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下册《信息的传递》学案新版人教
- 格式:docx
- 大小:60.26 KB
- 文档页数:7
第3节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第4节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无线电广播和电视的工作过程。
2.初步了解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
3.常识性了解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网络通信。
4.了解光纤通信的原理和优点以及网络通信的发展过程和优点。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我们每天收看电视节目,那么你知道电视的图像和声音信号是如何传递的吗?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 无线电广播和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自主阅读教材P 154-155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材料:如图所示是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
思考:由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图可以看出,无线电广播分为发射和接收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由广播电台完成,第二个过程由收音机完成。
无线电广播是依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2.材料:如图所示是电视广播的工作过程。
思考:与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对比,可以看出,电视广播的工作过程跟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相似(选填“相似”或“不相似”)。
电视是用电磁波传递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的。
知识板块二 移动电话自主阅读教材P 156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3.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的对比:固定电话是由导线中的电流来传递声音信息的,移动电话是由空间的电磁波来传递声音信息的。
移动电话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
知识板块三 信息之路自主阅读教材P 158~162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4.微波的性质更接近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
因此,必须每隔50km 左右就要建设一个微波中继站,把上一站传来的信号处理后,再发射到下一站去。
月球不能做微波中继站进行通信。
5.卫星通信就是利用通信卫星做微波通信的中继站进行通信。
通信卫星大多是相对于地球“静止”的同步卫星。
6.光纤通信就是利用激光通过光导纤维传递信号的一种通信方式。
其工作原理是:光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在内壁上多次反射,从另一端射出,这样就把它携带的信息传到了远方。
7.计算机可以高速处理大量信息,把计算机联在一起,可以进行网络通信。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复习【复习目标】1.了解电话的工作原理以及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区别。
2.知道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知道电磁波在无线电广播、电视、移动电话方面的应用以及三者发射和接收信号的区别。
3.常识性了解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对照复习目标,本章你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强?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 自主梳理、构建本章知识网络信息的传递⎩⎪⎪⎪⎪⎪⎪⎨⎪⎪⎪⎪⎪⎪⎧电话⎩⎪⎨⎪⎧原理⎩⎪⎨⎪⎧话筒:将声音信号转变成电流信号听筒:将电流信号转变成声音信号交换机的作用:实现任意两用户之间的通话,提高线路的利用率模拟通信:使用模拟信号传递信息的通信方式数字通信:使用数字信号传递信息的通信方式电磁波的海洋⎩⎪⎨⎪⎧电磁波的产生:当导体中的电流迅速变化时,就会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电磁波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为c =3.0×108 m/s 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波长、频率的关系:c =λf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广播、电视⎩⎪⎨⎪⎧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移动电话: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各种通信方式⎩⎪⎨⎪⎧微波通信:微波频率高,传递信息的容量大;大致沿直线传播,需建立中继站卫星通信:用地球同步卫星做微波中继站的一种通信方式光纤通信:用激光在光导纤维中反射传递信息,通信质量高,保密性好。
网络通信:把计算机联在一起可以进行网络通信,经常使用的网络通信形式是电子邮件 知识板块二 电磁波1.WiFi 无线上网是当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实际上就是把有线网络信号转换成无线信号,供支持其技术的相关电脑、手机接收。
WiFi 无线上网利用了( C )A .红外线B .紫外线C .电磁波D .超声波2.如图所示是某学校为学生配备的智能学生证。
智能学生证除了记录学生个人信息资料外,还具有定位(判断学生“在校”或“离校”)及紧急呼救等功能。
一、现代顺风耳——电话:1. 电话:①1876年发明了电话。
最简单的电话由和组成,话筒把声音信号转换成变化的,沿导线把信息传递到远方。
在另一端, 电流使听筒的膜片, 携带信息的电流信号又转换成。
②动圈式话筒工作时利用了现象, 与发电机的原理相同; 听筒工作时利用了, 与电动机的原理相同。
2. 电话交换机:①一个地区的电话都接到同一台上, 每部电话都编②我们拨打电话有时会遇上忙音,这并不代表对方电话就一定是正忙着,也可能是。
3. 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①电话信号分为信号和信号两种。
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 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信号。
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信号。
②信号在长距离传输和多次加工、放大的过程中, 信号电流的波形会改变, 导致声音、图像的失真, 严重时会通信中断。
信号只包含两种不同的状态, 抗干扰能力强。
二、电磁波的海洋:②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 如图所示是它们的家族谱及其应用事例。
可见光也是一种, 验钞机是利用工作的,无线电波的频率比紫外线的频率。
③电磁波的频率f的单位是, 符号。
常用的单位还有和。
④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波速c) ,约为m/s, 它和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一样。
⑤由公式: 波速=频率×波长(c=fλ)可知:频率越高的电磁波, 其波长就越。
(详见上图) 三、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1. 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由完成,信号的接收由完成。
收音机的接收到各种各样的电磁波, 转动收音机的旋钮从中选出特定频率的信号(选台), 通过滤去高频电流成分,将音频信号放大后送到转换成声音。
2. 电视用传递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 信号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跟的工作过程相似。
3. 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的工作原理, 只是声音信息不是由来传递, 而是由来传递。
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1. 作为信号载体的电磁波, 其频率越,相同时间内输送信息的量就越大。
课型授课时间学生姓名现代顺风耳—电话一、学习先知(一)学习目标:1、电话的结构工作原理2、电话交换机的作用3、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二)自主预习:1、电话的结构:年发明了电话,最简单的电话由和组成;2、电话交换机的作用是;3、信号可分为和两类。
二、导学环节1、电话的结构:(1)话筒:把信号转化为信号,工作原理:话筒中有一个装着的小盒子,当对着话筒讲话时,膜片时紧时松地迫,它的随之改变,流过碳粒的也相应改变,于是就形成了随声音变化的。
(2)听筒:把信号转化为信号,工作原理:听筒内有一个,磁铁上绕着,磁铁吸引一块,传入听筒的电流流过,由于电流的不断变化,对膜片的作用也不断变化,使振动,在空气中形成,这样就把信号变成了信号。
2、电话交换机:如右图电话交换机工作示意图电话交换机的作用是3、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1).模拟信号:信号电流的、与声音的、完全一样,模仿声信号的电信号。
缺点:在传输、放大、加工的过程中易失真,从而使传递的信息发生变化。
(2).数字信号:利用来代表信息的信号。
特点:一般只有两个数字,。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三、当堂检测1.1876年________发明了电话,最简单的电话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在电话的一端________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电流沿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在另一端,电流使________的膜片振动,携带信息的电流又变成了声音.2.电话之间是通过电话交换机来________,一个地区的电话都接到同一台交换机上,每部电话都编上________.使用时,交换机把需要通话的两部电话________,通话完毕再将线路________.现代的程控电话交换机利用了电子计算机技术,实现了按用户所拨的号码________接通话机.3.电话分模拟和数字两种.模拟信号是:在话筒将声音转换成________时,其________、________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数字信号是:用不同________的不同________来表示的信号.4.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电话的几种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电话能将声音沿着导线传至对方B.电话是通过导线将携带信息的电流传到对方的C.话筒中变化的电流使膜片在磁场中振动,发出声音D.听筒中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5.(多选)陈小刚同学“五一”放假期间,给远在“北京大学”读书的表哥打电话,当他正确的拨完电话号码后,发现听筒中传来短促的“嘟、嘟”声,他就放下了电话,过了一会儿,他又拿起电话重拨,在听筒中传来的还是短促的“嘟、嘟”声,对于这种现象,他有以下几种解释,你认为正确的是( )A.表哥一方的电话机一定正在通话中B.“五一”期间一定是交换机的电话线不够用C.表哥一方的电话机可能正在通话中D.“五一”期间可能是交换机的电话线不够用6.(多选)有几位同学在学校用“IC”卡打电话时,议论起电话交换机,他们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早期的电话交换机是靠话务员手工操作来接线和拆线的B.自动电话交换机是通过计算机自动接通话机的C.程控电话交换机是通过电磁继电器接通话机的D.电话交换机提高了线路的利用率,减少了电话线的数量四、学生/教师反思:一、学习先知(一)学习目标: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2.知道光速是电磁波以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二)自主预习:1、电磁波的产生条件是;2、电磁波的传播介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波速、波长、频率的关系是。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1课时【复习目标】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会利用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说出无线电广播、电视的大致工作过程。
4.了解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的基础知识及其特点。
【复习重点和难点】难点:电磁屏蔽及现代通信技术。
重点:电磁波的特性以及波长,频率和波长的关系【学具准备】电脑、实物投影仪【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播放一段“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视频;提问: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你了解哪些信息传递的方式,它们又是如何传递信息的呢?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观看和结合生活实际畅所欲言阐述信息传递的方式,引出复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和热情。
二、分点分类复习专题一:现代顺风耳----电话专题一知识点聚焦:1、1876年发明了电话。
最简单的电话由和组成,话筒能把信号变成信号,听筒能把信号变成信号。
2、为了提高线路的利用率,人们发明了。
3、“模仿”着声信号的“一举一动”电流传递的信号叫做信号.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信号。
【专题训练------生活.物理.社会】1、甲、乙两部电话接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听筒和甲的话筒,乙的听筒和乙的话筒分别串联在两个电路中B.甲的听筒和乙的听筒串联,甲的话筒和乙的话筒串联C.甲的听筒和乙的听筒和话筒串联在一个电路中D.甲的听筒和乙的话筒串联在一个电路中,乙的听筒和甲的话筒串联在另一个电路中2、电话话筒里的碳精片和碳粒相当于一个(),电话的听筒主要应用了电流的()A.开关 B.变阻器 C.电磁继电器 D.电磁铁E 热效应F 磁效应G 化学效应3、关于电话交换机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话交换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电话线路的利用率B.打电话时,出现“占线”一定是由于对方话机在使用的缘故C.早期的电话交换机依靠话务员手工操作来接线、撤线,工作效率低D.现代程控电话交换机利用电磁继电器进行接线4、某中学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看完了现代京剧《红灯记》之后,不仅对抗日英雄--中共地下交通员李玉和敬佩至极,而且对“密电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研究“密电码”的奥秘,他们做了以下实验:(1)编码.下面这些字分别用两位数编了码.左起第一位数字表示第几行,第二位数字表示第几行,这就是“密电码”的译码表.(2)小明同学用编码拟成一条信息:37、42、15、16、39、47、15、16、46、44、45、48、18、19、25、26、21、22、38、49、35、36(3)①这条信息的内容是。
九年级物理教案教师:授课班级:
九年级物理教案教师:授课班级:
九年级物理教案教师:授课班级:
九年级物理教案教师:授课班级:
一、知识与技能
常识性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的知识,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现代通信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九年级物理教案教师:授课班级:
解:根据v =λf 可得f =
λ
v f 1=m
50m/s
100.381⨯=λv
=6×106 Hz=600 kHz f 2=m
100m/s 100.382⨯=λv
=3×106 Hz=300 kHz 答:短波所对应的频率范围是300~600 kHz. .三、课堂练习:阅读科学世界“激光的应用” 动手动脑学物理1、2、3 四、小结:略
五、布置作业:练习册 板书设计:
本章总结
教学反思:。
九年级物理下册《信息的传递》学案新版人教九年级物理下册《信息的传递》学案新版人教1.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根本区别.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会用波速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了解无线电广播和电视的工作过程知道手机和卫星通信都是电磁波技术的应用.常识性了解现代通信技术.这一章通过介绍通信技术的基本常识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本章属于介绍性的科普常识知识比较浅显要经过将近两年的物理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必要的物理知识尽管不够深入但是在理解一些简单的物理应用上应该没有问题本章主要的教学在于向学生介绍一些应用或是前沿的物理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这一章的物理现象又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学生不会陌生必然会有一定的兴趣这些都是本章内容的优势所在.教学时例如进行一些学生可以参与的实验或是使用多媒体来展示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在互动的教学中学到丰富的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以讲解为主探讨为辅重在提出问题并且适当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与分析.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知识与技能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根本区别.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老师的演示、实物剖析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信息的.通过学生讨论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通过学生活动展示什么是数字通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了解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通过学生讨论和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重点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电话交换机的用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如果我们想了解远处的同学或朋友的近况你可以怎样做?由此导出新课:电话.学生自由回答.从生活中入手可以激发学.新课教学一、电话介绍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电话.举例归纳出不同的电话上台表演.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取两部手提电话让两名学生相互通话.剖析电话让学生观察其结构使学生了解电话的构造及各部分的组成.利用多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的组合图的方式对通信发展进行回顾使学生们对现代通信的快捷和便利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学生小结电话的结构和作用.二、电话交换机的作用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五台电话要求每一台电话都可以与其他电话通话让学生连线引导学生如何画出最少连接导线引出交换机.让学生列举现代电话的功能.小结后引出问题: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后是怎样传递的?教师让一组同学做一个游戏:第一个同学先举左手再举右手第二个将其动作教师又叫三个同学手拿电筒通过亮暗的次数来传递信息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老师引导学生自学教材P148、149页中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相关内容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比较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和交流.学生阅读课本.学生互相讨论并上台进行表演.学生举例.学生参与游戏.寓教于乐.由学生现场演示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电话结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一、电话二、电话交换机的作用三、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动圈式话筒和电话话筒、扬声器与电话听筒的异同话筒种类很多都是把声音的振动转化成强弱变化的电流因此是动能转化为电能;作用都是把声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听筒也有很多种都是把强弱变化的电流转化成声音的振动因此是电能转化为动能;作用都是把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扬声器和听筒都是将电信号转化成声信号的装置扬声器是通过改变电流的方向来改变线圈的磁极听筒是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来改变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的;扬声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后者是利用欧姆定律工作的.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比较信号与声音的关系信号电流的形成优缺点应用模拟信号与声音的变化情况相仿连续的信号易丢失、失真现代常常要通过模/数转换将它转化成数字信号方便于用计算机处理数字信号用两个数字的组合表示声音的变化离散的抗干扰能力强易加工处理通信的发展趋势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了解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人类生活、军事的影响;产生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重点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难点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收音机一台、5号干电池一节、导线一条、真空罩一个、抽气筒一个、手机两台和电教平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活动讨论:你们是怎样听到老师说话的?讨论交流.类比学习导人新课.导入新课打开收音机收听中央电台并提出问题:(1)播音员在北京说话我们在广东为什么能听到?(2)打电话时能听到对方的声音对方的声音又是如何传过来的?讨论与交流.创设情境启迪思维从生活走向物理.新课教学一、电磁波的产生提出问题:关于电磁波你想知道什么?演示教材插图21.2-2.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播放水波、声波、电磁波的课件对比学习电磁波.二、电磁波的传播与速度提出问题:声波的传播有什么条件?请你猜想:电磁波的传播有什么条件?用两台手机演示教材中的“演示”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三、波速、波长、频率的关系放映电磁波的特征图引导学生学习波长、振幅、频率、波速推导出公=λf反馈练习.(1)“动手动脑(2)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靠无线电交谈这是因为()月球上噪声很大月球上空气没有传声的功能月球上是真空不能传声其他原因师生交流.观察与聆听.总结产生电磁波的原因.讨论、交流、争论.观察与聆听交流与讨论.观察、讨论阅读.练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明确本节课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类比学习法.启迪思维类比学习.自主学习.通过图形直观学习重视及时巩固学练结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四、电磁波的应用提出问题: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它里面分成多少类?每一类有什么应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图21.2-4并进行讨论边讨论边归纳“电磁波的家族”.五、动手动脑学物理课堂重点解决第3小题.提出问题:雷达的工作原理.放映有关雷达小知识.要破除“隐形”观察、讨论阅读.学生阅题.思考、观察、讨论交流.讨论、争议.学生小组小结代表发言.观看验证自己的分析与猜想.培养自主学习、分析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互动式学习.知识的拓展.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考虑到部分学生课外没办法上网在此作适当的介绍.小结与作业本节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与方法?动手动脑学物理”1、2题.阅读“科学世界”到商场进一步了解微波的特点把你了解到的信息记录在《成长档案本》上.学生练习.不仅仅要小结知识还要小结学习的方法、学习的兴趣.巩固性练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体现从物理到社会的理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21章《信息的传递》全套教学案(共4课时)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学习目标】1.了解电话是如何把声音传递到远方的。
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作用。
3.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区别。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的顺风耳已越来越普及,那你有没有想过现代通信的方式有哪些?如图所示,电话的工作原理又是什么呢?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自主阅读教材P145~146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最简单的电话由听筒和话筒组成。
2.如图所示是电话的话筒和听筒的工作原理图。
(1)话筒的实质是一个大小可以变化的电阻,它可以将声音转化为变化的电流。
(2)听筒的实质是一个电磁铁,它可以将对方的按声音变化的电流通过电磁铁,转变为变化的磁场,从而使金属膜片产生振动,还原出对方的声音。
3.电话的原理是:话筒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听筒将电流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
知识板块二电话交换机自主阅读教材P146~147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4.使用电话交换机能够提高(选填“提高”或“降低”)线路的利用率。
5.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地的电话连接示意图,若甲地的某人想与乙地的朋友通话,则信号是从甲地的电话机上传递到甲地的电话交换机上,再传递到乙地的电话交换机上,最后传到乙地朋友家的电话机上。
(选填“甲”或“乙”)6.打电话时,有时出现“占线”现象,此时对方的话机不一定(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正在使用,而是两台交换机之间有太多的用户要通话。
知识板块三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自主阅读教材P148~149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7.在话筒将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时,这种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模仿”着声信号的“一举一动”。
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做模拟信号,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叫做模拟通信。
8.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这种通信方式叫做数字通信。
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教案设计(新人教版)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一节现代顺风耳―电话【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话是如何把声音传递到远方的; 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 3.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录像、老师讲解,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2.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活动,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通过学生活动展示什么是数字通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讲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了解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电话原理及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
难点:了解电话交换机的应用。
【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教师用(学生每组):多媒体、演示电话机一部、视频资源【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联系时事热点、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时事热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一架载有239人、由吉隆坡飞往北京的波音777于万米高空突然消失,举世震惊。
中、美、马等十一国联合搜救;多少国人牵肠挂肚、24小时守候手机期待搜救的最新消息…… 【揭示课题】古人是如何传递信息的?现代人事如何传递信息的?电话为什么能够传声呢? (设计意图:联系时事热点;类比古今人类传递信息的途径;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
)为马航MH370失联祈福!古人:烽火狼烟;快骑驿站;鸿雁传书;鸡毛信…… 现代人:手机;旗语、网络通信等……二、合作探究,建构知识(一)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 1.电话的构造2.话筒与听筒。
(二)电话交换机(一)体验感受、互动研讨 1 播放视频,了解贝尔和他的“电话” 电话走进了千家万户,你知道电话是谁发明的吗?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历史,崇尚科学。
) 2.观察老电话机,了解电话的构造【看一看】电话由那两部分组成?【议一议】人发出声信号经过电线传到了被叫的耳朵?打电话的时候你看到电话线在振动吗?话筒、听筒、电话线的作用是什么?【拆一拆】① 话筒、听筒的构造是怎样的?② 话筒是怎样将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③ 听筒是怎样将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的?【归纳总结】 1话筒由金属盒、碳粒(碳精)、膜片构成. 人对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膜片忽松忽紧地压挤碳粒,使金属盒的整体电阻忽大忽小,在电路里就产生了强弱按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使声音转化为变化的电流. 2 听筒由永磁铁、螺线管、薄铁片(膜片)构成. 当电路中忽强忽弱的电流通过听筒里的螺线管的时候,磁铁对听筒薄铁片的吸力就发生忽大忽小的变化,薄铁片就振动起来使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 【练一练】 (1)电话机听筒里发生的主要能量转化是( ) A.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内能变成电能 D.电能变成内能 (2)电话的听筒主要应用了电流的( ) A.热效应 B.化学效应 C.磁效应 D.三种效应都有过渡:在电话刚问世的时候,一部电话机要与多少部电话机通话,就要有多少对电话线与外部相连。
九年级物理下册《信息的传递》学案新
版人教
.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根本区别.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会用波速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了解无线电广播和电视的工作过程知道手机和卫星通信都是电磁波技术的应用.常识性了解现代通信技术.
这一章通过介绍通信技术的基本常识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本章属于介绍性的科普常识知识比较浅显要
经过将近两年的物理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必要的物理知识尽管不够深入但是在理解一些简单的物理应用上应该没有问题本章主要的教学在于向学生介绍一些应用或是前沿的物理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这一章的物理现象又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学生不会陌生必然会有一定的兴趣这些都是本章内容的优势所在.
教学时例如进行一些学生可以参与的实验或是使用多
媒体来展示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在互动的教学中学到丰富的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以讲解为主探讨为辅重在提出问题并且适当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与分析.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
知识与技能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根本区别.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老师的演示、实物剖析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信息的.通过学生讨论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通过学生活动展示什么是数字通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了解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通过学生讨论和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
重点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电话交换机的用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新导入如果我们想了解远处的同学或朋友的近况你可以怎样做?由此导出新:电话.
学生自由回答.
从生活中入手可以激发学
新教学一、电话介绍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电话.
举例归纳出不同的电话上台表演.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取两部手提电话让两名学生相互通话.剖析电话让学生观察其结构使学生了解电话的构造及各部分的组成.利用多学生通过阅读本的组合图的方式对通信发展进行回顾使学生们对现代通信的快捷和便利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学生小结电话的结构和作用.二、电话交换机的作用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五台电话要求每一台电话都可以与其他电话通话让学生连线引导学生如何画出最少连接导线引出交换机.让学生列举现代电话的功能.小结后引出问题: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后是怎样传递的?教师让一组同学做一个游戏:第一个同学先举左手再举右手第二个将其动作教师又叫三个同学手拿电筒通过亮暗的次数来传递信息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老师引导学生自学教材P148、149页中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相关内容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比较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
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和交流.学生阅读本.
学生互相讨论并上台进行表演.学生举例.学生参与游戏.寓教于乐
由学生现场演示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电话结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一、电话二、电话交换机的作用三、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动圈式话筒和电话话筒、扬声器与电话听筒的异同话筒种类很多都是把声音的振动转化成强弱变化的电流因此是动能转化为电能;作用都是把声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听筒也有很多种都是把强弱变化的电流转化成声音的振动因此是电能转化为动能;作用都是把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扬声器和听筒都是将电信号转化成声信号的装置扬声器是通过改变电流的方向来改变线圈的磁极听筒是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来改变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的;扬声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后者是利用欧姆定律工作的.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比较
信号与声音的关系
信号电流的形成
优缺点
应用模拟信号
与声音的变化情况相仿
连续的
信号易丢失、失真
现代常常要通过模/数转换将它转化成数字信号方便于用计算机处理数字信号
用两个数字的组合表示声音的变化
离散的
抗干扰能力强易加工处理
通信的发展趋势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
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了解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人类生活、军事的影响;产生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重点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难点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收音机一台、号干电池一节、导线一条、真空罩一个、抽气筒一个、手机两台和电教平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前活动讨论:你们是怎样听到老师说话的?
讨论交流.
类比学习导人新导入新打开收音机收听中央电台
并提出问题:播音员在北京说话我们在广东为什么能听到?打电话时能听到对方的声音对方的声音又是如何传过来的?
讨论与交流.
创设情境启迪思维从生活走向物理新教学一、电磁波的产生提出问题:关于电磁波你想知道什么?演示教材插图212-2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播放水波、声波、电磁波的对比学习电磁波.二、电磁波的传播与速度提出问题:声波的传播有什么条?请你猜想:电磁波的传播有什么条?用两台手机演示教材中的“演示”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三、波速、波长、频率的关系放映电磁波的特征图引导学生学习波长、振幅、频率、波速推导出公=λf反馈练习.“动手动脑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靠无线电交谈这是因为月球上噪声很大月球上空气没有传声的功能月球上是真空不能传声其他原因
师生交流.观察与聆听.总结产生电磁波的原因.讨论、交流、争论.观察与聆听交流与讨论.观察、讨论阅读.练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明确本节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类比学习法.启迪思维类比学习.自主学习.通过图形直观学习重视及时巩固学练结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四、电磁波的应用提出问题: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它里面分成多少类?每一类有什么应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图212-4并进行讨论边讨论边归纳“电磁波的家族”.五、动手动脑学物理堂重点解决第3小题.提出问题:雷达的工作原理.放映有关雷达小知识.要破除“隐形”
观察、讨论阅读.学生阅题.思考、观察、讨论交流.讨论、争议.学生小组小结代表发言.观看验证自己的分析与猜想.培养自主学习、分析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互动式学习.知识的拓展.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考虑到部分学生外没办法上网在此作适当的介绍小结与作业本节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与方法?动手动脑学物理”1、2题.阅读“科学世界”到商场进一步了解微波的特点把你了解到的信息记录在《成长档案本》上.
学生练习.
不仅仅要小结知识还要小结学习的方法、学习的兴趣.巩固性练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体现从物理到社会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