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二讲 计算机总线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82.50 KB
- 文档页数:10
计算机总线技术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计算机内部,有一项关键的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计算机总线技术。
简单来说,计算机总线就像是计算机内部的“高速公路”,负责在各个部件之间传输数据、指令和信息。
想象一下,如果计算机的各个部件之间没有高效的通信方式,就好比城市中的道路混乱无序,交通堵塞,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将会极其低下。
计算机总线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数据总线主要负责传输数据,它的宽度决定了一次能够传输的数据量。
比如,如果数据总线的宽度是 32 位,那么一次就能传输 32 位的数据;如果是 64 位,传输的数据量就更大。
地址总线则用于指定数据在存储器中的位置,就像是告诉你要去城市的哪个区域寻找所需的信息。
控制总线则负责传输控制信号,协调各个部件的工作,比如启动、停止、读取、写入等操作。
在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中,总线技术也在不断演进。
早期的计算机使用的是简单的并行总线,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渐出现了串行总线。
并行总线在同一时刻可以传输多个数据位,但存在信号干扰、线路复杂等问题。
串行总线虽然一次只能传输一位数据,但通过提高传输频率和采用先进的编码技术,能够实现高速的数据传输,并且线路简单,成本较低。
常见的计算机总线标准有很多,比如 PCI 总线、PCI Express 总线、USB 总线等。
PCI 总线曾经在计算机中广泛应用,它可以连接显卡、声卡、网卡等各种扩展设备。
PCI Express 总线则是对PCI 总线的升级,具有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好的扩展性。
而 USB 总线则主要用于连接外部设备,如鼠标、键盘、打印机、移动硬盘等,其方便易用的特点使其成为了计算机与外部设备通信的重要接口。
计算机总线的性能对于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高速、高效的总线能够大大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减少数据传输的延迟,从而提升计算机的运行效率。
计算机总线技术计算机总线是计算机系统中,连接各种部件的一种通信方式,是计算机内部通信的高速公路。
计算机总线技术是计算机发展历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实现计算机微处理器和各种外部设备之间通信的关键技术。
总线的分类计算机总线可以根据其通信方式和功能分类,一般可以分为系统总线、I/O总线和内部总线等几种不同类型。
1. 系统总线:系统总线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总线,它连接CPU和主板上的各种芯片和集成电路。
由于系统总线负责传输信息量最大,速度最快,因此对于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影响最大。
2. I/O总线:I/O总线主要负责连接输入输出设备,如硬盘、光驱、显示器等设备,要求传输数据的可靠性和实时性,因此速率不如系统总线。
3. 内部总线:内部总线主要用于连接计算机内部组成部分,如CPU内部各种寄存器之间的通信等,具有高速传输、可靠性、实时性等特点。
总线的结构总线结构是计算机总线技术的核心,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1. 控制线:负责控制数据和地址传输的时序和过程,起到控制和同步各部分信号的作用。
2. 数据线:传输数据的通道,根据数据位宽不同,可以分为8位,16位,32位,64位等多种类型。
3. 地址线:传输地址的通道,用来指示存储位置的地址信息。
不同的计算机总线由于地址位宽不同,连接的外部设备数量也有所不同。
总线的管理计算机总线技术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在计算机系统管理中也非常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系统总线来连接各种接口设备,因此计算机系统的性能不仅与CPU的性能相关,还与总线的特性和质量有关。
因此,在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时需要对各部分设备的硬件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维护。
总线技术的未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总线技术也在不断进化,向着更快速、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在未来,计算机总线开始向高速化、大容量化方向发展,同时与计算机的其他部分相协作,打造更加智能、高效的计算机系统。
总结计算机总线技术在计算机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计算机系统的基础之一,负责连接计算机内部所有的硬件设备和外部设备,保障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计算机上的总线知识计算机上的总线知识一、什么是总线总体上来说,总线是PC机的一种内部结构,它是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传递信息的公用通道。
总线是将信息以一个或多个源部件传送到一个或多个目的部件的一组传输线。
通俗的说,就是多个部件间的公共连线,用于在各个部件之间传输信息。
1、计算机工作原理大家可能都知道,我们现在使用的计算机是基于提出的"存储程序计算机(Stored Program Computer)",又称冯·诺依曼结构。
冯·诺依曼结构具有两个特点:1.使用二进制;2.全部指令和数据存放在存储器中,数据处理单元到存储器中读取指令并顺序执行。
冯·诺依曼结构的核心思想就是"存储程序",其最大的优点在于结构比较简单,便于控制。
基于这种结构,1949年制造出了电子计算机EDIAC(而非1946年制造的ENIAC),宣告人类历史上的电子计算机时代开始了。
尽管经过了近60年的发展,计算机经历了4代的变迁,发展到了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微型计算机时代,但是计算机的基本结构没有太大的变化,基本延续了冯·诺依曼当初的设计思想:如上图所示的计算机工作原理,计算机核心部件是运算器和控制器,我们想要处理的信息指令通过输入设备进入存储器,再由存储器进入运算器,运算结果从输出设备反馈给我们,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控制器的指挥下完成的。
在实际应用中,控制器和运算器构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CPU,存储器就是内存、硬盘、光盘、U盘,当然还有一些老掉牙的设备(软盘、磁带、磁鼓…);输入设备就是鼠标键盘,当然还有一些不常用的如扫描仪、光笔等等;输出设备则是显示器、打印机等等。
那么CPU和这些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是如何完成的呢?有的读者可能说:是通过主板完成的!这个答案可以算对,但是不太精确,其实CPU和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指令通讯是通过总线完成的。
2、总线的概念正如我们上面所说的,PC机的各个部件都要通过总线相连接,外部设备通过相应的接口电路再于总线相连接,从而形成了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总线课件计算机总线是指连接各种硬件设备之间的通信通路。
计算机系统中,总线通常包括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种类型的线路,它们共同组成了总线体系。
总线的主要作用是使得各种硬件设备能够互相通信,从而实现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一、总线的组成1. 地址总线地址总线的作用是传递存储器地址信息和I/O地址信息。
地址总线的数量决定了计算机的寻址能力,例如一个有16根地址总线的计算机,可以寻址的存储器和设备地址数量为2的16次方,即64K。
2. 数据总线数据总线的作用是传输数据信息。
在计算机系统中,数据总线的宽度一般是8位、16位、32位或64位。
数据总线的宽度决定了计算机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数据处理能力。
3. 控制总线控制总线的作用是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各种操作。
控制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控制总线、数据控制总线和处理器控制总线等。
它们可以控制存储器的读写、I/O设备的控制以及处理器的执行和中断等操作。
二、总线的分类总线可以根据它们所连接的设备进行分类,包括系统总线、扩展总线、I/O总线和存储器总线等。
1. 系统总线系统总线是连接计算机中主要硬件设备的总线,例如处理器、内存、主板等。
系统总线一般使用高速数据传输和读写存储器的能力进行通信。
2. 扩展总线扩展总线是连接计算机和外部设备的总线,例如键盘、鼠标、打印机等。
扩展总线的速率一般比系统总线慢,但是它们具有更加强大的控制能力。
3. I/O总线I/O总线是连接计算机和输入输出设备的总线,例如硬盘、光驱、显卡等。
这些设备的数据传输速度一般比系统总线和扩展总线快,而且它们一般使用特定的协议进行通信。
4. 存储器总线存储器总线是连接计算机系统内部各个存储设备的总线,例如内存、缓存等。
存储器总线的速度一般比系统总线和扩展总线快,但是它们具有较小的带宽。
三、总线协议总线协议是指计算机系统中各种总线的通信协议。
总线协议需要具有简易、快速、可靠等特性。
一般来说,总线协议具有地址阶段、数据阶段和终止阶段。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六章系统总线教学教材第六章系统总线第一节总线的基本概念一、总线的分类1.总线:计算机中连接功能单元的公共线路,是一束信号线的集合,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2.系统总线:连接计算机系统中各个功能模块或设备的总线,作为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主干。
3.内部总线:连接CPU内部各部件的总线。
4.总线的分类:①按传送格式分为:串行总线、并行总线;②按时序控制方式分为:同步总线、异步总线;③按功能分为:系统总线、CPU内部总线、各种局部总线。
④按数据传输方向分为:单工总线和双工总线,双工总线又分为半双工总线和全双工总线。
历年真题1.总线:计算机中连接功能单元的公共线路,是一束信号线的集合,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2001年)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03年)A.半双工总线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信息,全双工总线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轮流传输信息B.半双工总线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信息,全双工总线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输信息C.半双工总线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轮流传输信息,全双工总线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输信息D.半双工总线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输信息,全双工总线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轮流传输信息【分析】根据总线上信号的传递方向,总线可分为单向传输(单工)总线和双向传输(双工)总线,而双工总线又可分为半双工总线和全双工总线。
其中单工总线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递信号,半双工总线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轮流传递信号,全双工总线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递信号。
二、总线的信息传输方式1.串行传输:是指数据的传输在一条线路上按位进行。
(只需一条数据传输线,线路的成本低,适合于长距离的数据传输)。
在串行传输时,被传输的数据在发送设备中进行并行到串行的变换,在接收设备中进行串行到并行的变换。
2.并行传输:每个数据位都需要单独一条传输线,所有的数据位同时进行传输。
3.复合传输:又称总线复用的传输方式,它使不同的信号在同一条信号线上传输,不同的信号在不同的时间片中轮流地身总线的同一条信号线上发出。
第六章 总线总线概述基础概念总线是一组能为多个部件分时共享的公共信息传送线路分时是指同一时刻只允许有一个部件向总线发送信息,如果系统中有多个部件,则它们只能分时地向总线发送信息共享是指总线上可以挂接多个部件,各个部件之间互相交换的信息都可以通过这组线路分时共享总线的特性1. 机械特性:尺寸、形状、管脚数、排列顺序2. 电气特性:传输方向和有效的电平范围3. 功能特性:每根传输线的功能(地址、数据、控制)4. 时间特性:信号的时序关系总线的分类按数据传输格式串行总线优点:只需要一条传输线,成本低廉,广泛应用于长距离传输;应用于计算机内部时,可以节省布线空间缺点:在数据发送和接收的时候要进行拆卸和装配,要考虑串行并行转换的问题并行总线优点:总线的逻辑时序比较简单,电路实现起来比较容易缺点:信号线数量多,占用更多的布线空间;远距离传输成本高昂按总线功能片内总线片内总线是芯片内部的总线它是CPU芯片内部寄存器与寄存器之间、寄存器与ALU之间的公共连接线系统总线系统总线是计算机系统内各功能部件(CPU、主存、I/O接口)之间相互连接的总线按系统总线传输信息内容的不同数据总线(DB)用来传输各功能部件之间的数据信息,它是双向传输总线,其位数(根数)与机器字长、存储字长有关双向区分数据通路表示的是数据流经的路径数据总线是承载的媒介地址总线(AB)传输地址信息,包括主存单元或I/O接口的地址;位数(根数)与主存地址空间大小及设备数量有关单向控制总线(CB)一根控制线传输一个信号;有出:CPU送出的控制命令;有入:主存(或外设)返回CPU的反馈信号系统总线的结构单总线结构结构:CPU、主存、I/O设备(通过I/O接口)都连接在一组总线上,允许I/O设备之间、I/O设备和CPU之间或I/O设备与主存之间直接交换信息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接入新的设备缺点:带宽低、负载重,多个部件只能争用唯一的总线,且不支持并发传送操作双总线结构通道是具有特殊功能的处理器,能对I/O设备进行统一管理,通道程序放在主存中结构:双总线结构有两条总线,一条是主存总线,用于CPU、主存和通道之间进行数据传送;另一条是I/O总线,用于多个外部设备与通道之间进行数据传送优点:将较低速的I/O设备从单总线上分离出来,实现存储器总线和I/O总线分离缺点:需要增加通道等硬件设备支持突发(猝发)传送:送出一个地址,收到多个地址连续的数据三总线结构结构:三总线结构是在计算机系统各部件之间采用3条各自独立的总线来构成信息通路,这3条总线分别为主存总线、I/O总线和直接内存访问DMA总线。
计算机总线技术概括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计算机总线技术总结前言从1946年人类第一台计算机的产生,到今天个人微型计算机的普及,人类的计算机技术已经发展了六十年。
影响人类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计算机结构的发展,计算机核心处理器的发展,计算机总线技术的发展,以及与计算机相连的各种外设的发展等等。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计算机总线技术的发展,在第一部分将会简单介绍一下计算机结构技术,然后再重点介绍计算机总线技术。
b5E2RGbCAP一,计算机结构发展的介绍:1,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是根据冯·诺依曼提出的程序存储原理设计的,是一种将程序指令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合并在一起存储的结构。
程序指令存储地址和数据存储地址指向同一个存储器的不同物理位置,因此程序指令和数据的宽度相同。
但是,这种指令和数据共享同一总线的结构,使得信息流的传输成为限制计算机性能的瓶颈,影响了数据处理速度的提高。
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如下图所示,目前很多处理器仍然使用冯·诺依曼结构,如英特尔公司的8086,英特尔公司的其他中央处理器、ARM的ARM7、MIPS公司的MIPS处理器等。
p1EanqFDPw冯·诺依曼结构示意图2,哈佛计算机结构:为了改变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的取指令与数据的读写要从同一存储空间经由一条总线传输,进而影响计算机的性能这一不足。
人们又提出了哈佛计算机结构,哈佛机构是将程序和数据存储在两个相互独立的存储器中,这样在一个机器周期就允许同时获得指令字<来自程序存储器)和操作数<来自数据存储器)从而提高了执行速度,是数据的吞吐量提高了一倍。
又由于程序和数据存储两个相互独立的存储空间,因此取指和执行能够重叠,中央处理器从程序存储空间读取指令内容,解码之后得到数据地址,再到数据存储空间读取相应的数据,并进行下一步的操作<通常是执行),程序存储空间和数据存储空间分开,采用不同的总线,可以使程序和数据具有不同的总线宽度,从而提供交大的存储器带宽,是数据传输效率更高,尤其提高了数字信号处理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