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施工填土要求路基必须分层填筑分层碾压每层最大压实厚度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3
路基施工要求1.1一般规定1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依据工程需要按现行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的规定,对路基土进行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标准击实、CBR试验等,必要时应做颗粒分析、有机质含量、易溶盐含量、冻膨胀和膨胀量等试验。
2城镇道路施工范围内的新建地下管线、人行地道等地下构筑物宜先行施工。
对埋深较浅的既有地下管线,作业中可能受损时,应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提出加固或挪移措施方案,经审批后予以实施。
3加强各工序间的衔接,各类沟槽基坑开挖后宜尽快施工,严禁雨水浸泡。
4路基填方材料应通过试验确定,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时方可使用。
不应使用淤泥、沼泽土、泥炭土、有机土以及含生活垃圾的土做路基填料。
5路基施工前,应将现状地面上的积水排除、疏干,将树根坑、井穴、坟坑等进行处理,并将生活垃圾等清除干净。
6压实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护地下管线和构筑物安全。
大型机械设备碾压不到位的地方应配备小型夯实机械压实。
7石方路基施工前应根据地质条件、工程作业环境,选定施工机具设备。
8采用爆破法施工石方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及CJJ1-2008第6.4.3条有关规定。
9在市区、居民稠密区,宜使用静音爆破,严禁使用扬尘爆破。
1.2施工工序1.挖方施工工序2.填方施工工序3.涵洞、台背回填施工工艺1.3施工要点1.3.1.土方路基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土方开挖1)路堑开挖前,应挖设计图及时施工边沟及截、排水设施,确保施工作业面不积水;截水沟应与排水系统连接顺畅,确保水流通畅;2)路堑、边坡开挖方法应根据地势、环境状况、路堑尺寸及土壤种类确定;3)土方开挖不论开挖工程量和开挖深度大小,均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严禁乱挖,不得掏洞取土;路堑开挖应严格按设计图进行,坡面一次性成形,且应开挖一级、防护一级;作业中断或作业后,开挖面应做成稳定边坡。
4)路床顶部以下为有机土不能满足CBR值时,应换填符合路基强度的土;换填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为800mm-1000mm,并应分层回填压实,且压实度应满足规范要求;5)填挖交界处应挖台阶与填方路堤相衔接,台阶宽度不宜小于压路机碾压宽度,路床顶面衔接长度不宜小于5m;6)开挖至路床标高后,应尽快进行路床施工;如不能连续进行,应在设计路床顶高程以上预留至少300mm厚的保护层;7)路床超挖部分应使用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材料进行回填碾压。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及防治措施摘要:路基是道路的基础结构,承受着自路面向下传递的各种行车荷载及路面自重的作用。
路基是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是路线的主体,又是路面的基础。
路基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整个道路的质量及汽车的正常行驶。
因此,随着道路等级的提高,对路基的作用越来越重视,要求也越来越高。
关键词:路基施工注意事项路基弹簧沉陷的防治一、路基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路基挖方前必须先清除表土,做好截水沟和临时排水设施。
路基开挖后,如发现有地下渗水,应加深边沟并及时进行处理,将地下水引出路基范围。
1、路基填筑时应注意的问题(1)路基填土必须分层填筑,两边对称进行,每层松铺厚度不得大于30cm。
(2)填方路基的施工在最佳含水量的条件下进行,最佳含水量在料场按规范要求严加控制,及时测定,随时调整。
(3)在填筑最后一层路基土时,提前进行高程调整,确保最上面一层路基填土一次成型,保证平整度、压实度,高程达到规定要求。
(4)路基填筑时,每层铺筑均要作出双向向外横坡,防止下雨积水造成局部弹簧。
(5)沿纵向同层次要改变填料种类时,作出斜面衔接。
(6)在作业中,若天气急剧变化,应迅速将路基土摊平、整平、封压,防止雨水渗入,造成弹簧。
(7)料场集料,当天备料、集料,当天使用,防止集料的剩余,晚上下雨造成浪费。
2、填料要求(1)路基填筑松铺层厚不得超过30cm,采用级配砂砾填筑,材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15cm,路槽底面以下0~80cm范围内粒径不得用大于10cm,且含泥量不得超过8%。
(2)填料粒径要严格控制,解小工作必须在料场用轧石机进行,不允许在摊铺现场进行采用大面积人工敲碎方法解小,超粒径的石块必须清除出场。
现场监理应严格控制粒径的大小及解小方法。
(3)填料应均匀,避免出现粗粒或细粒过于集中的现象,当石块含量较大时,应增撒较小粒径填料填塞空隙以保证其压实度,且厚层相应减小。
3、路基填筑压实工艺,路基试验段填筑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在施工中坚持“三线四度”,三线即:中线、左、右边线,且在三线上每隔20m钉一木桩,明确中线、边线的控制点;四度即:厚度、密实度、拱度、平整度。
农村公路工程质量控制要点一、路基工程(一)路基填筑1、填前基底处理:清表清淤;加宽处新老路搭接问题,从填方坡脚向上设置向内侧倾斜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每级台阶约0.5-1m高。
2、填筑材料:路基填筑必须使用合格材料,严禁使用垃圾、腐植土。
路基填料内不得混有草皮、树根和超大粒径石块(不大于50cm,填石层一般为40-50cm,不超过层厚2/3),确保填筑材料均匀。
路基填筑前,对土质材料必须做液塑限试验,确定土类和塑性指数,确定其填筑性能。
对不同填料必须分别进行标准击实试验,确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3、分层压实:路基填筑必须坚持全幅分层填筑,分层碾压;严格控制含水量,根据压实工艺合理确定摊铺厚度,并逐层检查压实度,确保路基压实度和压实均匀性。
层厚:填土一般30cm,填石40-50cm,试验路段确定;压实:无明显轮迹,无“弹簧”现象,压实度为93%。
4、桥涵构造物台后回填应使用透水性良好的材料,按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15cm分层回填碾压(小型冲击夯)。
按设计要求做好防水处理。
5、质量要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排水良好。
无软弱、无积水。
压实度:0-80cm为94%,80-150cm为93%,大于150cm 为90%。
平整度:2cm以内,影响路面结构层厚度。
路基平整,可以减少路面结构厚度特异值的出现。
宽度:符合设计要求。
强调有效宽度,路基强度符合要求的宽度。
路拱横坡:“乌龟背”,中间高两边低,利于排水。
(二)路基挖方1、确定开挖部位山体的稳定,应避免开挖扰动导致山体出现滑坡而增加建设成本和加大施工安全风险;2、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严禁自下掏底开挖,俗称放“神仙土”,施工安全隐患大;3、采取临时排水措施,确保施工作业面不积水;(三)老路路基整理1、路床顶处理:杂草、浮土(地表层的松土)、淤泥等铲除清理;“弹簧”、翻浆、坑槽等处治;村道上的中间淤积土埂清除。
2、边沟的清理及回填。
(四)挡土墙1、浆砌墙身:待基础验收后,进行墙身的放样。
路基填筑施工技术交底一、施工准备工作1、测量测量工作是施工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首先必须保证施工测量与设计相符,接桩后,及时组织人员对导线点进行复测,并将复测成果报监理和设计代表审批,待满足要求后,用全站仪恢复线路中线,原地面经清表、翻松、整平、碾压至规定压实度后,全线测量原地面标高,并绘制标准横断面图.根据线路中线及路基填筑高度,再加上施工富余宽度,钉出路堤坡脚位置,用石灰撒出白线,同时钉上标志桩,使路基施工作业范围一目了然。
2、试验准备路基施工前,首先做好土场取样工作,由试验室做分析试验,测定土样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容重等土壤特性以指导施工.并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3、路基施工前,在主线路基两侧开挖临时排水沟,临时排水沟的位置要尽可能同永久性边沟位置相吻合,同时在不破坏原有水系的前提下,对施工范围内的水系进行疏导,在低洼水田等地,增加横向排水沟做为施工期间的临时排水设施。
4、施工技术标准⑴、路基压实度设计标准⑵、土质路堤施工质量标准5经我部协调,I匝道路堤填筑从城港港大道挖方段取土,施工前,取土场内先清除山体表土,以覆盖层下土体作为路基填料。
确定出取土场的范围和便道的位置,并进行便道施工和土质试验分析。
另外,沿取土场边缘开挖出排水沟,防止雨水流入取场内浸泡土体从而改变天然含水量。
6、清表场地清理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推土机清表,施工时对于填方范围内的草皮、树根、腐殖土、淤泥、积水等全部清理出场,对于机械清理不干净处,人工配合清理,自卸汽车运输到弃土场堆放.7、做好原地面临时排水设施,并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二、路基填筑施工工艺1、清表后,进行原地面填前碾压及压实度检测,实测地面标高.2、土方的挖、装、运均采用机械化施工,一般采用挖装机配合自卸汽车运土,按每延米用土量严格控制卸土,推土机推粗平,平地机精平。
3、根据技术规范的要求,每层填土厚度松铺不能超过30cm,在经过中边桩放样的路基范围内,通过所使用的自卸汽车单车装载方量,以每台4。
路基填筑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为保障公路工程质量,防止路基出现下沉、变行开裂等质量通病的发生,满足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特制定以下质量控制措施:路基填筑前的质量要求1、路基原地面清表必须彻底,不得有草皮,腐植土、树根等,清表后必须平整,清表宽度必须路基坡脚桩1米以外,压实度≥90%经压实后原地面2、路基填方材料应有一定的强度,填方材料最大最大粒径不超过10厘米,经野外取土试验确定,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应符合要求,严格控制路基填料粒径,严禁超粒径石块运到工地后再用人工解小,必须控制在料场。
同时必须对路基填料进行颗粒分析、含水量、密实度、液限、塑限、承载比(CBR)试验和击实试验及有机质含量和易容盐含量试验。
选择路基填料,应选择水稳性好,干密度大,承载能力高的砾石土为宜,土质应均匀一致,不得混杂,保证路基各点密实度的均匀性。
3、路基原地面清表压实后,检测原地面的承载力试验,以检测地基承载力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4、路基填筑前,按水平分层填筑方式进行分层,并计算其每层宽度及长度。
5、加强路基试验路段工作,通过试验路段确定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压路机具碾压遍数,最佳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
6、做好临时排水设施。
同时做好施工期间防水措施,当路基未完工但停止施工和路基虽已完工但未铺筑路面,在冬季停工期应用不透水塑料膜覆盖路基,膜上松铺30厘米砂砾压好。
路基填筑中质量控制1、土方路堤应分层填筑,分层平整,分层压实。
为保证路基边缘压实度,路基填方高度小于5米的路堤,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30cm—50cm以内,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
对于填高度大于5米的路堤,路基每侧应加宽50cm—100cm,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
2、填筑采用水平分层的填筑施工,(按已计算的水平分层数据),及按照横断面全宽以水平逐层向上填筑,并由最低处分层填起。
3、路基填筑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不宜超过3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cm。
路基施工填土要求(1)路基必须分层填筑分层碾压。
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不宜超过20cm (当压实机械可以保证压实度并经现场试验、检测合格后可适当加大压实厚度),路床顶面最后一层压实厚度为20cm(遇特殊情况不满足设计要求是,最小压实厚度不得小于10cm)。
(2)含水量应控制在压实最佳含水量±2%之内。
(3)路基填筑宽度每侧应宽出填筑层设计宽度30cm,压实宽度不小于设计宽度,最后销坡。
(4)路基表面应具有2%~4%的向外横坡,防止积水。
为避免路基边坡被雨水冲刷,路基填筑过程中要求在路基下坡脚外两米处设置临时排水埝和排水设施。
(5)征地边线外两侧各10m范围内禁止集中取土。
(6)路基填筑范围内严禁作为施工便道使用。
(7)路基填筑应均匀密实,路床顶面横坡于路拱横坡一致。
(8)路基填土高度路基最小填土高度须保证不因地下水、地表水、毛细水及冻胀作用而影响稳定性。
本工程为城市道路,路基设计最小填土高度应大于路床处于潮湿或中湿状态的临界高度。
另外施工时按照“四区段”和“八流程”进行。
“四区段”即:“上土摊铺区、翻晒拌合区、整平碾压去、报验养生区”,“八流程”即:“上土、摊铺、翻晒、布灰、拌合、整平、碾压、养生”。
具体施工工艺如下:1、试验标定在上土之前应取现场土样测定土的天然含水量及液塑限并进行标准击实试验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2、测量放样测量组准确放出道路中心线。
3、路堤填筑时在取土场用挖掘机和装载机将土装入自卸汽车,运到填土路基处。
根据路基宽度、自卸汽车方量及松铺厚度,用白灰洒线打网格,确定每车土的卸土位置,以保证填土厚度。
4、素土摊铺粗平后,首先应根据虚铺系数追踪测定高程,在考虑虚铺系数的情况下若高程达不到设计值应及时采取措施补救,待满足要求后用铧犁和旋耕犁进行翻晒和粉碎。
在上灰前,检查土的含水量,当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及时上灰。
5、摊铺石灰:素土整平稳压后,按眼路线走向5×10m打好方格,根据配比将每格需要的石灰量人工摊铺均匀。
路基挖填方工程施工方法一、概况回填土路段清除表层树根、腐植土及杂草,分层回填碾压至路槽,每层碾压厚度为30cm,密实度应满足规范要求。
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路槽以下0~80厘米密实度要求达到95%以上,路槽底80厘米深以下密实度要求达到93%(重型压实标准)以上。
二、路基挖填方施工顺序路基作业顺序如下:测量放线、定位→清除表层土杂物→分层开挖填筑路基土方→整形→碾压压实→整平→碾压。
三、路基挖填具体施工方法1.挖土路基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考虑工作面、排水、修整坡面需要现场确定开挖填方线,确定挖填深度。
采用1.0m3反铲液压挖掘机配15T自卸汽车挖、运土,120马力推土机配合集土整平的机械化作业方案。
余土外运至堆土区。
(1)路基开挖采用竖向分层,厚度50cm,横向分为每5-8m一段进行,边坡内侧预留台阶,开挖由低向高处作业,以保证施工面排水。
(2)路基开挖至路床面30cm时,停止机械开挖,改用人工开挖至离路床面10cm时,再用压路机进行碾压,直至达到土基的密实度和回弹模量,最后用人工进行修整。
(3)翻挖压实土方的施工翻挖压实时,在翻挖底部应采用高能量振动压路机振动压实,然后对较好的翻出填土料晾晒至控制含水量,换填时除淤泥质土及垃圾土外均可回填,回填时以每层30cm分层振动压实回填,路基土压实度及有关技术要求应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及道路专业设计说明中的要求。
翻挖压实时填土含水量的控制标准应根据现场击实试验结果确定填土的最佳含水量,现场含水量和密实度指标的试验频次及要求等应按有关试验规范执行。
2.填方路基施工本标段填土方的压实,采用机械(ZY-18)压实的方法。
填料要求达到密实、均匀,以免基床的沉陷变形。
主要控制干容重,达到设计的压实系数。
根据设计文件,每50米左右设置临时水准点一个,并复测平面和高程控制桩(按平面设计桩号布置),据此测出相应道路中心路面宽度及纵横高程等样桩,控制桩测量精度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及规定。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以下五个等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2.公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桥梁涵洞、隧道、防护与加固工程、排水设施、山区特殊构造物等。
3.路床是路面的基础,在结构上分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两层。
4.公路的施工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几种。
5.公路工程基本建设工程可以划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二、简答题1.简述对路基的基本要求。
2.简述对路面的基本要求。
3.简述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
答案第一章绪论(答案)一、填空题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2.路基路面3.上路床下路床4.人工和简易机械化施工水力机械化施工爆破施工机械化施工5.建设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二、简答题1.(1)路基横断面形式及尺寸应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难》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2)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3)具有足够的强度(4)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2.(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2)具有足够的稳定性(3)具有足够的平整度(4)具有足够的抗滑性能3.(1)接受施工任务。
(2)开工前的规划组织准备,包括熟悉和核对设计文件、补充调查资料、组织先遣人员进场、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预算。
(3)开工前的现场准备,包括征地及拆迁、技术准备工作、建立临时生活和生产设施、人员、机具、材料陆续进场、提出开工报告。
(4)工程施工(5)竣工验收,包括竣工验收准备、竣工验收工作、技术总结、建立技术档案。
路基压实度路基压实度【degree of compaction】(原:指的是土或其他筑路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路基压实度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检测的关键指标之一,表征现场压实后的密度状况,压实度越高,密度越大,材料整体性能越好。
简介标准密度(最大干密度)肯定和现场密度实验。
体建设质量监督总站组织编写)路基压实度是填土工程的质量控制指标。
先取压实前的土样送实验室测定其最佳含水量时的干密度,此为试样干密度。
再取由实实验后所得的试样最大干密度,用实际干密度除以最大干密度即是土的实际压实度。
用此数与标准规定的压实度比较,路基压实度=试样干密度/最大干密度(100%)传统压实度查验方式①环刀法,是一种破坏性的检测方式,适用于不含骨料的细粒土。
长处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缺点是受土质限制,当环刀打入土中时,产生的应力使土松动,壁厚时产生的应力较大,因此干密度有所降低。
②灌砂法,是一种破坏性检测方式,适用于各类土。
长处是测定值精准;缺点是操作较复杂,须常常测定标准砂的密度和锥体重。
③核子密度仪法,是一种非破坏性测定方式。
能快速测定湿密度和含水量,知足现场快速、无破损的要求,并具有操作方便,显示直观的长处,但应与灌砂法进行对比标定后方可利用。
灌沙法的检测步骤首先要在实验地址选一块平坦表面,其面积不得小于基板面积,并将其打扫干净。
将基板放在此平坦表面上,沿基板中孔凿洞,洞的直径100毫米,在凿洞进程中应注意不使凿出的试样丢失,并随时将凿松的材料掏出,放在已知质量的塑料袋内,密封。
试洞的深度应等于碾压层厚度。
凿洞毕,称此袋中全数试样质量,准确至1 克。
减去已知塑料袋的质量后即为试样的总质量。
然后从挖出的全数试样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入铝盒,用酒精燃烧法测其含水量。
最后将灌砂筒直接安放在挖好的试洞上,这时灌砂筒内应放满砂,使灌砂筒的下口对准试洞。
打开灌砂筒开关,让砂流入试洞内。
直到灌砂筒内的砂再也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走灌砂筒,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准确至1克。
路基施工中填挖的基本要求与材料选择作者:潘兵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5期摘要:路基是道路中不可缺少了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承受公路结构的重量,即静荷载,又同时承受汽车行驶时通过公路传播而来的动荷载,是评定公路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
所以,路基要具有足够的坚固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这样才可以保证汽车在高速行驶中的平稳性、舒适性以及安全性。
关键词:路基施工;材料;填土Abstract: The founda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road, it can bear the weight of the structure of highway, namely static load, and simultaneously bear when car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highway from the dynamic loa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ndexes for evaluation of highway. Therefore, the roadbed must have sufficient robustness, stability and durability. It can ensure the car running at high speed stability, comfort and safety.Key words: roadbed construction; materials; filling中图分类号:U416一、材料要求1、路基填土1.1路基填料宜优先选用级配良好的砾类土、砂类土作为填料,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质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等,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
1.2本工程位于冰冻地区,严禁采用未经处理的粉质土直接填筑路基。
路基施工填土要求(1)路基必须分层填筑分层碾压。
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不宜超过20cm(当压实机械可以保证压实度并经现场试验、检测合格后可适当加大压实厚度),路床顶面最后一层压实厚度为20cm(遇特殊情况不满足设计要求是,最小压实厚度不得小于10cm)。
(2)含水量应控制在压实最佳含水量±2%之内。
(3)路基填筑宽度每侧应宽出填筑层设计宽度30cm,压实宽度不小于设计宽度,最后销坡。
(4)路基表面应具有2%~4%的向外横坡,防止积水。
为避免路基边坡被雨水冲刷,路基填筑过程中要求在路基下坡脚外两米处设置临时排水埝和排水设施。
(5)征地边线外两侧各10m范围内禁止集中取土。
(6)路基填筑范围内严禁作为施工便道使用。
(7)路基填筑应均匀密实,路床顶面横坡于路拱横坡一致。
(8)路基填土高度路基最小填土高度须保证不因地下水、地表水、毛细水及冻胀作用而影响稳定性。
本工程为城市道路,路基设计最小填土高度应大于路床处于潮湿或中湿状态的临界高度。
另外施工时按照“四区段”和“八流程”进行。
“四区段”即:“上土摊铺区、翻晒拌合区、整平碾压去、报验养生区”,“八流程”即:“上土、摊铺、翻晒、布灰、拌合、整平、碾压、养生”。
具体施工工艺如下:1、试验标定在上土之前应取现场土样测定土的天然含水量及液塑限并进行标准击实试验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2、测量放样测量组准确放出道路中心线。
3、路堤填筑时在取土场用挖掘机和装载机将土装入自卸汽车,运到填土路基处。
根据路基宽度、自卸汽车方量及松铺厚度,用白灰洒线打网格,确定每车土的卸土位置,以保证填土厚度。
4、素土摊铺粗平后,首先应根据虚铺系数追踪测定高程,在考虑虚铺系数的情况下若高程达不到设计值应及时采取措施补救,待满足要求后用铧犁和旋耕犁进行翻晒和粉碎。
在上灰前,检查土的含水量,当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及时上灰。
5、摊铺石灰:素土整平稳压后,按眼路线走向5×10m打好方格,根据配比将每格需要的石灰量人工摊铺均匀。
上灰时应保证灰土中无杂质、无未消解的灰块。
6、路拌机拌合:石灰摊铺完成后,均需用路拌机拌合,拌合遍数2遍以上,要用专人在路拌机后面随时检查拌合深度,拌合深度以打入路床顶以下5~10mm为宜,确保无素土夹层,保证拌合均匀色泽一致,没有灰花团和花条,检测混合料的含水量和灰剂量,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1~2个百分点,灰剂量符合规范要求。
7、整平和碾压:用平地机、水准仪跟踪控制高程。
当高程、横坡达到规范要求时,先用振动压路机稳压一遍,再用振动压路机振压两遍,然后用18~21t压路机进行碾压三遍,由路肩向路中心碾压,碾压时轮迹重叠1/2轮宽,路肩处应多压2~3遍。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急调头或急刹车,以保证石灰土的表面不被破坏。
若在碾压过程中出现“弹簧”现象,应采用挖除、重新换填或掺石灰或水泥等措施进行处理。
在压路机碾压结束之前用平地机再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路拱符合设计要求。
终平应仔细进行,必须将局部高出部分刮除并扫除路外,对局部低洼之处不再进行找补,可待铺筑下层时处理。
8、试验检测:一段路基完成后,试验人员及时进行路面外形、压实度、灰剂量等的试验检测,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下层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