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行政能力测试复习资料:巧解翻译推理题(上)
- 格式:doc
- 大小:37.05 KB
- 文档页数:2
2017年省考已经是箭在弦上,虽然我大辽宁的公告迟迟没有发布,但是有心的小伙伴想必早已经有条不紊的开始自己的备考了。
在省考中判断推理一般会出30道题,如何能在短时间内拿到高分就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我们该如何备考呢?有何秘籍能在考生在省考中拔得头筹呢?今天就来介绍一下备考判断推理的答题技巧。
判断推理一共分为逻辑判断、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
逻辑判断中有个题型不能忽视,那就是翻译推理,翻译推理是逻辑判断的基础,翻译推理是学好判断推理推导性思维的基础,所以这个地方一定要好好学习,并且翻译推理的技巧性非常强,把公式口诀背下来就好。
我们来看这样一道题目。
例:某高校外语教研室新招进五位外语老师,每位老师只教授一门外语。
并且满足以下条件:(1)如果小钱教德语,那么小孙不教俄语;(2)或者小李教德语,或者小钱教德语;(3)如果小孙不教俄语,那么小赵不教法语;(4)或者小赵教法语,或者小周不教英语。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可以得出小李教德语的结论?( )A.小孙不教俄语B.小钱教德语C.小周教英语D.小赵不教法语这是一道经典的翻译推理类的题目,翻译推理的解题思路是先翻译后推理,要时刻记住翻译原则:如果就前推后;只有才后推前。
推理口诀: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肯后否前不确定。
接下来我们拿来一道翻译推理的题目第一步就要把每个条件翻译出来:1.小钱德小孙俄,2.小李德或小钱德,3. 小孙俄小赵法,4.小赵法或小周英。
这道题的技巧就是可以用一个公式A B则A B,由2可得小钱德小李德,那我们就要得出小李德这个结论,所以找他成立的前提,由1得小孙俄小钱德,由3得小赵法小孙俄,由4得小周英小赵法。
所以得出小周英小赵法小钱德小李德,所以本题选择C。
这道题没有一步步推理,而是用了A B则 A B这个公式,很轻松的把四个逻辑关系穿成串最后得出答案。
注意这道题还有一个小公式就是否定肯定式:如果A或B 为真,则A B A。
这个小公式经常会出现在或的翻译推理题目中所以一定要额外注意。
事业单位招考笔试题⽬练习-⾏政能⼒测试强化练习-类⽐推理和翻译推理强化练习-类⽐推理和翻译推理(讲义)1.“除⾮不把领导的话当成圣旨,否则就会失去⾃我。
”这句话的意思不包括()。
A.只有不把领导的话当成圣旨,才不会失去⾃我B.如果不把领导的话当成圣旨,就不会失去⾃我C.如果把领导的话当成圣旨,就会失去⾃我D.只有失去⾃我,才会把领导的话当成圣旨2.制假售假的遏制,必须要有媒体的有效参与。
只有赋予媒体⾃由⾔论的权利,才能保证媒体的有效参与。
但是,如果没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和有效的保障措施,媒体⾃由⾔论的权利是⽆法得到保障的。
由此可以推出()。
A.要想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和有效的保障措施,必须要媒体的有效参与B.没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和有效的保障措施,制假售假就⽆法得到遏制C.只要赋予媒体⾃由⾔论的权利,制假售假就会得到遏制D.只要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和有效的保障措施,媒体⾃由⾔论的权利就能得到保障3.丽丽并⾮既聪明⼜好学。
如果上述为真,下列⼀定为真的是()。
A.丽丽如果聪明,⼀定不好学B.丽丽如果不聪明,⼀定好学C.丽丽聪明但不好学D.丽丽既不聪明也不好学4.域控制器存储了域内的账户、密码和属于这个域的计算机三项信息。
当计算机接⼊⽹络时,域控制器⾸先要鉴别这台计算机是否属于这个域,⽤户使⽤的登录账户是否存在,密码是否正确。
如果三项信息均正确,则允许登录;如果以上信息有⼀项不正确,那么域控制器就会拒绝这个⽤户从这台计算机登录。
⼩张的登录账号是正确的,但是域控制器拒绝⼩张的计算机登录。
基于以上陈述能得出以下哪项结论?()A.⼩张输⼊的密码是错误的B.⼩张的计算机不属于这个域C.如果⼩张的计算机属于这个域,那么他输⼊的密码是错误的D.只有⼩张输⼊的密码是正确的,他的计算机才属于这个域5.某饭店对配菜有如下要求:(1)只要配⾖腐,就要配⾁饼;(2)只有配鱿鱼,才要配黄⽠;(3)红烧⾁和红烧鱼不能同时都配;(4)如果不配⾖腐也不配黄⽠,那么⼀定要配红烧⾁。
公务员行测必考必会:翻译推理华图教育赵虹翻译推理是每年国联、联考的必考题目,至少一题,近几年的命题趋势是综合性越来越强。
不仅仅会单独考查翻译推理,而且翻译推理还会与真假推理和论证题目一起考查,那么接下来我们首先分析一下翻译推理题目的变形考法。
1.翻译推理自身变形以往的翻译推理题很正统,找到推理起点按照推理规则可以很容易做出答案,但是12年国考的翻译推理题却有一些创新,题目中没有给出推理起点,而是从结论往前推,找起点是什么。
【例题1】(2012-国考-112)某高校外语教研室新招进五位外语老师,每位老师只教授一门外语,并且满足以下条件:(1)如果小钱教德语,那么小孙不教俄语 (2)或者小李教德语,或者小钱教德语 (3)如果小孙不教俄语,那么小赵不教法语 (4)或者小赵教法语,或者小周不教英语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可以得出“小李教德语”的结论?A.小孙不教俄语B.小钱教德语C.小周教英语D.小赵不教法语【答案】C【解析】首先可把题目条件翻译为:(1)钱德→孙¬俄(2)李德或钱德(3)孙¬俄→赵¬法(4)赵法或周¬英。
题目中要求得出“李德”,“李德”这个条件只在第二句话中出现,那么也就是要得到“李德”必须首先怎么样,即思维反向思考。
“或”表示至少其一可以其二,要保证其一一定成立,那么就要排除其它可能性,也就说我们要得到“李德”那么首先“钱¬德”,那么接下来接着向前找。
要得到“钱¬德”在第一句话中出现,要否前先否后,所以“孙俄”。
要得到“孙俄”,在第三句中出现,依旧要否前先否后,所以得到“赵法”。
同样保证“或者”当中的一个一定成立,那么就要排除其它可能性,也就是要得到“赵法”就必须“周英”。
所以选择C。
通过上面题目以及以往题目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翻译推理的命题趋势,翻译推理题目掌握简单知识点不足以解决所有考试题目,那么我们总结一下翻译推理的自身变形。
行测答题技巧:翻译推理题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来临,公务员考试频道为大家整理出行测答题技巧供大家参考,大家虽然没必要相信秒杀的神奇,但是,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对大家还是有帮助的!当我们翻译推理的时候,有些题目当中既出现“如果…那么…”、“只有…才…”或其替代形式,又出现“或”、“且”这样的关联词,但是不能把两类关联词联系起来,鲁滨逊定律就能很好的把两类关联词联相互转化系起来。
鲁滨逊定律:A→B等价于(—A或B)当题目中同时存在推出关系和或关系的情况下就可以利用鲁滨逊定律分析题干信息。
下面以几道例题为例进行讲解。
【例题1】滨海市政府决定上马一项园林绿化工程,政府有关部门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就特色树种的选择问题形成如下几项决定:(1)樟树、柳树至少选择一样;(2)如果不种桂树,那么就要种雪松;(3)如果种柳树,那么就要种桃树;(4)桃树、雪松至少要舍弃一样。
据此,可以推出该市应选择的特色树种是()A.柳树或者桃树B.樟树或者桂树C.雪松或者柳树D.雪松或者樟树【解析】本题所出现的4个条件中既有推出关系,又有或关系,要想把条件联系到一起,需要用到鲁滨逊定律。
4个条件分别是:①樟树或柳树(非樟树→柳树);②非桂树→雪松;③柳树→桃树;④非桃树或非雪松(桃树→非雪松)。
可得到:非樟树→柳树→桃树→非雪松→桂树。
选项A:柳树或者桃树等价于非柳树→桃树,不符合柳树→桃树。
选项B:樟树或者桂树等价于非樟树→桂树,与题干信息相符。
选项C:雪松或者柳树等价于非雪松→柳树,不符合柳树→非雪松。
选项D:雪松或者樟树等价于非雪松→樟树,不符合非樟树→非雪松。
故正确选项为B选项。
【例题2】某高校外语教研室新招进五位外语老师,每位老师只教授一门外语,并且满足以下条件:(1)如果小钱教德语,那么小孙不教俄语(2)或者小李教德语,或者小钱教德语(3)如果小孙不教俄语,那么小赵不教法语(4)或者小赵教法语,或者小周不教英语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可以得出“小李教德语”的结论?A.小孙不教俄语B.小钱教德语C.小周教英语D.小赵不教法语【解析】本题所给四个信息分别是:①钱教德→非孙教俄②李教德或钱教德等价于非李教德→钱教德③非孙教俄→非赵教法④赵教法或非周教英等价于非赵教法→非周教英根据四个信息得到:非李教德→钱教德→非孙教俄→非赵教法→非周教英根据问题要想得到“小李教德语”的结论,根据推理方法: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
事业单位翻译推理题库1、13.近日相关部门监测发现部分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违规播出购物短片广告和医药广告,针对此现象,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停止播出“中医新知甩脂贴”等部分版本广告的通知》,要求立即清理和停止播出相关违规广告。
这属于宏观调控的()[单选题] *A. 经济手段B. 行政手段(正确答案)C. 计划手段D. 法律手段2、28、以下哪项是党的纪律处分工作应该坚持的原则:(? )[单选题] *①党要管党、从严治党②党纪面前一律平等;③实事求是;④民主集中制;⑤惩前毖后、治病救人A.①②④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正确答案)3、26、每年的世界环境日是哪天?()[单选题] *A、6月5日(正确答案)B、6月1日C、7月1日D、1月1日4、21.闭幕词的开头主要是()[单选题] *A. 答谢与会人员B. 概括总结大会的主要成果(正确答案)C. 展望未来D. 分析形势5、52.现有七年级的学生1名,八年级的学生4名,九年级的学生5名,需让他们排一排拍一张合照,要求同一年级的学生要挨在一起站,且七年级的学生不站两边,则有()种不同的排法。
[单选题] *A. 3760B. 4760C. 5760(正确答案)D. 67606、29、《乐山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自()起施行[单选题] *A.2019年1月1日(正确答案)B. 2018年1月1日C.2019年6月1日D.2018年6月1日7、8、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次党代会提出的? [单选题] *A.十六大B.十七大C.十八大D.十九大(正确答案)8、4、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以及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单选题] *A、作业B、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C、危险作业(正确答案)D、特种作业9、55.某旧车回收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拆卸一批三轮车和自行车,在一天之内共拆卸了20辆车,累计拆下了43个轮子,则在这一天内拆卸了()辆三轮车。
【导语】在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判断推理题中的汉字推理题是考试的内容之一。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提供相关备考辅导。
考法一:数量类→线→笔画
这是汉字类图形推理的经典考法,考查汉字的笔画数,也属于数量类里比较经典的题目,汉字类的考查形式要求考生熟知汉字的写法,在书写汉字时,笔划不能出错。
考法二:数量类→素→部分数
汉字的构词非常奇特,汉字之间有很大的区别,有些汉字由几部分组成,这也就让考官看到了汉字的另一种规律,此种规律可以被用在元素当中考查,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学会观察汉字图形,直接从汉字图形中抽象出规律。
考法三:样式类→遍历→相同结构遍历
很多汉字的偏旁或者是结构存在相似的地方,而这种相似的地方也正是出题者容易拿捏的角度,这些共同的部分可以从样式遍历中衍生出新的考法,而这些也是考生所想不到的。
考法四:数量类→面→封闭空间
行测答题技巧:巧解汉字推理题
考查封闭空间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题干中的所有图形必然会是有封闭面,而这种封闭面是要求考生根据题目的图形直接观察得到,不能根据日常书写汉字时所具有的思维,也就是说在给定的图形中,若汉字是存在相连的即为封闭空间,要忠于题干。
考法五:样式类→求同相加→汉字重组
当汉字之间存在一些共同的部分的时候,考生就需要注意,这有可能就是考查这些相同部分之间的一些关系,而这种相同结构之间的叠加就是出题者的思路,出题容易做题难,考查的要点十分到位。
以上内容来自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提供行测备考辅导,供大家参考借鉴!。
军队文职考试之翻译推理题破解技巧在军队文职的考试中,翻译推理题目是公共科目考试中的必考题目之一,今天跟着图图一起来学习一下吧~解翻译推理的题,总共分两步,第一步:把自然语句(大白话)转换成逻辑语言;第二步:验证选项是否符合推理规则。
先看第一步翻译,打比方说,“如果天下雨,地就会湿”,句子的前半句“天下雨”成立,后半句“地湿”也一定成立。
但反过来,“地湿”却不一定是因为“天下雨”,这叫“前推后”成立,后推前不一定成立。
在逻辑里面,前推后,后也能推前,称充要条件;前推后,后不能推前,称充分条件,反之为必要条件。
显然前半句“天下雨”是后半句“地湿”成立的充分条件。
所以遇到这样的战役都通通使用通关技能“前推后”,那这样的战役在茫茫题海中该如何识别呢,下面放个大招,上个真题:【例1】如果某人是杀人犯,那么案发时他在现场。
据此,我们可以推知:A. 张三案发时在现场,所以张三是杀人犯B. 李四不是杀人犯,所以李四案发时不在现场C. 王五案发时不在现场,所以王五不是杀人犯D. 许六不在案发现场,但许六是杀人犯观察上面的真题有如下特点:一是题干或选项中含有逻辑关联词(例如:如果……就……);二是提问方式一般为由此可以推出;三是选项之间差异性不大。
如果看到一道题基本满足上述特点,就可以用秘籍了,但友情提示,“前推后”的通关口令有它的适用条件,一般情况下当题中会出现诸如“如果就”、“如果那么”、“若则”、“只要就”、“必须”和“A 是B的充分条件”这样的通关提示,官方说法是“如果就”的替代关联词,通俗的说见到它们一般都使用“前推后”的解题方法。
翻译解题第二步,验证选项是否符合推理规则。
推理规则三句话:“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不必然”,结合上面例题,翻译:如果就,前推后,杀人犯推出在现场。
其中,杀人犯是条件,在现场是结论。
第二步,验证:A选项在现场为肯定翻译的结论,根据肯后不必然,后面的结论肯定,要求条件杀人犯是不确定的,但选项中肯定张三是杀人犯,不符合推理规则,排除。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来源:/宣城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测复习资料之巧解翻译推理题(上) 推荐阅读:安徽事业单位招聘网为您提供:宣城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测复习资料之巧解翻译推理题(上) 欢迎加入安徽事业单位QQ群:341433548翻译推理即先翻译后推理,第一步:翻译。
所谓翻译就是把题干中的语言翻译成逻辑语言,并且用逻辑符号表示。
第二步:推理。
所谓推理,就是根据相关逻辑规则进行推导。
一、典型翻译推理(一)题型辨识典型的翻译推理类题目最明显的标志,也就是关联词,题干中会出现一组或几组关联词的形式。
如“如果……就……”,“只有……才……”等等。
(二) 两组翻译最主要的关联词有两组:1.“如果……就……”,该组关联词所涉及的逻辑规则可以用一句简单的口诀来帮助记忆,即“如果就,前推后”。
【例】命题:“如果天下雨,那么地就湿”,翻译:“下雨→地湿”。
(注意:逻辑中的“→”是有方向性的,单向指示,不可颠倒。
)将命题分为前件和后件的话,该翻译可以简述为“肯前必肯后”。
2.“只有……才……”,该组关联词所涉及的逻辑规则也可以用一句简单的口诀来帮助记忆,即“只有才,后推前”。
【例】命题:“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考上好学校。
“,翻译:“好学校→努力学习”。
另外,“如果……就……”和“只有……才……”各自的替代形式一定要熟练记忆,做好区分。
替代形式如下:只要A,就B; 不A,不B;为了A,一定B; 除非A,否则一定不B;A→B:凡是A,都B; B→A :A是B的必不可少的/必要条件;A离不开/必须B; A是B的基础/核心/关键;A,所以B ……。
更多信息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宣城事业单位招聘网。
三步搞定翻译推理题目华图教育王姗姗在公务员考试中,翻译推理类题目,虽然比重占得不是很大,但是此类题目的方法性和技巧性是比较强的,是最容易拿分的模块,所以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同学只需要遵循翻译推理的三步骤就能轻松拿到分。
在这里我将翻译推理的解题三步骤通过图示和立体的形式给大家做个详细的剖析。
翻译推理类题目解题三步骤:例1: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大问题。
科学家和环境保护组织不断发出警告:如果我们不立刻行动起来保护环境,阻止气候变暖,那么人类总有一天会毁灭地球,不能继续生存下去。
由此可以推出()。
A.只要我们立刻行动起来保护环境,就能阻止气候变暖,人类就能在地球上继续生存。
B.如果人类不能继续生存在地球上,必定是没有立刻开始保护环境。
C.要想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保护人类自身,就必须防止气候变暖。
D.如果人类想在地球上继续生存,就必须立即行动起来保护环境,阻止气候变暖。
第一步:题型特征。
这道题目题干中“如果我们不立刻行动起来保护环境,阻止气候变暖,那么人类总有一天会毁灭地球,不能继续生存下去。
”出现了“如果…那么…”的逻辑关联词,就可以断定为翻译推理类题目。
这里需要给大家强调的是:给出的是典型的逻辑关联词,当然也有一些不典型的逻辑关联词,例如:只要…就…,为了…一定…,…以…为基础,…是…的基础(必要条件)等等,虽然这些逻辑关联词不是很典型,但是在遇到此类题目的时候可以结合选项进行判定是否属于翻译推理题。
第二步:翻译。
“如果…那么…”存在的逻辑关系是前半部分推出后半部分,例如,如果割了牛头,那么牛就会死。
翻译出来的逻辑语言是,割了牛头→牛死。
题干中翻译出来的逻辑语言是,不保护环境→不能继续生存。
第三步:推理。
对于“如果…那么…”存在的推理规则简记为“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
例如,割了牛头→牛死。
“割了牛头”这属于肯定前面的内容,必然能推出肯定的后面,也就是必然能推出“牛死”。
“牛没有死“属于否定后面的内容,否后必然能推出否定的前面。
行政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汇总(一)行政能力测试是一种用于评估应聘者是否具备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的考试。
以下是我为您准备的一套行政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汇总,共包含四个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共40题,每题5分)1. 请从以下四个词语中选出与其它三个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
A. 善良B. 勇敢C. 贪婪D. 诚实答案:C2. 请从以下四个词语中选出与其它三个词语意思相近的一项。
A. 坚定B. 犹豫C. 动摇D. 犹疑答案:A3. 下面哪个句子中的“对于”使用不当?A.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有不同的看法。
B. 对于你的帮助,我表示衷心的感谢。
C. 对于明天的事情,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
D. 对于他的批评,我虚心接受。
答案:D4. 请将下列句子中的“尽管……但……”改写为“虽然……但是……”。
原句:尽管他很努力,但成绩仍然不理想。
改写:虽然他很努力,但是成绩仍然不理想。
5. 请将下列句子中的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
原句:老师对小明说:“你今天的表现很棒!”改写:老师对小明说,他今天的表现很棒。
(更多试题及答案请自行补充,以下同理)二、数量关系(共30题,每题5分)1. 一个三位数,百位和个位数字相同,都是4,十位数字是3,这个三位数是多少?答案:434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cm,宽是5cm,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答案:50cm²3.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男生占60%,女生占40%,求男生和女生的人数。
答案:男生24人,女生16人4. 一个水果店购进苹果、香蕉和橙子三种水果,其中苹果占50%,香蕉占30%,橙子占20%,共购进1000kg。
求苹果、香蕉和橙子的重量。
答案:苹果500kg,香蕉300kg,橙子200kg三、判断推理(共30题,每题5分)1. 如果A是正确的,那么B就是错误的;如果C是错误的,那么D就是正确的。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A对,B对B. C对,D错C. A错,B对D. C错,D对答案:D2. 小红和小明是同事,小红说:“如果明天不下雨,我就去逛街。
第十四天知识点默写(翻译推理)默写篇一、题型特征1.题干、选项出现()2.提问方式为()二、三组翻译①前→后:()②后→前:()③且()与或()三、三个推理①逆否推理: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不确定(否前肯后无必然结论,但是能推出可能结论)②德摩根等价推理:去括号,添负号,()互换-(A或B)=-A且-B;-(A且B)=-A或-B③否1推1:“或”命题为真时,()A或B成立,-B成立,-B→A四、特殊题型提问:推理形式/结构相似、论证方式相似思维:()答案篇一、题型特征1.题干、选项出现(明显逻辑关联词)2.提问方式为(可以推出、不能推出0二、三组翻译①前→后:(……就……、……都……、……一定……、如果……那么……)②后→前:(……才……、除非……否则不……、谁必不可少谁在后)③且(两者同时存在)与或(二者至少有其一)三、三个推理①逆否推理: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不确定(否前肯后无必然结论,但是能推出可能结论)②德摩根等价推理:去括号,添负号,(“且”“或”)互换-(A或B)=-A且-B;-(A且B)=-A或-B③否1推1:“或”命题为真时,(否定一项可以得到肯定的另一项)A或B成立,-B成立,-B→A四、特殊题型提问:推理形式/结构相似、论证方式相似思维:(不要考虑推理是否正确,只需要考虑与题干是否一致)知识点篇一、题型特征1.题干、选项出现明显逻辑关联词2.提问方式为可以推出、不能推出二、三组翻译①前→后:……就……、……都……、……一定……、如果……那么……②后→前:……才……、除非……否则不……、谁必不可少谁在后③且(两者同时存在)与或(二者至少有其一)三、三个推理①逆否推理: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不确定(否前肯后无必然结论,但是能推出可能结论)②德摩根等价推理:去括号,添负号,“且”“或”互换-(A或B)=-A且-B;-(A且B)=-A或-B③否1推1:“或”命题为真时,否定一项可以得到肯定的另一项A或B成立,-B成立,-B→A四、特殊题型提问:推理形式/结构相似、论证方式相似思维:不要考虑推理是否正确,只需要考虑与题干是否一致五、如何串串?(相同词在异侧,相反词在同侧)①1→22→3串:1→2→3②1→2—1→3串:—2→—1→3③1→23→—2串:1→2→—3六、总结1.熟记逻辑关联词、逆否等价、否一推一、摩根定律;2.题干翻译完后,能串就串,便于做题;3.从确定信息入手开始推;4.“A、B不能同时/都”都翻译为“—A或—B”5.特殊翻译:A→B—A→B,则B恒成立。
行政能力测试复习资料:翻译推理题之逆否等价翻译推理即先翻译后推理,第一步翻译的意思就是把题干中的语言翻译成逻辑语言,第二步就是根据逻辑推理方法进行推理即可。
因此这类题目就考察两个内容翻译和推理。
一、题型判断
题干中含有关联词即可。
二、基本知识点
1.翻译
“前推后”如果……那么……
【例】如果天下雨,那么地就湿。
(天下雨→地湿)
“后推前”只有……才……
【例】只有勤奋,才能成功。
(成功→勤奋)
2.推理
逆否等价命题:PàQ-Q→-P
三、例题精选
【例题】有关专家指出,月饼高糖、高热量,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甚至演变成了“健康杀手”。
月饼要想成为一种健康食品,关键是要从工艺和配料方面进行改良,如果不能从工艺和配料方面进行改良,口味再好,也不能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需求:由此不能推出的是:( )
A.只要从工艺和配料方面改良了月饼,即使口味不好,也能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需求
B.只有从工艺和配料方面改良了月饼,才能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需求
C.如果月饼符合了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要求,说明一定从工艺和配料方面进行了改良
D.没有从工艺和配料方面改良月饼,却能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要求的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
【解析】
1、判断题型:含有关联词
2、翻译:改良→需求
3、推理:需求→改良
4、翻译四个选项,与等价命题不一样的即为答案
A. 改良→需求
B. 需求→改良
C. 需求→改良
D. (-改良→需求)不符合题干
5、答案:A。
行政能力测试复习资料:巧解翻译推理题翻译推理即先翻译后推理,第一步:翻译。
所谓翻译就是把题干中的语言翻译成逻辑语言,并且用逻辑符号表示。
第二步:推理。
所谓推理,就是根据相关逻辑规则进行推导。
一、典型翻译推理(一)题型辨识典型的翻译推理类题目最明显的标志,也就是关联词,题干中会出现一组或几组关联词的形式。
如“如果……就……”,“只有……才……”等等。
(二) 两组翻译最主要的关联词有两组:1.“如果……就……”,该组关联词所涉及的逻辑规则可以用一句简单的口诀来帮助记忆,即“如果就,前推后”。
【例】命题:“如果天下雨,那么地就湿”,翻译:“下雨→地湿”。
(注意:逻辑中的“→”是有方向性的,单向指示,不可颠倒。
)将命题分为前件和后件的话,该翻译可以简述为“肯前必肯后”。
2.“只有……才……”,该组关联词所涉及的逻辑规则也可以用一句简单的口诀来帮助记忆,即“只有才,后推前”。
【例】命题:“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考上好学校。
“,翻译:“好学校→努力学习”。
另外,“如果……就……”和“只有……才……”各自的替代形式一定要熟练记忆,做好区分。
替代形式如下:只要A,就B; 不A,不B;为了A,一定B; 除非A,否则一定不B;A→B:凡是A,都B; B→A :A是B的必不可少的/必要条件;A离不开/必须B; A是B的基础/核心/关键;A,所以B ……。
(三) 推理规则翻译推理的推理规则涉及两个技巧:1.递推规则。
A→B,B→C; A→B→C或A→C【例】天下雨→地湿、地湿→不出门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天下雨→地湿→不出门或天下雨→不出门2.逆否命题。
A→B; -B → -A【例】下雨→地湿;地不湿→天一定没下雨该逆否命题可以简述为“否后必否前”,实际上一个命题可以有四种形式,但是正确的两种,典型的错误两种,在此,小结一下,正确形式为“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典型错误为“否前”、“肯后”。
(错误原因:由于一个命题“否前”“肯后”推不出确定结论,所以,在选项中,如遇到“否前”、“肯后”推出确定结论的选项,该类选项一定是错误选项,除非“否前”、“肯后”推出的是可能结论。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库汇总及答案汇总(一)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1. 以下哪项词语与“勤奋”意思最接近?A. 懒惰B. 聪明C. 刻苦D. 乐观答案:C2. 请从下列词语中选出与“蓬勃发展”意义相近的一项。
A. 日薄西山B. 朝气蓬勃C. 奄奄一息D. 死气沉沉答案:B第二部分:数量关系3. 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了2小时后,行驶了多少公里?A. 40公里B. 120公里C. 180公里D. 240公里答案:B4.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6厘米、4厘米,其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A. 240立方厘米B. 120立方厘米C. 48立方厘米D.60立方厘米答案:A第三部分:判断推理5. 如果“所有的猫都怕水”,那么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某些怕水的动物是猫B. 某些猫不怕水C. 所有怕水的动物都是猫D. 不怕水的动物都不是猫答案:A6. 小红比小明高,小明比小刚高,那么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小刚比小红高B. 小红比小刚矮C. 小刚和小红一样高D. 小红比小刚高答案:D第四部分:资料分析7. 某城市2019年人口为1000万,2020年人口增长率为5%,那么2020年该城市的人口是多少?A. 950万B. 1050万C. 1100万D. 1200万答案:B8. 某商品原价为200元,先后两次降价,第一次降价10%,第二次降价5%,那么现在的商品价格是多少?A. 168元B. 172元C. 176元D. 180元答案:A第五部分:常识判断9. 下列哪个节日不是我国传统的节日?A. 春节B. 清明节C. 感恩节D. 中秋节答案:C10. 下列哪个城市不是我国直辖市?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重庆答案:C。
翻译推理是逻辑判断中一种比较重要的题型,因其常与分析推理、真假推理等题型结合起来考查,因此学好翻译推理是做好其他题目的基础。
下面教育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翻译推理的解题思路。
一、题型判定近几年的考试中,翻译推理是选考题型,因此在整个解题过程中,题型的判定很重要,那么翻译推理题有什么特征呢 ?翻译推理的典型特征在于题干中是否有逻辑关联词,常见的逻辑关联词有四组:如“果……就……”、只“有……才……”、…“…且……”、…“…或……”。
当我们在题干中发现这四组或者与之相似的逻辑关联词,大致可以判定该题属于翻译推理题。
二、解题思路翻译推理在解题过程中其实为两个过程,即先翻译,再推理。
1、翻译所谓翻译即是把题干中的语言翻译成逻辑语言,并且用逻辑符号表示。
在公考过程常考的翻译形式有四种:第一种为如“果… … 就… … ”,大家可以通过口诀来记忆如“果就,前推后”。
如:如果天晴,我就陪你出去玩可以翻译为:天晴→陪你出去玩第二种为只“有… … 才… … ”,也可以通过口诀来记忆只“有才,后推前”如: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公务员可以翻译为:考上公务员→好好学习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这两处的前后是指整句话的前半句、后半句。
第三种为“且关系”,且关系必须所有的条件都满足才为真如:小明是个高富帅即小明高且富且帅,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只要有一个不满足,整个命题就为假。
因此“且关系”的口诀为“全真为真,一假为假”。
第四种为“或关系”,或关系只要有一个条件满足即为真如:小明高或者帅即小明只要满足一个条件整个命题即为真,只有小明不高且不帅时,整个命题为假。
因此“或关系”的口诀为“一真为真,全假为假”2、推理所谓推理,就是根据相关逻辑规则进行推导。
在公考中,常见的推理规则为两种即:逆否定律与摩根定律。
第一种逆否定律,即:A→ B,—B→— A如:天晴→陪你出去玩没有陪你出去玩→天不晴逆否定律的口诀为肯“前件必肯后件,否后件必否前件 ;否定前件及肯定后件不必然得出确定结论”。
行测翻译推理公式一、引言在行测考试中,翻译推理公式是一种重要的题型。
很多考生在面对这类题目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本文将详细介绍行测翻译推理公式的相关知识和解题技巧。
二、翻译推理公式的基本概念1.定义翻译推理公式,指的是将题干中的文字、关系和逻辑信息转化为数学公式,从而快速解答题目的推理方法。
2.作用翻译推理公式能够在短时间内帮助我们理解题意、找出关键信息,从而提高答题速度和正确率。
三、行测翻译推理公式类型及解题技巧1.文字推理类文字推理类题目主要考察考生对文字信息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解题技巧包括:把握关键词、分析句子关系、熟练运用公式。
2.关系推理类关系推理类题目要求考生根据题干中给出的人物关系,进行推理。
解题技巧包括:区分关系类型、掌握关系转换公式、善于寻找关系漏洞。
3.逻辑推理类逻辑推理类题目注重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解题技巧包括:分析逻辑结构、运用逻辑公式、熟练掌握逻辑推理方法。
四、实例分析1.文字推理实例【例1】如果A是正确的,那么B一定是错误的;如果C是错误的,那么D一定是正确的。
如果D是正确的,那么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AB.BC.CD.A和C解析:根据题干,可得“A→B”和“C→D”,结合“D→A且D→C”可知,A和C都是正确的。
2.关系推理实例【例2】甲:乙大于丙;乙:丁大于甲;丙:戊大于丁。
如果戊最大,那么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A.甲大于乙B.乙大于丙C.丙大于丁D.丁大于甲解析:根据题干,可得“乙>丙”、“丁>乙”和“戊>丁”,故“戊>乙>丙>丁”,所以甲>乙。
3.逻辑推理实例【例3】如果P,那么Q;如果R,那么S。
如果P且R,那么以下哪项成立?A.QB.SC.P且QD.P且S解析:根据题干,可得“P→Q”和“R→S”,结合“P且R”可知,“Q 且S”成立,故选D。
五、提高行测翻译推理公式解题速度的方法1.积累常用公式熟练掌握各类翻译推理公式,是提高解题速度的基础。
黄委会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辅导:翻译推理的解题技巧河南公务员考试群166909202翻译推理题是公职类考试的必考题型,也是令广大考生最为头疼的一个部分,因为这类题目不好理解,但是它技巧性特别强,只要考生能够掌握住技巧,就能迅速地把这类题目拿下。
翻译推理主要涉及到两个步骤,一是翻译,二是推理;需要考生掌握两组翻译,即前推后和后推前,当遇到“如果、就;如果、那么;只要、就;凡是、都”等这些关联词时,就翻译为“前推后”,也就是句子前边的推出句子后边的,当遇到“只有、才;除非、否则不”等关联词时,就翻译为“后推前”。
还要掌握一个逆否等价推理,即肯前推肯后,否后推否前,这里的前后指的是箭头的前边和后边,下面结合例题帮助大家理解。
1、如果某人是杀人犯,那么案发时他在现场。
据此,我们可以推知( )。
A.张三案发时在现场,所以张三是杀人犯。
B.李四不是杀人犯,所以李四案发时不在现场。
C.王五案发时不在现场,所以王五不是杀人犯。
D.徐六不在案发现场,所以徐六是杀人犯。
解析:答案选C,题干出现“如果、那么”关联词,可以翻译为前推后,即杀人犯→案发时在现场;逆否等价为:案发时不在现场→不是杀人犯,A选项是肯后推肯前,不正确;B 选项是否前推否后,不正确;C选项是否后推否前,符合逆否等价推理,正确;D选项是否后推肯前,不正确。
2、如果苇花飘飘,林溪就去观苇;如果温度很低,林溪就不去观苇;只有天空晴朗,林溪才去观苇。
现在林溪去观苇了,可见( )。
A. 苇花飘飘B. 温度很高C. 风大D. 天空晴朗解析:答案选D,题干可以翻译为:花飘→去观苇;温低→—去观苇;去观苇→天晴;逆否等价依次为:—去观苇→—花飘;去观苇→—温低;—天晴→—去观苇。
选项中只有D选项符合。
通过这两道题,大家就可以看出翻译推理的题目技巧性很强,只要大家可以掌握住技巧,即使不理解题目中的逻辑关系也可以把题做正确,这一方面可以节省做题时间,另一方面可以节省精力。
事业单位考试行政能力测试复习资料:巧解翻译推理题(上)
翻译推理即先翻译后推理,第一步:翻译。
所谓翻译就是把题干中的语言翻译成逻辑语言,并且用逻辑符号表示。
第二步:推理。
所谓推理,就是根据相关逻辑规则进行推导。
一、典型翻译推理
(一)题型辨识
典型的翻译推理类题目最明显的标志,也就是关联词,题干中会出现一组或几组关联词的形式。
如“如果……就……”,“只有……才……”等等。
(二) 两组翻译
最主要的关联词有两组:
1.“如果……就……”,该组关联词所涉及的逻辑规则可以用一句简单的口诀来帮助记忆,即“如果就,前推后”。
【例】命题:“如果天下雨,那么地就湿”,翻译:“下雨→地湿”。
(注意:逻辑中的“→”是有方向性的,单向指示,不可颠倒。
)
将命题分为前件和后件的话,该翻译可以简述为“肯前必肯后”。
2.“只有……才……”,该组关联词所涉及的逻辑规则也可以用一句简单的口诀来帮助记忆,即“只有才,后推前”。
【例】命题:“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考上好学校。
“,翻译:“好学校→努力学习”。
另外,“如果……就……”和“只有……才……”各自的替代形式一定要熟练记忆,做好区分。
替代形式如下:
只要A,就B; 不A,不B;
为了A,一定B; 除非A,否则一定不B;
A→B:凡是A,都B; B→A :A是B的必不可少的/必要条件;
A离不开/必须B; A是B的基础/核心/关键;
A,所以B ……。
(三) 推理规则
翻译推理的推理规则涉及两个技巧:
1.递推规则。
A→B,B→C; A→B→C或A→C
【例】天下雨→地湿、地湿→不出门
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天下雨→地湿→不出门或天下雨→不出门
2.逆否命题。
A→B; -B → -A
【例】下雨→地湿;地不湿→天一定没下雨
该逆否命题可以简述为“否后必否前”,实际上一个命题可以有四种形式,但是正确的两种,典型的错误两种,在此,小结一下,正确形式为“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典型错误为“否前”、“肯后”。
(错误原因:由于一个命题“否前”“肯后”推不出确定结论,所以,在选项中,如遇到“否前”、“肯后”推出确定结论的选项,该类选项一定是错误选项,除非“否前”、“肯后”推出的是可能结论。
)
(四) 例题点拨
【例题】亚里士多德学院的门口竖着一块牌子。
上面写着“不懂逻辑者不得入内”。
这天,来了一群人,他们都是懂逻辑的人。
如果牌子上的话得到准确的理解和严格的执行,那么以下诸断定中,只有一项是真的。
这一真的断定是( )。
A.他们可能不会被允许进人
B.他们一定不会被允许进入
C.他们一定会被允许进入
D.他们不可能被允许进入
【解析】A 。
“不懂逻辑者不得入内”,实际是“不A……不B……”的形式,也就是“只有……才……”的替代形式,回忆口诀即“只有才,后推前”,也就可翻译为:“入内→懂逻辑”。
题目中还给了信息“他们都是懂逻辑的人”,此信息正是命题的后件,也就是“肯后”的情况,那么“肯后”若正确的话后面一定是“可能”的结论,观察选项,A选项为可能的结论,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