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比伦简介文档3篇
- 格式:docx
- 大小:180.64 KB
- 文档页数:16
古巴比伦简介古巴比伦(约前30世纪-前729年)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
下面店铺为你整理了古巴比伦简介,欢迎阅读。
古巴比伦简介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3500年左右-公元前729年)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
距今约5000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
“美索不达米亚”——《圣经》称为“伊甸园”,是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故又称为两河流域。
“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在这平原上发展了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几个城市,流传最早的史诗、神话、药典、农人历书等,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之一。
有空中花园,但都成废墟。
古巴比伦王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
四大古国文明的意义并不在于时间的先后,而在于它们是现代文明的起源地。
古巴比伦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河流域文明还包括苏美尔文明、阿卡德文明、亚述等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首都位于今伊拉克境内巴格达以南幼发拉底河畔。
东经44°25',北纬32°33'。
巴比伦王国有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
汉谟拉比与古巴比伦国王(公元前1792—1750年在位)公元前18世纪初,古巴比伦王国崛起。
在汉谟拉比领导下,一跃成为囊括整个两河流域的帝国。
为了强化统治,汉谟拉比制订了世界上古代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他还利用宗教来巩固自己的政治,称自己是神宠爱的人。
汉谟拉比是巴比仑城邦的第六任国王。
巴比仑城邦位于幼发拉底河中游,曾一度向北方的亚述称臣,后利用其地理条件的优势,逐渐发展壮大,但直到汉谟拉比继位之后,巴比仑才成为一个强国。
汉谟拉比十分勤政,他兴修水利,奖励商业,并建立了一支常备军。
三、古巴⽐伦⽂明在美索不达⽶亚,苏美尔⽂明衰落后,古巴⽐伦城邦兴起,时间⼤概在公元前1894年~公元前1595年,这⾥的⼈们建⽴了最早的奴⾪制国家,并有先进的铸造技术、史诗、神话、药典、农业和历书。
汉谟拉⽐是巴⽐仑城邦的第六任国王,他的在位时间⼤约在公元前1792年⾄公元前1750年。
从公元前1787年起,他开启了两河流域的统⼀之路。
他采取灵活务实的外交策略,⼀个时期集中⼒量攻灭⼀国,先后灭了伊新、拉尔萨、⻢⾥等城邦。
征服活动⼤约进⾏了35年,耗尽了汉谟拉⽐的⽣命。
除了北⽅强悍尚武的亚述之外(两河最近处,其南称“巴⽐伦尼亚”,其北称“亚述”),两河流域已基本统⼀在汉谟拉⽐的铁腕之下,并于公元前1776年颁布了《汉谟拉⽐法典》。
公元前1595年,赫梯统治者将古巴⽐伦灭亡。
在古巴⽐伦王国后期,加喜特⼈进⼊巴⽐伦尼亚。
赫梯军队在灭亡古巴⽐伦后就返回了赫梯,加喜特⼈趁机建⽴了⾃⼰的王朝,逐步统⼀了巴⽐伦尼亚,他们全⾯接受了两河流域的⽂化、宗教和语⾔,直⾄后来亚述⼈⼊侵,加喜特⼈的统治才结束。
公元前935年⾄公元前612年,亚述帝国征服了整个⻄亚和埃及。
直到公元前7世纪末,迦勒底⼈才重建了巴⽐伦,称为新巴⽐伦。
传说,在新巴⽐伦存在过⼀空中花园,被誉为世界⼋⼤奇迹之⼀。
英国⽜津⼤学⼀位历史学家研究发现,巴⽐伦空中花园确实存在,但所在地是古亚述王国⾸都尼尼微(Nineveh ),⽽⾮传说中的巴⽐伦。
提出这⼀理论的是⽜津⼤学东⽅研究所的斯蒂芬妮·达蕾(StephanieDalley )博⼠。
斯蒂芬妮博⼠说,传说中的巴⽐伦空中花园实际上位于巴⽐伦以北300英⾥之外的尼尼微,其建造者是亚述王⻄拿基⽴(Sennacherib ),⽽不是巴⽐伦的尼布甲尼撒王(KingNebuchadnezzar )(⻅图1-3-1)。
公元前539年,波斯⼈崛起,居鲁⼠⼆世率军⼊侵新巴⽐伦王国时,祭司竟打开⼤⻔放波斯军队⼊城,新巴⽐伦王国不战⽽亡。
古巴比伦农业: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大约是在公元前十八世纪下半叶。
在这个时期,国家作为最大的土地所有者,特别关心灌溉系统的发展,因此建立了复杂的下水道系统,制造了抽水机。
灌溉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农产品的丰富又进一步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商业的兴盛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
古巴比伦在其最发达时期,除了自给自足的产品外,还向国外输出地毯,毛织品和麻织品,用象牙制造的项链,手镯,宝剑,梭镖,香料,家庭日用品等。
古巴比伦文字:公元前三千五百年左右,住在两河流域下游的苏美人(Sumerian)最早发明了表意和指意符号的象形文字,使得两河流域进入历史时代。
到了公元前二千八百年左右,苏美人的象形文字发展渐趋完整且后来广泛被巴比伦、亚述人及波斯人所应用,因为这种文字大多刻在砖、石或黑色的玄武岩,泥板上,,"起笔重而印痕较深",成尖劈形,形似木楔,所以被称为楔形文字,又称为钉头字或箭头字。
古巴比伦建筑:古巴比伦城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七大著名建筑是(1)埃及吉萨金字塔(2)奥林匹亚宙斯巨像(3)阿泰密斯神庙(4)摩索拉斯基陵墓(5)亚历山大灯塔(6)巴比伦空中花园(7)罗德港巨人雕像。
古巴比伦医学:阿拉伯文最早的医学译著出现于倭马亚王朝的哈里发麦尔旺一世(?-685)统治时期,当时巴士拉的一位犹太医生将《学说汇纂》(一译《法学汇编》)译成阿拉伯文。
到8世纪,巴格达开始出现众多的穆斯林医生,自此它便取代了塞密斯图而成为伊斯兰帝国的医学中心。
伊斯兰早期医学史上较著名的医生有马萨维伊(Masawayh)、胡纳因(Hunayn)、塔巴里(Tabari)等人,他们都是在色格达成名的。
马萨维伊是8世纪后半叶巴格达的一位名医,他专长眼科。
9世纪初的胡纳因是他的弟子,他是位阿拉伯的基督徒,精通阿拉伯语、希腊语和古叙利亚语。
他曾将很多重要的希腊医学典籍,特别是希波克拉底(古希腊医师,素称“医学之父”)和盖仑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
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古埃及文明其起源都较其它国家早,古文明在历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其文化对现今的世界仍具重要影响。
古文明之谜——四大文明之中国中国北边绵延万里的巍峨长城,流过古今孕育文化的滚滚黄河,除了这是中国人的骄傲代表之外,也交织出一篇篇动人心弦、荡气回肠的历史诗篇。
沧茫大漠中,盘伏长眠的巨龙,黄土怀抱里,曾经璀璨、繁华一时,如今,随着年轮向前滚进,留下的是什么?只有前人未知的心意,等待后人的探索与体会。
古文明之谜——四大文明之印度河最近,在古哲拉特省谷地一带,发现了一处城市遗迹。
在这些遗迹上,卫星影像上显示出一条业已干涸的河-哈喀拉河。
人们一直认为这条古河只是个传说,但现在我们知道它确实曾经存在过。
古文明之谜——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乌尔城是世上最早的城市建立者-苏美人最伟大的成就。
现在,乌尔城遗址所在之处是伊拉克南部的荒漠地带。
是什么扼杀了这片富饶的大地?为何技能足以创造出运河、庙塔与最早文字的人往北方迁移?毕竟,如果他们未曾北移,可能不会有巴比伦王国的出现。
古文明之谜——埃及文明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告诉我们,金字塔是以奴隶建造,用来安放死者的地方。
但是,如果我们从"每年九月泛滥的尼罗河"这个角度来探讨构筑金字塔这件事的话,将出现截然不同的观点。
十年前在工人村发掘出一千具左右的人骨,经过分析研究后,强有力地支持金字塔是某种公共工程这种说法。
一)新航路的开辟和文艺复兴(了解)1、《神曲》:①作者:但丁[意大利],诗人,被称为“文艺复兴的先驱”;②体裁:长诗;③内容:《地狱》罪恶之徒受苦刑的地方,《炼狱》是忏悔的场所,《天堂》是享受永恒幸福之处;表达了作者的善恶标准和对天主都会的厌恶P1~662、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彩图20及P67小字部分3、哥伦布航线:①时间:1492年②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③航线:从西班牙起程,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和海地等地,受到当地居民的款待。
请介绍古巴比伦的历史。
将感激不尽~人类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大约于公元前3500年产生于世界的东方,巴比伦是人们已知的历史最悠久的古代东方国家。
据历史学者推断,约在公元前四千年代,居住在这一带的苏美尔人已有较为发达的文化,不仅发明了文字,而且发明了用于书写文字的“泥板书”。
苏美尔衰落后,巴比伦城兴起。
巴比伦第一王朝约始于公元前1894年,到第六位国王汉谟拉比时(前1792~前1750),征服南北诸城并建立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完成两河流域的统一。
以后历经第二王朝(公元前16世纪中叶~前1530)、第三王朝(约前1530~前1157)、第四王朝(前1157~前729),于公元前729年为亚述所灭。
公元前626年,迦勒底人占领巴比伦,建立新巴比伦王国,新巴比伦王国在尼布甲尼撒二世(前605~前562)的统治下,达到鼎盛时期。
公元前538年,存在88年的新巴比伦王国被并入波斯帝国的版图。
传说底古巴比伦地图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大约在公元前19世纪(中国夏朝的时候)就孕育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早的文明——古巴比伦文明;这个地区由于没有天然的屏障,所以产生了古巴比伦多样化的文化发展趋势。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中间的地方叫“美索不达米亚”,意思就是“两河之间”。
每年春天,高原地区的积雪融化,这两条河就在美索不达米亚泛滥成灾。
特别是下游一带,地势低凹,几乎全被淹没。
一个流传到今天的巴比伦神话,生动地反映了这种情形:一位巴比伦国王的祖先梦见他遇到了神仙。
神告诉他,洪水就要淹没大地,来惩罚人类的罪恶。
因为他一向对神十分虔诚,所以神要搭救他。
这个人听从神的吩咐,造了一只方舟,把全家人都搬到舟上,还带了几只动物和一些种子。
没过多久,乌云布满天空,黑暗笼罩了大地,狂风暴雨袭来,滔滔洪水淹没了一切生命,只有那只方舟在茫茫无边的水面上漂行。
到了第七天,风住了,河水平静下来。
这时候,方舟漂到一座山旁。
古巴比伦相关知识大全古巴比伦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分古巴比伦王国和新巴比伦王国。
古巴比伦王国是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奴隶制城邦,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以巴比伦城为中心。
公元前十九世纪中,由阿摩利人灭掉苏美尔人的乌尔第三王朝,建立了以巴比伦城为首都的古巴比伦王国。
新巴比伦王国由迦勒底人建立,迦勒底人是闪米特人的一支。
迦勒底人领袖那波帕拉萨灭掉统治两河流域的亚述帝国,建立新巴比伦王国。
古巴比伦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河流域文明还包括苏美尔文明、阿卡徳文明、亚述等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大约丁•公元前3500年产生于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是人们已知的历史最悠久的古代东方国家之一。
据历史学者推断,约在公元前四千年代,居住在这一带的苏美尔人己有较为发达的文化,不仅发明了文字,而IL 发明了用于书写文字的《泥板书》。
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苏美尔衰落后,古巴比伦城邦兴起。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
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1.苏美尔早期王朝苏美尔城邦时代两河流域文明最早的创造者是前4000年左右來口东部山区的苏美尔人。
前3000年,苏美尔人就在两河流域建立了众多城邦。
从考古发现己经得到的史料來看,从公元前2900年开始,苏美尔城邦进入一个“诸国争霸”的时代。
比较大的城市有埃利都、基什、拉格什、乌鲁克、乌尔和尼普尔。
2.阿卡徳王国时期闪米特人的一支一一阿卡徳人,大概于公元前2500前后进入两河流域。
阿卡徳人进入两河流域时,苏美尔城邦文明已经进入尾声,各城邦之间斗争异常激烈。
阿卡徳王萨尔贡统一了苏美尔地区,建立了君主制的集权国家,苏美尔城邦时代宣告结束。
苏美尔-阿卡徳Sumer-Akkad时代开始。
古巴比伦简介古巴比伦的资料太多了,你没说细节,我就只能说概述了。
另外,维基百科里有比较全面的古巴伦资料,你可以查一下。
古巴比伦(约前30世纪-前729年)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距今约5000年前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
“美索不达米亚”—《圣经》称为“伊甸园”,是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故又称为两河流域。
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在这平原上发展了世界上第一个城市,颂布了第一部法典,流传最早的史诗、神话、药典、农人历书等,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两河文明两河流域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文明距今已有6000多年。
虽然巴比伦现已消失,但其影响(尤其宗教方面)却很多流存至今。
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实在当之无愧。
巴比伦文明大致以今天的巴格达城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
北部以古亚述城为中心,称为西里西亚,或简称亚述;南部以巴比伦城为中心,称为巴比伦尼亚,意思为“巴比伦的国土”。
巴比伦尼亚又分为两个地区,南部靠近波斯湾口的地区为苏美尔,苏美尔以北地区为阿卡德,两地居民分别被称为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最初就是由苏美尔人创造出来的。
苏美尔人几乎和古埃及人同时发明了文字。
他们用削尖的芦苇做笔,把文字刻在泥胚上,然后把泥胚烘干,成为泥板。
由于这种文字形状成尖劈形,所以被称为楔形文字。
建国公元前2006年,阿摩利人入侵两河流域,摧毁了阿卡德人和苏美尔人建立的乌尔第三王朝。
公元前1894年左右,阿摩利人建立起一个以幼发拉底河河畔的巴比伦城为首都的王朝。
从那时起,美索不达米亚就被称为“巴比伦尼亚”,那里所有居民都被称为巴比伦人。
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是两河流域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
这个国家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君主-汉摩拉比。
汉摩拉比用武力统一了两河流域后,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
他个人集宗教、军事、行政、司法和水利建设等各种大权于一身。
古巴比伦王国简介古巴比伦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
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
“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故又称为两河流域。
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古巴比伦王国简介,希望你喜欢。
古巴比伦王国简介介绍巴比伦(Babylon)是世界著名古城遗址和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它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90公里处,幼发拉底河右岸,建于公元前2350多年,是与古代中国、印度、埃及齐名的人类文明发祥地。
巴比伦意即“神之门”,由于地处交通要冲,“神之门”不断扩展,成为幼发拉底河和格里底斯河两河流域的重镇。
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曾是西亚最繁华的政治、经济以及商业和文化中心,这里还曾是古巴比伦王国和新巴比伦王国的首都。
古巴比伦城垣雄伟、宫殿壮丽,充分显示了古代两河流域的建筑水平。
幼发拉底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城,城内的主要建筑埃萨吉纳大庙及所属的埃特梅兰基塔庙,高达91米,基座每边长91.4米,上有7层,每层都以不同色彩的釉砖砌成,塔顶有一座用釉砖建成、供奉玛克笃克神金像的神庙。
据说,这就是《圣经》中耶和华变乱人们的语言,致使人们未能造成通天的巴别塔。
城内古建筑精华之一的“女神门”,高12米、宽近20米,门墙镶嵌着形象生动的釉彩动物图案,还有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的“空中花园”,引人注目的人与狮子搏斗的石刻雕像。
被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亦称“悬苑”,它依偎在幼发拉底河畔,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4-前562年)曾以兴建宏伟的城市和宫殿建筑闻名于世,他在位时主持建造了这座名园。
相传,他娶波斯国公主赛米拉米斯为妃。
公主日夜思念花木繁茂的故土,郁郁寡欢。
国王为取悦爱妃,即下令在都城巴比伦兴建了高达25米的花园。
此园采用立体叠园手法,在高高的平台上,分层重叠,层层遍植奇花异草,并埋设了灌溉用的水源和水管,花园由镶嵌着许多彩色狮子的高墙环绕。
两河是指西亚地区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发源在西亚山区,流向东南方,注入波斯湾。
古希腊把两河地区称作美索不达米亚,这个名称沿用到今天。
两河经常泛滥,它的冲积平原土地肥沃,适宜发展农业。
公元前3000年前后,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南部地区,出现了苏美尔人建立的奴隶制国家。
苏美尔的主要经济是以人工灌溉为基础的农业。
一、两河流域文明统称为古巴比伦文明古巴比伦城在美索不达米亚中部,是两河相距最近的地方,它建立在公元前三千年代。
巴比伦城位在交通要道上,是商业中心,后来发展成巴比伦王国的国都。
公元前179 2年到前1750年,巴比伦王国征服了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包括南部苏美尔人建立的国家。
以后,苏美尔人也称做巴比伦人。
亚述城在底格里斯河上游,亚述王国形成在公元前三千年代末期。
亚述的山岳地带有铁、铜、铅、银等丰富矿藏。
亚述人擅长制造各种金属武器,它的军队装备优良,在古代东方世界是有名的。
公元前八世纪,亚述王国崛起。
它征服巴比伦、腓尼基、巴勒斯坦、小亚细亚,甚至侵占了埃及。
亚述的国境从底格里斯河扩展到撒哈拉大沙漠,从亚美尼亚山扩展到波斯湾。
在公元前七世纪的亚述王宫废墟中曾经发现有图书馆,里面藏有宗教铭文、文学作品和科学原著。
亚述人把古代东方许多民族的科学文化成就汇集在这里。
公元前612年,亚述王国被两河流域南部的迦勒底人打垮,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一个新巴比伦(迦勒底)王国。
巴比伦城成为繁荣的贸易中心。
各国商人汇集在这里,它的人口达到十万。
巴比伦城的建筑十分宏伟,希腊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前484-前425)描述它有一百座城门,城门的门框和横梁都是铸铜造的。
近代考古发现,巴比伦城的城墙大约长十三公里,每隔四十四米有一座防御塔楼,全城有三百多座,城门高达十二米。
城墙和塔楼上有琉璃砖镶嵌的浮雕五百七十五座。
公元前六世纪,巴比伦建有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空中花园。
这座花园传说是当时巴比伦国王给他习惯过山林生活的妻子修造的。
空中花园布置在人工堆起的小山顶上,分好多层,顶上还有灌溉用的水源和水管,各层种植树木和花卉,远看好像就在空中。
四大古国有哪四个(3篇)篇一:四大古国有哪四个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个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个1在历史教科书中,四大文明古国指的是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今天的伊拉克),其实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只在中国比较盛行,并没有得到国际公认。
“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来源于梁启超提出的“地球上古文明国家有四”,但与其原意并不相同。
这种说法只在中国流行,并没有得到世界范围的历史学界的公认。
因为这个说法只能代表文明发源地的文明中心,并不规范。
四大文明古国实际上对应着世界四大发源地,文明分别指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中国这四个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而同一时期的爱琴海文明未被包含其中。
四大古文明的意义并不在时间的先后,而在于它们是现在文明的发源地。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是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
人类今天所拥有的很多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都可以追溯到这些古老文明的贡献。
四大文明都是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河川平原附近,在北半球的两河流域、尼罗河、黄河、长江流域以及印度河、恒河流域相继产生了世界四大文明,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
他们利用神话来加强自己的专制主义统治。
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的统治者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中国的君主自称天子。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历法,一年都分12个月并且有闰月。
各个文明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字。
印度河、黄河、两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轮制陶,埃及和两河流域都计算了圆周率,巴比伦和中国都发现了勾股定理,印度则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古巴比伦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
虽然巴比伦现已消失,但其影响(尤其宗教方面)却很多流存至今。
其实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的来源是梁启超在其写于1900年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认为“地球上古文明国家有四:中国、印度、埃及、罗马是也”。
古巴比伦简介文档3篇Introduction document of Babylon编订:JinTai College古巴比伦简介文档3篇前言:自我介绍是向别人展示你自己,直接关系到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的好坏及以后交往的顺利与否,也是认识自我的手段。
自我介绍是每个人都必然要经历的一件事情,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与陌生人建立关系、打开局面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通过自我介绍获得到对方的认识甚至认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巧。
本文档根据自我介绍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古巴比伦简介文档2、篇章2:古巴比伦文明简介文档3、篇章3:古巴比伦的历史文档古巴比伦(约前30世纪-前720xx年)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公元前3020xx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
下面小泰为你整理了古巴比伦简介,欢迎阅读。
篇章1:古巴比伦简介文档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3520xx年左右-公元前720xx 年)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
距今约5020xx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
“美索不达米亚”——《圣经》称为“伊甸园”,是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故又称为两河流域。
“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在这平原上发展了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几个城市,流传最早的史诗、神话、药典、农人历书等,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之一。
有空中花园,但都成废墟。
古巴比伦王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
四大古国文明的意义并不在于时间的先后,而在于它们是现代文明的起源地。
古巴比伦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河流域文明还包括苏美尔文明、阿卡德文明、亚述等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首都位于今伊拉克境内巴格达以南幼发拉底河畔。
东经44°25',北纬32°33'。
巴比伦王国有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
汉谟拉比与古巴比伦国王(公元前1792—1750年在位)公元前18世纪初,古巴比伦王国崛起。
在汉谟拉比领导下,一跃成为囊括整个两河流域的帝国。
为了强化统治,汉谟拉比制订了世界上古代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他还利用宗教来巩固自己的政治,称自己是神宠爱的人。
汉谟拉比是巴比仑城邦的第六任国王。
巴比仑城邦位于幼发拉底河中游,曾一度向北方的亚述称臣,后利用其地理条件的优势,逐渐发展壮大,但直到汉谟拉比继位之后,巴比仑才成为一个强国。
汉谟拉比十分勤政,他兴修水利,奖励商业,并建立了一支常备军。
他制订了雄心勃勃的征服计划,并以百分之百的信心和决心使蓝图变成现实。
从公元前1787年起,开始了统一两河流域之路,采取灵活务实外交,一个时期集中力量攻灭一国,先后灭了伊新、拉尔萨、马里等城邦。
征服活动大约进行了35年,耗尽了汉谟拉比的生命,除了北方强悍尚武的亚述和它庇护下埃什嫩之外,两河流域已基本统一在汉谟拉比的铁腕下。
后来,巴比仑被等同于两河流域南部,其文明也称为“古巴比仑文明”。
相传,那时古巴比伦的国王娶了一个妻子,那个妻子生活的地方很美,她十分想念的故乡,但是不能经常出去。
国王十分疼爱那个妻子,便命人在王宫建造一个空中花园。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不见了,所以,至今没人看到过那个“空中花园”,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所以只能用“相传”两个字。
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1894~前1595)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流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距今约5000前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在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
古巴比伦王国同时建立了一座宏伟的古城,颁布了第一部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流传最早的文化是史诗、神话、药典、农人历书等。
其中由列利开创的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汉谟拉比法典》颁布,虽然它的根本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但是依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汉莫拉比法典》建立在两个最著名的原则基础上,此即“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和“让买方小心提防”。
除此之外,铸造技术和冶金技术也同时高度发达,并拥有了自己的学院,巴比伦在这个时期进入了铁器时代,铁犁、货车及战车被先后发明,这一时期是巴比伦文明的鼎盛时期。
古巴比伦经历了相对平淡的由亚述人创建的第三阶段后,在公元前6世纪,巴比伦文明再次进入了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是由迦勒底人开创的,代表是“空中花园”,由巴比伦国王为王后所建。
花园由当时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共同参与。
篇章2:古巴比伦文明简介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古巴比伦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河流域文明还包括苏美尔文明、阿卡德文明、亚述等重要组成部分。
古巴比伦是人们已知的历史最悠久的古代东方国家之一。
古巴比伦王国巴比伦最初不过是幼发拉底河边的一个不知名的小城市。
在公元前2220xx年左右,来自叙利亚草原的闪族人的一支——阿摩利人攻占这座小城,建立了国家。
骁勇善战,争强尚武的阿摩利人以此为中心,南征北讨,四处征战,最终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巴比伦王国,历史上称之为“古巴比伦王国”。
阿摩利人也因此被称为巴比伦人。
巴比伦人继承了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的文明成果,并发扬光大,把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发展到了顶峰。
人们喜欢用“巴比伦”三个字来概括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足以表明巴比伦文明所创造的辉煌业绩和对世人所具有的魅力。
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
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新巴比伦王国(迦勒底王国)公元前1020xx年代初,闪米特人的另一支迦勒底人来到两河流域南部定居。
公元前 630年,迦勒底人领袖那波帕拉萨趁当时统治两河流域的新亚述内乱之机,逐渐取得对巴比伦的控制。
公元前 620xx年自立为巴比伦王。
后与米底结成联盟,在公元前 620xx年攻陷尼尼微,灭亚述帝国。
亚述帝国灭亡,遗产被新巴比伦王国及米底王国瓜分,其中新巴比伦王国分取了亚述帝国的西半壁河山,即两河流域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及腓尼基,重建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6~前538年),也叫迦勒底王国。
篇章3:古巴比伦的历史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建国公元前20xx年,阿摩利人入侵两河流域,摧毁了阿卡德人和苏美尔人建立的乌尔第三王朝。
公元前1894年左右,阿摩利人建立起一个以幼发拉底河河畔的巴比伦城为首都的王朝。
从那时起,美索不达米亚就被称为“巴比伦尼亚”,那里所有居民都被称为巴比伦人人类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大约于公元前3520xx年产生于世界的东方,巴比伦是人们已知的历史最悠久的古代东方国家。
王朝更替巴比伦国可称为巴比伦王国,分为古巴比伦王国和新巴比伦王国(也称迦勒底王国)。
人类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大约在公元前3520xx年产生于世界的东方,巴比伦是人们已知的历史最悠久的古代东方国家之一。
据历史学者推断,约在公元前四千年,居住在这一带的苏美尔人已有较为发达的文化,不仅发明了文字,而且发明了用于书写文字的“泥板书”。
苏美尔衰落后,巴比伦城兴起。
巴比伦第一王朝约始于公元前1894年,到第六位国王汉谟拉比时(公元前1792~前1750),征服南北诸城并建立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完成两河流域的统一。
以后历经第二王朝(公元前16世纪中叶~前1530)、第三王朝(前1530~前1157)、第四王朝(前1157~前729)于公元前720xx年为亚述所灭。
公元前1020xx年初,闪米特人的另一支迦勒底人来到两河流域南部定居。
公元前 630年,迦勒底人领袖那波帕拉萨趁当时统治两河流域的新亚述内乱之机,逐渐取得对巴比伦的控制。
公元前 620xx年自立为巴比伦王。
后与米底结成联盟,在公元前 620xx年攻陷尼尼微,灭亚述帝国。
亚述帝国灭亡,遗产被新巴比伦王国及米底王国瓜分,其中新巴比伦王国分取了亚述帝国的西半壁河山,即两河流域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及腓[féi]尼基,重建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6~前538年),也叫迦勒底王国。
新巴比伦王国在尼布甲尼撒二世(605~前562)的统治下,达到鼎盛时期。
公元前538年,存在88年的新巴比伦王国被并入波斯帝国的版图。
苏美尔早期两河流域文明最早的创造者是前4020xx年左右来自东部山区的苏美尔人。
苏美尔地区位于两河流域(伊拉克一带),处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冲击平原上。
这里土地肥沃松软,气候炎热干燥,虽然降水少而且集中在冬季农闲时节,但两条大河的定律泛滥给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苏美尔是人类社会最早进入文明,世界上最早产生城市国家的地区之一。
早在公元前5020xx年前,就不断有农业居民自两河流域北部的丘陵地区迁入当地谋生。
他们具有长期农业传统,掌握了一定的水利灌溉技术的农民。
他们最初在幼发拉底河及其支流的沿河地与沼泽地带建立了许多小型村社,利用定律泛滥的河水和沼泽地带丰盛的水草,芦苇及粘土,从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
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他们逐渐开发了整个南部地区,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创造了灿烂的苏美尔文化。
在氏族制度解体到国家形成的过程中,苏美尔历史上一度出现过军事民主制度,也就是所谓"原始民主制"。
王国兴盛公元前十九世纪中,阿摩利人灭掉苏美尔人的乌尔第三王朝,建立了以巴比伦城为首都的巴比伦王国。
流经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流域,产生过饮誉世界的两河文明,孕育了璀璨夺目的巴比伦文化,曾与古代中华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埃及文明比肩齐飞。
创造了数个奇迹。
发达期古巴比伦时代的科学以数学和天文最为发达,计数法采用十进位和六十进位法。
六十进位法应用于计算周天的度数和计时,至今为全世界所沿袭。
当时的历法为太阴历,将一年分为12个月,一昼夜分为12时,一年分为365日。
为适应地球公转的差数,已经知道设置闰月。
古巴比伦人在天象观测方面的长期积累,使后来的新巴比伦人能预测日月蚀和行星会冲现象,并进一步推算出一年是365天6时21分32秒,比近代的计算只多了23分33秒。
在古巴比伦的泥版书上也有乘法口诀表。
但汉字(包括数目字)单音节发声的特点,后来珠算口诀也承继了这一特点。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朝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公元前1792年—前1750年)编纂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
还规定保护孤寡等。
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公元前15世纪,这时是穆迪雅国王统治的时期,他研究出了一套新的位算法,在国内通用,它使古巴比伦王国对河两岸的自由度、经济迅速发展。