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法颗粒计数器库尔特仪粒度测量原理
- 格式:doc
- 大小:117.00 KB
- 文档页数:1
1. 筛分法测量粉体粒径的基本原理是什么?P19利用筛孔尺寸由大到小组合的一套筛,借助振动把粉末分成若干等级,称量各级粉末的质量,即可计算用质量的百分比表示的粒径组成。
2. 粉体的松装密度是如何测定的?P37① 粉末从漏斗中自由落下,充满圆柱杯,漏斗孔径有2.5m 和5.0m 两种,圆柱杯容积为(25±0.05)m ³。
称量刮平后圆柱杯中粉末质量与容积相比即可得出松装密度。
② 将粉末放入漏斗中的筛网上,自然或靠外力流入布料箱,交替经过布料箱中的四块倾角为25°的玻璃板和方形漏斗,最后流入已知体积的圆柱杯中,呈松散状态,然后称取杯中粉末质量,计算松装密度。
3. 推导出粉体真密度的测定公式P38 ()()[]()()()液体密度体的质量比重瓶加待测粉末加液量比重瓶加待测粉末的质比重瓶含液体的质量空比重瓶质量表观体积颗粒质量--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sl s 0s sl 00s s sl 00s p l l l l l p ρρρρ----=---==4. 库尔特计数器法测定粉体粒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电传感器是将被测颗粒分散在导电的电解质溶液中,在该导电溶液中放置一个开有小孔的隔板,并将两个电极分别插入小孔两侧的导电溶液中,在电压差作用下,颗粒随导电溶液逐个通过小孔,每个颗粒通过小孔时产生的电阻变化表现为一个与颗粒体积或粒径成正比的电压脉冲。
5. 激光粒度仪测定粉体粒度的原理是什么?颗粒能使激光产生散射这一物理现象测试粒度分布。
当光束遇到颗粒阻挡时,部分发生散射现象。
散射光的传播方向与入射光的传播方向形成一个夹角θ,θ的大小与颗粒的大小有关,即小角度θ的散射光是大颗粒引起的,大角度θ的散射光是小颗粒引起的。
散射光的强度代表该粒径颗粒的数量。
测量不同角度上的散射光强度,就可测得样品的粒度分布。
6.粉体表面改性的目的是什么?①增强与基体的相容性和润湿性。
分析了Cilas940L激光粒度仪的测试结果,并与沉降法、筛析法进行了比较.激光粒度仪测试结果的重复性较好,测量精度较高.对于玻璃珠样品,激光粒度仪和筛析法测试结果十分接近,对于天然沉积物,激光粒度仪测定的平均粒径偏粗,分选偏差.和沉降法相比,激光粒度仪测定的粘土组份(<8φ)的含量为沉降法的46.7%~70.5%,平均为60%,测定的平均粒径较沉降法偏粗,分选偏差.造成激光粒度仪与沉降法、筛析法之间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这些测试方法原理的不同和天然沉积物不规则的形状.激光衍射法与比重计沉降法所测粒度参数的对比研究——以海滩泥沙为例陈仕涛1,王建1,朱正坤2,娄英杰2(1.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2.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江苏南京210005)摘要:用比重计沉降法和激光衍射法这两种方法,在相同条件下,对65个海滩泥沙样品分别进行了粒度分析。
结果表明,激光衍射法的测试结果相对偏粗,二者的差异主要反映在>9Φ中和<4Φ这两个粒级范围内,上述差异对平均粒径、中值粒径、标准偏差、尖度、偏度等5个常用粒度参数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经过线性相关性分析发现,二者的平均粒径和中值粒径的相关系数R较高,分别为0.9864,0.9763,F显著性检验和分析表明,其回归方程是有意义的,可作为换算公式使用,从而求得二者数据对比与换算途径。
关键词:激光粒度仪;比重计;粒度分析;相关性1 引言粒度分析,也叫颗粒分析,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粒度测量的方法很多,比如传统的沉降法和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激光衍射法。
沉降法之一的比重计法由于使用的仪器简单,在细颗粒样品的测量中曾广泛应用。
激光衍射粒度分析法由于测量范围宽、所需样品量少、快速方便、重复性好等优点,使得用户越来越多,进而有取代其它粒度方法的趋势[1],不同的测试方法由于受原理中某些假设和仪器本身的限制,测量的数据往往各不相同[2],这就必然会导致相关数据及成果在对比与共享方面存在着客观上的困难。
【技术】粒度测试方法多,究竟哪个最准确?测试颗粒粒径的技术和方法主要有筛分法、沉降法、显微镜法、光散射法、电阻法(库尔特计数法)、比表面积法、超声波衰减法等。
测试颗粒粒径的技术和方法主要有筛分法、沉降法、显微镜法、光散射法、电阻法(库尔特计数法)、比表面积法、超声波衰减法等。
在众多的测试方法中,除显微镜法属于直接测量颗粒的绝对几何尺寸外,其余方法测得的粒径都不是绝对的几何概念的尺寸,而是所谓的“等效粒径”。
本文通过对多种粒度测试方法,如显微镜法、沉降法、电阻法、激光衍射法和比表面积法进行对比试验,研究所得结果的异同并分析其原因,为工程应用寻找出利用现有粒度测试技术更真实更准确地反映颗粒粒度及其分布的方法。
1粒度测试方法1.1 显微镜图像法显微镜图像法能同时观察颗粒的形貌及直观地对颗粒的几何尺寸进行测量,经常被用来作为对其他测量方法的一种校验或标定。
该类仪器由显微镜、CCD 摄像头(或数码相机)、图形采集卡、计算机(图像分析仪)等部分组成。
它的工作原理是由CCD 摄像头将显微镜的放大图形传输到计算机中,再通过专用分析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和计算,得出颗粒的粒径和粒径分布。
该方法减少了人为观测误差,提高了测试速度,但它的制样要求高、操作复杂且设备昂贵。
显微镜图像法的测量结果主要表征颗粒的二维尺寸(长度和宽度),而无法表征其高度。
1.2 沉降法沉降法是基于颗粒在液体中的沉降符合斯托克斯定律这一原则,根据颗粒在液体中的最终沉降速度来计算颗粒的粒径。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测试颗粒的最终沉降速度存在较大困难,因此,所有沉降仪都是测量与最终沉降速度相关的其它物理参数,如压力、密度、重量、浓度或光透过率等,进而求得颗粒的粒径分布。
沉降法又分为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两种,重力沉降的测试范围通常为0.5 ~100μm ,离心沉降可测量的粒径范围为0.05 ~5μm 。
目前,沉降式颗粒仪一般都采用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相结合的方式。
库尔特计数器原理库尔特计数器(Coulter Counter)是一种用于粒子计数和粒径测量的仪器。
它利用了库尔特效应,即当细胞或粒子通过精密计数管时,会引起液体中电流的瞬时变化,从而实现对粒子数量和粒径的测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库尔特计数器的原理和工作流程。
1.库尔特效应的基本原理库尔特效应是指当带电粒子通过精密管时,它们会引起液体中电流的突然变化。
这是因为当粒子通过精密管时,它们会阻碍液体流动,导致局部区域液体体积发生瞬时变化。
当液体流经这个变化区域时,液体电导率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电流的突然变化。
2.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库尔特计数器由一个计数管和一个电子学模块组成。
计数管通常是一个细长的玻璃毛细管,两端分别接有电极。
电子学模块负责接收计数管产生的电流信号,并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3.计数过程在测量时,需要将待测样品通过计数管。
为了获得准确的计数结果,样品需要合适地稀释,以确保样品中的粒子浓度适中。
当样品通过计数管时,会在管内产生微细的电流脉冲,这些脉冲与待测粒子的计数成正比。
4.信号处理电子学模块接收计数管产生的电流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首先,模块会对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以提高信噪比。
然后,通过模数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最后,计算机或显示器会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粒子的计数结果和粒径分布。
5.粒径测量库尔特计数器可以通过统计分析得到粒径分布情况。
利用计数管中产生的电流脉冲,可以获得粒子通过计数管的速度信息。
通过测量粒子通过计数管所需的时间,结合流速,可以计算出粒子的体积,并进一步得到粒子的直径。
6.优势与应用库尔特计数器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不受样品颜色和浓度的影响等优点。
它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药物研发、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领域。
例如,可以通过库尔特计数器对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和分布进行测量,对微生物进行定量分析,对污水中的微小颗粒进行检测等。
总结:库尔特计数器利用库尔特效应实现了对粒子数量和粒径的测量。
粒径检测原理
粒径检测原理是通过测量和分析颗粒物的尺寸来确定其粒径大小。
粒径可以表示为颗粒物的直径或等效直径,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测量方法。
光学方法是常用的粒径检测方法之一。
其中,动态光散射技术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它利用光的散射现象来测量颗粒物的粒径。
当入射光与颗粒物碰撞时,光线会被颗粒物散射成各个方向。
通过测量颗粒物散射光的强度和角度分布,可以计算出颗粒物的粒径。
电阻/电容法也是常用的粒径检测方法之一。
在这种方法中,颗粒物在电场中运动时会产生电容变化或电阻变化。
通过测量电容或电阻的变化,可以间接地推断颗粒物的粒径大小。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粒径检测方法,如激光衍射法、图像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颗粒物和实际应用场合。
总之,粒径检测原理是通过测量颗粒物的特定参数来确定其粒径大小。
不同的测量方法可以选择不同的参数进行测量,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particle counter测量方法粒子计数器(Particle Counter)是一种用于测量空气中粒子浓度的设备。
粒子计数器通过检测空气中的颗粒物,从而对空气质量进行监测。
以下是常见的粒子计数器测量方法:1. 光学粒子计数法:这种方法利用光学原理来测量粒子浓度。
当空气中的颗粒物通过光源时,颗粒物会散射光线。
通过检测散射光,光学粒子计数器可以计算出粒子浓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较小直径的颗粒物(如PM2.5和PM10)。
2. 电阻式粒子计数法:这种方法通过测量颗粒物对电荷的影响来计算粒子浓度。
当空气中的颗粒物通过一个充电区域时,颗粒物会带上电荷。
通过测量充电区域的电荷累积量,可以计算出粒子浓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较大直径的颗粒物。
3. 撞击式粒子计数法:这种方法利用颗粒物在撞击器上的沉积来测量粒子浓度。
当空气中的颗粒物撞击到撞击器表面时,会沉积下来。
通过测量撞击器上的沉积颗粒数量,可以计算出粒子浓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各种直径的颗粒物。
4. 扩散式粒子计数法:这种方法通过测量空气中颗粒物的扩散速率来计算粒子浓度。
颗粒物在空气中扩散时,会遵循一定的扩散定律。
通过测量扩散速率,可以计算出粒子浓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较小直径的颗粒物。
5. 扫描式粒子计数法:这种方法通过扫描激光光源来测量粒子浓度。
当空气中的颗粒物穿过激光光束时,激光会被颗粒物散射。
通过检测散射光,可以计算出粒子浓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各种直径的颗粒物。
以上便是常见的粒子计数器测量方法。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测量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粒子计数器来进行测量。
电阻法颗粒计数器(库尔特仪)粒度测量原理
电阻法(库尔特)颗粒计数器粒度测量原理是小孔电
阻原理,如右图所示。
小孔管浸泡在电解液中,小孔管内
外各有一个电极,电流通过孔管壁上的小圆孔从阳极流到
阴极。
小孔管内部处于负压状态,因此管外的液体将流动
到管内。
测量时将颗粒分散到液体中,颗粒就跟着液体一
起流动。
当其经过小孔时,小孔的横截面积变小,两电极
之间的电阻增大,电压升高,产生一个电压脉冲。
当电源
是恒流源时,可以证明在一定的范围内脉冲的峰值正比于
颗粒体积。
仪器只要测出每一个脉冲的峰值,即可得出各颗粒的大小,进而可统计出粒度的分布。
库尔特仪示意图。
粒度仪原理粒度仪是一种用于测量颗粒大小分布的仪器,它在颗粒物料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粒度仪的原理是基于光学原理和颗粒动力学原理,通过对颗粒的光学特性和运动状态进行测量和分析,来确定颗粒的大小分布。
下面将详细介绍粒度仪的原理及其相关知识。
首先,粒度仪利用光学原理进行颗粒大小的测量。
当颗粒通过粒度仪时,它们会受到光的照射,而不同大小的颗粒会对光产生不同的散射和透射效应。
粒度仪通过接收颗粒散射和透射的光信号,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颗粒的大小分布情况。
这种基于光学原理的测量方法具有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特点,可以准确地测量颗粒的大小分布范围。
其次,粒度仪还利用颗粒动力学原理进行颗粒大小的测量。
在颗粒通过粒度仪时,粒度仪会对颗粒进行运动轨迹的跟踪和分析。
通过对颗粒的速度、加速度、角度等运动参数的测量,粒度仪可以推断出颗粒的大小分布情况。
这种基于颗粒动力学原理的测量方法可以在不同颗粒形状和密度的情况下进行准确测量,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通用性。
除了光学原理和颗粒动力学原理,粒度仪的原理还涉及到信号处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
粒度仪通过对颗粒散射和透射的光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得到颗粒的大小分布数据。
然后,粒度仪会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颗粒的平均大小、大小分布范围、颗粒形状等信息。
这些数据对于生产和加工过程的控制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粒度仪的原理是基于光学原理和颗粒动力学原理,通过对颗粒的光学特性和运动状态进行测量和分析,来确定颗粒的大小分布。
粒度仪在颗粒物料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生产企业控制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粒度仪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电阻法颗粒计数器的测量原理是怎样的什么是电阻法颗粒计数器电阻法颗粒计数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环保等领域中的颗粒计数器。
它可以通过电阻、电压和电流等信号的变化来实现对颗粒的计数。
电阻法颗粒计数器常被用于对空气、气溶胶、烟雾等物质中的细小颗粒进行计数和分析。
电阻法颗粒计数器的工作原理电阻法颗粒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基于颗粒与电极之间的电阻变化关系。
当包含颗粒的气体流过电极时,颗粒会在电极表面上形成沉积,并导致电极的电阻值发生变化。
这种电阻值的变化可以通过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变化来检测。
具体地说,电阻法颗粒计数器由两个成对的电极组成,一个电极是悬浮极,另一个电极是集积极。
当颗粒流过电极时,它们会沉积在集积极上并增加其电阻值,同时减少悬浮极上的电阻值。
根据欧姆定律,当电阻值发生变化时,电压和电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通过测量电路中电压值的变化,可以间接地测量颗粒数量。
电阻法颗粒计数器的灵敏度可以通过调整电路中的电流、电阻等参数来实现。
当电路中的电阻较大时,可以检测到小于1微米的颗粒。
当电路中的电阻较小时,可以检测到较大的颗粒,但也会丧失对于小颗粒的敏感度。
优缺点及应用范围电阻法颗粒计数器的优点包括:灵敏度高、粒径分辨率高、重复性好、质量稳定等。
它可以应用于工业、环保、医疗等领域,用于对空气质量、颗粒浓度、医疗器械过滤效果等进行检测和分析。
但电阻法颗粒计数器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对于低浓度、小颗粒的检测不够灵敏,容易出现误差等。
同时,长时间使用后电极表面也会污染,需要进行清洁和处理。
总的来说,电阻法颗粒计数器是一种重要的颗粒计数器,在各种领域中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粒度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前言1. 什么是颗粒?颗粒是具有一定尺寸和形状的微小的物体,是组成粉体的基本单元。
它宏观很小,但微观却包含大量的分子、原子。
2. 什么叫粒度?颗粒的大小称为颗粒的粒度。
3. 什么叫粒度分布?不同粒径的颗粒分别占粉体总量的百分比叫做粒度分布。
4. 常见的粒度分布的表示方法?•表格法:用列表的方式表示粒径所对应的百分比含量。
通常有区间分布和累计分布。
•图形法:用直方图和曲线等图形方式表示粒度分布的方法。
5. 什么是粒径?颗粒的直径叫做粒径,一般以微米或纳米为单位来表示粒径大小。
6. 什么是等效粒径?当一个颗粒的某一物理特性与同质球形颗粒相同或相近时,我们就用该球形颗粒的直径来代表这个实际颗粒的直径。
根据不同的测量方法,等效粒径可具体分为下列几种:•等效体积径:即与所测颗粒具有相同体积的同质球形颗粒的直径。
激光法所测粒径一般认为是等效体积径。
•等效沉速粒径:即与所测颗粒具有相同沉降速度的同质球形颗粒的直径。
重力沉降法、离心沉降法所测的粒径为等效沉速粒径,也叫Stokes径。
•等效电阻径:即在一定条件下与所测颗粒具有相同电阻的同质球形颗粒的直径。
库尔特法所测的粒径就是等效电阻粒径。
•等效投影面积径:即与所测颗粒具有相同的投影面积的球形颗粒的直径。
图像法所测的粒径即为等效投影面积直径。
7. 为什么要用等效粒径概念?由于实际颗粒的形状通常为非球形的,因此难以直接用粒径这个值来表示其大小,而直径又是描述一个几何体大小的最简单的一个量,于是采用等效粒径的概念。
简单地说,粒径就是颗粒的直径。
从几何学常识我们知道,只有圆球形的几何体才有直径,其他形状的几何体并没有直径,如多角形、多棱形、棒形、片形等不规则形状的颗粒是不存在真实直径的。
但是,由于粒径是描述颗粒大小的所有概念中最简单、直观、容易量化的一个量,所以在实际的粒度分布测量过程中,人们还都是用粒径来描述颗粒大小的。
一方面不规则形状并不存在真实的直径,另一方面又用粒径这个概念来表示它的大小,这似乎是矛盾的。
库尔特原理及专利技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种高科技的东西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
但今天咱们要聊的这个库尔特原理及专利技术,虽然听起来可能有点陌生,却在很多领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医院做血常规检查。
当时护士小姐姐从我手臂上抽了一管血,然后把样本送到了检验科。
我就在外面好奇地等着结果。
没过多久,我拿到了那张写满各种数据的检验报告。
其中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等等,这些数据可都是通过基于库尔特原理的仪器检测出来的呢!那到底什么是库尔特原理呢?简单来说,库尔特原理就是利用电阻抗的变化来检测颗粒的大小和数量。
想象一下,有一个微小的通道,当细胞一个一个通过这个通道的时候,就会引起电阻的变化。
仪器通过检测这种变化,就能算出细胞的大小和数量啦。
库尔特原理的专利技术可不是凭空出现的。
它经过了无数科学家们的努力和探索。
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的探险家,一点一点地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在研究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难题。
比如说,如何提高检测的精度?怎样让仪器更加稳定可靠?这些问题都需要科研人员们绞尽脑汁地去解决。
这项技术可不单单在医疗领域发光发热哦。
在工业生产中,它可以用来检测微小颗粒的分布,确保产品的质量。
比如在涂料生产中,通过检测颗粒的大小,可以保证涂料的均匀度和光泽度。
在环境监测方面,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空气中颗粒物的情况,为改善空气质量提供依据。
再来说说库尔特原理在科研领域的应用。
科学家们可以用它来研究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探索生命的奥秘。
比如说,观察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在大小和数量上的差异,为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而且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库尔特原理的专利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和完善。
新的算法和更先进的传感器被应用到仪器中,使得检测的速度更快、精度更高。
想象一下未来,库尔特原理的应用会更加广泛。
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在家里用小巧的仪器检测自己的血液指标,随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又或者,在工厂里,能够实时监测产品的质量,实现智能化生产。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马尔文3000报告分析篇一:一.马尔文总结一.1.颗粒在一个分散系统中独立的三维个体通常被认为是一个颗粒常见分散系统如: 气、液介质中的“小滴”;气、液分散相中的固体颗粒;液体中的气泡。
2.等效圆球不同形状的颗粒,通过体积相同的圆球来代替颗粒的大小。
现有粒径分析技术通过测量颗粒的一些参数来表示颗粒特征,等效圆球是一种表述方式。
3.如何根据激光衍射测量粒径大颗粒的散射角小;小颗粒的散射角大。
Mastersizer软件的测量窗口实时显示不同角度的散射光强。
横坐标对应光强检测器编号,检测器编号越大意味着检测器检测的光散射角度越大(粒径越小)?二.1.如何根据散射光强得到颗粒粒径分布:①激光衍射法实际是测量被颗粒散射的不同角度光的光强②根据散射理论,我们能够预先推算出已知粒径分布颗粒的散射光角度分布(角度大粒径小,角度小粒径大)。
③不同粒径、相同体积的颗粒所衍射的光强是相等的。
因此测量所得的粒径分布是体积分布,这与系统的灵敏度是一致的。
如上图,随着信号编号(横坐标)的增大,光的衍射角越大,粒径越小,光强度在增大,体积在增大,这说明粒径小的颗粒体积在增大(累加的),同时也说明粒径小的颗粒也在增多。
到达波峰后,光强度减小,体积减小,说明粒径小的颗粒体积在减小,粒径小的颗粒在减少。
2.残差:理论值与实际测量值的差异被计算处理,以残差表示残差的大小对结果有什么影响?3.体积平均粒径D(4,3)和表面积平均粒径D(3,2)D[4,3] 对样品中大颗粒的存在敏感D[3,2] 对样品中小颗粒的存在敏感4.中值中值意味着样品颗粒中有一半颗粒的粒径低于该值,而另一半颗粒粒径均大于该值中值通常还以下属三种形式出现: 体积百分比50、Dv50 、D[v,0.5]V表示粒径中值是基于体积分布导出的其他体积百分比数值如Dv10 ,Dv90 定义也是基于同样意义。
粒度测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概述一、粒度测试的基本知识1.颗粒:颗粒是在一定尺寸范围内具有特定形状的几何体,如图1。
颗粒不仅指固体颗粒,还有雾滴、油珠等液体颗粒。
颗粒的概念似乎很简单,但由于各种颗粒的形状复杂,使得粒度分布的测试工作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因此要真正了解各种粒度测试技术所得出的测试结果,明确颗粒的定义是很重要的。
2.粒度测试复杂的原因:由于颗粒的形状多为不规则体,因此用一个数值去描述一个三维几何体的大小是不可能的。
为了叙述方便,我们以火柴盒为例,如图2。
用一把直尺量一个火柴盒的尺寸,你可以得出这个火柴盒的尺寸是20×10×5mm。
但你不能说这个火柴盒是20mm或10mm或5mm,因为这几个数值只是它大小尺寸的一个侧面而不是它的整体。
可见,用一个数值去直接描述一个火柴盒的大小都是不可能的,同样,对于一个形状极其复杂的颗粒来说,用一个数值去直接描述它们的大小就更不可能了。
那么,怎样仅用一个数值描述一个颗粒的大小?这是粒度测试的基本问题。
3.等效粒径:只有一种形状的颗粒可以用一个数值来描述它的大小,那就是球型颗粒。
如果我们说有一个50μ的球体,仅此就可以确切地知道它的大小了。
但对于其它形状的物体甚至立方体来说,就不能这样说了。
对立方体来说,50μ可能仅指该立方体的一个边长度。
对复杂形状的物体,也有很多特性可用一个数值来表示。
如重量、体积、表面积等,这些都是表示一个物体大小的唯一的数值。
如果我们有一种方法可测得火柴盒重量的话,我们就可以公式重量= ----------------------------------------------------------- (1)6. 由公式(1)可以计算出一个唯一的数(2r)作为与火柴盒等重的球体的直径,用这个直径来代表火柴盒的大小,这就是等效球体理论。
也就是说,我们测量出粒子的某种特性并根据这种特性转换成相应的球体,就可以用粒度测试中的典型数据:(1) 体积平均径D[4,3]:这是一个通过体积分布计算出来的表示平均粒度的数据。
粒度测定的方法及优缺点
粒度测定是粉体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用于分析颗粒的大小和分布。
目前常用的粒度测定方法有多种,各有其优缺点。
以下是对各种粒度测定方法的简要介绍:
1. 筛分法:
优点:设备简单、直观、成本低,适用于大于40μm的颗粒测定。
缺点:测量范围有限,不能用于40μm以下的颗粒;结果受人为因素和筛孔变形影响较大。
2. 沉降法:
原理:根据斯托克斯定律,利用颗粒在液体中的沉降速度差异来测量粒度分布。
优点:可以测试不同粒径的颗粒。
缺点:动态范围窄;小颗粒沉降速度慢,对非球形颗粒误差较大;受密度一致性影响,不适用于混合物料。
3. 电阻法(库尔特颗粒计数器):
优点:可以实现连续、快速测量,准确度高。
缺点:设备相对复杂,成本较高。
4. 显微镜法(图像法):
优点:直观,可以进行形貌分析。
缺点:操作相对繁琐,测量范围有限。
5. 电镜法:
优点:分辨率高,适用于微米级颗粒分析。
缺点:对样品制备要求较高,操作复杂。
6. 超声波法:
优点:非接触测量,适用于易团聚颗粒的测定。
缺点:受颗粒浓度、粘度等因素影响较大。
7. 透气法:
优点:适用于不同形状和密度的颗粒测定。
缺点:设备相对复杂,操作较为繁琐。
8. 激光衍射法:
优点:测量范围广,准确性高,适用于各种颗粒形态和尺寸的测定。
缺点:设备成本较高,对样品制备要求较高。
总之,各种粒度测定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有时需要将多种方法相互结合,以获得更准确的粒度分布。
电阻法颗粒计数器(库尔特仪)粒度测量原理
电阻法(库尔特)颗粒计数器粒度测量原理是小孔电
阻原理,如右图所示。
小孔管浸泡在电解液中,小孔管内
外各有一个电极,电流通过孔管壁上的小圆孔从阳极流到
阴极。
小孔管内部处于负压状态,因此管外的液体将流动
到管内。
测量时将颗粒分散到液体中,颗粒就跟着液体一
起流动。
当其经过小孔时,小孔的横截面积变小,两电极
之间的电阻增大,电压升高,产生一个电压脉冲。
当电源
是恒流源时,可以证明在一定的范围内脉冲的峰值正比于
颗粒体积。
仪器只要测出每一个脉冲的峰值,即可得出各颗粒的大小,进而可统计出粒度的分布。
库尔特仪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