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0—1 敷设各类市政管线间最小水平净距离
- 格式:doc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1
欧阳文创编
欧阳文创编
欧阳文创编
附表四:
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控制指标表
欧阳文创编
注:FAR-容积率D-建筑密度GAR-绿地率
附表五:
建筑离界(用地红线)距离控制表
欧阳文创编
注:H指建筑高度;S指规定间距
附表六:
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最小距离控制表
欧阳文创编
注:①表中H指建筑高度,W指道路红线宽度。
②高层退让城市道路红线是指主体部分的退让,其裙房退让按多、低层建筑退让要求控制(裙房高度小于24米)。
③退让城市快速干道的距离,根据城市规划及有关要求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另行核定,原则上不得小于城市主要道路的相关标准。
④超高层建筑应相应加大退让距离,具体标准根据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
欧阳文创编
附表七:。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作者:————————————————————————————————日期:2附表一: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管线名称给水管排水管燃气管热力管电力电缆电信电缆低压中压高压直埋地沟直埋缆沟直埋管道给水管 1.0 1.0 0.5 1.0 1.5 1.5 1.5 0.5 0.5 1.0 1.0 排水管 1.0 0.5 1.0 1.2 1.5 1.5 1.5 0.5 0.5 1.0 1.0燃气管低压0.5 1.0DN≤300mm为0.4DN﹥300mm为0.51.0 1.0 0.5 0.5 0.5 1.0 中压0.5 1.2 1.0 1.5 0.5 0.5 0.5 1.0 高压 1.0-1.5 1.5-2.0 1.5-2.0 2.0-4.0 1.0-1.5 1.0-1.5 1.0-1.5 1.0-1.5热力管直埋 1.5 1.5 1.0 1.0 1.5-2.0 -- -- 2.0 2.0 1.0 1.0 地沟 1.5 1.5 1.0 1.5 2.0-4.0 -- -- 2.0 2.0 1.0 1.0电力电缆直埋0.5 0.5 0.5 0.5 1.0-1.5 2.0 2.0 -- -- 0.5 0.5 地沟0.5 0.5 0.5 0.5 1.0-1.5 2.0 2.0 -- -- 0.5 0.5电信电缆直埋 1.0 1.0 0.5 0.5 1.0-1.5 1.0 1.0 0.5 0.5 -- -- 地沟 1.0 1.0 0.5 0.5 1.0-1.5 1.0 1.0 0.5 0.5 -- --注:①表中给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的净距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就大于或等于3.0m;②大于或等于10KV的电力电缆与其它任何电力电缆之间应大于或等于0.25m,如加套管,净距可减至0.1m;小于10KV电力电缆之间应大于或等于0.1m;3③低压燃气管的压力为小于或等于0.005MPa,中压为0.005~0.3MPa,高压为0.3~0.8Mpa。
精心整理
附表四:
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控制指标表
注:FAR-容积率D-建筑密度GAR-绿地率
附表五:
建筑离界(用地红线)距离控制表
注:①表中H指建筑高度,W指道路红线宽度。
②高层退让城市道路红线是指主体部分的退让,其裙房退让按多、低层建筑退让要求控制(裙房高度小于24米)。
③退让城市快速干道的距离,根据城市规划及有关要求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另行核定,原则上不得小于城市主要道路的相关标准。
④超高层建筑应相应加大退让距离,具体标准根据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由城市规划
附表七:
宜春市各类建设项目自备停车位控制指标。
文档
文档
注:①表中给水管与城市道路侧石边缘的水平间距1.0m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1.5m;
②表中给水管与围墙或篱笆的水平间距1.5m是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2.5m;
③排水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水平间距,当埋深浅于建筑物基础时应大于或等于2.5m;
④表中热力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最小水平间距对于管沟敷设的热力管道为0.5m,对于直埋闭式热力管道管径小于或等于250mm时为2.5m,管径大于或于文档
附表四:
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控制指标表
文档
注:FAR-容积率 D-建筑密度 GAR-绿地率
附表五:
建筑离界(用地红线)距离控制表
文档
注:H指建筑高度;S指规定间距
附表六:
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最小距离控制表
注:①表中H指建筑高度,W指道路红线宽度。
②高层退让城市道路红线是指主体部分的退让,其裙房退让按多、低层建筑退让要求控制(裙房高度小于24米)。
③退让城市快速干道的距离,根据城市规划及有关要求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另行核定,原则上不得小于城市主要道路的相关标准。
④超高层建筑应相应加大退让距离,具体标准根据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
文档
文档
附表七:
宜春市各类建设项目自备停车位控制指标
表6.2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间距表。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附表一: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管线名称给水管排水管燃气管热力管电力电缆电信电缆低压中压高压直埋地沟直埋缆沟直埋管道给水管 1.0 1.0 0.5 1.0 1.5 1.5 1.5 0.5 0.5 1.0 1.0 排水管 1.0 0.5 1.0 1.2 1.5 1.5 1.5 0.5 0.5 1.0 1.0燃气管低压0.5 1.0DN≤300mm为0.4DN﹥300mm为0.51.0 1.0 0.5 0.5 0.5 1.0 中压0.5 1.2 1.0 1.5 0.5 0.5 0.5 1.0 高压 1.0-1.5 1.5-2.01.5-2.2.0-4.1.0-1.51.0-1.51.0-1.51.0-1.5热力管直埋 1.5 1.5 1.0 1.01.5-2.-- -- 2.0 2.0 1.0 1.0 地沟 1.5 1.5 1.0 1.52.0-4.-- -- 2.0 2.0 1.0 1.0电力电缆直埋0.5 0.5 0.5 0.51.0-1.52.0 2.0 -- -- 0.5 0.5 地沟0.5 0.5 0.5 0.51.0-1.52.0 2.0 -- -- 0.5 0.5电信电缆直埋 1.0 1.0 0.5 0.51.0-1.51.0 1.0 0.5 0.5 -- -- 地沟 1.0 1.0 0.5 0.51.0-1.51.0 1.0 0.5 0.5 -- --注:①表中给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的净距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就大于或等于3.0m;②大于或等于10KV的电力电缆与其它任何电力电缆之间应大于或等于0.25m,如加套管,净距可减至0.1m;小于10KV电力电缆之间应大于或等于0.1m;③低压燃气管的压力为小于或等于0.005MPa,中压为0.005~0.3MPa,高压为0.3~0.8Mpa。
附表二:管线名称给水管线污、雨水排水管线热力管线燃气管线电信管线电力管线直埋管沟直埋管沟给水管线0.15 -- -- -- -- -- -- --污、雨水排水管线0.40 0.15 -- -- -- -- -- --热力管线0.15 0.15 0.15 -- -- -- -- -- 燃气管线0.15 0.15 0.15 0.15 -- -- -- --电信管线直埋0.50 0.50 0.15 0.50 0.25 0.25 -- -- 管沟0.15 0.15 0.15 0.15 0.25 0.25 -- --电力管线直埋0.15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管沟0.15 0.50 0.50 0.15 0.50 0.50 0.50 0.50明沟沟底(基础底)0.5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涵洞基底(基础底)0.15 0.15 0.15 0.15 0.20 0.25 0.50 0.50铁路轨底 1.00 1.20 1.20 1.20 1.00 1.00 1.00 1.00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垂直净距(m)附表三:各种管线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m)管线名称建筑物基础乔木灌木通信照明铁路钢轨(或坡脚)城市道路侧石边缘公路边缘围墙或路篱高压铁塔基础边﹤10kv10-35kv﹥35kv给水管 1.0 1.5 1.5 0.5 5.0 1.5 1.0 1.5 0.5 3.0 3.0 排水管 2.5 1.5 1.5 0.5 5.0 1.5 1.0 1.5 0.5 1.5 1.5燃气管低压0.7 1.2 1.2 1.0 5.0 1.5 1.0 1.5 1.0 1.0 5.0 中压1.5-2.1.2 1.2 1.0 5.0 1.5 1.0 1.5 1.0 1.0 5.0 高压4.0-6.1.2 1.2 1.0 5.02.5 1.0 1.5 1.0 1.0 5.0热力管直埋 2.5 1.5 1.5 1.0 1.0 1.5 1.0 1.5 1.0 2.0 3.0 地沟0.5 1.5 1.5 1.0 1.0 1.5 1.0 1.5 1.0 2.0 3.0电力电缆直埋0.5 1.0 1.0 0.6 3.0 1.5 1.0 0.5 0.6 0.6 0.6 地沟0.5 1.0 1.0 0.6 3.0 1.5 1.0 0.5 0.6 0.6 0.6电信电缆直埋 1.0 1.0 1.0 0.5 2.0 1.5 1.0 0.5 0.5 0.6 0.6 地沟 1.5 1.5 1.0 0.5 2.0 1.5 1.0 0.5 0.5 0.6 0.6注:①表中给水管与城市道路侧石边缘的水平间距1.0m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 时应大于或等于1.5m;②表中给水管与围墙或篱笆的水平间距1.5m是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2.5m;③排水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水平间距,当埋深浅于建筑物基础时应大于或等于2.5m;④表中热力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最小水平间距对于管沟敷设的热力管道为0.5m,对于直埋闭式热力管道管径小于或等于250mm时为2.5m,管径大于或于300mm时为3.0m,对于直埋开式热力管道为5.0m。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
注:①表中给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的净距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3.0m;
②大于或等于10kV的电力电缆与其他任何电力电缆之间应大于或等于0.25m,如加套管,净距可
减至0.1m;小于10kV电力电缆之间应大于或等于0.1m;
③低压煤气管的压力为小于或等于0.005Mpa,中压为0.005~0.3Mpa,高压为0.3~0.8Mpa。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垂直净距(m)
各种管线与建、构物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m)
注:①表中给水管与城市道路边缘的水平间距1.0m适用于管径小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1.5m;
②表中给水管与围墙或篱笆的水平间距1.5m是适用于管径小开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
时应大于或等于2.5m;
③排水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水平间距,当埋深浅于建筑物基础时大于或等于2.5m;
④表中热力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最小水平间距对于管沟敷设的热力管道为0.5m,对于直埋闭式热力管
道管径小于或等于250mm,管径大于或等于300mm时为3.0m,对于直埋开式热力管道为5.0m。
小区室外管网及管线综合设计指引1、小区内主要考虑给水(包括消防)、污水、雨水、强电、弱电及燃气等管线的布置。
2、各种管线必须与城市管线合理衔接;走线尽量避开首期园建区,特别是燃气、强弱电等后期进场施工的管线。
3、强弱电室外管道埋深均应保证不小于0.7米。
当管道穿越车行道时,应加深到1.0米以上或者PVC160置,41005均应DN≤80道。
6中间。
管材采用衬塑钢管,DN≥150时采用法兰连接,衬塑层破坏处需要补塑,埋地法兰用热塑套保护;DN≤100时采用丝扣连接,埋地管道做两布三油防腐层(总厚度不小于3毫米),锌层破坏处先刷红丹二道。
7、小区消火栓给水管和喷淋给水管必须成环,消防泵必须有两条出水管与环管连接,环管用阀门适当分段,走线优先走地下室,必要时可以走小区道路中间。
管材采用热镀锌钢管,DN≥150时采用法兰连接,埋地法兰用热塑套保护;DN≤100时采用丝扣连接,埋地管道做两布三油防腐层(总厚度不小于3毫米),锌层破坏处先刷红丹二道。
8、小区雨污水管网沿道路边布置,应充分利用周边市政条件分散排出,避免过分集中导致排水干管管径大,埋深大,接出困难;雨水管网的布置应综合考虑路面雨水、楼栋屋面雨水、广场雨水、园林绿化雨水和人工湖、游泳池溢排水的顺畅排出。
楼栋屋面雨水允许接入人工湖。
污水管网主要考虑各楼栋生活污水的顺畅排出,化粪池前的检查井均做流槽,化粪池后的检查井和雨水检查井均做成沉沙井,管底以下做300毫米深沉沙斗。
当用地紧张时,允许排水管穿越住宅门廊,但门廊内不许留检查井。
DN≤500采用UPVC双壁波纹管,橡胶圈承插连接,位于人行道及绿化带下时,采用环刚度S1级管(4KN/㎡),位于车行道下时,采用环刚度S2级管(8KN/㎡);DN≥600采用钢注:①表中给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的净距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3.0M;②大于或等于10KV的电力电缆与其它任何电力电缆之间应大于或等于0.25M,如加套管,净距可减至0.1M;小于10KV电力电缆之间应大于或等于0.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