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64.00 KB
- 文档页数:9
福建省泉港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题1.2分,共40题48分)1.某皇帝多次对大臣讲,农民在风调雨顺之年,数口之家犹可足食。
如果遇到水早等灾害,谷物欠收,则全家饥困。
这反映出小农经济A. 自足性B. 封闭性C. 脆弱性D. 分散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数口之家犹可足食”“谷物欠收,则全家饥困”等信息,可得出小农经济的脆弱性,C项正确;ABD也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点睛】理解小农经济的特点,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抓住材料的主旨。
2.《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
”下列属于“第二次商业革命”的是①白银成为普遍的流通货币②市镇经济繁荣③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 ①②③B. ①③C. ①②D. ②③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题干中“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
明清时期,商业发展主要表现包括: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出现了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故①,②,④正确,应选C项。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属于第三次近代商业革命的内容。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结构与特征·古代商业·明清3.《诗经》中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语句。
这反映出当时实行的主要土地制度是A. 均田制B. 井田制C. 土地私有制D. 公有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思是“凡是天下的土地没有不是属于帝王的。
” 这反映出当时实行的主要土地制度是井田制,土地名义上归国家所有,实际上归国王所有。
故选B项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贫者无立锥之地4.中国古代手工业发达,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特色。
陕西省山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备考仿真卷历史(二)第Ⅰ卷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代在两京及州县以上地方置“市”,设“市令”、“丞”,到宋代发展为在京城及地方路府州县镇市置“税务”来管理市场。
这些变化说明宋代政府A. 不再直接监管市场交易B. 扩大税收以解决财政困难C. 摒弃传统重农抑商政策D. 通过征税来直接监管市场【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通过官职的变化反映唐宋政府对市场管理模式的变化,“唐代在在两京及州县以上地方置”市”,设”市令”丞",”是政府用官员对市场直管模式;“宋代发展为在京城及地方路府州县镇市置税务来管理市场”是以税代管模式.政府不再直接监管市场交易。
故选A项。
B项扩大税收以解决财政困难材料无直接关联,C项摒弃传统重农抑商政策说法错误,D项通过征税来直接监管市场的说法材料没有体现。
所以排除BCD三项。
2.宋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尤其以田产交易规定最为详细,史称“宫中条令,为交易一事最为详尽。
”这表明宋代A. 土地买卖缓和了社会矛盾B. 政府强化租佃剥削关系C. 经济立法形成了完善体系D. 土地私有化的程度提高【答案】D【解析】宋代通过经济立法规范田产交易,且规定最为详细,说明宋代对土地兼并的抑制有所放松,从而土地私有化程度提高。
故答案为D项。
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所述为土地买卖关系,不是租佃关系,排除B 项;C项说法夸张,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3.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 交通方式的变革B. 土地制度的调整C. 货币制度的改变D. 地区经济的差异【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山东是江南的原料产地和棉布市场。
这主要是由于江南是经济中心所在,工商业发达,大量原料运到此地进行加工生产,因此体现的是地区经济的差异,D项正确;大运河是其共同的交通方式,交通方式没有变革或差异,排除A项;明朝土地税收制度有一定调整,但对此影响不大,排除B项;货币制度的变化对该现象不起主导作用,排除C项。
郴州市一中2019年上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谚语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总结。
下列谚语能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A.黄牛过河各顾各B.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D.小满芝麻芒种谷2、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以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
在古代两千多年的中西方交往中,丝绸、瓷器在西方广受欢迎。
这表明古代中国A. 自然经济取得了根本性突破B. 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C. 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D. 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3、我国古代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逐渐打破,市分散在城中。
此现象最早出现于A. 宋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4、“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
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这段材料反映了明代丝织业中A. 官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B. 私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C. 工匠与机户关系紧密D. 产生了雇佣劳动关系5、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搜集了下列信息。
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官府依然控制着商业B.隋唐时期为商业服务的柜坊问世C.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D.明清时期出现了商帮6、右图是中国古代机械工程史上的一大发明。
这一发明用于A. 冶铁B. 灌溉C. 耕作D. 纺织7、我国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手工业生产主导地位是在A.春秋战国B.宋朝C.明中叶D.清朝8、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
这一“工程”是指A. 隋唐大运河B. 都江堰C. 郑国渠D. 灵渠9、2019年3月,中国历史博物馆将馆藏青铜国宝“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
该鼎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的青铜器铸造水平A.夏朝B.西汉C.西周D.商朝10、《清史简编》一书认为广州十三行的行商巨头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广东实验中学2017—2018 学年(下)高一级期末考试历史命题:张岭峰审定:刘朝晖本试卷共 5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6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 小题,每小题2.5 分,共6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西汉时,赵过推行代田法。
把田地开成一条条垄和沟,每年轮换在沟和垄上栽种,这样可以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
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A.小农经济B.自给自足C.男耕女织D.精耕细作2.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
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B.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D.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3.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4.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
从此,船员只得在内地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
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明朝鼓励民间贸易B.明朝禁绝朝贡贸易C.明朝实行海禁政策D.明朝造船技术落后5.新航路的开辟对后世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B.便利了欧洲殖民者开始疯狂地海外殖民掠夺C.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相互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D.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推动了科学的进步6.对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恩格斯认为它“不仅会推翻那时的整个欧洲社会及其制度,而且也会为各国人民的完全解放奠定基础”。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广东二师附中中段测试高一级试题数 学本试卷共4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卷一并交回.试卷要自己保存好,以方便试卷评讲课更好开展.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直线013=+-y x 的倾斜角为( )A .30°B .60°C .120°D .150°2、已知直线12:220,:410l x y l ax y +-=++=, 若12l l ⊥, 则a 的值为( ) A . 2- B. 2 C. 12-D. 8 3、在△ABC 中,060B =,2b ac =则△ABC 一定是( ) A .直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等腰直角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4、将一个直角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绕其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所形成几何体的体积为( )A .43π B . 4π C . 3π D . 3π 5、设,m n 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为平面,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m n m n αα⊥⇒⊥B . ,//m n m n αα⊥⊥⇒C .,//m m n n αα⊥⇒⊥D .//,////m m n n αα⇒ 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其尺寸如图(单位:),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 .224cm πB .218cm πC .245cm πD . 248cm π 7、球的表面积与它的内接正方体的表面积之比是 ( ) A .3π B .4π C .2πD .π 8、在ABC ∆中,已知222sin sin sin 3sin sin B C A A C --=.求B 的度数( ).A .30°B .60°C .120°D .150°9、.如图所示,在正方体D C B A ABCD 111-中,若E 是A 1C 1的中点,则直线CE 垂直于( )A.AC B.BD C.1A D D.11A D . 10、已知顶点在单位圆上的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C b B c A a cos cos cos 2+=,422=+c b ,则ABC ∆的面积为( ). A.38B.34C. 3D. 2311、已知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E 点,将ACD ∆沿对角线折起,使得平面ABC ⊥平面ADC (如图),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直线AB ⊥直线CD ,且直线AC ⊥直线BDB. 直线AB ⊥平面BCD ,且直线AC ⊥平面BDEC. 平面ABC ⊥平面BDE ,且平面ACD ⊥平面BDED. 平面ABD ⊥平面BCD ,且平面ACD ⊥平面BDE12、如图所示,已知两点),(04A ),(40A ,从点),(02P 射出的光线经直线AB 反射后再射到直线OB 上,最后经直线OB 反射后又回到P 点,则光线所经过的路程是( ) A .210 B .6 C .33 D .25第Ⅰ卷(非选择题 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3、锐角ABC ∆中,若面积ab S 43=,则角C =___________ 14、如图,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E 是SA 上一点,当点E 满足条件:__________时,SC ∥平面EBD.15、如图所示,设,A B 两点在河的两岸,一测量者在A 所在的同侧河岸边选定一点C ,测出AC的距离为50m ,0045,105ACB CAB ∠=∠=后,就可以计算出,A B 两点的距离为________16、设点P 在直线30x y +=上,且P 到原点的距离与P 到直线32x y +=的距离相等,则点P 的坐标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题,共70分.解答须写出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解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直线()12:310,:20l ax y l x a y a ++=+-+=.(1)若12l l ⊥,求实数a 的值;(2)当12//l l 时,求直线1l 与2l 之间的距离.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已知面11AA B B 垂直于圆柱底面,AB 为底面直径,C 是底面圆周上异于A B ,的一点,12AA AB ==.求证:(1)11AAC BAC ⊥平面平面;(2)求几何体1A ABC -的最大体积V .19、(本小题满分12分)设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3,1,2b c A B ===.(1)求a 的值; (2)求sin()4A π+的值.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ABC 中,BC 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方程为210x y -+=,∠A 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0y =,若点B 的坐标为(1,2), 求:(1)点A 和点C 的坐标; (2)求△ABC 的面积.21. (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侧面PAD 为等边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ABCD ,1,90.2AB BC AD BAD ABC ==∠=∠=︒ (1)证明:直线BC ∥平面PAD ;(2)若△PCD 的面积为27,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向量()()()2sin ,sin cos ,3cos ,sin cos (0)a x x x b x x x λλλ=+=->,函数()f x a b =⋅的最大值为2.(I )求函数()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II )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2,cos 2b aa b c A c-=、、,若()0f A m ->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中段测试高一级试题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答案 B ADDCACDBBDA二、 填空题13.14.E 为SA 中点/SE=EA 15. 502m 16. 3131(,)(,)5555--或三、解答题 17、【答案】(1)由12l l ⊥知()320a a +-=,解得32a =; ……………4分 (2)当12l l ∥时,有()()230320a a a a --=⎧⎪⎨--≠⎪⎩解得3a =, (6)12:3310,:30l x y l x y ++=++=,即3390x y ++=, ……………8分距离为229142333d -==+ ……………10分 18、【答案】 (1)证明:C 是底面圆周上异于A ,B 的一点,AB 是底面圆的直径,∴ AC⊥BC. ……………1分AA 1⊥平面ABC ,BC ⊂平面ABC ,∴AA 1⊥BC, ……………2分又AC∩AA 1=A , ……………3分∴BC⊥平面AA 1C . ……………4分又BC ⊂平面BA 1C , ……………5分∴平面AA 1C⊥平面BA 1C . ……………6分(2)解:在Rt△ABC 中,当AB 边上的高最大时,三角形ABC 面积最大,此时AC=BC. 此时几何体1A ABC -取得最大体积. ……………8分090,2ACB AB ∠==,则由AB 2=AC 2+BC 2, ……………10分 AA 1⊥平面ABC , AA 1是几何体1A ABC -的高所以体积max 11112332ABC V S AA ⎛=⋅=⨯⨯= ⎝23. ……12分19.解:(1)∵2A B =,∴sin sin 22sin cos A B B B ==, ………1分∴22222a c b a b ac+-=⋅, ………3分∵3,1b c ==,∴212a =,∴a = ………5分2)由(1)可得2221cos 23b c a A bc +-==-, ………7分∵0A π<<,∴sin A ………9分 ∴sin()sin cos +cos sin444A A A πππ+=13=-= ………12分 20、【答案】(1)解:由⎩⎨⎧==+-.0,012y y x 得顶点(1,0)A -. ………2分又AB 的斜率2011(1)AB k -==--.∵x 轴是A ∠的平分线,故AC 的斜率为1-,AC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1)y x =-+① ………3分 已知BC 上的高所在直线的方程为210x y -+=,故BC 的斜率为2-, BC 所在的直线方程为22(1)y x -=--② ………4分解①,②得顶点C 的坐标为(5,6)-. ………6分 (2)()()22152645BC =-++= ………7分又直线BC 的方程是240x y +-=A 到直线的距离24655d --==………10分 所以ABC ∆的面积1164512225BC d =⋅=⨯⨯= ………12分 21、解:(1)在平面ABCD 内,因为90BAD ABC ∠=∠=,∴所以//BC AD . ………1分又BC ⊄平面,PAD AD ⊂平面PAD , ………3分∴//BC 平面PAD ………4分(2)取AD 的中点M ,连结,PM CM .12AB BC AD ==及//BC AD ,90ABC ∠= ∴ 四边形ABCM 为正方形,∴CM AD ⊥. ………5分因为侧面PAD 为等边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ABCD , 平面PAD平面ABCD AD =,所以,PM AD PM ⊥⊥底面ABCD . ………6分 因为CM ⊂底面ABCD ,所以PM CM ⊥.… ………7分 设BC x =,则,2,3,2CM x CD x PM x PC PD x =====.取CD 的中点N ,连结PN ,则PN CD ⊥,所以142PN x =………8分 因为PCD ∆的面积为27,所以11422722x x ⨯⨯=, 解得2x =-(舍去),2x =.………10分 于是2,4,23AB BC AD PM ====.所以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12(24)32V +=⨯⨯=………12分22、试题解析:(1)函数()•23sin cos f x a b x x λ==+()sin cos x x λ+()sin cos x x - ………1分()22sin cos sin cos x x x x λ=+-)cos2x x λ=-12cos22x x λ⎫=-⎪⎪⎝⎭2sin 26x πλ⎛⎫=- ⎪⎝⎭, ………2分 因为()f x 的最大值为2,所以解得1λ=. ………3分 则()2sin 26f x x π⎛⎫=- ⎪⎝⎭,由3222262k x k πππππ+≤-≤+, ………4分 可得:3522223k x k ππππ+≤≤+,536k x k ππππ+≤≤+, 所得函数()f x 的单调减区间为()536k k k Z ππππ⎡⎤++∈⎢⎥⎣⎦,. ………6分 (2)由2222cos 22b a b c d A c bc-+-==,可得22222b ab b c a -=+-,即222b a c ab +-=. 解得1cos 2C =,即3C π=. ………8分 因为203A π<<,所以72666A πππ-<-<,1sin 2126A π⎛⎫-<-≤ ⎪⎝⎭, ………10分因为()2sin 206f A m A m π⎛⎫-=--> ⎪⎝⎭恒成立, 则2sin 26A m π⎛⎫-> ⎪⎝⎭恒成立,即1m ≤-. ………12分。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2024.10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考生号等信息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并在答题纸规定位置贴条形码。
2.本试卷满分100分,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II卷为第5页至第7页。
3.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mm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表1为关于华夏早期推举的民众首领的相关记载。
据此可知A.上古时生产力低下B.原始民主遗风尚存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D.儒家思想推崇德治2.春秋以前,市场上流通的商品,多见奴隶、珠玉、珍宝、战国时期,粮食、家禽、家备等商品增多.其变化原因是A.土地私有的出现B.商品种类的增加C.高产作物的引进D.重农抑商的执行3.刘邦统一中国建立汉朝后,下令对大批从军归来的“军吏卒”赐爵、賜田宅,即“法以有功劳行田宅”。
这反映出汉初A.黄老之学备受重视B.稳定统治促进生产C.汉承秦制推行法制D.扶植新兴地主阶级4.《南史·齐江夏王锋传》载:“(齐)武帝时,藩邸严急,诸王不得读异书,《五经》之外,唯得看《孝子图》而已。
锋乃遣人于市里街巷买图籍,期月之间,殆将备矣。
”据此可知A.国家对社会思想严密控制B.图书商品化趋势开始出现C.诸王势力已威胁中央集权D.儒家孝文化具备社会基础5.根据文献记载,宋朝商业税的征收有严格的审计制度、明确的审计报告格式,朝廷派遣专人到地方考核,发现亏失,要对亏失的物品、数额、时间予以明确记载,并向户部禀明,对审计出亏失的官吏予以奖赏。
(化学试卷10份合集)广东省珠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l.下列由实验或已有知识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SO2可用于杀菌、消毒,但不可用来加工食品B.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热,因此氨常用作制冷剂C.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可吸入颗粒物,其分散在空气中能形成气溶胶D.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熔化但不滴落,说明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B.《本草经集注》中关于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该方法应用了焰色反应C用漂粉精和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 混合后的浓溶液清洗马桶效果更佳D.中草药煎制过程体现了化学实验中的溶解、浓缩、过滤等提纯操作3.某同学参阅了“84消毒液”说明中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含NaC1025%,密度为1.19g/cm3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过程只需要三种仪器即可配成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烘干才能用于溶液的配制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会造成所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D.需用托盘天平称量的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8.8g4.下列实验目的可以实现或操作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3.23gNaCl固体B.用10mL量筒量取7.50mL稀盐酸C.分液以后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D.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5.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气体同时通入过量的丙溶液中,一定能产生沉淀的组合是A. ②③④B. ②③④⑤C. ①③④D. ①③④⑤6.某强酸性溶液中还可能存在Al3+、Fe2+、NH4+、Ba2+、Cl-、CO32-、SO42-、NO3-中的若干种,现取适量溶液进行如下一系列实验(已知硝酸根离子在酸性环境中具有强氧化性,还原产物一般为气体)A.试液中一定有Fe2+、SO42-、H+、NH4+、Al3+B.试液中一定没有Ba2+、CO32-、NO3-C.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O2-+CO2+3H2O=2Al(OH)3↓+CO32-D.沉淀B在空气中会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7.酸式盐是盐的一种,可看作是多元酸中的氢离子未被完全中和所得到的盐,常见的有NaHCO3、NaHSO4、KH2PO4、KHPO4 等。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潮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科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坐号填写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
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卷选择题答题区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
第Ⅱ卷各题答案在非选择题答题区用黑色钢笔或黑色圆珠笔在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考试结束后只缴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1.《荀子·富国》认为“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
”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A. 男耕女织B. 铁犁牛耕C. 精耕细作D. 自产自销【答案】C2.为了保证农业经济的发展,巩固小农经济在政权中的统治地位,从战国时期开始,封建政府推行A. 井田制B. 重农抑商C. 抑制兼并D. 盐铁官营【答案】B3.《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文中的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 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B. 私田的数量日益增多C. 封建生产方式具有优越性D. 私有制兴起【答案】C4.汉初时,政府规定“市井之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到中唐以后,“工商杂类不得与士为伍”等禁令松弛,北宋时允许商人中“有奇才异行者应试”,商人及其子弟中举做官的越来越多。
这一变化反映出A. 朝廷逐渐放弃了传统的抑商政策B. 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冲击C. 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D. 商人中“奇才异行者”逐渐增多【答案】B5.《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家喻户晓的诗作。
诗中叙述老翁“晓驾炭车碾冰辙”到长安城,“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此处的“市”是A. 没有行政管理的草市B. 地方自治的市镇C. 严格管制的集中市场D. 沿街开铺的晓市【答案】C6.明代官员张邦奇在《西亭饯别诗序》中提及,“禁令之下,每岁孟夏以后,漳州大舶数百艘,乘风挂帆,蔽大洋而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
明代科举制度从学校开始明代科举制的一大特点就是学校制度与科举联系极其紧密,若要了解科举,必先了解学校。
注意哈,在这里所讲的学校主要指的是官学,那些开在乡下的小破私塾就别跑出来丢人现眼了,就算你是很出名的私学读书人也不如人家官学好使,比如白鹿洞书院、豫章书院之类的。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官家的东西一直是要比私人的好,这一点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君不见中考的时候公立高中的分数线一直是要高于私立高中的?小学——社学社学其实算不上典型意义上的官办学校,它只是由政府倡导,民间兴办的具有启蒙性质的学校。
但是它作为最低一级的教育机构,数量上最多,容纳的学生人数最多,造成的社会影响力也是最大的。
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实力考上真正的官学的,所以这种有一定官方性质的私学就盛行了,这当中也有政府推动的结果。
数量上达到多少呢?————明初估计全国上下至少9万所社学。
社学生出路在哪里呢?————优秀学生会被选拔入县学、州学、府学等更高级一点的学校成为生员。
中学——府、州、县学从这一级开始,你才算正式步入公家的学校,要知道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据统计,绝大多数的读书人一辈子也没能通过最基本的童生试,进入官学成为生员。
数量上:以洪武年间为例,全国上下共设府、州、县学1318所,设学率达到惊人的93.78%,可以说只要你是大明的臣民,住的不是那种鸟不拉屎的蛮荒之地,那么你所在行政区的城里一定会有相应的官学这里是真能感受到老朱重视教育啊,这种学校设置的规模和比例是空前的,在封建时代是相当不容易的。
学生类型:主要分为两类,其一是享受官供伙食和候选岁贡为特征“廪生”,他们数量有限,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官学生。
数量上府学40名,州学30名,县学20名。
待遇上有政府补贴还有可以参加岁贡考试进入高等学府——国子监的可能。
其二是“增广生”,这是由于后来读书人数逐渐增多,有需求加入更多名额,但是前面讲的廪生数目是由老朱定好的,没人有胆子去改,因此就干脆开辟一条新路,搞出来了“增广生”。
广东实验中学2018-2019 学年(下)高一级期末考试理科历史本试卷共8 页,满分100 分,考试用时6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10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图所示的古代农业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A.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曹魏时期D.隋唐时期2.元朝王祯在《农书》中提出农业生产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
这表明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 )A.注重农时B.因地制宜C.男耕女织D.精耕细作3.康熙帝一生重视农耕,雍亲王为投其所好,特命宫廷画师以他自己为形象画了二十三幅耕图,以王妃们为原型画了二十三幅织图,亲笔题诗,组成《耕织图》进献。
下面是《耕织图》其中的两幅绘图。
由此可知,我国农业的特点是( )A.精耕细作技术发达B.男耕女织的基本模式C.农业技术领先世界D.农民生活的富足安康4.在汉语中,“鼎”可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 ) A.商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5.“它加大了风量,提高了风压,增强了风力在炉中的穿透能力。
……这就大大地提高了生产能力。
足够大的鼓风能力,足够大的炉子,是炼出生铁的必要条件。
”材料中描述的“它”出现在( )A.战国B.秦朝C.汉代D.宋朝6.清政府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
”该规定从实质上反映出( )A.资本主义萌芽危及封建王朝的统治B.纺织业内部出现了不正常的兼并现象C.清政府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生产规模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7.《秦律·田律》规定: “百姓居田舍者毋敢酤(买,卖)酒,田啬夫、部佐谨禁御之,有不令者有罪”。
汉代乐府诗《羽林郎》中则有“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卖酒)”之句。
从历史的角度观察,与秦相比汉代( )A.商业活动冲破了时空限制B.政府对商业活动监管的放宽C.草市推动了农村经济进步D.特色商业街促进饮食业繁荣8.诗歌是时代风貌的体现,下列能证明宋代“市”发展状况的诗句是( ) A.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B.市人日中集,于利尽锥刀C.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D.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9.“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这里的“商业革命”具体表现在( )A.政府设有专门的经济管理机构B.“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C.“夜市”在城市生活中越发繁荣D.“草市”在商业活动中作用显著10.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
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
”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11.以下哪项表述是对明代“朝贡贸易”的准确理解()A.朝贡贸易展示了天朝威仪B.朝贡国可自由来华贸易12.1686 年,清政府设立广州十三行。
从官府的角度来说,十三行是外商的代表;从外商的角度来说,十三行又是清政府的代表。
行商是得到官府承认的唯一合法机构,因此,“通过行商采购的货物,必须由行商抽取一部分手续费,然后以行商的名义办理出口报关”。
这表明清政府( )A.禁止中外贸易往来B.重视海关税收征收C.维护外商经济利益D.废除闭关锁国政策13.为了梦想,为了财富,扬帆起航,向着茫茫大海,向着未知的远方……西方人将15 世纪中期到17 世纪中期称为“扩张时代”。
这个时代产生的世界影响是( )A.打破了各大洲相对孤立的状态B.引起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C.加快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D.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14.1522 年9 月6 日,某国国王举行褒奖仪式,特地制作了一个地球仪,赠送给生还的18 位勇士,说:“你们第一个拥抱了地球。
”这18 位勇士隶属于( )A.达·伽马船队B.哥伦布船队C.麦哲伦船队D.迪亚士船队15.“这是一次国际贸易的巨大调整,是国际经济财富的转移……亚平宁半岛(意大利)诸城市迅速衰落,里斯本、安特卫普、伦敦等城市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区域集团化B.新航路开辟C.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16.荷兰诗人冯德尔曾写道:“我们阿姆斯特丹人扬帆远航……利润指引我们跨海越洋。
为了爱财之心,我们走遍世界上所有的海港。
”上述情形最可能出现在( )A.15 世纪B.16 世纪C.17 世纪D.19 世纪17.布罗代尔说:“这场战争的结果将决定大西洋归属宗教改革派还是归属西班牙人,归属西欧人还是归属伊比利亚人。
”“这场战争”()A.英国获胜,开始确立了海上霸权地位B.荷兰取得独立,成为了“海上马车夫”C.使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D.西班牙失败,丢失了海外广大殖民地18.“这个大战的结果,在海外方面,是英国的成为北美和印度的主人翁,为英国他日雄飞于世界立下一个基础。
”材料中的“大战”指( )A.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B.三次英荷战争C.英法七年战争D.第一次世界大战19.“在17 世纪,(英国)煤的运输方面的困难,曾是其作为燃料的一大缺陷,但到19 世纪30 年代后,煤就可以自己运输自己了。
”材料现象反映( )A.煤炭已成为工业主要能源B.英国急需煤炭的大量进口C.铁路是煤的主要运输方式D.近代的电力工业发展迅速20.有人描述某一时期英国人生活的情景:以前,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艰苦,却很悠闲。
现在,社会的节奏变快了。
时间支配了整个社会,时钟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
导致生活节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化B.信息化C.城市化D.电气化21.托克维尔指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排出纯金的潮流。
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
”对此观点的全面理解是( )A.工业文明创造了巨大财富B.工业文明创造了环境污染C.工业文明开创了世界市场D.工业文明带来了双重影响22.如果没有麦克斯韦在理论上证明无线电波的存在以及赫兹的实验验证,除了幻想家外,谁都不会想到不要导线就可以传递信号。
材料可用于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A.电报成为标志性成就B.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C.技术推动了科学理论进步D.电报发明具有偶然性23.在1900 年的巴黎世博会上,璀璨耀眼的展览场馆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成为新亮点。
为此提供物质基础的是()A.电力与蒸汽B.电力与钢铁C.蒸汽与煤炭D.煤炭与钢铁24.在1925 年,美国16 家最大财阀控制着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3%,到1929 年15 家大公司集团控制了全美电力的80%,20 个集团控制了98.5%的跨州输送电路等。
这反映了(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有利于竞争兼并B.美国财阀致力于拓展国内市场C.技术革命刺激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垄断组织控制经济命脉的事实25.一个文弱书生最终成为驾驭千军万马的最高统帅,成就了“无湘不成军”的传奇,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和“洋务派之父”。
此人是()A.曾国藩B.李鸿章C.奕D.左宗棠26.李鸿章认为“中国积弱,由于患贫。
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人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
”以下近代企业的创办体现李鸿章这一思想的是()A.福州船政局B.江南制造总局C.上海轮船招商局D.天津机器制造局27.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 世纪70 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28.19 世纪80 年代的上海诞生了一批由民族资本家创办的企业,这些企业集中在() A.石油化工业B.冶金采矿业C.机器制造业D.轻工纺织业29.1897 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
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
”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30.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
”为此张謇创办了( )A.发昌机器厂B.继昌隆缫丝厂C.大生纱厂D.汉阳铁厂31.右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
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基本实现B.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色环保观念C.往来的船只说明交通运输业基础良好D.工作的场景展现工人投身建设的热情32.1956 年 7 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货汽车出厂,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
这一成就的取得是由于( )A .一五计划的实行B .中共八大方针的指导C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33.右图主题与下列口号精神相近的是()A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B .公共食堂好,吃饭不花钱C .自愿又互利,发展合作社D .联产承包制,走上富裕路猪羊肥大赛黄牛34.图 6 为商务印书馆 1978 年 12 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条。
它反映出当时( )A .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B .“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C .“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D .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跃进】d à yu è j ìn 指 1958 年在毛主席亲自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我国在工业、农业等各方面出现的飞跃发展,也泛指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度发展。
图 635.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
按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B .③①②④C .②③①④D .④②③①36.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
实现这一“重大突破“的 会议是()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 .中共十二大C .中共十四大D .中共十五大37.“走向世界丛书”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出版,所收著作记录了近代国人亲历西方的见闻感言,如容闳的《西学东渐记》、康有为的《欧洲十一国游记》等,反响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