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七阳
- 格式:pptx
- 大小:5.65 MB
- 文档页数:77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卷一一东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注释】三尺剑:《汉书·高帝纪下》:“高祖击黥布时,为流矢所中,医曰:‘疾可治。
’高祖骂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六钧弓:《春秋左传·这公八年》:“公侵齐,门于阳州,士皆坐列,曰:‘颜高之弓六钧。
’”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钧。
清暑殿:《洛阳宫殿簿》:“内有清暑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唐)明皇与申天师中秋夜游月宫,见榜曰:广寒清虚之府。
”本为虚构,后遂以为月中仙宫名。
沿对革,异对同。
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
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注释】黄童白叟:白叟,白发老人;黄童,儿童,幼童发色黄,故称。
唐韩愈《元和德圣诗》:“黄童白叟,踊跃欢呼。
”颜巷陋:《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颜渊,又名颜回,孔子弟子。
阮途穷:《晋书·阮籍传》:“阮籍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冀北:古幽都地。
辽东:《广舆记》:辽东,契丹东胡旧地,后号盛京,又曰辽东。
濯足:《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濯:洗涤。
打头风:《韵府群玉》:“石尤风,打头逆风也。
”同泰寺:《梁书·武帝纪下》:“大通元年三月,舆驾幸同泰寺舍身。
”后常在同泰寺讲经,传有天雨宝花而下。
寺在金陵,今不存。
未央宫:西汉宫殿名。
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长安故城内西南角,唐末毁。
《汉书·高帝纪下》:高祖天下已定,置酒宴群臣于未央宫,见群臣礼数甚严,高祖乃叹曰:吾今日始知天子之尊也。
1. 《笠翁对韵·七阳》开篇“高对下,短对长”。
这就像我们看东西,有高的山峰,就有低的山谷;有短的铅笔,就有长的尺子。
很简单吧?比如在教室里,讲桌高,学生的凳子就相对矮些,它们就是这样相对存在的,是不是很好理解?2. “柳对杨,碧对黄”。
柳树和杨树都是常见的树木哦。
柳树的枝条像姑娘的长发,轻柔地垂着;杨树呢,树干笔直,像个挺拔的战士。
绿色的柳树和黄色的树叶相互映衬,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画。
你看公园里,柳树和杨树常常相邻而种,那景色美极了,像大自然精心安排的一场视觉盛宴。
3. “台对阁,沼对塘”。
台阁一般都比较高大华丽,像是古代达官贵人住的地方。
而池塘呢,就像一面镜子,平静地躺在那里。
我家附近有个小池塘,旁边有个古旧的小亭台,夏天的时候,荷花在塘里盛开,亭台在岸边静静地看着,像个守护者,那画面宁静又美好,像世外桃源似的。
4. “朝对暮,去对来”。
早晨和傍晚是一天中不同的时段。
早晨太阳升起,像个朝气蓬勃的孩子,充满活力;傍晚太阳落下,像个疲惫的老人,慢慢归去。
就像我们上学去学校,放学回家,来来去去,这都是生活的节奏,是不是很有规律?5. “风对雅,颂对章”。
这是说的《诗经》里的分类哦。
《风》就像民间的歌声,唱出老百姓的喜怒哀乐;《雅》呢,像是贵族们在宴会上吟唱的高雅曲调。
它们就像不同风格的音乐,各有各的韵味。
比如我们听流行歌曲和古典音乐,感觉完全不一样,但都有自己的魅力,你能体会到吗?6. “麟对凤,鳖对鱼”。
麒麟和凤凰都是传说中的吉祥神兽。
麒麟像个神秘的祥瑞使者,很少露面;凤凰呢,展开五彩的翅膀,就像天空中最绚丽的彩虹。
而鳖在水里慢悠悠地游着,鱼则欢快地穿梭,它们在水里就像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性格的成员,有趣吧?7. “内史对中书,犁锄对耒耜”。
内史和中书在古代都是官职哦。
这就像现在公司里不同的岗位,各自有各自的职责。
犁锄和耒耜呢,都是农民伯伯种地的工具。
就像厨师离不开锅铲,农民离不开这些工具,它们是农民种地的好帮手,有了它们才能收获满满的粮食,像魔法棒一样神奇。
声律启蒙清车万育目录上卷 (2)一东1 (2)二冬1 (3)三江 (4)四支 (6)五微 (8)六鱼 (9)七虞 (11)八齐 (12)九佳 (14)十灰 (15)十一真 (17)十二文 (18)十三元 (20)十四寒 (22)十五删 (24)下卷 (26)一先1 (26)二萧 (28)三肴 (29)四豪 (31)五歌 (33)六麻 (34)七阳 (36)八庚 (37)九青 (39)十、蒸 (40)十一、尤 (42)十二、侵 (44)十三、覃 (46)十四、盐 (48)十五、咸 (51)上卷一东1————————注释————————1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
“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
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 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
平水韵按照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分为 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
后面的“二冬”、“三江”等情况也相同,不再一一说明。
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1。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2。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3。
————————注释————————1这一联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要用 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2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
《声律启蒙》全文《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
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
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声律启蒙》全书分上下两卷,上下卷各15篇。
作者简介车万育(1632~1705年),字双亭,号鹤田,湖南邵阳人。
康熙甲辰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
康熙二年(一六六三),与兄万备同举湖广乡试,1664年成进士,选庶吉士。
性刚直,直声震天下,至性纯笃,学问赅博。
善书法,所藏明代墨迹最富,有萤照堂明代法书石刻十卷。
《宝庆府志》简介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两千多年来一直薪火相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因此,一些声律方面的著作也应运而生,而其中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的《声律启蒙》,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分为上下卷。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
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
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根据清代纪昀(晓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记载,此书原名为《声律发蒙》,作者为元代的祝明,两卷,只收有平声30个韵部的字;在流传和使用的过程中,各朝各代又对其进行过多次的增删修改和整理,所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中所收的明朝涂时相刻本便有五卷,平、上、去、入四声106个韵部都已收入。
207【声律启蒙】分段解释之下卷七阳原文及翻译七阳高对下,短对长,柳影对花香。
词人对赋客,五帝对三王。
深院落,小池塘,晚眺对晨妆。
绛霄唐帝殿,绿野晋公堂。
寒集谢庄衣上雪,秋添潘岳鬓边霜。
人浴兰汤,事不忘于端午;客斟菊酒,兴常记于重阳。
[译文]松树和柏树相对,丝线和麻线相对,排列成队的蚂蚁和聚集成群的蜜蜂相对。
红色的鱗鱼和纯色的白鹭相对,冬天的麻雀和黄昏的乌鸦相对白堕美酒、碧沉铭茶,聆听笛声和吹奏胡笳相对。
秋天凉风阵阵,梧桐叶片片落下;春天暖风拂面,杏花怒放。
连天阴雨,墙缝长满了青苔;月亮西下,梅花的影子渐渐移上了窗纱。
秋风掠过像吹奏的筚篥飒飒作响,西下的夕阳,在江面上投下的倒影,像闪动的琵琶。
[注释]1缕(音lǚ):丝线。
2蚁阵:蚂蚁迁徙时队列整齐,故称蚁阵。
蜂衙:蜂窝中,众蜂簇拥卫护着蜂王,好像下属保护着上级,故称蜂衙。
3頳(音chēng)鳞:红色的鱼。
頳,红色。
鳞,代指鱼。
4白堕:人名,姓刘,为南北朝时北魏河东(今山西)人,善酿酒,其酒醇美异常,名声远播,高官贵族都以之为馈赠佳品(见于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四)。
后便以白堕作美酒的代称。
碧沉:即绿沉,凡物之深绿色者均可叫绿沉。
碧沉茶,一种绿茶。
唐人曹邺《故人寄茶》诗有“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的句子,就是形容碧沉茶味道之美的。
“沈”,古同“沉”。
5笳(音jiā):汉时流行于西域一带的一种管乐器,其声悲怆,为少数民族所习用。
初时卷芦苇叶为之,后来以竹管制造。
6长(音zhǎng):使……扩大、使……生长。
移:使……移动。
实际上是月亮移动而使梅花之影映上窗纱。
7筚篥(音bìlì):也作觱篥,又叫悲管、笳管,也是笳一类型的管乐器,本出两域龟(音qiū)兹国,后传入中国。
尧对舜,禹对汤,晋宋对隋唐。
奇花对异卉,夏日对秋霜。
八叉手,九回肠,地久对天长。
一堤杨柳绿,三径菊花黄。
闻鼓塞兵方战斗,听钟宫女正梳妆。
《笠翁对韵》《声律启蒙》一东(《笠翁对韵》)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
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河对汉,绿对红。
雨伯对雷公。
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
云叆叇,日曈朦。
腊屐对渔蓬。
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
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山对海,华对嵩。
四岳对三公。
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
清暑殿,广寒宫。
拾翠对题红。
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
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日省冬烘。
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第02话一先(《笠翁对韵》)寒对暑,日对年。
蹴踘对秋千。
丹山对碧水,淡雨对覃烟。
歌宛转,貌婵娟。
雪鼓对云笺。
荒芦栖南雁,疏柳噪秋蝉。
洗耳尚逢高士笑,折腰肯受小儿怜。
郭泰泛舟,折角半垂梅子雨;山涛骑马,接蘺倒着杏花天。
轻对重,肥对坚。
碧玉对青钱。
郊寒对岛瘦,酒圣对诗仙。
依玉树,步金莲。
凿井对耕田。
杜甫春宵立,边韶白昼眠。
豪饮客吞波底月,酣游人醉水中天。
斗草青郊,几行宝马嘶金勒;看花紫陌,千里香车拥翠钿。
吟对咏,授对传。
乐矣对凄然。
风鹏对雪雁,董杏对周莲。
春九十,岁三千。
钟鼓对管弦。
入山逢宰相,无事即神仙。
霞映武陵桃淡淡,烟荒隋堤柳绵绵。
七碗月团,啜罢清风生腋下;三杯云液,饮余红雨晕腮边。
中对外,后对先。
树下对花前。
玉桂对金屋,叠嶂对平川。
孙子策,祖生鞭。
盛席对华筵。
解醉知茶力,消愁识酒权。
丝剪芰荷开东沼,锦妆凫雁泛温泉。
帝女衔石,海中遗魄为精卫;蜀王叫月,枝上游魂化杜鹃。
第03话二冬(《笠翁对韵》)晨对午,夏对冬。
下晌对高舂。
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
垂钓客,荷锄翁。
仙鹤对神龙。
凤冠珠闪烁,螭带玉玲珑。
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
花萼楼前,仙李盘根调国脉;沉香亭畔,娇杨擅宠起边风。
清对淡,薄对浓。
暮鼓对晨钟。
声律启蒙·七阳之二yáo duì shùn ,yǔ duì tāng 尧对舜,禹对汤jìn sòng duì suí táng晋宋对隋唐qí huā duì yì huì奇花对异卉xià rì duì qiū shuāng夏日对秋霜bā chā shǒu ,jiǔ huí cháng 八叉手,九回肠dì jiǔ duì tiān cháng地久对天长yì dī yáng liǔ lǜ一堤杨柳绿sān jìng jú huā huáng三径菊花黄wén gǔ sài bīng fāng zhàn dòu闻鼓塞兵方战斗tīng zhōng gōng nǚ zhèng shū zhuāng 听钟宫女正梳妆chūn yǐn fāng guī春饮方归shā mào bàn yān lín shèjiǔ纱帽半淹邻舍酒zǎo cháo chū tuì早朝初退gǔn yī wēi rě yù lú xiāng衮衣微惹御炉香【解析】尧对舜,禹对汤,晋宋对隋唐。
尧舜远古部落联盟的首领唐尧和虞舜,传说中的圣明君主。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表达了老杜希望能施展才学,辅佐明君,成就超越尧舜之治的政治抱负。
禹汤夏朝开国君主夏禹和商朝开国君主商汤的并称。
《左传·庄公十一年》云:“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瞬间)焉。
”晋宋隋唐晋:指司马炎取三国魏帝曹奂而代之为晋的东晋。
《声律启蒙》全⽂及注释(下卷)《声律启蒙》是清朝⼈车万育编写的,是⼀本专门训练⼉童作诗对对联、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全⽂⾳韵铿锵,琅琅上⼝,直到今天,还散发出迷⼈的光彩。
《声律启蒙》节奏响亮、声调和谐、⽤语简练易懂,按照韵脚编写,内容包罗万象,有⼈物、鸟兽、天地、花⽊、器物等的虚实应对,对仗⼯整。
同时,此书还引⽤了⼤量的典故,涉及历史、神话传说以及许多⼈们熟知的俗语。
熟读此书,⾃然能掌握平仄对仗,锻炼出强烈的语感,对写诗对句作⽂⼤有裨益。
作者:车万育,字与三,号鹤⽥,邵阳⼈。
康熙甲⾠进⼠,改庶吉⼠,官兵科掌印给事中。
车万育所撰《声律启蒙》⼀书,为清代家喻户晓之启蒙读物,⾄今仍在流⾏。
⼀先晴对⾬,地对天。
天地对⼭川。
⼭川对草⽊,⾚壁对青⽥。
郏鄏⿍,武城弦。
⽊笔对苔钱。
⾦城三⽉柳,⽟井九秋莲。
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华圆。
珠缀花梢,千点蔷薇⾹露;练横树杪,⼏丝杨柳残烟。
【注释】⾚壁:即苏⼦泛⾈处。
青⽥:地名,位于浙江。
唐司空曙诗:“青⽥红树起乡愁。
” 郏鄏:《左传·宣公三年》:“成王定⿍于郏鄏。
” 武城:孔⼦弟⼦⼦游为武城宰,曾以弦歌教化民众。
⽊笔:《群芳谱》:“⾟夷⽈⽊笔花。
” 苔钱:苔藓散地如钱。
⾦城:关中⾦城千⾥皆植柳。
⽟井:韩愈《古意》诗:“太华峰头⽟井莲,花开⼗丈藕如船。
”前对后,后对先。
众丑对孤妍。
莺簧对蝶板,虎⽳对龙渊。
击⽯磬,观韦编。
⿏⽬对鸢肩。
春园花柳地,秋沼芰荷天。
⽩⽻频挥闲客坐,乌纱半坠醉翁眠。
野店⼏家,⽺⾓风摇沽酒旆;长川⼀带,鸭头波泛卖鱼船。
【注释】莺簧:谓莺啭如笙簧。
蝶板:谓蝶两翅如拍板。
虎⽳:《三国志·吕蒙传》:“不⼊虎⽳,焉得虎⼦。
” 龙渊:古⼈谓藏龙之渊,实即深潭。
《淮南⼦·地形》:“清⽔有黄⾦,龙渊有⽟英。
”⼀说剑名。
击磬:孔⼦曾击磬于卫。
韦编:孔⼦读《易》,由于翻阅过多,致使“韦编三绝”。
⿏⽬:《新唐书·李揆传》载,李揆谓元载⽈:獐头⿏⽬⼦乃求官耶!鸢肩:《新唐书·马周传》载,岑⽂本谓马周⽈:⽕⾊鸢肩必速贵。
《声sh ēn ɡ律l ǜ启q ǐ蒙m én ɡ》下xi à卷ju àn ·七q ī 阳y án ɡ高ɡāo 对du ì下xi à,短du ǎn 对du ì长ch án ɡ,柳li ǔ影y ǐn ɡ对du ì花hu ā香xi ān ɡ。
词c í人r én 对du ì赋f ù客k è,五w ǔ帝d ì对du ì三s ān 王w án ɡ。
深sh ēn 院yu àn 落lu ò,小xi ǎo 池ch í塘t án ɡ,晚w ǎn 眺ti ào 对du ì晨ch én 妆zhu ān ɡ。
绛ji àn ɡ霄xi āo 唐t án ɡ帝d ì殿di àn ,绿l ǜ野y ě晋j ìn 公ɡōn ɡ堂t án ɡ。
寒h án 集j í谢xi è庄zhu ān ɡ衣y ī上sh àn ɡ雪xu ě,秋qi ū添ti ān 潘p ān 岳yu è鬓b ìn 边bi ān 霜shu ān ɡ。
人r én 浴y ù兰l án 汤t ān ɡ,事sh ì不b ú忘w àn ɡ于y ú端du ān 午w ǔ;客k è斟zh ēn 菊j ú酒ji ǔ,兴x ìn ɡ常ch án ɡ记j ì于y ú重ch ón ɡ阳y án ɡ。
尧y áo 对du ì舜sh ùn ,禹y ǔ对du ì汤t ān ɡ,晋j ìn 宋s òn ɡ对du ì隋su í唐t án ɡ。
声律启蒙七阳全文注音
《声律启蒙》是清代儿童启蒙读物的代表作之一,是由清代文学家袁枚所创作的。
全书分为七阳,每阳各有五字,共计三十五字,每个字都配有注音符号,方便儿童学习阅读。
《声律启蒙》的创作初衷是为了让儿童能够通过歌谣的方式,轻松、有趣地学习汉字发音与语言规律。
由于古代汉字读音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学习者经常会遇到发音难题,所以袁枚通过创作这本书,希望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促进儿童的语文学习。
全书的每个字都配有注音符号,这使得儿童能够准确地读出每个字的发音,同时也能够了解到汉字的构造和字形。
配合韵律和押韵,全书的每一句都成为了优美的诗句,这样的形式更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让他们在学习中享受到快乐。
《声律启蒙》七阳的内容非常丰富多样,涵盖了各个方面的知识。
从自然科学到人文历史,从地理知识到日常生活,每个阳都有不同的主题,让儿童能够在阅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此外,全书的注音符号以及配合的韵律也给儿童的语言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通过与朗朗上口的歌谣相结合,儿童能够更好地掌握语言的韵律和语调,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声律启蒙》不仅在清代备受欢迎,至今仍然是中国儿童启蒙教育的经典之作。
它通过创新的形式和内容,为儿童提供了一种有趣、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打下了坚实的语文基础。
同时,它也激发了儿童对学习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让我们一起重温这本经典之作,让儿童在欢乐中掌握知识,成长为有才华的人。
声律启蒙·七阳之二yáoduìshùn,yǔduìtāngsānjìngjúhuāhuáng尧对舜,禹对汤三径菊花黄jìn sòn gduìsuítnágwéngǔsàif bāīn g n g z hàndòu晋宋对隋唐闻鼓塞兵方战斗qíhuāduìyìhuìtīngzhōnggōngnǚzhèngshūzhuāng奇花对异卉听钟宫女正梳妆xiàrìduìqiūshuāngchūnyǐnfāngguī夏日对秋霜春饮方归bāchāsh,ǒj iuǔhuíchángshāmàobànyānjilíǔnshè八叉手,九回肠纱帽半淹邻舍酒dìjiǔduìtiānchángzǎocháochūtuì地久对天长早朝初退yìdīyángliǔlǜgǔnyīwēirěyùlúxiāng一堤杨柳绿衮衣微惹御炉香【解析】尧对舜,禹对汤,晋宋对隋唐。
尧舜远古部落联盟的首领唐尧和虞舜,传说中的圣明君主。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表达了老杜希望能施展才学,辅佐明君,成就超越尧舜之治的政治抱负。
禹汤夏朝开国君主夏禹和商朝开国君主商汤的并称。
《左传·庄公十一年》云:“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瞬间)焉。
”晋宋隋唐晋:指司马炎取三国魏帝曹奂而代之为晋的东晋。
宋:指公元420 年刘裕代东晋称帝所建南朝之刘宋。
隋:公元581年,北朝的北周静帝以随国公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称帝,国号大隋。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版本《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作者车万育,清朝康熙年间的进士。
这本书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朗朗上口,能够让读者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以下是《声律启蒙》的全文及注释: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云对雨,雪对风”,这是最常见的自然现象相对。
“晚照对晴空”,傍晚的阳光对应晴朗的天空。
“来鸿对去燕”,飞来的大雁和离去的燕子相对。
“宿鸟对鸣虫”,栖息的鸟儿和鸣叫的虫子相对。
“三尺剑,六钧弓”,“三尺剑”说的是古代的剑,约长三尺,所以叫三尺剑。
“六钧弓”,钧是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约三十斤,六钧弓是指拉力很强的弓。
“岭北对江东”,岭北和江东是地理方位相对。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清暑殿是古代帝王夏天避暑的宫殿。
广寒宫是传说中嫦娥居住的月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描绘了清晨两岸烟雾缭绕中杨柳的翠绿,以及春雨中满园杏花的红艳。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形容早行的客人两鬓已经染上风霜,还有在溪边身披蓑衣在傍晚钓鱼的老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沿对革”,沿指沿袭,革指变革。
“异对同”,不同和相同相对。
“白叟对黄童”,白发老人和黄发儿童相对。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江上的风与海上的雾相对,放牧的孩子和捕鱼的老翁相对。
“颜巷陋,阮途穷”,“颜巷陋”说的是孔子的弟子颜回,他居住的巷子简陋,但他安贫乐道。
“阮途穷”,指的是魏晋时期的阮籍,他常常驾车随意而行,走到路的尽头就痛哭而返,形容处境艰难。
《声律启蒙》22阳古诗词文欣赏品读古典诗词畅享诗意人生每日经典聆听最美好声音《声律启蒙》卷下七阳(其一)来自古诗词文欣赏 00:00 05:52《声律启蒙》卷下七阳(其二)来自古诗词文欣赏 00:00 07:12《声律启蒙》卷下七阳(其三)来自古诗词文欣赏 00:00 06:33qī七yán g 阳gāo 高d uì对xià下 ,d uǎn短d uì对z hǎn g长 ,l iǔ柳yǐn g影d uì对h uā花xiān g香。
círén 词人d uì对fù赋kè客 ,wǔdì五帝d uì对sān三wán g王。
s hēn 深yuàn l uò院落 ,xiǎo小c hítán g池塘 ,wǎn晚tiào眺d uì对c hén晨z h uān g妆。
j iàn g 绛xiāo霄tán g唐dì帝d iàn殿,lǜ绿yě野jìn晋gōn g公tán g堂。
hán 寒jí集xiè谢z h uān g庄yī衣s hàn g上xuě雪 ,q iū秋tiān添pān潘yuè岳bìn鬓b iān边s h uān g霜。
rén 人yù浴lán兰tān g汤 ,s hì事bú不wàn g忘yú于d uān wǔ端午;kè客z hēn斟jú菊j iǔ酒 ,xìn g兴c hán g常jì记yú于c hón g yán g重阳。
yáo 尧d uì对s hùn舜,yǔ禹d uì对tān g汤 ,jìn晋sòn g宋d uì对s uí隋tán g唐。
《笠翁对韵》下卷·七阳关于笠翁对韵《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
作者,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
全书分为卷一和卷二。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
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七阳原文台对阁,沼对塘。
朝雨对夕阳。
游人对隐士,谢女对秋娘。
三寸舌,九回肠。
玉液对琼浆。
秦皇照胆镜,徐肇返魂香。
青萍夜啸芙蓉匣,黄卷时摊薜荔床。
元亨利贞,天地一机成化育;仁义礼智,圣贤千古立纲常。
红对白,绿对黄。
昼永对更长。
龙飞对凤舞,锦缆对牙樯。
云弁使,雪衣娘。
故国对他乡。
雄文能徙鳄,艳曲为求凰。
九日高峰惊落帽,暮春曲水喜流觞。
僧占名山,云绕双林藏古殿;客栖胜地,风飘落叶响空廊。
衰对壮,弱对强。
艳饰对新妆。
御龙对司马,破竹对穿杨。
读班马,识求羊。
水色对山光。
仙棋藏绿橘,客枕梦黄梁。
池草入诗因有梦,海棠带恨为无香。
风起画堂,帘箔影翻青荇沼;月斜金井,辘轳声度碧梧墙。
臣对子,帝对王。
日月对风霜。
乌台对紫府,蔀屋对岩廊。
香山社,昼锦堂。
雪牖对云房。
芬椒涂内壁,文杏饰高梁。
贫女幸分东壁影,幽人高卧北窗凉。
绣阁探春,丽日半笼青镜色;水亭醉夏,薰风常透碧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