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社会保障模式与美国社会保障制度
- 格式:pptx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14
西方兴旺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对和谐社会建立的启示摘要:西方兴旺国家现行的三种模式社会保障制度:保险型、福利型和自助型已经具有“社会福利〞的性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的过程中,西方兴旺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借鉴作用主要表现在:政策取向、制度设计、保障工程和具体标准及实施方法等方面。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和谐社会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
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根底,以根本养老、根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从开展阶段上看,西方兴旺国家目前的社会保障已经超越以往根本社会保障的原有含义和要求,具有“社会福利〞的性质,在社会的安定、和谐方面起到了“平安阀〞的作用。
因此,研究西方兴旺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经历对我国和谐社会建立有重要的意义。
一、西方兴旺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三种模式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不同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其开展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为缓和工业生产领域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阶级矛盾,德国、英国和瑞典等国家相继通过了一些社会保障法案;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20年代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解决工业生产能力扩X引发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乱所引起的失业和老年人生活问题,社会保障在欧美各国得到较快的开展。
美国1935年8月通过了世界第一个由联邦政府承当义务的全国性的社会保障法案?社会保障法?。
社会保障还被用作国家干预、刺激和扩大社会需求、缓和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手段;第三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时期,这是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扩大、开展和完善时期,此时的社会保障开场惠及包括农民在内的全体公民。
①由于历史的原因,西方兴旺国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历史文化传统,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政策取向、制度设计、保障工程和具体标准及实施方法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
具体来讲,西方兴旺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有保险型、福利型和自助型三种社会保障模式。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简介在美国,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险项目中的一个特殊项目。
它特指对老年人,鳏寡人和残疾人的社会保险(Old Age ,Survivors ,and Disability Insurance ,简称OASDI),也可分解为养老金制度或老年保险(OAI),鳏寡保险(SI)和残疾保险(DI)三个组成部分。
它是联邦政府最大的社会保险福利支出项目。
其中,养老金制度或老年保险(OAI)是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它是由个人和雇主各按一定比例以工薪税的形式,在雇员退休前作出贡献,退休后领取养老金。
以下将简述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社会保障福利金的结构;社会保障性质与范围;社会保障的筹资;社会保障信托基金。
美国的社会保障体制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或三种办法:“完全基金化”,“现收现付”和“部分基金化”。
“完全基金”(Full Funded)。
美国1935年开始建立的社会保障项目,其运行机制与私人保险公司十分相似。
个人在一生的劳动过程中,将薪金的一部分存入基金。
退休后,本金和利息用于支付养老金。
这一种办法称作"完全基金化"(Full Funded),但很快就被取消了。
“现收现付”(Pay-as-you-go)。
1939年起,美国的社会保障运行机制改为第二种办法,即“现收现付”。
即现期退休者养老金来自同期在职人员交纳的社会保障工薪税。
由“完全基金化"机制改制为"现收现付"的主要原因是旧办法积累下来的资金在经济“大萧条"期间入不敷出,只好被迫改用“现收现付"的新办法。
因此,美国最初的社会保障受益者有的得到了超高的回报。
美国人经常谈论的一个有趣例子是一个名叫爱达福乐(IdaFuller)的老人,她退休前只交纳了22美元的社会保障工薪税,退休后一直活到99岁,她一生所领取的养老金却高达2万美元。
“部分基金化”(Partially Funded)。
正如美国经济"大萧条"摧跨了“完全基金化"社会保障体制一样,“现收现付"也受到了美国二次大战后的“人口出生高峰"的巨大影响。
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四种基本模式社会保障制度是各国政府为了保障社会公平和保障民众基本生活权益而实施的一种社会政策。
不同国家针对不同的社会经济情况和文化传统,制定了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
目前,主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包括四种:一、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一:欧洲福利模式欧洲福利模式是以欧洲国家为主要代表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
该模式以国家为主导,通过纳税、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等方式,为民众提供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社会救助等多种社会保障服务。
该模式注重公平、普惠和权利保障,致力于实现社会福利的公正分配。
二、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二:美国型社会保障模式美国型社会保障模式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
该模式强调个人的自主选择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主要通过商业保险和退休计划等手段为民众提供社会保障服务。
该模式注重个人责任,提倡自由市场经济,政府的干预比较少。
三、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三:拉丁美洲型社会保障模式拉丁美洲型社会保障模式是以拉丁美洲国家为主要代表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
该模式注重社会救助,政府主要通过社会援助、现金转移和免费服务等方式,为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服务。
该模式存在政府投入不足、覆盖面较窄等问题。
四、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四:亚洲型社会保障模式亚洲型社会保障模式是以亚洲国家为主要代表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
该模式注重家庭、个体和社会的责任,政府主要通过社会救助和医疗保险等方式,为民众提供社会保障服务。
该模式的特点是注重节俭、务实和效率,政府干预较少,个人责任较大。
总的来说,不同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各具特点,但都旨在为民众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服务,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发展。
三种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的比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保障制度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
由于世界各国实行的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等,再加之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施行时间、保障方式、保障水平等也各有不同。
依据社会保障资金筹集和供给方式的不同,社会保障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障模式、“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
“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障模式这类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德国,随后为西欧、美国、日本所仿效。
此种类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工业化取得一定成效,经济有较雄厚基础,单位和个人都有了一定经济承受力的情况下实行的。
其特征:政府立法为社会保障实施提供依据;社会保险为强制性保险,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主为雇员缴纳社会保险费,各国政府以不同标准拨款资助,对于公民来说,社会保险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几乎包容社会全体成员,覆盖面大;资金来源多元化,以个人和单位为主,争取社会各界的资助等。
“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此种类型的社会保障制度来源于福利国家的福利政策,最初由英国创立,随后在北欧各国实行。
此种社会保障制度是在经济发达、整个社会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实行的一种比较全面的保障形式,其目标是对每个公民由生到死所可能面临的一切危险都给予安全保障。
其主要特征是:实行收入所得再分配,用累进税办法使社会财富不集中于少数人手里;实行充分就业,尽可能消灭各种导致失业的因素;实行全方位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对象为社会全体成员;个人不用交纳或低标准交纳社会保障费,福利开支基本上由企业和政府负担;保障项目齐全、保障标准高。
“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现在一些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行“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制度,其中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较为典型。
新加坡在社会保障方面依赖政府经营的中央公积金。
它不仅为广大雇员提供了养老、医疗保障,而且汇集了大量民间资金,为新加坡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所需资本,还对金融体系具有强大的支撑力和影响力。
各国社会保障模式社会保障是各国用于提供社会保障福利和服务的制度和政策。
不同国家的社会保障模式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背景而有所不同。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个主要国家的社会保障模式。
一、瑞典社会保障模式瑞典社会保障模式以全面覆盖和普惠性为特点,旨在提供公民的经济和社会福利。
其主要内容包括全民健康保险、全民养老金、失业救济、住房保障、教育补贴等。
瑞典社会保障模式的特点是由国家主导,财政支出大,个人责任相对较低。
二、德国社会保障模式德国社会保障模式以社会保险为基础,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
此外,德国还有社会救济(即为那些无法参与社会保险体系的人提供的福利),以及家庭津贴等福利措施。
德国社会保障模式注重保障公民的权益,社会保险由雇主和雇员共同负担。
三、美国社会保障模式美国社会保障模式相对较为分散,主要由联邦、州和私营部门提供。
其核心制度是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
社会保障包括养老金、残疾保险和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包括医疗补助和医疗保险。
在美国,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是需要个人缴纳保险费的。
四、中国社会保障模式中国社会保障模式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
此外,中国还实施了一系列针对特定群体的社会救助政策,如低保、特困人员救助等。
中国社会保障模式注重和企业共同负责,综合考虑了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保障需求。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各国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全文、相关统计数据和研究报告。
法律名词及注释:1、全民健康保险:指覆盖全体公民的医疗保险制度。
2、全民养老金:指为所有老年人提供的经济养老保障措施。
3、失业救济:指为失业人员提供经济援助和就业服务的政策。
4、住房保障:指通过提供财政补贴、优惠贷款等方式来保障居民的住房需求。
5、教育补贴:指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的教育费用补贴、奖学金等福利。
社会保障体系(美国、英国、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美国、英国、中国)美国社会保障体系1.1 社会保险制度1) 养老保险:为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2) 医疗保险: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保障;3) 失业保险:对失业人员提供一定期限内的生活补贴;4) 工伤保险:为职业伤害或职业病致残的工人提供救济;5) 生育保险:为女性提供生育期间的补贴和福利。
1.2 福利计划1) 食品券计划:为低收入家庭提供食品券用于购买食品;2) 住房补贴计划:提供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补贴;3) 现金援助计划:为符合条件的家庭提供一定期限的现金援助;4) 学费援助计划:为贫困家庭提供教育资金援助;5) 孤儿及被遗弃儿童福利计划:提供经济支持和监护。
1.3 劳动保护法律1) 《联邦劳动标准法》:规定工资、工时、加班和劳动条件等;2) 《工资保护法》:保障雇员得到公平的工资和福利待遇;3) 《职业安全与健康法》:确保工人的工作环境安全与健康。
英国社会保障体系2.1 国民保险制度1) 养老金:提供基本的养老金;2) 失业救济金:提供失业期间的生活补贴;3) 公共医疗保险: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2.2 社会援助政策1) 低收入家庭优惠:提供食品券、住房补贴以及现金援助;2) 学费援助计划:为贫困家庭的学生提供资助;3) 残疾人福利计划:提供经济支持和相关服务。
2.3 劳动法保护1) 《雇佣法》:规定工资、工时、员工权益等;2) 《健康与安全法》:确保工作环境安全与健康。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3.1 社会保险制度1) 养老保险:为退休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2) 医疗保险: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保障;3) 失业保险:为失业人员提供一定期限的生活补贴;4) 工伤保险:为工人提供职业伤害和职业病致残的救助;5) 生育保险:为女性提供生育期间的医疗费用补助。
3.2 社会救助政策1) 最低生活保障: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基本生活保障;2) 临时救助: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临时救助;3) 特殊救助:对孤儿、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救助。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由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三部分组成。
美国自30年代建立保障制度以来,已形成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主要特点是:(1)适时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本世纪初,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美国引起了人们对老年生活的普遍关注。
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使老年人生活处于最困难境地,社会退休金成了老年人的希望所在。
1934年,罗斯福成立了经济保险委员会,1936年公布了社会保障法,1939年增加了伤残保险和老年配偶养老保险。
经过几年准备。
在积累了一大笔基金后,于1942年付诸实施,开始支付退休金。
二次大战中没有新的变动。
50年代经济有了很大发展,1965年增加了老人医疗保险,1972年又增加了残废者医疗保险。
经过50多年的逐步发展与健全,形成了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2)老年法定退休保险具有强制性、贡献性和福利性,退休和医疗保险基金有正常来源渠道,能自我调整和自我调整。
其退休金的收与支是按照现收现付、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的,根据人口老龄化的预测、退休费支出的需要,不断调整保险税税率,通过自我调整达到自我循环正常运转的目的。
(3)发展保险公司经营的自愿投保退休金保险,吸收闲散资金增强经济实力,为人口老龄化做准备。
美国的一些人寿保险公司除经营人寿保险、财产保险、死亡保险外、还大力经营集体和个人自愿投保性质的私人退休金保险,作为法定退休保险的补充。
集体退休保险,由企业雇主为雇员投保,根据企业经营好坏和雇员个人情况投保可多可少,雇员退休后逐月领取。
政府通过对退休保险金免税手段予以支持。
并通过投资获取的利润,用来弥补膨胀使投保金额贬值的问题,以保证退休者收入,增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感。
(4)严格控制失业救济金发放标准和发放时间,以利于失业者积极再就业。
联邦立法规定由企业雇主缴纳失业保险税款,雇员不缴。
利率由各州自行确定,全国不统一。
救济发放时间,大多数规定需经一周等待期后方可使用,最多支付26周,联邦法规定在失业高峰期可延长合乎法定救济周数的50%,即最多追加13周。
美国的社会保险制度美国的社会保险(social security)计划包括三项内容:退休、残障保险、孤寡福利。
其中,退休金是最大的一项支出。
按照目前的规定,凡是一生中工作并纳税超过十年、年满六十二岁的老人就有资格开始领取社会保险退休金,不过要年满六十五岁之后才能够领取足额社会保险。
这时不仅退休金数目更高,而且能够享受国家提供的医疗保险计划(Medicare)。
残障保险没有年龄限制,但是要求领取保险金的残障人在过去十年中曾经工作并缴纳过一定数目的社会保险税。
孤寡福利则是给予交纳过社会保险税者的寡妇或鳏夫以及未满十九岁的子女的福利。
领取数目的多少取决于保险税缴纳的数目和年限。
总的来说,缴纳的数目越大、年限越长,领取的社会保险金也就相对越高。
社会保险并不是美国人唯一依赖的退休金。
事实上,足额社会保险对于一个中等收入、工作二十五至三十年的人来说,一般相当于退休前收入的百分之四十。
低收入者的百分比要高一些,高收入者的百分比则要低很多。
比如原来挣百万年薪的大公司总经理们退休后能够领取的社会保险金不会比拿五、六万工资的下属高出太多。
所以,大约一半的美国人在社会保险之外还有工作退休金(pension)、401退休计划(401K plan)、个人储蓄退休金(IRA),以及个人的积蓄。
工作退休金和401退休计划都有相当部分要由雇主支付,有的雇主支付得多,有的支付得少。
通常在工资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二十之间。
比如我工作的单位,老板为雇员支付的退休金计划占工资的百分之十七点五。
也就是说,老板每年要为一个年薪五万的雇员支付八千七百五十美元存入他的退休计划。
这笔钱进入某些投资基金,每年以一定的百分比上升。
如果雇员工作二十年,拿到的退休金大概就能够相当于他工资的至少百分之五、六十。
但是,低薪阶层的退休金计划一般就远远不如中产阶级,尤其是非全职的低层员工往往根本不能加入雇主的退休金计划。
这样,越是贫穷的人口就越要依赖国家控制的社会保险计划。
中美社会保障制度的对比案例摘要:中美两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对比案例,是指通过对两国各自社会保障制度的介绍,比较两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异同,深入分析社会保障制度的利与弊,总结两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以期加深对两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了解。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实施了以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了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类社会保障,实现了以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结构,并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逐步完善。
1、养老保险:中国养老保险制度通过缴费,实现个人账户的建立,定期的给予个人账户养老金,保障退休人员的生活。
2、医疗保险: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分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类,为城镇和乡村居民提供医疗保障。
3、失业保险:失业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国家失业保险和企业失业保险,分为城镇职工失业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失业保险、城乡居民失业保险三类。
4、工伤保险:中国工伤保险制度领取的伤残补助钱,可以用于治疗,同时也可以把它用于改善生活条件。
5、生育保险:生育保险的主要内容是支付生育保险金,其中包括产前检查保险金、生育保险金、生育医疗保险金等项目。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分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残疾保险和孤儿福利五大项。
1、养老保险:美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由社会保障和私人养老保险两大部分组成。
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金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险金退休金组成,而私人养老保险则是一种个人自助的补充保险。
2、失业保险:美国的失业保险是指由美国政府统一管理的失业救济制度,它的主要功能是鼓励失业者尽快重新就业,同时在失业期间提供经济补偿和就业援助服务,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
3、医疗保险:美国的医疗保险分为公共医疗保险和私人医疗保险。
公共医疗保险主要有医疗补助计划(Medicaid)和医疗保险计划(Medicare);而私人医疗保险则是由于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的,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降低医疗费用为目的。
各国社会保障模式社会保障是指政府为了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而提供的一系列福利措施和服务。
不同的国家实行不同的社会保障模式,旨在满足本国人民的基本需求,如医疗保健、退休金、失业救济和福利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典型的社会保障模式。
1.欧洲福利模式欧洲福利模式是指欧洲国家实行的较为综合和慷慨的社会保障政策。
这种模式强调国家对公共服务的提供和负责,例如在医疗保健、教育和福利方面提供广泛的公共服务。
欧洲福利模式注重社会公平和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通过高税收和社会保险费来提供福利服务。
欧洲国家普遍提供免费的医疗保健和受过良好教育的公立教育。
2.北欧福利模式北欧福利模式是欧洲福利模式的一种变体,是最为慷慨和完善的福利模式之一、瑞典、丹麦、挪威和芬兰等北欧国家一直以来都以其优良的福利制度而闻名。
这些国家实行高税收和高福利的政策,提供全面的社会保障,包括免费的医疗保健、优质的教育和大额的失业救济金。
北欧福利模式的特点是高福利和高征税,以保证社会公平和福利的可持续性。
3.美国模式美国的社会保障模式相对于欧洲而言较为保守和低福利。
美国政府提供有限的社会保障服务,主要通过社会保险制度来提供医疗保险、退休金和失业救济金。
美国的社会保障模式强调个人的自助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人们依靠私人保险和个人储蓄来解决社会风险。
然而,美国的社会保障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医疗费用高昂、福利分配不均等。
4.亚洲模式亚洲国家的社会保障模式在一些方面与欧洲和美国有所不同。
在亚洲国家,如日本和韩国等,社会保障更加倚重于家庭和雇主的责任。
这些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通过雇主提供的养老金、福利和医疗保险来保障员工的福利。
此外,一些亚洲国家通过国家保险制度和公共援助来提供社会保障,但水平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各国社会保障模式各有特点,旨在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和提供社会保障。
欧洲福利模式和北欧福利模式注重社会公平和可持续性,提供全面的福利服务;美国模式强调个人的自助和市场机制;亚洲模式则倚重于家庭和雇主的责任。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在美国,第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保障计划是内战退伍军人补助计划。
最初,补助只向在战争中伤残的联邦退伍军人或联邦士兵的遗孀发放(不给邦联退伍军人及其家庭成员发放补助)。
此计划后来扩大为将所有伤残的联邦退伍军人包括在内,不管他们是否是在战争中受伤都是如此。
这是一个庞大的计划,在1894年,联邦政府三分之一以上的支出都花在了军人补助方面。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应该建立一个全面的制度来为贫困人口和老年人提供足够的经济帮助,以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当时有数百万的美国人失去了工作,无法赚到足够的钱养家糊口。
1932年,正值大萧条水深火热之时,富兰克林·罗斯福宣誓就任总统。
他提出了社会保险的理念。
这一观点最终发展成为今天的社会保障制度。
供图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案1934年,罗斯福组建了经济保障委员会(CES)。
此委员会根据罗斯福提出的社会保险理念(当时在欧洲已经有差不多三四十个国家在使用这种制度),拟定了一个让职工将其工资的一小部分存入一个总帐户的计划。
以后在他们退休后,他们可以从该帐户中支取这些钱,以帮助他们应付每月的花销。
社会保障法案(SSA)于1935年正式立法。
在过去的数十年内,美国政府一直在调整SSA退休补助制度,以应对人口和经济形势的变化。
这些调整包括:职工家属也有资格领取补助;增加了生活费调整(COLA),这样无需国会出台重大法案,社会保障补助就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率而上调;在此计划中增加了伤残补助条款。
一、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征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系统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国家。
美国于1935年8月14日颁布《社会保障法》(Social Security Act),这也是“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一词首先被使用在法律文献之中。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是20世纪以米应对经济危机和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经过70余年的发展,美国政府由最初的不介入到大规模发挥作用,到现在的逐步减少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