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模体系操作要求上课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740.00 KB
- 文档页数:8
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及操作要求一、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及操作要求(一)柱模板搭设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先浇捣柱砼,然后再绑扎梁板钢筋,梁板支模架与浇好并有足够强度的柱和原已做好的主体结构拉结牢固。
经有关部门对钢筋和模板支架验收合格后方可浇捣梁板砼。
(二)浇筑时按梁中间向两端对称推进浇捣,由标高低的地方向标高高的地方推进。
事先根据浇捣砼的时间间隔和砼供应情况设计施工缝的留设位置。
搭设本方案提及的架子开始至砼施工完毕具备要求的强度前,该施工层下层支顶不允许拆除。
(三)根据本公司当前模板工程工艺水平,结合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决定采用承插型盘扣式模板支架作为本模板工程的支撑体系。
(四)一般规定:1、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相互位置的正确。
2、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
3、构造简单,装板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浇筑混凝土等要求。
4、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m,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5、拼装高度为2m以上的竖向模板,不得站在下层模板上拼装上层模板。
安装过程中应设置临时固定措施。
6、当支架立柱成一定角度倾斜,或其支架立柱的顶表面倾斜时,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支撑底脚必须有防滑移的可靠措施。
(五)立杆及其他杆件1、立杆间距不应大于1.2m;2、立杆接头应采用带专用外套管的立杆对接,外套管开口朝下;3、立杆的连接接头宜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宜设在在同步内;4、模板支撑架底层纵、横向水平杆应作为扫地杆,距地面高度不应超过550mm;5、水平杆的步距不得大于1.8m;6、模板支架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严禁超过650mm,且丝杆外露长度严禁超过300mm,可调托座插入立杆长度不得少于200mm;可调托撑悬臂构造1—顶层水平杆;2—立杆;3—调节螺母;4—螺杆;5—可调托撑钢板7、模板支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扫地杆与低处水平杆拉通;8、当立杆需要加密时,非加密区立杆、水平杆应与加密区立杆、水平杆间距互为倍数;加密区水平杆应向非加密区延伸不少于2跨模板支架平面图1—立杆;2—水平杆;3—加密立杆;4—延伸水平杆;5—结构梁模板支架剖面图1—立杆;2—水平杆;3—可调托撑;4—轮盘扣(六)剪刀撑1、应采用有剪刀撑框架式支撑结构。
柱、墙、梁、板模板施工技术要点柱模板支设施工技术要点1、柱模配设柱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组成,第一层为直接支撑模板的竖楞,用以支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第二层为支撑竖楞的柱箍,用以支撑竖楞所受的压力;柱箍之间用对拉螺栓相互拉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柱模板支撑体系。
2、模板支设技术参数柱截面宽度B方向对拉螺栓数目:3;柱截面宽度B方向竖楞数目:8;柱截面高度H 方向对拉螺栓数目:3;柱截面高度H方向竖楞数目:8;对拉螺栓直径(mm):M14;柱箍材料:圆钢管直径(mm):48.00;壁厚(mm):3.00;柱箍的间距(mm):450;柱箍合并根数:2;竖楞材料:木方;竖楞合并根数:2;梁模板支设施工技术要点1、选取一层大厅6米层高的500x900mm梁作为代表,主体其它部位梁模板支设以此为参照。
2、模板支设技术参数(m):1.5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a(m):0.15;立杆步距h(m):1.50;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m):1.50;b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6.00;梁两侧立杆间距(m):0.80;承重架支撑形式:梁底支撑小楞平行梁截面方向;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1;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0;梁底方木截面宽度b(mm):50.0;梁底方木截面高度h(mm):100.0;梁底模板支撑的间距(mm):200.0;主楞间距(mm):500;次楞根数:4;主楞竖向支撑点数量:4;穿梁螺栓直径(mm):M14;穿梁螺栓水平间距(mm):500;竖向支撑点到梁底距离依次是:150mm,300mm,450mm,600mm;主楞材料:木方,宽度(mm):50.00;高度(mm):100.00;主楞合并根数:2板模板支设施工技术要点1、板模板选取一层最大层高6米为代表,主体其他部位以此为参照施工。
二、支设技术参数横向间距或排距(m):1.20;纵距(m):1.50;步距(m):1.5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5;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5.90(按最大层高6米计算);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可调托座;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5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方木的截面尺寸(mm):50.00x100;托梁材料为:钢管(双钢管) :Ф48×3;剪力墙模板支设施工技术要点1、剪力墙模板选取一层最大层高6米为代表,按承受最大荷载考虑,主体其他部位以此为参照施工。
模板支撑体系操作要求1、施工要求和技术交底1.1 、满堂架搭设要求1.1.1 、立杆( 1 )立杆落在楼层板上,立杆底部设置150× 150 模板木块作为垫板;(2)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地面200mm 高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向底处延伸两跨与立杆固定。
(3)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天杆。
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当立杆顶部模板支撑点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低处的扫天杆向高处延伸两跨与立杆固定。
(4 )模板支架步距不大于 1.8m 。
(5)立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扣件应符合下列规定: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
1.1.2 、水平杆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特殊情况下可以采用搭接。
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各接头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
(2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 ,应等距离设置 3 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
(3)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主节点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离不应大于150mm 。
每步的纵、横水平杆双向拉通1.1.3 、剪刀撑(1)模板支架四边满布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六排立杆设置一道纵横向竖向剪刀撑,由底到顶连续设置。
( 2 )剪刀撑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 4 跨,且不应小于6m ,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倾角控制在45°--60°之间。
倾角为45°时,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应超过7 根,倾角为60 度时,则不应超过 5 根。
模板支撑体系操作要求
1、施工要求和技术交底
1.1、满堂架搭设要求
1.1.1、立杆
(1)立杆落在楼层板上,立杆底部设置150×150模板木块作为垫板;
(2)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地面200mm高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向底处延伸两跨与立杆固定。
(3)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天杆。
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当立杆顶部模板支撑点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低处的扫天杆向高处延伸两跨与立杆固定。
(4)模板支架步距不大于1.8m。
(5)立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扣件应符合下列规定: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
1.1.2、水平杆
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特殊情况下可以采用搭接。
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距离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主节点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离不应大于150mm。
每步的纵、横水平杆双向拉通。
1.1.3、剪刀撑
(1)模板支架四边满布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六排立杆设置一道纵横向竖
向剪刀撑,由底到顶连续设置。
(2)剪刀撑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倾角控制在45°--60°之间。
倾角为45°时,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应超过7根,倾角为60度时,则不应超过5根。
(3)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
(4)剪刀撑应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1.1.4、柱、墙连接件
(1)建议柱与梁板分开浇筑,便于柱与满堂架设置连接,增强满堂架的整体性;
(2)模板支架与施工区域内及周边已具备一定强度的构件(墙、柱等)通过连墙件进行可靠连接。
(3)斜梁、板结构的模板支架搭设时,应采取设置抛撑,或设置连墙件与周边的构件连接,以抵抗水平荷载的影响。
(4)与满堂架周边有临近结构已施工完成的边梁,水平方向按3跨布设连墙件。
1.1.5、具体搭设要求
(1)先搭设梁部立杆,后搭设平板立杆;
(2)紧固件均需备齐,所有紧固件必须扣紧,不得有松动,梁承重架横杆下须加双轧;
(3)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
(4)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
(5)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JGJ130-2002规范的规定。
(6)为增加脚手架的稳定性,在中间增加与柱形成有效的拉接措施,周边结构应与具备一定强度的构件形成可靠的连接.
(7)扣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匹配;
2)螺栓拧紧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大于65N•m;
3)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
4)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5)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6)立杆接长必须采用对顶扣件连接,禁止搭接。
2、施工方法
2.1、墙体模板施工
(1)地下室外墙
地下室外墙模采用14 mm胶合板配制,模板竖楞采用50mm×100mm木枋,横向间距为400 mm,横楞采用Φ48×3.2mm钢管,纵向间距为400mm(墙厚在400mm 以下的为450mm);模板支撑采用普通钢管脚手架。
为了保证模板的侧向刚度和地下室外墙的防水需要,在模板中间加设一次性的φ14止水对拉螺杆,对拉螺杆的纵横向间距为400mm(墙厚在400mm以下的为450mm),同时采用钢管做斜撑。
所下图所示:
(2)地下室内墙
地下室内墙模板采用14 mm胶合板配制,模板竖楞采用50mm×100mm木枋,横向间距为400mm,横楞采用φ48×3.2mm钢管,纵向间距为400mm(墙厚在400mm 以下的为450mm),模板支撑采用钢管脚手架。
为保证模板的侧向刚度,在模板中间加设φ14对拉螺杆,对拉螺杆的纵横向间距为400mm(墙厚在400mm以下的为450mm),为保证对拉螺杆重复使用,使用时,带直径16的PVC套管,套管两头带伞形塑料堵头,既用于模板限位,同时也用于穿墙孔眼限位和防止面板孔眼漏浆。
示意如下:
2.2、柱模板
圆柱支模采用定型钢模(200mm*2000mm),采用钢管井字支架加固。
不足一块模板尺寸,可用木模板代替,但拼缝要严密。
方形柱支模拟采用14 mm厚胶合板配制模板,加50mm×100mm木枋竖楞和短钢管抱箍加固或者是10号槽钢抱箍加固,木枋竖楞的横向间距按250~350mm设置,钢管抱箍的竖向按500mm设置,施工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到上疏下密。
为保证柱线角顺直,木枋条定位必须准确。
为保证柱模的侧向刚度,在柱模上设置双向Φ14对拉螺杆,间距按400~500mm设置。
各种类型柱加固如下:
2.3、梁板模板
该工程结构平面较复杂。
为便于配模板,采用14 mm 厚胶合板配置梁板模,以满足不同结构形状的配模要求。
模板支撑均采用室内满堂脚手架,钢管立杆上端加设可调支座。
地下室因层高较大(最大层高7.7m ),钢管支撑的立杆纵横向间距为1000×1000mm (板厚为150mm 处,立杆纵横向间距1000×800mm )。
在距离楼地面200 mm 左右设扫地杆,横杆步距按1.8米考虑,在梁底纵横向设一道水平支模杆,并在板底纵横向设一水平支模杆;对于净高大于600mm 的梁,在梁中增设Φ14对拉螺杆,对拉螺杆外加设Φ16硬塑套管,便于螺杆的重复使用。
梁板支模时应按设计或规范要求将梁板起拱。
具体构造如下图:
梁宽小于400mm,梁高大于600mm。
(梁高小于600mm时,取消对拉螺杆)
700mm×1200mm梁支撑体系示意图
梁宽大于400mm,梁高小于1000mm支撑体系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