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发展史
- 格式:doc
- 大小:874.00 KB
- 文档页数:8
电影发展史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电影事业日益腾飞。
由于国情的不同,中国电影虽然在时间维度上与世界保持一致,但也有着自身独特之处。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电影人辛勤耕耘,全身心投入到这项崭新又充满困难的事业中,为广大人民带来了无数优秀的电影作品。
从简陋的技术到精准的设备,从银幕上的黑白人影到彩色灵动的人物展现,中国近现代的电影事业经历了太多不为人知的辛酸苦楚和奋斗历程。
本文将阐述这百年来中国电影事业的成长过程,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电影的诞生、发展与腾飞。
中国电影事业共经历了四个阶段,下面将逐一进行分析探究。
一、发展初期1896年,电影在世界上崭露头角还不到八个月,上海的“又一村”便开始了最初的影像放映,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放映记录。
之后,“电影”这个名词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虽然电影首先在上海登陆,但真正开启中国电影事业的是北京人。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买了一套法国手摇摄影设备,后成功邀请到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表演了数个拿手片段,由此电影《定军山》诞生。
在此之后,片子在人民群众中放映,深受大家的喜爱。
《定军山》的出现也产生了北京城的第一批影迷,人们的生活开始发生改变,由原来去茶馆戏园听戏发展成去电影院看最新的电影。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电影的需求,电影院每天早晚各放一场,电影票价为一角或两角。
有的地区甚至会在电影结束后为人们提供电车方便回家,慢慢看电影成为了生活的时尚。
《定军山》一问世便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它将最初西方的电影艺术和中国的国粹京剧相融合,它不仅让谭鑫培先生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发展电影事业的表演艺术家,也将京剧更大范围地推向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其他国家。
由此可见,任庆泰的这部手摇摄像机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中国电影此时还在发展初期,虽并未构成完整的体系,但中国电影人一直走在探索的创作道路上,从一开始简单模仿国外影片到从自身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方法,在制片拍摄中加以运用。
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发展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萌芽时期:1896-1905年电影传入中国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只是一种纯粹的娱乐形式,直到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丰泰照相馆诞生。
这部影片由任庆泰执导,谭鑫培主演,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
2. 初步发展时期:1905-1934年随着《定军山》的成功,中国电影开始起步。
在此期间,中国的电影放映业逐渐发展起来,外商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国电影活动的开始。
1934年,中国首部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渔光曲》诞生,该影片被民国著名电影人厉麟似等推介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获第九名。
3. 抗日战争时期:1934-1949年战争期间,中国电影经历了巨大的挫折和困难。
然而,在这个时期也诞生了一些经典的电影作品,如《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等。
这些电影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战争中的苦难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4. 新中国成立后的探索发展时期: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这个时期的中国电影以歌颂社会主义、反映工农兵生活为主题,注重表现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
同时期的电影作品包括《白毛女》、《铁道游击队》等。
5. “文革”时期:1966-1976年“文革”期间,中国电影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挫折,许多电影工作者受到迫害和打压。
然而,“文革”期间也出现了一些具有反思和批判意识的电影作品,如《活着》、《芙蓉镇》等。
6. 改革开放后的繁荣发展时期: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逐渐恢复了生机和活力。
这个时期的中国电影注重表现社会现实和人性情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作品,如《小花》、《黄土地》、《霸王别姬》等。
同时期的电影市场也日益繁荣,中外合作拍摄的影片也逐渐增多。
总的来说,中国电影经历了从萌芽到初步发展、抗日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探索发展时期、“文革”时期到改革开放后的繁荣发展时期等几个阶段。
中国电影发展史自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诞生到2005年,中国的电影已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
在这百年的中国电影历史长河中,中国电影的发展史离不开中国武术的熔入。
中国电影从无声、单机、黑白影片到高科技、大投入、环绕立体声巨幕电影,乃至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电影节,以武术及以尚武崇德的侠义思想为主题的电影占据了中国电影的重要地位。
因此,可以说,中国武术促进了中国电影的发展;中国电影推广和宣传了中国武术。
中国电影史上的三次产业发展时期:第一个产业时期中国电影第一个产业时期是1922年—1937年。
在世界电影诞生的第二年,1896年电影现身于上海开始,中国本土的电影业便从商业放映起步了。
在经过蹒跚学步的萌芽期之后,到上世纪20年代,已经开始向私营化的产业发展,当时社会的资本环境与行业内的准备日渐成熟,民族工商业获得了空前的机遇得以迅猛发展,个人/社会资本,更准确地说是“游资”的逐渐充盈,使得很多资本家们投资的目标开始瞄准电影这一新兴行业。
在这个行业里,人才和技术上的储备正在丰满,张石川、郑正秋、罗明佑、黎民伟和后来的邵氏兄弟等一批电影人都是从摇篮期走过来的先驱者,他们各自不同程度地涉猎了电影行当中创作、制片甚至发行、放映几个方面,所积攒下来的经验使之成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中坚。
在技术上,初期设备使用和摄制过程都要依靠外国技术人员,但有了像罗永祥、董克毅、吴蔚云等最早的一批技术人才的加盟,这一局面很快就被打破。
具备了上述条件,以1922年明星公司成立为标志,电影公司迅速增长,到1924—1926年达到了高峰,据统计中国共开设有175家电影公司,仅上海一地就有141家。
在这个大浪淘沙过程中,“明星”、“联华”、“天一”三大公司浮出水面构成了三足鼎立。
老字号的“明星”在上海的成立是电影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始终当仁不让占据着第一把交椅,将个人资本的运营方式发挥到了极致;1930年成立的“联华”拥有院线的先天条件,形成“影院业与制片业之最初的联合阵线”。
中国电影发展阶段1.萌芽和尝试阶段(1896年至1931年)中国电影事业,是从输入和放映西方电影起步的。
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也就是电影在世界上正式诞生的第二年,随着帝国主义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的侵略,西方电影也输入了中国。
这年的8月11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揭开了中国电影放映的序幕。
此后几年,放映西方影片,从上海到北京,逐渐遍及大江南北,深入内地。
这种情况,尽管是帝国主义商品输出和文化侵略的产物,但毕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一种新的娱乐形式,激发了中国知识分子摄制“中国影片”的愿望。
1905年秋天,北京琉璃厂丰泰照相馆,试拍了中国第一部影片。
影片拍摄的是著名京剧老生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
影片虽然只是几个片断。
长度只有三本,但当年60岁的谭鑫培,以其精湛的表演和饰演黄忠的英雄气概,使影片的试拍获得了成功。
1913年,郑正秋和张石川编导了影片《难夫难妻》。
此片虽为短故事片,却是我国拍摄故事影片的开端。
从影片内容来说,也接触了社会现实生活,通过一对青年男女在封建买办婚姻制度下的不幸,表现了一定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
此后,张石川又导演了影片《黑籍冤魂》,通过一个封建大家庭因吸食鸦片而家破人亡的悲剧,反映了当时鸦片流毒的灾难。
这时,中国也拍摄了一些新闻短片,较有意义的是反映辛亥革命的《武汉战争》和二次革命的《上海战争》。
有声电影产生以后,很快传到了中国。
1930年明星影片公司试制了中国第一部蜡盘发音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
转年,华光片上有声电影公司摄制了故事影片《雨过天晴》,天一公司摄制了故事影片《《歌场春色》等,片上发音的试制获得了成功。
尽管在这些影片的摄制中,借助了法国、美国和日本的技术力量和技术设备,但毕竟宣告了中国有声影片的诞生。
2.进步电影的艰难成长阶段(1931年至1949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存在着两种文化,也存在着两种电影。
随着中国电影的诞生,一方面文艺上的“鸳鸯蝴蝶派”便渗入电影界,拍摄了大量低级、庸俗的影片;一些公司,还掀起了竞拍不伦不类古装片的风潮;武侠神怪片也大肆泛滥。
电影发展史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电影事业日益腾飞。
由于国情的不同,中国电影虽然在时间维度上与世界保持一致,但也有着自身独特之处。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电影人辛勤耕耘,全身心投入到这项崭新又充满困难的事业中,为广大人民带来了无数优秀的电影作品。
从简陋的技术到精准的设备,从银幕上的黑白人影到彩色灵动的人物展现,中国近现代的电影事业经历了太多不为人知的辛酸苦楚和奋斗历程。
本文将阐述这百年来中国电影事业的成长过程,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电影的诞生、发展与腾飞。
中国电影事业共经历了四个阶段,下面将逐一进行分析探究。
一、发展初期1896年,电影在世界上崭露头角还不到八个月,上海的“又一村”便开始了最初的影像放映,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放映记录。
之后,“电影”这个名词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虽然电影首先在上海登陆,但真正开启中国电影事业的是北京人。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买了一套法国手摇摄影设备,后成功邀请到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表演了数个拿手片段,由此电影《定军山》诞生。
在此之后,片子在人民群众中放映,深受大家的喜爱。
《定军山》的出现也产生了北京城的第一批影迷,人们的生活开始发生改变,由原来去茶馆戏园听戏发展成去电影院看最新的电影。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电影的需求,电影院每天早晚各放一场,电影票价为一角或两角。
有的地区甚至会在电影结束后为人们提供电车方便回家,慢慢看电影成为了生活的时尚。
《定军山》一问世便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它将最初西方的电影艺术和中国的国粹京剧相融合,它不仅让谭鑫培先生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发展电影事业的表演艺术家,也将京剧更大范围地推向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其他国家。
由此可见,任庆泰的这部手摇摄像机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中国电影此时还在发展初期,虽并未构成完整的体系,但中国电影人一直走在探索的创作道路上,从一开始简单模仿国外影片到从自身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方法,在制片拍摄中加以运用。
我国电影九十年发展概况摘要本文按时间先后顺序以“最早”的形式记录了我国电影九十年发展概况;从1905年我国最早的一部由中国人民自己拍摄的京剧戏曲影片定军山到1995年我国最早的一部电影诗唯一爱情的篇章;从1913的我国最早的一部无声短故事片难大难妻到1929年我国最早的一部蜡盘发音的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从1920年我国最早的一部无声教育片盲童教育到1948年我国人民政权最早的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从1932年我国最早的一部以抗战为主题的故事片共赴国难到1948年我国人民政权最早的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从1950年我国最早的一位在国际上获奖的女电影演员石联星到1995年我国最早的一位在世界上获“最具成就导演奖”的张艺谋;从1949年中国人民电影事业进入振兴时期的首部作品,我国最早的一部以工人阶级为主人公反映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故事片桥到1979年我国最早的一次创大学运动会;我国最早的一种电影刊物是1920年在上海创刊的影戏杂志;由陆洁、顾肯夫二人主办;到了1922年,又编了影戏半月刊;我国最早的一部无声教育片是上海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于1920年拍摄的盲童教育;我国最早的一批无声长故事片是1921年问世的阎瑞生10本、红粉骷髅14本和海誓6本;我国最早的电影学校是1922年3月明星影片公司成立后创办的“明星影戏学校”,校长是着名电影艺术家郑正秋;我国最早运用特技摄影的影片是1922年摄制的清虚梦,根据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崂山道土改编;影片中运用于水缸破而复原,人走入墙壁之中,物件自己走动等简单特技摄影;由陈春生编剧、任彭年导演、廖恩寿摄像,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摄制;我国最早的影片公司是1922年在上海成立的“明星影片公司”;我国最早的一位女影星是1923年冬被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招聘的王汉伦原名彭剑青;处女作是弧儿救祖记,也是明星公司的第一部长故事片,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王汉伦饰影片中的寡妇女媳余尉如;影片公映后,一举成名;我国最早的一位女歌星是黎明晖,于1925年登上影坛,亦歌亦影;先后主演过追求、女人、生之哀歌、清明时节、压岁钱等十余部影片;其中女人一片曾与渔光曲一起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展映;我国最早的一位女电影导演是谢采真,她于1925年导演了由卢祖同编剧、南星影片公司摄制的无声长故事片孤雏悲声,并在影片中担任女主角;我国最早的一位女电影编剧是濮舜卿,她于1925年创作剧本爱神的玩偶;该剧本由归国,主,该;;,编剧顾问;这标志着中国民族电影业开始进入探索时期;我国最早的左翼电影刊物是1932年7月8日创刊的电影艺术,聂耳、郑伯奇、司徒慧等左翼文艺工作者都给电影艺术写过文章;我国最早的一个党组织进入电影界是1933年在上海成立的中国共产党电影小组;组长夏衍,成员有钱杏邨、司徒慧、王尘无和石凌鹤,它的成立为艰难求生的民族电影业注入了时代的活力;我国最早的一部左翼作品是1933年问世的狂流;明星影片公司摄制,夏衍编剧,程步高导演,董克毅摄影,胡蝶、龚稼农、夏佩珍和王献斋等主演;影片在中国电影中第一次描写了农村的阶级斗争,开辟了中国电影创作的革命现实主义道路;我国最早的一次将新文艺作品搬上银幕的影片是1933年夏衍根据茅盾同名小说改编的春蚕;由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摄制;我国最早的在片上发音的电影音乐是1933年由田汉编剧、聂耳作曲、联华影片公司摄制的有声片母性之光,其插曲是开矿歌;我国最早的一部有声动画片是万籁鸣兄弟于1933年制作的骆驼献舞;万氏兄弟经过潜心研究,精心制作,在骆驼献舞中首次完成了有声对白,为我国有声动画片开了先声;我国最早的一部有声戏曲纪录片是1933年由上海古代有声影片公司摄制、天一影片公司录制的四郎探母;由谭小培编剧,尹声涛导演,谭富英、雪艳琴主演;我国最早的女电影配音演员是安徽省安庆市的舒绣文;1933年她随田汉等人进入艺华影业公司,正式成为电影演员;我国最早的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是1935年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获“荣誉奖”的渔光曲;;,由;我国最早的一个专门拍摄科教电影的制片厂是1953年成立的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我国解放后最早的一部彩色戏曲片是上海电影制片厂于1954年摄制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我国最早在国际上获奖的科教片是羽奇同志于1954年导演的淡水养鱼;1956年获得意大利威尼斯第一届国际科教片电影节荣誉奖;我国在翻译片中配音最多的女演员是李梓;她从1954年开始从事翻译片演员配音工作以来,先后为150余部外国影片配音,其中人物有女游击队员、农家妇女、名门闺秀、阔家小姐、古代美人、风流妓女及男孩子等;最早获得美国电影艺术科学院“奥斯卡”金像奖的中国人是黄宗沾;1955年以玫瑰纹身,1963年以赫特两度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摄影金像奖;我国最早的一部描写体育运动的故事片是1956年摄制的两个足球队;新中国首次影评得票最多的最佳演员是白杨,原名杨成芳;1957年北京日报和沈阳日报相继举办建国以来首次电影观众投票选举活动;白杨以得票最多被评为最佳演员;我国最早的一次由文化部举办的优秀影片评奖是在1957年;这次共奖励了1949-1955年摄制的智取华山、平原游击队和家等69部优秀影片和396位电影工作者;我国最早的一部彩色故事片是北京电影制片厂于1957年摄制的祝福;我国与外国合拍的最早的一部彩色故事片是1958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与法国加郎斯公司合拍的风筝;我国最早的一部描写滑冰运动的影片是冰上姐妹;我国最早的一部彩色宽银幕故事片是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于1950年摄制的老兵新传;;我国最早的一部描写体操运动的影片是孔燕飞;我国最早的一次创中国的观众最高纪录是1979年;全年共生产50部故事片,全国电影观众高达279亿人次;这标志着中国电影进入重新振兴时期;我国最早的一部描写足球运动的影片是球迷;我国最早的一个儿童电影制片厂是1981年6月1日成立的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该厂摄制的第一部影片是四个小伙伴;我国最早的圆周电影是美国华特迪斯尼电影公司和中国电影合作制作公司在内蒙古等地于1981年联合拍摄的中国奇观;我国最早的一次电影金鸡奖举办于1981年;评出:最佳故事片巴山夜雨、天云山传奇;最佳编剧叶楠巴山夜雨;最佳导演谢晋天云山传奇;最佳女主角张瑜庐山恋、巴山夜雨;最佳男主角缺;我国最早的一次国外规模最大的“中国电影回顾展”是于1982年在意大利都灵举行的;在2月25日至3月28日期间,共展出135部影片;我国最早的一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立体电影馆是广东省中山县长江乐园从德国引进的一座立体电影馆;该馆于1983年12月24日正式开放;我国在国际电影节获奖最多的影片是美术片神笔马良;该片在意大利、叙利亚、南斯拉夫、波兰等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我国最早的一家立体电影院是上海大光明电影院;1985年10月16日晚,该院举行光学四声道立体声电影首映式,第一次放映的影片是美国彩色宽银幕立体声故事片超人;我国最早的一部描写登山运动的影片是第三女神;我国最早的一个获奥斯卡奖的人是在德国慕尼黑音乐学院学习后转入西柏林自由大学;。
中国电影发展史最初的尝试电影传入中国1896 年,在上海徐园的杂耍游乐场里放映了法国电影,这是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
二、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定军山》的拍摄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唤醒了中国人独立拍摄电影的意识;显示出中国传统文化对电影的渗透,体现了民族的审美选择和欣赏趣味。
三、中国电影企业的早期实践活动1、亚细亚影戏公司《难夫难妻》是中国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影片有文学剧本和导演。
影片抨击了封建婚姻制度,同时也匡正了人们对电影艺术功能的认识。
2、华美影片公司《庄子试妻》是第一部输往外国放映的中国电影。
3、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
该部的成立,宣告了中国第一家由民族资本独立经营的电影制片机构的诞生,标志着民族资本家自觉参与电影事业的开端。
1920 年,该部更名为“商务印书馆影片部”4、中国影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新闻片《国民外交大游行记》是一部有较高文献价值的纪录片。
四、最初的三部长片标志着中国电影摄制的重大发展1、《阎瑞生》2、《海誓》3、《红粉骷髅》这三部长故事片的拍摄,显示出中国电影向前跨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中国电影的萌芽时期宣告结束。
中国早期电影的其他成就1930 年,明星影片公司拍摄的《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1921 年,顾肯夫、陆洁创办的《影戏杂志》是中国第一份电影刊物。
1924 年,《昌明电影函授讲义》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电影知识著作。
1924 年,徐卓呆出版的《影戏学》,是中国第一部电影理论著作。
1931 年9 月,左翼电影运动兴起1933 年3 月,“电影小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电影运动的领导由此确立。
明星影片公司1933 年3 月拍摄完成《狂流》(夏衍编剧程步高导演)。
这是左翼电影运动的第一部影片,它标志着中国电影新时代的开始。
新中国的电影的初创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初创(1949 年—1955 年)1949 年4 月,中央电影事业管理局在北京成立。
在现实斗争中曲折发展(1956 年—1960 年)第二代导演的开拓创新和第三代导演的崛起第二代导演▼史东山《新儿女英雄转》郑君里《林则徐》桑弧《祝福》汤晓丹《南征北战》第三代导演▼成荫《钢铁战士》水华《白毛女》崔嵬《青春之歌》凌子风《红旗谱》谢铁骊《暴风骤雨》谢晋《红色娘子军》第四代导演▼经过了超长的专业孕育期,人到中年才开始单飞,有比较扎实的艺术功底和丰富的电影经验,作品较温和,因长期作助手,容易缺乏自信,力度不够。
中国电影发展史概述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接下来我们将为您展示原高一20班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外电影发展史》。
电影记录了什么?是阶前的小河悄声流淌;是一只鸟与群鸟在大地之上飞翔;是快乐的人儿在天地之间徜徉。
电影,不是我们真实的生活,却记录了真实的风景,记录了我们那或匆忙,或从容的眼神1引言
一组动人的画面,一曲爱情的绝
唱,一种伟大的精神,让所有善感
的心灵为她震撼;纯洁的友情,温
馨的亲情,炽热的爱情组成了她的
身躯。
这就是电影。
静静的,她有如一艘巨轮,划破历史那蔚蓝的海面,向我们驶来。
2目录
今天,我们将与您一起分享电影的诞生,好莱坞及中国电影发展简史等内容。
首先我们将带您初步了解神奇的电影世界……
3.电影的定义
那么,电影究竟是什么?一组拍摄在胶片上各自独立的,不连贯的影像在光源照射下,通过放映机的匀速运动,将影像投射到银幕上,
形成一组连续运动的影像,这就是电影。
4最基本的器械或设备:
这是几件最基本的器械和设备。
第一幅图片是电影胶片,第二幅是连续摄影机,第三幅是活动放映机。
5发展历程(图)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从1888到1896年电影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1888年,法国人勒•潘斯用单一透镜照相机拍摄《科兹桥所见》是至今人类所保存的最早的“动的画面”
1891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单人观看影片的“电影视镜”,并申请了专利
1895年,法国的两个兄弟在巴黎向朋友演示他们改进的活动放映机。
同年,这两个兄弟在巴黎咖啡馆地下室用他们的”活动电影机“售票公映了他们制作的10部影片
1896年,爱迪生开始用他的“电影视镜”公映自己制作的影片接下来,将带您了解以美国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西方电影世界……
6好莱坞
说到西方电影,有个名词不得不提,那就是“好莱坞”。
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郊外的好莱坞,是一个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地方。
最早是由摄影师寻找外景地时发现的,大约在20世纪初,这里便吸引了许多拍摄者,而后是一些为了逃避专利公司控制的小公司和独立制片商们纷纷涌来,逐渐形成了一个电影中心。
好莱坞电影城也由此迅速形成并兴起好莱坞也在无形中成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
7好莱坞发展历史: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好莱坞的发展简史
1853年,现在的好莱坞还只有一栋房子。
1870年,一个富商在这里买下了0.6平方公里的土地,并打算在此兴建一个小城。
富商之妻偶然机会在听别人谈话的时候偶然听到了好莱坞(H o l l y w o o d)这个名字,非常喜欢,就和丈夫商量命名他们的土地为好莱坞。
1910年,好莱坞已经成为一个人数超万人的小镇,并通过投票加入洛杉矶市,为的是供水等市政设施。
二十世纪初,因为洛杉矶地区的日照充足,场地开阔、景观美丽,
吸引了很多原本在纽约等繁华地区的制片厂往洛杉矶迁移。
而这些电影人和制片商制作出了非常棒的电影,为了表彰他们,“奥斯卡”应运而生。
8奥斯卡金像奖概况
“奥斯卡金像奖”的正式名称是“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奥斯卡金像奖从1929年开始,每年评选、颁发一次,从未间断过。
凡上一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上演的影片均可参加评选。
9七大电影公司(图)
这是著名的世界七大电影公司,他们分别是米高梅,华纳兄弟,迪士尼,派拉蒙,二十世纪福克斯,环球以及哥伦比亚电影公司。
了解了西方电影的魅力,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中国电影的神秘。
10中国电影概况
对于这一百多年里中国电影人所历经的艰辛和创造的辉煌,无论任何描述都会感到不能淋漓尽致,尤其是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电影的发展的历程!
11五个时期
这是中国电影发展的五个重要时期,他们分别是萌芽时期,发展时期,凋敝时期,复苏时期及持续稳定发展时期。
12三大特点
观众性,时代性和综合性是中国电影的三个显著特点。
13图片欣赏(当下中国)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下中国一些优秀电影的宣传海报。
14发展前景
迅速长高的树木必然会受到外界风雨雷电更严峻的考验,事物的前进发展势必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国电影在大踏步的发展中也必然会遇到挫折和挑战。
在仔细分析问题之后,需要的是电影人们脚踏实地的工作,找不足。
我相信在为艺术而创作的征程上,中国电影人可以谱写出令国人骄傲,令世人瞩目的新成就。
15采访
有很多人认为电影与我们的生活相距甚远,其实并非如此,让我们来看看现实生活中的他们怎么说
16小结
对有的人来说
电影是一种感性的工具
惊悚片让他们惊悚到昏厥
动作片让他们从座位上跳起
爱情片让他们忆起所有片断泪如泉涌
如果一切是真实的
也是电影最纯朴的作用了
小小的一部电影
折射出不同的人生
当“T H R E N D”在屏幕上闪烁时
你该知道
他们的故事已经完结
而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谢谢大家
编者名单
主编:刘丹荟
指导老师:樊军平
策划:汪伟粱舒斐
制作:高坤吴玲娜
校对:付雅楠曹颖
(注:本作品图片及文本均来自“百度文库”)(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