;
3、留取时间越早越好,尽量在尿液取出后2小时内完成,若时间延长超过4小时,细菌活性会变差,无法准确结果;
4、尿液应保持有效温度,常温下留取,即可对小肠菌群的培养有较好的效果;
5、尿液一旦采集完毕,应立即发送至实验室。
尿培养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规范一、患者准备1.提醒患者采集前进行外部消毒,清洗外阴部,女性在前方至后方的方向清洗。
2.患者在采集前应至少憋尿4小时,以得到中段尿。
3.对于特定疾病需要24小时尿标本的情况,患者需要将尿排空,然后开始收集尿液。
二、采集步骤1.患者在洁净的容器中进行中段尿采集。
建议使用专用的尿采集容器,避免使用已打开过的容器。
已打开的容器可能存在细菌污染。
2.患者用手指将外阴分开以保持尿道口暴露。
男性应将包皮完全拉开。
3.清洁外尿道以消除表面菌群,建议使用消毒棉球蘸取常规消毒液,由前到后进行刷洗或擦拭,避免重复使用棉球。
4.对于女性患者,使用无菌沾湿的吸尿棉球刷取尿道口以及周围区域。
将吸尿球通过有钳或无菌手套搭配的无菌注射器挤压,将尿液损害到容器中。
5.对于男性患者,使用无菌沾湿的吸尿棉球刷取尿道口和包皮下区域。
通过有钳或无菌手套搭配的无菌注射器挤压,将尿液损害到容器中。
6.在进行尿培养标本采集时,避免让尿液接触到任何非无菌物质和物体。
三、采集数量和时间1.对于成年患者和病情稳定的儿童,建议采集至少20毫升的中段尿或随机尿液。
2.对于新生儿和重症患者,建议采集至少1毫升的尿液。
3.对于需要24小时尿标本的情况,患者应尽量收集所有排放的尿液,并将其保存在冰箱中的容器中。
四、标本运输1.确保标本容器的稳定性和密封性,避免运输过程中泄漏。
2.标明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等信息,并在标本管上标明尿液收集时间。
3.避免标本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存放,以免细菌繁殖和死亡。
五、操作人员的个人保护1.在进行尿培养标本采集时,操作人员应佩戴无菌手套,并定期更换。
2.避免操作人员的唾沫、口水或其他体液接触标本管或其他器械。
3.采集后及时洗手,并注意清洁操作区域。
六、记录标本信息1.标本收集完毕后,对标本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尿液收集时间以及采集者等相关信息。
2.标本记录的时间和相关信息应准确无误。
尿液培养标本的留取方法摘要:一、尿液培养标本的留取方法概述二、尿液培养标本留取的实用步骤1.准备采集器具2.个人卫生与无菌操作3.留取尿液样本4.封装和保存尿液标本5.送检三、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解答正文:一、尿液培养标本的留取方法概述尿液培养标本留取是临床实验室常见的操作过程,主要用于检测患者尿液中的微生物感染。
正确的留取方法对于获取可靠检测结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尿液培养标本的留取方法。
二、尿液培养标本留取的实用步骤1.准备采集器具在进行尿液培养标本留取前,需要准备以下器具:无菌尿杯、无菌尿管、消毒液、无菌手套、密封袋等。
2.个人卫生与无菌操作操作者需洗净双手,佩戴无菌手套。
确保尿杯和尿管的无菌状态,避免外界微生物污染。
3.留取尿液样本患者需清洁外阴部,避免阴道分泌物和粪便污染。
患者在留尿时,应尽量避免尿道口与尿杯接触,以降低细菌污染的风险。
4.封装和保存尿液标本尿液标本应在采集后1小时内送检。
在此期间,应将尿杯保持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中,避免剧烈晃动。
尿液标本应在2-8℃的环境下保存,最长可保存48小时。
5.送检将尿液标本送达实验室时,需注明患者基本信息、就诊科室、标本类型等,以便实验室工作人员准确进行检测。
三、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解答1.注意事项(1)尿液标本留取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避免微生物污染。
(2)患者在留尿前需保持外阴部清洁,避免阴道分泌物和粪便污染。
(3)尿液标本应在规定时间内送检,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常见问题解答(1)问:尿液标本留取时,尿杯能否接触尿道口?答:不宜直接接触尿道口,以免引起细菌污染。
(2)问:尿液标本如何保存?答:尿液标本应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中保存,避免剧烈晃动。
短期保存可置于室温下,最长可保存48小时。
如需长期保存,可将标本冻存于-70℃。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您顺利完成尿液培养标本的留取。
尿常规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a.向患者或被检者介绍采集尿液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获得其同意;b.提供一个干净的尿液收集容器(一次性尿杯),确保杯盖完好;c.提供一次性手套、棉签(巴氏杆菌培养试验需用)、温水等。
2.患者的准备:a.嘱患者在采尿前完成外部清洁,女性应将外阴部分开,男性应将包皮翻开;b.告诉患者如果在采集过程中排便,应先清理肛门,尽量避免粪便污染尿液。
3.采集方法:a.戴上手套,向患者说明如何采集尿液,并确保患者理解;b.要求患者将外阴/龟头用清水清洗干净,女性需用纸巾擦拭前庭,并将尿道口用纸巾包裹;c.要求患者顺着尿道开口位置轻轻分开尿道口皮肤,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尿道口;d.提醒患者注意尽量在尿液中段开始排尿,避免采集第一次尿液和尿道口分泌物;e.确保患者无法将尿液污染到外部;4.尿液采集:a.要求患者将产生的尿液尽量收集到尿杯中,直到稍超过尿杯的1/3至1/2;b.尿液收集完毕后,要求患者盖好尿杯杯盖,避免尿液的外部污染。
6.清理工作:a.确保患者的外阴/龟头区域清洁;b.用温水清洗自己的手并擦干;c.将收集到尿液的尿杯放入一个一次性塑料袋中,并将其正确处理或提交给相应的检验室。
要点说明:1.采集时应确保尿液完全收集,含尿液量不足或过多会影响尿液分析结果;2.女性采集时应注意避免将尿液污染到阴道;3.男性采集时应尽量避免将尿液污染到包皮;4.尿液收集前排尿时要尽量放松,不要用力以避免尿液中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增加;5.尿液收集后应及时进行检验,尤其是需要进行细菌培养的情况,以避免细菌的过度生长;6.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卫生,戴手套并保持手部清洁;8.采集尿液时尽量避免与容器或其他物体的接触,避免尿液的外部污染。
总结:。
尿液标本采集要点及注意事项尿液标本采集是临床常见的检查方法之一,采集到的尿液标本可以提供重要的生理、病理信息,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合理准确地采集尿液标本对于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下面是尿液标本采集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采集要点:1.采集容器:尿液标本应采集于无添加药物的干净干燥的、带有标示的容器中,并且容器要能完全密闭,以防止尿液的蒸发和外界污染。
2.采集时间:尿液标本的采集时间对于一些检查结果可能有影响,因此需要明确采集时间。
一般建议晨起即晨尿采集,此时尿液浓缩,更能体现尿液中的物质含量,对一些疾病的诊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3.采集前准备:在采集尿液前,需要对外生殖器进行清洁,避免将外界细菌带入尿液中,影响检查结果。
男性应将包皮返至阴茎头部,女性应将双唇分开,尽量避免将分泌物或月经污染到尿液中。
4.采集方法:正常情况下,采用自然排尿的方法采集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尿液采集过程中不要将容器接触到任何物体或污染物,以免造成污染。
5. 采集量:一般建议采集约30-50毫升(ml)的尿液作为标本,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过少的尿液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样本量进行分析,过多的尿液可能会稀释尿液中的物质,影响检查结果。
二、注意事项:1.避免尿液污染:尿液是一种容易被污染的生理液体,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外界的污染。
尿液容器应尽量不接触其他物体,避免手指、毛发、纸巾等杂质掉入尿液中,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2.避免尿液泡沫:采集尿液时要避免尿液产生过多泡沫。
尿液的泡沫可能干扰尿液检查结果,因此,在尿液排出时要控制尿液的速度,以减少泡沫的产生。
3.避免尿液稀释:尿液的稀释可能影响一些检查项目的结果。
因此,在采集尿液前,应控制好自己的饮水量,避免大量饮水,以免尿液过于稀释。
4.避免尿液存放时间过长:尿液是一种生理液体,如果长时间存放,尿液中的物质可能会发生变化,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一般建议在采集完尿液后尽快送往医院或实验室进行检查。
二、尿培养标本的采集
【护理目标】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标本无污染,患者安全。
【操作重点步骤】
1.核对医嘱与患者。
2.评估患者心理状况、膀胱充盈情况。
3.告知患者/家属尿标本采集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4.按严格无菌操作要求进行尿标本采集:
女患者留中段尿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垫便盆,按导尿法清洁、消毒外阴部,再用2%碘伏消毒尿道口。
嘱患者自行排尿,弃前段尿液,护士用试管夹夹住无菌试管,留取中段尿约lO mL。
留尿前后均将无菌试管及管塞在酒精灯火焰上消毒,盖紧管塞送检。
男患者留中段尿应注意把尿道口周围及包皮彻底消毒。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护理操作和解释表示理解和满意。
2.标本留取方法准确。
3.送检及时。
. 尿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操作流程要点说明
医药交流 2。
尿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尿标本是临床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检测方式,通过尿液的化学、物理性质和成分来判断身体内部的健康状况。
以下将介绍尿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尿标本采集方法2.个人卫生:在采集尿液前,应保持个人卫生,洗净双手并彻底清洁外阴部,以避免细菌的外源性污染。
3.尿液采集的时间和容器选择:首末次尿液的晨尿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晨尿是尿液的首位,利于检测疾病前期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勿采集尿液的中段和末尿,以免掺杂其他分泌物或细菌。
采集时应选择干净无菌的尿杯,以避免细菌污染。
4.女性采尿技巧:女性采尿时应将阴唇分开,用清洁的纸巾或擦拭纸清洁尿道口,确保采集的尿液是无菌的。
5.男性采尿技巧:男性采尿一般较简单,直接将尿道口对准尿杯,尽量避免尿液碰触到其他部位。
6.尿量控制:采集尿液时,应尽量采集中段尿,约10 ml即可。
二、尿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1.避免尿液样本污染:在采集尿液时要避免将容器触碰到其他物体或皮肤,以免污染尿液样本。
2.避免尿液外源性污染:采集尿液前应注意清洁外阴部,避免细菌的外源性污染。
3.妇女避免月经、白带及尿液混杂:在月经期间及白带增多时,女性应避免采集尿液,以免月经血或白带混杂进尿液中,影响检测结果。
4.遵循医生的指导:在采集尿标本前,应遵循医生或实验室技术人员的指导,了解采集的具体要求和特殊注意事项。
5.避免尿样的氧化:尿标本要尽快送至实验室,避免长时间保存或暴露在外,以免发生氧化反应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6.特殊情况下的尿标本采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儿童、卧床患者、残疾人等,可采用尿袋或导尿管等辅助工具进行尿标本采集。
7.尊重患者隐私和尊严:在采集尿标本时,应给予患者充分的隐私,保护患者的尊严。
总结:正确的采集尿标本有助于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避免样本污染和外源性因素的干扰。
在采集尿标本时,应遵循相关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尿液样本的质量,以提供正确有效的检测结果,为医生正确判断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提供支持。
尿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尿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1.采集标本时,应保证干净,最好选择清晨第一次排尿时采集。
女性在采集时应先清洗外阴部,用红外线分泌物巾巾擦干净。
2.使用无菌尿杯采集标本,尽量避免分泌物和皮肤细菌污染。
3.采集中段尿,即先排出一小段尿后再采集,避免污染。
4.采集时应尽量避免接触容器内壁,以免污染标本。
5.收集完标本后,立即送至医院检验所进行检验。
6.对于无法立即送检的标本,应尽快放到冰箱内保存。
保存时应将标本封存,并在标本外表明标本采集日期以及病人姓名和编号等信息。
7.尿液标本一旦采集后,最好立即处理,不宜放置太久,以免标本质量受到影响。
注意事项:
1.采集标本时要细心认真,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2.尽量避免与他人共用厕所,以免交叉感染。
3.女性因生理原因等,可能会产生假阳性结果,所以尿培养应在无月经期进行。
4.尿培养前若已接受抗生素治疗,则可能使培养结果出现假阴性,需要注意。
尿细菌学培养的尿标本留取方法及注意事项尿细菌学培养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
以下是关于尿标本留取方法及注意事项的详细描述:1. 使用干净的容器收集尿液标本。
可以使用特殊的尿液容器,也可以使用干净的玻璃瓶或塑料瓶。
2. 在收集尿液之前,首先进行外阴清洁。
使用清水或温和的洗涤剂清洗外阴区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3. 尽量避免将细菌从外阴区域带入尿液标本中。
女性在收集尿液时,应将阴道用纱布或卫生巾堵塞,以防止阴道中的细菌进入尿液。
4. 对于婴儿和幼儿,使用尿壶或尿布来收集尿液。
在收集之前,确保尿壶或尿布是干净的。
5. 对于儿童和成年人,最好在早晨醒来后第一次排尿时收集尿液,因为这样的尿液更能准确地反映尿道以及导尿道的情况。
将第一次尿液排空,然后收集下一次排尿的尿液。
6. 使用尿液容器收集尿液时,保持容器的内部和外部清洁。
避免将容器放置在地面上,以防止污染。
7. 尽量收集中段尿液。
这意味着在排尿开始时不要收集尿液,也不要收集尿液结束时的尿液。
通过收集中间部分的尿液,可以减少尿道周围的细菌污染。
8. 收集足够数量的尿液样本。
尿液培养通常需要约10-15毫升的尿液。
确保收集到足够的尿液,以便进行其他必要的检测。
9. 尽量避免触碰容器内部。
如果不小心接触到容器内部,建议更换一个新的容器,以避免细菌污染。
10. 密封尿液容器。
使用容器上提供的盖子或盖子,确保尿液标本不会泄漏或受到污染。
11. 标记尿液容器上的标签。
写下病人的姓名、年龄、日期和时间等相关信息,以确保尿液标本可以正确地处理和识别。
12. 将尿液标本尽快送往实验室。
尿液标本应在收集后的1-2小时内送往实验室。
在送往实验室之前,尿液标本最好存放在低温环境中,以防止细菌的增殖。
13. 如果无法立即送往实验室,可以将尿液标本存放在冰箱中。
但是请注意,冷藏的尿液标本应尽快送往实验室,以防止细菌的增殖。
14. 在收集尿液之前,清洁实验室台面。
尿标本采集
一、目的
根据医嘱采集患者尿培养标本,进行临床检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二、操作标准
(一)操作前准备
(1)评估患者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
(2)个人准备仪表端庄,服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3)用物准备止血钳一把、安尔碘、棉棒、20ml空针一个、培养瓶、培养单、无菌手套一副。
(4)环境准备适当遮挡,保护患者隐私。
(二)操作步骤
①核对医嘱及患者。
②戴手套,用安尔碘消毒尿道口处的导尿管壁(接头上端接近会阴部)2遍,待干。
③用无菌注射器的细针斜穿管壁抽吸尿液10ml,做尿培养时应采集尿液20ml。
④将抽好的尿液导入培养瓶中,盖好盖子。
⑤再次核对患者。
⑥洗手,记录。
三、注意事项
①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②不可从集尿袋下端管口留取标本。
③标本应尽快送检,最好在2小时内。
如果不能及时送检,放置于冰箱内,但不要超过24小时。
④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检验目的和采样时间,使实验室能正确选用相应的培养基和适宜的培养环境。
尿培养标本采集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试日期考核人得分流程操作要求分值扣分1职业规范符合护士职业规范要求 22核对查对医嘱 23评估(1)护士洗手,解释(2)了解患者病情、性别、意识、配合程度及心理反应(3)患者排尿情况、膀胱重映度、局部皮肤情况4344准备(1)护士:洗手,戴口罩(2)用物:①备齐并检查用物②无菌带盖尿杯贴标识(内容含床号、姓名、尿检项目和时间)(3)患者:了解采集尿标本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配合要点,情绪稳定(4)环境:整洁安静、温湿度适宜,光线充足,关闭门窗、屏风遮挡46345操作(1)核对,向患者做好解释。
询问是否有尿意(2)协助患者双下肢屈曲外展、臀下置便盆(3)肥皂水清洗外阴,清水冲洗,再用无菌水冲洗外阴。
男性患者应将包皮翻开冲洗(4)嘱患者自行排尿,弃去前段,留取中断尿液于无菌治疗碗内。
护士用无菌注射器从无菌治疗碗内取10mL尿液注入无菌带盖尿杯内,盖紧(5)擦干外阴,撤离便器(6)协助患者穿好衣裤(7)标本标识正确,及时送检(8)取舒适位,整理床单位64101242446指导正确指导患者 4 7处置用物、生活垃圾、医疗废弃物分类正确处理 4 8洗手流动水洗手 29观察(1)观察患者排尿是否畅通、有无膀胱刺激征(2)观察尿液性质、颜色4210评价(1)遵循标准预防、消毒隔离、无菌的原则(2)患者/家属能够知晓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3)操作者动作熟练、准确,患者配合22211得分(准备+评估+操作程序+提问)得分×整体评价得分尿培养标本采集集护理操作术【目的】留取未被污染的尿标本的尿标本作细菌培养及计数,为诊断泌尿系感染提供病原学依据;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
【用物准备】无菌带盖尿杯、无菌治疗碗、一次性清洁手套、肥皂、清水、无菌水、10ml 无菌注射器、便盆、检验单。
必要时备屏风。
【指导内容】1.留取中段尿标本必须是晨起第一次尿,有明显尿意时方可留取。
尿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尿培养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培养方法,用于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
正确的尿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和要点说明对于确保培养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尿培养标本采集的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1.准备工作:-检查所有采样器具和培养介质的有效期,并确保没有过期;-洗手并戴上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和口罩;2.患者指导:-向患者解释尿培养的目的和过程,以及如何正确采集尿样;-告知患者在尿样采集之前必须进行外阴部清洁,以避免细菌的外源性污染。
3.采集样本:-让患者使用尿盆在干净的厕所中排尿。
注意不能让尿液与任何其他物质接触,如水和纸张,以免引入细菌。
-用清洁的尿杯或尿采集管,将中段尿(即开始排尿后收集的尿液)采集入容器中。
中段尿可以更好地反映泌尿道中细菌的情况,并减少外源性污染的可能性。
-如果需要采集前后尿样,可使用新的尿采集器具,确保样本的准确性。
4.封装和标记:-将采集好的尿样密封好,以防止样本的外泄和细菌的进一步感染。
5.运输和保存:-立即将标本送至实验室,以保持样本的新鲜度和细菌的活性。
-如果不能立即送达实验室,可以将样本存放在冰箱中(4摄氏度)保存,但不超过24小时。
同时要确保标本不受震荡和温度的改变。
要点说明:-注意个人卫生,如洗手和戴手套,以防止感染的传播。
-采集前后尿样时要使用新的尿采集器具,以避免污染。
-尽量采集中段尿样,以减少外源性污染和更好地反映泌尿道中的细菌情况。
-封装好标本,并尽快送达实验室以确保培养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无法立即送达实验室,应妥善保存标本并避免温度和震荡的变化。
综上所述,正确的尿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和要点说明对于确保培养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正确的采样方法能够减少外源性污染的可能性,并提供有关尿液中细菌感染的准确信息,从而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二、尿培养标本的采集
【护理目标】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标本无污染,患者安全。
【操作重点步骤】
1.核对医嘱与患者。
2.评估患者心理状况、膀胱充盈情况。
3.告知患者/家属尿标本采集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4.按严格无菌操作要求进行尿标本采集:
女患者留中段尿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垫便盆,按导尿法清洁、消毒外阴部,再用2%碘伏消毒尿道口。
嘱患者自行排尿,弃前段尿液,护士用试管夹夹住无菌试管,留取中段尿约lO mL。
留尿前后均将无菌试管及管塞在酒精灯火焰上消毒,盖紧管塞送检。
男患者留中段尿应注意把尿道口周围及包皮彻底消毒。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护理操作和解释表示理解和满意。
2.标本留取方法准确。
3.送检及时。
尿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操作流程要点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