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七上《画家笔下的色彩》教案3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第3课画家笔下的色彩(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验不同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
2、让学生能够尝试运用色彩的情感特性进行大胆表现。
3、让学生发挥个性的表现,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学生认识色彩,了解色彩与自我表现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努力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
(四.)教学过程一、欣赏向日葵图片和学生创作导入新课。
1.让学生欣赏多幅不同形态和颜色的向日葵实物图片。
提问:哪位同学见过一大片一大片的向日葵,能谈谈置身于向日葵当中的感受吗?(学生谈感受。
老师也可以谈自己的感受。
)2.提问:如果现在让你来画向日葵,你打算怎样表现呢?(学生回答,老师要肯定学生好的想法。
)3.师:我们来看看画家是怎样表现向日葵的。
媒体准备:多媒体演示课件、实物投影仪。
(课件播放)首页动画循环播放不同形态和色彩的向日葵图片。
4.引入十二色环进行对比色的色彩分析。
在作品《向日葵》上取出背景色和向日葵的颜色,在十二色环上找到这两种色彩的位置,分析什么是对比色。
5.如果改变向日葵的颜色,感觉会怎样?把向日葵变成绿色调。
(学生谈感受)比较近似色与对比色搭配给人的不同感受。
总结:不同的色彩搭配给人不同的情感体验。
动画展示凡·高的四幅《向日葵》。
(点击把图片放大,让学生能观察到画面的细部。
)(点击出现十二色环。
动画演示在向日葵上取色的过程,出现“对比色”几个字。
)二、欣赏凡·高的《向日葵》,初步理解色彩的对比和谐。
1.动画展示凡·高的四幅《向日葵》。
师:凡·高一生画过许多幅《向日葵》,用来装饰房间,还把整个房子都涂成了跟《向日葵》一样的金黄色,可见他对《向日葵》的痴迷程度了。
2.提问:你从凡·高画的《向日葵》当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谈感受)3.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进行笔触和色彩的分析。
)4.引入十二色环进行对比色的色彩分析。
在作品《向日葵》上取出背景色和向日葵的颜色,在十二色环上找到这两种色彩的位置,分析什么是对比色。
第三课:画家笔下的色彩时间总第6-7课时课题3、画家笔下的色彩教学内容色彩基础知识教学领域造型·表现课时2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良好的审美情感。
知识与技能1、学生欣赏《向日葵》作品,了解色彩和笔触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
2、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
3、灵活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色彩与情感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笔触与情感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水粉颜料等工具。
教学过程合作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分配一、欣赏无色彩图片,导入新课。
学生畅所欲言。
1、让学生欣赏无色彩图片。
教师提问:要是我们的世界变成这样,会有怎样的感受?2、将无色彩图片转换成色彩图片,对比观察。
教师小结:正是色彩使我们的世界变得绚丽多姿。
1、独立思考问题。
2、讨论、回答。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二、初步了解色彩传递情感的关系。
合作、交流。
通过图片联想,初步了解色彩能够传递情感的功能。
观察大胆表达。
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
5三、初步练习。
练习、提高。
1、根据要求画练习卡通画。
2、教师分类点评。
学生创作。
小试牛刀、学以致用。
10四、知识提升(色彩的冷暖)合作、训练。
1、展示凡·高的自画像。
教师:你认识他吗?是哪个国家的?2、展示《向日葵》。
教师:你能够看出其中运用了那些颜色吗?根据其中的色彩,你猜一猜他在画这张画时的心情怎样?教师:为什么有这种感觉?(进行暖色分析)3、情景改变。
教师:凡·高在失落、郁闷的心情下你觉得他会用什么样的色彩来画向日葵?(学生谈感受:……)4、展示经过ps处理过的《向日葵》(进行冷色分析)5、教师小结1、交流合作。
2、展示、点评、补充提高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
10五、知识提升(色1、展示民俗作品《门神》教师:主要运用了哪些颜色?(红绿黄交流、回答。
提高学生的色彩感4彩对比)紫)感觉怎么样?教师:门神的作用是避邪,运用红绿黄紫,表现出威严的效果。
湘教版七年级美术画家笔下的色彩——教案画家笔下的色彩教学目标:1、尝试色彩知识分析绘画作品所表现的情感,体验不同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
2、学习大师构图,将色彩学以致用运用到绘画作品当中。
3、用色彩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色彩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生认识色彩,了解色彩与情感表现的关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用眼睛捕捉绚丽的色彩,用画笔描绘五彩的世界,欢迎大家一起进入美术世界。
1、图片欣赏提问:这几张图片描绘的是什么内容?最喜迎你的是什么?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春夏秋冬四季,带来了五彩斑斓的色彩,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三课,画家笔下的色彩,探讨色彩知识,怎样准确的将色彩运用的绘画和生活当中。
2、板书课题—画家笔下的色彩二、教授新课(一)、认识色彩(多媒体展示三原色,三间色)1、三原色:红黄蓝。
(色彩最原始的颜色,任何颜色都不能调出三原色,三原色可以调出各种颜色。
)2、三间色:两种原色混合的颜色。
橙绿紫。
3、冷暖色:(1)当你从寒冷的外面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你推开门的一刹那,有两间色调不同的房间,你会想进哪一间?为什么?(请5个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总结:倾向于红橙黄色调的为暖色调倾向于蓝绿紫色调的为冷色调有些同学从寒冷的外面回来,他会想到暖色调的房间,看起来温暖舒适,而有些同学觉得比较疲惫,他会想到冷色调的房间,蓝色调给人一种安静纯洁的感觉,同学们的回答各不相同,有一点不可否认,房间的不同色彩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大师,看看大师是怎样用色彩来表达情感的。
(2)西班牙画家毕加索蓝色时期(1900-1903),受时代背景的影响,他目睹了贫困、绝望与孤寂中的人们,同时经历了人生的低潮,这段时期的作品以蓝色为主调,加强了忧郁和悲哀的气氛。
粉色时期(1904),毕加索恋爱了,笔下沉沦痛苦的蓝色,也开始有了跳跃的情绪,整个画面笼罩在橘色、粉色等暖色调中。
也叫“玫红色时期“””小结:色彩与人的情感有着紧密的关系,不同的色彩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人的情感也可以通过色彩表达出来。
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画家笔下的色彩》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颜色的基本概念与色彩分类;2.了解著名画家对色彩运用的方法;3.提升色彩搭配与运用的能力;4.培养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具:彩色笔、画笔、颜料、画纸等;2.教师准备与色彩相关的艺术品图片;3.教师准备活动指南、学生练习册等教材。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图片展示来导入本节课的主题:画家笔下的色彩。
在介绍画家的作品和颜色运用方法时,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好奇心。
2.学习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教师通过幻灯片和绘画展示,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并引导学生用颜色笔在活动指南上进行练习。
3.了解画家对色彩运用的方法教师介绍了一些著名画家如梵高、毕加索、彼得·保罗·鲁本斯等人对色彩的各种运用方法。
教师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和臆想,来思考画家的创作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
4.提升色彩搭配与运用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色彩搭配和运用能力,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活动。
活动要求学生在一张白纸上涂上三种颜色的颜料,根据自己的想法,通过色彩的运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5.培养欣赏与分析艺术作品的能力教师让学生提取画家的著名作品图片,展示在幻灯片上,并让学生对图片进行欣赏和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从画面构图、颜色、线条、形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让学生进一步领会画家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思想。
6.总结教师让学生在学生练习册上进行总结性的操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本堂课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也总结了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效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教学反思该节课主要针对七年级学生,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接着介绍著名画家的色彩运用方法,使学生能够提高色彩搭配和运用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分析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思考和创作。
课题:画家笔下的色彩学科:美术教材出版:湖南美术出版社年级:七年级学期:上学期学段:初中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色彩与情感表现;色彩与生活的关系;2让学生体验不同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3学生认识色彩,了解色彩与自我表现的关系。
能力目标:1让学生能够尝试运用色彩的情感特性进行大胆表现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通过探索,大胆想象创造的能力,提高学生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以及结合实践和探索发现的能力情感目标:让学生发挥个性的表现,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色彩与情感表现,认识色彩,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难点: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学方法:视频导入法,多媒体展示法,观察分析法,尝试创作法与欣赏评述法等教学资源:教材,自制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40分钟)导入:(2分钟)问题:色彩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色彩与人的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息息相关,但是如果世界没有色彩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蓝色的天空,纯白的云朵,翠绿的树木,火红的花朵……都是灰白,没有色彩,世界充满压抑、不满。
就像战争之后一样灰色和黑色,生活不会如此多彩。
教授新课(38分钟)衣食住行中的颜色(6分钟)色彩更是与我们息息相关,吃穿住行,都需要色彩,学习色彩,能了解很多常见现象的原因,会给生活增添不少便利。
吃:例如在餐饮业中,很好地利用色彩,便能使得商家财源滚滚。
餐厅选用红色和黄色作为装饰色彩,能引发顾客的食欲,让前来用餐的顾客有个好胃口。
打开幻灯片看着两幅餐厅的图片,一个是以橙色为主的暖色调的餐桌,一个是一蓝灰为主调的餐厅,你们更喜欢哪一个更喜欢在哪个餐厅里面吃饭?暖色调又激发食欲的作用蓝色紫色会抑制食欲,有想减肥的可以试试把自己的碗筷全换成蓝紫色调的。
但是老师还是不建议大家减肥,长完身体再减会减得更快更好。
厨师做菜时也需要注意颜色的搭配,红遍大江南北的水煮鱼,更是用大把火红的辣椒挑起食客的食欲,在红色的红烧鱼上点缀碧绿的香菜,在冰激凌上点缀绿色的薄荷,在金黄色的甜点上点缀红色的樱桃引发食欲。
第3课画家笔下的色彩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内容,使学生感受色彩的魅力,了解色彩基本知识。
2.通过欣赏大量的图片感知色彩,感受画家笔下的线条与色彩所传达的不同的感觉。
3.感受艺术家对艺术的真挚感情,养成积极观察、传达情感和表现美好生活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欣赏、运用色彩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能力。
教学难点: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同时融入色彩的基本知识。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三原色,色环等。
教学方法:引导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做一道反映色彩与性格的心理测试题,学生根据直觉选好之后,公布选项意义。
提出问题:色彩的喜好真的能折射出我们的内心世界吗?学生根据自己的直觉选答案。
引出课题。
二、体验摆出原色、间色。
分发纸张,让同学们用水粉颜料原色、间色进行叠加与调和。
体验各种颜色的组合。
教师根据练习总结调色规律,引发色彩的联想。
体验、交流。
三、联想你最喜欢哪些颜色?为什么?①列举红、绿、蓝带来的色彩联想。
②体会总结各种颜色的具象联想和抽象联想。
以《向日葵》为例,分析体会色彩搭配的规律。
①简介凡.高。
②从作品认识色调、冷暖对比、补色对比。
观察、交流。
色彩如何传情达意?①“通感”的精彩论述。
②欣赏有代表性的大师作品,简析你所体会到的情感。
③以波洛克与吴冠中为中西方画家代表,以他们的作画状态和作品为引子,为即将开始的动手实践作铺垫。
欣赏、思考。
四、实践可以用色彩表达。
①启发学生体会通感,说出哪些题材可以用色彩表达出来。
(四季、情绪、味道、音乐、舞蹈等方面)②在学习活动中摆出作业要求,提示用哪些实物可以创作出用色彩表达情感的作品。
(树叶、砂纸、手等)思考、回答。
③老师用吸管、手做色彩情感表达的示范。
( 启发学生用大小不同的吸管吹、滴、甩、触、淌、画等方法作画;用手的指腹、指尖、指甲、手背、手掌来作画,引导学生想出更多的方法)尝试、创作。
五、展示学生在《凡.高的星空下》音乐中完成作品。
学生介绍作品,谈自己的创作感受。
课题:画家笔下的色彩授课类型:新授教学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色彩了解色彩的有关知识,了解不同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从多个角度欣赏美术作品,能够分析美术作品中色彩的象征意义。
情感与态度目标:体验不同的色彩给人的感受。
教学重点:在对色彩的识别感知中认识色彩的美,了解色彩的相关概念。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欣赏、运用色彩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能力。
教法:欣赏、讨论、交流、表现、评价教具准备:PPT课件各种硬笔以及简便的色彩工具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色彩课件展示几张多彩的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师问:刚刚同学们看过这么多漂亮的作品,猜猜今天我们要学习和什么有关的知识?生:颜色(色彩),接着引出今天的课题《画家笔下的色彩》。
图片展示1、(图片导入)看照片中的颜色,你会联想到什么味道?生:(酸甜苦辣)师:在生活中颜色除了可以表示味觉还可以用来表现什么?(如四季,情绪、个性)等等2、心理小测试展示两张不同色调的图片,让生随此时的心情来选择期中一张,最后揭示答案,(通过观察、欣赏图片,唤起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引发他们对色彩表达情绪、情感的感受。
)引出主题:色彩是能过传递出情感的。
由此引出色彩大师:梵高(简介:世界著名画家,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
他一生沧桑坎坷,在生活上经历了很多苦难,特别是后期,他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病,同时也怕自己的病变会让自己变成永久的白痴,一种无言的悲伤浸入他的心,1890年7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他走进一片成熟的麦田,面向太阳,向自己的胸膛开了一枪,时年37岁。
)同时简单介绍几张梵高的作品,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学习兴趣。
二、谈谈感受不一样的色彩给我们的感受一样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色彩,看这些色彩给我们什么不同的感受。
出示图片:1.红色:喜庆、吉祥、恐怖、危险……2.黄色:高贵、皇权、光明、财富、甜美……3.蓝色:冷、忧郁、凉爽、永恒、遥远、纯洁……生大胆谈谈自己的感受,通过比较不同的色彩,感受学习不同色彩带来的不同情绪,欣赏图片,进一步唤起学生对色彩的感知,激发学生的想像力。
第3课画家笔下的色彩-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画家利用色彩表现情感和意境的例子。
•掌握常用的颜色搭配方法。
•掌握色相、明度、纯度等色彩属性,及其在色彩表现中的运用。
技能目标•能够根据情感和意境的需要,正确地选用颜色表现画面。
•能够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掌握色彩的运用技巧。
情感目标•增强对色彩表现情感和意境的理解和欣赏。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颜色的表现力与运用方法。
•教学难点:摄影、设计中常见的颜色搭配方法和色彩表现技法。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画家的作品或者让学生观看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艺术家如何利用色彩表现情感和意境,启发学生对颜色表达的思考。
讲授(20分钟)色彩属性简介•色相:颜色的种类或名称,如红、黄、蓝等。
•明度:颜色的明暗程度。
•纯度:颜色的纯粹程度。
常用的颜色搭配方法•同色调:采用同一色系中的颜色,如红、红橙、橙。
•对比色:采用两种互补的颜色,如红与绿,蓝与橙等。
•类似色:选择相邻色系中的颜色,如红、橙、黄。
•三色搭配:采用三种色系中的颜色,如红、黄、蓝等。
色彩表现技法•色彩对比:利用色相、明度、纯度上的差异,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色彩渐变:通过色调的变换,产生渐变效果。
•色彩叠加:通过多种颜色叠加,表现出更为细腻的色彩变化。
操练(30分钟)1.学生自行选择一张图片,通过颜色搭配的方法,进行创作。
2.学生选择一种颜色,绘制几个不同明度和纯度的色块,了解色彩属性的不同效果。
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验,并与同桌分享。
作业•将课堂操练内容拍照上传至学习平台,并发表感想。
•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学情分析本节课以实践为主,通过学生创作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色彩的运用方法。
同时,本节课还涉及到一些基础的色彩属性知识,对于初学者而言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掌握。
因此,本节课需要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通过实践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颜色表达能力。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三课画家笔下的色彩教学设计授课教师陈仁光科目美术教学对象七年级教材版本湘版教材课时安排两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属于“造型·表现”领域范畴,教材以“向日葵”照片导入,一方面从向日葵的生长特性,感悟生命的意义,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促使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形成。
另一方面从自然形态感受色彩的基本特征过渡到绘画作品欣赏,呈现凡·高的一幅《向日葵》作品,对其色彩进行重点分析,唤起学生对色彩的情感反应。
教材紧扣色彩美来引导学生自主展开探索活动。
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美术基本知识,通过欣赏不同风格大师作品,并自主探究,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①通过本节内容,使学生感受色彩的魅力,了解色彩基本知识。
②学会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1、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欣赏大量的图片感知色彩,感受画家笔下的线条与色彩所传达的不同的感觉。
②自主探索用色彩等绘画语言表现情感的方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感受艺术家对艺术的真挚感情,养成积极观察、传达情感和表现美好生活的良好习惯。
②提高色彩的感知能力,培养善于想象、大胆表现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点1、在对色彩的感知、识别中感受色彩的美,了解色彩的相关概念。
2、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欣赏、运用色彩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1、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同时融入色彩的基本知识。
2、运用不同线条、色彩的组合与搭配进行有主题的表现。
五、教学方法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等各种策略,提供大量的图片资源,指导学生通过欣赏、观察、创作等环节完成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
七、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原色十二色环等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由看图片选颜色的小游戏导入新课小游戏:看图选词:你手中有七个颜色的卡纸,选择其中的一个来代表你看到图片时的感受。
相继出示三张不同的图片:1、婴儿2、年轻的舞者3、一对老夫妇小结以后提出问题:色彩有没有情绪?能不能像人一样有喜怒哀乐?引出课题:画家笔下的色彩——情绪、情感的色彩表现学生根据每幅图片的内容,选择符合自己心理感受的颜色,并说出原因。
第3课画家笔下的色彩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美术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画家笔下的色彩》第一课时。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学预期五大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一)课标解读《画家笔下的色彩》属于湘版美术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
但第一课时又包含“欣赏·评述”领域,主要引导学生认识色彩、笔触及其在色彩绘画中对情感的表现作用。
新课标对本节内容作了如下要求:1、了解色彩和笔触给人的感受。
2、认识色彩和笔触。
3、运用色彩和笔触表达情感。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地位和作用:教材对色彩知识的讲授,就是从本课时开始的。
本节内容围绕“感受色彩、学习色彩知识,尝试色彩表现”的学习活动的设置,旨在努力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运用色彩知识技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总目标的要求: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单元教学目标:能够运用色彩知识分析绘画作品所表现的情感。
能够参考艺术家的生活背景对其作品的艺术风格作出简单的评述。
能够尝试运用色彩作画,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
我设计了以下核心素养目标:1、了解色相、纯度、明度和色调知识,尝试用改变色彩与笔触的方法,大胆表现《向日葵》,表达自己的情感。
2、在欣赏感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践操作的学习过程中掌握色彩表现的方法。
3、通过欣赏和分析画家作品,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生活情趣,并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受。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色相、纯度、明度与色调知识,笔触的学习与体验。
教学难点:统一色调中色彩层次的丰富调和,大胆自主表现向日葵,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从心理层面来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从小学阶段过渡到初中阶段,还保留着少年的天真活泼,但又开始变得拘谨,不太敢大胆表现自己。
七年级湘教版美术上册第三课《画家笔下的色彩》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画家笔下的色彩》,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汇报我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本课节选自七年级湘教版美术上册第三课的教学内容,在新课改理念下,我明确了本课课型属于造型·表现研究领域。
教材以“向日葵”图片导入,一方面从向日葵的生长特性,感悟生命的意义,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促使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形成。
另一方面从自然形态感受色彩的基本特征过渡到绘画作品欣赏,呈现XXX的一幅《向日葵》作品,对其色彩进行重点分析,唤起学生对色彩的情感反应。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我设置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学生欣赏《向日葵》作品,了解色彩和笔触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灵活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2、能力目标:能够尝试运用色彩作画,大胆表达自己的感情;能够参考艺术家的生活背景对其作品的艺术风格作出简单的评述。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良好的审美情感。
下面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认识色彩、了解色彩与自我表现的关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
二、说教法现代学生处于科技发展疾速的信息时期,获取信息的渠道众多,眼界较为开阔,思维较为活泼。
一个问题的提出会有多种设法主意和创意,但是由于初中生的年岁特征和个体差异以及对知识的团体把握能力有限,经过精确的引导,以学生为本的自主研讨,有益于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结合本课教学人文与科技特色,采用典范式和直观性教学更切近学生实际,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并远离误区。
三、说学法根据本课实际,我将引导学生以体验、问答、小组合作的体式格局来研究本课内容,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分工合作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具:三原色原料、水、塑料瓶6个、XXX的向日葵白描作品65份(因学生有60余人,每人一份)等。
学生准备学具:彩铅、油画棒、水彩或者水粉原料等。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色彩知识分析绘画作品所表现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能够参考艺术家的生活背景对其作品的艺术风格作出简单的评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够尝试运用色彩作画,大胆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重点:教学生认识色彩、了解色彩与自我表现的关系。
教学难点:努力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
教学准备:教材、相关课件、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欣赏无色彩图片,导入新课1.让学生欣赏无色彩图片。
提问:要是我们的世界变成这样,会有怎样的感觉?(学生谈感受)2、将无色彩图片转换成原色,形成对比(教师小结:正是色彩让我们的世界变得绚丽多姿)二、初步了解色彩传递情感的关系通过图片联想,初步了解色彩能传递情感的功能。
三、初步练习1、根据要求先画练习卡的左半边,表达自己的心情。
2、教师分类点评。
四、知识提升A、色彩的冷暖1、展示凡-高的自画像师:你认识他吗?是哪个国家的?(学生回答)(教师对凡•高作简要介绍)展示凡•高的《向日葵》2、展示《向日葵》师:你能看出其中运用了哪些颜色吗?根据其中的色彩,你猜一猜他在画这张画时心情怎样?(学生谈感受)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进行暖色的分析)3、情境改变师:凡•高在这种失落、郁闷的心情下,你觉得他会用什么样的色彩来画向日葵?(学生谈感受)4、展示经过PS处理过的《向日葵》(进行冷色的分析)5、学生讨论6、教师小结B、色彩的对比1、展示民俗作品师:主要运用了哪些颜色?(红黄蓝绿紫)感觉怎么样?(学生谈感受)师:年画表现的是喜庆的气氛。
引入色环进行对比色的色彩分析2、展示处理成同类色的年画师:改变颜色后感觉怎么样?引入色环进行分析,总结:将距离越大的、越鲜艳的颜色搭配在一起越适合表现冲突强烈的感觉;将距离越小的、纯度越低的颜色搭配在一起越适合表现和谐、柔和的感觉。
五、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再次练习1、根据要求画练习卡的右半边,更准确的地表达自己的心情。
2、学生自述,教师评价。
初中美术《画家笔下的色彩》优质教案、教学设计湖南美术版初中美术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画家笔下的色彩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主要内容为感受色彩、学习色彩知识、尝试色彩表现。
教材借用向日葵明亮大方的造型特点,追求光明的寓意,以凡﹒高的油画作品《向日葵》所表现出的炽热激情导入学习活动,通过色彩与情感表现、认识色彩、色调三部分内容的学习,旨在努力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运用色彩知识技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掌握色彩三要素与色调等基础知识;通过对画家作品的分析,了解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以及不同色调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运用色彩知识技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合作探究、动手实践等方式,理解色彩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进而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情感,用色彩进行美术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艺术作品中色彩的情感表达,学习向日葵追求光明的精神,进一步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学习重点掌握色彩三要素与色调等基础知识,了解色彩与情感表现的关系;体验不同色调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运用色彩知识与技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对色彩的艺术感受,以及运用色彩知识技能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美的感受大自然中的向日葵图片与凡﹒高的油画作品《向日葵》并置。
问:大家对凡﹒高的作品有什么样的的感受?问:《向日葵》的色调发生变化以后,你们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同一幅画,色彩不同,带给我们感受也不同,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画家笔下的色彩”带来的各种心理感受。
(板书课题---- 画家笔下的色彩)【设计意图:通过两组对比,让学生感受自然美与艺术美的不同,感受不同色调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二、新课学习,美的体验1.色彩与情感表现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心理测试: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画出你最喜欢的颜色(一个或多个皆可),并告诉我们,你为什么喜欢它,它带给你什么样的心理感受。
湘美版七上《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色彩知识分析绘画作品所表现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能够参考艺术家的生活背景对其作品的艺术风格作出简单的评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够尝试运用色彩作画,大胆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重点:教学生认识色彩、了解色彩与自我表现的关系。
教学难点:努力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
教学准备:教材、相关课件、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欣赏无色彩图片,导入新课
1.让学生欣赏无色彩图片。
提问:要是我们的世界变成这样,会有怎样的感觉?
(学生谈感受)
2、将无色彩图片转换成原色,形成对比
(教师小结:正是色彩让我们的世界变得绚丽多姿)
二、初步了解色彩传递情感的关系
通过图片联想,初步了解色彩能传递情感的功能。
三、初步练习
1、根据要求先画练习卡的左半边,表达自己的心情。
2、教师分类点评。
四、知识提升
A、色彩的冷暖
1、展示凡-高的自画像
师:你认识他吗?是哪个国家的?(学生回答)
(教师对凡•高作简要介绍)
展示凡•高的《向日葵》
2、展示《向日葵》
师:你能看出其中运用了哪些颜色吗?根据其中的色彩,你猜一猜他在画这张画时心情怎样?
(学生谈感受)
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进行暖色的分析)
3、情境改变
师:凡•高在这种失落、郁闷的心情下,你觉得他会用什么样的色彩来画向日葵?
(学生谈感受)
4、展示经过PS处理过的《向日葵》(进行冷色的分析)
5、学生讨论
6、教师小结
B、色彩的对比
1、展示民俗作品
师:主要运用了哪些颜色?(红黄蓝绿紫)感觉怎么样?
(学生谈感受)
师:年画表现的是喜庆的气氛。
引入色环进行对比色的色彩分析
2、展示处理成同类色的年画
师:改变颜色后感觉怎么样?
引入色环进行分析,总结:将距离越大的、越鲜艳的颜色搭配在一起越适合表现冲突强烈的感觉;将距离越小的、纯度越低的颜色搭配在一起越适合表现和谐、柔和的感觉。
五、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再次练习
1、根据要求画练习卡的右半边,更准确的地表达自己的心情。
2、学生自述,教师评价。
六、课后实践
游戏“你好,色彩”
1、根据老师的要求,为家人(模特)搭配颜色合适的服装。
下节课拍成照片展示。
2、你愿意如何搭配,学生阐述搭配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