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热管散热器横向对比测试(一)
- 格式:doc
- 大小:5.74 MB
- 文档页数:26
散热器基础知识手册目录一、风扇结构二、风扇技术术语三、散热片材质介绍四、热管介绍五、测试篇章六、超频篇章七、CPU技术简介八、CPU ROADMAP九、导热膏第一章、风扇结构(工作原理)CPU散热器又称为CPU冷却器,英文名称CPU COOLER,它是针对CPU而设计的散热器装臵,其目的是通过CPU散热器的运作,将CPU之热能散发掉,以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
它通过散热片迅速将CPU之热能传导出去,再借由风扇将其热量强制吹走。
1.1风扇的分类散热风扇是利用旋转叶片与气体的相互作用来压缩与输送气体的,其本体主要由转子和定子组成。
散热风扇一般分以下三类:1.1.1轴流式风扇:气流出口方向与叶片转动方向相同,在轴向剖面上,气流在旋转叶片的流道中沿着轴线方向流动。
1.1.2 离心式风扇:利用离心力作用实现气体输送,扇叶在电机的驱动下高速旋转,使充满叶片间的气体沿着叶片向外甩出,在蜗壳内将动能转换成压力能后从出风口排出。
在轴向剖面上,气流沿着半径方向流动。
1.1.3 混流式风扇:气流沿轴向进入叶轮后,近似地沿着锥面流动,气流方向界于离心式与轴流式之间。
1.2风扇的基本结构一般的风冷散热器使用的主要是轴流式风扇,我们以它为例加以说明。
轴流式风扇可分为两部分1.2.1转子:包括扇叶(含磁框)、轴芯、油圈及卡簧等1.2.2 定子:包括电机、轴承、扇框等。
1.3风扇运转的基本原理根据安培右手法则,导体通过电流,周围会产生磁场,若将此导体臵于另一固定磁场中,则会产生吸力或斥力,造成物体移动。
依据此原理,在直流风扇的扇叶底部,事先安装一个充有磁性的橡皮胶磁铁。
环绕着矽钢片,轴心部分缠绕两组线圈,并使用霍尔感应元件作为同步侦测装臵,控制一组电路,该电路使缠绕轴心的两组线圈轮流工作。
矽钢片产生不同磁极,此磁极与橡胶磁铁产生吸斥力。
当吸斥力大于风扇的静摩擦力时,扇叶自然转动,由于霍尔感应元件提供同步信号,扇叶因此得以持续运转,至于其运转方向,可依右手法则而定。
实验二散热器性能实验班级: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散热器热工性能测定方法及低温水散热器热工实验装置的结构。
2、测定散热器的散热量Q,计算分析散热器的散热量与热媒流量G和温差T的关系。
二、实验装置1.水位指示管2.左散热器3. 左转子流量计4. 水泵开关及加热开关组5. 温度压差巡检仪6.温度控制仪表 7. 右转子流量计 8. 上水调节阀 9.右散热器 10. 压差传感器 11.温度测点T1、T2、T3、T4图1散热器性能实验装置示意图三、实验原理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是在稳定的条件下测定出散热器的散热量:Q=GCP (tg-th) [kJ/h]式中:G——热媒流量, kg/h;CP——水的比热, kJ/Kg.℃;tg 、th——供回水温度,℃。
散热片共两组:一组散热面积为:1m2二组散热面积为:0.975 m2上式计算所得散热量除以3.6即可换算成[W]。
低位水箱内的水由循环水泵打入高位水箱,被电加热器加热,并由温控器控制其温度在某一固定温度波动范围,由管道通过转子流量计流入散热器中,经其传热将一部分热量散入房间,降低温度后的回水流入低位水箱。
流量计计量出流经每个散热器在温度为tg时的体积流量。
循环泵打入高位水箱的水量大于散热器回路所需的流量时,多余的水量经溢流管流回低位水箱。
四、实验步骤1、测量散热器面积。
2、系统充水,注意充水的同时要排除系统内的空气。
3、打开总开关,启动循环水泵,使水正常循环。
4、将温控器调到所需温度(热媒温度)。
打开电加热器开关,加热系统循环水。
5、根据散热量的大小调节每个流量计入口处的阀门,使之流量、温差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值,如不稳定则须找出原因,系统内有气应及时排除,否则实验结果不准确。
6、系统稳定后进行记录并开始测定:当确认散热器供、回水温度和流量基本稳定后,即可进行测定。
散热器供回水温度tg 与th及室内温度t均采用pt100.1热电阻作传感器,配数显巡检测试仪直接测量,流量用转子流量计测量。
两种形式散热器的比较
最近对针式散热器比较感兴趣,因此做了一下对比分析。
主要是跟最常见的肋片式散热器做一下对比。
随手用CREO拉了3个散热器以及流道,正好把散热器包裹:
基板尺寸均为50mm*50mm*4mm,鳍片高度均为21mm。
1、肋片式散热器鳍片间距a、齿厚b,换热面积为c;
2、pin_fin式散热器一圆柱间距为a、直径b,换热面积为d;
3、pin_fin式散热器二圆柱间距为e、直径f;换热面积为c;
采用从上往下吹风的方式,在基板后面设置500W热源。
以下为仿真结果:
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
pin_fin式散热器圆柱达到一定高度,温度不再变化,因此与肋片式相比,高度可以做低一些,达到减小产品体积的目的。
读取压损以及热阻数值:
1、肋片式散热器与Pin_fin式散热器一(结构同规格),热阻几乎一致(pin_fin式散热器虽然紊流度增加,但翅片换热面积减少),pin_fin式散热器流阻更小,达到35.3%;
2、肋片式散热器与Pin_fin式散热器二(换热面积相同),pin_fin 式散热器热阻降低了24.6%,流阻增大了17.7%。
综上所述:
针式散热器跟肋片式散热器比起来,性能还是有优势的。
从成本角度来考虑:针式散热器几乎只能用冷锻的方式来加工,成本较高,比型材散热器至少要贵50%,从性能及成本综合来看,好像性价比不是那么高。
但是针式散热器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体积可以做小,因此用到附加值高且空间受限制的产品中,还是比较合适的。
各位有什么想法欢迎在留言区留言。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研究电子器件在不同热管理方法下的散热性能。
2. 评估不同散热材料对器件散热效果的影响。
3. 分析器件在高温环境下的热稳定性。
二、实验设备与材料1. 实验设备:电子器件、散热器、温度传感器、万用表、热管、导热硅脂、实验台等。
2. 实验材料:铜质散热片、铝质散热片、散热膏、散热油等。
三、实验原理电子器件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散热,会导致器件性能下降甚至损坏。
本实验通过研究不同热管理方法对器件散热性能的影响,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设备与材料,确保实验环境清洁、干燥、通风。
2. 将电子器件安装在实验台上,用温度传感器测量器件初始温度。
3. 分别采用以下热管理方法进行实验:(1)自然对流散热:将器件直接放置在实验台上,测量器件在不同时间点的温度。
(2)散热片散热:将散热片安装在器件上,测量器件在不同时间点的温度。
(3)导热硅脂散热:在器件与散热片之间涂抹导热硅脂,测量器件在不同时间点的温度。
(4)热管散热:将热管与散热片连接,测量器件在不同时间点的温度。
4. 对比分析不同热管理方法对器件散热性能的影响。
5. 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绘制图表,分析器件在高温环境下的热稳定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自然对流散热实验结果:实验表明,自然对流散热效果较差,器件温度上升较快。
2. 散热片散热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散热片散热效果优于自然对流散热,器件温度上升速度明显减缓。
3. 导热硅脂散热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导热硅脂散热效果较好,器件温度上升速度较慢。
4. 热管散热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热管散热效果最佳,器件温度上升速度最慢。
5. 器件在高温环境下的热稳定性分析: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热管理方法下的器件温度,发现热管散热效果最好,器件在高温环境下的热稳定性最高。
六、实验结论1. 自然对流散热效果较差,不适用于对散热要求较高的电子器件。
2. 散热片散热效果较好,适用于一般散热需求的电子器件。
不同翅片形式管翅式换热器流动换热性能比较摘要:随着制冷空调行业的发展,人们已经把注意力集中在高效、节能节材的紧凑式换热器的开发上,而翅片管式换热器正是制冷、空调领域中所广泛采用的一种换热器形式。
对于它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及其整体性能,而且对改进翅片换热器的设计型式,推出更加节能、节材的紧凑式换热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由于翅片管式换热器在翅片结构形式和几何尺寸的不同,造成其换热性能和阻力性能上的极大差异。
本文概述目前国内外空调制冷行业中的普遍采用的几种不同翅片类型(平直翅片、波纹翅片、开缝翅片、百叶窗形翅片)的换热及压降实验关联式及其影响因素,对不同翅片形式的管翅式换热器的换热及压降特性的实验关联式进行总结,并对不同翅片的流动换热性能进行了比较。
正确地选用实验关联式及性能指标,将对翅片管式换热器的优化设计及其制造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翅片形式;管翅式;换热器;关联式;流动换热性能Study on heat transfer and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fin-and-tube heat exchangers with various fin types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high efficiency, energy saving and material saving compact type of heat exchanger is development, as one kind of compact heat exchanger, fin-and-tube heat exchanger has a wide application in future.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compact heat exchanger which is more energy saving and material saving to improve the heat exchanger thermal efficiency and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heat transfer.This paper summaries the heat transfer and pressure drop correlations of different fin surfac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heat transfer and friction characteristic of these kinds of fin types are compar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e difference of these fin types. The appropriate correlation and evaluation criterion will provide reliable foundation to th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compact heat exchangers.Key words:Fin-and-tube heat exchanger; Heat transfer and flow characteristics; Experimental correlations; Comparison目录1 绪论31.1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31.2管翅式换热器简介31.3管翅式换热器的特点41.4 管翅式换热器的换热过程41.5研究现状51.5.1国外实验及模拟研究进展51.5.2国内研究现状和数值模拟61.5.3管翅式换热器及发展趋势81.6 管翅式换热器的不同形式的翅片研究现状9 2影响翅片换热和压降性能的主要结构因素122.1翅片间距对换热特性和压降特性的影响12 2.2管排数对换热特性和压降特性的影响12 2.3管径对换热特性和压降特性的影响132.4管间距对换热特性和压降特性的影响13 3.不同翅片经验关系式总结及比较143.1 平直翅片经验关系式的总结143.2 波纹翅片经验关系式的总结183.3 百叶窗翅片经验关系式的总结233.4 开缝翅片经验关系式的总结264.四种翅片经验关系式比较31结论39参考文献40致谢431 绪论1.1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换热器是国民生产中的重要设备,其应用遍及动力、冶金、化工、炼油、建筑、机械制造、食品、医药及航空等各工业部门。
热管散热器散热计算公式热管散热器是一种高效的散热设备,它通过热管的热传导和散热片的散热来实现散热效果。
在工程实践中,我们需要通过一定的计算来确定热管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本文将介绍热管散热器的散热计算公式,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讲解。
热管散热器的散热计算公式可以分为两部分,热管的热传导计算和散热片的散热计算。
首先我们来看热管的热传导计算。
热管的热传导计算公式如下:Q = kAΔT / L。
其中,Q为热管的传热量,单位为瓦特(W);k为热管的导热系数,单位为瓦特/米-摄氏度(W/m·°C);A为热管的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ΔT为热管两端的温度差,单位为摄氏度(°C);L为热管的长度,单位为米(m)。
在实际应用中,热管的导热系数k通常是已知的,可以根据热管的材料和结构参数进行查阅。
热管的横截面积A和长度L也是已知的,可以通过测量得到。
而热管两端的温度差ΔT则需要根据具体的工况和散热需求来确定。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热管的传热量,从而评估热管的散热性能。
接下来我们来看散热片的散热计算。
散热片的散热计算公式如下:Q = hAΔT。
其中,Q为散热片的传热量,单位为瓦特(W);h为散热片的对流换热系数,单位为瓦特/平方米-摄氏度(W/m^2·°C);A为散热片的表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ΔT为散热片表面和环境的温度差,单位为摄氏度(°C)。
在实际应用中,散热片的表面积A是已知的,可以通过测量得到。
散热片的对流换热系数h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的工况和散热片的形状来确定,可以通过经验公式或者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得到。
而散热片表面和环境的温度差ΔT也需要根据具体的工况和散热需求来确定。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散热片的传热量,从而评估散热片的散热性能。
综合考虑热管和散热片的散热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到整个热管散热器的散热量。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考虑热管和散热片的布局和组合方式,以及热管散热器的整体热阻等因素。
CPU散热器的热管数量与散热性能CPU散热器作为计算机硬件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着计算机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
而在众多CPU散热器中,热管是其中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散热元件之一。
本文将探讨CPU散热器的热管数量与散热性能之间的关系。
一、热管的原理和作用热管是一种热传导元件,其主要作用是将CPU产生的热量迅速传递到散热鳍片上,并通过风扇散热将热量尽快带走。
热管利用其内部的工质物质(一般为低温沸水)在蒸汽与冷凝反复循环的原理,实现对热量的高效传输。
二、热管数量对散热性能的影响1. 单热管散热器单热管散热器是指散热器中仅包含一根热管的设计。
这种散热器一般适用于低功耗的CPU,热量较低的情况下可以满足散热需求。
但是,当CPU功耗增加,热量产生增加时,单热管散热器往往无法满足散热要求,容易导致CPU温度升高,甚至超过安全运行温度。
2. 多热管散热器多热管散热器是指在散热器设计中采用多根热管的方案,以增加散热器的散热性能和散热效率。
多热管散热器能够更好地分散和传递CPU产生的热量,通过增加热管的数量,提升整体的散热能力。
相比于单热管散热器,多热管散热器在处理高功率CPU散热时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有效地降低CPU温度,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三、热管数量应选择适合的方案在选择CPU散热器时,并非热管数量越多越好。
合理地选择热管数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以下几个因素可以作为选择热管数量的参考:1. CPU功耗首先需要考虑CPU的功耗情况,功耗越高,产生的热量就越大,对散热器的要求也就越高。
如果CPU功耗较低,单热管散热器已经足够满足散热需求;而对于高功耗的CPU,多热管散热器能够更好地满足散热要求。
2. 散热需求根据散热需求,选择适当的热管数量也很重要。
如果在正常使用中,CPU工作负载较低,散热需求不高,那么单热管散热器足以满足要求。
而在进行大型程序渲染、游戏等高负载工作时,多热管散热器的散热能力更强,可以更好地保证CPU温度在安全范围内。
热管集热器与平板型集热器性能对比(推荐完整)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热管集热器与平板型集热器性能对比(推荐完整))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热管集热器与平板型集热器性能对比(推荐完整)的全部内容。
热管集热器与平板型集热器性能对比(推荐完整)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热管集热器与平板型集热器性能对比(推荐完整)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 <热管集热器与平板型集热器性能对比(推荐完整)>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真空热管集热器与平板型集热器系统应用中的优劣势对比1、在相同的日照、时间、地点及集热面积条件下,真空管的吸收转换效率高于平板太阳能.主要是由于平板太阳能不是在真空状态下工作,在吸收热量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散热;热转换效率为69%,特别是在冬季最需要热量的时候,平板集热器散热量最大。
而真空管型太阳能集热器是双真空工作状态,吸收的热量在真空状态下都被及时转换;热转换效率达70%以上,冬季最需要热量时效果尤为突出。
2、真空管型集热器的发射率比平板太阳能低,解释为:太阳能在同样面积下照射,但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由于是平面,将部份太阳光反射掉;平板发射率为9%真空管反射比例小,热管发射率为6%,所以其效率明显高于平板太阳能集热器;3、真空管是双真空工作状态,吸收阳光后在真空状态将热量迅速带走,而平板太阳能只是在吸收层上加了一层玻璃,玻璃和支架间是用橡胶条进行密封,所以保温性能差,热量损失也大,再加上转换效率低,相同情况下得热量也就低了;4、抗低温性能对比:真空管太阳集热管作为太阳能集热部件,其独特设计结构保证了集热器在家庭用热水工况下有很高太阳能热转换效率.集热管在真空状态下吸收并转换热量,管内保持10-3Pa的真空,能抗-40℃超低温,而平板太阳能是在非真空状态下工作,最多也只能抗冻—5℃低温,超过-5℃只能采用系统排空方式或用循环介质传热,方可保证系统正常,如果不是用导热油作为传热介质,则冬季要对管道进行排空处理,否则温度低时容易把管道冻裂.5、恶劣环境下自清洗,抗冻雹;随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极端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也越来越多。
了解电脑散热技术风冷水冷和热管散热器的对比了解电脑散热技术:风冷、水冷和热管散热器的对比电脑的散热技术对于保证其稳定性和寿命非常重要。
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升,电脑散热器的种类也日益增多。
本文将介绍电脑散热技术中常见的风冷、水冷和热管散热器,并对其进行对比。
一、风冷散热器风冷散热器是电脑散热技术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它通过风扇将空气引入散热器,通过散热器的鳍片将热量传导到空气中,从而实现散热的效果。
1. 结构及原理风冷散热器的结构相对简单,由一个或多个散热片组成,鳍片一般采用铝制,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
它通常安装在计算机的CPU或显卡上。
风扇则负责将冷却的空气引入散热片,帮助加速热量的散发。
2. 优点及缺点风冷散热器具有安装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
同时,它也可以通过调节风扇的转速来达到散热和降噪的平衡。
然而,由于风冷散热器只能依靠空气对散热片进行冷却,因此在高负载运行时,其散热效果可能不如其他散热器。
二、水冷散热器水冷散热器是电脑散热技术中一种较为高级的类型。
它通过循环水来进行散热,相比风冷散热器具有更高的散热效果。
1. 结构及原理水冷散热器由散热器、水泵、水冷排和水箱组成。
水泵负责将冷却的水送至散热器,通过散热器中的流道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然后,通过水冷排将已加热的水排出,并循环再次冷却。
水箱则用于盛放冷却的水。
2. 优点及缺点水冷散热器相对于风冷散热器在散热效果上更为出色。
由于水的导热性能较好,可以更快地将热量从散热片传递到空气中。
另外,水冷散热器由于是闭路循环散热,相比于风冷散热器会更加安静。
然而,相对于风冷散热器,水冷散热器的成本较高,且需要额外的空间来安装水冷排。
三、热管散热器热管散热器是一种结合了风冷和水冷散热器特点的散热器。
它通过热管将热量传导到散热片上,再通过风扇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1. 结构及原理热管散热器由散热片、热管和风扇组成。
热管通常由铜或铜合金制成,内部充满了具有较好导热性能的介质,如蒸发器和冷凝器。
热管测试日期:2005-12-7 17:56:42 来源:来自网络查看:[大中小] 作者:椴木杉热度:10531 热管测试安装如上图所示。
2.加热块长度:DA=40mm,散热块长度:DB=35mm,室温:Te:25±3℃。
3.在HEATPIPE的一端加热並将温度保持在TH=70±5℃,另一端利用水套(或风扇)强制冷卻(冷卻端永远保持最大冷凝功效)- -此?的功率??管的最大??功率。
4.HEATPIPE加热端利用电源供应器提供加热端所需之加热功率。
A-尺寸区分:直径:Φ4 Φ5 Φ6 Φ8B-型状区分:直管型U型U型压扁型压扁折弯型圆管型S型C-长度区分:80∽500危害物质管理六大项:铅及其化合物(Lead and its Compounds)汞及其化合物(Mercury and its Compounds)六价铬化合物(Hexavalent-Chromium VI)镉及其化合物(Cadmium ang its Compounds)多溴联苯(PBB)多溴二苯醚(PBDE)热管通过完美的性能测试Complete heat pipe R&D and testing capability。
弯度和横面计算准确Precision bending and flatttening100%的抗老化和性能测试 100%aging and testing产品效率高 Hight production efficiency散热能力强 Hight heat transfer capability低热阻系数 Low thermal resistance热管的直径及大小和下图一致The dimensional attributes of this heat pipe shall conform to the following drawing.表一热管的尺寸Fig. 1 Heat Pipe Dimensions热管的表面应避免任何损坏,比如人为错误使用等。
【IT168 评测】相信大家都了解到,NVIDIA已经有大半年的时候没有发布新品显卡了,市场变得冷清起来。
经过七个多月市场洗礼,GTX560的价格一路走低,现在最低1199元应该已经能买到了。
这正是出手的好时候,所以在这个时间点上我们IT168组织了这次GeForce GTX560横向评测。
▲一箱十三款不同品牌的GeForce GTX560价值几何?1.8W Fermi架构的第一次爆发——GF104▲GTX460(GF104)绝对是NVIDIA 2010年最给力的显卡 作为GTX560的前身,GTX460(GF104)绝对是NVIDIA 2010年最给力的显卡,没有了GTX480/470的高温高耗,取而代之的是每瓦性能比上杰出的表现,而且有着很大的超频空间,足够让玩家们深入发掘。
可以说GTX460是近几年显卡市场上最受宠的千元级显卡,其受欢迎的程度甚至超越前辈GTX260。
而实际上GF114核心才是GF104 Fermi架构的完美形态。
更完整的核心(原生384个流处理器)和更好的工艺改进,使得GF114的超频性能更高更强。
NVIDIA先后发布GTX560 Ti与GTX560把整个千元级的中高端显卡的产品线占领。
Fermi架构优势全面爆发——GF114▲GTX560发布 在GTX560发布之初我们就了解到,NVIDIA没有限制GTX560非公版的出现,而且频率还是由厂商自由决定的(810-950Mhz)。
而且GTX560与GTX460两者的PCB是通用的,所以厂商对GTX560的成本控制已经十分了得。
低的成本控制能使显卡的价格走得更低,于是这就正是出手的好时候了。
七彩虹 iGame560 烈焰战神X D5 1024M▲七彩虹 iGame560 烈焰战神X D5 1024M▲七彩虹 iGame560 烈焰战神X D5 1024M▲七彩虹 iGame560 烈焰战神X D5 1024M▲输出接口:Mini HDMI+2*DVI▲七彩虹 iGame560 烈焰战神X D5 1024M,裸板PCB▲GF114-325核心与三星HC04 GDDR5显存颗粒▲6+1相供电设计▲背后是NEC TOKIN去耦电容与六个驱动IC▲加固背板▲四热管散热器主体▲双风扇,主风扇为8cm,辅助风扇为7cm▲附件 索泰 GTX560-1GD5 至尊版 UA▲索泰 GTX560-1GD5 至尊版 UA▲索泰 GTX560-1GD5 至尊版 UA▲输出接口:DisplayPort+HDMI+2*DVI▲索泰 GTX560-1GD5 至尊版 UA,PCB带一体式被动散热片▲GF114-325核心与三星HC04 显存颗粒▲8+3相供电设计▲富士FPCAP SuperML去耦电容与KEMET钽电容▲索泰 GTX560-1GD5 至尊版 UA,泰坦散热器▲纯铜散热底座与六热管散热▲附件 影驰GTX560黑将▲影驰GTX560黑将▲影驰GTX560黑将▲影驰GTX560黑将▲输出接口:Mini HDMI+2*DVI▲影驰GTX560黑将,裸板PCB,MOSFET上带被动散热片▲GF114-325核心与海力士T2C GDDR5显存颗粒▲4+1相供电设计,带双6Pin辅助供电▲双子星散热器▲双9CM风扇+三热管散热器▲铝质散热底座 华硕 ENGTX560 DCII TOP/2DI/1GD5▲华硕 ENGTX560 DCII TOP/2DI/1GD5▲华硕 ENGTX560 DCII TOP/2DI/1GD5▲华硕 ENGTX560 DCII TOP/2DI/1GD5,正反面▲输出接口:Mini HDMI+DVI*2▲华硕 ENGTX560 DCII TOP/2DI/1GD5,裸卡▲GF114-325核心与三星HC04高速GDDR5显存颗粒▲6+1相供电设计▲Direct CU Ⅱ散热器,双10cm PWM风扇▲热管触底技术▲热管与散热鳍片间使用回流焊技术,散热器支架把热管固定住▲显卡固定支架与供电散热片▲显卡附件 耕昇 GTX560关羽版▲耕昇 GTX560关羽版▲耕昇 GTX560关羽版▲耕昇 GTX560关羽版▲输出接口:HDMI+DVI+VGA▲耕昇 GTX560关羽版,裸卡PCB▲GF114核心与三星HC04 GDDR5显存颗粒▲4+1相供电设计,带双6Pin辅助供电接口▲自吸气散热系统▲千红的两把超薄8cm风扇▲附件 盈通 GTX560-1024GD5游戏高手▲盈通 GTX560-1024GD5游戏高手▲盈通 GTX560-1024GD5游戏高手▲盈通 GTX560-1024GD5游戏高手▲输出接口:HDMI+2*DVI▲盈通 GTX560-1024GD5游戏高手,裸卡PCB▲GF114-325核心与三星HC04 GDDR5显存颗粒▲核心8相供电设计,带8+6Pin供电设计▲鹦鹉螺散热器▲纯铜散热底座+四热管散热器主体▲PCB固定背板▲附件 技嘉 GV-N56GOC-1GI▲技嘉 GV-N56GOC-1GI▲技嘉 GV-N56GOC-1GI▲技嘉 GV-N56GOC-1GI▲输出接口:Mini HDMI+2*DVI▲技嘉 GV-N56GOC-1GI▲GF114-325核心与海力士T2C GDDR5显存颗粒▲3+1相供电设计,与双6Pin辅助供电接口▲WINDFORCE 2X▲热管触底技术▲附件 微星 N560GTX Twin Frozr II 1G▲微星 N560GTX Twin Frozr II 1G▲微星 N560GTX Twin Frozr II 1G▲微星 N560GTX Twin Frozr II 1G▲输出接口:Mini HDMI+2*DVI▲微星 N560GTX Twin Frozr II 1G,供电MOSFET带散热片▲GF114-325核心与三星HC04 GDDR5显存颗粒▲6+1相供电设计,带双6Pin辅助供电接口▲Twin Frozr II散热▲Twin Frozr II,倒置热管式散热器▲铝质散热底座,双6mm热管+双8mm热管▲PCB固定支架与MOSFET散热片▲附件 铭鑫 视界风GTX560U-1GBD5 中国玩家版▲铭鑫 视界风GTX560U-1GBD5 中国玩家版▲铭鑫 视界风GTX560U-1GBD5 中国玩家版▲铭鑫 视界风GTX560U-1GBD5 中国玩家版▲输出接口:Mini HDMI+2*DVI▲铭鑫 视界风GTX560U-1GBD5 中国玩家版,PCB裸板▲GF114-325核心与海力士T2C GDDR5显存颗粒▲2相显存供电设计▲8相核心供电设计,带双6Pin辅助供电▲uP6218 8相PWM供电芯片▲由超频三代表打造的六热管散热器▲散热器整体都经过镀镍处理▲数量较多的散热器鳍片▲附件 映众 GTX560冰龙版▲映众 GTX560冰龙版▲映众 GTX560冰龙版▲映众 GTX560冰龙版▲输出接口:Mini HDMI+2*DVI▲映众 GTX560冰龙版,裸板PCB,带固定背板▲GF114-325核心与三星HC04 GDDR5显存颗粒▲3+1相供电设计,全按照公版规格▲与AC同个代工厂制造的“HerculeZ大力神”散热器▲PCB固定板,兼顾散热作用▲纯铜底座+4条6mm热管设计▲附件 北影 GTX560 猛禽 1G▲北影 GTX560 猛禽 1G▲北影 GTX560 猛禽 1G▲北影 GTX560 猛禽 1G▲输出接口:Mini HDMI+2*DVI▲北影 GTX560 猛禽 1G,裸板PCB▲GF114-325核心是以三星HC04 GDDR5显存颗粒▲4+1相供电设计,带双6Pin辅助供电接口▲UPI出品的uP6206 PWM控制芯片▲双引擎黑洞双风扇散热器▲散热鳍片▲附件 旌宇 GTX 560 OC 1024D5 MH AC▲旌宇 GTX 560 OC 1024D5 MH AC▲旌宇 GTX 560 OC 1024D5 MH AC▲旌宇 GTX 560 OC 1024D5 MH AC▲输出接口:Mini HDMI+2*DVI▲旌宇 GTX 560 OC 1024D5 MH AC,PCB裸板▲GF114-325核心与三星HCO4 GDDR5显存颗粒▲公版P1040▲4+1相供电设计▲OEM版的Accelero TWINTURBO PRO散热器,仅有三热管▲附件 翔升 GTX560 金刚版 1GD5▲翔升 GTX560 金刚版 1GD5▲翔升 GTX560 金刚版 1GD5▲翔升 GTX560 金刚版 1GD5▲输出接口:Mini HDMI+2*DVI▲翔升 GTX560 金刚版 1GD5,PCB裸板▲GF114-325核心与三星HC04 GDDR5显存颗粒▲4+1相供电设计,带单8Pin辅助供电接口▲PCB加固条与MOSFET散热片▲金刚轮散热器▲热管触底散热,两条8mm热管▲散热鳍片▲附件 十三款GTX560之价格项目排名十三款NVIDIA GeForce GTX560 价格对比品牌具体型号价格排名盈通GTX560-1024GD5游戏高手1199元第1名影驰GTX560黑将1299元第2名耕昇GTX560关羽版1299元映众GTX560冰龙版1299元北影GTX560 猛禽 1G 1299元翔升GTX560 金刚版 1GD51299元技嘉GV-N56GOC-1GI1399元第3名微星N560GTX Twin Frozr II 1G1399元铭鑫视界风GTX560U-1GBD5 中国玩家版1399元七彩虹iGame560 烈焰战神X D5 1024M 1499元第4名旌宇GTX 560 Oc 1024D5 MH AC 1499元索泰GTX560-1GD5 至尊版 UA1699元第5名华硕ENGTX560 DCII TOP/2DI/1GD51699元 向来中高端市场上的产品线密集度都并不会太高,NVIDIA在千元级市场上就只有GeForce GTX460、GeForce GTX560与GeForce GTX560Ti三款显卡。
青岛科技大学二OO七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传热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道大题(共计15个小题),满分150分;2.本卷属试题卷,答题另有答题卷,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该试题卷上或草纸上均无效。
要注意试卷清洁,不要在试卷上涂划;3.必须用蓝、黑钢笔或签字笔答题,其它均无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15分,每小题3分)1.珠状凝结2.辐射角系数3.对流换热温度边界层4.核态沸腾5.肋效率二、简答题(本大题25分,每小题5分)1.如何强化膜状凝结换热?并试举出一个强化水平管外凝结换热的例子。
2.在水平加热表面上沸腾(壁面温度可控)时,随着壁面过热度的增加,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是否一定增加?为什么?3.什么情况下可以说两个物理现象是相似的?4.用一支插入装油的铁套管中的玻璃水银温度计来测量储气筒里的空气温度,请分析如何减小测试误差。
5.什么是临界热绝缘直径?平壁外和圆管外敷设保温材料是否一定能起到保温的作用?为什么?三、计算题(本大题80,每小题20分)1、为研究一换热设备的换热情况,采用一个缩小成原设备1/10的模型来研究,已知原设备空气流速为2m/s,热条件不变,模型中流体仍是空气,求模型中空气流速是多少才能保证模型与原设备的换热现象相似。
2、一内径为75mm、壁厚2.5mm的热水管,管壁材料的导热系数为60W/m.k,管内热水温度为90℃,管外空气温度为20℃。
管内外的换热系数分别为500W/m2.K 和35W/m2.K。
试求该热水管单位长度的散热量。
第1页(共2页)3、两平行大平壁的发射率各为0.5和0.8,如果中间加入一片两面发射率均0.05的铝箔,计算辐射换热减少的百分数4、用一裸露的热电偶测试圆管中气流的温度,热电偶的指示值t1=170℃。
已知管壁温度tw=90℃,气流对热接点的表面传热系数为h=50W/(m2·K),热接点的表面发射率为0.6。
第27卷第2期2007年6月西安科技大学学报J O URN AL OF X I.A N UNI V ERSI T Y OF SCI E NCE A ND TEC HNOL O G YVo.l27No12June12007文章编号:1672-9315(2007)02-0187-03热管热性能的实验研究*张亚平1,2,余小玲1,冯全科1(11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49;21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摘要:进行了热管与铜棒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只有当速度场、温度场和重力场协同时,热管才具有最佳传热能力。
热管总热阻随倾角变化,逆重力工作时的总热阻分别是重力辅助和水平工作的100倍和10倍;热源在上垂直热管的蒸发端和冷凝端的当量换热系数分别是水平放置热管的4倍和3倍;铜棒热阻是相同尺寸热管垂直热源在下时的100倍以上,体现了热管热阻小、传热系数大及等温性好的优势。
关键词:热管;热阻;热性能中图分类号:T K124文献标识码:AExper i m en t of heat p i pe ther m a l perform anceZ HANG Ya2ping1,2,YU X iao2li n g1,FENG Quan2ke1(11School of Energy a nd P o wer Engineering,Xi.a n J i a ot ong Univ ersity,X i.an710049,China;21S c hool of Energy,X i.an Univ 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 gy,Xi.an710054,Ch i na)Abstract:Experi m entation was presented i n order to co mpare ther mal perf or m ance heat pi p e and copper stick.When fi e l d of te mperature gravity and ve l o c ity cooperate with,heat pipe w illhave best heat trans2f er perf or mance.Exper i m ent results i n dicate that ther m al resistance of heat p i p e go w it h inc li n e anglechange.The total ther m a l resistance at thwart gravity are the100ti m es of gravity assistant and10ti m es at horizontal orientati o n.The equ i v a lent heat transf er coef ficients of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secti o n w ith booto m2heati n g verti c almode are respecti v e l y the4and3ti m s than t h at of horizonta lmode.Ther2 ma l resistance of copper stick co mpared to heat p i p e w ith botto m2hea ti n g vertica lmode and the sa me size are more100ti m es,it shows that heat p i p e have more better advantage w ith ther mal resistance s mal,l coeffic ient f heat transf er h i g h and un if or m ity te mperature.K ey w ord s:heat pipe;ther mal resistance;ther m al perf or m ance热管具有高导热性,使各分离器件间的温度梯度减小,保持良好的等温环境,因而能替代工业中形状复杂且笨重的散热器件。
常用散热器技术指标对比表
数据项目品种长度(L)mm 宽度(B)mm 高度(H)mm 散热面积㎡/片水容量(L) 重量KG 金属热强度W/kg℃每片散热量△T=64.5℃W 每组(套)散热量△T=64.5℃W 备注GLCR-5×1000(本厂产品1米长翅片管5根一套)1000 120 480 3.995 3.89 37.6 0.932 1869W 本厂产5根1米长成套翅片管散热器相当于以下散热器片数
LZY-50/400-1.0(新型铝合金散热器)100 400 211 211W×8.86片=1869W 每片散热量211W达到散热量1869W需要8.86片
M-132型(传统铸铁散热器)80 132 584 0.24 1.32 7 0.275 124 124W×15片=1860W 每片散热量124W达到散热量1869W需要15片
翅片管散热器与大60散热器的主要性能比较:
翅片管散热器大60散热器
散热面积0.92m2/m 1.0m2/片
热功率400w/m 480w/片
水容量 1.4kg/m 8kg/片
重量 5.6kg/m 26kg/片
承压能力≤1.0MPa≤0.4MPa
寿命30年30年
民用翅片管散热器型号及参数:
SC型采暖散热器根据水盒宽度不同有两种形式:
SCT—通用型,水盒宽80mm;SCK—宽型,水盒宽100mm。
型号示例:S C T(K)A—B
其中:S:散热器;C:翅片管;T:通用型、K:宽型;A:翅片管排数:排;B:散热器长度:mm
大维翅片
钢柱扁50。
品检中的散热器性能测试方法探索散热器是电子设备中起到散热作用的重要组件之一,它可以有效地将设备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保持设备的稳定运行。
为了评估散热器的性能和效果,品检中对散热器的性能进行测试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探讨散热器性能测试的方法和步骤。
散热器性能测试的目的是评估散热器在特定工作条件下的散热效果,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
根据散热器的类型和应用领域的不同,散热器性能测试的方法也有所差异。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散热器性能测试方法。
首先是散热器的热阻测试。
热阻是衡量散热器散热性能的重要指标,它表示单位热量通过散热器时温度差的大小。
热阻测试的方法一般是在散热器的两端施加一定的热量,通过测量散热器两端的温度差来计算散热器的热阻值。
这种方法可以直接评估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但需要使用专业的测试仪器和设备,以及对测试结果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分析。
其次是散热器的风道测试。
风道测试是评估散热器的风道设计是否合理和有效的一种方法。
通过在散热器两端设置风道,将气流引导到散热器的冷却片上,然后测量风道的压差和气流速度,可以评估散热器的风道设计是否合理。
这种方法需要结合数值模拟和实际测试,以获取准确可靠的测试结果。
散热器的噪音测试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
散热器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对于某些要求噪音控制的应用领域来说,散热器的噪音水平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噪音测试一般使用专业的噪音测试仪器,将散热器安装在标准测试环境中,然后测量散热器产生的噪音水平。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评估散热器的噪音特性,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优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散热器性能测试的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近年来,一些新兴的测试方法也被引入到散热器性能测试中。
例如,红外热像仪技术可以实时记录散热器的温度分布情况,帮助识别散热性能的瓶颈和问题所在。
热管散热技术也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散热技术,通过在散热板内部使用热导管传导热量,提高散热效率。
这种散热器性能测试方法需要结合热传导模拟和实际测试,以评估热管散热技术的效果和可行性。
X220/X230改造之二——CPU散热系统深入研究与改造【提示】如风改造的是X220,但是本文所有改造内容同样适合X230。
【目录】0)前言1)X220笔记发本CPU散热原理研究;2)X230几款可用风扇散热器对比;3)使用信越导热硅脂+纯铜片加强热传导;4)机器进排风改造加强;5)风扇气流优化性能改造;6)测试结果和结论。
前些天在华强北淘了一台二手X220,CPU是i5-2537M低功耗版本,风扇是缩水版的,ips屏幕,我给它更换了标准X220的散热风扇,上了镁光M4-128G msata的SSD,改造了一下D壳以后上了西数1T的蓝盘(改造过程具体见上面链接)。
整机感觉很好,速度可以,十分清凉(平时上网使用的时候温度不会超过50度),被好友看中(他被笔记本的热折磨得不行,对cpu要求不高),让我帮忙给他找一个同样的X220,于是花了几天时间搜罗配件给他组了一台X220,但是低功耗主板找不到,于是我把我的主板给他用,我再淘到一个X220主板,这次我尝试了顶配,cpu是i7-2640M,这块cpu虽然很快,但是热量也很大,平时使用的时候温度达到了60度,和i5-2537M没法比,心里不爽,开始研究如何增强散热。
首先考虑有没有好用的散热风扇模组可以替代,某宝搜到了X220可用的风扇有好几款,有X220原装标准散热风扇,有AVC出品的兼容风扇,还有一款是号称X230的原装扇,干脆统统买下来测试吧。
信越的导热硅脂、风扇润滑油、3M导热贴也买了,又采购了一堆各种厚度的纯铜片用于改善南桥散热垫的效果,从此开始对X220的散热进行了一个星期的认真研究,最后得出很多宝贵的经验,写成这个作业和各位黑友分享。
我的改造原则很简单,不能给笔记本带来额外的耗电,也不外挂别的东西,保持X220的轻便小巧的基础上,让它更加清凉。
至于降低CPU性能换来温度下降的做法不再我的考虑之内,因为我要改造的是X220的本身的散热能力,我要让它不管在什么方式下都可以快速散热,我很追求完美,我很BT呵呵。
多热管散热器横向对比测试(一)
本文由:xp系统下载提供技术支持
为解决高发热量问题,电脑散热器近年来可谓是日新月异。
热管、液态金属、回流焊接、线切割等各种高科技材料的应用以及堪比工艺品的制造工艺,如今都体现在了电脑散热器上。
其中,热管的应用更是成为了如今高性能散热器的代名词之一。
使用热管可以制造出各种形态各异的散热器
热管是一种导热性能极高的被动传热元件。
热管利用相变原理和毛细作用,使得它本身的热传递效率比同样材质的纯铜高出几百倍到数千倍。
热管技术的原理:利用工作流体的蒸发与冷凝来传递热量。
将铜管内部抽真空后充入工作流体,流体以蒸发--冷凝的相变过程在内部反复循环,不断将热端的热量传至冷却端,从而形成将热量从管子的一端传至另一端的传热过程。
只要有热源加热,这一过程就会循环进行。
热管工作原理图
其实热管的工作原理很简单。
物体的吸热、放热是相
对的,凡是有温度差存在的时候,就必然出现热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的现象。
热管就是利用蒸发制冷,让热管两端温度差很大,使热量快速传导。
通过原理介绍,我们可以看出热管并不具备任何散热作用而仅仅具备导热的作用而已。
要想将热管导出的热量尽快排出,散热器上还必须设计有大面积散热鳍片以及散热风扇到良好的散热性能。
对于热管的工作原理,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就行了,而作为一名消费者去购买热管散热器的时候,最关注的一大特征就是热管的粗细大小及其数量。
热管数量多与少和散热器的性能好与坏有直接的关系,可以说,热管数量越多散热性能越佳。
但事实上是否如此呢?接下来笔者将分别通过对,二热管、三热管及四热管的散热器进行待机、高清播放及拷机的温度进行对比评测,让大家了解一下不同数量的热管散热器的工作散热情况。
测试平台配置表
待测试散热器参数
测试温度:室温24度。
PS在获取待机温度的时候,由于发现AIDA64及360硬件大师监测到的温度远远低于室温,(估计这个问题是一个软件的BUG)而驱动人生2012监测到空载待机温度与室温比较接近,估取驱动人生2012的监测值为空载待机温度。
~~~~~~~~~~~~~~~~~~~~~~~~~~~~~~~~~~~~~~~~~~~~~~~~~~~~~~~~~~~~~~~~~~~~~~~~~~~~~~~~~~~~~~~华丽的分割线~~~~~~~~~~~~~~~~~~~~~~
~~~~~~~~~~~~~~~~~~~~~~~~~~~~~~~~~~~~~~~~~~~~~~~~~~~~~~~~~~~~~~~~~~~~
热管散热器成为市场装机的主流
无热管不欢
霜塔,双风扇4热管
一、双热管散热器:黄海增强版价格69元
产品特点:
2条6mm热管,整体性能满足中高端用户需求;HDT 技术应用,热管直触发热源导热效果更理想;大面积扣Fin技术应用,有效避免漏风现象产生;双9cm高效散热静音风扇,整体散热效果更理想;附带5V、12V双供电线材,方便用户随心选择;附带全平台安装支架,充分满足不同用户需要。
超频三黄海增强版上机图
二、三热管散热器:九州风神玄冰300 参考价格108元
九州风神玄冰300产品特点
开包图
风扇使用4P自动调速接口
安装AMD扣具
散热器底座
三热管&12cm大风扇,很YY的说
2012-5-16 18:01 上传
下载附件(256.7 KB)
上机效果图
本文由:废品回收价格表提供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