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Caco-2和THP-1共培养模式分析卡拉胶的致炎作用【开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96.68 KB
- 文档页数:5
卡拉胶在水凝胶制备中的应用随着科技和生活的不断发展,水凝胶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医疗、电子、环境保护等领域。
而卡拉胶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物质,其在水凝胶制备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探讨卡拉胶在水凝胶制备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潜在的挑战。
一、卡拉胶的基本概述卡拉胶是一种由红藻纤维素酸甲基或硫酸乙基部分酯化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它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胶凝特性,在制备水凝胶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卡拉胶的结构特点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α-L-卡拉喹罗糖酸(KCL)、β-D-卡拉喹罗糖酸(KCL)和4,6-二-O-(2-喹啉二基)乙基-β-D-卡拉喹罗糖酸(LD-卡拉胶)。
二、卡拉胶在水凝胶制备中的应用优势1. 胶凝性能优异:卡拉胶在溶解过程中能形成稳定的凝胶网络结构,使得水凝胶具有优异的胶凝性能和稳定性。
2. 生物相容性良好:卡拉胶是一种天然高分子物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被生物系统所接受和分解,因此在医疗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 调控性能可调:通过调节卡拉胶的结构和含量,可以调控水凝胶的机械性能、溶胀性能、生物降解性等性质,满足不同实际应用的需求。
4. 成本低廉:卡拉胶作为一种天然产物,采集和加工成本相对较低。
与合成高分子材料相比,卡拉胶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三、卡拉胶在水凝胶制备中的具体应用1. 医疗领域(1)伤口敷料:卡拉胶水凝胶具有良好的保湿性和生物相容性,可应用于创面敷料,促进伤口愈合,并减少感染风险。
(2)药物缓释系统:卡拉胶可以作为药物缓释载体,可制备水凝胶微球,实现药物的控制释放,提高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3)组织工程支架:卡拉胶水凝胶可用于制备组织工程支架,用于修复组织缺损,如软骨、骨组织等。
2. 环境保护领域(1)吸附材料:卡拉胶水凝胶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应用于废水处理、重金属去除等环境保护领域。
(2)土壤保水剂:卡拉胶水凝胶能够吸附大量水分并稳定释放,可用作土壤保水剂,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开题报告生物技术利用Caco-2和THP-1共培养模式分析卡拉胶的致炎作用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卡拉胶(也称鹿角藻胶或鹿角菜胶,英文名Carrageen)是存在于海洋红藻纲的麒麟菜属、角叉菜属、杉藻属和沙菜属等细胞壁中硫酸多糖,因硫酸基团和内醚键位置不同,现已分为七种类型卡拉胶:κ-、λ-、ι-、µ-、θ-、ξ-和ν-型,其中κ-、λ-和ι-卡拉胶的应用最为广泛。
它具有独特的生物学性质,可以制成亲水胶体、凝胶、增稠、乳化、成膜、稳定分散剂等,因此受到食品、日用化工和医药等行业的青睐。
近年来,我国已将卡拉胶列入食品添加剂目录,且它也已列入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用标准用量说明书,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但是,有研究表明卡拉胶可以引起动物的致炎致癌反应,并能促进结肠上皮细胞产生炎症因子。
但由于卡拉胶的致炎机制尚不确定,导致它的使用安全性在国际上存在很大争议。
本试验利用Caco-2和THP-1细胞体外共培养模式,作为肠道炎症研究的细胞模型的基础上,通过ELISA试验检测免疫因子的分泌变化,初步判断能引起免疫反应的卡拉胶的在体内发挥免疫反应的过程。
阐明这类物质的使用限度及非安全性来源。
研究领域将成为目前国际上关于卡拉胶的致炎模型使用、食品安全评价和海洋藻类多糖应用前景的焦点。
本实验的研究结果对推动卡拉胶在食品添加剂行业的重新定位提供帮助,对确定卡拉胶在食品添加剂中的使用种类、使用剂量具有参考价值;而炎症机理的初步探索将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卡拉胶致炎机理提供新的依据;同时,也给海藻寡糖或多糖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开拓的空间和安全性的指导。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建立Caco-2和THP-1细胞共培养模型在体内肠系统中,分布着结肠上皮细胞和人巨噬细胞,当肠道受到致炎物质刺激时,首先表现为肠上皮单层细胞完整性的破坏并导致细胞因子IL-8的分泌增加,IL-8是一种强而有力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和活化因子,是介导由TNF-α引发炎症的主要因子。
仿生卡拉胶-二氧化硅杂化凝胶固定化醇脱氢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醇脱氢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酶类,能够催化醇向酮的氧化还原反应,常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合成反应和生化分析中的定量分析。
其中,使用固定化醇脱氢酶作为工业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物纯度,并降低生产成本和污染物排放,因此越来越受到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
目前,固定化醇脱氢酶的方法有很多,如物理吸附、交联固定化、化学修饰、共价固定化等。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固定化效果不稳定、失活严重、制备成本高等缺陷,难以实现大规模工业生产。
因此,寻找一种新型、高效、稳定的固定化醇脱氢酶材料是十分必要和有价值的。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仿生卡拉胶-二氧化硅杂化凝胶,并将其用于固定化醇脱氢酶。
卡拉胶是一种天然多糖,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能够形成稳定的凝胶结构。
而二氧化硅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吸附材料、催化剂等领域的无机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化学稳定性和表面活性等特点。
由于卡拉胶和二氧化硅具有互补性和协同效应,二者杂化后能够形成更具优势的凝胶材料,并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稳定性和催化活性。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备卡拉胶-二氧化硅杂化凝胶,优化其制备工艺和性能;2. 对比分析卡拉胶-二氧化硅杂化凝胶与单一材料固定化醇脱氢酶的催化效果;3. 探究卡拉胶-二氧化硅杂化凝胶固定化醇脱氢酶的机理和稳定性;4. 实际应用于工业催化反应中,评估其工业应用前景。
本研究的目标是寻找一种新型、高效、稳定的固定化醇脱氢酶材料,在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物纯度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和污染物排放,促进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技术路线:1. 制备卡拉胶-二氧化硅杂化凝胶:选择适量的卡拉胶和二氧化硅粉末,经过一定的预处理后,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卡拉胶-二氧化硅杂化凝胶,并优化其制备工艺和性能。
2. 固定化醇脱氢酶:将制备好的卡拉胶-二氧化硅杂化凝胶与醇脱氢酶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物理吸附和共价键等方法,固定化醇脱氢酶于凝胶材料中。
Caco-2细胞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刘向峰;李娜
【期刊名称】《药学研究》
【年(卷),期】2007(026)005
【摘要】目的 Caco-2细胞模型特征及其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方法概述了近年来Caco-2细胞模型在药物吸收机制、高通量筛选、药物相互作用、代谢及在药物剂型开发中应用情况.结果 Caco-2细胞模型与整体吸收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预测药物在体内的吸收、代谢规律.结论 Caco-2细胞模型是药物体外研究的良好工具.【总页数】3页(P293-295)
【作者】刘向峰;李娜
【作者单位】临沂市人民医院,山东,临沂,276003;临沂市人民医院,山东,临
沂,276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6
【相关文献】
1.Caco-2细胞模型在中药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J], 贺秀云;宋捷民
2.Caco-2细胞模型在药物制剂学研究中的应用 [J], 崔孟珣;李敬来;张振清;阮金秀
3.Caco-2细胞模型在药物体外研究中的应用 [J], 廖沙;谢剑炜
4.Caco-2细胞模型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J], 牟永平;吴刚;周立社;和彦苓
5.Caco-2细胞模型在天然药物吸收研究中的应用 [J], 王彦荣;何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aco-2细胞模型评价食品功能因子的吸收、代谢及其功能研
究进展
杨梦雨;钟浩;杨开;孙玉敬;刘晓凤;关荣发
【期刊名称】《中国食品学报》
【年(卷),期】2022(22)10
【摘要】Caco-2细胞源自于人结肠癌细胞系,其表现出许多与小肠上皮细胞相似的特性,具有微绒毛结构、刷状边缘以及细胞间紧密连接等,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经典的模型之一。
近年来,随着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来评价食品功能因子的吸收、代谢机制及其功能成为研究热点。
本文从Caco-2细胞模型的建立和评估方法入手,对功能食品提取物在Caco-2细胞中的抗炎、抗氧化、抗增殖等功能性进行系统概述,再结合功能食品提取物在Caco-2细胞中的吸收、代谢、转运机制,对Caco-2细胞模型在共培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展望,以期改进Caco-2细胞模型的局限性,为进一步研发准确度高,材料成本低,更接近人体内部环境的细胞培养模型奠定基础。
【总页数】15页(P363-377)
【作者】杨梦雨;钟浩;杨开;孙玉敬;刘晓凤;关荣发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Caco-2细胞肠吸收模型在食品科学领域应用研究进展
2.利用Caco-2细胞模型评价乳源ACE抑制肽小肠吸收机制的研究进展
3.Caco-2细胞模型及其在食品营养物质吸收研究中的新进展
4.基于Caco-2细胞模型评价食品营养物质的研究进展
5.槲皮素在Caco-2单层细胞模型上的跨膜吸收和甲基化代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卡拉胶特性及研究进展前言卡拉胶(Carrageenan ,又称角叉菜胶、鹿角菜胶) 是自红藻(Red aglae , Rhodop hy ta) 中提取的一种水溶性胶体,是世界三大海藻胶工业产品(琼胶、卡拉胶、褐藻胶) 之一。
作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卡拉胶在食品行业已应用了几十年。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 ECFA , Joint FAO/ WHO Expert Commit tee on Food Additives) 2001 年取消了卡拉胶日允许摄取量(ADI , Acceptable Daily Intake) 的限制,确认它是安全、无毒、无副作用的食品添加剂。
据统计全球卡拉胶产量以3 %的速度递增,2000 年全球销量达3. 1 亿美元。
卡拉胶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如可可奶、冰激凌、速溶咖啡、果冻、果汁饮料、牛奶布丁、炼乳、奶酪制品、婴儿奶制品、酸奶、糖果、罐头、豆酱、面包等的制造中,用于啤酒澄清、制作人造蛋白质和人造肉或制作保健食品等。
卡拉胶亦可用于日用化工行业如牙膏、润肤制品、洗发香波、洗涤剂、空气清新剂、水彩颜料、陶瓷制品等的加工制作。
卡拉胶还大量用于医药业,如作为微生物培养基、缓释胶囊/ 片剂、药膏基、鱼肝油乳化剂等。
近来研究发现卡拉胶本身具有特殊的医药疗效,它对许多重要病毒病原(如疱疹病毒、HIV、粘液病毒、棒状病毒等) 具有广谱抑制活性,卡拉胶还对免疫系统具有持续性作用、它是有效的抗胃蛋白酶活、抗溃疡、抗凝血、抗栓物质。
我国卡拉胶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1985 年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卡拉胶工业化生产。
随后,我国对卡拉胶在食品、日用化工、医药卫生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有很大进展。
但是,在卡拉胶的存在形态、结构、定性定量分析以及卡拉胶生物技术方面的基础性研究与国际研究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化学结构由硫酸基化的或非硫酸基化的半乳糖和3,6-脱水半乳糖通过α-1,3糖苷键和β-1,4键交替连接而成,在1,3连接的D半乳糖单位C4上带有1个硫酸基。
Caco-2细胞模型在天然药物吸收研究中的应用
王彦荣;何应
【期刊名称】《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年(卷),期】2007(28)1
【摘要】目的 Caco-2细胞模型为经典的口服药物体外吸收模型.此文介绍了Caco-2细胞模型的来源与特点,综述了Caco-2细胞模型在天然药物吸收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对Caco-2细胞模型在天然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总页数】4页(P66-69)
【作者】王彦荣;何应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津,30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细胞共培养模型在口服药物吸收研究中的应用 [J], 黎迎;朱春燕
2.Caco-2模型在肽类药物吸收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J], 山莽挺;王广基
3.天然牛黄、体外培育牛黄和人工牛黄中胆汁酸类成分及其在人肠源Caco-2细胞模型中吸收转运的对比研究 [J], 陈颖;胡晓茹;程显隆;马双成;冉庆森;杨庆;强伟杰;戴忠;朱晓新;
4.天然牛黄、体外培育牛黄和人工牛黄中胆汁酸类成分及其在人肠源Caco-2细胞模型中吸收转运的对比研究 [J], 陈颖; 胡晓茹; 程显隆; 马双成; 冉庆森; 杨庆; 强伟
杰; 戴忠; 朱晓新
5.Caco-2细胞模型在口服药物吸收研究中的应用 [J], 高坤;孙进;何仲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卡拉胶特性及研究进展前言卡拉胶(Carrageenan ,又称角叉菜胶、鹿角菜胶) 是自红藻(Red aglae , Rhodop hy ta) 中提取的一种水溶性胶体,是世界三大海藻胶工业产品(琼胶、卡拉胶、褐藻胶) 之一。
作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卡拉胶在食品行业已应用了几十年。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 ECFA , Joint FAO/ WHO Expert Commit tee on Food Additives) 2001 年取消了卡拉胶日允许摄取量(ADI , Acceptable Daily Intake) 的限制,确认它是安全、无毒、无副作用的食品添加剂。
据统计全球卡拉胶产量以3 %的速度递增,2000 年全球销量达3. 1 亿美元。
卡拉胶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如可可奶、冰激凌、速溶咖啡、果冻、果汁饮料、牛奶布丁、炼乳、奶酪制品、婴儿奶制品、酸奶、糖果、罐头、豆酱、面包等的制造中,用于啤酒澄清、制作人造蛋白质和人造肉或制作保健食品等。
卡拉胶亦可用于日用化工行业如牙膏、润肤制品、洗发香波、洗涤剂、空气清新剂、水彩颜料、陶瓷制品等的加工制作。
卡拉胶还大量用于医药业,如作为微生物培养基、缓释胶囊/ 片剂、药膏基、鱼肝油乳化剂等。
近来研究发现卡拉胶本身具有特殊的医药疗效,它对许多重要病毒病原(如疱疹病毒、HIV、粘液病毒、棒状病毒等) 具有广谱抑制活性,卡拉胶还对免疫系统具有持续性作用、它是有效的抗胃蛋白酶活、抗溃疡、抗凝血、抗栓物质。
我国卡拉胶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1985 年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卡拉胶工业化生产。
随后,我国对卡拉胶在食品、日用化工、医药卫生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有很大进展。
但是,在卡拉胶的存在形态、结构、定性定量分析以及卡拉胶生物技术方面的基础性研究与国际研究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化学结构由硫酸基化的或非硫酸基化的半乳糖和3,6-脱水半乳糖通过α-1,3糖苷键和β-1,4键交替连接而成,在1,3连接的D半乳糖单位C4上带有1个硫酸基。
乳清蛋白Maillard反应产物对Caco-2细胞抗增殖抑制的影响杨晶;张凤阳;田雨;田然;姜瞻梅【期刊名称】《中国乳品工业》【年(卷),期】2013(041)006【摘要】利用Caco-2细胞培养技术,结合MTT检测法,研究乳清分离蛋白(WPI)和还原糖(核糖、半乳糖以及乳糖)的美拉德(Maillard)反应产物对Caco-2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以判断乳清蛋白Maillard反应产物的毒理学特性.结果表明,加热处理时间为0,2和4h的乳清蛋白Maillard反应产物,在作用Caco-2细胞质量浓度在0.01~2 g/L范围内,随着Maillard反应产物浓度的增加,Caco-2细胞存活率降低.在相同的作用质量浓度条件下,不同加热处理时间的乳清蛋白Maillard反应产物对Caco-2细胞存活率影响差异显著,即加热处理时间越长的乳清蛋白Maillard反应产物,对Caco-2细胞抑制作用越大.加热处理时间为4h的WPI、WPI-核糖、WPI-半乳糖和WPI-乳糖的Maillard反应产物对Caco-2细胞存活率分别为68.7%,87.5%,86.8%和70.9%,这说明乳清蛋白Maillard反应产物对Caco-2细胞生长具有微弱抑制作用,可作为功能性基料,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总页数】4页(P10-13)【作者】杨晶;张凤阳;田雨;田然;姜瞻梅【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哈尔滨 150030;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哈尔滨 150030;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哈尔滨 150030;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哈尔滨 15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33【相关文献】1.乳清蛋白-木糖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成膜性及其膜包裹对核桃仁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 [J], 张曦;李琦;景浩2.乳清蛋白半乳糖Maillard反应产物的体内抗氧化性研究 [J], 姜瞻梅;余盼盼;车红霞;张凤阳3.乳清分离蛋白酶解制备抗氧化和ACE抑制活性产物 [J], 欧凯;王开祥4.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对大鼠主动脉血管细胞的作用及蛋白激酶C抑制剂的影响[J], 周斌;张俊平;胡振林;钱定华5.乳清蛋白中性蛋白酶解物对Caco-2细胞铁吸收的影响 [J], 高茜;刘云竹;梁建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卡拉胶酶的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优化朱云鹏;李永幸;洪清林;倪辉;郭东旭;肖安风【期刊名称】《食品工业科技》【年(卷),期】2017(038)023【摘要】以生物量与卡拉胶酶活为指标,研究发酵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对菌株ASY5产卡拉胶酶的影响,优化菌株Pseudoalteromonas carrageenovora ASY5产卡拉胶酶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以提高卡拉胶酶的产量.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卡拉胶5 g/L,胰蛋白胨5 g/L,NaCl 20 g/L,CaCl2 0.2 g/L,NaH2PO4·2H2O 1.3 g/L,Na2 HPO4·12H2O3.8 g/L,温度18℃,初始pH为6.5,接种量2%,装液量70 mL.在优化工艺条件下,菌株ASY5的生物量和卡拉胶酶活比初始条件分别提高了80.4%和52.2%,菌株ASY5发酵产卡拉胶酶的能力大幅度提高.【总页数】6页(P104-109)【作者】朱云鹏;李永幸;洪清林;倪辉;郭东旭;肖安风【作者单位】集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福建厦门361021;集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福建厦门361021;绿新福建食品有限公司,福建漳州363100;集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福建厦门361021;福建省海洋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21;绿新福建食品有限公司,福建漳州363100;集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福建厦门361021;福建省海洋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21;厦门市海洋功能食品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3【相关文献】1.果胶酯酶的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优化 [J], 朱云鹏;田友明;洪清林;倪辉;肖安风;杨秋明2.放线菌327#的发酵培养基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 [J], 王小琴;龚斌;朱薇玲;缪礼鸿3.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AJ5产κ-卡拉胶酶的培养条件优化 [J], 马悦欣;董双林;刘双连;牟海津;江晓路4.青枯病和根肿病生防细菌BS2004的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优化 [J], 周青;王笑;苏婷;路梅;谢关林5.青枯病和根肿病生防细菌BS2004的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优化 [J], 周青;王笑;苏婷;路梅;谢关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种产卡拉胶红藻原生质体质制备与组织培养的开
题报告
题目:两种产卡拉胶红藻原生质体质制备与组织培养
一、研究背景
卡拉胶是一种高分子聚糖,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目前,大部分卡拉胶的生产来自于卡拉胶红藻,而卡拉胶红藻的原生质体是卡拉胶生产的主要来源。
因此,对于卡拉胶红藻原生质体的研究和制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种产卡拉胶红藻原生质体制备方法的优劣,并对其进行组织培养实验,探究其生长和代谢特性。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 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比较两种产卡拉胶红藻原生质体制备方法的优劣,并分别对其进行组织培养实验,探究其生长和代谢特性。
2. 研究方法
(1) 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
方法一:酶解法。
将卡拉胶红藻进行初步处理,去除无关物质,然后加入混合酶,酶解一定时间后取出过滤,得到原生质体。
方法二:离心法。
将卡拉胶红藻进行初步处理,然后利用离心机离心分离红藻细胞,将上清液取出经过过滤,得到原生质体。
(2) 组织培养实验
将制备好的原生质体分别培养在含有特定培养基的培养皿中,控制
适宜的温度、光照等条件。
收集培养期间的生长、代谢特性数据进行比
较分析。
四、预期结果
通过对两种制备方法原生质体的比较分析,得出哪种方法更为适宜,进一步开发生产卡拉胶的潜力。
同时通过组织培养实验,探究卡拉胶红
藻原生质体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和代谢特性,为生产大规模的红藻
原生质体提供参考。
奶牛蹄真皮细胞卡拉胶炎症模型的建立侯海婷;王承玉;秦建华;马玉忠【摘要】为了建立卡拉胶诱导的奶牛蹄真皮细胞炎症模型,以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到的奶牛蹄真皮细胞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的卡拉胶作用于奶牛蹄真皮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卡拉胶作用后细胞的存活率,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的浓度.结果表明:随着卡拉胶浓度的升高,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加强,200 μg/mL的卡拉胶对细胞的抑制率最接近10%.200μg/mL卡拉胶作用蹄细胞48 h,NF-κB的蛋白表达升高,且细胞上清液中TNF-α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即200μg/mL卡拉胶作用48 h,可成功建立奶牛蹄真皮细胞的炎症模型.【期刊名称】《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9(042)001【总页数】4页(P96-98,130)【关键词】卡拉胶;奶牛;蹄真皮细胞;炎症模型【作者】侯海婷;王承玉;秦建华;马玉忠【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河北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河北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河北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河北保定07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7.1蹄病作为奶牛的常见病,对奶牛业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
蹄叶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种蹄病[1],可引起奶牛肢蹄疼痛、生产性能下降,重者甚至被淘汰,是国内外蹄病研究的前言课题[2]。
近年来,许多学者从患病奶牛血常规[3-5]及生化指标[6]方面尝试对蹄叶炎的发生机制进行解释,但蹄叶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仍不十分明确[2]。
也有人通过灌服低聚果糖[7]、黑胡桃萃取物[8]等方法成功诱发急性蹄叶炎,而对于奶牛蹄细胞炎症模型的研究还很少见。
卡拉胶是从红藻细胞壁中提取的硫酸酯化多糖,作为一种致炎剂,广泛应用于各种炎症模型的建立。
已有研究成果表明,注射或投喂卡拉胶可导致足趾肿胀[9]、肠炎[10]及血栓[11]等。
大肠杆菌K_(88)体外黏附Caco-2细胞及其对细胞膜的影响郭彤;许梓荣
【期刊名称】《细胞生物学杂志》
【年(卷),期】2004(26)2
【摘要】采用体外Caco-2细胞培养模型,研究大肠杆菌K88黏附Caco-2肠上皮细胞后对其存活率及增殖活力、细胞膜磷脂酶A2、细胞内Ca2+浓度及膜流动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细菌黏附3h后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LA2活性升高,细胞内Ca2+浓度增加,细胞膜流动性降低,从而导致肠上皮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损害。
【总页数】4页(P177-180)
【关键词】大肠杆菌K88;Caco-2细胞;细胞膜;体外黏附;存活率
【作者】郭彤;许梓荣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饲料科学研究所浙江大学动物分子营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241
【相关文献】
1.乳酸杆菌S-层蛋白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黏附Caco-2细胞的协同作用 [J], 李鹏成;杨倩;侯继波
2.纳豆芽孢杆菌B4对Caco-2细胞活性、黏附与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J], 尚沁沁;黄琴;徐歆;史艳云;李卫芬;余东游
3.几株益生乳酸菌对Caco-2细胞的黏附及其对致病菌黏附的影响 [J], 白洁;李卫
芬;黄琴;崔志文;余东游;黄怡
4.嗜水气单胞菌体外粘附Caco-2细胞对细胞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J], 胡彩虹;夏枚生;熊莉;许梓荣
5.蒙脱石对大肠杆菌K_(88)感染Caco-2细胞的屏障功能和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J], 胡彩虹;刘海萍;胡向东;徐勇;夏枚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生物技术利用Caco-2和THP-1共培养模式分析卡拉胶的致炎作用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卡拉胶(也称鹿角藻胶或鹿角菜胶,英文名Carrageen)是存在于海洋红藻纲的麒麟菜属、角叉菜属、杉藻属和沙菜属等细胞壁中硫酸多糖,因硫酸基团和内醚键位置不同,现已分为七种类型卡拉胶:κ-、λ-、ι-、µ-、θ-、ξ-和ν-型,其中κ-、λ-和ι-卡拉胶的应用最为广泛。
它具有独特的生物学性质,可以制成亲水胶体、凝胶、增稠、乳化、成膜、稳定分散剂等,因此受到食品、日用化工和医药等行业的青睐。
近年来,我国已将卡拉胶列入食品添加剂目录,且它也已列入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用标准用量说明书,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但是,有研究表明卡拉胶可以引起动物的致炎致癌反应,并能促进结肠上皮细胞产生炎症因子。
但由于卡拉胶的致炎机制尚不确定,导致它的使用安全性在国际上存在很大争议。
本试验利用Caco-2和THP-1细胞体外共培养模式,作为肠道炎症研究的细胞模型的基础上,通过ELISA试验检测免疫因子的分泌变化,初步判断能引起免疫反应的卡拉胶的在体内发挥免疫反应的过程。
阐明这类物质的使用限度及非安全性来源。
研究领域将成为目前国际上关于卡拉胶的致炎模型使用、食品安全评价和海洋藻类多糖应用前景的焦点。
本实验的研究结果对推动卡拉胶在食品添加剂行业的重新定位提供帮助,对确定卡拉胶在食品添加剂中的使用种类、使用剂量具有参考价值;而炎症机理的初步探索将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卡拉胶致炎机理提供新的依据;同时,也给海藻寡糖或多糖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开拓的空间和安全性的指导。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建立Caco-2和THP-1细胞共培养模型在体内肠系统中,分布着结肠上皮细胞和人巨噬细胞,当肠道受到致炎物质刺激时,首先表现为肠上皮单层细胞完整性的破坏并导致细胞因子IL-8的分泌增加,IL-8是一种强而有力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和活化因子,是介导由TNF-α引发炎症的主要因子。
在炎症因子IL-8的刺激下巨噬细胞分泌TNF-α增加,TNF-α可诱导结肠上皮细胞凋亡及增加炎症因子表达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引发肠道的炎症反应;当在TNF-α抗体或消炎药物的作用下,检测到IL-8和TNF-α的分泌受到抑制。
本研究利用Caco-2和THP-1细胞共培养模型模仿在体内的肠道炎症,用来研究卡拉胶的致炎作用。
2、以炎症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产生和变化为指标,细胞经不同卡拉胶处理后:1)利用ELISA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THP-1细胞分泌TNF-α因子的能力和Caco-2细胞分泌IL-8因子的能力;2)综合分析不同结构的卡拉胶处理后,各因子的变化,评判其致炎机理。
3、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卡拉胶致炎作用的方式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一)研究方法1. Caco-2和THP-1细胞共培养模型在millicell上培养Caco-2细胞,是Caco-2细胞生长成片,形成致密的膜状结构。
下层细胞培养板上培养THP-1细胞。
构建成如下模型:空白对照组:上层millicell上培养Caco-2细胞,下层细胞培养板上饲养THP-1细胞,不用卡拉胶样品处理,用ELISA检测上层细胞分泌IL-8的情况和下层细胞分泌TNF-α的情况;实验组:上层millicell上培养Caco-2细胞,下层细胞培养板上饲养THP-1细胞。
用卡拉胶样品处理上层Caco-2,用ELISA检测上层细胞分泌IL-8的情况和下层细胞分泌TNF-α的情况;阴性对照组:上层millicell上培养Caco-2细胞,下层细胞培养板上没有细胞,用卡拉胶样品处理上层Caco-2,用ELISA检测上层细胞分泌IL-8的情况。
2.用共培养模型分析卡拉胶致炎作用:以各炎症相关因子的产生和变化为指标,细胞经不同卡拉胶处理后:1)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培养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来检测THP-1和Caco-2细胞分泌因子的能力;2)综合分析不同结构的卡拉胶处理后,各因子的变化,评判其致炎情况;3)确定易引起炎症损伤的卡拉胶的致炎方式。
(二)技术路线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2010年11月到2011年01月:查阅文献、资料,准备实验中要用的材料和仪器。
2011年01月到2011年02月:进行实验和外文文献的翻译。
2011年02月到2011年04月:完成毕业论文。
2011年05月:准备毕业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1] 周革非, 邢荣莲, 孙利芹,等. 不同分子量的角叉菜( Chondrus ocellatus ) λ-卡拉胶的抗氧化活性术[J]. 海洋与湖沼, 2009, 5(40): 545-549.[2] 何新益, 殷七荣, 张兴全. 卡拉胶的特性与应用[J].食品工业, 2002, 3:30-31.卡拉胶样品 ELISA 检测上层细胞分泌IL-8的情况和下层细胞分泌TNF-α的情况Caco-2和THP-1细胞共培养模型 引起炎症损伤的机理细胞毒检测 统计分析[3] 周卫国, 王文智. 卡拉胶的生产及应用[C].学术交流论文, 2006, 3: 162-164.[4] 胡亚芹, 竺美. 卡拉胶及其结构研究进展[J]. 海洋湖沼通报, 2005, 1: 95-103.[5] 袁华茂. 卡拉胶寡糖与衍生物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C].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博士论文,2005.[6] 徐强, 管华诗. 卡拉胶研究的发展及现状[J].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5, S1; 117-124.[7] 尚一平. 卡拉胶的性能及其在肉类工业中的应用[J]. 肉类工业, 2006, 12:31-32.[8] 梁国珍, 陈文谱. 卡拉胶特性及其在乳制品加工中的应用[J]. 怀化学院学报,2008, 2:53-55.[9] Aritoft, D.Ipsen, R.;Madsen, F.;et al. Interaction between carrageenans and milk proteins: Amicrostructural and Rheological Study. Biomacromo lecules[J]. 2007,8:729-736.[10] Izydorczyk,M.;Cui,S.W.;Wang,Q.Polysaccharides Gums:Structures,Functional Properties, a -ndApplication,In FOOD CARBOHYDRATES[M]. First ditioned,Cui,S.W,Ed; Taylor&Francis: New Tork,2006263-299.[11] 杨玉玲, 周光宏, 姜攀,等. 卡拉胶凝胶质构特胜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08, 10:220-223.[12] BeMiller,J.N.andWhistler,R.N.carbohydrate,In food chemistry[M].3rd ed.;Fennema,O.R.,Ed, Marcel Dekker,Inc: New York,1996;211-255.[13] 陶慧娜, 孙涛.卡拉胶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A].安徽农业学,2008,19:7967-7968.[14] 王长云, 管华诗. 多糖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Ⅲ卡拉胶及其抗病毒作用[J].生物工程进展,2000,3:39-42,48[15] CHENG A C,CHEN Y Y,CHEN J C.Dietary adminisration of sodium alginate and K-eamageenanenhances the innate immune response of brown-marbled grouper 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 and resistance against Vibrio alginolyticus[J].Veterinary Immunology and Immunopathology,2008,121:206-215.[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一卡拉胶[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17] 吴剑锋, 吴晖,吴涛等. 几种亲水性胶体凝胶特性研究[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4,4:4-6.[18] 黄来发. 食品增稠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70:83-84.[19] 胡坤, 赵谋明. 物理作用力对κ-卡拉胶凝胶体质构特性影响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3,2:56-58.[20] 浮吟梅,王林山.卡拉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A].开发应用中国食品添加剂,2009,4:160-162.[21] 胡茵, 黄宏光, 韦曲颖. 卡拉胶在彩条牙膏中的试验与研究[J]. 牙膏工业, 2006, 1: 32-34.[22] 宁发子, 何新益, 殷七荣等. 卡拉胶的特性与食品应用[J]. 食品科技, 2002, 3: 36-38.[23] 孟凡玲, 罗亮, 宁辉等. κ-卡拉胶研究进展[J]. 高分子通报, 2003, 10: 49-56.[24] 周皓. 5种酶制剂对κ-卡拉胶降解作用的研究[J]. 饮料工业, 2001, 5: 24-27.[25] Wilcox D K, Higgins J, Bertram T A. Colonic epithelial cell proliferation in a rat model ofnongenotoxin-induced colonic neoplasia. Lab Invest, 1992, 67: 405–411.[26] Calvert R J, Reicks M. Alterations in colonic thymidine kinase enzyme activity induced byconsumption of various dietary fibers. Proc Soc Exp Biol Med, 1988, 189: 45–51.[27] Arakawa S, Okumua M, Yamada S, et al. Enhancing effect of carrageenan on the induction of ratcolonic tumors by 1,2-dimethylhydrazine and its relation to β-glucuronidase activities in feces and other tissues. Nutr Sci Vitaminol (Tokyo), 1986, 32: 481–485.[28] 陈方. 小分子量硫酸多糖κ-卡拉胶衍生物的制备及抗流感病毒活性研究[C]. 福州大学, 硕士论文,2006.[29] Marcus S N, Marcus A J, Marcus R, et al. The pre-ulcerative phase of carrageenan-induced coloniculceration in the guinea-pig. Int J Exp Pathol, 1992, 73: 515–526.[30] Kitsukawa Y, Saito H, Suzuki Y, et al. Effect of ingestion of eicosapentaenoic acid ethyl ester oncarrageenan-induced colitis in guinea pigs. Gastroenterology, 1992, 102: 1859–1866.[31] Zhou G. F, Xin H, Sheng W X, et al. In vivo growth-inhibition of S180 tumor by mixture of 5-Fu andlow molecular λ-carrageenan from Chondrus ocellatus.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2005, 51: 153-157.[32] 陈海敏, 严小军, 王峰等. 不同聚合度的卡拉胶降解物对人结肠上皮细胞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09, 1: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