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知识点-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 格式:docx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6
专题八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一.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向西方学习过程(方案):(1)鸦片战争时、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方案有哪些?①鸦片战争时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开明分子(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促进作用;主张:自强、求富)(2)甲午中日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方案有哪些?①资产阶级改良派(包括启蒙思想家严复)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建立君主立宪制,戊戌变法②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发动辛亥革命(3)哪些探索运动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戊戌变法、辛亥革命(4)直到世界上发生的哪一件事,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才看到了“曙光”,找到了另外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二、通过革命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英、法、美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9年)领导人:克伦威尔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束(胜利的标志):1688年宫廷政变(又称为: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法律由议会制定,法律一旦制定,国王就不能中止。
”——《权利法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意义):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2.法国大革命 (1789.7.14~1794年)文献:《人权宣言》:拿破仑帝国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年)(1799年拿破仑夺权)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
3.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性质:美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领导人:华盛顿(大陆军总司令)——合众国之父文献:《独立宣言》(大陆会议发表);美国诞生的标志1776年7月4日是美国独立日、)美国独立的标志: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即被迫解除“一切隶属关系”;美国独立战争具有双重性质: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战争。
初中历史考点:资本主义发展史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资本主义发展史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扩张及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历史。
本期螺蛳君就为大家梳理资本主义发展线索并对答题规律作初步总结。
01【主体线索】一、资本主义的产生1.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一场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神学、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15—17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加快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16—19世纪:早期殖民扩张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等走上了殖民掠夺和扩张的道路,进行“三角贸易”,推动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和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1.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障碍;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王权,巩固了革命成果。
2.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美洲第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发表《独立宣言》,宣布国家独立;革命后确立了总统共和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1789—1815年: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颁布《人权宣言》,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革命后,拿破仑于1804年颁布《拿破仑法典》,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规范;拿破仑通过一系战争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传播到他所征服的地区,对整个欧洲乃至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维护了国家统一,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3.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亚洲强国,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资本主义发展史教材内容梳理一、主体线索和分期资本主义发展史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及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历史,对于这段历史的学习可抓住两条线索,一是资本主义的发生史,二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资本主义的发生史是资本主义的童年时代,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资本主义的兴起;二是资产阶级的革命时代。
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是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并进一步发展走向成熟的时代,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二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三是两次世界大战;四是二战后至今。
二、知识结构与精要资本主义的发生史(一)资本主义的兴起1、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14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和早期的殖民扩张:孕育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要素,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资产阶级的革命时代从17世纪上半期开始,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英、法、美、日、俄、德、意等国通过革命或改革等不同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开始逐步确立。
1、尼德兰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荷兰成为17世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2、英、法两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3、美国通过取得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4、日、俄两国通过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5、德、意两国是通过完成国家统一,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一)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1、第一次工业革命:从18世纪中期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带来了人类历史上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增加了资本主义的物质力量。
2、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起来,成为时代的主流。
如:日本的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南北战争、德意完成统一的战争。
这些活动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上最终确立下来。
(二)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不但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还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初中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一)中国近代化发展的进程及阶段特征1.资本主义近代化探索(1840~194年)(1)起步阶段(1840~189年):1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的近代企业在中国被迫开放的港口城市出现,这些企业使用机器生产,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对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
1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正式开始。
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领导的,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兴办了一批军工企业,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到了中国;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兴办的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
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领域渗透。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年):是最重要的阶段。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①经济近代化(工业化)有了长足的进步: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②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政治民主化)实现重大突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革命派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君主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92年中共成立后,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开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近代化的新纪元。
③思想文化的近代化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向西方学习,从生产技术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年):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缓慢地、艰难地向现代化中国发展。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采取了加强对金融业的控制,制订工业发展计划,开展经济建设,是中国近代化事业有所发展的十年。
抗战爆发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被打断。
《世界历史: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中考复习指南一、引言《世界历史: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是初中历史学习中的重要章节,它涵盖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重要历史时期,以及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的标志性事件。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这一章节,本指南将结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和中考要求,详细列出知识点,并提供相应的复习方法和建议。
二、知识点梳理资本主义制度的概念及特点概念:资本主义制度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占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通过购买劳动力进行剥削。
特点:私有制、商品经济、雇佣劳动、利润最大化等。
文艺复兴运动时间:14世纪到16世纪地点:意大利,后扩展到欧洲各国内容:人文主义思想,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神权至上影响: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的开辟时间:15世纪到16世纪人物及航线: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达·伽马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线等影响: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早期殖民扩张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活动葡萄牙在非洲、亚洲和巴西的殖民扩张西班牙在中南美洲的殖民统治英国、法国、荷兰的殖民争夺争夺海上霸权、建立殖民地贸易公司影响:加剧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间:1640年-1688年(又称“光荣革命”)结果: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标志:《权利法案》的颁布美国独立战争时间:1775年-1783年结果: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建立联邦制共和国标志:《独立宣言》的发表和《1787年宪法》的制定法国大革命时间:1789年-1794年过程:攻占巴士底狱、颁布《人权宣言》、建立第一共和国等结果:法国确立了共和制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起源地:英国标志: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影响: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改变了世界的面貌,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
专题八资本主义发展史一、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14----16世纪)生产技术的进步→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意大利)→新航路的开辟→海外殖民掠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文艺复兴)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1814年)2、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受阻碍3、目的或任务: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4、特点:①反封建性②资产阶级领导③具有长期性,曲折性。
5、结果:成功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美国建立联邦制国家;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
注:比较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相同点:(1)爆发的原因相同,都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很大发展,而封建专制统治或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矛盾激化引起革命。
(2)领导阶级和主力相同,都是资产阶级领导,主力是人民群众。
(3)革命的任务相同,都要完成推翻封建统治或殖民统治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4)进程和结果大致相同,即革命中充满了斗争和曲折,即革命中充满了斗争和曲折,但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不同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法国大革命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美国是以民族独立的形式表现其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三、世界范围内确立(19世纪中期)1、推动性事件: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3、方式:战争或改革(是由本国的国情决定的)注:比较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1)背景:改革前资本主义都有一定发展,且受封建阻碍,具体障碍俄国是农奴制,日本是幕府统治,改革前两国封建制度出现深刻危机俄国是沙皇的统治危机,日本还有民族危机。
(2)方式性质: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但领导者不同俄国代表封建专制统治的沙皇,而日本则是以武士领导的,包括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
专题七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1. 纵观世界近代史,在资本主义制度逐渐确立的过程中,革命和改革是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两种主要方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图 1 和图 2 分别标志着哪两场重大革命事件的爆发?
材料二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请诸位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2)材料二反映俄国改革废除了什么制度?这场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当日本 19 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摘自《世界史·近代史稿》
(3)材料二和材料三所涉及的两场改革的性质是什么?改革对这两个国家的发展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2.目录是一本书的索引,是全书内容的提纲挈领。
小明在阅读《世界近代史》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的总结材料,请你参与。
(2)依据目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引发的进步的潮流有哪些?举例说明。
(两例即
可)
(3)从资本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3.世界近代史波澜壮阔,各国相互影响、彼此促进,演绎了一场群雄竞起的历史剧。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知识归纳】
(1)请在表格中 A、B 两处将下列基本知识按项目归类。
(填写相关内容序号即可)
①《民法典》②《权利法案》③《独立宣言》
④《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⑤林肯⑥拿破仑
⑦华盛顿⑧克伦威尔
(2)这些国家的革命(战争)体现出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深入探究】十九世纪末,中国许多先进的知识分子一直在探索新的出路。
1900 年,兴中会机关报《中国旬报》刊出《原中原》一文,推崇以美为师,提出中国“虽危弱已甚”,只要能“得华盛顿其人”,“以华盛顿之心,行华盛顿之事”就可同美国一样,出现一片“兴盛之象”。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华盛顿有哪些事迹值得推崇。
【综合运用】
(4)你认为近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有哪些方面值得近代中国学习借鉴?
答案
1.(1)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2)农奴制度;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统治。
(3)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1)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之间相互隔绝的
状态,世界各地彼此联系,相互影响;殖民掠夺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
之一,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任答两点即可)
(2)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和革命潮流:例如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社会主义运动潮流:例如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工人运动、1848 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871 年巴黎公社运动;民族解放运动潮流:例如 1857~1859 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
(3)思想解放能推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新制度战胜旧制度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需做好
长期斗争准备;民主和法制的确立来之不易,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切实保障公民应有的权利;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历史的进步;资本主义的革命与改革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3.(1)
5
(2)
(3)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并取得胜利;参与制定 1787 年宪法,开创美国民主政治制度。
(4)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反抗殖民侵略与掠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