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及其执教技巧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5
在开展双语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在民族地区,学校开展双语教学是国家、自治区的一项重大决策,少数民族学生在学好本民族语言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汉语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发展,在学习、就业、生活、生产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双语教学怎样开展,怎样使民族学生在学习母语的同时学好汉语是学校及双语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下面就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以本人的意见作如下阐述:一、把握民族语言特色开展双语教学目前从小学到中学已经设置了汉语课,编写了大量的教材,多年来在教学工作中也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但在汉语言文字掌握方面仍存在众多问题,如:对词、句只知其名不知其意,虽然文章能朗朗上口,但读完之后对文中内容一无所知,发音不准确,把不住音调,导致影响正常的交流与学习,这些都和母语有一定的关系,所以要使民族学生学好汉语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必须针对民族学生的母语特点进行教学,少数民族学习汉语常常受到母语的干扰,往往把母语的特点带进汉语学习中来,主要反映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方面,如哈语母语里没有声调,学习汉语时往往掌握不好音调的变化,造成阅读、交流的困难,自己虽能心知肚明,但是就是无法表达,别人就无法理解。
因此在开展教学中如能针对母语特点进行教学,从语法音调方面多加强训练就能使民语学生提高汉语学习效果。
1、善于处理少数民族语文教学同汉语教学的关系是取得汉语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经验证明学生掌握本族语言文字水平越高接受汉语的能力就越强,学习效果也就越好,因此开展双语教学中培养母语语言文字学习水平也就培养了汉语言文字学习水平。
2、依靠母语进行汉语文教学是促进双语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民语学生学习汉语时,其母语既有“干扰”的一面,也存在有利的一面。
在教学中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翻译教学、对比教学,可以使用其尽快了解文义,便于学习。
用少数民族文字注音注义,能帮助学生较快的、准确的掌握汉语汉字,如:“我们”“中国”可用哈语文字标音标调。
浅析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前言在全球化的今天,语言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双语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开始引领世界教育潮流。
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也逐渐在国内兴起,成为我们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双语教学的定义入手,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旨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启示。
双语教学的定义双语教学是指在一定的学科背景和环境下,使学生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学习、教学、交流和思考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
一种常见的实践形式是在不同语言环境下进行的对话式教学。
双语教学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趋势,因为它不仅为个人提供了语言和文化发展的机会,还提高了企业和国家在全球经济和社会中的竞争力。
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的特点双语转换灵活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注重将中文与英文进行有效的结合。
双语转换的灵活性是其特点之一,这也是和国外的双语教学有所不同的地方之一。
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注重的是根据学科性质以及学生实际情况,随时灵活地切换双语,而非单纯的用中文和英文进行教学。
中西文化融合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注重中西文化的融合。
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同时渗透了中西方文化的因素,能够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两种语言所处的不同文化背景,增强跨文化意识,培养更高层次的思考能力。
重视语言与学科融合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注重语言和学科的融合,通过培养学科实践能力,以语言教学为手段来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科水平的同时也能熟练地运用英语等外语。
存在的问题师资力量不足构建一支强有力的双语师资队伍是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的前提。
但是当前,中国的双语教育普及率较低,许多教育工作者并不能胜任双语教育工作。
教材建设滞后教育教材建设是双语教育发展的基础。
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中,教材建设缺乏中、外方面交流的贴切性和及时性,对教育教材的研制程度无法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同时缺乏更符合国情的本土化教材。
双语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双语能力的教学方法分享双语教育在如今的全球化时代中变得越来越受到重视。
与传统的单一语言教学相比,双语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使他们在跨文化交流和全球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本文将分享一些有效的双语教学策略,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
首先,创造沉浸式语言环境是培养学生双语能力的关键。
学生需要在使用第二语言的真实情境中进行交流和表达。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沉浸式语言环境:1. 语言角色扮演: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要求学生以第二语言进行对话,如模拟购物、参观景点或者角色扮演,这样能够激发学生使用目标语言的积极性。
2. 增加第二语言输入量: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以目标语言为主的教学材料,包括课堂讲义、阅读材料和听力练习等。
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使用目标语言。
其次,采用双语对比教学法也是培养学生双语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的差异,并且将其融入到教学中,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第二语言。
以下是一些双语对比教学的实施方法:1. 词汇对比:教师可以将两种语言的相似或相对应的词汇列在一起进行对比,让学生通过比较记忆和应用。
2. 语法对比: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和用法,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第二语言的语法规则。
例如,对比英语的现在进行时和汉语的现在进行时,指出它们在形式和用法上的异同,加深学生的理解。
此外,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也是双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以下是一些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双语教学策略:1. 听力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听力练习活动,如听录音填空、听对话回答问题等,鼓励学生通过听力实践来增强理解能力。
2. 口语交流: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对话练习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并及时纠正他们的语言错误。
最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是培养学生双语能力的关键。
自主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独立学习和使用目标语言的能力。
双语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双语能力的教学方法分享双语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为目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受到关注和推广。
双语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学习方式和生活态度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在全球化的时代中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本文将分享一些双语教学策略,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
一、沉浸式教学沉浸式教学是双语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通过将学生置于完全双语环境中来促进语言学习。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要求教师运用目标语言进行教学,还要求学生在课堂和校外环境中始终使用目标语言。
这样的沉浸式学习环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帮助他们逐渐适应并习得目标语言。
在实施沉浸式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真实情境、开展小组讨论和互动活动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使用目标语言。
此外,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实地考察等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扩展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也是沉浸式教学的有效手段。
二、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是双语教学中的又一重要策略,它强调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使用来达到学习的目的。
任务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双语能力。
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情境的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需求,提供合适的支持和指导,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实践和运用目标语言。
三、语言交际教学语言交际教学是双语教学的核心,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教师应设定各种交际情景和交际任务,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目标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并通过交流来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和解决问题。
在语言交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和语言交流实践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同时,教师还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语言输入和模仿机会,帮助他们逐渐掌握并准确使用目标语言。
四、文化意识培养双语教学不仅关注语言能力的培养,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双语教学设计原则和方法双语教学设计原则和方法是针对双语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活动进行设计的指导原则和教学方法。
双语教学是一种以母语和目标语言为媒介,同时注重发展学生双语能力和学科知识的教学模式。
下面将介绍双语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双语教学设计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 双语对等原则:母语和目标语言在教学中地位相等,既重视母语对学科知识的支持,也注重目标语言的学习和运用。
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过程中母语和目标语言的比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2. 适宜语言环境原则:创造有益于学生语言发展的双语环境,提供大量目标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机会。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丰富的语言素材和情境,让学生在真实交际环境中使用目标语言,提高语言能力。
3. 目标导向原则: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学科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并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和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预设目标和评估标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目标语言的学习效果。
4. 跨文化意识原则: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多元文化的能力。
双语教学设计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点:1. 内容与语言整合法:将学科内容与语言学习相结合,通过有选择性地引入目标语言词汇、语法和句型等语言要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
同时,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通过适当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语言错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双语对比法:通过比较母语和目标语言的差异,帮助学生发现和理解两种语言的共性和差异,提高语言转换的能力。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双语对比教学,在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目标语言,避免母语对目标语言的干扰。
3. 情景模拟法:通过创设真实的情景和语言交际环境,帮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使用目标语言。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交际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和使用目标语言,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4.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交流意见,并在语言和学科知识上相互支持和帮助。
浅析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摘要】双语教学在中国具有独特的发展历程和实践,采取了一系列符合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着明显的优势,如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如师资不足和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
双语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而积极的,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国际竞争力。
未来,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将继续发展,其重要性也变得日益突出。
对于双语教学的前景,我们应该继续关注并不断探索,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双语教学、中国特色、发展历程、实践、模式、优势、挑战、影响、未来发展、重要性、展望1. 引言1.1 双语教学的定义双语教学的定义指的是一种教学模式,即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不止一种语言,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并且增进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不同语言环境下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双语教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中国,学习双语是一种常见的教育方式,并且在欧洲也有很长时间的历史。
现代双语教学的发展受到全球化和国际交流的推动,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开始实施双语教学项目,以满足学生对多语言学习的需求。
在当今社会,双语教学已经成为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的重要教学方式。
随着世界各国之间交流日益频繁,双语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中国,双语教学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双语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可以促进他们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1.2 双语教学的发展历程双语教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中国开始引入西方教育理念和方法。
1928年,中国的第一所双语学校——上海黄浦区实验小学成立,标志着双语教育的开端。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双语教学逐渐在一些大城市得到推广,但规模和影响力有限。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对外交往也越来越频繁。
双语教学管理制度、措施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双语教学在各个教育机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双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和全球化视野,使其具备适应国际环境的能力。
为了确保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学校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
本文将探讨双语教学管理制度和措施的重要性,并提出实施双语教学的建议。
双语教学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双语教学管理制度对于学校的双语教学工作至关重要。
它可以帮助学校确立双语教学的目标和方向,规范教学管理的流程,保障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以下是一些双语教学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的方面:1. 提高教学效果双语教学管理制度可以确保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进行教学,保证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科学性。
同时,管理制度也能够帮助学校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从而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2. 维护课堂秩序双语教学往往需要师生之间进行更多的互动和合作,课堂秩序的维护显得尤为重要。
双语教学管理制度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和表现,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责任和要求,促进良好的课堂氛围和秩序。
3. 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双语教学管理制度可以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学习,提升他们的双语教学能力。
通过管理制度,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和资源支持,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更好地实施双语教学。
4. 构建良好的家校合作双语教学涉及到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紧密合作。
学校需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双语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并提供相关的家庭教育指导。
双语教学管理制度可以规范学校和家长的合作方式,促进双方的有效沟通和合作。
实施双语教学的措施要成功实施双语教学,学校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下面是一些实施双语教学的措施的建议:1. 制定双语教学计划学校应制定明确的双语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等。
这些计划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和学科特点,确保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
2. 培养专业的双语教师队伍学校应对教师进行双语教学培训,提高他们的双语教学水平。
关于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强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双语教育在中国的高校教学中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
既然双语教学常态化已进入大学教育领域,那么,高校如何有效地开展双语教学呢?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双语教学方法探讨双语教学要求教师采取更加合理的教学方法。
首先,对于学生而言,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往往比掌握知识点本身更重要。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习惯,给予学生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帮助。
其次,教师需要注重课程设计,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要有更深入的思考研究,充分发挥双语教学的优势,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最后,教师需要以互动和合作为基础,积极建立起与学生间的信任和亲和力,让学生在气氛轻松愉悦的情况下轻松愉快地学习双语课程。
二、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高校要开展双语教学,需要建立一个优秀的师资队伍,确保双语课程的顺利开展。
优秀的师资力量具有很强的双语应用能力,了解跨文化差异,有较强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
此外,高校还需建立专门的双语教学培训机制,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不断提高其双语教学能力。
优秀的双语教学资源是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保证。
高校可以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学校的中外教师、外籍留学生、实验室、图书馆等资源,建设双语教学资源库。
此外,高校还可以结合信息化技术,利用网络平台建设双语教学资源库,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与学习园地。
综上所述,高校开展双语教学需要建立一个优秀的师资队伍,建设一个全面、完善的双语教学资源库,更要确立科学、合理的双语教学方法。
在开展中,高校应不断优化双语教学内容、方法、资源,不断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双语能力。
高校双语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高校在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型升级中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创新,实现全员参与,为培养具有跨文化交流、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做出贡献。
双语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有幸能够进行双语教学,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双语教学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使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和目标语言进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
学生在倾听和使用两种语言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其次,双语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和教学经验。
教师需要熟悉目标语言的语法和词汇,并且能够清晰地表达。
同时,教师还需要有一定的教学技巧和经验,能够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另外,双语教学需要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速度和学习方式,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和支持。
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最后,双语教学需要和学校、家长等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学校需要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和资源,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展,并积极与学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总之,双语教学是一种很有意义和效果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以更好地开展双语教学工作。
同时,我们也需要与学校和家长合作,共同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语言能力的学生。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双语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双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双语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我国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本文以某中学为例,探讨国家双语教学实践的具体情况。
一、背景介绍某中学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重点中学。
近年来,该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改革政策,致力于推进双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
以下是该校双语教学实践的具体情况。
二、双语教学实施策略1. 课程设置某中学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双语教学要求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该校采取了以下策略:(1)增加双语课程比例。
在初中阶段,英语课程课时占总课时比例的40%以上;在高中阶段,英语课程课时占总课时比例的30%以上。
(2)开设双语选修课程。
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该校开设了如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双语选修课程。
(3)开展跨学科双语活动。
通过举办跨学科双语竞赛、研讨会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
2. 教师队伍建设为了确保双语教学的质量,某中学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
具体措施如下:(1)引进和培养双语教师。
该校积极引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海外留学人员和具有双语教学能力的本土教师。
(2)加强教师培训。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双语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开展教学研究。
鼓励教师开展双语教学研究,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3. 教学方法与评价某中学在双语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
具体如下:(1)情景教学法。
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语言。
(2)任务型教学法。
以任务为导向,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语言。
(3)合作学习法。
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在评价方面,某中学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1)过程性评价。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法教法研究民族学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路与方法刘光明(安顺市民族中等职业学校贵州安顺561200)【摘要】民族学校开展双语教学,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顺利就业的重要举措,积极研究双语教学的思路和方法,对提升民族学校双语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鉴于此,本文就民族学校如何有效开展双语教学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方法,期望为广大民族学校教育工作者提供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民族学校双语教学思路方法【中图分类号】G622.4;H0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063-01双语,顾名思义,即两种语言,通常情况下,一种语言为母语(本民族语言),另一种语言为后天习得的其他民族语。
就教育领域而言,双语指的是同一个人持有两门语言,且能够基本掌握本民族语言和汉语的基本知识,包括语法结构、字音、字形、用法,且就两门语言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少数民族聚集地区,通常是汉语与本民族语言混用的,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社会现象、民族关系等,因此在民族学校开展双语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综合语言素质,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均大有裨益。
一、树立双语思维能力培养意识民族学校以往开展双语教学,多侧重字形、字音、语法等基础知识的教学,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双语思维能力,才是促使其深入学习和广泛应用汉语、民族语言的根本途径,因此在今后的双语教学中,应将培养学生双语思维能力作为终极目标,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激发、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双语思维能力。
对此,教师们一是要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并帮助他们建立学好两门语言的自信心。
对此,可采用“循序渐进渗透法”进行教学,即根据学生的民族语言理解能力,逐渐在教学中渗透汉语,并从日常用语开始,逐渐过渡到书面用语、专业术语乃至文言文的教学,以不断扩大双语教学的知识容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汉语的态度,提升他们对汉语的认知水平。
除此之外,双语思维能力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我们在开展双语教学时应注意双语教学内容的规划与设计,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给予与之认知水平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并以适当的难度梯度不断提升语言教学难度,使学生的双语思维能力随着语言学习深度和认知水平的不断发展而得到不断的提升。
双语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双语能力的教学方法分享双语教学是指以两种语言进行教学和学习的方法。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学习第二语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双语教学正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第二语言水平,培养他们的双语能力。
本文将分享一些有效的双语教学策略,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
1. 普通话与英语交替使用:在双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普通话与英语交替使用的方式,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第二语言。
例如,教师可以在普通话中解释新单词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在英语中进行例句和语境的演示。
这种交替使用的方式既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又能帮助他们逐渐熟悉和运用第二语言。
2. 双语环境构建:为了让学生真正融入双语环境,教师可以创造各种机会和情景,让学生在语境中使用第二语言。
例如,在课堂上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讨论和交流。
此外,学校也可以组织各种英语角或英语沙龙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使用第二语言的实践机会。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
通过播放英语原版电影、音乐或者英语新闻等,可以让学生不仅仅通过课本学习语言,也能了解到英语在真实情景中的运用。
此外,借助互联网资源,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英语学习资料,丰富他们的学习内容。
4. 语言输入和输出平衡:在双语教学中,语言的输入和输出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语言输入是指学生通过听力、阅读等方式接触语言材料,语言输出则是学生自己表达的过程。
为了达到平衡,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听说读写的任务,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他们的双语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英语演讲比赛、写作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5. 创设情境引导学习:在双语教学中,创设情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
通过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第二语言,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对话,让学生在模拟对话中练习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还能提高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对我国高校推进双语教学模式的思考近几年,全球化不断加剧,而双语教学模式也日益受到重视和推广。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推行双语教学模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尚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那么,我国的高校应该如何推进双语教学模式,取得更高的教育效果呢?首先,有必要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
只有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才能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双语教学模式,并将该模式应用于实践中。
现代高校应该面向全体教师,不断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以满足双语教学需求;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教师对双语教学模式的指导作用。
其次,双语教学模式的推行要落实到国家级和省市级的高等教育政策。
应严格执行国家级和省市级的高等教育政策,制定完善的双语教学模式,定期对现有的双语教学模式进行审查,加强各个层级的高等教育机构对双语教学模式的指导和监督,以便更好地推行双语教学模式。
此外,积极推进多种多样的双语教学活动,拓宽学生的双语教学渠道。
学校要把握有利的时机,把双语教学活动的开展融入到学校的常规课程之中。
可以设置一些双语英语课程,让学生以英语为主的授课形式进行双语教学;可以设置一些专门的双语教学活动,比如英语文化节、英语演讲比赛等,以英语作为活动的主要语言,让学生学习双语知识。
最后,学校要建立完善双语教学体系,以保证双语教学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在双语教学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学校应充分考虑教师、学生和家长三者的利益,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加完善的双语教学保障;同时,根据教学实践的不断发展,学校应定期对双语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使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双语教学的实施。
总之,双语教学模式的推行需要充分考虑到多个因素,教师及学校应在教育政策的指导下,通过充分的实践探索,在多方面的实现,推进双语教学模式的推行,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技巧当前时代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技巧资源短缺和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技巧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峻,成为制约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技巧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面对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技巧可持续发展要求,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技巧理念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在推动现代建筑行业发展同时,也对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技巧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技巧作为一种前沿技术,可以推动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技巧活动开展,减少资源损耗,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工程建设价值,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通过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技巧方式,建设符合时代发展的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技巧项目,塑造良好的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技巧形象,对于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技巧核心竞争优势提升意义深远。
1、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技巧的意义(1)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技巧改善人们居住环境。
当代科技飞快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升,新时期对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技巧环境提出了多元化要求。
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技巧飞速发展,作为能耗较大的代表行业之一,为了达成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技巧目标,应渗透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技巧理念到实处,选择先进的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技巧技术和材料,代替传统能耗大、污染大的主流材料,打造经济效益和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技巧效益并存的工程项目,冲着低碳方向发展。
(2)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技巧减少资源耗量。
经济社会迅猛发展,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技巧建设力度不断增强,大量新式建筑涌现。
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技巧具体施工中,建筑材料用量较多,消耗资源问题严峻,如何改善这一问题,应遵循相关准则选择合适的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技巧措施落实到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技巧施工中,构建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技巧的工程项目。
相较于传统施工技术和理念,推行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技巧技术,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技巧的资源损耗可以节省50%。
同时,渗透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技巧理念到各部门,改造旧建筑,合理选用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技巧材料达成节能减排目标。
高校双语教学经验谈关于高校双语教学经验谈,本人从事英语教学多年,一直深知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也有大量的实践经验。
双语教学经验,首先是要把握好双语教学的科学性及正确性,确立一致的双语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双语教学融入日常教学中,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
其次,建立起有效的双语沟通模式,培养学生的双语沟通能力,建立良好的双语交流模式,加强中外学生之间的交流,发掘潜能,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双语表达和复述能力。
第三,在双语教学中注重情境选择,围绕情景的不同,精心安排双语教学素材及练习,在学习过程中多抓住双语交际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或实践中实施双语交流。
最后,让学生有机会实践双语教学,布置双语教学作业,提供学生双语练习,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双语能力,掌握一种新的语言学习模式,为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总之,双语教学是要把双语教学理念落实到课堂实践中,使学生能在双语环境中运用语言,达到学习效果,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全面开发学生的潜力。
My Experience in Teaching Bilingual Courses in UniversityHaving been teaching English for years, I am well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bilingual teaching and have accumulated abundant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this field.To begin with, scientificity and correctness must be guaranteed in bilingual teaching. Consistent teaching goals should be established for i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tudents and their learning styles, bilingual teaching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daily teaching and the course content should be updated continuo usly to improve students’ bilingual competence.Secondly, an effective bilingual communication model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cultivate students’ bilingual communication capability. A good bilingual exchange model should be established,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students should be enhanced, potential should be tapped, and students’ bilingual expression and restatement abilities should beimproved continually.Thirdly, situational selection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bilingual teaching. Bilingual teaching materials and exercises should be carefully arranged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Students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 of bilingual communication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be able to implement it in class or practice.Finally, students should be allowed to practice bilingual teaching, bilingual teaching assignments should be given, and students should be provided with bilingual exercises, so that students can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irbilingual competence, master a new language learning model and prepare for future learning.In a word, bilingual teaching should be implemented in classroom practice to enable students to use language effectively in a bilingual environment, achieve learning effect, broaden their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and develop their potential comprehensively.;。
如何更好地进行“双语”教学喀什地区叶城县第五中学邓少华作为一名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我深知“双语”教学的目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用双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教学活动是学习语言的基本环节,因为我校的学生离校后没有语言环境,平时用汉语交流较少,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了障碍,面对语言障碍,术语不理解的困难,如何在双语学校让学生能听懂教师所讲内容的基础上,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迫在眉睫。
一、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当以人为本在当前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大力提倡以人为本,而这一价值取向也应在教育领域中树立与落实。
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是:人类社会的任何活动都要以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为目的,它强调人是自然、社会、自身的主体,人是价值形态中的最高主体。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成为必然的趋势。
它是充分的站在每一位学生的角度出发,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才能得以发挥,以培养知识丰富、人格健全的学生为目的。
教学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探究解决问题等有效的方法来启发学生,开发个体潜能,帮助学生在疑惑中理清思路,独立判断,做出具有独特见解的自主选择,从而获得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
二、教学活动过程应当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教学活动是德育教育的主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教师应着眼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的把握三尺讲台这一宣传阵地。
作为“双语”学校,教师需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凡是做到早发现,及时的进行正确的引导,经常深入班级与学生沟通,靠自己的表率作用吸引学生,影响学生,教师的榜样作用是无声的教育和有力的鞭策。
如果教师自身言语粗俗,行为不端,自己所说的和自己所做的不一致,学生易产生厌烦情绪,教师就容易失去威信,给学生的德育教育带来不利。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为人师表,让自己的良好风范吸引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真正做到“身正为师,德高为范”,起到教书育人的重大作用。
论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及其执教技巧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合作越来越密切,社会对拥有较高外语水平的人才越来越重视,也因此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双语教学开始在中国兴起。
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的兴起为培养双语人才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是,我国的双语教学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各方面发展还不够成熟完善,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争议,中国特色双语教学的执教方式也没有统一的定论。
面对这种复杂的情况,考虑如何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模式,开发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双语教学执教方式是目前应该被严重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特色双语教学执教技巧发展方向
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越来越密切,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国家经济,适应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新格局,使毕业生能够在将来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各大高校纷纷开始了对培养出具有全面语言知识能力的人才的研究课题。
面对这样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双语教学就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加深与世界的交流的有力途径,是中国高校培养国际人才的必然选择。
双语教学,就是同时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通常包括
母语和第二语言,目的是通过进行双语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母语和第二语言进行沟通交流。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着最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国情,所以如何根据我国具体国情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双语教学以及选用何种执教方式是现如今教育界讨论的重要话题。
近年来中国特色双语教学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存在的很多的不足,以下将对中国特色双语教学进行简单分析,并对执教方式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一、中国特色双语教学中存的问题
(1)双语教师队伍不够强大
在双语教学中最重要就是学生和教师的配合,教师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双语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使用流利的外语进行教学,能够很好的引导起学生对外语的学习兴趣,能够帮助学生利用好双语教学的各项资源,由此可见教师在双语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所以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双语教学教师队伍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是,目前来看中国的双语教学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教师的口语实践能力还不够,教学经验方面也存在很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中国特色双语教学的发展。
(2)难以找到合适的双语教学教材
在双语教学当中,除了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双语教学教材的选择。
双语教材是学生学习的
基础教材,是学生学到的双语内容的最重要的知识依托,是影响双语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例如英汉双语教材的选定,应该选用全英文教材,教材内容应该是原汁原味的英语教材,这样的教材才能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但是,目前国内的高校选定的双语教材大都不能达到上述标准,主要原因也是由于国内部分高校的双语教学的购买渠道狭窄,且质量好的双语教材价格昂贵,这样造成使用量相对较小,造成进口难的问题。
(3)双语教学内容与其目的、实质大都不符
双语教学的内容应该是教师利用纯外语向学生解释有关外语的语言、文化等内容,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该是全程利用纯外语进行教学,而不是目前高校比较普遍的外语教材、中文讲授的方式。
甚至,有学校将双语教学理解为强化英语水平,进而开设了英语强化班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
但是,上述两种情况都不是真正的双语教学而只是进行纯英语学习,这种教学活动的目的和实质不再是将学生带入到纯英语的教学环境中学习英语,而只是帮助学生了解英语信息。
这种教学方式难以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也培养不出合格的双语人才。
二、针对中国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式
(1)要充分重视双语教学,加大资金投入
双语教学这种比较现代的教学方式,它的发展必然需
要强大的资金作为保障。
目前双语教学面临着很大的问题,其中师资力量和叫教材选择是其中最为直接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的产生与双语教学的资金支持有着很大的关系。
首先,为了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双语教学教师队伍,高校必须要在选拔教师和对教师进行培训上投入资金,而为了能够使优秀师资力量不流失就要加大对教师的福利保障方面的投入等,这些工作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
其次,选择高质量的双语教材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学校为学生免费提供高质量的教材,为学生减轻经济负担,而且,为了环保可以将上一届的书收集起来延续给下一届使用,这样循环利用既可以为学校节约资金,也为低碳生活做出贡献。
(2)完善双语教学的教学的教学模式,开发出成熟的双语教学执教方式
双语教学的质量水平的提升需要成熟的教学模式作为依托,这种成熟的教学模式应该能够帮助教师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相关学术和教学问题,而一种成熟的教学模式的开发需要有完善的评价体系帮助其进行不断的改进,这两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才能够真正的帮助双语教学有序优质的实施。
双语教学的执教方式的评价方法则是观察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否很好的进行配合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执教方式的选择也是不断进行否定改革的过程,这样选择好的执教方式才是可信赖的。
(3)明确双语教学的真正含义
双语教学并不是英语教学,而是要让学生在母语的大环境下进行第二语言的学习,以达到能够利用第二语言进行流利的沟通的目的,不是使学生学会基础的英语语言,而是一种英语教学。
教师在进行双语教学的时候要用全英文进行讲解,力图使学生掌握相对纯正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
三、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高校管理体制的不断改进,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模式。
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模式需要社会和高校的共同努力,在现有双语教学成绩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努力做到突破创新,不断完善双语教学系统,为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和执教方式的完善提供重要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赵海燕.论中国国情下高校双语教学的基本特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
[2]王金柱,翟晓娜.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双语教学模式探究[J].华章,2013(3).
[3]章帆,郭福,刘建萍.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路径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