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应急预案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5
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防备空气传播性疾病应急预案模板1. 背景和目的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疾病传播的风险加添,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在防备空气传播性疾病方面扮演侧紧要角色。
本预案的目的是为了订立适应不同情况的防备掌控措施,确保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减小空气传播性疾病的风险。
2. 管理标准2.1 设计和安装管理1.在医院建设或改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通风系统的设计以防止空气传播性疾病的传播。
2.全部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和安装必需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和标准。
3.安装过程中,必需采取防止空气传播性疾病的措施,并确保施工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4.为保证通风系统正常运行,应定期清洗、检查并维护系统的关键部件,如风机、过滤器等。
2.2 运行和管理1.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运行必需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2.必需建立运行记录,包含系统的工作时间、温度、湿度等关键参数,并定期进行检查和备份。
3.定期培训通风系统操作人员,确保其了解系统的操作要点,以及应对空气传播性疾病的紧急情况。
4.定期评估通风系统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并记录。
2.3 紧急情况和防备措施1.在发生空气传播性疾病暴发或疫情暴发时,医院应立刻启动紧急预案,采取必需的措施隔离传染源并停止通风系统运行。
2.紧急预案必需明确指定应急救援队伍的构成和职责,并给出应急响应流程。
3.在紧急情况下,医院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依照要求进行信息公开和沟通。
4.医院应定期组织演练,考核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4 建筑物和设备管理1.医院的建筑物和设备必需保持清洁、乾净,并严格依照消毒要求进行消毒。
2.通风系统的空气过滤器必需定期更换,并符合相关要求。
3.防止堆放杂物或垃圾在通风口相近,以免影响通风系统的正常工作。
3. 考核标准3.1 设计和安装考核1.设计和安装方案是否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和标准。
2.施工过程中是否采取防止空气传播性疾病的措施,并确保施工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应急预案(供参考)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空气传播性疾病对我单位的危害,指导和规范各岗位工作人员应对突发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空气传播性疾病对顾客和我单位工作人员造成的危害,保障人们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订本预案。
一、空气传播性疾病应急事件的范围发生下列应急事件,按单位规定或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启动本预案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1.本地区暴发流行空气传播性疾病时;2.在化学或生物污染有可能通过空调通风系统实施传播时;3、发生不明原因的空调通风系统气体污染时。
二、应急处置小组和应急队伍内容要求:组长最好是单位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成员必须有工程部对该建筑空调通风系统实际情况熟悉的专业人员。
同时要明确什么人具体负责什么工作。
同时制定各岗位工作职责。
三、应急措施。
主要包括:1、合理运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2、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3、集中空调系统停用时采取的通风与调温措施下列内容和格式供参照:(一)合理运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防止交叉污染。
1、对发生空气传播性疾病的高危区域,空调通风系统应独立运行或停止运行。
2、对发生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安全区域,应全新风运行,防止其他区域回风污染。
(二)确保空调机房内和空调新风口周围环境的清洁,正确引入新风。
1.空调系统新风采气口周围环境必须保持洁净,以保证所吸入的空气为新鲜的室外空气,严格禁止新风采气口与排风系统的排风口短路。
2.空调通风的机房必须保持干燥清洁,严禁堆放无关物品。
3.空调机房内空调箱的新风进气口必须用风管与新风竖井或进风百叶窗相连接,禁止间接从机房内、楼道内和天棚吊顶内吸取新风。
(三)加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工作,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1.空调系统运行前必须对过滤器与过滤网进行清洗或更换。
运行中,发现疫情的,空调系统的所有过滤器,必须先消毒,后更换。
空调系统的所有过滤器,在疫情期内,应每周清洗或更换一次。
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院作为提供医疗护理的重要场所,人员密集度较高,患者较多,易发生空气传播性疾病感染。
为了预防和控制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发生,医院需要建立一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预防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目标1.筑牢防控第一道防线。
通过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减少空气传播性疾病的传播风险。
2.科学利用技术手段,提高预防效果。
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净化、过滤和消毒空气,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3.在应急预案中要有明确的指导和操作步骤,确保预案的执行。
三、应急预案内容1.风险评估和监测(1)定期检查和评估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工作状态和运行效果,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
(2)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定期监测并评估医院空气质量,包括空气中的细菌、病毒、霉菌等指标。
(3)加强对环境气候参数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2.过滤和净化空气(1)安装高效过滤器和净化器,对进入医院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和净化,提高空气质量。
(2)定期更换和清洁过滤器,确保其正常工作。
3.消毒和防护(1)定期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消毒,减少细菌、病毒的传播。
(2)医护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减少对空气传播性疾病的感染风险。
4.应急响应和处理(1)一旦发现有患者或医护人员出现空气传播性疾病症状,及时报告,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
(2)在应急情况下,采取紧急关闭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以阻断空气传播途径。
(3)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疫情调查和防控工作。
四、应急预案执行和监督1.医院应设立专门的空气传播性疾病防控小组,负责制定预案和进行应急处置。
2.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熟知预案内容和操作流程。
3.定期组织演练,检验和完善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五、应急预案的修订与完善根据实际情况和变化的需求,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其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体育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预防空气传播
性疾病应急预案
体育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应急预案
该文档旨在制定体育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应急预案。
在制定应急预案时,请参考以下指导方针:
1. 确保清洁卫生:定期清洁和消毒体育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包括空气过滤器和管道。
2. 提高通风效果:优化体育场的通风系统,确保良好的空气循环以及足够的新鲜空气进入。
3. 加强检测和监控:定期检测体育场的空气质量,并监控气流情况。
4. 健康宣传和教育:向工作人员和访客提供有关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知识和信息,包括洗手、咳嗽礼仪等。
5. 应急处理方案:制定危机管理措施,包括隔离病患和迅速采取措施应对疾病爆发。
需要注意的是,该文档仅为参考,具体的实施细节需要根据体育场的实际情况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和制定。
同时,请遵循正确的专业建议,确保预案的实施不涉及任何法律风险或复杂性。
以上是体育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应急预案的概述,请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
集中空调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应急预案一、前言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加剧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给人们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而集中空调系统作为大型公共场所的基础设施,如果不加防范和管理,其循环、传输空气的特性可能会成为空气传播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对公共场所的使用者造成极大风险。
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预防和应急预案,对维护公共场所安全和卫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集中空调系统预防和管理机制1.制定规范管理制度:建立集中空调系统的监测与管理机制,制定相应的规范管理制度,明确空调的运行、维护和清洗等管理责任。
2. 定期检查维护:定期对空调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包括冷却塔、空气过滤器、空调管道等,确保设备的清洁和运行正常。
3.高效过滤净化处理:安装高效的空气过滤器、消毒器等处理设备,过滤掉空气中的污染物质,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洁和卫生。
4.使用安全维护材料:使用符合卫生要求和环保要求的材料,例如过滤网、洗涤液、杀菌剂等,确保所有材料的安全和环保卫生。
三、应急预案制定1. 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1)应急领导小组的组成和职责:明确应急小组的组成人员、职责、权利和相互关系,确保集中调信息畅通,协调行动。
(2)疫情应急管理流程:明确疫情应急管理的流程,包括应急发现、处理、通报、隔离、清理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
(3)疫情应急物资准备:建立应急物资库,准备必要的防疫物资,例如口罩、消毒水、消毒喷雾剂、洗手液等。
(4)应急响应和救援措施:明确各种情况下的应急响应和救援措施,例如在发现可疑病例时的隔离和通报措施,以及疫情扩散时的防控措施等。
(5)应急演练和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规范操作水平。
2. 应急响应级别(1)普通级别:发现可疑病例,立即通报上级领导,启动紧急应急预案,及时隔离病例传染源,做好现场消毒等工作。
(2)严重级别:发现确诊病例,立即通报上级领导,启动重大应急预案,对病人和隔离区进行全面消毒和彻底控制,同时对接触者进行隔离和管理。
办公楼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应急预案办公楼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应急预案背景在办公楼中,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是保持室内空气舒适和清洁的重要设施。
然而,空气传播性疾病的爆发可能对办公楼的健康环境造成威胁。
因此,制定一份应急预案以预防和控制空气传播性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目标本预案的目标是指导办公楼管理团队在空气传播性疾病爆发时迅速采取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保障员工和访客的健康与安全。
预防措施1. 定期清洁和维护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2.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安装有效的过滤器,能够过滤掉病原体和空气污染物。
3. 鼓励员工定期开窗通风,增加室内外空气流通。
4. 在办公楼公共区域提供充足的手部洗涤设施,并提醒员工和访客经常洗手。
5. 定期对办公楼公共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特别是高接触区域,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
6. 鼓励员工使用个人防护措施,如口罩和手套,特别是在疾病爆发期间。
应急措施1. 一旦发现空气传播性疾病病例,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2. 隔离病例并提供必要的医疗帮助。
3. 对可能被感染的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4. 及时向员工和访客发布关于疫情的信息和指导,提供必要的建议和支持。
员工培训1. 进行针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培训,包括系统清洁和维护、过滤器更换等内容。
2. 提供正确使用个人防护措施的培训,如正确佩戴口罩和手套、洗手方法等。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测试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响应能力,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监测与评估1. 定期监测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室内空气质量,确保其符合卫生要求。
2. 统计和报告与空气传播性疾病相关的信息,定期评估预案的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修订和改进。
结论本应急预案旨在预防和控制办公楼中空气传播性疾病的传播,保护员工和访客的健康与安全。
办公楼管理团队应严格执行这些措施,并不断优化预案,以应对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社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预防空气传播性
疾病应急预案
社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应急预案
1. 简介
本文档旨在为社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提供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
的应急预案。
本预案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社
区居民的健康与安全提供指导和措施。
2. 风险评估与防护措施
- 对于空气传播的疾病,我们应首先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风
险等级。
- 定期评估社区居民接触疾病的可能性,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
应的防护措施。
- 执行严格的卫生管理措施,包括通风系统的定期清洁和维护,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卫生标准。
- 在疫情爆发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社区居民之间的近距
离接触,减少空气传播的风险。
3. 应急响应措施
- 在出现疫情相关症状的情况下,立即通知社区卫生部门和相
关专业机构。
- 快速调整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工作模式,避免空气传播疾病。
- 随时与相关部门保持联系,接收最新的疫情信息和防控指导。
- 配备应急物资和消毒设备,保障系统清洁、卫生安全。
4. 信息发布与宣传
- 及时向社区居民提供疫情相关信息,解读官方发布的防控措施。
- 在社区内张贴疫情防控通知,提醒居民保持卫生和安全。
- 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增强社区居民的疫情防控意识和能力。
5. 评估与优化
- 定期对社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进行评
估和优化。
- 根据疫情防控的实际需要,灵活调整预案中的措施和应对策略。
本预案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和完善,以确保社区居民的安全和健康。
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应急预案空气传播性疾病应急预案系统是指通过事前计划和应急措施,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在空气传播性疾病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事故发展并尽可能排除事故,保护现场人员和场外人员的安全,将事故对人员、身体造成的损失降低至最小程度。
一、空气传播性疾病应急救援系统领导组织: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应急救援系统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2)应急救援预案;(3)应急救援行动;(4)现场清除与净化;(5)事故后的恢复和善后处理。
(一)应急救援系统的组织机构1、应急指挥机构——协调应急组织各个机构运作和关系;2、事故现场指挥机构——负责事故现场应急的指挥工作、人员调度、资源的有效利用;3、支持保障机构——提供应急物质资源和人员支持的后方保障;4、信息管理机构——信息管理、信息服务。
各机构要不断调整运行状态,协调关系,形成整体,使系统快速、有序、高效地开展现场应急救援行动。
(二)应急救援预案要保证应急救援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事先制定一个应急救援预案,用计划指导应急准备乃至迅速高效的应急行动.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应急预案包括以下内容:1、发生空气传播性疾病后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应急处理的责任人;2、不同送风区域隔离控制措施、最大新风量或全新风运行方案、空调系统的清洗、消毒方法等;3、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停用后应采取的其他通风与调温措施.(三)应急救援行动对发生环境事故时所采取的营救与疏散、减缓与控制、清除与净化等一系列的行动都是应急救援行动。
应急行动需要以下资源的支持和保障:(1)人力资源;(2)物资与设备;(3)个人防护装备。
(四)事故现场的清洁与净化对现场中接触污染的员工和应急队员必须进行清洁净化,例如对化学品及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清洁净化.净化的方法主要是稀释、处理、物理去除、中和、吸附和隔离等。
此外,还要考虑伤害和医疗前的净化、分类及处理。
设备的清洁也是应急行动的一个环节,在事故发生后要对被传染的人员进行抢救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应急预案(供参考)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空气传播性疾病对我单位的危害,指导和规范各岗位工作人员应对突发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空气传播性疾病对顾客和我单位工作人员造成的危害,保障人们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订本预案。
一、空气传播性疾病应急事件的范围发生下列应急事件,按单位规定或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启动本预案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1.本地区暴发流行空气传播性疾病时;2.在化学或生物污染有可能通过空调通风系统实施传播时;3、发生不明原因的空调通风系统气体污染时。
二、应急处置小组和应急队伍内容要求:组长最好是单位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成员必须有工程部对该建筑空调通风系统实际情况熟悉的专业人员。
同时要明确什么人具体负责什么工作。
同时制定各岗位工作职责。
三、应急措施。
主要包括:1、合理运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2、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3、集中空调系统停用时采取的通风与调温措施下列内容和格式供参照:(一) 合理运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防止交叉污染。
1、对发生空气传播性疾病的高危区域,空调通风系统应独立运行或停止运行。
2、对发生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安全区域,应全新风运行,防止其他区域回风污染。
(二)确保空调机房内和空调新风口周围环境的清洁,正确引入新风。
1.空调系统新风采气口周围环境必须保持洁净,以保证所吸入的空气为新鲜的室外空气,严格禁止新风采气口与排风系统的排风口短路。
2.空调通风的机房必须保持干燥清洁,严禁堆放无关物品。
3.空调机房内空调箱的新风进气口必须用风管与新风竖井或进风百叶窗相连接,禁止间接从机房内、楼道内和天棚吊顶内吸取新风。
四川省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应急预案为了做好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公共场所空气传播性疾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确保一旦发生空气传播性疾病等异常情况时,能及时有效的采取控制措施,减少损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四川省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办法》和《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适用范围:在发生空气传播性疾病时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公共场所应急预案制定原则:强化防范意识、早期预防、及时预警、快速放应、有效控制、较少损失。
第一条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单位成立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应急处理小组:总指挥:张三成员:当日值班工程师及谢晓光闵增华康红兵刘大庆田秋喜程猛胡泉水电话:52523331应急处理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一):协调各部门进行应急救援工作,迅速引导人员疏散,及时控制突发事件,协调配合各专业开展应急措施,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
(二):配合卫生部门进行事故查处工作。
(三):指挥协调做好稳定现场秩序和安抚工作。
第二条预案启动当空气传播性疾病在本地区爆发流行时,公共场所经营者应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启动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应急预案。
第三条应急处理当发生空气传播性疾病时,管理人员及员工应镇静、不慌张,及时了解疫情,视情况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采取继续运行、部分运行或只听运行等措施:(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立即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上报卫生管理部门,进行申报待检测合格后方可运行:1、冷却水、冷凝水中检出嗜肺军团菌;2、空调送风中检出嗜肺军团菌、b-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微生物;3、风管积尘中检出致病微生物;4、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每平方厘米大于100菌落形成单位;5、风管内表面真菌总数每平方厘米大于100菌落形成单位;6、风管内表面积尘量每平方米大于20克;7、卫生学评价表明需要清洗和消毒的其他情形。
四川省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应急预案
为了做好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公共场所空气传播性疾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确保一旦发生空气传播性疾病等异常情况时,能及时有效的采取控制措施,减少损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四川省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办法》和《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适用范围:在发生空气传播性疾病时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公共场所
应急预案制定原则:强化防范意识、早期预防、及时预警、快速放应、有效控制、较少损失。
第一条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
单位成立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应急处理小组:
总指挥:张三
成员:当日值班工程师及谢晓光闵增华康红兵
刘大庆田秋喜程猛胡泉水电话:52523331
应急处理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
(一):协调各部门进行应急救援工作,迅速引导人员疏散,及时
控制突发事件,协调配合各专业开展应急措施,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
(二):配合卫生部门进行事故查处工作。
(三):指挥协调做好稳定现场秩序和安抚工作。
第二条预案启动
当空气传播性疾病在本地区爆发流行时,公共场所经营者应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启动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应急预案。
第三条应急处理
当发生空气传播性疾病时,管理人员及员工应镇静、不慌张,及时了解疫情,视情况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采取继续运行、部分运行或只听运行等措施: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立即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上报卫生管理部门,进行申报待检测合格后方可运行:
1、冷却水、冷凝水中检出嗜肺军团菌;
2、空调送风中检出嗜肺军团菌、b-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微生物;
3、风管积尘中检出致病微生物;
4、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每平方厘米大于100菌落形成单位;
5、风管内表面真菌总数每平方厘米大于100菌落形成单位;
6、风管内表面积尘量每平方米大于20克;
7、卫生学评价表明需要清洗和消毒的其他情形。
(二)、当空气传播性疾病在本地区暴发流行时,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启动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应急预案。
符合下列要求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方可继续运行:
1、采用全新风方式运行的;
2、装有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并保证该装置有效运行的;
3、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调系统,能确保各房间独立通风的。
对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当立即停用,进行卫生学评价,并依照卫生学评价报告采取继续停用、部分运行或其他通风方式等措施。
(三)、当空气传播性疾病在本地区暴发流行时,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每周对运行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下列设备或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者更换。
1、开放式冷却塔;
2、过滤网、过滤器、净化器、风口;
3、空气处理机组;
4、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
空调系统的冷凝水和冷却水以及更换下来的部件在处置前应进行消毒处理。
(四)、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可能)导致空气传播性传染病时应采取的措施
1、及时关闭所涉及区域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2、对涉及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有关设备或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对相关区域进行空气消毒;
消毒处理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五)、配合卫生部门积极开展卫生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场所消毒、自然通风等,消除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
四、保障措施
(一)、根据卫生监督机构要求及时启动本预案,应急处理小组立即投入工作。
(二)、落实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各岗位的协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各岗位负责人须熟悉本预案工作,组织部门工作人员时常学习预案,定期进行演练,时刻做好应急准备。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制度一、有专人负责中央空调的卫生管理工作。
管理人员应进行有关的卫生知识培训。
二、空调通风的机房应保持干燥清洁严禁堆放无关物品。
三、卫生清扫工具、消毒设备必须专物专用,严禁挪为它用。
必须使用合格的消毒剂。
四、空调系统新风量应满足每人每小时20~30立方米。
五、保证空调系统所吸入的空气为室外新鲜空气,严禁间接从空调通风的机房、建筑物楼道及天棚吊顶吸入新风。
六、空调系统的冷却塔、过滤网,表冷器,冷凝水盘表面应保持清洁,定期委托专业清洗消毒机构进行检查、清洗、消毒,并进行定期检测评价。
七、空调房间内的送、排风口应经常擦洗,保持清洁,表面无积尘与霉斑。
八、必须建立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维护、清洗和消毒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