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吉林长春绿园九年级第二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93 MB
- 文档页数:8
2019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测试题·语文参考答案一、(60分)(一)(15分,每句1分)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千里共婵娟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15分)(甲)(10分) 9.陶渊明五柳先生传(1分,每空0.5分) 10.①极,尽②全,都③顺,沿着④计划(2分,每个0.5分) 11.示例:这里环境美丽,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人们劳动耕作,生活安宁、和谐,自由而快乐。
(学生可以有自己个性化的体会和表达。
2分) 12.(1)在回去的路上处处做标记(“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2)向太守告密(“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2分) 13.示例:(1)作者开头描写渔人迷路之时遇到桃花林,“夹岸数百步”言其规模,“中无杂树”说明其有人照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令人愉悦向往,这些描绘也就预示着附近有人居住,偶遇的美景总能唤起人的好感和好奇心。
作者描写桃花林渲染了一种神秘的氛围,为下面出现的桃源奇景作好了铺垫。
(2)“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这是渔人所见,秘密往往藏在洞中,这一句话就点出了桃花源是一个神秘的地方。
(3)桃花源中的人们劳动、生活和外面的人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些人已经与世隔绝,在这里神秘地生活了几百年。
(4)虽然与世隔绝,过着太平安定的生活,也有淳朴好客的民风,但是这里的人们却有着敏感的戒心,对渔人的到来和离去都充满了恐惧和担心。
“不足为外人道也”仿佛先知先觉一般的叮嘱,说明他们已经嗅到了危险。
他们能神秘地生存在不为人知的地方,正是因为他们充满了智慧。
这种智慧也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
(5)渔人出卖了桃花源,可是太守派人却寻而不得,品格高尚的刘子骥有兴前往,未能如愿先病死。
第1页,总19页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试卷考试时间:**分钟 满分:**分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2、提前 15 分钟收取答题卡第Ⅰ卷 客观题第Ⅰ卷的注释第Ⅱ卷 主观题第Ⅱ卷的注释一、名著导读(共1题)1.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却说刘岱知王忠被擒,坚守不出。
张飞每日在寨前叫骂,岱听知是张飞,越不敢出。
飞守了数日,见岱不出,心生一计:传令今夜二更去劫寨;日间却在帐中饮酒诈醉,寻军士罪过,打了一顿,缚在营中,曰:“待我今夜出兵时,将来祭旗!”却暗使左右纵之去。
军士得脱,偷走出营,径往刘岱营中来报劫寨之事。
刘岱见降卒身受重伤,遂听其说,虚扎空寨,伏兵在外。
是夜张飞却分兵三路,中间使三十余人,劫寨放火;却教两路军抄出他寨后,看火起为号,夹击之。
三更时分,张飞自引精兵,先断刘岱后路;中路三十余人,抢入寨中放火。
刘岱伏兵恰待杀入,张飞两路兵齐出。
岱军自乱,正不知飞兵多少,各自溃散。
刘岱引一队残军,夺路而走,正撞见张飞,狭路相逢,急难回避,交马只一合,早被张飞生擒过去。
余众皆降。
飞使人先报入徐州。
玄德闻之,谓云长日:“翼德自来粗莽,今亦用智,吾无忧矣!”乃亲自出郭迎之。
飞曰:“哥哥道我躁暴,今日如何?”玄德日:“不用言语相激,如何肯使机谋!”飞大笑。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1)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
(2)张飞以刚烈勇猛著称,鲁莽暴躁,缺乏智谋,面对刘岱的蜷缩不出,猛张飞也略施小计。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张飞是如何打败刘岱的?答案第2页,总19页(3)文学作品常常通过各种各样的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分析选文中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刻画张飞的勇猛的? 二、文言文阅读(共2题)2.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018年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模)一、基础·运用(共15分)1.欣赏下面书法作品(局部),填空。
(共3分)《自叙帖》 《玄秘塔碑》 唐代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从书体上判断,上面的___①___(填作品名称)是其作品。
这幅作品结构(布局)___②___,笔画锋棱明显,书风遒媚劲健。
另一幅是怀素草书巨制,结构松散灵活,笔画___③___,书风狂放烂漫。
2.为了深入了解北京城市文化,学校开展了“了解北京中轴线,感受古都魅力”社会实践活动,以下是同学们收集整理的材料,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6)题。
(共12分) 材料一古代北京城市建设中______的成就,是北京以宫城为中心的向心式格局和自永定门到钟楼长7.8公里的城市中轴线,这是世界城市建设历史上______的城市设计范例之一。
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
这条中轴线如一根脊.梁,又如同一条“龙脉”,它既是古都北京的象征,也是中国文明的象征。
元代,中轴线正式形成,位臵在今旧鼓楼大街的中心线及其向南的延伸区.域,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越过太液池东岸的宫城中央。
到了明代,统治者将北京中轴线向东移动了150米,最终形成现在的格局。
建立中轴线,目的是为强调封建帝王的中心地位,正如中国之名,意为“世界中央之国”一样。
城市总体布局以中轴线为中心,左面为太庙,右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后面为市场,即“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因此在城市布局上成为世界上______的城市之一。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笔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对称(chèn)脊梁(jǐ)“区”字的第二笔是“丿”B.对称(chèng)脊梁(jí)“区”字的第二笔是“ ”C.对称(chèn)脊梁(jí)“区”字的第二笔是“丿”D.对称(chèng)脊梁(jǐ)“区”字的第二笔是“ ”(2)结合上下文,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 最辉煌最杰出最突出B.最突出最辉煌最杰出C.最杰出最突出最辉煌D.最突出最杰出最辉煌(3)假如你站在正阳门前,请借助材料的知识,向同学们说出示意图上一个景点的准确位置。
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8九下·江都月考)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 怜悯(mǐn)推搡(sǎng)深谙(ān)鞠躬尽瘁(cuì)B . 吮吸(shǔn)腼腆(diǎn)吝惜(lìn)锲而不舍(qiè)C . 癖性(pǐ)瞥见(piē)消弭(mǐ)海市蜃楼(shèng)D . 娴熟(xián)尴尬(gān)诘责(jí)皮开肉绽(zhàn)2. (2分) (2017九上·荣昌期中)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中国究竟会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还是合作伙伴,或者兼而有之,这个问题尚无定论。
B . 失败并不可怕,但应分析原因,吸取教训,把它当作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C . 神州八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吞斗牛,直上云天,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
D . 初中三年就要结束了,在这弥留之际,让我们互道一声珍重吧。
3. (2分) (2017八下·武威月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近两年,“打虎上无禁区,拍蝇下无死角”的反腐举措,极大地促进了老百姓对未来的期许,对国家的自信。
B . 通过学校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奠定和谐社会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C . 阳光小学“打造阳光课堂,实施阳光教育”的系列活动深得全社会和各级领导的肯定与好评。
D . 思维对于作文审题来说无比重要,运用正确思维方法审清材料是能否打开作文视野之窗很关键的一步。
4. (2分) (2017九下·高台期中) 依次填人下面语段横线处的短语,排列恰当的一项是()思乡,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
乡思就像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闲适清淡;乡情就是,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乡音就像,婉转悠扬,轻吟浅唱;乡容就是,退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吉林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二)为您整理“吉林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二)”,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相关栏目发布的信息。
吉林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二)一、阅读(60分)(-)名句积累与运用(10分)1.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2. ______________?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3. 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4. 一夜之间长春披上银妆,树枝挂上了蓬松的雪,你将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两句诗来形容其壮丽,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李白常用典故表达内心的憧憬,如《行路难》中就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曹雪芹借林黛玉之口表现了他对王维诗歌的推崇,王诗讲求意趣真,“不以词害意”。
请写出王维的任意两句诗,并作简单分析。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20分)(甲)阅读《鱼我所欲也》,然后回答问题。
(l5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吉林九年级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位诗人是唐代文学的代表人物?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吴承恩C. 罗贯中D. 施耐庵3. 以下哪个选项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A. 张飞B. 李逵C. 关羽D. 赵云4.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哪首诗?A. 《登鹳雀楼》B. 《望庐山瀑布》C.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D. 《早发白帝城》5. 以下哪个选项是《西游记》中的一个人物?A. 孙悟空B. 猪八戒C. 曹操D. 诸葛亮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2.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3. 唐代诗人杜甫被称为“诗圣”。
()4. 《水浒传》描写的是宋朝末年的农民起义。
()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静夜思》。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西游记》的作者是______。
2. 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有《将进酒》和______。
3. 《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有贾宝玉、林黛玉和______。
4. 《水浒传》中的宋江是______的绰号。
5. 《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讲述的是刘备请______出山的故事。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红楼梦》的主要情节。
2. 请列举唐代诗人杜甫的三个代表作。
3. 请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特点。
4. 请简述《水浒传》中的宋江是如何成为梁山好汉的领袖的。
5.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原因。
2. 请分析《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原因和结果。
3. 请分析《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起义背景和影响。
4. 请分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性格特点。
5. 请分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
___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梅花红似火,青砖黛瓦翘首望;水乡数百里,又见遍地菜花黄。
柳絮飘呀飘,风中依稀把评书讲。
怯怯的步履,唯恐惊醒了麻石巷;熟悉的乡音,犹在耳边说沧桑。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C.面对防控禽流感的严峻形势,活禽交易市场该关,还是该管?引起了社会热议。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B.人们对___的感情纠葛津津乐道,却不清楚她的悲情命运、文学成就和独立思想。
4.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D.短语“乌镇峰会”“饱经风霜”“浮想联翩”“疲惫不堪”的结构各不相同。
5.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1)一(4)每题1分,(5)一(6)每题2分)1)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2)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5)唐宋诗歌中,有许多诗句饱含爱国忧思,表达诗人为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请写出连续的两句来: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岂曰无衣,与___。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安定,是我们最伟大的“中国梦”。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们可以运用___《行路难》中的乐观自信来鼓舞自己。
这段文字出自《红楼梦》。
作者称之为“最为心爱的宝书”,可能是因为这本书对作者的人生有着很大的影响。
选项C不正确。
___是因为无法忍受大人国的虚伪和荒唐才离开的,与他的箱子和老鹰无关。
我同意选项A的看法,“老夫聊发少年狂”中“老”字应该重读,因为它是与“少年”形成对比的,突出了作者年迈却依然怀揣青春的心态。
①填入“立冬”,因为这首诗描写的是秋末冬初的景象。
②填入“立春”,因为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的雨季。
③填入“谷雨”,因为这首诗描写的是___的田园生活。
10.楚王不知臣之不肖。
停顿)/11.翻译下列句子。
⑴那些因为骄傲而失去民心的人会被人民抛弃,那些因为滥用权力而变得高傲的君王也会被人民所憎恶。
2018二模语文参考答案2018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积累与运用1.填空。
(每空1分,共12分)(1)博学而笃志(2)八百里分麾下炙(3)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4)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5)塞上燕脂凝夜紫(6)悠然见南山;留取丹心照汗青(7)示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示例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示例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8)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共5分)⑴楷体(1分第七笔(1分)⑵lǐ(0.5分)酉(0.5分)⑶C(2分)3.C(2分)4.B(2分)5(1))B(2分(2)意思对,言之成理,衔接得当即可。
(每句1分,共2分)6.C(2分)7.⑴.青岛绿树稠树绿岛青(2分)⑵上元(农历正月十五);下弦(农历每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日);孟秋(秋天的第一个月,农历七月)(1分)现代文阅读8.对自己的一生进行梳理和总结,并“看明白自己”,通过作品来体现完整的自己,即用自己所写的文字,表达对文学、文化遗产保护、绘画及教育等各个领域的思考、感受、发现、想象、价值观,以及思想立场,包括各种体裁各类文本的文学创作。
(2分)9.交代出版《冯骥才》这部著作的原因。
(1分)10.是一个爱好与涉猎广泛、关切多多的人;(1分)一生致力于在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四个领域都有所作为;(1分)善于梳理和总结自己。
(1分)11(1)“仍然”是仍旧、照样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持续不变。
突出了作者虽然年纪已大,但一直用自己的笔致力于表达的状态。
(1分)(2)“甚至”表示递进关系,强调了作者对图像的见证价值的重视,突出了所编作品的完整性。
(1分)12.《笔墨歌》中的一句“如烟世事笔墨挽”就是文章的题目,照应了文章的标题;(1分)《笔墨歌》一诗更高度概括了全文的内容。
(1分)13.①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分)②引出了说明对象:口渴的原因。
(1分)③有总领全文、引起下文、点题等作用。
2018年中考模拟卷(二)[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横线上端正地书写。
[第1~5题每句1分。
第6题(1)(3)小题各1分,(2)小题2分,第7题2分;书写1分] 1.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无题》)3.《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自己想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唐果同学爱用古诗句劝解别人。
宁馨要转学,临行依依不舍,唐果就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劝她。
(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填空)6.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正义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社会的核心价值所在。
②正义不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就可以平均享用的物品,但是要经过我们共同努力才能达成的社会目标。
③捍卫正义不仅需要法律约束,更需要每一个社会个体。
④正义应融入道德之中、也应存在于信仰之中,最终成为一种“本能”的生活方式。
(1)第②句中的关联词使用有误,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2)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④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热播后,全国掀起了“桃花热”,如今,盛春已至,某地举办桃花节,放眼望去,连绵起伏的山上,万里桃花粉嫩娇俏。
吉林省长春市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 (2018九下·夏津开学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如对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为薨、百岁等;对父母之死称见背、崩等;对佛道徒之死称坐化、仙游等。
B . 黄金台,亦称招贤台,又称金台、燕台。
据史料考证,战国时期燕昭王有感于千金买骨的故事,高筑“黄金台”以招贤纳士,以致名将乐毅、剧辛先后投奔燕国。
C . 传说中的“三山”因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格外受到古人的神往。
《史记》载:“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D . 古代人作揖的方式有很多,男子右手握拳左手包于其上是“吉拜”,表示尊重,用于见面、告别等场合;相反的手势则是“凶拜”,一般用于吊丧。
女性的手势和男性是相反的。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2. (5分) (2018九上·宿州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蛮竹①人的记忆很奇怪,有时当你搜肠刮肚地冥想时,历史无迹可寻,可有些事物,无论你身处何地,不管你心境如何,只要在某个瞬间不经意的一瞥,那潜伏在你内心里最熟知的记忆神经便被骤然牵起,让你回到拥有无限遐想的时光隧道中,回到那个虽被尘封可依然鲜活的记忆空间里。
就在那天,走在街上的我无意间看到一辆用蛮竹做的推车,于是脑海便翻涌着关于它的所有片段,如一扇门在我眼前开启,门内是老家郁郁葱葱的蛮竹。
②蛮竹,一种生长在山里的竹子,高大而粗壮,挺拔的竹竿带着大地黑土的倔强直冲云天,恣意地向白云深处延展。
“蛮”即“大”,在布朗族眼里乃“王”之意,在我看来,他有的是王者的大气而无霸气,有王者的博爱而没有狭隘,在广阔的天地里延展成一片让人叹为观止的风景。
蛮竹苍苍,他是主妇,染绿了山寨,掩映着篱笆和野花,让家变成了温馨的小窝;蛮竹苍苍,他是壮汉,带领着源源不断的子孙,世代驻守着大山,倾其一生献给了这片土地上勤劳而善良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